6分考点 分考法A高考数学理一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1 圆锥曲线与方程
合集下载
高三第一轮复习全套课件圆锥曲线方程:轨迹方程问题(PPT)
2 2
y
P A
M
x 轴,
O
B
l x
5 QA QA QB 4 2 ( 2) 3 QA QB 1 QB 2 2 2 2 QA QB AB 3 cos AQB 2QA QB 5
4 tan AQB 3
2
6 .求经过点 M ( 1 , 2 ),以 y 轴为准线, 1 率为 的椭圆的左顶点的轨迹 方程。 2
解:设左顶点A( x, y ),显然x 0,
焦点F ( x0 , y ) x0 x 1 3 由第二定义, x0 x , x 2 2 3 即F ( x, y ), M (1,2)在椭圆上, 2
2设Q是圆C:(x+1)2+y2=16上的动 点,另有A(1,0),线段AQ的垂直 平分线交直线CQ于点P,当点Q 在圆上运动时,点 P 的轨迹方程为 2 2 x /4+ y /3 =1 总结:在熟知各种曲线(如:圆,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定义的基 础上,分析动点运动规律符合某已 知曲线的定义,然后设其方程求出 方程中的待定系数。
一、基本方法
1、直接法:(1)建系、设点 (2)写出属性(3)坐标代入并化简 (4)检验
2、定义法:由圆锥曲线的定义,直接 写出圆锥曲线方程。
3、几何法:求动点轨迹时,动点的几何性 质与平面几何中的 定理及有关平面几何知 识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可由此写出动点轨 迹。
4、转移法:某一动点的运动规律与另一个点运 动有关,而另一点 的运动轨迹可求,可利用此 法将动点转移到另一点轨迹上,即可求。 5、参数法:变量x,y之间的直接关系难寻求, 可适当选择参数,由此表示参数方程,然后 消 参为普通方程。 6、交轨法:曲线与曲线的交点随曲线变化, 如果求此交点轨迹,可将适合每一条件的轨 迹求出,联立后轨迹方程可求出。
y
P A
M
x 轴,
O
B
l x
5 QA QA QB 4 2 ( 2) 3 QA QB 1 QB 2 2 2 2 QA QB AB 3 cos AQB 2QA QB 5
4 tan AQB 3
2
6 .求经过点 M ( 1 , 2 ),以 y 轴为准线, 1 率为 的椭圆的左顶点的轨迹 方程。 2
解:设左顶点A( x, y ),显然x 0,
焦点F ( x0 , y ) x0 x 1 3 由第二定义, x0 x , x 2 2 3 即F ( x, y ), M (1,2)在椭圆上, 2
2设Q是圆C:(x+1)2+y2=16上的动 点,另有A(1,0),线段AQ的垂直 平分线交直线CQ于点P,当点Q 在圆上运动时,点 P 的轨迹方程为 2 2 x /4+ y /3 =1 总结:在熟知各种曲线(如:圆,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定义的基 础上,分析动点运动规律符合某已 知曲线的定义,然后设其方程求出 方程中的待定系数。
一、基本方法
1、直接法:(1)建系、设点 (2)写出属性(3)坐标代入并化简 (4)检验
2、定义法:由圆锥曲线的定义,直接 写出圆锥曲线方程。
3、几何法:求动点轨迹时,动点的几何性 质与平面几何中的 定理及有关平面几何知 识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可由此写出动点轨 迹。
4、转移法:某一动点的运动规律与另一个点运 动有关,而另一点 的运动轨迹可求,可利用此 法将动点转移到另一点轨迹上,即可求。 5、参数法:变量x,y之间的直接关系难寻求, 可适当选择参数,由此表示参数方程,然后 消 参为普通方程。 6、交轨法:曲线与曲线的交点随曲线变化, 如果求此交点轨迹,可将适合每一条件的轨 迹求出,联立后轨迹方程可求出。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考纲《圆锥曲线与方程》课件25 文
(1)试求椭圆 M 的方程;
(2)若斜率为12的直线 l 与椭圆 M 交于 C、D 两点,点 P1,32 为椭圆 M 上一点,记直线 PC 的斜率为 k1,直线 PD 的斜率为 k2,试问:k1+k2 是否为定值?请证明你的结论.
解析:(1)平面区域 Ω:||xy||≤≤2 3 是一个矩形区域, 如图 12-1-2(1).
2.椭圆的方程与几何性质
1.若椭圆x22+ym2=1 的离心率为12,则实数__m__=__32_或__83__. 2.已知椭圆的长轴长是 8,离心率是34,则此椭圆的标准方 程是__1x_62_+__y7_2_=__1_或__x7_2_+__1y_62_=__1_.
3.已知椭圆一个焦点到长轴1两个顶点间的距离分别是 3 3, 3,则椭圆的离心率是__2__.
2
考点 1 椭圆定义及标准方程
例 1:根据下列条件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1)已知 P 点在以坐标轴为对称轴的椭圆上,点 P 到两焦点
的距离分别为43 的一个焦点;
5和23
5,过 P 作长轴的垂线恰好过椭圆
(2)经过两点 A(0,2)和 B12,
3.
解题思路:(1)设出标准方程,结合第一定义,求出长轴长, 依题意结合图形求出短轴长.(2)设椭圆方程直接带入 A、B 两 点求出待定系数.
【互动探究】 3.如图 12-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椭圆ax22+by22=1(a>b>0)
的焦距为 2c,以 O 为圆心,a 为半径的圆作圆 M,若过点 Pac2,0, 2
所作圆 M 的两切线互相垂直,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__2___.
图 12-1-1
例 4:(2010 年深圳调研)已知椭圆 M:ax22+by22=1(a>0,b>0) 的面积为 πab,且 M 包含于平面区域 Ω:||xy||≤ ≤2 3 内,向 Ω 内 随机投一点 Q,点 Q 落在椭圆 M 内的概率为π4.
(2)若斜率为12的直线 l 与椭圆 M 交于 C、D 两点,点 P1,32 为椭圆 M 上一点,记直线 PC 的斜率为 k1,直线 PD 的斜率为 k2,试问:k1+k2 是否为定值?请证明你的结论.
解析:(1)平面区域 Ω:||xy||≤≤2 3 是一个矩形区域, 如图 12-1-2(1).
2.椭圆的方程与几何性质
1.若椭圆x22+ym2=1 的离心率为12,则实数__m__=__32_或__83__. 2.已知椭圆的长轴长是 8,离心率是34,则此椭圆的标准方 程是__1x_62_+__y7_2_=__1_或__x7_2_+__1y_62_=__1_.
3.已知椭圆一个焦点到长轴1两个顶点间的距离分别是 3 3, 3,则椭圆的离心率是__2__.
2
考点 1 椭圆定义及标准方程
例 1:根据下列条件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1)已知 P 点在以坐标轴为对称轴的椭圆上,点 P 到两焦点
的距离分别为43 的一个焦点;
5和23
5,过 P 作长轴的垂线恰好过椭圆
(2)经过两点 A(0,2)和 B12,
3.
解题思路:(1)设出标准方程,结合第一定义,求出长轴长, 依题意结合图形求出短轴长.(2)设椭圆方程直接带入 A、B 两 点求出待定系数.
【互动探究】 3.如图 12-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椭圆ax22+by22=1(a>b>0)
的焦距为 2c,以 O 为圆心,a 为半径的圆作圆 M,若过点 Pac2,0, 2
所作圆 M 的两切线互相垂直,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__2___.
图 12-1-1
例 4:(2010 年深圳调研)已知椭圆 M:ax22+by22=1(a>0,b>0) 的面积为 πab,且 M 包含于平面区域 Ω:||xy||≤ ≤2 3 内,向 Ω 内 随机投一点 Q,点 Q 落在椭圆 M 内的概率为π4.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十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10.1 椭圆及其性质课件
2
, k 1 2k
2
,且AB=
(x2 x1)2 ( y2 y1)2 =
(1
k 2 )(x2
x1 )2
=
2
2(1 k 2 ) 1 2k 2
.
若k=0,则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与左准线平行,不合题意.
从而k≠0,故直线PC的方程为y+ k
1 2k 2
=-
1 k
x
2k 2 1 2k 2
y2 b2
=1(0<b<1)的左、右焦点,过点F1的直线交椭圆E
于A,B两点.若|AF1|=3|F1B|,AF2⊥x轴,则椭圆E的方程为
.
答案 x2+ 3 y2=1
2
解析 不妨设点A在第一象限,∵AF2⊥x轴,∴A(c,b2)(其中c2=1-b2,0<b<1,c>0).
又∵|AF1|=3|F1B|,∴由
AF1
=3
F1B得B
5c 3
,
b2 3
,代入x2+
y2 b2
=1得
25c2 9
+
b4 9b2
=1,又c2=1-b2,∴b2=
2 3
.
故椭圆E的方程为x2+ 3 y2=1.
2
4.(2015江苏,18,16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椭圆
x2 a2
+
y2 b2
=1(a>b>0)的离心率为
x2 y2
x2
A. 3 + 2 =1 B. 3 +y2=1
x2 y2
x2 y2
C.12 + 8 =1 D. 12 + 4 =1
高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课件 圆锥曲线与方程
▪
2.若双曲线x2 y2 1 的两条渐近线恰好
是抛物线y=a1x29+
4
的两条切线,则a的值B为
3
( )3
1
1
3
4
3
9
5
▪ A.
B.
C.
D.
▪2
3
易得双曲线的渐2近线方程为y=±
3
▪1 x,由对称性可知,直线y= x与2 曲线1
3y=ax24+ 4 a 0
93
1 3
33
▪ 相切,联立两方程消去y得ax2- x+ =0,
▪ 设A,B两点坐标分别为(x1,y1),(x2,
▪则
y2),
▪
所以
x1
x2
3m 2
,x1
x2
3m2 4, 4
AB
2 x1 x2
32 6m2 , 2
▪ 又因为BC的长等于点(0,m)到直线l的距
离 ▪
即BC
2m 2
,
▪
所以AC 2 AB2 BC 2 m2 2m 10
▪
=-(m+1)2+11,
▪ (Ⅱ)设M是椭圆长轴AB上的一点,M到直线 AP的距离等于|MB|,求椭圆上的点到点M的 距离d的最小值.
▪
(Ⅰ)由已知可得点A(-6,0),F(4,0),设
点P(x,y),y>0,则AP =(x+6,y),
▪FP =(x-4,y),由已知可得:
(x+3x662)(x-2y402)+y12=0,
不4 可能发生.故填4①p.
▪ 1.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相切、 相离;相交有两个交点(特殊情况除外), 相切只有一个交点,相离无交点.判断直线 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通常是将直线方 程与曲线方程联立,消去变量y(或x)得 变量x(或y)的方程:ax2+bx+c=0(或 ay2+by+c=0)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十章圆锥曲线与方程双曲线的标准方程课件
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焦距.
(2)符号语言:||MF1|-|MF2||=2a( 2a<|F1F2| ). 2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根据双曲线的定义,通过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得出的,其形式为:
(1)当双曲线的焦点在 x 轴上时,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ax22-by22=1(a>0,b>0)
.
(2)当双曲线的焦点在 y 轴上时,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注意点 双曲线定义的理解 当|MF1|-|MF2|=2a 时,曲线仅表示焦点 F2 所对应的双曲线的一支;当|MF1|-|MF2|=-2a 时,曲线 仅表示焦点 F1 所对应的双曲线的一支;当 2a=|F1F2|时,轨迹为分别以 F1,F2 为端点的两条射线;当 2a>|F1F2| 时,动点轨迹不存在.
10 撬点·基础点 重难点
撬法·命题法 解题法
撬题·对点题 必刷题
学霸团 ·撬分法 ·高考数学·理
撬法·命题法 解题法
11 撬点·基础点 重难点
撬法·命题法 解题法
撬题·对点题 必刷题
学霸团 ·撬分法 ·高考数学·理
[考法综述] 高考一般考查双曲线方程的求法和通过方程研究双曲线的性质.双曲线的定义的考查
主要是利用定义求双曲线的方程,或者是与正余弦定理结合解决焦点三角形(1)已知双曲线 C:ax22-by22=1 的焦距为 10,点 P(2,1)在 C 的渐近线上,则 C 的方程为(
)
A.2x02 -y52=1
B.x52-2y02 =1
C.8x02 -2y02 =1
ay22-bx22=1(a>0,b>0) .
6 撬点·基础点 重难点
撬法·命题法 解题法
撬题·对点题 必刷题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十章圆锥曲线与方程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课件
2a(长轴长).
②双曲线上不同支的两点间最小距离为 2a(实轴长).
③椭圆焦半径的取值范围为 [a-c,a+c] ,a-c 与 a+c 分别表示椭圆焦点到椭圆上的点的最小
距离与最大距离.
④抛物线上的点中 顶点 与抛物线的准线距离最近.
(2)圆锥曲线上的点到定点的距离的最值问题,常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转化为区间上的二次函数的最值
学霸团 ·撬分法 ·高考数学·理
第十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1 撬点·基础点 重难点
撬法·命题法 解题法
撬题·对点题 必刷题
学霸团 ·撬分法 ·高考数学·理
第5讲 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
2 撬点·基础点 重难点
撬法·命题法 解题法
撬题·对点题 必刷题
学霸团 ·撬分法 ·高考数学·理
考点二 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
9 撬点·基础点 重难点
撬法·命题法 解题法
撬题·对点题 必刷题
学霸团 ·撬分法 ·高考数学·理
2.已知
F1、F2
是双曲线
M:y42-mx22=1
的焦点,y=2
5
5 x
是双曲线
M
的一条渐近线,离心率等于34的
椭圆 E 与双曲线 M 的焦点相同,P 是椭圆 E 与双曲线 M 的一个公共点,设|PF1|·|PF2|=n,则( )
3 撬点·基础点 重难点
撬法·命题法 解题法
撬题·对点题 必刷题
学霸团 ·撬分法 ·高考数学·理
撬点·基础点 重难点
4 撬点·基础点 重难点
撬法·命题法 解题法
撬题·对点题 必刷题
学霸团 ·撬分法 ·高考数学·理
1 圆锥曲线的最值与范围问题
(1)圆锥曲线上本身存在的最值问题: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十章圆锥曲线与方程椭圆的标准方程课件
D.1x82 +y92=1
(2)椭圆x42+y32=1 的左焦点为 F,直线 x=m 与椭圆相交于点 A,B.当△FAB 的周长最大时,△FAB 的面
积是___3_____.
13 撬点·基础点 重难点
撬法·命题法 解题法
撬题·对点题 必刷题
学霸团 ·撬分法 ·高考数学·理
[解析] (1)设 A(x1,y1),B(x2,y2),则xa212+by212=1,xa222+by222=1,两式作差并化简变形得yx11- -yx22=-ba22xy11+ +xy22, 而yx11- -yx22=0-3--11=12,x1+x2=2,y1+y2=-2,所以 a2=2b2,又 a2-b2=c2=9,于是 a2=18,b2=9.故 选 D.
学霸团 ·撬分法 ·高考数学·理
第十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1 撬点·基础点 重难点
撬法·命题法 解题法
撬题·对点题 必刷题
学霸团 ·撬分法 ·高考数学·理
第1讲 椭圆及其性质
2 撬点·基础点 重难点
撬法·命题法 解题法
撬题·对点题 必刷题
学霸团 ·撬分法 ·高考数学·理
3 撬点·基础点 重难点
撬法·命题法 解题法
9 撬点·基础点 重难点
撬法·命题法 解题法
撬题·对点题 必刷题
学霸团 ·撬分法 ·高考数学·理
2.已知方程5-x2m+my+2 3=1 表示椭圆,则 m 的取值范围为(
)
A.(-3,5)
B.(-3,1)
C.(1,5)
D.(-3,1)∪(1,5)
5-m>0, 解析 方程表示椭圆的条件为m+3>0,
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或集合)叫椭圆.这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与方程-复习课》课件
圆锥曲线 与方程全章小结
复习目标
1)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椭圆的几何性质 2)掌握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双曲线的几何 性质 3)掌握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抛物线的几何 性质 4)能够根据条件利用工具画圆锥曲线的图形,并 了解圆锥曲线的初步应用。
课前热身
(1) 求长轴与短轴之和为20,焦距为 4的5椭
①、②式两边分别相加,得 |O1P|+|O2P|=12
即
( x 3)2 y 2 ( x 3)2 y 2 12
化简并整理,得 3x2+4y2-108=0
即可得
x2 y2 1
36 27
所以,动圆圆心的轨迹是椭圆,它的长轴、短轴分别
为 12、6 3.
解法2:同解法1得方程 ( x 3)2 y 2 ( x 3)2 y 2 12
解得: x 3 5 则: y 1 5
A(3 5,1 5); B(3 5,1 5)
kOB
1 3
5 5
, kOA
1 3
5, 5
kOB
• kOA
1 3
5 • 1 5 3
5 1 5 1 5 95
∴OA⊥OB
证法2:同证法1得方程 x2-6x+4=0
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知
x1+x2=6,
一、知识回顾
椭圆
圆
锥 双曲线
曲
线 抛物线
标准方程 标准方程 标准方程
几何性质
第二定义
几何性质 第二定义
综合应用 统一定义
几何性质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图形性质
几何条件 标准方程
椭圆
双曲线
抛物线
与两个定点
与两个定点的 与一个定点和
复习目标
1)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椭圆的几何性质 2)掌握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双曲线的几何 性质 3)掌握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抛物线的几何 性质 4)能够根据条件利用工具画圆锥曲线的图形,并 了解圆锥曲线的初步应用。
课前热身
(1) 求长轴与短轴之和为20,焦距为 4的5椭
①、②式两边分别相加,得 |O1P|+|O2P|=12
即
( x 3)2 y 2 ( x 3)2 y 2 12
化简并整理,得 3x2+4y2-108=0
即可得
x2 y2 1
36 27
所以,动圆圆心的轨迹是椭圆,它的长轴、短轴分别
为 12、6 3.
解法2:同解法1得方程 ( x 3)2 y 2 ( x 3)2 y 2 12
解得: x 3 5 则: y 1 5
A(3 5,1 5); B(3 5,1 5)
kOB
1 3
5 5
, kOA
1 3
5, 5
kOB
• kOA
1 3
5 • 1 5 3
5 1 5 1 5 95
∴OA⊥OB
证法2:同证法1得方程 x2-6x+4=0
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知
x1+x2=6,
一、知识回顾
椭圆
圆
锥 双曲线
曲
线 抛物线
标准方程 标准方程 标准方程
几何性质
第二定义
几何性质 第二定义
综合应用 统一定义
几何性质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图形性质
几何条件 标准方程
椭圆
双曲线
抛物线
与两个定点
与两个定点的 与一个定点和
高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课件 圆锥曲线与方程 (1)
e= ,2 2a=12,xa2 =6y,2 b=13. ,
36 9
▪ 则所求椭圆方程为
▪ 5.椭圆: x2 y2 的1两个焦点F1,F2,点P在
12 3
椭圆上,如果线段PF1的中点恰在y轴上,
P则F1
7
PF2
▪= .
3
3
▪
由已知椭圆方程得a=2 ,b= ,c=3,
F1(-3,0),F2(3,0).
▪
求解圆锥曲线上的点与其焦点围成
的三角形问题,常用正,余弦定理进行求解.
▪
依题意得, PF1 PF2 2a 4,
▪ 在△F1PF2中,由余弦定理得
(2 3)2 PF1 2 PF2 2 2 PF1 PF2 cos 60
(PF1 PF2 )2 2 PF1 PF2 2 PF1
PF2 cos 60,
25
▪ 解得 m 30 . ▪ 因为0<m2= <65所5 以存在实数m=± ,
使得P30Q等于椭圆6的短轴长.
6
▪
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消元后
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然后通过判别式Δ来
判断直线与椭圆相交,相切,相离.第(Ⅱ)
题求出m值要检验是否满足Δ>0.
▪
变式练习在3椭圆x2+4y2=16中,求通过点
▪ 解得
PF1 ·PF2
4. 3
1
▪ 则△F1PF2的面积为 2 PF 1·PF2 sin60 3 3.
▪
圆锥曲线定义与三角形的有
关性质相结合是解本题的关键,常
用的解题技巧要熟记于心.
▪
变式练习已2知P为椭圆 +xy2 2=1上的动
4
点,F1,F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考法3 椭圆定义的运用——椭圆中的焦点三角形问题 1.焦点三角形
的定义
2.焦点三角形 的特征
14
15
600分基础 考点&考法
➢ 考点56 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 考法4 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16
➢ 考点56 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1.点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2.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相交(有2个交点) 相切(有1个交点) 相离(没有交点)
专题10 圆锥曲线与方 程
第1节 椭圆 第2节 双曲线 第3节 抛物线 第4节 曲线与方程
1
第1节 椭圆
600分质的初步运用 ➢ 考点56 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目录
700分综合 考点&考法
➢ 综合问题16 椭圆中的定点问题、定值问题 ➢ 综合问题17 椭圆中的最值问题、范围问题、存在性问题
设椭圆的一般方程为
mx2 ny2 1m 0, n 0, m n.
然后求解.
若给出焦点坐标,则横坐标、纵坐 标中哪个值不为0,焦点就在哪个轴上.
9
10
11
✓ 考法2 椭圆性质的初步应用 1.顶点、长轴、 在求范围或者求最值时,
短轴等基本量 常用到不等关系
-a≤x≤a -b≤y≤b 0<e<1
系
33
✓ 综合点3 椭圆中的存在性问题
存在性问题 “肯定顺推法”
①
假设存在, 用待定系数法设出
②
列出关于待定系数 的方程(组)
③
有实数解,则存在 ,否则不存在
第2节 双曲线
600分基础 考点&考法
➢ 考点57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与性质的运用 ➢ 考点58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
700分综合 考点&考法
e 1 b 2 1 k 2 a
“两形”
中心、焦点以及虚轴端点构成的三角形, 双曲线上一点和两焦点构成的三角形
50
51
52
53
600分基础 考点&考法
➢ 考点58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 ✓ 考法4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
54
➢ 考点58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双曲线有 三种位置关系
✓ 考法4 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一、直线与椭圆的位 置关系的判定方法
1.代数法:联立直线与椭圆的方程,消去y, 整理成关于x的一元二次 (1)直线与椭圆相交 Δ>0 (2)直线与椭圆相切 Δ=0 (3)直线与椭圆相离 Δ<0
二、求直线与椭圆相交 的弦长问题的常用方法
1.设而不求 2.点差法
2.几何法,即通过判断直线经过椭圆内的某一 点来证明直线与椭圆相交. 【注意】不能用类似的方法来判断相切或相离.
2.离心率
常考形式
解题关键 常用方法
(1)直接求出a,c
(2)由a与b的关系求离心率
(3)由椭圆的定义求离心率 (4)构造关于a,c的齐次式
根据条件,求离心率
已知离心率,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借助图形建立关于a,b,c的关 系式(等式或不等式),转化 为关于e的关系式
【注意】焦点不一定在x轴上
12
13
31
✓ 综合点2 椭圆中的最值问题与范围问题
求解最值、范围问题的方法 (1)几何法
适用范围:条件、结论带有明显的几何意 义,可利用曲线的定义、几何性质以及平 面几何中的定理、性质等进行求解.
(2)代数法
椭圆的最值、范围方面的特性: ①椭圆上两点间的最大距离为2a(长轴长); ②椭圆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的取值范围是 [a-c,a+c],a-c 与a+c分别表示椭圆焦点到 椭圆上的点的最小与最大距离.
2
600分基础 考点&考法
➢ 考点55 椭圆的标准方程与性质的初步运用 ✓ 考法1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 考法2 椭圆性质的初步应用 ✓ 考法3 椭圆定义的运用—椭圆中的焦点三角形问题
3
➢ 考点55 椭圆的标准方程与性质的初步运用
1.定义
2.标准方程
3.性质
4
➢ 考点55 椭圆的标准方程与性质的初步运用 1.椭圆的定义
y2 b2
1a o, b 0,
焦点为F1 c,0, F2 c,0.
焦点在y轴上:ay22
x2 b2
1a
o, b 0,
焦点为F10,c, F2 0, c.
c2 a2 b2
➢ 考点57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与性质的运用
1.定义 2.标准方程 3.几何性质
✓ 考法1 双曲线的定义的应用
1.焦点三角形 问题的特征
的离心率e>1
49
2.求渐近线
计算
已知双曲线方程求渐近线 令双曲线右边的常数为0
已知渐近线求双曲线方程
设曲线的方程为
x2 a2
y2 b2
a 0,b 0
性质
“六点” “四线”
两个焦点、 两个顶点、 两个虚轴的端点)
两条对称轴、 两条渐近线
双曲线 x2 y2 1的离心率 a2 b2
与渐近线之间的关系:
称为椭 圆的焦
点
两焦点之间的 距离,叫做椭
圆的焦距
平面内与两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 F1F2 ) 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
➢ 考点55 椭圆的标准方程与性质的初步运用 2.椭圆的标准方程
焦点在x轴上:ax 22
y2 b2
1a
o, b 0,
焦点为F1 c,0, F2 c,0.
焦点在y轴上:ay22
动点的坐标、 曲线方程(直线方程)中的参数、
已知条件中涉及的未知量
(1)选择适当变量
3.定值问题
(2)表示出需要证明的量 (3)化简变形消去参数
(4)将待证明的量化为定值
29
30
700分综合 考点&考法
➢ 综合问题17 椭圆中的最值问题、范围问题、存在性问题 ✓ 综合点2 椭圆中的最值问题与范围问题 ✓ 综合点3 椭圆中的存在性问题
32
(2)代数法
求解过 程中注意完备性, 不要漏解.如考虑 直线的斜率是否 存在,方程的最 高次项系数等.
用含参函数表示 要求几何量 利用函数、不等式 等方法求解
基 本 初 等 函 数
圆
三
锥
角
曲
换
基
线
元 、
本
中 有
正
不
关
余 弦
等
量 的
的
式
取
有
值
界
范
性
围
已
知
参导
数数
的判
取断
值函
范数
围的
或单
不调
等性
关
2.待定系数法
焦点位置不确定
设双曲线的一般方程为
mx2 ny2 1mn 0
然后求解.
分类讨论
47
48
✓ 考法3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求离心率
法
法
二
一
利
直
用
接
a,
求
e c 1 b 2 a a
b 的 关
出 a, c
系
的
值
法
三
利
①建立方程
用
②化简
a 与
③求解
c
④验算取舍
的
关 【注意】双曲线 系
1.两种解题思 路
推理、计算
代入特殊情况
消去变量 得定点或定值
求出定点定值 验证所求与变量无关
✓ 综合点1 椭圆中的定点定值问题
2.定点问题
建立含参曲线方程
建立含参直线系方程
选取合适坐标 坐标满足方程 验证与参数无关
根据过定点与参数无关, 建立方程组
方程组的解即为定点
✓ 综合点1 椭圆中的定点定值问题
利用根与系数关系,得 x1 x2, x1 x2或y1 y2, y1 y2
整体代换求解出问题
过焦点的弦长公式:
AB 2a ex1 x2 过右焦点;
AB 2a ex1 x2 过左焦点;
AB 2a ey1 y2 过上焦点;
AB 2a ey1 y2 过下焦点.
左加右减,下加上减
直线与曲线左右两 支各交于一点,如图
中直线②
直线过P点且斜率 在(-∞,-k)∪ (k,+∞)上
与曲线的右支交于两点,
如图⑥,
与曲线右支相切,如图④,
与曲线相离,如图⑤. 58
59
60
61
62
63
64
700分综合 考点&考法
➢ 综合问题18 双曲线中的定点、定值、最值、范围问题 ✓ 综合点1 双曲线中定点、定值、最值、范围问题
65
✓ 综合点1 双曲线中定点、定值、最值、范围问题
1.定点、定值问题 2.最值、范围问题 3.常用性质
求双曲线中的最值或范围有三种方法: (1)定义法; (2)几何法:题中给出的条件有明显的 几何特征,则考虑用图象与性质来解决,转 化为平面几何问题求解,如三角形两边之 差小于第三边; (3)函数法:若题中给出的条件和结论 的几何特征不明显,则可以建立目标函数, 再求这个函数的最值或范围.求解方法也 可参见椭圆中有关部分
x2 b2
1a o, b 0,
焦点为F10,c, F2 0, c.
x2项的分母较大
a2 b2 c2
y 2项的分母比较大
“焦点位置看大小,焦点随着大的跑”.
➢ 考点55 椭圆的标准方程与性质的初步运用 3.椭圆的性质
✓ 考法1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1.定义法
2.待定系数法
确定a2 , b2的值 分清焦点位置 求出椭圆方程
(2)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到双曲线 两焦点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