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高中地理必修和选修I课程设置方案
【新教材】人教版(2023)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教案
【新教材】人教版(2023)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教案一、教材概述本教案是针对人教版(2023)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的教学安排和指导。
该教材是根据最新的地理教学理论和国家课程标准编写而成,内容丰富、结构合理,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高中地理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核心知识;•理解地球的构造和地理环境的形成;•熟悉地球上各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的产生和演变规律;•了解地理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实践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进行地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地理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表达和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应用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地球和人类文明的关爱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地球与地理本单元主要介绍地球的概况、地球的运动与地球的内部结构。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认识地球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1. 学习内容•地球的外部形态与构造•地球的运动与季节变化•地球的内部结构与地壳运动2. 教学目标•掌握地球的外观特征和内部结构;•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理解地球的季节变化原理;•了解地球的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现象。
第二单元:自然地理环境本单元主要介绍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生将学习到自然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和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了解不同地理环境下的资源分布和利用。
1. 学习内容•自然地理环境的分类与特征•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资源与资源的分类与分布规律2. 教学目标•熟悉自然地理环境的分类和特征;•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理解资源的概念和分类;•掌握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规律。
第三单元:人文地理环境本单元主要介绍人文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生将学习到不同地域的人文环境差异和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于高中地理教学计划和设计方案
关于高中地理教学计划和设计方案关于高中地理教学计划和设计方案1一、指导思想本期高二地理教学将认真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遵照地理教学大纲要求,在学校、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的统一部署下,地理教学认真落实新课程计划,“精心备好每一节课、精心上好每一节课、精心辅导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创新思维能力、实践技能与终身学习能力,力争使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二、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人文地理的人口、城市、文化、旅游、世界政治经济、中国地理的相关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力争使学生掌握用基础的地理知识去分析去解决学习与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成为有强烈爱国情操又具有实事求是科学态度的中学生。
三、工作要求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精心备好每一堂课,精心设计、选编好每一套复习试题。
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在本期内向全校推出一至二堂高质量的公开课。
2、针对不同的的教学内容,选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形象直观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指导学生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3、充分利用电化教学设备,活跃课堂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4、布置适量的课堂或课后练习,并及时批改和辅导,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便于老师有针对性教学与命题以期达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加强研究性学习,指导学生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
力争能在具有影响的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6、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的地理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四、教学安排1、教学内容:本学期主要学完高中地理选修第二册,然后复习初中中国地理。
2、工作安排:李进廷任教241、242、243三个班并肩负尖子培优辅导,任备课组长;任爱民任教238、239、240、242四个班并负责资料的搜集与整理,还肩负普通培优工作。
3、课时安排:每周安排四课时,本期预计23周,实上课时18周,共计课时72课时。
高三地理教学计划(11篇)
高三地理教学计划(11篇)高三地理教学计划(通用11篇)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三地理教学计划,喜欢的过来一起分享吧。
高三地理教学计划 1一、指导思想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的(一)、知识要求1、理解地球、地图的相关知识。
2、掌握地球的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陆地环境的有关知识。
3、掌握世界地理及相关分区地理的内容。
(二)智能训练要求1、培养学生运用图像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和勇于探索,动手实践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三)思想教育要求1、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2、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主要工作1、拜师学艺,取长补短。
按照学校要求,新教师与老教师结对子,坚持互相听课,取长补短。
听完课后,及时评课,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集体备课,持之以恒。
坚持每周一第八节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本周备课内容、重点、难点、教学目的、教法以及学法指导,对于备课中发现的问题集体讨论,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
3、参加教研,积极踊跃。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认真听取每一位同组教师的汇报课,示范课,努力探索地理教学的新路子,新方法。
4、研究教法,及时总结。
在教学工作中,及时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利于今后教学。
5、教给学法,培养能力。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渗透学习方法,使学生逐步养成自学能力。
四、重点难点1、本学期教学的重点为自然地理相关内容。
2、地球运动、时区计算、等值线计算、大气运动是本学期难点。
地理必选一教学目标及要求
地理必选教学目标及要求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了解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地理学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掌握中国和世界地理的基础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地理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能够运用地理学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要求1. 教学内容: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和内在逻辑,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2.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案例分析、探究等,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地理信息系统等,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践能力。
4. 教学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有机结合,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5. 教师素质:地理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以适应地理教育的需要。
三、教学实施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地理教学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强化地理思维训练:地理学是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较为全面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强化学生的地理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推进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是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要积极推进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核心素养)
学科(包括德语、法语、西班牙语课程标准研制),参与修订的学科专家、教育专家和富有实践经验的普通高中教师、教研员近260人。修订工作始终坚持与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听取一线教育工作者的经验、意见和建议,并持续关注国际课程改革的进展。经过全体专家一年多辛勤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各学科课程标准修订基本完成。
策。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结合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际,教育部作出了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部署,明确了普通高中
课程修订工作的主要任务。
第一,凝练核心素养,推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核心素养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表现。凝练学科核心素养,厘清本学科教育对学生成长和终身发展的独特贡献,通过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坚持以核心素养为统领,精选课程内容,研制学业质量标准,提出教学实施、考试评价和教材编写的建议。第二,进一步明确普通高中教育定位,坚持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统一。本
4.自觉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各项地理实践活动中,积极思考, 勇于探索,并具备从实践活动主题的确定、方案的策划,到具体行动等一系列较强的执行力。
三、课程结构
(一)设计依据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充分体现地理课程对“立德树人”任务的落实,切实将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在地理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在地理学科内容方面,要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本质和价值,展示其核心思想和独特视角;在社会需求方面,要响应现代社会对国民具备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的要求,展现地理学与社会的关联;在学生发展方面,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活的大课堂中学习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高中课程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和《福建省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教学实施指导意见》,加强和改进高中地理学科教育教学工作,推进我市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福州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地理学科指导组在认真比较全国各地选课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提出福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地理学科课程设置和选课指导意见。
一、课程结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
高中地理课程共包含10个模块,其中地理1、地理2、地理3三个为共同必修模块;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划、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7个模块为选修模块。
二、课程内容高中地理课程是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
高中地理的内容“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为问题,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
学生将来无论直接走上工作岗位还是进入大学深造,高中地理课程的设计思路同样都是“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全面体现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必修课程内容高中地理必修课程的三个模块,涵盖了现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体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并且注意其结构的相对统一和教学内容的新颖、充实,使课程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和时代性。
(二)选修课程内容高中地理选修课由“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划”、“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七个模块组成,除了个别模块以外,基本上是学习应用地理。
新修订的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介绍
新修订的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介绍新修订的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引领地理学习的革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地理教材也迎来了全新修订的中图版。
这次修订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为高中生提供了一部内容丰富、更具实用性的地理教材。
本文将详细介绍新修订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的内容特点以及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新修订的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将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紧密在一起。
在引导学生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同时,教材强调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反馈。
这种编排方式有利于学生理解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培养他们从多维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新修订教材注重区域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的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教材按照地理区域划分章节,对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资源分布、社会经济、文化习俗等进行详细介绍。
同时,结合不同地区的人文现象,深入剖析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新修订的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紧跟时代步伐,引入了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生了解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
教材中设置了“数字地球”等专栏,引导学生通过数字技术观察地球的动态变化,更加深入地理解全球环境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新修订教材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思考。
教材设置了诸多启发式问题和小提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地理现象和规律,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修订的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十分重视实践活动的设置,鼓励学生多参与实践活动,增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材安排了丰富多样的活动,如实地考察、社会调查、动手实验等,让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深化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新修订的教材积极倡导合作式学习,提倡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帮助,提高学习效果。
教材设置了一系列小组活动和讨论题目,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新修订的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内容丰富、体系完整,能够满足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点的需求。
2024年中学地理必修课程大纲
2024年中学地理必修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与人文现象的学科,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地球和人类社会的认知能力,提供地理思维和地理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 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地球结构、地球运动、地球与宇宙关系等。
2. 理解自然地理现象: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现象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理解人文地理现象:人口、城市、交通等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4. 培养地理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5. 增强地理实践能力:通过实地考察、地理信息系统等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应用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地理基本概念与技能- 地球的结构与性质- 地图与地图阅读技巧-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2. 自然地理- 海洋与大气- 陆地形成与变化- 气候与气象- 水资源与管理- 生态环境与保护3. 人文地理- 人口与人口迁移- 城市化与城市规划- 农业与农村发展- 工业与经济地理- 交通与运输4. 地理实践- 实地考察与调研-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案例- 地球观测与遥感技术- 地理实验与数据分析四、教学方法1. 授课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和技能。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数据收集和分析,培养实践操作和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促进交流与合作。
4. 多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技术提供丰富的视听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概念。
5. 自主学习: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地理活动,进行独立学习和研究。
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实验报告等。
2. 作业与考试:定期布置作业,进行考试测试学生的掌握情况。
3. 实践操作:实地考察、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等实践活动的报告和评估。
六、教材与参考资料教材:根据课程内容编写的:《中学地理基础知识》、《自然地理学概论》、《人文地理学概论》等。
参考资料:包括地理科普读物、地理学术期刊、相关研究报告和国内外地理信息数据等。
新学期高三地理课程设计
新学期高三地理课程设计介绍本文档旨在设计新学期高三地理课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地理知识。
地理课程设计应注重简单策略和避免法律复杂性的原则,以确保独立决策和学术独立性。
目标- 帮助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 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安排单元一:地球与地图- 理解地球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 学习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运动规律。
- 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和使用方法。
单元二:自然地理- 研究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和地貌形成过程。
- 学习气候与气象、水文与水资源、土地利用等内容。
- 分析自然地理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
单元三:人文地理- 研究人文地理的基本原理和人口分布规律。
- 学习城市化、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内容。
- 分析人文地理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单元四:区域地理- 研究不同地理区域的特点和差异。
- 学习全球范围内的地理现象和问题。
- 探索地理区域间的联系和互动。
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
- 进行实地考察和实验活动,增加实践操作的机会。
-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教学评估- 设计阶段性测验,以检测学生对每个单元内容的理解程度。
- 组织小组项目展示,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 定期进行笔试和口试,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总结通过本次地理课程设计,我们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手段,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高考选课指导手册
衡水中学学生选课指导手册前言高中新课程结构由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层次构成,在注重基础性的同时,强调课程的多样化和选择性,将实现有层次、多样化的课程结构及灵活的、选择性强的课程组合,推行学分制,每个高中生除了学好规定的必修课程之外,还可以进一步选修其它的相关课程,学校保证学生自主选择并及时调整课程,为学生形成和实施个性化的课程修习计划创造条件。
为此,新的课程要求学生自己决定学习本人感兴趣的、适合本人特长的课程,从而改变原来由学校统一安排的模式。
建立选课制度是为了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和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需要。
选课制度要有利于实现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在保证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开设多样的选修课程;要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人生规划、兴趣和需要,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要有利于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鼓励学校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办学思想,逐步增设选修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形成富有特色的课程设置。
高中学生虽已具备一定的课程选择能力,但因缺乏对新课程的了解、对自我认识不足、心理的不成熟等因素,可能会出现选课不科学、学分分配悬殊、课程学习时间的选择不合理等多方面的问题。
为尽量避免学生盲目选课,有必要编写普通高中学生选课指导手册,为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提供指导和帮助。
第一部分选课指导领导机构一、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学习课程改革的相关文件,明确政策文件的内容;规划和制定学校选课指导方案的基本思路等。
设计适合本校实际的选课指导和各科的选课指导;组织教师依据指导方案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确立选修课及其学分分值等。
组长:副组长:成员:各部主任及教务主任三、工作小组:负责学科的选修课课程设置,确定所能开设的模块课程数、能接纳的学生数及对场地设施的要求等。
负责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合理分配学分,并为学生建立选课档案等。
08级南区工作小组组长:副组长:副主任成员:各备课组长(姓名)08级北区工作小组组长:副组长:副主任成员:各备课组长(姓名)09级北区工作小组组长:副组长:副主任成员:各备课组长(姓名)第二部分普通高中课程简介一、课程培养目标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
高中地理必修和选修教材目录表【精选文档】
高中地理教材目录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配人教版)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问题研究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研究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研究如何利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二节山地的形成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问题研究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问题研究如何看待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高中地理(必修2)(配人教版)•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第三节城市化- 问题研究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问题研究家乡的农业园区会是什么样•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问题研究煤城焦作出路何在•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问题研究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问题研究绿色食品知多少高中地理 (必修3)(配人教版)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第二节区域地理坏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第二节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第三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一节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第二节遥感技术的应用第三节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第四节数字地球选修1 宇宙与地球第一章宇宙第一节天体和星空第二节探索宇宙第三节恒星的一生和宇宙的演化第二章太阳系与地月系第一节太阳和太阳系第二节月球和地月系第三节月相和潮汐变化第三章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一节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第二节板块构造学说第三节地表形态的变化选修2 海洋地理第一章海洋概述第一节地球上的海与洋第二节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第一节海岸第二节海底地形的分布第三节海底地形的形成第三章海洋水体第一节海水的温度和盐度第二节海水的运动第四章海-气作用第一节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第二节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第五章海洋开发第一节海岸带的开发第二节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三节海洋能的开发利用第四节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第一节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第二节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第三节维护海洋权益加强国际合作选修3 旅游地理第一章现代旅游及其作用第一节现代旅游第二节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第二章旅游资源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第二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第三节我国的旅游资源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性第二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第三节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第一节旅游规则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第一节设计旅游活动第二节参与旅游环境保护选修4 城乡规划第一章城乡发展与城市化第二节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第二章城乡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第一节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第二节城镇布局与协调发展第三节城乡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第三章城乡规划第一节城乡规划的内容及意义第二节城乡土地利用与功能分区第三节城乡规划中的主要布局第四章城乡建设与人居环境第一节城乡人居环境第二节城乡商业与生活环境第三节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活环境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一节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第三节中国的水文灾害第四节中国的气象灾害第五节中国的生物灾害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一节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第二节自然灾害的求援与求助第三节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选修6 环境保护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环境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第三节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第二节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第二节草地退化及其防治第三节湿地干涸及其恢复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第五章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第二节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第三节公众参与选修7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一章数字时代与地理信息技术第一节席卷全球的数字化浪潮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第二章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地图第一节地图和地图投影第二节不同地图的特点和用途第三章人眼的延伸-—遥感(RS)第一节什么是遥感第二节遥感信息的获取和处理第三节遥感图像的目视判读及其在地图编制中的应用第四章精确定位的现代工具—-全球定位系统(GPS) 第一节什么是GPS第二节 GPS的应用与发展第五章数字时代的产物—-地理信息系统(GIS)第一节什么是GIS第二节 GIS的基本功能第三节 GIS的数据库及其应用第四节 GIS的发展第六章地理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与中国数字地球建社第一节 3S技术的集成及其应用第二节中国数字地球的建设。
高三地理教学大纲
高三地理教学大纲以下是一份高三地理教学大纲的示例,供您参考。
请注意,具体的教学大纲应根据学校的课程要求、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定制。
高三地理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高考地理考试的重点和应试技巧。
4. 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环境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地球与地图- 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运动- 经线、纬线和经纬网- 地图的基本要素和读图技能2. 自然地理- 地球的圈层结构与地壳运动- 气候类型、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 水循环与水资源- 陆地与海洋- 自然资源与能源3. 人文地理- 人口与城市- 农业与农村发展- 工业与产业布局- 交通运输与地理联系- 文化与旅游4. 区域地理与地理信息技术- 世界主要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 中国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5.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策略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地理问题,培养思维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实地考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5.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1. 平时作业与测验:定期布置作业和进行测验,检测学生的学习进度。
2. 考试:组织期中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3.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包括提问、讨论和小组活动等。
4. 实地考察报告:评估学生在实地考察中的表现和报告撰写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高三教学的地理教材。
2. 地图册、图集:提供各种类型的地图和图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
3. 多媒体资料:利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4. 实验设备和材料:如地球仪、气象仪器等,用于实地考察和实验教学。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安排7篇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安排7篇高一地理教学方案支配1一、指导思想坚持党的训练方针,坚持训练“面对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将来”,全面推行素养训练,努力把同学培育成德、智、体等全面进展的21世纪祖国建设的接班人。
地理学是争论人类生存和进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
地理课是高中同学必修和选修的课程。
学习高中地理课程有助于同学观看和理解整个世界,为同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适应将来的生存和进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高一新生虽然在学校已经学过两年的地理学问,但由于地理科目不参预中考等缘由,同学的地理基础学问和基本技能普遍较差,而学校地理学问又是进一步学习高中地理学问的基础,因此,高一同学会感觉地理难学,高一地理老师也会感到地理难教。
高一班级共7个班,2位地理老师,我担当4个班级的教学任务--高一(1)班,(4)班、(5)和艺术传媒班,(4)、(5)班是世外--八中的共建班,艺术传媒班是特色班,(1)班是一般班。
在地理学习方面,这四个班级的学习力气相差较大,教学进度和教学难度很难保持全都。
三、高一地理必修一总体教学目的1、同学获得比较系统的自然地理基础学问。
2、培育同学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力气,以及地理探究力气;能够独立和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学问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的推断和评价。
四、本学期教学任务完成高中地理必修1教学。
五、教材分析本册共五个单元: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主要让同学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运动,以及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
让同学懂得宇宙作为人类生存的地球的环境,和人类自然有着亲热的关系。
其次单元“大气”主要让同学了解大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变化特点。
大气是天气现象发生的载体,大气的性质和气候的形成有着亲热的联系。
气候的形成变化依靠于大气的运动变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自身运动特点。
让同学明白爱惜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主要让同学了解陆地环境和海洋环境的地理特点。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地理教学计划表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地理教学计划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地理教学计划表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 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 提升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 学会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技术手段处理地理信息。
1.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 增强学生的国家地理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2.1 教科书版本- 人教版《地理》必修1、必修22.2 教学章节- 必修1:-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地理现象- 第二章地球的运动-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 必修2:- 第一章人口与城市- 第二章农业与工业- 第三章交通与通信- 第四章资源与环境三、教学安排3.1 课时分配- 必修1:每周4课时,共计20周,共计80课时。
- 必修2:每周4课时,共计20周,共计80课时。
3.2 教学进度- 第1-4周:必修1第一章- 第5-8周:必修1第二章- 第9-12周:必修1第三章- 第13-16周:必修1第四章- 第17-20周:必修2第四章- 第21-24周:必修2第三章- 第25-28周:必修2第二章- 第29-32周:必修2第一章四、教学方法4.1 授课方式- 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
4.2 实践活动- 组织实地考察、地理观测等实践活动。
4.3 现代技术应用- 利用多媒体、网络、GIS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五、考核评价5.1 平时成绩- 课堂表现(30%)- 作业完成情况(30%)- 实践活动参与度(20%)5.2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占总评的20%。
六、教学资源- 教科书、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实地考察基地等。
七、教学效果预期- 学生能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 学生能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 学生形成积极的地理学习兴趣和环保意识。
高中地理新课标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组目录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 (1)(二)基本理念 (1)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2)(一)学科核心素养 (2)(二)课程目标 (4)三、课程结构 (4)(一)设计依据 (4)(二)结构 (5)(三)学分与选课 (6)四、课程内容 (7)(一)必修课程 (7)(二)选修Ⅰ课程 (10)(三)选修Ⅱ课程 (15)五、学业质量标准 (28)(一)学业质量标准水平 (28)(二)水平说明 (34)六、实施建议 (34)(一)教学与评价建议 (34)(二)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 (51)(三)教科书编写建议 (58)(四)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 (60)附录一、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表现 (64)二、地理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 (65)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点。
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性质,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是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相衔接的一门基础学科课程,其内容反映地理学的本质,体现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地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学会运用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提高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为培养有见识、有胸怀、有责任感、有行动力的公民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1.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核心素养。
通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强化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提升地理学科方面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具备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形成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的地理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识。
2.构建以地理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
围绕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功能互补的课程体系,坚持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并重,满足不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精选利于地理核心素养形成的课程内容,力求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的统一,满足学生现在和未来学习、工作、生活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高考】高中地理必修和选修I课程设置方案
一、课程简介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验)》规定,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验)》把地理科目包括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中,与之配套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验)》对地理课程共设计了3个必修模块和7个选修模块。
3个必修模块,是全体学生共同必修的地理课程。
每个模块2学分(36课时),共计6学分。
和现行的《高中地理教学大纲》比较,《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验)》的3个必修模块涵盖了高一地理(必修)和高二、高三地理(选修)的大部分内容,还增加了部分现行教学大纲中没有的知识点,内容增加、课时减少,教学难度相应加大。
必修模块中,《地理1》以自然地理内容为主,紧扣人地关系这一主线,在突出自然地理内容时,又注意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联系与融合。
《地理2》以人文地理内容为主,主要阐述了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人地关系的内涵。
《地理3》以区域为载体,选择典型案例,紧扣可持续发展这一核心论题;同时介绍了体现时代气息的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7个选修模块中,《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属于自然地理的范畴;《旅游地理》、《城乡规划》属于人文地理的范畴;《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属于文、理兼有;《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属于技术范畴,文、理兼有。
每个模块2学分(36课时)。
二、课程设置
根据《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和《陕西师大附中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的规定,我校按照省级示范性高中所需要达到的要求,准备为学生开设3个地理必修模块和7个选修I模块的全部课程。
为保证教学秩序,我们建议,高一学年上学期学校只设置必修内容,按正常的行政班教学。
以后逐步增设选修内容,选修I 尽可能少跨班或不跨班,选修II学生可跨班级选修。
1.课表安排
表1 陕西师大附中高中地理课程开课计划表
2.教师安排
必修模块继续按照学校的正常课程安排思路,即每位高中老师都要了解新课程,都能讲授新课程的必修课。
07年的高一新课程,教研组初步考虑由屈景学、石莉群、张军老师承担。
选修模块的任课教师安排,原则上在全教研组范围内分工,每位高中老师都应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
我们建议由任课老师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兴趣爱好,在选修I的7个模块中选择申报要讲授的模块,经学校课程委员会确认后,长期固定讲授。
校本课程由老师自己根据专长确定,老师首先提出课程规划(包括课程名称、内容简介、教学年级、课时安排、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
由教研组上报学校教务处,经学校课程委员会确认后,形成具有我校办学特色的精品课程。
校本课程确定后,由学校向学生公布,选报的学生人数达到一定规模,即可列入课程中。
也可以在学校的引导下,教务处在网上发布信息,由学生提出要选修的内容,老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提出开课规划。
选修I、II任课教师的安排,除充分挖掘校内的潜力外,还可以利用社会资源,例如有些地理选修课程学生有兴趣,我们的力量又不足,就可以请大学部旅环院的教授和研究生来兼课。
表2 陕西师大附中高中地理选修I任课教师安排表
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任课教师在新课程的选定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各模块的教学实际,适当纳入一些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三、选课建议
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验)》的规定,地理必修课3个模块必须开足课时。
我们初步设想按表1方案开设,如果与省、市的方案不同,再作调整。
地理选修课程的选课指导建议:
高中地理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课程模块,给学生的学习创设了较大的选择空间。
我们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根据国家规定的课程方案和毕业要求,以及各自的潜能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地理课程模块;另一方面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已有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水平,对学生选择学习课程模块和安排学习顺序给予指导。
地理选修模块I、II,我们设想都在高一第二学期到高三第一学期第一学段开设(如表1方案)。
1.地理选修模块I
如果陕西省的高考方案确定高考还继续考地理,选修I的7个模块主要引导有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倾向的学生(即有志于从事地学、环境、农林、水利、经济、管理、新闻、旅游、军事、外国语等相关专业的学生)选修《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中的2~3个模块,这些学生至少要修满4个学分。
为保证必修3“区
域应用地理”教学的顺利进行,我们还可在开设必修3的同时,在这一部分学生中开设选修II“区域地理”校本课程。
对于倾向理工科方向发展的学生,可以选学《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等自然地理模块,这样安排既可使学生获得必需的学分,又为他们今后继续深造相关专业奠定一定的知识基础。
这一部分学生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在选修I的7个模块中任意选择修习1~2个模块,最终获得2~4学分。
如果陕西省的高考方案确定高考不考地理,我们建议只对个人有兴趣的学生在选修I的7个模块中开设1~2个模块或校本课程中相应的选修课,学生最终获得2~4学分。
2.地理选修模块II
目前初步设想开设以下校本课程,供有兴趣的同学和有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倾向的学生选择。
表3 陕西师大附中高中地理选修II初步安排
四、应对措施
根据各实验省(区)的经验,新课程实施的准备工作做的越早,准备的越充分,操作起来困难就会越小。
因此,要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尽快适应新课程的需要,使我校在课改的浪潮中勇立潮头。
本学期我们就应该作好以下准备工作:
1.认真学习新课标,转变教学理念
《课程标准》是教材和教学活动的“纲要”。
除了暑期派老师参加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安排的培训外,学校必须先行一步。
教研组要组织全体老师学习《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验稿)解读》,深入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
2.尽早了解课程结构,熟悉新教材
省、市培训的重点是通式培训,侧重理念,但培训不能只培训理念。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载体,是对《课程标准》的再创造。
了解新课程,教材是关键。
没有教材,老师现在不知道如何准备,如果到快要开学了教材才到,老师忙活的很多东西可能会白忙活。
所以越早见到新教材越好。
建议学校在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确定教材版本之后,尽快给老师们购买新课程教材,将教材及相关资料发给老师,让老师们提早更新知识,拓宽视野,熟悉教材,“再开发”教材。
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与广度,为新学年进入新课程作好知识储备。
3.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新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是教师,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充分发挥教研组和学科组的团队作用,发挥集体智慧,围绕《课程标准》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制订教学计划,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使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本学期,教研组要组织老师进行课程设置方案研究、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研究、学生选课与学分管理研究、课程评价与考试改革研究,并要求老师通过说课的形式交流教学设计,积极参与校际间的新课程教学设计等课题研究。
教师也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个人研修计划,通过课题研究、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合作交流等形式,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4.转变备课方式,分工合作,资源共享
新课程的最大亮点是学习主体的改变,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留给学生的活动多一些,目标是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因此,从现在开始,就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但是,每一节课都要老师设计出具有探究性的活动内容,难度太大,很难实现。
如果我们改变一下备课方式,发扬我校集体备课的优良传统,分工合作,资源共享,建立本组的教学资源库,就既能减少重复劳动,同时也能使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对于必修模块,我们认为可以这样尝试:
○备课组对教材中的探究活动的组织形式、内容删改、效果预测进行集体研讨。
○任课老师按章、节分担备课任务,每人承担教材中的一部分内容作为主备任务,尽可能完整地搜集材料,提出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备课组集体讨论主备人的教学设计方案,取长补短,形成统一的教案。
○任课老师各自再修改主备人的教案,保持自我个性。
○课后进行自我反思,注意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