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学

合集下载

自然资源学课程

自然资源学课程

自然资源学课程一、引言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利用的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和能量,包括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气候资源等。

自然资源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研究自然资源的形成、分布、利用、管理和保护等问题,旨在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从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特点、管理和保护等方面展开阐述。

二、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存在并可供人类利用的各种物质和能量。

根据其形成过程和性质,可以将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两大类。

1. 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是指自然界中能够通过自然过程进行再生和补充的资源,如森林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等。

这些资源具有一定的再生能力,但也需人类合理利用和保护才能实现可持续利用。

2. 不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是指自然界中不能通过自然过程进行再生和补充的资源,如矿产资源、石油资源等。

这些资源形成时间长,再生周期长,一旦消耗殆尽就无法再生,因此必须谨慎利用和合理规划。

三、自然资源的特点自然资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有限性: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其数量和质量都存在一定的限度。

因此,人类必须进行合理的利用和保护,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分布不均衡:自然资源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衡,不同地区的资源种类和数量存在差异。

因此,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考虑地域差异,进行合理配置。

3. 可替代性:在一定条件下,某些资源可以通过其他资源进行替代。

例如,可再生能源可以替代非可再生能源,降低对有限资源的依赖程度。

4. 价值性:自然资源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应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5. 脆弱性:自然资源易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会导致资源的破坏和枯竭。

因此,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应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四、自然资源的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是保障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具体措施如下:1. 制定合理的资源开发和利用计划,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合理配置。

自然资源学复习资料

自然资源学复习资料

绪论:自然资源学发展概述自然资源学:研究人与自然环境中可转化为生产、生存资料来源的物质和能量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现代自然资源科学研究的五大趋势:全球化、战略化、管理化、定量化、现代化第一章: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类型自然资源概念的基本含义:、自然资源是自然过程所产生的天然生成物。

必须有两个基本前提:人类的需要和人类的开辟利用能力。

(自然资源与文化背景有关)资源基础:矿产资源的潜在最大数量。

探明储量:指已经查明,并认为在当前的需求、价格和技术条件下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藏量。

条件储量:指已查明的藏量,但在当前价格水平上,以现有采掘技术和生产技术来开采是不经济的。

远景资源:目前仅作了少量勘察和试探性开辟而尚未查明的藏量,但可望将来有大的发现。

理论资源:指那些被认为具有充分有利的地质条件,但迄今尚未勘察或者极少勘察的地区可能会发现的矿藏。

最终可采资源:探明储量、条件储量、远景资源和理论资源的总和。

最大资源潜力:指在其他条件都很理想的情况下,流动性自然资源能够提供实用产品或者服务的最大理论潜力。

持续能力:可更新资源实际上能长期提供实用产品或者服务的最大能力,即不伤害其充分更新的利用能力。

吸收能力:环境媒介吸收废物而又不导致环境退化的能力。

承载能力:指一定范围内的生境(或者土地),可持续供养的最大种群(或者人口)数量。

承载能力的进一步划分:生存承载能力、最适承载能力、容限承载能力。

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是人类能够从自然界获取以满足其需要的任何天然生成物及作用于其上的人类活动结果。

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稀缺性:自然资源相对于人类的需要在数量上的不足。

演变的。

这说明自然资源具有社会性。

可更新资源:当使用不超过其繁殖或者再生能力时可无限更新的可更新资源。

第二章:自然资源的稀缺与冲突、中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中国自然资源稀缺的挑战(一、人均资源量少(二)矿产资源:(三)耕地资源:(四)水资源:资源开辟的生态影响:土地退化、环境污染、生态功能降低。

谈谈你对自然资源学学科体系的认识。

谈谈你对自然资源学学科体系的认识。

谈谈你对自然资源学学科体系的认识。

自然资源学学科体系是现代环境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主要研究自然资源的产生、分布、利用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自然资源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自然物质、能源和环境等,包括土地、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等。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福祉的重要保障。

自然资源学学科体系主要包括资源地理学、资源经济学、资源环境学、资源管理学等几个分支学科。

资源地理学研究自然资源的分布规律、形成机制和空间格局等,通过对地理因素、气候条件、地质构造等的分析,揭示了资源的地域性特征和资源开发利用的可行性。

资源经济学研究资源的供求关系、市场行为和经济效益等,通过对资源价格、利润率、投资效益等的分析,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资源环境学研究资源的环境效应、生态影响和可持续利用等,通过对资源的生态学、环境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资源保护和生态恢复的策略和方法。

资源管理学研究资源的规划、评价和管理等,通过对资源的管理原理、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等的研究,提出了资源管理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式。

自然资源学学科体系的研究内容涉及广泛,需要跨学科综合分析和综合利用各种科学技术手段。

例如,通过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对资源的遥感监测、空间分析和动态更新等;通过经济模型和数学模型,可以实现对资源的供求预测、经济效益评估和决策支持等;通过环境评价和生态评估,可以实现对资源的环境影响评估和生态风险管理等。

自然资源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和完善,为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自然资源学学科体系在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

首先,它为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保护。

其次,它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政策支持,可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增长。

再次,它为资源的管理和治理提供了技术手段和管理工具,可以实现资源的公平分配和社会稳定。

自然资源学

自然资源学

水资源 气候资源
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 海洋自然 资源系列 海洋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动物资源 微生物资源
金属矿资源、非金属矿资源 能源资源 海洋植物资源、海洋动物资源、海洋浮 游生物资源
海水资源(或海水化学资源)
海洋气候资源 海洋矿产资源 海底资源
(摘自« 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 )
深海海底矿产资源、滨海砂矿资源 海洋能源资源
整体性 各种自然资源相互联系形 成一个整体 地域性 多用性 社会性 密度、数量、质 量上不均衡
大部分自然资源具有 多种功能和用途
自然资源通过人类的 加工成为物质财富
河流具有供水、发电、 灌溉、航运、旅游
树木经过加工成为家具 充分利用 石油通过加工形成各种燃料
第三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
一、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 全球性自然资源的短缺目前总体上只是一个警告。 但是,具体到某个国家某种资源则可能已经是现实。
第二节 自然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表 几种矿物的元素资源基础及其期望寿命
矿物
资源基础 /t① 2.0×1018 1.5×1015 84×109
0%
2%
5%
10%
实际年均消耗增 长率 /1947~1974, %
铝 铜 金
166×109 216×106 62.8×106
1 107 772 709
468 332 307

可更新资源的本质特征
有似乎独立于人类活动的可更新资源,有利用不超过其繁 殖或再生能力时可无限更新的可更新资源,二者有差别。
资源基础及其子集
第二节 自然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二、可更新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最大资源潜力——在其他条件都很理想的情况下的 理论潜力。 持续潜力——流动性资源有时间分配问题,在考虑 到留给后代同等利用机会的情况下的潜力。 环境潜力——利用资源时必然向环境排放废物,在 考虑到环境对废物的吸收能力的情况下的潜力。 承载潜力——在同时考虑后代和环境问题的情况下 的潜力。

自然资源学复习重点

自然资源学复习重点

1、自然资源的概念。

是指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的物质和能量,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主要包括土地、水、矿产、生物、气候和海洋六大资源。

3、试述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及其意义。

①稀缺性(指其相对于人类的需要在数量上的不足)意义:迫使人们不断发掘新资源,寻求替代资源,人类在开发利用资源时必须从长计议,绝不能只顾眼前利益,掠夺式卡发资源,要珍惜一切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②整体性(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充分利用其整体性特点,做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综合科学管理)③地域性④多用性(任何一种资源都有多种功能、多用途、多效益特性)⑤动态性(指自然资源的质量和数量特征)⑥社会性意义: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发展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发现新能源替代资源)4、解释概念:光能生产潜力:在热、水、CO2等外界环境条件和作物的群体结构、长势、以及农业技术措施等都处于最适宜状态时,由作物的光合效应所形成的群体最高产量。

光温生产潜力:在农业生产条件得到充分保障,水分、CO2供应充足,其他环境条件最适宜情况下,农作物在当地光温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高产量。

气候生产潜力:在当地实际光、温、水作用下,在其他条件均处于最适宜时,单位面积内农作物的最高产量。

5、干热风的概念:是指春末夏初出现的一种高温、低湿并常伴有一定风力的天气。

类型:高温低湿型、雨后热枯型。

防御措施:1、营造农田防护林网和林带是防御干热风的战略性措施,他可降低田间风速和温度、增加农田空气相对湿度。

2、适时灌溉可天界农田水热状况,有利于小麦生理机能的正常进行,增强灌浆速度,减轻干热风的危害。

3、配置抗干热风的优良品种,进行作物布局调整。

4、化学防御措施5、运用综合农林技术措施,如改革种植制度、调整播期、合理施肥。

6、我国气候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的措施。

合理利用:1、东部季风地区已建成优质高产的粮棉油果林等商品基地;2、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的有限性与农牧业发展方向 3、西南部低纬高原地形地貌的复杂性,因地制宜的发展农林牧业生产。

自然资源学

自然资源学

自然资源学复习资料1、自然资源学的研究对象:自然资源的特征性质及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它以单项和整体的自然资源为对象研究其数量质量时空变化开发利用及其后果保护和管理等。

2、米切尔的三维图:(1)论题维:生态,经济,政治,文化;(2)时间维:过去,现在,未来;(3)空间维:全球,区域,地方,地点3、自然资源:是人类能够从自然界获取以满足其需要的任何天然生成物及作用于其上的人类活动结果,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取自自然界的初始投入。

4、自然资源概念的含义:(1)自然资源是自然过程所产生的天然生成物,地球表面积、土壤肥力、地壳矿藏、睡、野生动植物等,都是自然生成物。

(2)资源是由人而不是由自然来界定的。

(3)人类的需要和人类的开发利用能力在不断发展,因此自然资源的范畴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4)人的需要与经济地位和文化背景有关。

(5)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是两个不尽相同的概念,但具体对象和范围又是同一客体。

(6)自然资源不仅是一个自然科学概念,也是一个人文科学概念。

5、自然资源分为不可更新(non-renewable)资源和可更新(renewable)资源两大类;后者又包括恒定性资源(Immutable or perpetual resources)和临界性资源(critical resources)。

6、不可更新资源可得性的度量:(1)资源基础(resource base)(2)探明储量(proven reserves)(3)条件储量(conditional reserves)(4)远景资源(hypothetical resources)(5)理论资源(speculative resources)(6)最终可采资源(ultimately recoverable resources)7、可更新资源可得性的度量:(1)最大资源潜力(maximum resource potential)(2)持续能量(sustainable capacity)(3)吸收能力(absorptive capacity)(4)承载能力(carrying capacity)8、自然资源的属性:(1)稀缺性(2)整体性(3)地域性(4)多用性(5)动态性(6)社会性9、中国态势:自然资源稀缺的挑战:(1)矿产资源(2)耕地资源(3)水资源(4)资源开发的生态影响10、全球视野:自然资源的稀缺:(1)能源与矿物原料(2)水资源(3)食物资源11、悲观论的主要观点与理论。

自然资源学复习提纲

自然资源学复习提纲

自然资源学复习提纲第一章自然资源和自然资源学1 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内涵。

资源是一切有用和价值的东西。

(经济学)资源是指环境中能为人类直接利用,并带来物质财富的部分。

(地理学)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在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条件下,能被人类通过一定的技术获取的以满足其生产、生活需要的所有天然生成物,以及作用于其上的人类劳动成果。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从自然界获取的初始投入,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

2 自然资源的二元多级分类。

可更新是被人类合理开发利用后可以依靠生态系统自身的功能,使之得到恢复和再生,从而能够持续利用。

又分为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

不可更新是指它的储量在人类开发利用后逐渐减少以至枯竭,而不能再生的自然资源。

例如:矿物资源等储量固定的资源。

3 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

稀缺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动态性、社会性。

4 自然资源学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发展趋势。

概念:是指主要研究人类与自然界中可转化为生产、生活资料的物质与能量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研究对象:单项和整体的自然资源。

研究内容:1)自然资源的基本理论2)自然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规律3)自然资源调查4)自然资源评价5)自然资源配置和开发利用规划6)自然资源管理发展趋势:1)国际合作和全球性问题研究2)区域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等战略性研究日趋活跃3)从自然评价转向注重社会经济分析,资源管理研究逐步成为热点4)日益模式化和数量化5)研究方法和手段日益现代化5 能结合人口、环境和资源的实际情况,认识学习自然资源学的重要性。

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如人口增长与资源短缺的矛盾、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人口增多也要占用更多空间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直接和间接破坏的矛盾等),走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正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

我国自然资源稀缺和人口众多的矛盾尤其突出,自然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已经成为当前最紧迫的知识创新和素质教育内容。

自然资源学考研科目

自然资源学考研科目

自然资源学考研科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自然资源学是研究地球上包括土地、水、气候、动植物等各种自然资源的学科,是一个综合性较强、交叉学科较多的学科领域。

考研自然资源学主要考察考生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分析与管理能力,涉及到地质学、气象学、生态学、水资源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自然资源学考研科目的一些主要内容。

自然资源学考研科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质学:地质学是自然资源学的基础学科,主要研究地球的形成、演化、结构、矿物与岩石等内容。

在考研自然资源学中,地质学是一个重要的考察内容,考生需要掌握地球的基本结构、地质过程、地质资源等相关知识。

2. 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主要研究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等内容。

在考研自然资源学中,生态学也是一个重要的考察内容,考生需要了解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等内容。

3. 气候学:气候学是研究大气环境与气候变化的学科,主要研究气候要素、气候变化、气候预测等内容。

在考研自然资源学中,气候学也是一个重要的考察内容,考生需要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调控与管理等知识。

4. 水资源学:水资源学是研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的学科,主要研究水资源的循环、分布、利用与保护等内容。

在考研自然资源学中,水资源学是一个重要的考察内容,考生需要了解水资源的利用现状、水资源管理政策、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知识。

考研自然资源学的科目涉及到地质学、生态学、气候学、水资源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考生需要全面了解各个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与应用技能。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各个学科的教材、参加专业培训班、参与科研项目等方式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考生们能够认真备战考研自然资源学,取得优异的成绩!第二篇示例:自然资源学是一门研究地球上自然资源的获取、利用、保护和管理的学科,其涉及广泛,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各种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学2第二章自然资源的性质

自然资源学2第二章自然资源的性质
可更新资源(renewable resources)是在正常情况下可通过 自然过程再生的资源,如生物、土壤、地表水等。
恒定性资源、临界性资源
恒定性资源(immutable or perpetual resources)是按人类的时 间尺度衡量无穷无尽、也不会因人类利用而耗竭的资源,如 气温、降水、潮汐、风、波浪、地热、太阳能等。
1、资源价值随人类需要和能力的发展而变化 自然资源从本质上是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一种价
亚恒定性资源:风能、降水
易误用、易污染的资源:大气、水、自然风光
二、自然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可为人类利用的数量有多少? 自然资源的潜在数量、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技术水平、经济
发展潜力等决定。 可更新资源的估算已有了较为成熟的方法和技术手段 不可更新资源的估算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不可更新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社会性:资源是文化的函数,文化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对自 然资源的需求和开发能力,这说明自然资源具有社会性。
自然资源稀缺约束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开发产生的生 态影响作用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自然资源的冲突和争夺 冲击着社会,诸如此类的问题使自然资源的社会性有了更 加深刻的内涵。
二、自然资源的本质特征
自然资源的 稀缺性
相对稀缺 (资源地区分布与人口 分布不匹配)
人口数量增加 人均需求量增加 人的世代无穷、有些资源不可再生
资源分布不均 人口分布不均 地区发展不平衡:技术、资金、交通等 地缘政治:隔离、孤立等
整体性:各种自然资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 系统。人类不可能在改变一种自然资源或生态系统中某种 成分的同时,又使其周围的环境保持不变。
自然资源学2第二章自然资 源的性质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分类及其可得性度量

自然资源学原理复习题

自然资源学原理复习题

自然资源学原理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为人类所利用的物质和能量,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可更新资源:是指在合理利用的条件下可循环再生、永续利用的资源,如水资源、生物资源。

3、不可更新资源:是指在人类开发利用后,长久的时间范围内不可能再生的资源,如矿产资源。

4、资源承载力:是指某一时期、某一地区,可被开发和利用的资源所能支撑的最大人口数量和生活水平。

5、可持续利用:是指自然资源在利用过程中,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合理利用。

二、简答题1、简述自然资源的分类及各类自然资源的特点。

2、简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

3、简述我国自然资源的国情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4、简述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5、简述可更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6、简述不可更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7、简述自然保护区的作用及意义。

8、简述循环经济的概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9、简述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10、简述资源税的概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安全学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安全学原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预防为主,以人为本B.以人为本,预防为主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D.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答案:B.以人为本,预防为主2、安全学原理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事故的预防与控制B.安全法规的制定与执行C.安全工程的规划与设计D.安全管理的组织与协调答案:A.事故的预防与控制3、安全学原理的基本方法是什么?A.系统工程方法B.事故分析方法C.安全评价方法D.危险源辨识方法答案:A.系统工程方法二、简答题1、简述安全学原理的概念及其主要内容。

答案:安全学原理是研究如何通过科学管理、技术措施和人的行为干预,实现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的安全,防止和减少事故风险,保障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门科学。

其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管理、安全工程技术、安全环境管理、安全系统工程、危险源辨识与评价、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事故应急救援等。

自然资源学原理

自然资源学原理

利用价值和森林资源价值。
03
环境变化对资源开发方式的影响
环境变化可能促使人们改变资源的开发方式,如采用更环保、可持续的
开发方式。
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平衡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通过经济手段激励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协调 发展。
资源保护措施的目标是保护自然资源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维护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
资源循环利用
1
资源循环利用是指将废弃物经过适当的处理和加 工,转化为有用的资源和产品,实现废弃物的减 量、无害化和资源化。
2
资源循环利用可以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 的产生,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率。
3
资源循环利用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政策支持,加 强废弃物的管理和回收利用,推广循环经济的理 念和实践。
土地资源的类型包括耕地、林地、草 地、城市用地等,不同类型的土地资 源具有不同的生产潜力和生态功能。
水资源
水资源是指自然界中以液态、固 态或气态形式存在的水,包括河
流、湖泊、地下水、冰川等。
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 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
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需要考 虑到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公平性 和环境影响,采取有效的水资源
土地资源监测与评价
运用遥感、GIS等技术手段,对土地资源数量、质量、权属等信息进 行监测和评价,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水资源管理案例
水资源调查与评价
开展水资源量、质量、时空分布等方面的调查与评价,为水资源规划、配置和保护提供基 础数据。
水权分配与交易

自然资源学

自然资源学

绪论1.自然资源学的发展阶段①史前时期的人与自然资源。

距今250万年~约5000年左右,人类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影响是局部、微小。

还未有文字记载,通过考古方式了解。

②自然资源的零星记载、描述。

距今5000年~工业革命;农业社会的技术和生成力水平不断提高,人口也逐渐增加,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但影响有限;有了文字记载。

③自然资源学的萌芽。

工业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有了革命性进步;一些涉及自然资源研究学科和资源利用技术学科的出现;还未有独立的自然资源学;其他学科积累的科学资料和知识,为自然资源学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④自然资源学的形成和蓬勃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爆炸性增长,生活物质水平和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工业化向全球扩展;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需求与日俱增,自然资源的稀缺、冲突和环境问题更为突出;合理开发利用和积极保护自然资源,已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问题;资源资源学以其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加之新的科学技术,正式出现在当代科学舞台。

第1章自然资源的性质1.不可更新资源可得性的度量:①探明储量:指已经查明,并认为在当前的需求、价格和技术条件下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藏量。

影响因素:利润要求;勘探政策;技术、知识和工艺的可得性;需求水平;开采成本;资源产品的价格;替代品的可得性和价格②条件储量:已查明的藏量,但在当前价格水平上,以现有采掘技术和生成技术来开采是不经济。

影响因素:a、受政治力量、市场因素、技术革新等影响;b、探明储量和条件储量之间的分界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方都不一样;C、探明储量和条件储量都是已查明,但它们被查明的确定程度会有很大的差别。

③远景储量:目前仅作了少量勘察和试探性开发而尚未查明的藏量,但可望未来有大的发现;估算方法:a、外推法估算:根据一定的地质条件下过去生产的增长率和探明储量的增长率外推,或者根据过去每钻井单位深度的发现率外推;b、特尔菲法估算:请一些与家来预测未来可能的发现,然后取他们估计范围的平均值。

自然资源学

自然资源学

稀缺性:自然资源的稀缺和冲突历来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

最早关于可更新资源的记述,例如,生物资源,土地资源以及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等,可见于春秋时期成书的《管子》。

《山海经》是迄今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有关矿物资源的记述。

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口号。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2006年2月,中国政府颁发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在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里,排列在前三位的就是能源,水和矿产资源,环境。

表象:人口过剩人口数量过多或人均消费过多,都会引起人口过剩问题,学术界分别称之为人口数量过剩和人口消费过剩。

人口数量过剩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多到超过了当地食物,水和其他重要资源足以支持这些人生存的程度。

自然资源学的研究对象:自然资源的特征,性质及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它以单项和整体的自然资源为对象,研究其数量,质量,时空变化,开发利用及其后果,保护和管理等。

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类型地理学家金梅曼:环境或其某些部分,只有它们能(或被认为能)满足人类需要时,才是自然资源。

《辞海》:一般指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材料),如:土地资源,矿藏资源,水利资源,海洋资源等,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

联合国:人在自然环境中发现的各种成分,只要它能以任种方式为人类提供福利,都属于自然资源。

《大英百科全书》: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物,以及作为这些成分之源泉的环境功能。

定义:自然资源是人类能够从自然界获取以满足其需要的任何天然生成物及作用于其上的人类活动结果,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取自自然界的初始投入。

自然资源分为不可更新资源和可更新资源两大类,后者又包括恒定性资源和临界性资源。

不可更新资源是地壳中储量固定的资源,即矿产资源。

可更新资源是在正常情况下可通过自然过程再生的资源,例如,生物,土壤,地表水等。

恒定性资源是按人类的时间尺度衡量无穷无尽,也不会因人类利用而耗竭的资源,例如,气温,降水。

《自然资源学原理》

《自然资源学原理》

气候变化与自然资源
探索适应气候变化的自然资源管理策略和措施。
总结词
适应气候变化的自然资源管理策略和措施是当前研究的重点。这些策略和措施旨在减轻气候变化对自然资源的影响,维护资源的可持续性。例如,通过建立生态保护区、调整土地利用方式和加强水资源管理等措施,可以应对气候变化对自然资源的挑战。此外,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对全球自然资源的影响。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03
自然资源的管理与保护
CHAPTER
自然资源管理体制的定义
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是指负责自然资源管理的组织机构设置、职责权限划分以及相关制度规定的总称。
自然资源管理体制的构成
自然资源管理体制由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和权责关系三部分构成。管理机构是指负责自然资源管理的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管理制度是指规范自然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权责关系是指各级政府和部门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职责权限划分。
CHAPTER
大约46亿年前,原始地球由宇宙尘埃和气体凝聚而成,经过漫长岁月,形成了如今的地球。
地球的形成
地球在形成后经历了多次地质变化,如板块运动、火山喷发和冰河时期等,这些变化影响了地球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地球的演化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
根据形成机制,自然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如水、土壤等,可循环再生;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炭等,形成周期长,短期内不可再生。
资源枯竭与替代能源
总结词:评估不同替代能源的潜力和局限性。
资源枯竭与替代能源
探索实现替代能源产业化的途径和政策措施。
总结词
替代能源的产业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探索实现替代能源产业化的途径和政策措施,包括技术创新、市场机制和政策支持等,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例如,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和降低成本,可以提高替代能源的市场竞争力;通过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和政策支持体系,可以促进替代能源的推广和应用。此外,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动替代能源产业的发展。

自然资源学

自然资源学

自然资源学第一次作业一、什么叫资源?资源有哪些类型?简述资源科学的学科体系答:1)资源—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要素。

2)类型—分为人力资源、资本资源、自然资源3)科学体系将资源分为三类①是社会资源(学)—研究社会资源的分类、属性。

质量评价与时空特征及其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如人力资源,资本资源,科技资源和教育资源等。

②是综合资源学科,从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信息学和法学等角度来研究资源,形成交叉学科。

③是部门自然资源学,如气候资源学、生物资源学、水资源学、土地资源学、矿产资源学、能源资源学、药物资源学等部门资源学科。

二、什么是自然资源?简述自然资源的分类体系。

答:1)自然资源指的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的总称2)分类体系①据自然资源的赋存条件及其特征:- 2 -地下资源、地表资源②据自然资源的国民经济用途:农业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工业资源(矿产资源、农产品资源、林产品资源)、旅游资源③据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直接生活资源(天然食物、森林及草原中的动物)、劳动资料资源(矿产、森林)④从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经济关系(资源的性质):环境资源(太阳光,地热)、生物资源(动物、森林、草场)、土地资源(农用土地、城市土地)、矿藏资源(能源、各种矿物)⑤从自然资源数量变化的角度:耗竭性自然资源(矿产最典型)、稳定性自然资源(土地资源)、再生性资源(森林)⑥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可再生资源、可更新资源、不可再生资源(这种分类为人们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提供了依据答:1)资源—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要素。

2)类型—分为人力资源、资本资源、自然资源3)科学体系将资源分为三类①是社会资源(学)—研究社会资源的分类、属性。

质量评价与时空特征及其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如人力资源,资本资源,科技资源和教育资源等。

自然资源学

自然资源学

自然资源学第一章自然资源问题一、我国的自然资源态势(基本特点、面临的挑战)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1.自然资源(土地面积、生物多样性、矿产)总量大,类型齐全(表明中国有较大的综合开发利用优势)2.人均资源量少3.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资源组合结构不匹配4.资源质量不一(耕地质量、矿产资源)5. 资源潜力可观(矿产资源、资源节流)我国面临自然资源稀缺的挑战:1.粮食安全(人口增长耕地占用、水资源不足、化肥报酬递减率)2.矿产资源短缺(人均占有量少、后备探明储量不足)3.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减少、草原退化、土地退化、水域缩小和恶化)4.人口负荷过重,资源承载力将达极限5.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较大二、关于自然资源问题的争论(双方代表、代表作)1、悲观派(1)代表:新马尔萨斯主义者(2)代表作:《增长的极限》(3)观点:如果目前这种趋势继续下去,世界将变得更为拥挤,污染会更加严重,更多资源将耗竭或退化;他们还认为由于富者愈富,穷者愈穷,这将引起严重的政治和经济骚乱;战争的威胁亦会增加。

2、乐观派(1)代表:丰饶论者(2)代表作:西蒙的《没有极限的增长》(3)观点:如果目前这种趋势继续下去,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将造成一个并不拥挤,污染较少,资源更富有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大多数人都会更加健康,寿命更长,物质财富也更多。

三、主要国家资源总体战略对策(我国资源战略)◆一、美国1、全开放式的资源战略2、保护本国资源、进口国外资源◆二、日本1、20世纪50年代,立足于国内2、20世纪80年代,科技立国3、21世纪,海外投资立国◆三、马来西亚1、初级资源产品多样化2、初级加工产品出口◆四、沙特阿拉伯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

勘查、开发石油资源,以石油出口带动经济发展的战略。

◆典型国家资源战略的启示:1、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相互依赖越来越强;2、必须根据自身的条件制定资源战略;3、资源产品出口和经济结构要多样化。

◆我国资源战略:1、优化区域资源配置2、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3、提高利用国际资源能力4、依靠科技进步,缓解资源供求矛盾5、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经济体系第二章自然资源学的有关理论一、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人口过剩含义)(资源问题=人口数量×人均资源消费×单位资源利用的环境后果)人口过剩(当代自然资源问题的直接原因)Ps:人口过剩:人口数量过剩: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数量多到超过了当地提供食物、水和其他重要资源以支持这些人生存的程度;当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或由于财富分配不平等,致使一部分人贫穷到无力生产或购买足够的粮食、燃料等生活必需资料时。

自然资源学原理

自然资源学原理

自然资源学原理自然资源学是研究自然资源的形成、分布、利用和保护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地质学、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供人类利用的各种物质和能量,包括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等。

而自然资源学原理则是指研究自然资源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以及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首先,自然资源的形成是自然资源学原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自然资源的形成主要是经过长时间的地质作用、气候变化、生物演化等过程而形成的。

比如,矿产资源是在地壳构造运动和岩石圈活动的影响下,由地质作用形成的;水资源是在地表径流和地下水循环的作用下形成的;森林资源是在气候、土壤和植被相互作用的结果下形成的。

了解自然资源的形成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自然资源。

其次,自然资源的分布是自然资源学原理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自然资源的分布受地质构造、气候环境、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分布情况各不相同。

比如,地处热带的地区水资源丰富,而矿产资源较为匮乏;而地处寒带的地区则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水资源相对较少。

因此,了解自然资源的分布规律,有助于我们合理规划和利用自然资源。

再次,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是自然资源学原理的核心内容。

自然资源的利用是指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而自然资源的保护则是指保护自然资源不受过度开发和破坏。

在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可再生利用。

在自然资源的保护过程中,我们需要加强环境监测和保护措施,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避免生态环境恶化。

最后,自然资源学原理的研究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自然资源的供给却是有限的。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深入研究自然资源学原理,制定科学合理的资源利用和保护政策,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自然资源学名词解释

自然资源学名词解释

自然资源学名词解释
自然资源是指地球上存在并对人类有用的各种自然物质、能源
和生态系统。

以下是一些常见自然资源的学名词解释:
1. 矿产资源,指地球内部的各种矿石和矿物,如铁矿石、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这些资源在工业生产和能源供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2. 水资源,指地球上的水体资源,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地
下水等。

水资源对于农业、工业、生活用水等方面都至关重要。

3. 土地资源,指地球表面的土地,包括农田、林地、草地等。

土地资源是农业、林业、建设等活动的基础。

4. 生物资源,指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生物资源对于食物、药物、材料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5. 大气资源,指地球大气中的各种气体和气候系统。

大气资源
对于气候调节、空气质量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

6. 能源资源,指能够供给人类使用的各种能源,包括化石能源
(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水能、风能、太阳能等。

7. 生态系统资源,指地球上的各种生态系统,包括森林、湿地、珊瑚礁等。

生态系统资源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
作用。

8. 渔业资源,指海洋和内陆水域中的各种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

渔业资源对于食物供应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仅是自然资源的一些常见学名词解释,实际上自然资源的
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地球上几乎所有对人类有用的自然物质和生
态系统。

自然资源学课程

自然资源学课程

自然资源学课程导言:自然资源学是一门研究和管理地球上各种自然资源的学科,涵盖了地质学、气象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本文将介绍自然资源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以及其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一、自然资源学的基本概念自然资源学是研究地球上的各种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学科。

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等。

自然资源学研究的对象是自然资源的形成、分布、储量、开发利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问题。

二、自然资源学的研究内容1. 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价:通过野外调查和实地勘探,对自然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包括资源储量、质量、可开发潜力等方面的研究。

2. 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包括开采技术、利用方式、资源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3. 自然资源管理与保护:研究如何科学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包括资源规划、环境保护、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内容。

4. 自然资源经济:研究自然资源在经济中的价值和作用,包括资源经济评价、资源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三、自然资源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维护生态平衡:自然资源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2. 促进经济发展: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可以推动经济增长,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3. 保护生物多样性:自然资源学关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4. 解决能源问题:自然资源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是能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包括传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为人类能源安全提供支持。

5. 防止环境污染:自然资源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如何减少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环境风险。

结论:自然资源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和管理地球上各种自然资源。

自然地理学与自然资源学

自然地理学与自然资源学

自然地理学与自然资源学自然地理学和自然资源学是两个相互关联但又有所区别的学科领域。

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因素对地球表面的影响。

而自然资源学则关注人类如何利用和管理自然资源,以满足社会经济的需求。

自然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旨在揭示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过程。

它研究的范围广泛,涉及地球的形成、地壳运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通过对地球各个自然系统的研究,自然地理学为我们提供了对地球自然环境的深入理解。

例如,通过对地球的地形和地貌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山脉、河流、湖泊等地貌特征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通过对气候系统的研究,我们可以预测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通过对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物种的分布和演化规律。

自然资源学则关注的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管理。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并为人类社会提供物质和能源的各种资源,如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

自然资源的利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但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会导致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破坏。

因此,自然资源学的研究旨在探索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方法和策略,以保护环境并满足人类社会的需求。

例如,通过对水资源的研究,我们可以制定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方案,以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通过对森林资源的研究,我们可以制定合理的林业管理方案,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自然地理学和自然资源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考察、实验研究、数学建模等。

实地考察是自然地理学和自然资源学的基础,通过对地球表面的实地观察和采样,可以获取大量的实际数据。

实验研究则通过在实验室或人工环境中模拟自然环境的条件,进行对自然现象和过程的控制和观测,以获取更精确的数据。

数学建模则通过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模拟,对自然现象和过程进行描述和预测。

这些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为自然地理学和自然资源学的研究提供更全面和准确的数据支持。

自然地理学和自然资源学的研究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稀缺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动态性、社会性2.自然资源的分类方法:根据在地球圈层的分布、根据用途、从可持续发展角度3.自然资源的评价方法:①传统市场法(生产函数法、人力资本法、重置成本法);②替代市场法(旅行费用法、规避行为或防护费用法);③意愿评估法4.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资源的地位观、资源的前景观、资源的环境观、资源的系统观、资源的辩证观、资源的价值观、资源的伦理观、资源的法制观5.自然资源生态学原理:包括自然资源生态过程、自然资源与人类生态、自然资源利用的生态影响及其评价方法。

6.自然资源经济学原理:涉及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关联、自然资源经济学基本原理,自然资源配置,自然资源的价值重建。

7.自然资源生态系统:自然界的任何范围内有生命有机体与非生命物质的相互作用,并在其间产生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而形成的生态系统。

8.自然资源的配置:⑴自然资源配置的主题:①效率(技术效率、选择效率、配置效率);②优化(区域资源配置);③可持续性;⑵自然资源配置的基本关注:①产权、效率与政府干预(明晰的产权是有效配置的必要条件);②经济决策的时间尺度(短期、长期,静态和动态)③可耗竭性、可替代性及不可逆性9.自然资源的价值:自然资源无价论和自然资源价值理论10.地质评价:应用地质技术的方法,从矿藏本身的形成、分布规律与工业技术的要求出发,研究与矿产资源远景与开发有关的各种自然、技术、经济要素,以便确定勘探方向和判断其工业价值,提出开发利用决策的依据,是整个评价的基础。

11.经济评价:在地质评价的基础上,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市场供需平衡、当前技术水平与矿藏开发利用的影响,论证其工业意义与开发利用的经济效果,用定量的指标来论证开发利用的合理性和经济效果。

12.自然资源保护的屏障:①自然障碍(人们对自然资源的需要);②经济障碍(缺乏了解和预见性、普通经营者缺乏资本、经济不稳定);③制度障碍;④技术障碍13.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能够从自然界获取可以满足其需要的任何天然生成物质作用于其上的人类活动结果,是人类社会取自自然界的初始投入。

14.可持续发展的策略:①编制科学的资源开发利用规划②利用价值规律保护自然资源③建立资源集约型国民经济体系15.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指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赋存于地表和地壳中,采用现代生产技术,能够为国民经济所利用的矿物资源。

16.自然资源稀缺性:1)绝对稀缺:当全球尺度上自然资源的总需求超过供给时所造成的稀缺称为绝对稀缺。

2)相对稀缺:当自然资源的总供给尚有满足总需求时,由于分布不均而造成的区域性稀缺称为相对稀缺。

17.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18.生态占用:生态占用(生态足迹)指人类消耗自然资源或消纳废物所占用的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地域面积(包括陆地和水域),其实质是将人类对自然资源(包括生态服务功能)的消耗与生态影响联系起来。

19.土地资源对我国的贡献及其存在的问题:⑴贡献(略);⑵存在问题:①绝对数量大,相对数量少,土地资源严重不足②山地多,平地少,难以利用和质量低劣的土地比重较大③农业用地比重偏小、牧业用地面积较大④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大⑤土地退化、破坏严重20.水资源对我国的贡献及其存在的问题:⑴贡献(略);⑵存在问题:①水资源区域分布不平衡,基本呈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与人口、耕地、矿产等资源分布极不匹配②年内年际分配不均、旱涝灾害频发③水能资源分布极不平衡④江河湖泊水体污染呈恶化趋势⑤管理混乱、用水浪费⑥控水工程不足,旱涝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⑦湖泊面积减少,影响水资源综合利用21.矿产资源对我国的贡献及存在的问题:⑴贡献(略);⑵存在问题:①开发利用粗放,资源利用率低②管理体制落后,管理失控现象严重③矿区环境保护有待加强④矿产资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待提高⑤矿产资源保证程度低22.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①总量大,类型多,人均资源少②空间分布不均③资源禀赋欠佳④资源潜力可观23.自然资源保护影响因素:①保护方案的成本、预期效益、效益的取得所花费时间、及当前评价中所采用的贴现率等②经营者计划期的长短③投资和抽回投资的需要④选择保护措施的能力和余地⑤资源替代的影响24.经济供给影响因素:①自然资源的自然供给②对自然资源的需求③其它用途的竞争④科学技术的发展⑤自然资源利用的集约度⑥交通条件的改善⑦政府政策与公众舆论25.人类在自然资源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1)人类对自然资源生态过程的干预,包括:①人类的能动性及在生态系统中的优势地位②人类对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干预③人类对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干预④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2)人类对自然资源生态过程的调控,包括:①人在不同资源类型中的调控作用②生态系统变化对人类福利的影响26.生态生产性地域类型包括:①化石燃料土地(开采与排放所占用的生态空间)②可耕地(提供粮食、油料、纤维等土地)③林地(提供木材和其它林产品,还有生态服务功能)④草地(用单位面积承载牛羊数及奶类产品)⑤建筑用地(人类生存必需的场所)⑥水域(水产品单位面积产量)27.煤、石油生成时间:煤:石炭纪、二叠纪及早—中侏罗世;石油:中、新生代28.自然资源保护含义的三层次:①生态伦理层次(人与其它物种乃至其它自然要素是平等的)②可持续发展层次(给子孙后带留下同等的利用机会和条件)③经济含义层次(长期效用最大化)29.自然资源配置的基本观点:①产权、效率与政府干预(明晰的产权是有效配置的必要条件)②经济决策的时间尺度(短期、长期,静态和动态)③可耗竭性、可替代性及不可逆性30.可持续发展概念、基本思想及原则: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为可持续发展。

基本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环境持续能力基础上;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当代人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关注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鼓励对环境保护有利的经济活动;在发展指标上,不单纯用GDP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指标,而是用社会、经济、环境、生活等多项指标来衡量发展。

原则:1)公平性原则:一是指代际公平性,二是指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实现当代人之间的公平,而且也要实现当代人与未来各代人之间的公平。

三是指人与自然,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公平性。

2)需求性原则:人类需求是由社会和文化条件所确定的,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结果。

与人的价值观和动机有关。

可持续发展立足于人的需求而发展人,强调人的需求而不是市场商品,是要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向所有人提供实现美好活愿望的机会3)持续性原则:是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率的能力。

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保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

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根据可持续性的条件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在生态可能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4)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则是应该共同遵从的。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就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认识到我们的家园—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赖性。

从根本上说,贯彻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如果每个人都能真诚地按“共同性原则”办事,那么人类内部及人与自然之间就能保持互惠共生的关系,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31.自然资源无价论的根源和危害:1)根源:①劳动价值论的绝对化(价值取决于物品中所凝结的社会必要劳动量)②确定价格的市场机制不合理(价格中没有包括资源本身的价值)③历史因素④“公共财产”问题;2)危害:①导致自然资源的破坏与浪费②导致财富分配不公和竞争不平等③国家缺少了一项重要收入④导致自然资源财富枯竭⑤国民财富的核算失真32.自然资源稀缺性及相关内容:1)①概念:绝对稀缺:当全球尺度上自然资源的总需求超过供给时所造成的稀缺称为绝对稀缺。

②相对稀缺:当自然资源的总供给尚有满足总需求时,由于分布不均而造成的区域性稀缺称为相对稀缺。

2)全球性资源稀缺性质:①矿产资源(略)②可更新资源:人口增长,粮食产量也增加;从价格上看,粮价在下降;欧美发达国家实行农业补贴,鼓励不要生产过多粮食;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消费水平和资源利用方式;发达国家:从物质享受转向精神享受;发展中国家:避免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提倡适度消费、建立节约型社会3)地区性资源稀缺性质:①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差异造成的稀缺;资源的地理分布不平衡;资源开发阶段和开发历史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分布差异②地缘政治造成的资源稀缺③贫困造成的资源稀缺33.结合西部大开发谈谈你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看法(包括自然资源的性质、内容、生态学经济学原理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能够从自然界获取可以满足其需要的任何天然生成物质作用于其上的人类活动结果,是人类社会取自自然界的初始投入。

自然资源的研究主要涉及:自然资源的形成与分布、自然资源的基本特性(尤其是稀缺性)、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生态学、经济学原理、自然资源的评价、自然资源的保护等方面。

从自然资源研究方面来看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要开荒,依托亚欧大陆桥、长江水道、西南出海通道等交通干线,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逐步形成我国西部有特色的西陇海兰新线、长江上游、南(宁)贵(阳)昆(明)等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带,带动其他地区发展,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西部大开发,而且西部大开发战略直接关系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关系到东西部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主要原因在于,其一,经济原因。

西藏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

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3,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其二,社会原因。

改革开放以及西部资源、能源、劳动力廉价的供应,让东部地区先富裕起来,且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和西部一直在补贴东部的发展,结果造成富人越富,穷人越穷。

第三,环境原因。

第四,全国的协调发展和政策的延续性。

(自己继续补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