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求较复杂平均数》教案

合集下载

求较复杂的平均数课件-四下8单元

求较复杂的平均数课件-四下8单元
45×5+63×4 =225 +252 =477(米)
总时间=上山时间+下山的时间
5 +4= 9 (分) 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477 ÷9=53 (米)
文文从家到游乐宫平均每分钟走多 少米?
• • • • • • • • 总路程=上山的路程+下山的路程 336+64×9 = 336 +576 =912(米) 总时间=上山时间+下山的时间 7+9= 16 (分) 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912÷16=57 (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思考: 1.这道题的问题是什么? 2.求平均数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3.应该怎样计算?
投中总个数÷组数
(28 + 33 +23)÷ 3 = 84 ÷ 3 = 28(个) 答:平均每组投中28个。
平均数= 总数÷总份数
一班队员一分钟颠球个数:
42 42 39 45 35 35 36 39 45 42
二班队员一分钟颠球个数: 42 42 38 42 36 38 40 36 38 38
求较复杂的平均数
夏张镇故县店小学 李 宾Fra bibliotek复习1
小明有12本书,小军有20本书, 小明和小军平均每人有多少本书?
(12 + 20)÷ 2
= 32 ÷ 2
= 16(本)
答:小明和小军平均每人有16本书。
复习2
四年级一班分成3组投篮球.第一组投中 28个,第二组投中33个,第三组投中23个。 平均每组投中多少个?
平均数=总数÷总份数
相对应
踢进球数(个) 10 9 8 7 6
9 7 7
5
4 3
4
3 3 3
4
2
1

求较复杂的平均数

求较复杂的平均数

四年级下册求较复杂的平均数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99—100页。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通过操作和思考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感受统计的意义,学会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能运用平均数分析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在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学生统计观。

3、情感目标:进一步增强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已经学过的统计知识即决问题的乐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师:同学们喜欢打篮球吗?喜欢看篮球比赛吗?那么,你知道一个篮球队取得胜利的因素有哪些吗?生1:团结。

生2:刻苦训练。

生3:技术。

师:是啊,除了团结、技术,身高也是取得胜利的因素之一。

老师今天带来了我们学校篮球队员的身高统计。

(出示信息图。

)师:仔细观察信息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1:红队的平均身高是多少?生2:蓝队的平均身高是多少?生3:红队的总身高是多少?生4:红队和蓝队哪个队的身高更高?……师:你们是想知道哪个队的身高占优势吧。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一)求红队的平均身高1.师:怎样才能知道哪个队队员的身高占优势呢?生1:比较他们的平均身高。

生2:比较平均身高。

师:都同意吗?生:同意。

2.师:我们先来求红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怎样求红队的平均身高呢?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求出红队的平均身高。

师:哪个小组汇报你们的研究结果?生:(160+152+152+160+164+160+145+172+160+160+164)÷11=1749÷11=159(厘米)师:你表达的非常完整。

还有其他方法吗?生2:有5个160cm,可以用160×5.师:5个160厘米,它们在哪儿呢?一起找一找吧。

师生边看课件边一起找出5个160厘米。

生2:2个152厘米,2个164厘米。

160×5+152×2+164×2+145+172师:总身高是多少?师:你的方法也不错。

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1111111

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1111111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师:同学们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了老师提出的问题,看来对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掌握的很好。

我们继续了解赛况。

1.【课件】出示踢毽子的图片和数据师:“踢毽子”一直是我们学校传统的比赛项目,去年我们是团体赛,这是四(1)班和四(2)班两支“踢毽子”小队“一分钟踢毽子”的比赛成绩。

四(1)小队踢毽子的个数:55 55 46 53 79 50 53 48 55 46 46 50四(2)小队踢毽子的个数:45 51 51 58 51 45 63 63 73 58 57 45师:请大家观察数据,你从中能得到哪些信息?生:一班最多踢几个,最少踢几个……一共有几个数据……你认为这两支小队谁的比赛好些?生:……师:(我们要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要解决这个问题,你打算用什么办法?生:求平均数。

师:好的,下面请同学们四人小组合作,求出每组数据的平均数。

请注意:(1)分工要明确(2)不用抄错数据(3)尽量用不同的方法求两种数据的平均数。

开始!2.小组合作求平均数师巡视生做法,掌握情况,指名板演。

汇报,师依据学生回答提炼两种方法:师:请看黑板,刚才两名同学求平均数的过程比我们以前学的怎样了?(生:麻烦!)对,我们今天学习的是“较复杂的求平均的方法”。

(板书课题)下面我们看看这两名同学是怎样求的平均数。

……根据同学们的做法,我们把求较复杂的平均数的方法总结如下:方法一:先将每个数据依次相加,求出所有数据的总和,然后求出(或数出)数据的总份数,最后用“数据总和÷总份数”求出平均数。

方法二:先将数据整理分组,分别求出每组数据的和,然后求出全部数据的总和及总份数,最后用“数据总好÷总份数”求出平均数。

师:这两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任选一种。

比较两种方法,你觉得求平均数必须的条件是哪些?生:师:所以,“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板书公式)三、灵活运用,巩固提高1.【课件】条形统计图师:刚才同学们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学会了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非常棒!接下来我们继续了解运动的事项。

小学数学_《求较复杂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求较复杂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求较复杂平均数教学内容:青岛版四年级下册P91信息窗1红点,自主练习1、2。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探索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

初步学会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平均数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根据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2.在具体情境中,培养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意识和能力,体会统计的作用及其价值。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课件、两张探究单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情景图,提出问题:师:同学们喜欢看篮球比赛吗?瞧,红、蓝两队正在进行激烈的比赛。

仔细分析红队中7号和8号运动员在小组中的得分情况,思考:谁的投篮水平高?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1.引出并初步认识平均数。

师:谁的投篮水平高呢?(1)汇报交流:预设:①我计算了他们各自的总分:7号在小组赛中共得了9+11+13=33(分),8号共得了7+13+12+8=40(分)。

所以我认为8号投篮水平高。

②我不同意比总分数,因为两个人上场次数不同。

师:你支持谁的想法?…不能用总分数比,怎么办呢?预设:应该比一比他们平均每场的得分。

教师引导:他提到了“平均每场的得分”,这个“平均每场的得分”是什么意思?预设:①就是每场得分一样多。

②把多的和少的放在一块匀一匀,让每场的得分一样多。

③把多的匀给少的一些,把不一样多的,变成一样多的。

师:“平均每场的得分”就是让每场得分一样多。

(板书:一样多)(2)教师小结:像这样,把几个数“匀一匀”,使每个数变的同样多,在数学上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作“平均数”。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认识它。

(板书:平均数)2.探究求平均数的策略与方法。

教师引导:那么我们就先来求一求7号队员的平均得分是多少?课件出示7号队员小组赛成绩统计表:课件出示:探究提示(1)利用你手中的探究单,可以借助统计图,动手画一画,移一移;也可以用笔算一算。

《求较复杂平均数》 教案

《求较复杂平均数》 教案

求较复杂平均数教学内容:青岛版四年级下册P91信息窗1红点,自主练习1、2。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探索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

初步学会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平均数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根据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2.在具体情境中,培养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意识和能力,体会统计的作用及其价值。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课件、两张探究单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情景图,提出问题:师:同学们喜欢看篮球比赛吗?瞧,红、蓝两队正在进行激烈的比赛。

仔细分析红队中7号和8号运动员在小组中的得分情况,思考:谁的投篮水平高?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1.引出并初步认识平均数。

师:谁的投篮水平高呢?(1)汇报交流:预设:①我计算了他们各自的总分:7号在小组赛中共得了9+11+13=33(分),8号共得了7+13+12+8=40(分)。

所以我认为8号投篮水平高。

②我不同意比总分数,因为两个人上场次数不同。

师:你支持谁的想法?…不能用总分数比,怎么办呢?预设:应该比一比他们平均每场的得分。

教师引导:他提到了“平均每场的得分”,这个“平均每场的得分”是什么意思?预设:①就是每场得分一样多。

②把多的和少的放在一块匀一匀,让每场的得分一样多。

③把多的匀给少的一些,把不一样多的,变成一样多的。

师:“平均每场的得分”就是让每场得分一样多。

(板书:一样多)(2)教师小结:像这样,把几个数“匀一匀”,使每个数变的同样多,在数学上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作“平均数”。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认识它。

(板书:平均数)2.探究求平均数的策略与方法。

教师引导:那么我们就先来求一求7号队员的平均得分是多少?课件出示7号队员小组赛成绩统计表:课件出示:探究提示(1)利用你手中的探究单,可以借助统计图,动手画一画,移一移;也可以用笔算一算。

求较复杂的平均数教案

求较复杂的平均数教案

求较复杂的平均数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99-100页。

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估算和说理能力。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往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渗透统计初步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在三年级我们学习了求平均数的知识,大家还记得吗?下面老师出2道题考考你们,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做好准备。

(课件依次出示2道练习题)(板书:求平均数)问题一:学生自主完成。

问题二: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列式。

小结:平均数=总数÷总份数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课件出示情境,学生提问题。

一班平均每人一分钟颠球多少个?二班呢?哪个班多?多多少?2、确定问题,学生自主练习解答。

3、全班交流、展示。

4、板书不同方法,小组讨论异同,确定最佳方法。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5、教师总结。

总数=各组数据的和这节课咱们所求的平均数跟以前的相比有什么不同呢?(指生回答)意在引出以前的平均数是几个数据的平均数,今天所学的是许多数据的平均数。

(板书:复杂)突出总数的求法6、用第二种方法求二班平均每人一分钟颠球多少个。

三、巩固练习学会了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以后,可以帮我们解决许多现实生活中的统计问题。

1. 大家看,学校足球队队员进行了一分钟射门比赛!你能帮教练算一算平均每人进球多少个吗?2、足球比赛结束了,学校要评选最佳足球运动员了。

请了7位评委来给每位队员打分,谁的分数最高,谁就当选。

大家来看看评选规则吧!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再求其他分数平均数的方法计算成绩。

几号队员能被评为最佳篮球运动员?3、求平均每班有多少人?4、求平均每瓶多少钱?四、拓展延伸——求平均速度(1)华华从家到游乐宫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2)文文从家到游乐宫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五.课堂小结。

求较复杂平均数

求较复杂平均数

求较复杂的平均数教学内容: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的第一个信息窗98—101的内容。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用相同数据乘个数算总和,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能运用平均数分析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

3.进一步增强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经学过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较复杂平均数的特点。

教具学具:课件、信息图、四人一个计算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知道篮球明星姚明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姚明的投篮片段,请同学们一起欣赏。

出示视频:姚明的精彩投篮。

(30秒)师:为什么姚明能在球场上有如此精彩的表现?预设:刻苦训练;球技很棒;个子高等。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姚明除了训练刻苦勤奋以外,他的身高也很具有优势。

2、课件出示:我们学校也组建了一支小小篮球队。

为了训练的方便,教练老师把队员们分为红、蓝两队。

课前老师统计了他们的身高信息,请看大屏幕。

你能用简单的语言说一说图中的信息吗?预设:生1:两个队队员的身高各是多少厘米。

生2:每个队有22人。

追问:师:你怎么知道有22人的?引导学生说出:数的。

师:你很会观察,能用数的方法发现隐含的数学信息。

师:请同学们根据发现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预设:学生可能提出:(1)谁的身高最高?谁最矮?(2)哪个队队员的身高比较高?师:大家提出的问题都和身高有关,其实是想知道“哪队的身高占优势”对吗?(板书:哪队的身高占优势)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探究方法。

师:怎样比较才能知道哪个队的身高占优势呢?如果举手的学生很多,可以直接提问;如果举手的学生少,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老师巡视学生讨论情况,后汇报。

师:哪个小组(人)先来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生可能想到的方法:预设:(1)看看哪一队高的人比较多;(2)计算两队队员身高的总数进行比较;(3)比较两队的平均身高2.比较三种方法,感悟求平均数的必要性,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求复杂平均数教学案例

求复杂平均数教学案例

《求复杂平均数》的教学案例——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七单元第一节案例过程一、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第99-102页二、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中实例,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复杂平均数”的方法,能运用平均数分析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严谨,认真,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和学风。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求复杂平均数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师:同学们最喜欢什么球类运动?(学生如果没有回答篮球,没关系,教师应注意在篮球上有所侧重)生:篮球。

师:的确,篮球是一项非常好的锻炼人耐力的运动,但是大家知道一个篮球队的水平除了有高超的技术、配合等因素外,还有什么也非常重要?(身高,如果学生没有说出,教师应注意引导)生:身高。

师:我同意,同学们都知道姚明吧,他能在火箭队打上主力的最主要因素是他的身高(2.27米),但在篮球赛比赛中,如何衡量两个球队队员的整体身高呢?(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利用篮球比赛导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求平均数提供丰富的材料,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

)下面老师带来两个队的身高数据,大家来看一下这幅图,图中呈现出哪些数学信息?问题:哪个队的身高占优势?(学生回答的和这个问题有出入的,教师注意引导)(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探讨:哪个队的身高占优势?师:哪个队的身高占优势?同学们认真考虑,找出最好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同桌两个人,或者更多的学生一起讨论)生1:可以求每个队的身高总和……生2:可以求每个队的平均身高(学生以前已经学过求简单平均数的知识)师:看来只看个人的身高是无法比较出哪个队身高更占优势?不过大家今天提出的问题,其实就是在求平均数,现在我一说大家就明白了,简单的平均数大家都会,那么像今天我们遇到的这个问题怎么来求呢?今天我来重点学习如何求复杂的平均数。

板书课题:求复杂平均数的方法师:简单的平均数怎么求?生:总数÷份数=平均数师:下面大家自己或者同桌两个人讨论一下如何求出红队的平均身高?大家可以试着做一下?(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这是建立在学生有求简单平均数的基础上的)生1:用计算器(估计学生会用笔算,这时候教师可以马上知道学生用简便方法求和)生2:可以用以前学过的简便方法。

2019-2020年青岛版四年下《求较复杂的平均数》word教案

2019-2020年青岛版四年下《求较复杂的平均数》word教案

2019-2020年青岛版四年下《求较复杂的平均数》word教案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能运用平均数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比较熟练地对两种数量进行数据统计,并能根据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3.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复习与整理的方法和策略。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师:昨天晚上,大家做完作业,是谁给你整理书包的呢?老师想要知道大家为什么需要整理书包,是用什么方法整理的呢?师:我们所学的知识也是需要整理的,经过整理的知识会给我们以后的学习带来不少方便呢!今天,我们就对统计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堂)【设计意图】将知识的复习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之上,学生感到熟悉亲切,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愿望。

二、整理复习,形成网络师:请你在书本上找一找,看有哪些知识是需要我们复习和整理的。

1.分类整理(1)学生举例求平均数的习题和复习分段的习题(2)同桌或四人小组合作、分类思考:根据什么标准分类?(3)小组汇报,复习相关知识2.整理计算方法3.小结:在复习整理过程中,大家先找出了需要复习的内容,再通过分类整理的方法进行了整理和复习,这个方法也可以用到我们以后的学习过程中。

【设计意图】对于知识点和知识链,有意识地进行纵向梳理和横向沟通,使所学知识纵横交错形成一个知识系统。

这样不仅有利于知识的理解记忆,而且有利于知识的提取和应用,更有利于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三、综合练习,实践应用1.在一个鱼塘里选择5个不同的地方,分别测得水深是200厘米、180厘米、250厘米、, 150厘米和220厘米,求这个鱼塘的平均水深。

2.今天来听课的有40位同学,你能算出平均年龄吗?3.我学会了吗?(1)学生先求出每位教师的平均分(2)并将成绩整理填在复式分段统计表中(3)分析一、二年级教师本次测试的成绩【设计意图】练习题的设计注意了层次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第3个练习题的内容多且复杂,且要引领学生体会多种求平均数的方法,练习的内容多,达到了一题多用的效果。

求较复杂的平均数说课稿

求较复杂的平均数说课稿

求较复杂的平均数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号考生。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信息窗一《求较复杂的平均数》,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统计图、统计表、单式分段统计表和简单平均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统计知识的基础。

根据以上分析,考虑到四年级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结构,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使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感受统计的意义,学会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能运用平均数分析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在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学生统计观。

3.情感目标: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发现掌握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

难点是掌握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

二、教法及学法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采用了启发诱导、合作探究,运用迁移的方式组织教学。

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因此我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能自学的尽量让学生自学。

三、教学过程立足于学生的学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四个环节:一:出示信息,导入新课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数据,提出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谁最高,谁最矮?(2)那队队员比较高?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解决问题?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可能想到:(1)看哪一队高的人多(2)比较两队身高总数(3)比较两队平均身高。

2.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三种方法,感悟求平均数的必要性,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3.让学生独立做,先求红队平均身高4. 红对身高和:160+156+172+……+158=3476cm红队平均身高:3476÷22=158cm 或者:红队的身高和:145×2+151×3+156×4+……+172×1=3476cm红队平均身高:3476÷22=158cm(板书)5.比较上述两种方法的异同,深化认识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达成共识:各组数量和÷每组的份数和=平均数明确第二种方法更简便,而且可以清楚的看出有多少人的身高相同。

《求较复杂的平均数》教学设计

《求较复杂的平均数》教学设计

《求较复杂的平均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通过操作和思考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感受统计的意义,学会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能运用平均数分析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学生统计观。

教学重、难点: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教具准备:情境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师:同学们最喜欢什么球类运动呢?生:篮球师:同学们知道吗?篮球运动是我校的特色之一,同学们想看看我校篮球队比赛的风姿吗?生:想。

播放段红、蓝两队比赛的录像。

师:同学们也许都知道,一个篮球队的水平除了技术、配合等因素外,还有什么也非常重要?生:身高。

出示红、蓝两队运动员的身高测试记录(师挂图出示两队队员的身高记录单)红队队员的身高(CM)是:160 156 172 169 156 145 148 156 160 156145 165 163 160 160 151 151 165 151 160蓝队队员的身高(CM)是:145 150 150 163 153 157 161 163 158 153169 158 145 163 150 158 161 172 157 1531、请大家观察数据,你从中能得到那些信息?学生可能回答:知道每个队员的身高。

2、根据得到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可能提出:(1)谁的身高最高?谁最矮?(2)哪个队队员的身高比较高?二、解决问题。

1、怎样才能知道哪个队队员的身高比较高?学生可能想到:看看哪一队高的人比较多?计算两队队员身高的总数进行比较。

比较两队的平均身高。

2、比较三种方法,感悟求平均数的必要性,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第一种方法:误差较大。

第二种方法:虽然能比较出哪一队的身高更高,但看不出这一队的身高整体水平。

第三种方法:既能比较出哪一队的身高更高,也能看出这一队的身高整体水平。

所以求平均身高比较可行。

3、让学生独立做,先求红队的平均身高。

求较复杂的平均数设计及说明

求较复杂的平均数设计及说明

《较复杂平均数》教学设计邹平县第一实验小学李晓媛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知道平均数会受到极端数据的影响。

2. 在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判断和预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在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学生统计观,体会学习统计知识的价值。

3.进一步增强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已经学过的统计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乐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难点: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统计表计算器教学过程一、复习求平均数的方法同学们,大家刚才看到的是我们邹平县实验一小电视台的节目,你们学校有自己的电视台吗?那你们想不想成为一名电视台的主持人啊?想成为电视台的主持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经过层层的选拔,想知道我们学校电视台的主持人是怎么产生的吗?那我们就跟随张瑞同学走进我们实验一小电视台主持人选拔大赛。

学校规定每个班只能推选1人参赛,而张瑞同学所在的五年级一班有2人报名参赛,所以她首先要过的是班级比赛这一关,一起来看下评委给出的分数:(多媒体出示下表)五年级一班主持人选拔赛评分表2013年3月1.认真观察两名选手的得分,谁会获胜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啊?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分出胜负?(1)1个1个的比。

(2)比总分。

(3)比平均分。

(屏幕出示平均分)他们的平均分分别是多少?师总结:总数÷总份数=平均数(师板书)2.这几种方法都告诉我们获胜的是——张瑞,她接下来就要参加学校的主持人大赛了,在学校比赛中发挥怎样呢?我们继续关注。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学校比赛共分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环节,张瑞同学顺利通过了前2关,将在决赛中和王丽同学争夺最后一个女主持人的名额,谁会胜出呢?我们一起看下现场10位评委打出的分数。

(依次出示前9名评委的得分和第10名评委给王丽打出的分数)1.咦,电脑好像出了点问题,先请大家仔细观察比较前9位评委给这2名选手的得分,你认为谁获胜的可能性会大些呢?(请学生说明理由)张瑞同学能不能获胜呢?现在就看最后一个评委给张瑞同学打出的分数了(屏幕出示)2.现在你认为谁会获胜呢?(请学生说明理由)老师注意到大家用到了“可能”这个词,那班级比赛时大家怎么一眼就看出胜负了呢?(出示班级比赛成绩表)这些分数和班里比赛时的分数相比有什么不同?那这些复杂的数我们用什么方法分出胜负呢?(比平均数的方法)(板书课题:较复杂的平均数)3.师:认真观察这两名同学的得分,想一想该怎样列式计算这些复杂数的平均分呢?好多同学已经有主意了,为了节省时间,咱们来做下分工:南边的同学计算王丽同学的平均分,北边的同学计算张瑞同学的平均分。

求较复杂平均数教学设计

求较复杂平均数教学设计

求较复杂平均数教学设计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梁才街道办事处第八小学李海港一、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求较复杂平均数。

二、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能运用平均数分析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引领学生经历求较复杂平均数的过程,促成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运用平均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提升生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教学设计课前交流:(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播放“入场式录像ams/view/Oy1ZR_KSfAI/他们在干什么?你喜欢什么体育运动?生:为了参加本次运动会,我校各个项目进行了层层选拔,在踢毽子比赛中遇到了一个问题,让当时的小裁判左右为难?你想知道当时的情况吗?(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1、感受平均数产生的需要请看大屏幕:四年级二班9号同学因特殊原因中途退场。

先让学生想一想,再回答。

展示交流汇报2、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我们怎样求出平均数呢?”揭示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总份数=平均数)学生自主解决,有困难的学生可与他人合作(可用计算器)通过比较得出:四年级二班踢得好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四年级二班踢毽子的平均数是80,80代表着什么?你怎么认识理解80这个数?4、沟通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在平时的生活中你见过平均数吗?”生说教师提供信息:某年国庆黄金周到泰山的游客日均36044人;。

(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观看蒲湖公园录像视频。

u T c z●蒲湖公园某年“十一”黄金周7天参观人数统计如下。

课件呈现信息我这里有几个问题,请大家讨论?1、请你估计一下这7天中平均每天来参观的约有多少人?2、大家估计得准不准,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验证一下。

汇报,评价学生的表现,引导学生注意经验积累,相信自己估算能力会进一步提高。

●学校进行少儿歌咏比赛下面是评委给一号队员的打分情况,你能算出一号队员最后的实际得分吗?1号:7 8 7 6 6 8 9 6 最后得分:7小红第4枪打了7环,现在小红平均每次打几环?打了第4枪会不会影响前三次的平均数?小强继续发出第4枪,小强有没有可能超过小红的成绩?“你想让小强的第4枪打几环?”算一算,现在平均每次打几环。

苏教版数学四上《求较复杂平均数》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四上《求较复杂平均数》教学设计

《求较复杂的平均数》教学设计山东省邹平县范公小学孙霞邮编:256206 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99—100页。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能运用平均数分析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学生统计观。

教学重点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喜欢打篮球吗?生:喜欢。

师:喜欢看篮球赛吗?生:也喜欢。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我们学校红、蓝两队比赛的视频。

想不想看?生:想。

播放红、蓝两队比赛的视频。

【设计意图】给学生看“自己”的篮球队比赛录像,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解决问题的欲望。

师:同学们看我校篮球运运员的水平高不高?生:高。

师;同学们,你知道一个好的篮球队除了技术之外,还有什么因素也很重要吗?生;身高。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

师: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学校这两个篮球队员的身高情况。

(大屏幕出示两队队员的身高记录单)红队队员的身高(cm):160 156 172 169 156 145 148 156 160 145165 163 160 160 151 151 165 151 160 156 158蓝队队员的身高(cm):145 150 150 163 153 157 161 163 1 58 153169 158 145 163 150 158 161 172 1 57 153 157师:大家观察这些数据,你从中能得到哪些信息?生(可能回答):(1)知道每个队员的身高。

(2)谁的身高最高?谁最矮?(3)哪个队的身高占优势?二、探究新知:1.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有选择性的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

那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哪个队的身高占优势?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可能会想到:(1)分别计算两队的身高的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求较复杂平均数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P91信息窗1红点,自主练习1、2、4。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探索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

初步学会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平均数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根据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2.在具体情境中,培养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意识和能力,体会统计的作用及其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
课件、两张探究单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情景图,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看篮球比赛吗?瞧,红、蓝两队正在进行激烈的比赛。

仔细分析红队中7号和8号运动员在小组中的得分情况,思考:谁的投篮水平高?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引出并初步认识平均数。

师:谁的投篮水平高呢?
(1)汇报交流:
预设:
①我计算了他们各自的总分:7号在小组赛中共得了9+11+13=33(分),8号共得了7+13+12+8=40(分)。

所以我认为8号投篮水平高。

②我不同意比总分数,因为两个人上场次数不同。

师:你支持谁的想法?…
不能用总分数比,怎么办呢?
预设:
应该比一比他们平均每场的得分。

教师引导:他提到了“平均每场的得分”,这个“平均每场的得分”是什么意思?
预设:
①就是每场得分一样多。

②把多的和少的放在一块匀一匀,让每场的得分一样多。

③把多的匀给少的一些,把不一样多的,变成一样多的。

师:“平均每场的得分”就是让每场得分一样多。

(板书:一样多)
(2)教师小结:
像这样,把几个数“匀一匀”,使每个数变的同样多,在数学上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作“平均数”。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认识它。

(板书:平均数)2.探究求平均数的策略与方法。

教师引导:那么我们就先来求一求7号队员的平均得分是多少?
课件出示7号队员小组赛成绩统计表:
课件出示:
探究提示
(1)利用你手中的探究单,可以借助统计图,动手画一画,移一移;也可以用笔算一算。

(2)小组内互相交流,共同探究求平均数的策略与方法。

教师巡视并加以指导。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汇报展示“移多补少”的方法。

预设
组1:(边演示边说明) 我们借助统
计图,把第4场的得分拿出来2分补到第1
场,这样每场得分就一样多了。

师引导生质疑:
你们为什么要把第4场的得分拿出来
2分补到第1场?
师引导生释疑:
组1:因为第4场得分最多,第1场得分最少。

把多的移出来补给少的才能让每场得分一样多。

课件再进行演示,小结:
通过“移多补少”,我们求出7号队员平均每场得分是11分。

2.揭示平均数的意义。

(1)问题引领:
这里的“11分”是7号队员哪一场的得分?
学生思考,小组内交流。

汇报预设:
①它是7号队员第三场的得分。

②它不是7号队员任何一场的得分。

7号队员有的场次得分比11分多,有
的场次比11分少,平均以后每场正好是11分。

③它表示“移多补少”后每场正好是11分。

教师点拨:
这个“11”不是7号队员哪一场的得分。

它是9、11、13这3个数的平均数,它表示7号队员3场比赛投篮的整体水平。

3.汇报展示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

预设:
组2:我们是这样计算的:9+11+13=33(分),再用33÷3=11(分)(教师板书)
师质疑:
能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吗?
师引导生释疑:
我们先求7号一共得了多少分,再除以3求平均每场得多少分。

教师点拨:
这是一种“先总后分”的方法,与我们“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出的结果相同。

4.大显身手。

请你选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求出8号队员的平均得分。

展示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
8号运动员平均每场得分:
(7+13+12 +8)÷4
=40÷4
=10(分)
教师点拨:
这里的“10分”是8号队员哪一场的得分?
学生思考,同位交流。

汇报:
它不是8号队员哪一场的得分,它是7、13、12、8这4个数的平均数,它表示的是8号队员4场比赛投篮的整体水平。

5.对比小结:
7号运动员平均每场得分:
(9+11+13)÷3
=33÷3
=11(分)
8号运动员平均每场得分:
(7+13+12 +8)÷4
=40÷4
=10(分)
11﹥10
答:7号运动员的投篮水平高。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1.知识方法总结。

以上,我们先后运用“移多补少”、“先总后分”的方法求出了7号、8号队员平均每场的得分。

先后得出的“11分”、“10分”分别是7号、8号队员3场、4场的平均分,它们不是哪一场的得分。

“11”、“10”这两个平均数表示的分别是7号、8号队员3场、4场投篮的整体水平。

2.走进生活,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平均数?生举例。

老师这有两个有关平均数的信息。

(课件展示)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谈谈对它们的理解吗?
教师点拨:平均数不代表某一个数据,它反应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不代表个体,它会因每个数据的改变而改变。

3.应用新知,优化算法。

(1)三人的数学平均成绩:
出示:本班三名同学上次期中考试的数学成绩统计图。

期中测试成绩统计图
8595
75
师:这三个同学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呢?请你先来估计一下。

预设:
生1:86分
生2: 85分
……
师质疑:平均分可能达到95分? 75分?
你们这样估计有什么根据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