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腹部常见疾病CT诊断 PPT

合集下载

腹部CT检查技术及常见疾病CT表现PPT课件

腹部CT检查技术及常见疾病CT表现PPT课件

2.肝血管
肝内有三套血管系统:即肝静脉、肝门静脉及肝 动脉。
*肝脏双重供血系统:肝门静脉及肝动脉。
平扫示静脉呈分支状或类圆形低密度影,增强时 呈高密度影。
3. 2.
1..
⑴肝静脉:平扫示静脉呈分支状或类圆形低密度影,

强呈高密度影。
左 支
右 支
⑵肝门静脉:其主干长4.8~8.8mm,在肝门处分左右 支
4.间接征象:血管:癌栓、淋巴结、胆道、肺、椎体转移
②单发或多 ④坏死:中央更
低密度增
`T1WI:稍低、等信号,(脂肪变性、出
血,坏死囊变) T2WI:稍高信号,其内可不均匀 假包膜:低信号环 Gd-DTPA
T1WI:低信号区中
有卵圆形稍
高信

质子像信号略高,与周边 分界不清。右、中肝静脉 受压移位
第六节 CT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
(二)CT平扫 1.体位与范围:仰卧位,双臂上举;扫描时屏气,常规
进行横断面扫描。 ①肝脏、胆囊、脾:从膈顶开始扫至肝右叶下缘; ②胰腺:范围自膈顶开始扫至胰腺钩突下缘十二指肠
水平段,层厚、层距应为5mm ; ③肾脏:范围自肾上腺区开始扫至肾下极下缘; ④肾上腺:范围自膈顶扫至肾门平面,层厚与层距为
主 干

肝段(Couinaud八段法) 门静脉及左右分支平面分上段、下段
肝中静脉
肝右静脉
肝左静脉
⑶肝动脉:分支细小,不易显示
3.肝内胆管:正常肝内胆管1~3mm,伴随肝动脉和肝 脉走行。
门静
扩张的肝内胆管
4.肝韧带和沟裂
①肝韧带和沟裂周围存在脂肪组织, 显示为低密度影。
②肝圆韧带和镰状韧带矢状位走行, 将肝左叶分为内侧段及外侧段。

腹部CT影像示意图PPT课件

腹部CT影像示意图PPT课件
腹部CT影像示意图PPT课件
目录
• 腹部CT影像基础知识 • 腹部脏器的CT影像 • 常见腹部疾病的CT影像表现 • 腹部CT影像的解读与诊断 • 腹部CT影像的临床应用与价值
01
腹部CT影像基础知识
腹部CT影像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腹部CT影像是指通过CT(计算机 断层扫描)技术对腹部进行扫描, 获取的图像信息。
胰腺常见病变
胰腺炎、胰腺癌等。这些病变在CT图像上会呈现相应的密度和形 态变化。
胰腺增强扫描
通过注射造影剂,可以观察胰腺的血流灌注情况,有助于鉴别病变 的性质。
肠道的CT影像
肠道CT影像特点
肠道在CT图像上表现为形态弯曲、管腔较大的器官,其内容物对密 度有一定影响。正常肠道的轮廓清晰,管壁光滑。
肠道常见病变
类似病变的鉴别
一些病变在影像上可能表现相似,如胰腺癌与胰腺炎,需 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
不同设备与参数的影响
不同CT设备的成像质量和参数设置可能存在差异,对影像 解读产生影响。因此,在解读影像时需要注意设备与参数 的差异。
05
腹部CT影像的临床应用与价 值
腹部CT影像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重要性
腹部CT影像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 要价值,能够清晰地显示腹部脏 器的形态、位置及病变情况,为 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腹部CT影像的扫描范围
01
02
03
上腹部
包括肝脏、胆囊、胰腺、 脾脏等器官。
下腹部
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 等器官。
全腹部
包括整个腹部的所有器官。
腹部CT影像的成像原理
X射线
CT设备利用X射线对腹部进行多 层扫描,获取不同角度的图像。

医学影像学上腹部CT

医学影像学上腹部CT

医学影像学上腹部CT概述上腹部CT扫描是一种用于诊断上腹部疾病的医学影像技术。

上腹部包括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肾脏等重要器官,因此上腹部CT扫描对于这些器官的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上腹部CT扫描的技术、适应症、禁忌症以及注意事项。

技术上腹部CT扫描使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对腹部进行断层扫描。

在扫描过程中,患者需要平躺在检查床上,技师将患者送入CT室,并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扫描。

扫描时,X射线会穿过患者的身体,并在计算机中形成图像。

通过断层扫描,可以获得患者腹部各个器官的清晰图像,从而帮助医生诊断疾病。

适应症上腹部CT扫描主要用于诊断上腹部器官的疾病,如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肾脏等。

具体适应症包括:1、肝脏疾病:如肝癌、肝脓肿、脂肪肝等;2、胆囊疾病:如胆囊结石、胆囊炎等;3、胰腺疾病:如胰腺炎、胰腺癌等;4、脾脏疾病:如脾脏肿大、脾脏肿瘤等;5、肾脏疾病:如肾结石、肾癌等;6、其他疾病:如腹腔淋巴结肿大、腹水等。

禁忌症上腹部CT扫描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以下人群不宜进行此项检查:1、孕妇和哺乳期妇女;2、有金属植入物或心脏起搏器等患者;3、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4、过敏体质或哮喘等过敏症状者。

注意事项在进行上腹部CT扫描前,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按照医生要求进行空腹或饮食控制;2、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避免穿着带有金属饰品或口袋的衣物;3、配合技师进行扫描,保持身体静止不动;4、了解CT扫描的辐射剂量和安全性,避免不必要的担忧。

结论上腹部CT扫描是一种重要的医学影像技术,对于诊断上腹部器官的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检查前,患者需要了解适应症和禁忌症,注意饮食控制和穿着要求。

在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要配合技师进行扫描,保持身体静止不动。

通过上腹部CT扫描,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疾病,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有力支持。

腹部CT影像学检查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

它通过高精度的CT扫描仪,能够提供腹部内脏器官的详细图像,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各种腹部疾病。

上腹部CT各个层面素材

上腹部CT各个层面素材

注意胰管扩张
胰管扩张提示胰管阻塞,可能为结 石、炎症或肿瘤引起。
观察周围组织关系
胰腺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密切,特别 是与胃、十二指肠和脾脏的关系, 有助于判断病变性质和范围。
04
脾脏层面
脾脏的解剖结构
脾脏位于左上腹,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呈扁豆形、红褐色。 脾脏表面有一层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被膜,内部由红髓和白髓组成,具有丰富的血供。
检查肝实质内是否存在异常密 度影,如低密度结节或高密度
钙化灶。
注意胆囊、胆管和胰腺的形态 ,以及与周围血管的关系。
分析门静脉和肝静脉的通畅情 况,判断是否存在门静脉高压
或血栓形成。
03
胰腺层面
胰腺的解剖结构
胰腺位于上腹部,横跨第一、 二腰椎,分为头、体、尾三部 分。
胰腺周围有胃、十二指肠、脾 脏等器官,与胰腺共同构成上 腹部CT扫描的主要结构。
分析脾脏血管的通畅性和完整性,如 脾门血管、脾动脉和脾静脉。
查看脾脏周围是否有异常病灶或淋巴 结肿大。
根据CT值判断脾脏内部是否存在钙化 或坏死等异常情况。
05
胃层面
胃的解剖结构
胃的形态
胃是一个中空的囊状器官,可分为贲门、胃底、胃体和幽门四个 部分。
胃壁结构
胃壁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组成,其中黏膜层又分为 黏膜上皮、黏膜固有层和黏膜肌层。
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转移是胃癌转移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观察CT图 像上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和密度,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 淋巴结转移。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2
注意肝左叶内血管走行 是否正常,有无扩张或 狭窄。
03
分析肝左叶与周围器官 的关系,判断是否有侵 犯或压迫。

腹部常见病变的CT诊断外科讲课文档

腹部常见病变的CT诊断外科讲课文档
20-50女性多见,无明显症状。
病理:病灶中央见星状的瘢痕样纤维组织,形成间隔向四 周放射而分隔肿块,纤维基底部可见异常增粗的动脉,纤 维间隔内含增生的胆管、血管。病灶一般无包膜。
第26页,共85页。
FNH
CT:平扫密度均匀,等或低密度,部分可 显示瘢痕显示率20%-40%,很少有钙化。
增强:富血供病变,明显强化,除瘢痕外 均匀强化,可显示供血动脉;门脉期呈等 密度,边界不清楚;瘢痕延迟强化。
⑥假性囊肿:大小不一的圆形、卵圆形囊性肿块,单房、 囊壁均匀、可厚可薄。
第57页,共85页。
急性胰腺炎(出血坏死型)
第58页,共85页。
慢性胰腺炎
分酒精性和梗阻性慢性胰腺炎。 酒精性:小导管和主导管均扩张,胰管
结石和胰体钙化比较常见。 梗阻性:大导管有中度扩张,小导管仍
正常大小,导管上皮完整,管腔内无堵塞 物且很少钙化。
第36页,共85页。
胆 管 细 胞 癌
第37页,共85页。
肝脏转移瘤
转移至肝脏的途径:直径侵犯、淋巴性转移、经门静脉 转移、经肝动脉转移。
肝脏内多发结节,易坏死、囊变、出血、钙化。 血管丰富:肾癌、平滑肌肉瘤、绒癌、胰岛细胞癌、
甲状腺癌等。
少血供:胃癌、胰腺癌、食管癌、肺癌。 钙化倾向:结肠黏液癌、胃癌、卵巢囊腺癌、肾
腹部常见病变的CT诊断外科
第1页,共85页。
CT阅片的技巧
按个脏器看:分别从形态、大小、轮廓、 密度、邻近管道改变,增强(强化情况、 血管关系)、功能等方面。
强调窗宽位的重要性。 邻近相关脏器的改变。
第2页,共85页。
肝脏
肝脏弥漫性疾病 肝脓肿 肝脏良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肝脏恶性肿瘤
第3页,共85页。

CT影像课件PPT

CT影像课件PPT
特点
高分辨率、无创、无痛、无辐射 破坏、可重复性强、能够提供三 维立体图像等。
CT影像的应用范围
诊断
科研
CT影像可用于全身各部位的检查,如 头部、胸部、腹部、脊柱等,尤其适 用于肿瘤、炎症、外伤等疾病的诊断 。
CT影像在科研领域也具有重要价值, 如解剖学研究、药物疗效评估等。
治疗
在手术前,CT影像可以帮助医生制定 手术计划,了解病变位置和大小;在 手术后,CT影像可以用于评估手术效 果和视察病情变化。
肝癌
CT影像上表现为肝脏内低密度或等密度肿块,形 态不规则,有时可见假包膜。
肾癌
CT影像上表现为肾脏内低密度或等密度肿块,边 缘模糊,有时可见钙化或出血。
血管疾病的CT影像诊断
动脉粥样硬化
CT血管成像(CTA)可显示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管腔狭窄程度 和范围。
主动脉瘤
CTA可清楚显示主动脉瘤的大小、形态、位置和毗邻关系,评估动 脉瘤破裂风险。
PET-CT与常规CT的比较
1 2
功能与结构成像
PET-CT同时具备功能和结构成像能力,能够早 期发现肿瘤等病变,而常规CT主要侧重于结构成 像。
辐射剂量
PET-CT通常需要更高的辐射剂量,但单次全身 扫描的辐射剂量在可接受范围内。
3
适用范围
PET-CT在肿瘤、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方面具有 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而常规CT应用更为广泛。
避免金属物品
患者应避免穿着或携带金 属物品,以免干扰影像质 量。
保护隐私
医生需保护患者隐私,确 保检查进程的安全与舒适 。
检查后的处理与报告
图像处理与诊断
医生对扫描得到的图像进行预览 、处理和诊断。
撰写报告
根据诊断结果,医生撰写详细的影 像学报告。

儿童腹部疾病的CT诊断课件

儿童腹部疾病的CT诊断课件

肝脏炎性假瘤
CT表现: ⑴平扫:肝实质单发或多发肿块影,形态多样,多 呈葫芦状、三角形、杵棒状或类圆形,边缘模糊且 不规整,常可见结节样突起,病灶多为低密度,也 可为高等低混杂密度,有时伴钙化,出血罕见。 ⑵增强扫描:病灶动脉期一般无强化,少数病灶周 边或一部分可见轻中度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 较复杂,可出现无强化、环形强化或不均匀强化、 其内可见高密度分隔。 鉴别诊断:⑴、肝细胞癌⑵、肝转移瘤⑶、胆管细 胞癌
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
FNH典型CT表现为: ⑴平扫:病灶多呈低或等密度。⑵增强扫描:动 脉期均匀强化,可见中央疤痕延迟强化及供血动脉, 门脉期为等或稍高密度。而肝腺瘤平扫为低或稍 高密度,动脉期强化欠均匀,没有疤痕,有时可见被 膜下供血动脉,门脉期常表现为低或等密度。 鉴别诊断: ⑴、肝细胞癌 ⑵、肝腺瘤
肝脏炎性假瘤
女,13岁,右腹疼痛3月余,无其他不适。
肝脏炎性假瘤
女,13岁,右腹疼痛3月余,无其他不适。
肝脏炎性假瘤
女,13岁,右腹疼痛3月余,无其他不适。
肝脏疾病
例4、肝脏局限性结节增生( FNH ) FNH (局灶性结节增生)为一种少见的良性病变,常 为单发,多见于30-60岁女性多见, , 发生于儿童 罕见。 临床特点:FNH多有中心或偏心有瘢痕,无包膜 ,有人认为血管畸形或血管损伤是触发肝细胞局 灶性增生的因素之一。肝功能及AFP正常。
肝脏疾病
例5、肝脏错构瘤 肝脏错构瘤又称肝间叶性错构瘤是一种极罕见的先 天性肝脏肿瘤样畸形。该肿瘤常见于肝脏创伤或穿 刺后,近年来有人认为与口服避孕药有关,病因一直 不清楚. 临床特点:多见于男性幼儿,早期无任何症状,绝 大多数病例以腹围进行性增大或上腹部触及质硬肿 块为主要临床特点。

常见疾病影像诊断PPT学习课件可编辑全文

常见疾病影像诊断PPT学习课件可编辑全文
7)脾动脉假性动脉瘤; 脾静脉闭塞形成节段 性门脉高压。
89
(二)慢性胰腺炎
1.临床与病理:
(1)病理上胰腺常有一定纤维组织增生, 有钙化或结石形成。
(2)临床上可有或无腹痛,可合并囊肿、 糖尿病等。
90
(3)CT扫描:
1)胰腺局部增大或萎缩; 2)胰管扩张; 3)胰内或胰外假囊肿; 4)胰腺钙化,是慢性胰
左 上 叶 支 气 管 开 口 阻 塞
38
右侧中央型肺癌
CPR
SSD
VB
39
周围型肺癌
表现为肺内孤立性有分叶的 球形病灶 ,分层或CT检查对病 灶的性质鉴别有帮助。
40
周围性肺癌的CT征像
分叶征; 截面毛刺征(短,硬); 胸膜凹陷征; 毛玻璃样影; 强化征(不均匀),强化范围2060HU; 血管纠集征; 其他征像:(1)支气管充气征; (2)空洞、空泡;(3)钙化 41
95
(2)CT检查:能确切 发现位于肾盏、肾 盂及输尿管内的高 密度结石。
96
左输尿管下段结石
97
左输尿管开口结石
98
各种形态的膀胱结石
99
后尿道结石
100
腹部外伤
Enjoy the friends gathering time 101
肝 破 裂
102
肝破裂
➢ 包括肝的挫伤,破裂或破碎。 ➢ 肝轮廓不连续或后腹腔间隙内积液,或
印象:两肺未见明显活 动性病变。
5
二 胸膜的基本病变
(一)胸腔积液 游离性、包裹性积液 X线只能确定积液的有无 无法确定积液的性质
1、 游离性胸腔积液 按量的不同分少量、中量和大量
6
少量积液
中量积液

急腹症影像诊断PPT课件

急腹症影像诊断PPT课件
度和是否有穿孔。
急性阑尾炎的影像诊断需要 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 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在影像诊断的同时,还需要 注意患者的临床表现,如腹 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 等。综合判断可以更准确地 确诊急性阑尾炎,避免漏诊
和误诊。
病例二:急性胆囊炎的影像诊断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急性胆囊炎的影像诊断主要 依赖于超声和CT检查,可以 观察胆囊的大小、形态以及 是否有结石。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3
常见急腹症的影像诊断
急性阑尾炎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急性阑尾炎是常见的急 腹症之一,影像诊断对 于确诊和治疗具有重要 意义。
急性阑尾炎的影像诊断 主要依靠超声和CT检查 。超声检查可以观察阑 尾的大小、形态、位置 以及是否有渗出液,而 CT检查可以更准确地判 断阑尾的炎症程度和范 围,以及是否有穿孔或 脓肿形成。
症状
急性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血便、黄疸等。
诊断流程与注意事项
诊断流程
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 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分析,以明确 诊断。
注意事项
对于急腹症患者,应尽早诊断和治疗 ,避免因延误治疗而导致严重后果。 同时,医生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 个体化治疗方案。
REPORT
CATALOG
详细描述
X线检查可以观察膈下新月状的游离气体,而CT检查可以更准确地判 断肠穿孔的位置和原因。
总结词
肠穿孔的影像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 判断。
详细描述
在影像诊断的同时,还需要注意患者的临床表现,如腹痛、腹膜刺激 征等。综合判断可以更准确地确诊肠穿孔,避免漏诊和误诊。

腹部CT解剖及常见疾病CT诊断

腹部CT解剖及常见疾病CT诊断

CT表现
平扫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类圆形低密度 灶,较大的病灶多有中心坏死;
增强早期多出现边缘局灶分布的结节 强化,随时间推移,强化逐渐向中心扩展, 特征变化为注射对比剂后5~60min病 灶变为与肝密度一致等密度影。
肝血管瘤(平扫)
肝血管瘤(增强)
肝血管瘤(平扫)
肝血管瘤(增强)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腹部CT解剖及诊断
CT解剖
检查方法
一、扫描前准备:空腹,扫描前30分钟口 服造影剂500ml,临检查前再服200ml,以 充分充盈胃肠道,避免与腹部肿块及肿大 淋巴结混淆。
二、平扫:常规仰卧位,自肝顶至肝 下缘,8~10mm 层厚及层距,扫描时 需闭气,必要时薄层扫描。
CT表现
平扫多表现为边界欠清的类圆形 或不规则形低密度病灶,肿瘤可呈单 发或多发结节、肿块或弥漫病变;
增强早期肿瘤密度增高,至门脉 期密度多减低,延迟后肿瘤多表现为 低密度。
原发性肝Ca
肝Ca
肝Ca
巨块型பைடு நூலகம்癌
弥漫型肝Ca
小肝癌
肝Ca 肋骨转移
肝Ca术后
肝Ca 并腔静脉癌栓
肝癌合并肝总管癌栓
目前认为该病是一种瘤样增生,并 非真性肿瘤,病灶中央为一星状瘢痕组 织,纤维间隔从中间向四周放射,将病 灶分割呈结节状,有界限但无包膜。
CT表现
多单发,边界清楚密度稍低的肿 块影,部分肿块的中心见星状低密度 影,可有轻度强化,少数病灶延迟后 强化较明显。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有脂肪、血管、平滑肌三种成分 构成。
间接征象:包括肝脏直接侵犯征
象、肝内转移灶、周围淋巴结转移、 胆道梗阻征象、门脉浸润征象等。
胆囊癌
胆囊癌

经典腹部CTppt课件

经典腹部CTppt课件
62
-
63
-
64
-
慢性胆囊炎
可由急性胆囊炎演变而成,也可以为原发 的慢性炎症
基本病理为囊壁纤维组织增生,呈弥漫性 增厚,肌层萎缩,可伴有钙化,囊腔变小, 收缩机能减退
多为老年病人,症状为不典型消化功能减 退、间歇痛、腹胀
65
-
慢性胆囊炎CT表现
平扫:
①、胆囊缩小
②、胆囊壁增厚
③、胆囊壁钙化(形成所谓“瓷胆 囊” )
为海肝绵血状血管管瘤瘤,极少为毛细血管瘤及血管内皮
瘤。病变可单发,也可多发,多见于肝右叶后段。 病理改变为肿瘤外可见结缔组织被膜,与周围肝
组织分界清楚,其内由充满血液的血管囊腔构成, 囊腔间有纤维性间隔,囊腔壁衬以扁平内皮细胞。 肿瘤可发生纤维化、钙化及血栓形成。
42
-
平较扫大肝血为海管类瘤圆绵者形状中低心密血常度管伴区瘤有,低边C密界T度清表区楚现(,纤密维度化均、匀血。
- 环结”缔。组慢织性 包肝膜脓,肿脓由肿于壁脓呈肿边周界围清3形晰4成的血显管著丰环富形的强
35
-
36
-
分为单纯性肝囊肿及多囊肝,单纯性肝囊肿可单
发、肝多囊发;肿多囊肝常合并肾、胰等其他脏器囊肿。
囊肿多数内衬立方上皮细胞,外被以纤维组织包 膜。囊肿可大可小,大小相差很大 临床一般无症状,多于体检B超时偶然发现。本 病具有女性多、高龄者多倾向

-
侧支循环形 29
30
-
31
-
32
-
肝脓肿
是肝内常见的炎性病变,分为细菌性和阿米巴性。 前者主要继发于胆道、腹腔或身体其他部位的感 染,而后者常继发于肠道阿米巴病。
肝脓肿病理改变为三层结构,中心为组织液化坏 死区域,充满了由坏死的组织细胞及白细胞形成 的半液体残渣。坏死区域周围为中间层,由胶原 纤维少的肉芽组织构成。外围为向正常肝组织移 行区域,为伴有细胞浸润及新生血管的肉芽层。

腹部CT阅片PPT课件

腹部CT阅片PPT课件
CT检查具有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特点,能够发现早期病变和微小病灶,为临床 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腹部CT阅片的目的和意义
01
腹部CT阅片的目的在于了解腹部 脏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现 病变和异常情况,为临床医生提 供诊断和治疗依据。
02
腹部CT阅片的意义在于能够早期 发现病变,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减少漏诊和误诊,为患者带来 更好的诊疗效果。
腹部CT阅片的展望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腹部CT图像的分辨率和清晰度将不断提 高,有助于更准确地诊断病变。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领域的应用将逐渐普及,可以 辅助医生进行腹部CT阅片,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未来腹部CT阅片将更加注重个体化和精准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个性化的检查方案和诊断策略,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和高效的治疗方案 。
腹部常见疾病的CT表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肝脏疾病的CT表现
脂肪肝
CT表现为肝脏密度普遍降 低,肝脏与脾脏的CT值差 异缩小。
肝硬化
CT表现为肝脏表面凹凸不 平,肝裂增宽,肝体积缩 小。
肝癌
CT表现为肝实质内单发或 多发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 肿块,边缘常模糊不清。
胰腺疾病的CT表现
急性胰腺炎
CT表现为胰腺体积增大,密度不 均,胰周脂肪层模糊,胰周积液
泌尿系统疾病的CT表现
肾结石
CT表现为肾盂或肾盏内高密度影,边缘锐利。
肾癌
CT表现为肾脏内低密度肿块,边缘不清,增强后 不均匀强化。
输尿管结石
CT表现为输尿管内高密度影,边缘锐利。
04
CATALOGUE
腹部CT阅片的难点与误区
阅片中的难点
区分正常与异常

5、腹膜炎 PPT课件【71页】

5、腹膜炎 PPT课件【71页】
常见病因: ①腹腔内空腔脏器穿孔: 阑尾坏疽穿孔、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 孔、胆囊坏疽穿孔、肠伤寒穿孔等等。 ②腹部损伤: 开放性腹部损伤和闭合性腹部损伤,外
伤引起腹壁或内脏破裂,是继发性腹膜炎最 常见的原因。外伤造成的肠管、膀胱破裂等, 腹腔污染及经腹壁伤口进入细菌,可很快形
③腹腔内脏器炎症扩散:如急性阑 尾炎、胆管炎、重症胰腺炎、女性生殖 器官化脓性感染或产后感染等。
将腹膜炎分成为不同类型,主要是 为了治疗上的需要。
以上一些类型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 相互转化:
如消化道溃疡穿孔的早期为化学性 腹膜炎,经过6~12h后可转变为细菌性 腹膜炎;
弥漫性腹膜炎经有效地治疗后可局
限为局限性腹膜炎;相反,局限性腹膜 炎也可发展成为弥漫性腹膜炎。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指急性化脓性腹 膜炎累及整个腹 腔
④对病程较长,超过24小时,且腹 部体征已减轻或有减轻趋势者,或伴有 严重心肺等脏器疾患不能耐受手术者, 可行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也可作为手术前的准备 工作。
2、治疗方法: ①半卧位:无休克时。
②禁食、胃肠减压;
③静脉补液:晶体、胶体液。
④补充热量和营养支持:
急性腹膜炎的代谢率约为正常人的
140 %,每日需要的热量达3000~4000 kcal(正常值为1500~1800kcal)。除 输入葡萄糖供给部分热量以外,应补充
解剖
大网膜 丰富的血液供应 大量的脂肪组织 包裹、填塞病灶炎症局限,修复病变
解剖
壁层腹膜: 体神经支配,痛觉敏感,定位准确
脏层腹膜: 自主神经支配,钝痛,定位较差
解剖
腹膜 间皮细胞、基底膜、浆膜下层、结缔
组织、脂肪细胞、巨噬细胞、胶原和 弹力纤维 皱襞多,面积1.7~2 m2,与皮肤面积 相等 双向的半透膜

上腹部CT解剖及常见疾病影像诊断

上腹部CT解剖及常见疾病影像诊断

急性胰腺炎
CT表现 :
(1)胰腺弥漫性肿大,边缘模糊。 (2)胰周积液:胰周围水样密度影。 (3)肾前筋膜增厚。 (4)胰内出血:胰内高密度影。 (5)胰腺假性囊肿(4周后可形成)。 (6)胰腺脓肿。
四、肝血管瘤CT表现
(1)平扫:肝内低密度区,轮廓清楚,密度 均匀或病变区内有更低密度区,代表血栓机化或 纤维分隔,少数可见到钙化。 (2)增强扫描: ①早期病变边缘显著强化呈结节状或“岛屿状”,密度 与邻近腹主动脉相近,明显高于周围肝实质密度,持续时间 超过2分钟。 ②随着时间延长,增强幅度向病变中央推近,而病变的 低密度区相对变小。 ③延时扫描病变呈等密度或略高密度(平扫时病变内更 低密度无变化)。
上腹部CT解剖及常见疾病 影像诊断
放射科CT组
潘冬梅
肝脏
肝脏正常表现
1 肝实质:密度均匀,CT值40-70hu,高于上腹部其它脏器如脾 脏等。 2 肝血管:包括肝动脉、肝静脉、门静脉,表现为肝内条状、 分支状或圆点状低密度影,越近肝门区域和下腔静脉区越粗大。 3 肝内胆管:正常不显示。 4 增强扫描:肝实质和血管明显强化,密度升高。
胆囊
一、正常表现 肝内胆管正常情况下不显示,肝总管表现为肝门区 环状影,位于门静脉右前方。 胆总管表现为胰头或钩突内的环状影,位于下腔静 脉前方,直径不超过10mm。 胆囊位于胆囊窝内,呈卵圆形或圆形,横径2.53.5cm,大于4.5cm为增大;胆囊壁光滑,厚约1-2mm,厚 薄均匀,超过3mm为异常增厚。
①平扫
间隙消失,出现局限性低密度区。
D. 可合并有胆囊结石。 ②增强扫描:胆囊壁和脓肿壁强化。
胆囊癌
1. 病理 多为腺癌,少数为鳞癌。 2. CT表现 ①腔内结节型:从胆囊壁突入腔内的单发或多发乳 头状软组密度结节,胆囊腔仍明显可见。 ②胆囊壁增厚型:胆囊壁局限性或弥漫性不规则增 厚。 ③肿块型:表现为与肝实质密度相似的实性软组织 肿块,胆囊腔大部或完全消失,此型多为晚期表现。 ④阻塞型:肿瘤侵犯胆囊管造成阻塞,胆囊积液扩 大,肿瘤小常不易发现。

胰腺疾病的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胰腺疾病的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胰管内不规则或乳头样充盈缺损 分支胰管型,对比剂充盈呈囊状扩张的分
支胰管,衬托出囊内索条状分隔与囊壁上 乳头状突起
51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46
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
MRI:
浆液性囊腺瘤:多呈蜂窝状,T2WI肿瘤包 膜和瘤内纤维间隔表现为低信号,肿瘤中 央瘢痕及钙化时也表现为低信号
黏液性囊腺瘤和囊腺癌:肿瘤大,直径可
达10cm以上,可为单囊或多囊,囊壁较厚,
多囊者有纤维分隔,可有乳头状或脑回样
突起。多囊时各囊信号强度可有不同(可
能与出血和蛋白含量有关)
7
急性胰腺炎
A
B
C
D
A(平扫),B、C、D(增强扫描)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胰腺形态紊乱,周围渗出明显,内可见坏死灶(箭头) 8
胰腺炎
⑶并发症:
胰腺脓肿:增强扫描时胰腺内不规则低 密度区,内散在小气泡(产气杆菌感染)
假性囊肿:大小不一圆形或卵圆形囊性 病变,内为液体密度,壁均匀,可厚可薄
9
(冠状位)示急性水肿
性胰腺炎,胰腺体积弥
漫性肿大,周围可见明
显渗出(箭头)
6
急性胰腺炎
⑵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胰腺体积明显弥漫性增大 密度多不均匀,改变与病理变化有关(水肿CT
值降低,坏死区CT值更低,而出血区CT值明显 增高) 增强扫描坏死区不强化,可清晰观察到 胰腺周围脂肪间隙消失 胰腺周围往往见明显积液,常首先累及左肾旁 间隙,致左肾前筋膜增厚
CT:
⑴浆液性囊腺瘤:
多为分叶形,中心纤维瘢痕和纤维间隔使 病变呈蜂窝样,囊内含低密度液体
中央纤维瘢痕和分隔可见条状不规则钙化 或特征性日光放射状钙化
增强扫描病灶显示更清楚

医学影像诊断中常见疾病的 C T、 M R I诊断ppt课件

医学影像诊断中常见疾病的 C T、 M R I诊断ppt课件
常见病的CT、MRI诊断
影像科 曹伟
急诊
急诊医学-现代医学的标志 急诊医生-人类生命健康的守护神
创伤: 颅脑损伤、脊髓损伤、腹部脏器损伤、骨折、血气胸、肺挫伤 急腹症: 急性阑尾炎、急性胃肠穿孔、急性肠梗阻、急性胆道感染及胆
石症、急性胰腺炎、腹部外伤、泌尿系结石及子宫外孕破裂 脑血管疾病: 脑梗塞、脑出血
实性部分多有钙化
颅咽管瘤
图示:CT平扫鞍区囊实性占位
脑 转 移 瘤
脑转移瘤
脑 转 移 瘤
头颈部
平 扫
肌炎型炎性假瘤
增强
Graves病
视网膜母细胞瘤
视神经胶质瘤
眶内海绵状血管瘤
眶内海绵状血管瘤
副鼻窦炎
鼻息肉为炎症性病灶,可压迫骨质引起塑形, 无骨质破坏,多呈双侧性
中 耳 炎
梭形
硬膜下血肿:新月形
脊髓损伤
眼眶及视神经管骨折
鼻外伤
眼部异物
胸部外伤
肺挫伤 血气胸 肋骨骨折
肋骨骨折
肋 骨 骨 折
血气胸
肺挫伤
腹部外伤 肝脾肾挫伤、破裂
肝挫裂伤
脾破裂
二、脑血管疾病
以出血和脑梗死多见,CT和MRI诊断价值大; 动脉瘤和血管畸形则需配合DSA、CTA、MRA诊 断
脑动脉瘤
CT平扫
CT增强
急腹症:
急性阑尾炎 消化道急性穿孔 急性肠梗阻 急性胆道感染及胆石症 急性胰腺炎 腹部外伤 泌尿系结石 子宫外孕破裂
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
急 性 阑 尾 炎
穿孔
急性胃肠道穿孔
急性胃肠道穿孔
急性肠梗阻
急性肠梗阻
急性胆道感染及胆石症
胆囊结石
胆 囊 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表现
水样密度的球形病灶,密度均匀, 边界光滑锐利,囊壁薄不能显示,增强 扫描病灶不强化。
肝囊肿
肝囊肿
肝囊肿
多发肝囊肿
细菌性肝脓肿
病源体主要是大肠杆菌和金葡菌, 多继发于胆道感染或由远出感染性病 灶经血液循环进入肝脏所致。
临床常见高热、寒战、肝区疼痛 等症状。
CT表现
平扫时肝内略低密度灶,边界不清, 其中出现气体影具有决定性诊断意义, 可单腔或多腔,增强后可见脓肿壁的环 形强化。
CT表现
平扫多表现为边界欠清的类圆形 或不规则形低密度病灶,肿瘤可呈单 发或多发结节、肿块或弥漫病变;
增强早期肿瘤密度增高,至门脉 期密度多减低,延迟后肿瘤多表现为 低密度。
原发性肝CA
巨块型肝癌
弥漫型肝CA
小肝癌
肝CA肋骨转移
肝CA术后
肝CA并腔静脉癌栓
肝癌合并肝总管癌栓
肝, 在肝右叶缩小的同时出现肝尾叶及左叶 外侧段的增大,肝裂增宽等;
还可同时出现腹水、再生结节(略 高密度)、门脉高压等征象。
肝硬化
肝硬化
肝硬化结节(平扫)
肝硬化结节(增强)
肝硬化
肝硬化
肝囊肿
属先天性疾病,分单发和多发,囊 内充满澄清液体,多无临床症状,但巨 大囊肿可有压迫症状。
二、平扫:常规仰卧位,自肝顶至肝 下缘,8~10mm 层厚及层距,扫描时 需闭气,必要时薄层扫描。
三、增强扫描:团注法快速注入造影剂, 非动态或动态扫描;CT血管造影;延迟 扫描等。
增强扫描的目的:更好的显示肝肿瘤,
发现平扫时未发现的等密度病灶;有助于 明确病灶性质;更清楚的显示肝内外血管 的结构。
上腹部常见疾病CT诊断 PPT
腹部CT检查主要包括肝脏、胆囊、 脾脏、双肾、肾上腺、消化道、腹膜腔 及腹膜后间隙。
解剖要点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 安静
肝脏疾病的CT诊断
检查方法
一、扫描前准备:空腹,扫描前30分钟口 服造影剂500ml,临检查前再服200ml,以 充分充盈胃肠道,避免与腹部肿块及肿大 淋巴结混淆。
CT表现
单房或多房的界限清楚的囊肿,囊 壁一般不厚,可有钙化,囊内有子囊或 分隔形成为特征性改变,子囊多位于大 囊的侧壁,密度较大囊低。增强后病灶 不强化。
肝包囊虫病
肝包囊虫病
多子囊型
肝包囊虫病
Budd-Chiari综合征
肝静脉闭塞导致肝脏肿大,严重者 可出现腹水、腹壁静脉曲张、黄疸等。
主要原因有下腔静脉内隔膜形成、 肝静脉内血栓形成、肿瘤及囊肿压迫等。
平扫时为边界清楚的低密度类圆 形肿块,其中有脂肪及软组织密度, 增强后非脂肪成分可强化。
肝血管肌脂肪瘤
原发性CA
依细胞学类型分为肝细胞型、胆 管细胞型和混合型,以肝细胞型最常 见,占原发性肝CA的80~95%。
肝细胞CA
分浸润型、结节型、巨块型、混合 型、特殊类型(小肝CA、外生型、门静 脉CA栓型等),约20~40%表现为单发 巨块型。
CT表现
突出表现为肝肿大和大量腹水,其 次为肝尾叶明显增大,平扫外周部密度 偏低,增强后尾叶迅速强化,继之周边 部渐强化;肝脏斑片状强化或密度不均 是其特征性表现;肝静脉和下腔静脉肝 内段不显影是确诊的征象。
Budd-Chiari综合征
Budd-Chiari综合征
肝外伤
主要为腹部钝性损伤或手术损伤, 包括肝撕裂伤、包膜下血肿及肝实质内 血肿等。
肝的血管
包括门静脉、肝动脉、肝静脉三套 血管系统,肝脏为双重血供,门静脉和 肝动脉血供之比为4:1。
肝实质的CT表现
密度均匀,平均CT值为40~60HU, 略高于脾、肾等器官,平扫时肝内血管 呈略低密度分枝状,增强后明显强化。
脂肪肝
正常人肝内脂肪含量约5%,当细 胞内脂肪含量增多并出现脂滴时,称为 脂肪变。
胆管细胞癌
多发于肝外胆管,病理形态上,胆 管细胞癌多为单发肿块,质地较硬,向 四周浸润。胆管细胞癌一般无肝硬化背 景。
目前认为该病是一种瘤样增生,并 非真性肿瘤,病灶中央为一星状瘢痕组 织,纤维间隔从中间向四周放射,将病 灶分割呈结节状,有界限但无包膜。
CT表现
多单发,边界清楚密度稍低的肿 块影,部分肿块的中心见星状低密度 影,可有轻度强化,少数病灶延迟后 强化较明显。
肝血管肌脂肪瘤
有脂肪、血管、平滑肌三种成分 构成。
CT表现
平扫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类圆形低密度 灶,较大的病灶多有中心坏死;
增强早期多出现边缘局灶分布的结节 强化,随时间推移,强化逐渐向中心扩展, 特征变化为注射对比剂后5~60min病 灶变为与肝密度一致等密度影。
平扫
动脉期
静脉期
延迟期
血管瘤(平扫、动脉期)
血管瘤(静脉期、延迟期)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肝的脂肪浸润主要是甘油三脂增加 所致,营养不良、肥胖、酗酒等是其主 要病因。
CT表现
平扫时,肝密度低于脾脏的密度, 严重时肝静脉和门静脉可呈树枝状略高 密度显示;若局灶性病变,可见肝实质 中界清的低密度影,增强后显示低密度 影中有血管走行。
脂肪肝
轻度脂肪肝
重度脂肪肝
脂肪肝
肝岛
肝硬化
以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纤维 组织增生、肝脏结构紊乱为特征的一种 病理过程;最后全部正常的肝小叶结构 被改建成假小叶,肝细胞被再生结节和 增生的结缔组织所替代,使肝脏萎缩变 硬。
肝脓肿
肝脓肿
肝脓肿
阿米巴肝脓肿
阿米巴经门静脉系统进入肝脏繁 殖,产生溶菌酶,导致肝组织液化坏 死形成脓肿,约半数病人可追问到痢 疾病史。
CT表现
多为界限清楚的类圆形度密度影, 周边稍高于中心呈环状,增强后周边密 度明显增高。
阿米巴肝脓肿
肝包囊虫病
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多有牧区生 活史,多为2~3个囊腔形成,囊壁外 层为纤维性囊壁;内层为幼虫本体的角 质层,呈白色半透明的胶样膜。
撕裂伤表现为线状或分枝状界限不 清的病变,密度略低。
肝内血肿可为单发或多发的类圆形 病灶,随时间推移密度减低。
包膜下血肿呈半月形或梭形,界限 清楚,紧贴包膜,相邻的肝实质受压变 平。
肝破裂
肝破裂
肝血管瘤
最常见的肝内良性肿瘤,儿童多为 毛细血管性血管瘤,常多发,瘤体较小; 成人多为海绵状血管瘤,常单发,瘤体 较大,直径多在3cm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