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媒介经营管理
媒介经营与管理重点
![媒介经营与管理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fa54645a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f9.png)
绪论媒介经营管理的定义:广义:指运用媒介产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通过领导、计划、组织、控制等行为,使产业资源(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发挥最大效用。
狭义:指出售媒介的广告版面时段的有关经济活动和管理运作。
宏观:国家、社会、对媒介的制度、体制的规定和要求。
微观:指具体的媒介单位对自身的行政、生产、营销、财务、人事、技术、安全管理等的规定和要求。
特殊性: 1.媒介必须把追求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2.媒介管理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份,即信息资源管理。
3.媒介组织的内部机构有着特殊的设置和构架。
意义: 1.有利于媒介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协调,从而协同发展。
2.有利于媒介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和“双赢”。
3.有利于媒介提高自身品质,从而应对时代的挑战和激烈的市场竞争。
媒介的生存环境:1.国外媒介产品将会更多地进入中国。
2.中国媒介的工作只能和管理体制将发生变化,会越来越向国际惯例,国际通行规则靠拢。
第一章媒介组织结构组织形式1.直线制(单线制)2.职能制(复线制)3.直线—职能制(生产区域制)4.事业部式5.矩阵制6.集团控股制媒介组织的定义:各级各类的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的内部管理结构和各级管理组织结构。
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组织,既不是纯粹的市场竞争的企业,又不是彻底的国家机关、彻底的公益机构。
它是专门从事大众传播活动以满足社会需要的社会单位或者群体。
主要特征:1.具备管理组织的普通特性2.生产特殊的文化产品3.组织成员从事大众传播活动4.以实现社会与经济功能的统一为目的5.趋于垂直或者水平整合化媒介组织包括:管理主体,客体,环境,目的。
媒介组织结构设计的 8 个原则:1.任务目标2.分工协作3.统一指挥4.管理幅度5.责权对等6.集权分权7.执行部门与监督部门分设8.协调有效媒介组织结构随着社会环境、科学技术的变化下,作出的相应调整与变化体现在:1.结构组织趋于简化,制作与播出分离。
媒介经营管理
![媒介经营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a3874c02580216fc700afd3a.png)
媒介经营与管理一、定义解释:1、媒介经营管理:就是运用管理学中的一些思维和方法对媒介要素进行科学地运筹,以达到媒介资源的最佳配置,实现其最佳的社会效益。
2、媒介:所谓媒介,就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用以负载、传递、延伸特定符号和信息的物质载体,它包括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及其生产、制作、传播机构。
3、媒介产业:新闻媒介进入生产流通和服务领域后形成的经济集合体,它主要包括印刷媒介的报纸、期刊、图书和电子媒介的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电信以及其它传播媒介经营集群。
4、媒介经营战略:媒介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确定媒介生存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并对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进行总体的谋划、具体的实施和控制的动态经营过程。
5、媒介领导体制:也可以说是媒介的组织关系。
它指在媒介组织中,为规范领导活动范围和方式而制定的媒介领导权限,以及相应组织机构设置的制度体系。
它是媒介领导者经营管理活动的责权关系和依据。
6、媒介财务管理:就是媒介对其财务活动进行预测、核算、计划、分析、控制等,通过对其资产和资金的有效组织和合理运用并使之增值的过程。
或者说是通过价值形态对媒介资金运行进行全局性综合管理,力争使媒介企事业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7、媒介资产管理:所谓媒介资产是指媒介单位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具有直接和间接带给媒介企事业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潜在能力的经济资源。
媒介资产是媒介企事业进行生产经营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和保证。
因此,加强媒介资产管理,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是媒介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8、传媒:是传播媒介的简称,它包括媒介经营管理所有的元素和与之相关的因素等。
它除了媒介还有传播的意思。
9、报业产业:报业产业是指由多家在形式上各自独立的报纸、杂志,包括新媒体等实体组成的利益结合体,每个实体都作为独立的法人单位组成报业集团,其中的核心报社就是该报业集团的母体,其他的报刊即是该报业集团的子报业。
媒介管理制度模版
![媒介管理制度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44ecef69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47.png)
媒介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媒介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提高企业形象和声誉,加强媒介宣传工作,促进企业发展,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企业媒介资源包括企业的宣传资料、广告宣传和公关活动等一切媒介及其内容。
第三条企业媒介资源必须服从企业的方针政策,依法经营,维护国家利益,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尊严和社会稳定。
第四条企业媒介部门是负责企业媒介资源的管理、编辑和制作工作的专门机构,属于企业宣传部门。
第五条企业媒介资源的管理必须严格依法进行,并具有可持续性。
第二章媒介资源的管理第六条企业媒介资源的管理由企业宣传部门进行专门负责。
第七条企业宣传部门应当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需要,合理配置媒介资源,科学安排宣传宣传活动。
第八条企业宣传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媒介资源档案,对媒介资源进行分类存放,便于查阅和利用。
第九条企业宣传部门应当定期对媒介资源进行清查和整理,及时淘汰历史较为久远的媒介资源,保持媒介资源的新鲜度和时效性。
第十条企业宣传部门应当加强媒介资源的利用管理,提高媒介资源的使用率和效益。
第三章媒介资源的编辑和制作第十一条企业媒介资源的编辑和制作工作必须严格遵循企业的媒介管理制度,并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十二条企业宣传部门应当加强对媒介资源的编采工作的统筹和指导,确保媒介资源的编采质量和效果。
第十三条企业宣传部门应当建立媒介资源编制和制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流程,并进行相应的培训和管理。
第十四条企业宣传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媒介资源的质量检查机制,对媒介资源的编采和制作过程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媒介资源的质量和效果。
第十五条企业宣传部门应当对媒介资源的编辑和制作进行统一管理和协调,对同一宣传活动的媒介资源要进行统一设计和制作。
第四章媒介资源的审查和发布第十六条企业宣传部门应当对媒介资源的内容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媒介资源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准确性。
第十七条企业宣传部门应当加强对媒介资源的发布工作的管理,确保媒介资源的及时发布和宣传效果。
企业媒介管理制度
![企业媒介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bfa32f0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d4.png)
企业媒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内部媒介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提高企业形象宣传的专业水平,增强企业的对外影响力,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企业所有媒介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包括但不限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媒介资源包括已制作好的宣传片、广告画面、宣传文章等,以及企业内部所有使用媒介的活动。
第四条企业媒介资源的管理应遵循信息真实、合法合规、利用高效的原则,以提升企业品牌形象,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第五条企业媒介管理应注意尊重媒介资源的创作版权,保护知识产权,禁止侵犯他人的版权。
第六条企业媒介管理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范企业信息披露行为,不得传播虚假信息。
第七条本规定由企业媒介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章媒介资源管理第八条企业媒介资源的管理应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对已制作好的宣传片、广告画面等进行分类整理、编号存档,并定期进行备份。
第九条媒介资源的使用需经过审批,未经相关部门批准不得私自使用。
第十条企业媒介资源的制作应当经过专业的策划和执行,严格按照企业形象和要求进行创作,内容真实、准确。
第十一条在进行媒介资源的编排时,应当注意内容的时效性和行业的特点,确保信息的质量和有效传播。
第十二条企业媒介资源的管理部门需要做好进度控制和质量监督,确保每项媒介资源的制作过程正常进行。
第三章媒介资源利用第十三条企业媒介资源的使用需经过审批,未经相关部门批准不得私自使用。
第十四条对于外部合作的媒介资源,应与合作方签订正式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五条企业媒介资源的利用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选择,对于不同的媒介,应有不同的推广策略和效果分析。
第十六条企业媒介资源的利用应有详细的使用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操作。
第十七条企业媒介资源的利用需要对其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对不符合预期的效果应及时做出调整。
第四章媒介资源保密第十八条企业媒介资源的保密工作应当严格执行,任何人不得擅自向外部透露企业内部的媒介资源。
《媒介经营与管理》课件
![《媒介经营与管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4d375d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0c.png)
欢迎大家阅读《媒介经营与管理》PPT课件。本课程将带您深入了解媒介经营 与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制定有效的媒介计划和评估媒介成本与效益。让 我们开始探索吧!
媒介选择的重要性
1 目标受众
了解目标受众的特点和喜好,选择最适合的 媒体渠道。
2 品牌定位
通过选择合适的媒体,加强品牌形象与定位。
制定计划
确定策略,制定媒介预算,安排广告排 期和频次。
媒介成本与效益的评估
成本控制
评估媒介成本占比,优化资 源配置,降低营销成本。
效果分析
量化媒介效果与回报,评估 广告传播效果和销售业绩。
ROI计算
使用ROI指标衡量媒介投入与 回报的关系,为决策提供依 据。
媒介效果的监测与分析
媒介指标 曝光量 点击率 转化率
3 策略协同
确保深度和广度相互配合,实现全方位的品牌传播。
媒介投入与回报的关系
投入
• 广告预算 • 人力资源 • 技术系统
回报
• 销售增长 • 品牌价值提升 • 市场份额扩大
媒介趋势与变化的预测
数字化媒体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媒体势 必成为未来媒介的主流。
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的快速崛起将重新定义 媒介的传播方式与消费行为。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应用将提升媒介推广 的个性化和智能化水平。
3 预算控制
根据预算限制,选择能够最大化投资回报的 媒体。
4 市场环境
考虑市场竞争和行业趋势,选择能够在目标 市场脱颖而出的媒体。
媒介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1
目标受众
2
定位目标受众,了解其需求和兴趣,选
择最适合的媒体渠道。
3
(完整版)媒介经营和管理
![(完整版)媒介经营和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1b104796a300a6c30d229f07.png)
媒介经营与管理1.(概念)媒介: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用以负载、传递、延伸特定符号和信息的物质实体,它包括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等及其生产、传播机构。
经营:“经”是“规范”、“治理”,“营”是“建设”、“谋求”。
而“经营”就是依据一定的原则经营治理并谋求利益、实现目的。
管理:“管”如缩孔,通过一定管道及可对人、事、物进行“管辖”、“约束”,“理”如治玉,是指通过“整治”、“处理”使事物具有“条理”和“秩序”,亦即主其事者为“管”,治其事者为“理”。
因此,“凡处理事物及对人的指导,使起循序进行,已达到预期之目的者,统称之为管理。
”2.媒介产业的双重性:(1)媒介:一种公益事业A.从信息特点看:a 公益性b 真实性c 新鲜性d 有用性B.从传播功能看媒介事业:a 政治功能(了解政府功能,监督从政人员;表达民情民意,影响政府决策;认识斗争环境,提高政治觉悟)b 经济功能(“扩大器”“推动者”“催化剂”)c 教育功能d 文化功能(2)媒介:一种信息产业A 媒介业属于第三产业(信息)B 媒介业属于第二产业(工业)C 媒介业属于第四产业(信息产业“无疆界的世界”)3.媒介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区别:A.中国的媒介管理不仅要承担社会责任、追求经济利益有机结合,互相协调,而且还要将宣传纳入自己的目标系统。
B.媒介管理不仅是人、财、物的管理,更重要的是讯息资源的管理讯息是第四因素人财物在一定程度上囊括了信息例:资料库,书籍,唱片等的流通4.(概念)媒介组织:指专门从事大众传播活动以满足社会需要的社会单位或群体。
媒介组织设计:对大众传播组织的机构、人员、任务、权力和硬件等进行科学组织以顺利实现目标的过程。
5.中国媒介国际化存在的问题:(1)经济实力不强(2)媒介成分单纯(3)经营结构单一(4)资金分配失衡(5)媒介体制存在缺陷(6)政府职能存在问题6.现代媒介组织变革的方向:(1)小型化:分成几个小的相对独立的部门或单位,允许一些小的部门或单位“对外扩张”,更有利于推动内部竞争,提高工作效率,更有利于降低成本,减少损耗(2)扁平化:今后的媒介组织设计方向是扁平化,即大大压缩中间管理者,撤销不必要的中间组织机构,让保留下来的人或机构职能扩大,真正成为一人多用、一专多能的通才和“枢纽”(3)精干化:3S small(小)strong(强)speed(快)(4)专业化:掌握一定的传播技能,遵守道德准则,计算机技术、英语等辅助7.(概念)媒介的领导方式与原则:媒介领导,即媒介领导者率领、引导和影响被领导的媒介组织成员,为实现媒介组织所期望的目标的各种活动的总称。
媒介经营与管理
![媒介经营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4a5f6106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03.png)
媒介经营与管理1、媒介经营管理的原则:双效统一,整体互动,市场决胜,优势互补2、媒介市场的构成:内容产品市场(受众消费),广告市场(广告主消费)3、媒介的市场定位含义:根据市场竞争状况和自身条件,确定媒介和媒介产品在目标市场上的位置、特色、形象。
对受众而言:1)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媒介和媒介内容;2)需要并存,受众会以“优势需要”选择;3)层次越高,受众越少,通俗的媒介产品受众群大。
对媒体而言:1)受众群体需要层次越高,媒介内容就越需要个性化,媒介也更要适位定位,准确细分市场。
2)媒介要引导并促成受众由低级需要向高级需要发展。
4、媒介市场定位的依据媒介特点和优势受众和广告客户对产品需求的特点媒介拥有的资源5、媒介的STP营销企业从细分市场入手,确定目标市场,然后再进行市场定位,即STP营销。
包括:细分市场、选择目标市场、产品定位6、差异性市场定位优点: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扩大媒介子市场的占有率;有效阻止竞争对手利用市场空当进入;较快树立品牌,获得特定受众的忠诚度。
缺点:生产成本和销售费用增加,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7、媒介市场营销含义:以满足受众需求为前提,占领一定的市场并获得市场影响力的行为和活动。
8、媒介环境对媒介经营的意义1)营销决策受限制营销环境2)无法控制所有有利因素的变化3)无法直接把握媒介营销决策实施的最终结果4)资源取得与产品销售都依赖环境9、有关报纸发行的几个概念1)报纸发行:报纸在印刷完成后通过相关渠道传递到读者手中的流通过程。
2)报纸发行网: 指报纸流通的传递系统.3)报纸发行量: 指报纸进入市场流通的数量统计。
4)读者拥有量: 一家报纸所拥有的读者的数量。
读者拥有量= 报纸的发行量*报纸的传阅率.5)报纸市场占有率: 指报纸在同行竞争中所占有的市场份额。
某报的市场占有率= 某报期发量/ 区域内所有报纸的期发总量*100%10、广告对于媒介的作用1)经济支柱2)信息服务广告信息,包括生产消费信息、企业品牌信息和公益广告信息。
媒介经营管理
![媒介经营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ec6f5399dd88d0d233d46a94.png)
1.媒介经营管理概念:简单来说,传媒经营管理就是传媒组织者的经营管理——传媒组织和普通企业的共性,在于同样需要生产制造产品、销售产品、扩大再生产,同样面临来自市场压力与风险。
2.媒介融合与媒介经营管理:不了解传媒经营管理,就无法理解媒介融合的意义,无法领会时下众多媒体竞相开辟新领域、视媒介融合为生死契机的原因。
3.三网融合及阶段、实质:三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阶段:①2010~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②2013~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实质:媒介融合,令中国媒介融合提速,进程加快4.媒体商业模式的定义:A.方式:媒体通过什么方式或途径赚钱——特定实体的商业逻辑B概念:媒体能为客户提供的价值以及实现这一价值并产生可持续收入的要素(为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形成的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以及达成持续盈利目标的整体解决方案)5.商业模式的7大要素:价值主张、产品、服务、消费者目标群体、消费者、市场划分、分销渠道6.商业模式与商业运作:商业模式的设计是商业策略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将商业模式实施到公司的组织结构及系统中去则是商业运作的一部分。
7.商业模式的核心原则:客户价值最大化、整合、高效率、系统、盈利、实现形式、核心竞争力、整体解决8.核心能力的5个主要特点:①价值性②独特性③延展性④难以模仿和不可代替性⑤长期性9.媒介双重属性(中国):中国媒介组织体制层面——国家事业机构,运营层面——企业化管理结论:处于双轨制运营管理体系之中特征:运营体系存在内在矛盾,使中国媒介的管理更具复杂性结论:中国媒介的多重属性(文化属性、经济属性、政治属性)是与企业的根本性区别10.行政管理与企业管理异同:①两者的目标与动机不同②管理风格差异③垄断与竞争的不同④所有权不同(核心问题)⑤管理的重点不同11.世界三种媒介经营管理体制及主要特点:①完全商业化运行体制:盈利作为最终目标、收视率作为节目制作播出的直接目标、以迎合受众为节目策划的基本原则、垄断竞争是美国整个广播电视运作的基本模式②公私并举的双轨制运作体制:想对的独立的管理机构、以收听费作为主要收入、半官方性质、共营台把观众当做“公民”而非“消费者”、缺乏活力③完全国有的有限商业运作体制:所有权完全属于国有、是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党和政府的喉舌、义不容辞的承担宣传党和政府的重大理论,方针,政策的职责、经费在80年代前由政府直接拨款,现在绝大部分依靠广告收入和其他经营、事业性质,企业管理。
《媒介经营与管理》教学大纲
![《媒介经营与管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47b909f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4.png)
《媒介管理与经营》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媒介经营概论(一)本章学时数 4课时(二)教学要求1.了解媒介经营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2.把握媒介经营的发展趋势(三)教学内容第一节产业化进程中的媒介经营知识要点:一、媒介产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二、媒介产业分工三、传媒业界定第二节媒介经营理论的研究范畴知识要点:一、研究对象微观层面和宏观侧面二、媒介经营管理的学科性质三、媒介经营管理的学科发展第三节媒介经营的利润与市场知识要点:一、媒介经营收入的基本结构二、媒介经营收入的市场因素三、媒介经营收入的市场结构第四节媒介经营的发展趋势知识要点:一、跨媒介经营二、多元化经营三、品牌化经营四、资本运营第二章媒介市场(一)本章学时数 4课时(二)教学要求1.了解媒介市场的基本含义和特征、要素和主要结构2.理解媒介市场结构与市场评价(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媒介市场的形成、发展和特征知识要点:一、市场的概念二、媒介市场形成标志三、媒介市场发展动因和阶段四、媒介市场特征第二节媒介市场构成要素知识要点:一、信息内容二、注意力资源三、信息需求和广告第三节媒介市场结构与竞争知识要点:一、媒介市场结构的判断标准二、媒介市场结构类型第四节:媒介市场评价知识要点:一、媒介经济景气评价分析二、内容资源评价三、媒介广告、受众、竞争力评价第三章媒介产品(一)本章学时数 4课时(二)教学要求1.了解媒介产品的特征和特殊性2.把握媒介产品的生产流程和发展现状(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媒介产品及其特征知识要点:一、媒介产品概念二、媒介产品特征三、媒介产品特殊性第二节媒介产品类型与生产机构知识要点:一、媒介产品不同形态二、媒介产品的特性三、媒介生产机构种类第三节媒介产品生产流程知识要点:一、产品生产的基本要素与环节二、报纸生产流程媒介融合产品的生产三、第四节媒介产品生产现状知识要点:一、纸媒生产现状二、电子媒体生产现状三、网媒生产现状第四章媒介广告(一)本章学时数4课时(二)教学要求1.了解媒介广告的界定和资源分类2.把握媒介广告编排和广告定价,理解广告经营和广告市场现状(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媒介广告概述知识要点:一、媒介广告的界定二、媒介广告的作用和地位第二节媒介广告资源的分类和开发知识要点:一、媒介广告资源的分类标准二、媒介广告资源的开发第三节媒介广告资源的编排与定价知识要点:一、媒介广告资源的编排策略二、媒介广告定价的影响因素三、媒介广告效果的评估第四节媒介广告经营与发展现状知识要点:一、媒介广告经营方式二、媒介广告发展现状第五章媒介受众市场分析(一)本章学时数4学时(二)教学要求1.了解媒介受众市场需求和细分2.把握受众研究方法(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媒介受众需求知识要点:一、媒介受众概念二、媒介受众特征三、媒介受众需求第二节媒介受众细分知识要点:一、媒介受众细分标准二、媒介目标市场三、媒介受众定位第三节媒介受众市场研究知识要点:一、媒介受众市场研究指标二、受众市场研究方法第六章媒介形态与跨媒介经营(一)本章学时数 4课时(二)教学要求1.了解媒介形态种类2.掌握跨媒介经营的实践(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媒介形态概述知识要点:一、媒介形态的概念二、媒介形态的分类第二节传统媒介形态及其特征知识要点:一、传统媒介形态二、传统媒介形态的特征第三节新媒介形态及特征知识要点:一、新媒介形态二、新媒介形态的特征第四节跨媒介经营知识要点:一、跨媒介经营的概念与意义二、跨媒介经营的实践三、跨媒介协作第七章媒介管理概论(一)本章学时数 4课时(二)教学要求1.了解媒介管理的概念和研究范畴2.掌握媒介管理的基本原则3.学问分析媒介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媒介管理概念与研究范畴知识要点:一、媒介管理概念二、媒介管理与媒介经营区别三、媒介管理的研究范畴第二节媒介管理的基本原则知识要点:一、整体原则二、效率原则三、价值和动态原则第三节我国媒介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知识要点:一、媒介管理面临的问题二、新媒体时代媒介管理面临的挑战第八章媒介战略管理(一)本章学时数 4课时(二)教学要求1.了解媒介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2.掌握媒介战略管理的环境分析(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媒介战略管理概述知识要点:一、媒介战略概念二、媒介战略管理理论沿革第二节媒介战略环境分析知识要点:一、外在环境分析二、内部环境分析三、媒体WWOT分析第三节媒介战略管理分析知识要点:一、战略分析二、战略规划三、战略实施和控制第四节媒介战略管理的实现知识要点:一、核心能力战略二、运营战略三、STP战略第九章媒介管理管理的政策法规和法律环境(一)本章学时数 4课时(二)教学要求1.了解我国大众媒体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2.理解我国媒体法律法规的原则,以及不同媒介的法律法规(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大众媒介法律和法规体系知识要点:一、大众媒介法律和政策制定的必要性二、媒介管理法律体系第二节我国媒介政策体系知识要点:一、总体政策二、基本政策三、基本政策第三节媒介管理机构和管制规定知识要点:一、意识形态系统二、行政管理系统三、广播电视管制规定四、互联网管理规制第十章媒介组织(一)本章学时数 4课时(二)教学要求1.了解传媒组织结构的类别和变革发展的趋势2.把握中国传媒组织集团的结构类型和发展方向(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媒介组织的内涵知识要点:一、媒介组织内涵二、组织的理论三、媒体组织设计的任务第二节媒介组织结构知识要点:一、媒介组织基本形式二、影响媒介组织结构的因素三、媒介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第三节未来媒介组织知识要点:一、现阶段媒介组织存在的问题二、媒介组织未来变革的发展方向三、媒介组织变革的特点第十一章媒介人力资源管理(一)本章学时数 4课时(二)教学要求1.了解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因素2.把握媒体薪酬和人才招聘的管理(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媒介人力资源的特征和意义知识要点:一、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二、媒体人力资源的特征三、媒体人力资源的意义第二节媒体人力资源的影响因素知识要点:一、影响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的内部因素二、影响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的外部因素三、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任务第三节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知识要点:一、人力资源规划和预测二、人员招聘和甄选三、人力资源培养第十二章媒介营销渠道(一)本章学时数 4课时(二)教学要求1.了解媒介渠道的界定和流程2.理解印刷媒体、电子媒体、新媒体渠道运作与管理(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媒介渠道概述知识要点:一、媒介渠道的界定二、媒介渠道的流程三、媒介渠道的功能第二节印刷媒体、电子媒体、新媒体的渠道运作和管理知识要点:一、印刷媒体渠道二、电子媒体渠道三、新媒体渠道第三节媒体渠道运作和管理发展趋势知识要点:一、渠道多元化二、操作专业化和渠道细化三、营销科学化第四节传媒营销知识要点:一、我国传媒营销传统作何策略二、我国传媒营销存在的问题三、我国传媒营销的发展第十三章媒介技术管理(一)本章学时数 2课时(二)教学要求1.了解媒介技术发展的演进以及技术对媒介的影响2.理解数字时代的媒介技术管理环节(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媒介技术演进历程和发展知识要点:一、印刷媒介技术二、电子媒介技术三、互联网技术第二节技术对对媒介的影响知识要点:一、媒介技术的作用二、技术对媒介的影响表现第三节数字时代媒介技术管理知识要点:一、媒介内容生产环节的技术管理二、媒介产品流通环节的技术管理三、数字时代么街管理的发展趋势第十四章媒介财务管理(一)本章学时数 2课时(二)教学要求1.了解媒介管理的概念和内容2.把握媒介组织的资本运作和运营绩效管理(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媒介财务管理概述知识要点:一、媒介财务管理的概念二、媒介财务管理的内容三、媒介财务管理的作用第二节媒介组织的资本运作知识要点:一、媒介资本组成二、媒介资本运作方式第三节媒介组织的资本运作和成本控制知识要点:一、媒介组织的资本运作问题二、如何进行媒介成本控制第十五章媒介创新(一)本章学时数 4课时(二)教学要求1.了解媒介长创新的基本含义2.掌握我国媒介创新存在的问题(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媒介创新含义和内容知识要点:一、媒介创新的含义二、媒介创新的问题第二节媒介创新的必要性知识要点:一、媒介竞争的要求二、社会结构转型的要求第三节媒介创新的切入点知识要点:一、媒介制度创新二、媒介组织管理创新三、媒介经营和技术创新第四节我国媒介创新现状和存在问题知识要点:一、媒介创新工作的新进展二、媒介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三、媒介创新工作发展方向三、学时分配表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要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实务,在知识的阐述和案例的列举中要多联系中国媒介市场实际,使之既忠实于学科知识,又通俗易懂。
什么是媒介经营管理
![什么是媒介经营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b12e7e22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01.png)
什么是媒介经营管理媒介经营管理是指媒介经营的管理者借助传播手段、传媒的功能价值和公众的认知度以及社会影响力将传播职能与经营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传媒组织的社会效应及经济效应。
社会效应是媒介实现经济效应的前提。
10年以前,媒介管理者们所面临的挑战与他们在今天所面临的问题大相径庭。
当时,为获得受众和广告主而进行的竞争还不是那么激烈。
立法者们出台了许多指导方针,包括禁止一个业主在同一市场中拥有多家电台或电视台的规定,以及禁止在广播电视台、电视网,有线电视和电话公司中出现跨行业所有权的规定。
诸如宽带传输、数字电视和直播卫星等新兴传输技术的潜力还不为人们所熟悉。
电子邮件、传真机和因特网对于电子媒介的管理者们来说意义并不大。
而现在,媒介的管理者们面临的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并且迅速变化的环境,竞争异常激烈。
电子媒介产业各领域在技术的推动下实现了整合,计算机、节目设计与运营和发行系统合而为一。
兼并与收购已经使得主要的电视网、广播电视集团和有线电视公司运营商的构成发生了变化。
政策法规壁垒的消除、媒介公司战略联盟和伙伴关系的增加、以及全球性娱乐和信息市场的出现,都对管理环境的变化产生了影响。
管理者所管理的不再仅仅是某一项业务。
在很多市场中,电子媒介的管理者们需要对数家电台或电视台负责。
鉴于这种繁忙的环境,同时执行多种任务已经成为了电子媒介管理者们共同的特征。
与结构性变化相伴而来的,是对人员的管理。
这方面的管理因为人员构成的不同在许多方面也与过去汇异。
少数民族人口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劳动力大军,以及媒介雇员所需的新的技能等等,都导致了组织文化的变化。
员工想要见他们的主管,不再需要事先预约;在大多数组织中,他们仅仅通过电子邮件就可以与主管联系。
缩简规模使得组织变得更加精炼,并且使得组织运作节奏加快。
编辑本段简介“媒介”一词,最早见于《旧唐书·张行成传》:“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
”在这里,“媒介”是指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
媒介经营与管理
![媒介经营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96135b7a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60.png)
媒介经营与管理是指对媒体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规划、运营和监督,以实现媒体机构的商业目标和社会责任。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介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媒介经营与管理的策略也在不断演进。
以下是一些关键方面:1. 媒介内容管理内容是媒介的核心资产。
高质量、有深度、具有吸引力的内容是吸引和保持受众的关键。
因此,媒介机构需要:-内容创新:不断探索新的内容形式和主题,满足受众多样化的需求。
-内容质量控制: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公正性和时效性,维护媒体品牌的信誉。
-版权管理:加强对原创内容的版权保护,合理使用第三方内容,避免侵权风险。
2. 媒介技术应用技术是媒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利用新技术可以提升内容生产的效率、丰富传播渠道、增强受众互动。
-数字化转型:加快从传统媒体向数字媒体的转型,利用互联网、移动平台等数字技术扩大传播范围。
-大数据分析: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受众行为,优化内容推荐,提高用户粘性。
-人工智能应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如自动化内容生产、智能客服等,提高运营效率。
3. 媒介市场营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效的营销策略是提升媒介影响力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品牌建设:塑造鲜明的媒体品牌形象,增强公众认知度和忠诚度。
-多渠道分发:通过社交媒体、合作伙伴等多种渠道扩大内容的覆盖面。
-受众定位:明确目标受众,根据其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内容和服务。
4. 媒介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优秀的团队是媒介成功的基础。
媒介机构需要建立高效的组织结构,吸引和培养专业人才。
-组织架构优化:建立灵活高效的组织架构,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人才发展:重视人才培养和职业发展,提供持续的学习和成长机会。
-团队协作:鼓励跨部门合作,促进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
5. 遵守法律法规与社会责任媒介机构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还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承担起社会责任。
-合规经营: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尤其是版权法、广告法等与媒介行业密切相关的法律。
媒介经营与管理
![媒介经营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6bba72b2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f1.png)
媒介经营与管理媒介经营与管理媒介经营与管理是指对媒介机构进行整体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管理活动。
媒介经营与管理的目的是以提高媒介机构的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为导向,实现媒介资源的最优配置和运营,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媒介服务。
一、媒介经营与管理的重要性媒介经营与管理是媒介机构获得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良好的经营与管理能够帮助媒介机构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原则(一)市场导向:媒介机构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关注客户需求和市场趋势,根据市场反馈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和媒介服务内容,以适应市场变化。
(二)专业化管理:媒介经营与管理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化管理知识和技能,包括媒介规划、媒介选址、媒介定价、媒介购买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三)资源优化:媒介机构要根据自身资源的特点和优势,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利用媒介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四)团队协作:媒介经营与管理需要建立一个高效的团队,通过团队的协作和合作,达到整体优化,提高综合竞争力。
三、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具体内容(一)媒介规划:媒介机构应该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环境,制定媒介规划,包括媒介平台的选择、媒介投放的时间、地点和频次等,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二)媒介选址:媒介机构应该根据目标受众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媒介平台进行投放,以提高媒介的覆盖面和传播效果。
(三)媒介定价:媒介机构应该根据自身成本和市场需求,合理定价,以保证媒介机构的盈利能力和客户满意度。
(四)媒介购买:媒介机构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和媒介规划,与媒介平台进行谈判和购买媒介资源,确保媒介资源的质量和效益。
(五)媒介评估:媒介机构应该定期评估媒介投放的效果,包括传播效果、客户满意度、品牌影响力等,以便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和媒介服务。
四、媒介经营与管理的挑战与对策(一)市场竞争:媒介机构需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应该通过提供差异化的媒介服务和创新的经营模式,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媒介经营与管理 第二章
![媒介经营与管理 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aee7369ddd3383c4bb4cd2bc.png)
1997年,秦池酒厂蝉联标王(3.2亿)
1998年,爱多夺标(高出第二名1000多万)
手机的普及和网络媒体的出现改变了消费者的媒介接触习惯, 网上购物正成为许多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科技进步也会影响到企业的市场营销组合。随着技术的成熟,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实行信息化管理。北京晨报利用CRM (客户关系管理)来开展call center、直邮、配送、网上分类 广告等业务,广州日报则靠ERP (企业资源管理)理顺企业内 部关系,将资源整合起来。
媒介企业的数目逐步减少,媒介产业逐步解体。
如:香港晚报消失现象。
香港晚报消失现象 :
1921年,香港第一家晚报《香江晚报》诞生;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明报晚报》、《新闻夜
报》、《香港夜报》、《今夜报》、《华侨晚报》、 《星岛晚报》、《今晚报》等11家晚报并存; 1997年7月27日,香港最后一份晚报《今晚报》出版 最后一期,宣布停刊。
——如青海省与上海市的媒介经营状况比较。(受制于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发达与否)
亚洲金融危机与世界范围的媒介效益的萎缩。
•社会文化环境
1、传播媒介存在于一定文化背景的社会之中。传播的内容、 方式必须遵从传统的风俗习惯,尊重社会多种宗教信仰,体 现社会多数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习惯。
垄断性竞争:指许多传媒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或 提供有差别的同类服务,每个传媒都可以在较小范 围内部分地确定自己的价格。
完全竞争 :指许多传媒提供的是完全一样的产品或 服务,行业内的传媒规模都较小,没有一家传媒能 够影响和控制市场的价格水平。
完全竞争:
特点:
1)生产者众多,各种生产资料可以完全流动; 2)产品都是同质的,无差别的; 3)没有一个媒介能够影响产品的价格; 4)媒介永远是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价格的制定者; 5)媒介的盈利基本上由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来决定; 6)生产者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 现实媒介经济中,完全竞争的市场类型很少见。(南京媒
《媒介经营管理》备考资料整理
![《媒介经营管理》备考资料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676a84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9a.png)
《媒介经营与管理》备考资料整理第一章媒介经营管理及其学科概述1、管理:是一种活动,是通过并协调人们而把事情做成的一个过程。
管理是一种宏观把握,对所有要素起统领的作用。
(填空题)2、经营:是指人们在社会商品的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内进行的社会活动。
经营是商品经济的产物。
经营是现代化企业的最基本活动,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组织、环境等五大不可缺少的要素。
3、媒介经营与管理:是对媒介组织的经营任务或目标实现过程进行严密控制、科学把握和有效协调,是对媒介组织内部所有人力、物力、财力的控制与协调,力求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当然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媒介经营管理的层次和范围层次:分高层、中层和基层三个层次,呈金字塔形状高层管理:经营战略层或决策层。
中层管理:经营管理层。
基层管理:作业管理层,指制作层。
按系统论原理,不同等级的层次具有不同的地位、功能和作用。
在多级结构系统中,系统的最高层是决定、主导力量,而系统的最低层往往是基础结构,中层次起着连结和沟通的作用。
媒介的高层管理决定媒介经营管理的方向和走势,中层管理保证经营管理目标的落实和方案的实施,基层管理是媒介任务和目标的具体操作,没有这一层基础性工作,前两层管理将失去意义。
范围:(资金、人力、物力、信息、管理理念、策划、制作、推广、销售)5、媒介经营管理的职能和原则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革新原则:导向性原则、整体性原则、互动性原则、民主性原则、法制性原则、程序性原则、专业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第二章媒介经营管理环境分析1、媒介经营管理环境:指决定或影响媒介经营管理活动的发生、进行及其成效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总和。
2、媒介经营管理环境是主要特点:1)客观性:影响媒介的环境要素是客观存在的,媒介经营活动必然受到影响和制约。
2)复杂性:环境要素千姿百态、千差万别,宏观的微观的、外部的内部的、直接的间接的,不易分辩和把握,对从事管理人素质要求相当高、全面。
媒介经营管理
![媒介经营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0b9e04067cd184254b353594.png)
媒介经营管理名词解释1、媒介产业:媒介产业,又称传媒产业,是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中有报社、报业集团、通讯社、出版社(集团)、电台、电视台、广告公司等。
2、双效统一:在新闻事业的全部经营管理和活动中,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这是我国新闻事业经营管理的原则之一。
(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必要时牺牲经济利益来确保社会效益。
)3、制作人中心制:广播电视节目以制作人为中心,制作人是节目的生产制作过程中的主导人物和总负责人,具有对节目的策划、制作、包装、推介、优化、转产等流程的实际操作经营权和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指挥领导权。
4、STP营销:在现代社会中,广大受众对媒介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
为了充分利用自身有限的资金和物质资源,生产最适合受众需要的物质产品,媒介组织理应从市场细分入手,确定目标市场,然后再进行市场定位。
这样,才能选定最适合媒介组织的营销战略,以及销售潜力最大、获利最丰的那些市场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采取相应的策略,打入和占领这些市场。
上述情况,被经济学家视为现代战略营销的核心,即STP营销,它包括细分市场、选择目标市场和产品定位。
简答题1、媒介组织在公共关系中的特殊地位。
在公共关系中,媒介组织所担任的角色一身兼三任。
一般情况下,媒介组织是社会组织或企业的主要工作对象之一,是它们面对的需要协调的媒介关系,即公共关系的客体。
同时,由于媒介组织本身又是大众传播的基本沟通渠道,所以他在社会组织或企业与公众之间处于中介地位,起到传递、交流信息的桥梁、纽带的作用。
着重探讨第三种情况,即作为媒介产业的各种媒介组织,它们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应当运用公共关系,在其面对的公众和社会环境中发挥公共关系的平衡、协调与和谐的作用。
2、媒介市场细分的要求。
①可衡量性。
各细分市场要有明显的区别,各自有着容易识别的消费者群体(受众)。
他们有着共同的特征,有着类似的消费行为。
而且,媒介组织有可能以合理的代价,通过市场调研获取这些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步骤2:分析外部环境,发现机会和威胁。环境是 管理活动的主要制约因素,环境分析是战略过程的 关键因素。环境变化对媒介而言,究竟是机会还是 威胁,取决于该媒体控制的资源。 内部分析包括媒体员工有什么技巧和能力?媒体的 现金状况?开发新产品方面是否一贯成功?公众对 媒体评价? 步骤3:制定媒体各层次战略。媒体战略需要分别 在公司层、事业层和职能层设立。管理者需开发和 评价不同战略选择,然后选定符合三个层次的战略。
SWOT分析
内部优势( Strengthes ) • 清晰的媒介定位 • 品牌与资源互构 • 明显的区域特征与坚强的 后盾——本地资源
外部机会(Opportunities) •与其他省内电视台共同制造 省内电视“壁垒” •成为全国省级卫视的领头羊 •带动全国电视市场的 “娱乐风潮”
内部劣势(Weaknesses) •娱乐化承担着一定风险 •观众反馈处理方式单一
四、媒介战略管理的过程
过程包括:战略分析、战略决策、战略执行和战略控 制四个基本环节。
确定媒体—分析外部环境— 制定媒体—实施战略—绩效控制 使命和目标 发现机遇和威胁 各层次战略 分析内部环境 识别优势和劣势 步骤1:确定媒体的使命和目标。从事何种事业,定义媒体使 命促使管理者仔细确立媒介产品的服务范围。目标是媒体使命 的具体分解和量化。
步骤4:实施战略。无论战略计划制定的多么有效, 如不能恰当实施,仍然不能成功。 步骤5:评价结果。效果如何,需要做那些调整, 必须考虑控制过程。
分析外部环境 的机会与威胁
分析内部环境 的优势与劣势
对内部外部环境因素做匹配分析
开发能力与环境相匹配的战略构想
否 能否形成核心竞争力 是 开发战略构想使之成为媒体战略 SWOT分析程序
外部威胁
2、安徽卫视也超过了其他省级卫视,仅次 于湖南卫视,名列第二。 安徽卫视定位:“剧行天下”
第一剧场:19:40 雄风剧场:23:05 男性剧场:07:56 正午剧场:12:20 女性剧场:14:24 海外剧场:00:50 周末大放送:双休日全天播出
中央电视台仍是电视市场的“龙头老大”,其明 显的优势地位仍然有可能挤占湖南卫视的市场份 额
法律环境: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包括国 家立法和行业管理法规。
立法在经济上三大作用:维护公平竞争、维护消费 者利益、维护社会最大利益。完善的法律法规是媒介 经营和竞争规范的保证。 敏感的法律意识和熟练的法律知识能确保媒介经营 活动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媒介与法律是互动的。
与新闻活动有关的重要法规
3、风口浪尖上的娱乐盛宴
文化部原部长全国政协常委兼教科文卫体主任刘忠德 批评“超级女生”:超女现象存在对青少年的毒害, 对教育是极大破坏,并认为广电总局作为管理部门监 督管理不力。百分之九十的人支持他的意见,要求对 超级女生进行严格管理甚至是取缔。 一篇《万人逃课只为报名超级女声》的报道引来一场 对这个曾被评为年度创意TV秀的电视节目的空前大讨 论,而大多数意见都对该节目给予了尖锐的批评。 批评一:“一唱成星”误导成长发展 批评二:展现自我变成践踏自尊 批评三:“快乐”背后是真正的伤害
三、媒介战略的层次
多元化经营的媒体
公司层
战略事业单位1
战略事业单位2
战略事业单位3
事业层
研发
生动制造
营销
人力资源
财务
职能层
图3-1:战略的层次
公司层战略:媒体拥有一种以上业务就需要一种公 司层战略。主要回答的是我们拥有什么样的事业组 合?每种事业在媒体中的地位。
事业层战略:在每一项事业领域内应当如何竞争? 对于拥有多种事业的媒体,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 战略。 职能层战略:如何支撑事业层的战 略?职能部门如研究与开发、制造、 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和财务 部门应当如何与事业层战略 保持一致。
变化(change)——市场需求日益多变,传媒 产品生命周期的单位由年趋于月,技术进步使媒 体的生产、服务系统经常变化。 我国传媒的发展历程:计划向市场的转变,带 给媒介的生存环境极大的冲击,媒介已经从主要 依靠财政拨款转为以经营创收为主、财政拨款为 辅。媒介被推向市场后,传媒的竞争日趋激烈, 受众的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 由此,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国家传媒政策变革 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媒体告别无战略时代。
SWOT分析图
O WO 扭转性战略 W -5 5 SO 增长性战略 0 ST 多元化战略 -5 T 5 S
WT 防御性战略
2005年度,湖南卫视以3.4%的收视 份额名列全国收视排行第四,在媒 介产业化及电视市场竞争加剧的背 景下,湖南卫视能否保持其优势地 位,并继续上升?
——SWOT分析
从湖南卫视及其电视节目的一系列 收视率数据出发,利用SWOT(态 势)分析法,对其进行初步分析, 进而得出应选择的战略决策。
二、媒介战略的概念和特征
1、媒体战略——是媒体在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资 源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的基础上,为自身在较长时期 内的生存与发展而制定的,应用于媒体整体,为媒 体设定总目标以及相应实施方案的计划。 2、特征——时间特性上的长远性和空间特性上的全 局性。 媒体战略是基于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进行综合评判 而做出的发展道路的选择。战略为媒体的行动提供 了清晰的远景,同时这一远景应根据变化了的外部 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修正。
(二)主要特点
1、客观性:影响媒介的环境要素是客观存在的, 媒介经营活动必然受到影响和制约。
2、复杂性:环境要素千姿百态、千差万别,宏观 的微观的、外部的内部的、直接的间接的,不易分 辩和把握,对从事管理者素质要求相当高、全面。
(二)主要特点
3、系统性:环境要素相关,构成多层次、多视角、 多元化的大系统,要素之间彼此咬合、制约、影 响,必须按规则协调运转。 4、多变性:在计划方案时,环境要素未运转前是 静态的,很好把握,可一旦进入活动状态各要素 的排列组合关系就发生了变化,原有的平衡被打 破了,这种变化导致了复杂情况的出现,于是管 理者就需要调整方案、思路和方法,以适应不断 变化的环境。
外部威胁(Threats) •省内观众的部分缺失 •央视与其他省级卫视的压力 (安徽卫视、山东卫视) •风口浪尖上的娱乐盛宴
一、优势:定位、品牌与资源 1、清晰的媒介定位:
利用一系列节目: 《快乐大本营》 《勇往直前》 《8090》 逐步确立媒介自身的“快乐至上”的定位,为 自己描上浓重的娱乐化色彩。
一、媒体经营管理环境的基本认识
(一)内涵界定 内部条件(内部环境):是指媒体在一定的经济 技术条件下,从事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所具备的内在 客观物质条件和主观工作状况。从整体媒介经营管 理活动来说,内部条件相当于事物发展的内因,起 决定性作用,可控且可调整;外部环境相当于事物 发展的外因,是必不可少的条件,通过内部条件而 起作用,是不可控的因素,媒介只能尽量去适应它、 利用它,但不能改变它。
二、媒体经营管理的宏观环境构成及分析
(一)政治法律环境 政治环境(Political):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 政治制度、体制、形势和方针政策等。大众传 媒受到的环境影响,其中政治制度最大,一个 国家的政治体制决定其对大众传媒的干预程度, 决定媒介的管理形式。
由政治制度决定,世界上共有三种运行模式:
2005年全国电视台收视份额前十名比较
cctv-4 cctv-新闻 cctv-2 cctv-5 cctv-1 cctv-少儿 安徽卫视
cctv-6 湖南卫视 cctv-3 cctv-8
cctv-1 cctv-8 cctv-3 湖南卫视 cctv-6 cctv-5 cctv-2 cctv-新闻 cctv-4 cctv-少儿 安徽卫视
• 1、以美国为代表的私营媒介为主体的完全商业化 运作模式。 • 2、以西欧、日本为代表的公私兼顾的双轨制运作 模式。
• 3、以中国为代表的完全国有的有限 • 商业运作模式。
政治制度决定经济制度,进而影响媒介的经营 管理。(人口政策、产业政策、财政金融货币 政策等)。 政治和媒介互利互为。 媒介应重视的政治因素:政府法规、产业政策、 行业政策、政府财政支出、政府预算规模、政 府换届、他国政治条件等。
三、 外部分析——机会
1、湖南本地的电视台已在本地市场上占据强有 力的优势地位,在省内电视上筑起坚实的壁垒, 不存在强势的外来者。
2、湖南卫视具备在全国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
地位的能力与机会
3、从节目类型上说,湖南卫视“快乐中国” 的娱乐化定位,将“快乐风”吹向全国。
四、外部分析——劣势
1、湖南经济电视台强大的实力足以构成湖南卫 视抢占本地市场的潜在威胁。
第二章 媒体战略管理
第一节 媒体的战略
一、媒体战略计划 管理学者用3C理论阐述了环境变化带来新挑战:
顾客(customer)——买卖双方关系中的主导权转 到顾客一方。竞争使顾客对传媒产品有了更大的选择 余地,且提出更高要求。 竞争(competition)——技术进步使竞争的方式和 手段不断发展,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越来越多跨国媒 体越出国界,在逐渐走向一体化的国际市场开展竞争。
2、品牌与资源互构 自办栏目的优势:
(1)栏目理念:即打造节目的“王牌” 。
《勇往直前》湖南卫视的一档以惊险挑战为内容,由全国知名 的文艺、体育、娱乐明星参与的电视娱乐节目,集娱乐、悬念、 互动参与为一体的娱乐节目。 《8090》中国第一档聚焦青少年成长情感故事的节目。它以80 后为主人公,以80后的视角讲述情感故事、直面情感困惑、分 析情感走向、解决情感矛盾。逐步确立媒介自身的“快乐至上” 的定位,为自己描上浓重的娱乐化色彩。清晰的栏目理念
3、作为省级卫星电视来说,在本地市场具 有明显优势。
二、劣势:娱乐风险与观众反馈监测单一
首先,无法规避的是,娱乐化总会带来“低俗 化”的倾向。 其次,对于观众反馈方面来说,湖南卫视的部 门设置中缺少专门处理观众反馈的部门,对于 电子邮件、观众来信、来电,往往不经过处理, 如能够挑选出比较好的,就将反馈转入各栏目 组,再由各栏目组对观众意见进行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