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教育综合名词解释总结

合集下载

333教育综合《教育学》名词解释

333教育综合《教育学》名词解释

《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1、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

2、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3、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等。

4、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5、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6、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7、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8、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9、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10、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11、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12、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13内发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14、外铄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15、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教育学综合333各学校试题名词解释总结

教育学综合333各学校试题名词解释总结

教育学综合333各学校试题名词解释总结在教育学综合333考试中,学生需要掌握并理解各种与教育学相关的名词。

这些名词对于学生了解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在实际教学中运用这些理论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教育学综合333中常见名词的解释总结。

一、学习理论(Learning Theory)学习理论是教育学中的重要概念,它研究了人类如何获取、保留和应用新知识和技能。

学习理论主要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三大流派。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基于刺激和反应的,通过正向和负向强化来加强或减弱某种行为。

认知学习理论则关注个体如何通过构建知识结构来理解和解决问题。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行为来实现的。

二、教育心理学(Educational Psychology)教育心理学研究了人类学习和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和认知方面。

它关注学习者的心理特点、学习动机、智力发展和学习策略等。

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为教育实践提供了指导,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和情感需求,并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

三、教育评估(Educational Assessment)教育评估是对学生学习成果和能力的衡量和评价。

它包括形成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两种形式。

形成性评估主要用于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活动和作业来监测学生的学习进展,并提供及时反馈和指导。

总结性评估则是对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价,通常以考试、测验或论文形式进行。

教育评估主要用于评价教学效果和制定教学改进措施。

四、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多元智能理论由霍华德·加德纳提出,认为个体具有多种独立的智能类型,而不仅仅是智商的总和。

多元智能包括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等。

教育者可以根据学生的多元智能类型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以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潜能发展。

五、课程开发与设计(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Design)课程开发与设计是教育学中重要的概念,涉及到教育课程的编制和组织。

333教育综合名词解释

333教育综合名词解释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病提出来的。生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生活即教育”是其实质,“社会即学校”是其课堂,“教学做合一”是其实施的方法。这虽然有忽视系统理论知识的不足,但从根本上讲,生活教育理论是在反对封建的旧教育、探索中国教育发展出路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端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般发展:继维果茨基之后,前苏联又一著名心理学家赞可夫(1901—1977)
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是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功能实现的基石,理想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当然要素。师生关系具有多种具体表现形式。就其指向的目标而言,有工作关系、人际关系、代际关系等。就发生形式而言,有组织关系、心理关系。从发生背景或环境来看,又可分为正式关系和非正式关系。所有这些关系处在不同的层次上,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又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共同组成了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体系中任何一种关系都可能巩固或削弱整个关系体系,改变各种成分间的联系。
好奇:是指促使个体对新奇的事物去观察、探索、摆弄、询问,从而获得对环境中各种事物了解的一种原始性的内在冲动。好奇一般被看成是人类(动物也好奇)求知的最原始的内在动力,而且是与生具来的。因此,好奇不但具有动机的意义,而且还与学习动机具有密切关系。
习惯:有两种涵义:一种是指习得性的行为反应,它们是在生活中经长期练习而养成的。个体一旦养成习惯,在类似的情景下,就会不自觉地出现类似的习惯反应。习惯反应不仅包括动作,而且还包括语言、思想、情绪表达等各方面。另一种是指习得性的动机。个体一旦形成习得性动机,在类似的情境下,就会出现某种行为活动,去追求满足,以消除内在驱力所引起的不安。
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教育综合333名词解释总汇

教育综合333名词解释总汇

教育综合333名词解释总汇教育综合是指通过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和途径,全面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

以下是333个涉及教育综合的名词解释:1. 九年义务教育: 是指国家对6至15岁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为期9年的义务教育制度。

2. 全日制教育: 是指学生在一整天的时间内接受正规教育,包括课堂学习、课外活动等。

3. 职业教育: 是指培养学生具备一定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教育形式。

4. 高等教育: 是指学生完成高中阶段教育后,进入大学或其他高等学府继续学习的教育形式。

5. 成人教育: 是指针对成年人进行的教育,包括继续教育、职业培训等。

6. 在线教育: 是指通过互联网和电子设备进行的教育活动,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

7. 远程教育: 是指通过邮寄、广播、电视、网络等方式进行的不受地域限制的教育。

8. 家庭教育: 是指家长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包括亲子关系建立、价值观培养等。

9. 幼儿教育: 是指对0至6岁儿童进行的早期教育,包括幼儿园和托儿所等。

10. 特殊教育: 是指面向具有特殊需求学生进行的教育,包括听力障碍、视力障碍、智力障碍等。

11. 德育: 是指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教育。

12. 智育: 是指培养学生智力和思维能力的教育,包括知识学习和逻辑思维等。

13. 体育: 是指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教育。

14. 美育: 是指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欣赏和创造能力的教育。

15. 劳动教育: 是指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教育。

16. 心理教育: 是指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情绪管理能力的教育。

17. 创新教育: 是指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教育。

18. 社会实践: 是指学生走出教室,参与社会活动,增强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19. 艺术教育: 是指培养学生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方面的兴趣和能力的教育。

20. 科技教育: 是指培养学生科学技术知识和创新能力的教育。

21. 语言教育: 是指培养学生母语和外语交流能力的教育。

教育综合333名词解释及简答分析论述

教育综合333名词解释及简答分析论述

教育综合333名词解释及简答分析论述教育综合名词解释及简答题1、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名词解释)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是对教育系统中学习的性质、特点、类型以及各种学习过程及条件的研究,揭示学习现象的规律(2)是将这些研究得出的规律用于教育实际,优化教育系统的相关研究。

(名词解释)3、《普通教育学》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在1806年出版的教育学著作,它标志着教育学已经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名词解释)4、《普通教育学》的思想主要是:(1)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2)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3)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理论,即明了、联合、系统、方法;(4)强调了教学的教育性;(5)提出了教育过程中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简答题)5、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赫尔巴特认为,任何活动都必须是井然有序的,都要经历四个阶段,即明了、联合、系统、方法,每个阶段都有自身的特点与内容:(1)明了阶段,教师通过运用直观教具和讲解方法,进行明确的提示,使学生获得清晰表象以做好观念联合,即学习新知识的准备。

(2)联合阶段,由于新表象的产生进入意识,激起原有观念的活动,因而产生新旧观念的联合,但又尚未出现最后的结果,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与学生进行无拘束的谈话,运用分析教学方法。

(3)系统阶段,采用综合分教学方法,是新旧观念间的联合系统化,从而获得新的概念。

(4)方法阶段,新旧观念间的联合形成后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这就要求学生自己进行活动,通过练习巩固新习得的知识,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理论的突出贡献是在严格按照心里过程规律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中的一切因素和活动进行高度抽象,以建立一种明确的和规范化的教学模式,对19世纪后期,20世纪前期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师范教育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该理论所固有的机械论倾向,也使它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

333教育学综合名词解释汇总

333教育学综合名词解释汇总

333教育学综合名词解释汇总教育学是研讨人类在教育活动中的各种问题,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学科。

在教育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多专业术语和名词。

本文将对333个教育学的综合名词进行解释和汇总,并探讨其在教育学领域中的重要性、应用和影响。

一、教育学原理解释1. 传统教育学:传统教育学是指基于长期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一系列教育原则和方法,主要包括师道、育人、非智育、涵养、以身作则等。

2. 现代教育学:现代教育学是在传统教育学的基础上,结合了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如教学设计、学生素养培养、教育评估等。

3. 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虚拟实验等,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的方法和工具。

4. 反传统教育学:反传统教育学是对传统教育学观念的否定和批判,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性,倡导个性化教育和多元评价等。

5. 人本主义教育学:人本主义教育学是强调个体发展和全面素质培养的教育理论,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和情感,追求人的自由和幸福。

二、教育学方法解释1. 实验教育学:实验教育学是通过设计和实施教育实验,研究教育活动的规律和效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 统计教育学:统计教育学是通过收集和分析教育数据,研究教育活动的规模、结构、效果等问题,为决策者提供科学支持。

3. 案例教育学:案例教育学是通过研究个别教育案例,分析教育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法,提供经验教训和指导意见。

4. 比较教育学:比较教育学是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地区、学校的教育制度、课程、教学方法等,研究教育差异和共同点,促进教育改革和交流。

5. 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以个体为单位,深入探究和分析特定教育问题的研究方法,旨在揭示个体成长和教育过程中的内部机制和影响因素。

三、教育学概念解释1. 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对教育活动所追求的理想结果的表达和概括,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等。

333教育综合名词解释

333教育综合名词解释

333教育综合名词解释1.知识的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已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有可能是消极的。

积极的迁移能够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个体知识的迁移,将知识灵活应用,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的知识的积极迁移,避免消极迁移带来的负面影响。

2.知识的含义。

关于知识的含义,学术界没有统一的界定。

从认知论本质上讲,知识指的是人与外界相互作用,获得外界的各种信息,用一定的方式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和组织,形成对事物的理解,从而形成知识。

知识,一般储存在人脑海中,形成个体的知识或主观知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文字符号以书籍,计算机或者其他的载体形式展示出来。

从广义和侠义上讲,广义的知识泛指人们所获得的经验,技能,学习策略等,狭义的知识指的是个体所获得的各种主观表征,不包括心智技能和学习策略等调控经验。

知识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最重要的是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3.认知发展认知是个体获得知识,运用知识加工信息的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

认知发展是个体在心理上表征世界,思考世界的方式的发展,表现为个体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下,认知表征事物,对事物的认识以及面对情境时的思考方式与能力等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改变的过程。

其具有顺序性和连续性、互补性和关联性、不平衡性和阶段性和针对性、社会性规律。

教育者应该遵循个体的认知发展规律和特点对学生进行教育,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4.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一种狭义的教育,与社会教育相对的概念,专指受教育者在各级各类学校内接受各种教育活动,是由专职的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段的要求,遵循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系统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和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需要,促进社会发展,追求和创造人的合理存在的人。

教育综合333名词解释总汇

教育综合333名词解释总汇

名词解释《心理学概论》1.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由于这种指向和集中,人们才能清楚地反映周围现实中的一定对象。

注意具有指向性与集中性两个基本特征。

2.不随意注意:不随意注意又叫无意注意,它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及任务要求,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不随意注意是注意的初级表现形式,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

3.随意注意: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任务,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才能保持的注意。

随意注意有预定的目标任务,它的产生与维持需要意识的调解与控制。

4.随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是事前有预定的目标,却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后注意是一种高水平的注意,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它在节省心智资源的基础上,使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与有价值、有意义的目标对象上,是人类从事复杂活动的必要条件。

从发生上讲,随意后注意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生的。

5.知觉: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

6.记忆:记忆是人们保存和积累个体经验的过程。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人们感知过得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以及从事过的活动等,都会在头脑里留下不同程度的印象,其中一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得以恢复,这个过程就是记忆。

7.再认: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再认的速度和准确性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条件:一是事物识记的巩固程度;二是当前事物与以前经验过的事物的相似度。

8.遗忘:遗忘就是对识记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再认或回忆时发生错误。

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说,遗忘就是信息提取不出来或者提取错误。

9.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最早对遗忘现象进行研究,并发现其规律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

为了使学习和记忆不受旧经验的影响,他用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的材料,把识记材料学习到恰能背诵的程度,经过一定时间间隔再重新学习,以重学时节省的诵读时间或次数作为记忆的指标。

333教育综合名词解释[修改版]

333教育综合名词解释[修改版]

第一篇:333教育综合名词解释333教育综合教育学原理(名词解释)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学校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学校教育专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来说,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存在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育等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

教育: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

广义上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上主要针对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和阶级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现代教育是教师为主导的,师生之间互动的交互过程。

教育学: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是一门广泛存在与人类社会生活中、有目的培养人才的活动,教育学的研究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现实性、辩证性、科学性。

教学:教学是在一定的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在教师有计划的组织与引导下,能动的学习、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自身的智能与体力,养成良好的品行与美德,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简言之,教学乃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地学习知识以获得个性发展的活动。

教育制度: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体系及其组织形式的规则。

它包括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赖以存在和运行的规则,如各种相关的教育法规、规则、条例等。

333教育综合名词解释汇总

333教育综合名词解释汇总

333教育综合名词解释汇总名词解释:1、教育先行:教育先行就是要求教育要面向未来,使教育在适应现存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适当超前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的发展,其中一是教育投资增长速度应当超过经济增长速度;二是在人才培养上要兼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近期与远期的需要,目标、内容等方面适应超前。

2、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基本主张是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的最高宗旨,教育目的应当依据社会的要求来确定。

代表人物:涂尔干、孔德等。

3、终身教育:它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星期,70年代产生广泛影响,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朗格郎。

终生教育强调教育史贯穿人的整个一生及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终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养成学习的习惯和继续学习所需的各种能力。

4、教师专业性发展: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品质的成长发展的过程,也是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成为专业人员并在教学中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教师职业专业化和教师教育专业化。

其中教师职业专业化只能是通过教师教育专业化来实现。

6、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在全国第一次教育讨论会上,蔡元培明确提出新的教育方针,提出“五育并举”的思想。

包括军国民教育(军国民教育即军事体育)、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实利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美感教育亦称美育)。

“五育”并举的教育就是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是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要求的,是对封建教育及半殖民到半封建教育宗旨的否定,在教育思想史上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从人才培养看,也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规律。

7、苏格拉底法: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方法,一般称为“苏格拉底法”,苏格拉底将它称为“产婆术”。

苏格拉底法可以分为四个部分: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

所谓“讥讽”,就是在谈话中让对方谈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然后揭露出对方谈话中的自相矛盾,使对方承认自己对这一问题实际上一无所知。

333教育综合_名词解释

333教育综合_名词解释

333教育综合_名词解释333教育综合名词解释333教育综合是一种以培养综合素质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模式。

本文将对333教育综合进行全面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一、背景介绍333教育综合是“三个3”教育理念的简称,指的是乐器(Three Musical Instruments)、流行舞(Three Popular Dances)、美术(Three Fine Arts)。

这三个方面是综合素质教育的基础,通过培养学生在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的兴趣和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和提升综合素质。

二、乐器(Three Musical Instruments)乐器指的是音乐教育中的三个主要乐器:钢琴、小提琴和古琴。

钢琴是西方古典音乐的代表乐器,小提琴是弦乐器家族中的代表,而古琴则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乐器。

通过学习这三种乐器,学生能够培养音乐欣赏能力、音乐表达能力和音乐创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

三、流行舞(Three Popular Dances)流行舞指的是三种常见的流行舞蹈形式:拉丁舞、街舞和现代舞。

拉丁舞源于拉丁美洲,节奏热情、动感强烈;街舞起源于美国的街头文化,具有自由奔放的风格;现代舞则是一种注重身体表达和情感传达的现代舞蹈形式。

通过学习这三种舞蹈形式,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舞蹈技巧、节奏感和舞台表现力,培养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美术(Three Fine Arts)美术指的是三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绘画、雕塑和摄影。

绘画是用画笔和颜料表达艺术的一种方式,可以表现自然景物、人物形象和抽象的概念;雕塑则是通过塑造和雕刻材料来表现艺术形象,可以是立体的、实际的或抽象的;摄影是运用相机记录和捕捉瞬间的艺术形式。

通过学习这三种艺术形式,学生可以培养审美眼光、观察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审美素养。

五、333教育综合的意义333教育综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333教育综合名词解释

333教育综合名词解释

1.广义教育凡是有目的礼仪等领域。

乐教也是西形式对事物的表征进行加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周官学中的主要科目,概工改造的过程,包括感知,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念广泛,包括音乐、诗歌、记忆、象和思维等认知因的品质的活动,不论是有舞蹈等,实际上是各门艺素,其中抽象因素占据着组织的还是无组织的,系术的总称。

2)射御。

射指最主要的地位,即通过学统的还是零碎的,都是教射箭技术;御指驾驭马拉习形成的合乎心理法则的育。

它包括人们在家庭中,战车的技术。

3)书数。

书心智活动方式,如默背、学校里,亲友间,社会上指文字,数指计算。

六艺心算等。

它具有三个特点:所受到的各种有目的的影教育的特征:既重视思想第一动作对象的观点性;响。

每个人的发展普遍受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

第二,动作执行的内潜性;到广义教育的影响。

既重视传统文化也重视实第三动作结构的简缩性。

狭义教育以影响人的身心践技能。

既重视文事也重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视武备。

既要符合礼仪规的符合法则要求的活动方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

式,它是来自于活动主体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4 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所做出的行动及其反馈的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的高度概括,主要体现在:动作经验。

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1) 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动作技能:也叫操作技能、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方式。

2 校长负责制是校长受上动,更没有学校。

2)官师7.创造性思维指用超常规级政府主管部门委托,在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中,方法,重新组织已有知识党支部和教代会的监督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教经验,产生新方案和新成下,对学校进行全面领导师。

3)政教合一,教育机果的心理过程,是创造性和负责的制度。

在这一领构与行机构不分,教育与认知品质的核心。

333教育综合要点精编 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

333教育综合要点精编 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

一名词解释:1、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的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人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

主要有三种类型: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分支型学制。

目前,双轨学制在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学制方向发展,综合中学是双轨学制并轨的一种理想形式。

2、课程标准:是指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自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

它规定了某门学科的性质与地位,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与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编写课程标准是课程开发的重要步骤。

它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四个部分。

3、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发展他们智力的教育。

它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然规律、社会规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种社会工作的实际本领。

所以,智育也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4、分组教学:是指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

分组教学的类型主要有能力分组和作业分组。

能力分组,是根据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来分组教学的,各组课程相同,学习年限则各不相同。

作业分组,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意愿来分组教学的,各组学习年限相同,课程则各有不同。

分组教学还可以分为内部分组与外部分组两种形式。

内部分组是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前提下,根据学生能力或学习成绩发展变化情况来分组教学的,外部分组则打破传统的年龄编班,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的差别来分组教学。

5、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它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运用陶冶要注意以下3点要求:( 1 )创设良好的情境。

( 2 )与启发引导相结合。

( 3 )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6、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智力活动方式或躯体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

考研资料333教育综合《教育学》名词解释.doc

考研资料333教育综合《教育学》名词解释.doc

《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1、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

2、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3、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等。

4、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5、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6、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7、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8、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9、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10、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11、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12、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13内发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14、外铄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15、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考研333教育综合《教育学》名词解释

考研333教育综合《教育学》名词解释

考研333教育综合《教育学》名词解释《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1、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

2、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3、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等。

4、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5、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6、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7、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8、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9、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10、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11、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12、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13内发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14、外铄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15、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考研333教育综合教育学名词解释

考研333教育综合教育学名词解释

《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1 、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

2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3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等。

4 、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5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6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7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8 、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9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10 、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 ,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11、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12、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13内发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14、外铄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15、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教育学▲▲▲
2 教育质的规定性▲▲▲▲
3 教育者▲▲
4 受教育者▲▲
5 教育中介机构系统▲▲
6 广义教育▲▲▲
7 狭义教育▲▲▲
8 科教兴国▲▲
9 国兴科教▲▲
10 教育目的▲▲▲
11 体育▲
12 智育▲
13 德育▲
14美育▲
15教育制度▲▲▲
16 学校教育制度▲▲▲
17 双轨学制▲▲▲▲
18 单轨学制▲▲▲▲
19分支型学制▲▲▲▲
20 课程▲▲
21 课程方案▲▲
22 课程标准▲▲
23 教科书▲▲
24 课程目标设计▲▲
25 课程内容设计▲▲
26 教学▲▲
27 教学任务▲▲
28教学过程▲▲
29 教学原则▲▲▲▲
a 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b 理论联系实际
c 直观性
d 启发性
e 循序渐进
f 巩固性
g 发展性e 因材施教
p.s. 这个有可能单独拿出一条考名词解释也有可能全部都考出大题
30 教学方法▲▲
31 教学方式▲▲
32 教学手段▲▲
33 教学模式
34教**略
35 中小学常用的教育方法▲▲▲
a 讲授法
b 谈话法
c 读书指导法
d 练习法
e 演示法
f 实验法
g 实习作业法
h 讨论法I 研究法/p.s. 这个同样是挑选出一个考名词解释全部出大题的可能几乎为零36 个别教学制▲▲▲▲
37 班级上课制▲▲▲▲
38 分组教学制▲▲▲▲
39 备课
40 上课
41教学评价
42德育▲▲▲▲
43德育过程
44 德育方法▲▲▲▲▲
a 说服
b 榜样
c 锻炼
d 修养
e 陶冶
f 奖惩
p.s. 这个也是挑选出一个进行名词解释的考核值得注意的是德育方法的每一小点都由可能被考到
45 班主任▲▲▲
46 教师的“角色从” ▲▲▲▲
p.s. 关于教师劳动的特点和教师劳动的价值这两点的分点比较容易出简单题因此就不在名词解释里面点出来了
47学校管理
48 学校管理体制
49 校长负责制▲▲▲
50 学校管理目标
51 教学管理
51 教师管理
52 学生管理
53 总务管理
54 学校管理法制化
55 学校管理人性化
56 学校管理校本化
57 学校管理信息化
老规矩▲表示特别重要没有▲并不代表不会考到
1 学在官府▲▲▲
2大学与小学
3 国学与乡学
4 六艺▲▲▲
5 稷下学宫▲▲▲
6 六经
7 明人伦
8 性恶论
9 闻见知行
10 农与工肆之人
11 素丝论▲
12兼士
13以法为教
14 以吏为师
15 三纲领
16 八条目
17 尊德性
18 道问学
(p.s. 大学和中庸也可以单独拿出来出名词解释)
19 学问思辨行
20 学记
21经学教育
22 太学▲
23 鸿都门学▲
24 郡国学
25对贤良策
26颜氏教育
27性三品
28兴文教
29苏湖教法▲▲
30三舍法▲▲
31积分法▲▲
32六等黜陟法▲▲
33 监生历事▲▲
34 社学▲
35东临书院
36书院讲会
37诂经精舍
38 学海堂
39 白鹿洞书院▲▲▲
40四书章句集注▲▲
41 朱子读书法▲▲▲▲
42致良知
43随人分限所及
44漳南书院▲▲
45六斋▲
46 实学
47 习行
48英华书院
49 马礼逊学校50 学校与教科书委员会
51 中华教育会
52京师同文馆▲▲
53福建船政局▲▲▲
54 幼童留美
55劝学篇▲▲▲▲
56 京师大学堂▲▲▲▲
57 大同书▲▲▲
58 体用一致
59壬寅学制▲▲▲
60壬戌学制▲▲▲
61葵卯学制▲▲▲
62 留日GC
63 庚款兴学
64 五育并举▲▲▲▲
65教育独立思想▲▲
66 平民教育运动▲▲
67 工读主义教育活动▲▲
68 运动教育思潮▲▲
69 勤工俭学运动▲▲
70 科学教育思潮▲▲
71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72 设计教学法
73 道尔顿学制▲▲▲▲
74文纳特卡制
75 1922年新学制▲▲▲
76 收回教育权活动▲▲▲▲
77 三民主义的教育宗旨▲▲▲
78 战时须作平时看▲▲▲
79 大学院▲▲▲
80大学区制▲▲▲
81 戊辰学制▲▲▲
82训育制度
83毕业会考
84西南联大▲▲▲▲
85工农教育
86湖南自修大学
87 农民运动讲习所
88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方针▲▲▲
89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
90全人生指导▲▲▲
91小先生制▲▲▲
91 活教育▲▲▲
中国教育史的重点考察范围除了传统的孔墨显学各个教育家的思想外
宋朝的教改书院隋朝科举兴起的演变和封建教育体制的完备中国近现代学制的内容和演变过程劝学的正反分析清政府教改的失败近代中国教育家的主要观点和思想都需要认真对待
1 斯巴达教育▲▲▲
2 雅典教育▲▲▲
3 美德即知识
4 苏格拉底方法▲▲▲
5 学园▲▲
6 学习即回忆
7 理想国▲▲
8 吕克昂
9 灵魂论
10 自由教育▲▲
11 宫廷教育▲▲
12 骑士教育▲▲
13 城市学校▲▲
14 行会学校▲▲
15 中世纪大学▲▲
16 耶稣会学校
17 贝尔-兰开斯特制▲▲
18 1870年《初等教育法》▲▲▲▲
19 《巴尔福教育法》▲▲▲
20 《哈多报告》▲▲
21 《1944年教育法》▲▲▲▲
22 《1988年教育改革法》▲▲▲▲▲
23 帝国大学令▲▲▲
24 大学区制▲▲▲
25 费里教育法▲▲▲
26 《郎之万—万隆教育改革方案》▲▲▲
27 1959年《教育改革法》▲▲▲
28 泛爱学校
29 实科中学
30 《改组和统一公立普通学校教育总纲计划》▲▲
31 《国民学校章程》▲▲
32 《统一劳动学校规程》▲▲33 《莫雷尔法案》▲▲
34 六三三学制▲▲▲
35 初级学院运动▲▲▲
36 国防教育法▲▲▲
37 中小学教育法▲▲▲
38 生计教育▲▲▲
39 返回基础教育活动▲▲▲▲
40 国家在危机中▲▲▲
41 教育基本法
42 学校教育法
43 泛智学校
44 白板说▲▲▲▲
45 绅士教育
46 幼儿园
47 恩物
48 作业
49 生活准备说▲▲▲
50 知识价值论▲▲▲
51 科学教育论▲▲▲
52 课程论
53 梅伊曼,拉伊的实验教育学
54 公民教育
55 劳作学校
56 昆西教学法▲▲▲
57 有机教育学校▲▲▲
58 葛雷制▲▲▲
59 道尔顿制▲▲▲▲
60 文纳特卡计划▲▲▲
61 设计教学法▲▲▲▲
62 改造主义教育
63 要素主义
64 永恒主义
65 新行为主义教育
66 结构主义教育
67 终身教育思潮▲▲▲▲▲
68 现代人文主义思潮▲▲▲▲
题外话
外国教育史名词解释重点在于各国的教育法案,各国教育方式和各个时期的教育思潮以及学制
▲表示重要程度
没有▲并不代表不会考到,只是相对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