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发展历史

缝纫机的发展历史
缝纫机的发展历史

缝纫机的发展历史

1859年,胜家公司发明了脚踏式缝纫机。托马斯和爱迪生发明了电动机后,1889年,胜家公司又发明了电动机驱动缝纫机。从此开创了缝纫机工业的新纪元。1940年,瑞士爱尔娜公司发明了采用筒式底版铝合金铸机壳、内装电动机的便携式家用缝纫机。1950年以后,进一步发展了家用多功能缝纫机。

建立于1851年的胜家公司是美国最早开始生产缝纫机的公司,在当时的美国,缝纫机的产量仅次于时钟。1870年,美国生产缝纫机的公司有69家,1871年,美国缝纫机年产量为70万台。到1891年,胜家公司已累计生产1000万台缝纫机。可以说,在较长时间内,胜家公司基本上垄断了世界缝纫机的生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原西德、意大利以及日本缝纫机工业发展很快,欧洲各国除仍然生产高档传统家用缝纫机的公司以外,大多企业开始生产工业用缝纫机。在此时期,日本缝纫机企业在政府的资助下,开始生产廉价的缝纫机,并销往美国及世界各地。

七十年代初期,工业先进国家的家用缝纫机市场已趋饱和,日本企业,在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也不得不转向生产工业用缝纫机,而韩国特别是台湾抓住机会, 使得缝纫机工业崛起, 生产中、低档缝纫机并投入国际市场。

1975年,胜家公司又发明了电脑控制的多功能家用缝纫机,此后又逐步用于工业用缝纫机。八十年代初期,世界共有3000多种缝纫机,常用于生产的缝纫机约为600种,发展至今,形形色色的缝纫机已达6000种以上。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德国百福公司发明了电脑平缝机。然而在之后的数年时间里,电脑平缝机产销量极其有限,重机、兄弟、日星、百福、胜家、三菱等厂家,年总量也不过两万台左右。

国内最早生产电脑平缝机的企业是标准。1986年,标准牌电脑平缝机问世。此外,较早投产电脑平缝机的企业有上工、华南、天工等老牌国企。

然而,由于价格昂贵,电脑平缝机在问世后的20多年时间里并没有取得多大的发展。阻碍电脑平缝机快速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就是高昂的价格。80年代中期,百福电脑平缝机每台售价一万六七千元,重机和兄弟每台售价一万二千元左右,是其普通平缝机价格的三倍。标准90年代配备鸿鹄电控系统的电脑平缝机每台售价高达七八千元。造成电脑平缝机价格高企的主要原因是电控系统价格过高。据上海缝制机械行业协会秘书长雷杰回忆,1992年上工从松下采购的电脑平缝机电控系统价格是6 700元/套。笔者问他为什么时隔多年仍能记得如此清楚。时任上工总工程师的雷杰说:“太贵了!”。

这个状况一直持续到2003年方正电脑平缝机的横空出世。

国产电脑平缝机开始进入高速增长期是在2005年。"国产电脑平缝机前2年的销量总和远不及今年前2个月的销量。因此,2005年年初的市场旺季是国产平缝机正式进入电脑缝机时代的分水岭。

市场广阔

中国超过十万家服装生产企业目前拥有多少数量的普通平缝机?这个问题没人能给出准确的回答。但大家都知道,那个数字一定是非常巨大的。因此,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国产电脑平缝机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有多大。

国产电脑平缝机的发展趋势与国内的经济形势紧密相关。电脑平缝机节能高效的优点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国内服装企业缺工缺电的困难。在前些年的“电荒”和近几年愈演愈烈的“用工荒”的共同作用下,国产电脑平缝机迎来了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近年来,国产电脑平缝机高速增长的源动力主要来自市场巨大的需求。对用户来说,采用电脑平缝机最直接的效果就是高效省工、节能降本。

电脑平缝机具有自动剪线、自动倒缝、自动挡线、自动抬压脚等功能,其最大优势是高效节能。服装等生产企业使用电脑平缝机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节省电能、改善生产环境。一般情况下,服装企业使用一台全自动电脑平缝机每年可节省电费1 000元左右。熟练的缝纫工使用全自动电脑平缝机可提高30%的工作效率。电脑平缝机的自动剪线功能可以节省25%的底线面线。全自动电脑平缝机精确的线迹控制提高了服装的产品质检。此外,电脑平缝机还具有环保的优点,其使用时噪声很小、发热量低,据用户反映,缝纫工用过电脑平缝机就不愿意再用普通平缝机了。在“招工难”成为服装行业常态化现象的今天,电脑平缝机就成了工厂吸引工人的重要手段。

推动国产电脑平缝机快速发展的另外一个主要因素是性价比优势。与国外品牌的普通平缝机和电脑平缝机相比,国产电脑平缝机具有明显的性价比优势。2005年前后,市场上国外品牌全自动电脑平缝机的售价是每台7 000多元,而国产全自动电脑平缝机的售价是每台4 000多元,单剪线电脑平缝机的售价是每台3 000多元。当时,国外品牌的普通平缝机每台售价在2 500元左右。更重要的是,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成本的降低,国产电脑平缝机的价格在一直在持续下降,同时,也带动(迫使)国外品牌的电脑平缝机价格不断下调ww w.sun star chi n https://www.360docs.net/doc/1817038425.html, w ww.s u nsta rchin https://www.360docs.net/doc/1817038425.html,.c n w w w.sun star chi n https://www.360docs.net/doc/1817038425.html, w ww.s un sta rchina.c om.c n w w w.sun star chi n https://www.360docs.net/doc/1817038425.html,

缝纫机械进入微利时代

近几年,国产电脑平缝机能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并不断普及,最主要的因素是生产企业持续快速地、大幅度地把生产的成本降了下来,从而使整机价格不断下降,被广大用户所接受。然而,行业的高速增长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也使得国产电脑平缝机的利润率不断下降。随着重机和兄弟电脑平缝机价格的大幅度下调,国产电脑平缝机的性价比优势正在弱化,如今,国产电脑平缝机已经全面进入微利时代。

除了拥有自主的电控系统,规模优势和品牌价值也是电脑平缝机生产企业在微利时代赢得竞争主导权的重要砝码。

电脑平缝机生产成本的最大部分来自电控系统。目前,直驱电脑平缝机电控系统的成本占到整个生产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皮带传动式的电脑平缝机电控系统成本占整个生产成本的比重更高,约40%。这就是近年来一批整机生产企业积极投入研发、生产电控系统的源动力所在。目前,几大国产电脑平缝机生产企业已经部分或者全部采用自己生产的电控系统。业界人士认为,发展势头迅猛的杰克拥有自己的电控系统是迟早的事情。

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经营者意识到,置身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采用节能高效的先进设备。而服装企业更新设备的主要内容,就是在用量最大的平缝机上用电脑平车取代普通平车。

电脑平缝车是高速平缝机增设电脑控制系统,集光、电、磁于一身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能自动执行剪线、回针、抬压脚等步骤,可节省电能、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产环境。

据估算,一台三自动平车每年可节省电费至少1000元,而且使用时噪声小、发热量低。据用户反映,熟练的缝纫工使用三自动电脑平车可提高30%的工作效率,同时电脑平车的自动剪线功能可以节省25%的底线、面线;电脑平车精确的线迹也有利于提高服装的产品质量。因此,缝纫工用过电脑平车就不愿再用普通平车了。现在由于企业招工难,电脑平车已成为工厂吸引工人的重要手段。

国产电脑平车还具有明显的性价比优势。目前,国产三自动平车的售价比国外品牌低1/3左右。并且,随着制造能力不断完善,国产电脑平车价格将会继续下降。

国产电脑平车正是以其节能高效的性能和突出的性价比优势顺应了国内服装产业的发展形势,受到服装生产企业的青睐,成为缝制设备市场的主角。

与产量增长同步,2011年国产电脑平缝机的销量增势迅猛。

南通洁王服装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胡伟忠说,洁王公司2011年共销售电脑平缝机3 000台左右,而该公司2010年电脑平缝机的销量还不到1 000台。“电脑平缝机正在加速普及,这是大势所趋”,胡伟忠说。中山誉联针车行总经理陈立说,该车行2011年预计销售电脑平缝机2 000台,增幅超过50%。据陈立介绍,当地同行也基本上是这个情况。他说:“以前是大企业买,现在中小企业都在买,这是用工形势所迫,不买工人不做。”节能高效是电脑平缝机最显著的优势。而陈立的观点颇为“另类”,他认为安全才是电脑平缝机最重要的优势。“普通平缝机如果忘了关机,马达一直在转,在发热,时间长了可能会发生火灾,电脑平缝机即使忘了关机,也不会发热”,陈立说。据捷兴针车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邱逢春说,捷兴2011年共销售电脑平缝机四五千台,创历史新高。他断言:到2013年,福建地区的普通平缝机将完全被电脑平缝机取代。飞云缝纫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汤中宝认为,推动电脑平缝机加速普及的是用过电脑平缝机的缝纫工。

采访中,林雪平特别提到,用简易型的伺服电机取代离合器电机的“简易型直驱电脑平缝机”在中西部地区的市场潜力很大。林雪平指出,节能是“简易型直驱电脑平缝机”最突出的优势,目前该机型售价一般在2 200元左右,而直驱产品售价在3 500~4 000元之间。作为一个过渡产品,“简易型直驱电脑平缝机”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有明显的优势。

国内市场方兴未艾,国外市场开始启动。2011年,国产电脑平缝机的外贸出口开始呈现快速增长势头。

据林雪平介绍,2011年美机电脑平缝机出口增幅超过100%。“国外也开始普及电脑平缝机了”,林雪平说。他同时指出,目前国外市场上的电脑平缝机档次相对较低,还是以非直驱产品为主,但将来也会象国内市场一样,以直驱产品为主。据叶剑立说,国产电脑平缝机的外贸出口于2010年开始明显增长。他分析道:“因为国外服装产业也普遍遇到用工问题,也需要高效节能的设备”。阮明明说,莱克自2006年开始出口电脑平缝机,2009年开始明显增长。据他分析,国产电脑平缝机外贸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首先是生产成本的下降导致价格下降,有性价比优势,其次是国外高端用户有设备升级的需求。

据叶仙冲说,从整个行业来看,2011年下半年国产电脑平缝机价格降幅明显,在10%~20%之间。他同样认为,如果市场持续低迷,国产电脑平缝机的价格还会走低。“面对价格战,大森的策略是走品牌和品质路线,控制产量,提升质量”,叶仙冲说。阮明明认为,目前国产电脑平缝机的价格比2010年和2011年年初下降了20%~30%。他说:“市场萧条,企业就会降价促销。”阮明明指出,目前国产电脑平缝机已完全处于微利时代,即使市场持续低迷,价格也不能再下降了,因为再降就没利润了,而没有一定的利润,就不能保证售后服务。“降价等于慢性自杀”,阮明明说。他说莱克应对价格战的策略是改良产品设计上的缺陷、通过提升材料的品质和采用高品质零部件来提升产品的质量、突出产品功能上的差异化。

阮积祥认为2012年国产电脑平缝机的价格还会下降。但他给出的降价原因却与众不同,他认为,国产电脑平缝机价格走低主要缘于技术创新使生产成本下降。

胡伟忠说国产电脑平缝机目前的价格呈下行趋势,且未来价格还会下降,因为生产企业库存压力很大。他说:“如果不是市场低迷,价格是不会降的,因为利润率已经很低。”邱逢春认为,2011年下半年部分国产电脑平缝机品牌价格降幅过大。他同样认为,如果市场持续低迷,价格肯定还会走低。针对2011年出现的国产电脑平缝机降价潮,汤中宝指出,现在对经销商来说,质量比价格更重要。他说,质量好的产品尽管价格高,但用户容易接受,关键是经销商的售后服务压力小,否则卖了质量差的产品,售后服务压力大不说,还会影响货款回笼,品牌美誉度也会受损。“现在质量差的产品,机修工都不愿意修,即使愿意修,成本也高,因为得多招人”,汤中宝说。为此,飞云公司对电脑平缝机的供应采取个性化订单的做法,即对电控、旋梭等关键零部件指定品牌,要求厂家采用优质零件,优质优价。

档次提升技术进步

近年来,在产销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国产电脑平缝机的产品档次也在不断提升。这其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直驱产品的占比快速上升,成为主流。此外,作为电脑平缝机更新一代升级产品的“一体机”(集成一体化的电脑平缝机,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将电控系统置于机头内,无外置电控箱,业界俗称“一体机”)也已开始崭露头角。

朱寅说,2011年标准直驱电脑平缝机的比重为70%,而2010年为45%。他说:“从目前的趋势来看,直驱电脑平缝机一定是发展趋势,因为制造商和经销商都在全力推广,没有一点不同的声音。”关于一体机,据朱寅说,标准已经量产。“从目前国内的销售习惯和用户的采购习惯来看,一体机可能会是趋势,就看电控装在机器上后会不会故障频频发生”,

朱寅说。据徐仁舜说,中捷的电脑平缝机早在2年前就已经全部是直驱产品了。“这是行业的发展趋势,直驱产品安装、运输更方便,也更节能,更环保”,徐仁舜说。对于一体机,徐仁舜说中捷目前尚在开发之中,未投产。他认为一体机是电脑平缝机的一个发展方向,而至于市场前景,还得从质量和性价比等方面综合考量,要看市场和用户的接受程度。阮积祥说,杰克的非直驱电脑平缝机已经于2011年下半年停产。“一体机目前处于小批量生产阶段,工业机产品设计家用机化是必然的趋势”,阮积祥说。

2011年,美机直驱电脑平缝机的占比达到了90%。据林雪平透露,2012年美机的非直驱电脑平缝机将停产。林雪平认为,直驱电脑平缝机比重快速上升的主要因素首先是价格持续下降,有性价比优势;其次是节能效果更好;再次是档次高,能提升用户的形象。他同时指出,在直驱电脑平缝机中,微油直驱产品的比重也在快速上升。“这是行业趋势,微油机器不会污染缝制品,是用户的发展需要”,林雪平说。美机在CISMA2011上也展示了一体机。林雪平也认为一体机是行业的发展方向,但技术的真正成熟还有待市场检验,要经过用户大量的、长时间的使用后才能验证。他说:“对一体机,美机要积极开发,进行产品储备,一旦技术成熟,就会大力推广”。

自2011年起,汇宝的电脑平缝机全部为直驱产品。据叶剑立说,汇宝的一体机已于2011年7月开始量产。“量产之前我们已经在两个服装厂试用了一年多,没什么大问题,生产成本只比非一体机高出10%左右,市场容易接受,是行业发展方向”,叶剑立说。他认为,美观、节能、环保是一体型电脑平缝机的优势。

据叶仙冲说,大森于2010年就淘汰了非直驱电脑平缝机。他说:“直驱电脑平缝机和非直驱电脑平缝机的成本很接近,直驱产品的主要优势是没有皮带产生的污染,且噪声更低。”

莱克目前的电脑平缝机也已经全部为直驱产品,一体机则在CISMA2011后开始上市销售,2011年年底实现量产。阮明明认为直驱电脑平缝机比重快速上升是大势所趋。他说:“2009年非直驱产品还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自2010年开始,非直驱产品就逐渐淡出市场。” 阮明明指出,2011年以来,尤其是下半年市场淡下来之后,很多生产企业有时间和精力考虑产品的改良和创新。“可以这么说,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一批有实力,有品牌的企业掀起了国产电脑平缝机性能改良、品质提升的高潮,这方面,杰克、中捷、富山、求精等企业有不俗的表现”,阮明明说。在阮明明看来,电脑平缝机改良的主要方向是如何适应服装生产多面料、多线迹的需求。其次是设计上的改良,比如电机和主轴的连接方法。再次是节能环保方面的提升,比如力矩越来越轻,电机的能耗就越来越低。

胡伟忠说,洁王公司于2011年9月开始销售一体型电脑平缝机。他说:“一体机运输、安装方便,价格也不贵,用户反映很好,肯定是行业的发展趋势。”誉联针车行虽然还没卖过一体型电脑平缝机,但陈立也认为这是行业的发展趋势。“就像伺服电机,5年前大家都不看好,现在已经成为主流,事物永远是在向前发展的”,陈立说。

中国铁路历史发展史

中国铁路历史发展史 中国有铁路始于清朝末期。然而清政府腐败、保守、专制,唯祖宗之规是从,不肯接受新生事物。他们把修建铁路、应用蒸汽机车视为“奇技淫巧”,认为修铁路会“失我险阻,害我田庐,妨碍我风水”,因而顽固地拒绝修建铁路。 1876年7月3日,由英、美合谋,由英国在华的代理人——怡和洋行——背着清政府诡称修建从吴淞到上海的一条“寻常马路”,擅自在中国的土地上修建的中国第一条营业性铁路上海吴淞铁路建成通车了。随后,清政府出银28.5万两,分3次交款赎回这条铁路并予以拆除。 1879年,洋务派首领李鸿章为了将唐山开平煤矿的煤炭运往天津,奏请修建唐山至北塘的铁路。清政府以铁路机车“烟伤禾稼,震动寝陵”为由,决定将铁路缩短,仅修唐山至胥各庄一段,胥各庄至芦台间开凿运河,连接蓟运河,以达北塘海口;为避免机车震动寝陵,决定由骡马牵引车辆。 然而用骡马牵引车辆根本不能发挥出铁路应有的效用,1881年唐胥铁路通车时,中国工人凭借时任工程师的英国人金达的几份设计图纸,采用矿场起重锅炉和竖井架的槽铁等旧材料,试制成功了一台0-3-0型的蒸汽机车。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制造的第一台机车。 另有一种说法是,中国第一辆火车是当时任唐胥铁路总工程师的英人薄内的夫人仿照乔治·斯蒂文森制造的英国著名的蒸汽机车“火箭号”而造成的,并把它命名为“中国火箭号”。可是中国工人却在机车两侧各刻一条龙,于是就把它叫做“龙号”机车。 由于照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Rocket of China(中国火箭)的字样和龙的标记,所以后人一直认定这就是中国制造的第一台机车。但是从遗留下来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台机车设计规范、制造精良,怎么能和由废旧料制造的“怪物”等而观之? 2003年,研究中国铁路的英国人彼得·克拉什发现了一张金达与“中国火箭号”合影的照片。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这张照片上的“中国火箭号”与中国保存的那张照片上“中国火箭号”有明显地不同之处:机车的烟囱一个细而高,一个粗而矮;机车两侧水柜前,一个有鞋形块,一个没有;司机室上,一个是№1的标记,一个是圆形标记……由于年代的久远,资料的缺少,中国制造的第一台机车之谜依然扑朔迷离,一时难以真相大白。 目前中国铁道博物馆收藏着一台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机车,由于它机身上有一个大大的“0”字,人们便把它称为“0号”机车。专家考证后认为唐胥铁路通车后,“1882年,又从英国购来两台小型的0—2—0式(只有两对动轮)机车(称0号),参加运行。”被认为是中国进口的第一辆机车。 自1881年建成唐胥铁路至1911年清政府垮台的30多年间,是中国铁路的首创阶段。这一阶段内,清政府由于洋务派和国内有志之士的不断建议和提倡,不但改变了修建铁路会“失我险阻,害我田庐,妨碍我风水”的认识,而且接受战争失败的教训,又进而从加强海防上认识到“铁路开通可为军事上之补救”,终于确定兴建铁路的方针,建立铁路公司,开始有筹划地修建铁路了。30多年时间里,中国的18个省市修筑了铁路计9137.2公里。这些铁路有的是官办,有的是商办,有的是官商合办,还有一部分是中外合办,或者干脆就是外国人修的。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铁路仍然是客运和货运兼顾的常规铁路,高速铁路、重载铁路和常规铁路虽然基本形式相同,但在技术方面,包括机车和车辆、线路和轨道以及列车的编组和运行都各不相同。因此,各国铁路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技术修建或改造本国的铁路。铁路运输的这些发展,成为铁路新发展时期的突出特点。

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

摘要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基于在MALAB中行潮流计算的原理、意义,然后用具体的实例,简单介绍了如何利用MALAB去进行电力系统中的潮流计算。 众所周知,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研究电力系统稳态运行情况的一种计算,它根据给定的运行条件及系统接线情况确定整个电力系统各部分的运行状态:各线的电压、各元件中流过的功率、系统的功率损耗等等。在电力系统规划的设计和现有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研究中,都需要利用潮流计算来定量地分析比较供电方案或运行方式的合理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此外,在进行电力系统静态及暂态稳定计算时,要利用潮流计算的结果作为其计算的基础;一些故障分析以及优化计算也需要有相应的潮流计算作配合;潮流计算往往成为上述计算程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上这些,主要是在系统规划设计及运行方式安排中的应用,属于离线计算范畴。 牛顿-拉夫逊法在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常用算法之一,它收敛性好,迭代次数少。本文介绍了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机辅助分析的基本知识及潮流计算牛顿-拉夫逊法,最后介绍了利用MTALAB程序运行的结果。 关键词: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牛顿-拉夫逊法,MATLAB

ABSTRACT This article first introduces the flow calculation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MALAB Bank of China, meaning, and then use specific examples, a brief introduction, how to use MALAB to the flow calculation in power systems. As we all know, is the study of power flow calculation of power system steady-state operation of a calculation, which according to the given operating conditions and system wiring the entire power system to determine the operational status of each part: the bus voltage flowing through the components power, system power loss and so on. In power system planning power system design and operation mode of the current study, are required to quantitatively calculated using the trend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program or run mode power supply reasonable, reliability and economy. In addition, during the power system static and transient stability calculation, the results of calculation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trend as its basis of calculation; number of fault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also requires a corresponding flow calculation for cooperation; power flow calculation program often become the an important part. These, mainly in the way of system design and operation arrangements in the application areas are off-line calculation. Newton - Raphson power flow calculation in power system is one commonly used method, it is good convergence of the iteration number of small, introduce the trend of computer-aided power system analysis of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power flow Newton - Raphson method, introduced by the last matlab run results. Keywords:power system flow calculation, Newton – Raphson method, matlab

(完整版)铁道机车发展史

世界机车发展史 1804年,英国人理查德·特里维希克改进瓦特的蒸汽机,造出了一台货运 蒸汽机车。这台蒸汽机车,在结构上初步具备了早期蒸汽机车的雏形。后来, 他又把这种蒸汽机装在铁路马车上,于是,出现了最早的蒸汽机车。他的这一 发明,被称作世界交通运输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发明创造。 理查德·特里维希克 1810年,英国人乔治·斯蒂芬森开始自己动手制造蒸汽机车,到1814年 他的“布鲁克”号机车开始运行,这台机车有两个汽缸、一个 2.5米长的锅炉,装有凸缘的车轮可以拉着8节矿车载重30吨,以6.4千米/时的速度前进。在 以后的10年中,史蒂文生造了12辆与“布鲁克”号相似的火车头,虽然在设 计上没有突破前人的成就,但他以经预见到火车时代即将到来。 “布鲁克”号 1825年9月27日,乔治·斯蒂芬森亲自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动力”1号 机车,拉着550名乘客,从达灵顿出发,以24千米/时的速度驶向斯托克顿, 这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列用蒸汽机车牵引,在铁路上行驶的旅客列车。 乔治·斯蒂芬森

1878年, 河北开滦煤矿开工, 为了运输煤炭, 清政府决定修建唐胥铁路, 并于1880年动工, 1881年通车, 铁路全长10千米, 后来, 有凭借英国人的几 分设计图纸, 利用矿厂的起重机锅炉﹑长井架等设备, 装配制成中国第一台蒸 汽机车──“龙”号机车。 “龙”号蒸汽机车 蒸汽机车虽然得到广泛应用, 但也存在着许多难以克服的缺点, 比如他运 送的煤的1/4被他自己“吃掉”了, 他每行驶80千米~100千米就要加水, 行 驶200千米~300千米就要加煤, 行驶5000千米~7000千米还要洗炉;他在行驶中要排放黑烟, 污染环境, 尤其是在过山洞时, 浓烟难以散出去, 影响旅客和 车上工作人员的健康……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 曾经辉煌一时的蒸汽机车开始退出历史舞台, 逐渐被新一代的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所取代。 1879年, 德国人西门子制造出一台小型电力机车, 由150负直流发电机供电,能运载20名乘客,时速12千米,同年在柏林贸易展览会上,西门子驾驶 这辆电力机车首次成功运行。这台“不冒烟”的机车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 电 力机车从此发展起来。1890年, 英国的电力机车正式用于营业; 美国于1895 年开始将电力机车应用于干线运输; 以后德国、日被相继研制出了实用的电力 机车。 1879年西门子在柏林展示第一辆小型电动机车 1903年7月8日,德国首先运行了由钢轨供电的动车组,由4节动车和2 节拖车编成。同年8月14日,又运行了由接触网供电的动车组,这是世界上第一列由接触网供电的单相交流电动车组。 1904年, 瑞士又架设了单向交流电压1.5万伏的高压电线, 为500马力的BB型电力机车供电, 从此, 电气化铁路迅速发展起来。 20世纪出,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组装了一辆汽油机车,用内燃机带动发电机,在通过发电机带动电动机,推动机车前进。柴油机发明后,由于它的经济性好,很快在铁路上得到广泛应用。1925年,美国新泽西州的中央铁路使用了第一辆

缝纫机的发展历史

缝纫机的发展历史 1859年,胜家公司发明了脚踏式缝纫机。托马斯和爱迪生发明了电动机后,1889年,胜家公司又发明了电动机驱动缝纫机。从此开创了缝纫机工业的新纪元。1940年,瑞士爱尔娜公司发明了采用筒式底版铝合金铸机壳、内装电动机的便携式家用缝纫机。1950年以后,进一步发展了家用多功能缝纫机。 建立于1851年的胜家公司是美国最早开始生产缝纫机的公司,在当时的美国,缝纫机的产量仅次于时钟。1870年,美国生产缝纫机的公司有69家,1871年,美国缝纫机年产量为70万台。到1891年,胜家公司已累计生产1000万台缝纫机。可以说,在较长时间内,胜家公司基本上垄断了世界缝纫机的生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原西德、意大利以及日本缝纫机工业发展很快,欧洲各国除仍然生产高档传统家用缝纫机的公司以外,大多企业开始生产工业用缝纫机。在此时期,日本缝纫机企业在政府的资助下,开始生产廉价的缝纫机,并销往美国及世界各地。 七十年代初期,工业先进国家的家用缝纫机市场已趋饱和,日本企业,在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也不得不转向生产工业用缝纫机,而韩国特别是台湾抓住机会, 使得缝纫机工业崛起, 生产中、低档缝纫机并投入国际市场。 1975年,胜家公司又发明了电脑控制的多功能家用缝纫机,此后又逐步用于工业用缝纫机。八十年代初期,世界共有3000多种缝纫机,常用于生产的缝纫机约为600种,发展至今,形形色色的缝纫机已达6000种以上。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德国百福公司发明了电脑平缝机。然而在之后的数年时间里,电脑平缝机产销量极其有限,重机、兄弟、日星、百福、胜家、三菱等厂家,年总量也不过两万台左右。 国内最早生产电脑平缝机的企业是标准。1986年,标准牌电脑平缝机问世。此外,较早投产电脑平缝机的企业有上工、华南、天工等老牌国企。 然而,由于价格昂贵,电脑平缝机在问世后的20多年时间里并没有取得多大的发展。阻碍电脑平缝机快速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就是高昂的价格。80年代中期,百福电脑平缝机每台售价一万六七千元,重机和兄弟每台售价一万二千元左右,是其普通平缝机价格的三倍。标准90年代配备鸿鹄电控系统的电脑平缝机每台售价高达七八千元。造成电脑平缝机价格高企的主要原因是电控系统价格过高。据上海缝制机械行业协会秘书长雷杰回忆,1992年上工从松下采购的电脑平缝机电控系统价格是6 700元/套。笔者问他为什么时隔多年仍能记得如此清楚。时任上工总工程师的雷杰说:“太贵了!”。 这个状况一直持续到2003年方正电脑平缝机的横空出世。 国产电脑平缝机开始进入高速增长期是在2005年。"国产电脑平缝机前2年的销量总和远不及今年前2个月的销量。因此,2005年年初的市场旺季是国产平缝机正式进入电脑缝机时代的分水岭。 市场广阔

配电网络的拓扑分析及潮流计算

配电网络的拓扑分析及潮流计算 李晨 在当前经济迅猛发展、供电日趋紧张的情况下,通过配电网络重构,充分发挥现有配电网的潜力,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对配电网拓扑分析、对配电网络潮流计算作分析研究,应用MATLAB编程来验证并分析配电网结构特点。配电网的拓扑分析用树搜索法,并采用前推回代法进行潮流计算分析,通过树搜索形成网络拓扑表,然后利用前推回代法计算潮流分布。 1 配电网的接线分析 配电网是指电力系统中二次降压侧直接或降压后向用户供电的网络。配电网由馈线、降压变压器、断路器、各种开关构成。就我国电力系统而言,配电网是指110kV及以下的电网。在配电网中,通常把110kV,35kV级称为高压,10kV级称为中压,0.4kV级称为低压。从体系结构上,配电网可以分作辐射状网、树状网和环状网,如图2.3所示。我国配电网大部分是呈树状结构。 辐射网树状网环状网 图1-1配电网的体系结构 1.1 配电网的支路节点编号 通过简化可把一个复杂的配电网络简化成一个节点一边关系的树状网络,于是就可以运行图论的知识进行网络拓扑分析。按照这种简化模型,易知:节点数目比支路数目和开关数目多1,所以节点从0开始编号,而支路数和开关数从1开始编号,这样编号三者在序号上就可以完全一致,为后面的网损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联络线支路和上面的联络开关编号放在最后处理。 图1-2节点支路编号示意图 图中①为节点号,1为支路号,其它节点、支路编号的含义相同。 节点、支路编号原则:将根节点编为0,并按父节点小于子节点号的原则由根节点向下顺序编号,规定去路正方向为父节点指向子节点,且支路编号与其子节点同号,则网络结构

关于中国航天飞船发展史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国航天飞船发展史的调查报告 郴州市九中209班贺虹莎 【摘要】 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以来,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迄今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建立了能发射各类卫星和载人飞船的航天器发射中心和由国内各地面站、远程跟踪测量船组成的测控网;建立了多种卫星应用系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间科学研究系统,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队伍。 【关键词】中国航天, 飞船发展史,稳定发展. 【正文】 一、简介中国航天发展史 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 1964年7月19日,中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宇航员和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1970年4月24日,随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88年9月7日,长征4号运载火箭在太原成功发射了风云1号A气象卫星。

1990年4月7日,“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1号”卫星,中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为发射载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础。 1992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宇宙飞船--“神舟”试验飞船,飞船返回舱于次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2001年1月1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2号试验飞船,按照预定计划在太空完成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于1月16日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准确返回。 2002年3月25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3号试验飞船,环绕地球飞行了108圈后,于4月1日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 2002年12月3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4号飞船。 载人航天工程又称“921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1992年1月做出决策并开始实施的重大工程。1999年月11月成功发射了第一艘无人飞船,随后又成功发射了3艘无人飞船,2003年10月15日,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神舟5号飞船胜利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飞天”的千年梦想。 2005年10月12~17日,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圆满完成神舟六号飞行任务,中国载人航天实现了2人5天、航天员直接参与空间科学实验活动的新跨越,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2008年9月25日~28日,航天员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和景海鹏圆满完成神舟六号飞行任务。因为有人出舱活动时,必须要有三个人协同完成。2008年9月27日16点30分,景海鹏留守返回舱,另外两人分别穿着中国制造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和俄罗斯出品的“海鹰”舱外航天服进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兼任气闸舱的轨道舱。翟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待命,实现了中国人历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 2011年11月1日~17日,神舟八号飞船发射。神舟八号无人飞船,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艘飞船,于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升空后2天,“神八”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组合体运行12天后,神舟八号飞船脱离天宫一号并再次与之进行交会对接试验,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等一系列关键技术。2011年11月16日18时30分,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分离,返回舱于11月17日19时许返回地面。

缝纫机发展史

缝纫机发展史 链式缝纫机:制造年份:约1790年 详细介绍: 制造商:Thomas Saint, 英国1790年制造的原机已不存在,这是复制品。 (1996年复制) 环线链式缝纫机:制造年份:约1800年 详细介绍: 制造商:Balthasar Krems, 德国Balthasar Krems手工制作德国尖帽、红色修道士帽为生。由日常工作中产生灵感,发明这些机器。一些功能至今被此类

机器所延用。Krems最重要的发明是出射点的针。(复制 品) 手工缝纫机:制造年份:1814年 详细介绍: 制造商:Joseph Madersperger, 奥地利Madersperger 手工缝纫机用出射点的针。在他的机器上用出射点的针可以缝出双线回式打结针迹,由256个独立部件组成。Madersperger是一个先驱者和不断的创新者。(1997年复制) 链式缝纫机:制造年份:约1830年 详细介绍:

制造商:Barthelemy Thimonnier ,法国1830年,法国的裁缝Barthelemy Thimonnier发明该机,已能达到200链式针脚/分钟。1831年巴黎已有80台Thimonnier的机器。后由于巴黎裁缝们感到了威胁,并受法国大革命精神的感染,这些机器被全部摧毁。1851年Thimonnier继续制造了达到300链式针脚/分钟的机器。(1997年复制) 双线锁式缝纫机 制造年份:约1846年 详细介绍: 制造商:Elias Howe, Boston, 美国美国人Elias Howe 于1846年制造的第一台双线锁式缝纫机的原样复制品。(1995年复制) 双线锁式缝纫机 制造年份:约1852-1856 详细介绍: 制造商:A. B. Wilson, Watertown, Conneticut, 美国第一台带中央卷线轴的双线锁式缝纫机,其中的技术仍被用于家用缝纫机。只有3台样品留存于世界。

计算工具发展简史

计算工具发展简史 张郭男北大哲学系2010级---1192772452@https://www.360docs.net/doc/1817038425.html, 从最早有实物见证的计算工具-----算筹,到现在以快速,高效,智能,大容量存储,多媒体再现,网络共享和自动化处理为特点的功能强大的现代计算机的出现,计算工具已由人类手的延伸发展到脑的延伸,人类的信息处理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路。一个个激动人心的里程碑耸立在路旁,标记着当时人们的成就。 最早有实物见证的计算工具是诞生于中国的算筹,根据史书的记载和考古材料的发现,古代的算筹实际上是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竹制小棍子,可以看做是它的硬件,而它的摆法便是其软件了。由于它在运算时使用十进位制,又使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软件运算系统,这个传统在相当程度上使中国古代的数学水平长期领先于其他民族。后来算盘也被发明,成为西方计算工具传入前中国人计数的主要工具,两千余年的实践中算盘的计算口诀也发展到极成熟的地步,乃至一个熟练的使用算盘的会计有时可以在速度上击败使用计算器的工人,也就是说通过操纵者的熟练可以使运算速度达到惊人的水平。这样的优

势使中国的计算工具长期没有向西方的自动计算的,现代的方向发展,而是近于停滞不前。 而到了1642年,西方在计算工具方面取得了进展,第一台机械计算器-------加法器由19岁的帕斯卡制作成功。加分器是对中国算盘式的主要凭借操纵者素质提高来提高运算速度的计算机模式的一个突破,它第一次确立了计算机器的概念。后来,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对加法器加以改良,发明了可以做乘除运算的计算器。人类的计算工具开始趋向于自动化,现代计算机的出现于是具有了可能。但加法器和乘法器的出现只是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中国算盘的思路,创造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计算机还需时日。 下一个在人类计算工具发展历史上留下痕迹的,是巴贝奇设计的差分机。1822年差分机的模型出现,"这台机器不论在可能完成的计算范围、简便程度以及可靠性与精确度方面,或者是计算时完全不用人参与这方面,都超过了以前的机器。"这句话道出了差分机的先进性。它第一次引进了程序控制的思想,“它能够按照设计者的旨意,自动处理不同函数的计算过程”,这是个了不起的进步。1834年,野心勃勃的巴贝奇在1822年的基础上进行了大的改进,并取名为分析机。由于当时的技术水平限制,分析机仅仅停

缝纫机发展史

缝纫机发展史 链式缝纫机:制造年份:约1790年 详细介绍: 制造商: Thomas Saint,英 国1790年制造的 原机已不存在,这 是复制品。 (1996年复制)ir^ 环线链式缝纫机:制造年份:约1800年 详细介绍: 制造商:Balthasar Krems,德国Balthasar Krems手工制作德国尖帽、红色修道士帽为生。山日常工作中产生灵感,发明这些机器。一些功能至今被此类

机器所延用。Krems最重要的发明是出射点的针。(复制 品) 手工缝纫机:制造年份:1814年 详细介绍: 制造商:Joseph Madersperger,奥地利Madersperger手丄缝纫机用出射点的针。在他的机器上用出射点的针可以缝出双线回式打结针迹,由256个独立部件组成。Madersperger是一个先驱者和不断的创新者。(1997年复制)链式缝纫机:制造年份:约1830年 详细介绍: 制造商:Barthelemy Thimonnier ,法国1830 年,法国的裁缝Barthelemy Thimonnier发明该机,已能达到200链式针脚/分钟。1831年巴黎已有80台Thimonnier的机器。后山于巴黎裁缝们感到了威胁,并受法国大革命精神的感染,这些机器被全部摧毁。1851年Thimonnier继续制造了达到300链式针脚/ 分钟的机器。(1997年复制) 双线锁式缝纫机 制造年份:约1846年 详细介绍: 制造商:Elias Howe, Boston,美国美国人Elias Howe于1846年制造的笫一台双线锁式缝纫机的原样复制品。(1995年复制)

中国航天发展史

中国航天发展史 一九五六年二月,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 一九五六年三月,国务院制订《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其中提出要在十二年内使中国喷气和火箭技术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一九五六年四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统一领导中国的航空和火箭事业。聂荣臻任主任,黄克诚、赵尔陆任副主任。 一九五六年五月十日,聂荣臻副总理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导弹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见》。五月二十六日,周恩来总理主持中央军委会议讨论同意,并责成航委负责组织导弹管理机构和研究机构。 一九五六年十月十五日,聂荣臻副总理就发展中国导弹事业向中央报告,提出对导弹的研究采取“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外国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方针。十七日,中央批准了这个报告。 一九五八年一月,国防部制订喷气与火箭技术十年(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七年)发展规划纲要。 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之后,中国一些著名科学家建议开展中国卫星工程的研究工作。一些高等院校也开始进行有关学术活动。中国科学院由钱学森、赵九章等科学家负责拟订发展人造卫星的规划草案,代号为“五八一”任务,成立了“五八一小组”,议定建立三个设计院落。八月,第一设计院成立。十一月,迁往上海,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 一九五八年四月,开始兴建中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 一九五八年五月十七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指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一九六0年二月十九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九月,探空火箭发射成功。 一九六0年十一月五日,中国仿制的苏联“P—2”导弹首次发射试验获得成功。 一九六二年三月二十一日,中国独立研制的第一枚中近程火箭发射试验失败。一九六三年一月,中国科学院成立星际航行委员会,由竺可桢、裴丽生、钱学森、赵九章等领导,研究制订星际航行长远规划。 一九六四年四月二十九日,国防科委向中央报告,设想在一九七0年或一九七一年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一九六四年六月二十九日,中国自行研制的中近程火箭再次发射试验,获得成功。 一九六四年七月十九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枚生物火箭。 一九六五年,中央专门委员会批准第七机械工业部制订的一九六五至一九七二年运载火箭发展规划。 中央专委责成中国科学院负责拟订卫星系列发展规划。 一九六五年十月,中国科学院受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委托,召开第一颗人造卫星方案论证会。 一九六六年六月三十日,周恩来总理视察酒泉运载火箭发射基地,观看中近程火箭发射试验,祝贺发射成功。 一九六六年十月二十七日,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成功。弹头精确命中目标,实现核爆炸。 一九六六年十一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和“东方红一号” 人造卫星开始研制。 一九六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中国研制的中程火箭首次飞行试验基本成功。 一九六七年,“和平二号”固体燃料气象火箭试射成功。

直流电网潮流分析与控制的发展趋势和关键问题

电压源型换流器(VSC)的概念首先由加拿大McGill大学的Boon-TeckOoi首次提出,其具有不需无功补偿、提高交流电网功角稳定性、有功和无功能够快速独立控制等优点,适用于解决新能源发电功率的随机性和波动性问题[1-3]。该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双端”—“多端”—“直流电网”的演进过程,电压源型换流器构建的直流电网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能源资源的互补特性及现有的交直流输配电设备,实现广域大范围内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大规模新能源电力的可靠接入,是解决新能源发电并网问题的最佳技术方案之一[4-5]。 构建未来直流电网面临着一些关键技术挑战。一方面,包括高压直流断路器及DC/DC变换器在内的关键设备研制是直流电网必须解决的关键核心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直流电网的响应时间常数较小,对直流电网系统仿真、直流电网运行控制和保护技术、直流电网快速故障检测技术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众所周知,潮流问题是电力系统分析中最基本的问题,对直流电网潮流分析与控制技术的研究也是上述问题研究的重要基础。近年来,直流电网潮流问题引起了大量学者的关注[6-7]。目前,直流电网的潮流问题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其中的科学问题和内在规律尚未得到完全揭示,因此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8]。 在关于直流电网的潮流研究中,最基本的问题是直流电网潮流分析与控制技术,本文分别对直流电网潮流分析与直流电网潮流控制进行了论述。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主要对直流输电网络进行分析总结,未考虑直流配电网络。本文首先归纳了直流电网潮流计算方法,同时考虑到VSC 具有高度可控性,进而对含VSC的最优潮流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先后分析了二者的收敛性与计算效率;然后在此基础上,概述了控制直流电网潮流的方法—系统级控制和直流潮流控制器技术,其可用来实现最优潮流的分布,并且对潮流控制能力和经济性做出了分析;最终对直流电网潮流分析与控制的发展趋势和关键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展望,为未来直流电网潮流问题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技术参考。 1、直流电网潮流分析 世界范围内对直流电网的建设都依托于现有的交流电网,并不是从零开始、与交流电网相互独立,所以一般对直流电网潮流和最优潮流的分析都是以直流电网和与其连接的交流电网构成的交直流混合系统为研究对象。因此,本文以交直流混合系统为基础,且主要对交直流混合电网中的直流电网潮流分析进行归纳和总结。 本节系统的分类总结了直流电网潮流计算方法,同时,为了更好的利用VSC的控制性能,对直流电网最优潮流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 1.1 直流电网潮流计算 随着大量的直流电网连接于现有的交流电网,对系统的设备运行、继电保护以及安全稳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交直流电网潮流计算展开研究以防止过负荷、电压越限等问题。交流系统潮流计算只是求解节点的4个状态量: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压幅值和相角,而交直流混合系统还需要求解直流电压/电流、换流器的功率因数以及调制比。在进行交直流电网潮流计算时,需要在现有的交流系统计算模型中引入直流系统变量以建立交直流混合系统的非线性方程组,如图1所示。 图1中:Pi、Pj为不同换流站与交流系统之间流动的有功功率;Qi、Qj为不同换流站与交流

电力系统的发展

电力系统的发展 定义: 由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它的功能是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主要包括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及电厂辅助生产系统等)转化成电能,再经输、变电系统及配电系统将电能供应到各负荷中心,通过各种设备再转换成动力、热、光等不同形式的能量,为地区经济和人民生活服务。由于电源点与负荷中心多数处于不同地区,也无法大量储存,故其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费都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并在同一地域内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电能生产必须时刻保持与消费平衡。因此,电能的集中开发与分散使用,以及电能的连续供应与负荷的随机变化,就制约了电力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据此,电力系统要实现其功能,就需在各个环节和不同层次设置相应的信息与控制系统,以便对电能的生产和输运过程进行测量、调节、控制、保护、通信和调度,确保用户获得安全、经济、优质的电能。 建立结构合理的大型电力系统不仅便于电能生产与消费的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和分配,减少总装机容量,节省动力设施投资,且有利于地区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更大限度地满足地区国民经济日益增长的用电需要。电力系统建设往往是国家及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力系统的出现,使高效、无污染、使用方便、易于调控的电能得到广泛应用,推动了社会生产各个领域的变化,开创了电力时代,发生了第二次技术革命。电力系统的规模和技术水准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准。 发展简况: 电力系统在电能应用的初期,由小容量发电机单独向灯塔、轮船、 车间等的照明供电系统,可看作是简单的住户式 供电系统。白炽灯发明后,出现了中心电站式供 电系统,如1882年T.A.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 在纽约主持建造的珍珠街电站。它装有6台直流 发电机(总容量约670千瓦),用110伏电压供1300 盏电灯照明。19世纪90年代,三相交流输电系统研制成功,并很快取代了直流输电,成为电力系统大发展的里程碑。 20世纪以后,人们普遍认识到扩大电力系统的规模可以在能源开发、工业布局、负荷调整、系统安全与经济运行等方面带来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于是,电力系统的规模迅速增长。世界上覆盖面积最大的电力系统是前苏联的统一电力系统。它东西横越7000千米,南北纵贯3000千米,覆盖了约100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电力系统从5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到1991年底,电力系统装机容量为1460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6750亿千瓦时,均居世界第四位。输电线路以220千伏、330千伏和500千伏为网络骨干,形成4个装机容量超过1500万千瓦的大区电力系统和9个超过百万千瓦的省电力系统,大区之间的联网工作也已开始。此外,1989年,台湾省建立了装机容量为1659万千瓦的电力系统。

电机的历史与未来发展--

摘要 在现代社会中,电能是现代社会最主要的能源之一。在电能的生产、输送和使用等方面,电机起着重要的作用。从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电机—法拉第圆盘发电机开始,到现在21世纪10年代,电机的发展已经经过了近200年的历史。从最初的直流电机到现在大热的超声电机,随着科学的进步,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电机更新换代的速度日益加快,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遍及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我国在电机方面起步比西方国家晚了100年,但研究发展速度很快,很多企业和高校也都有自己新的研究技术,与国外先进国家的差距在逐渐缩短。未来,相信电机的应用和发展将会更加环保,更加智能。 关键词:电机、历史、发展、中国电机发展、未来

1、电机的简介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主要包括发电机、变压器和电动机等类型。发电机是将其他形式的 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设备,电动机将电能转换成为机械能,用来驱动 各种用途的生产机械。 在自然界各种能源中,电能具有大规模集中生产、远距离经济传输、智能化自动控制的突出特点,它不但成为人类生产和活动的主要能源,而且对近代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与此相呼应,作为电能生产、传输、使用和电能特性变化的核心装备,电机在现代社会所有行业和部门中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纵观电机的发展,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使用要求不断提高,结构类型不断增多,理论研究也不断深入。特别是近30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超导技术的重大突破和新原理;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的不断推动,电机发展更是呈现出勃勃生机,其前景是不可限量的。 2、电机的历史 2.1直流电机发展史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 随后安培通过总结电流在磁场中所受机械力的情况建立了安培定律 1821 年 9 月法拉第发现通电的导线能绕永久磁铁旋转以及磁体绕载流导体的运动,第一次实现了电磁运动向机械运动的转换,从而建立了电动机的实验室模型,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台电机 1822年,法国的阿拉戈.盖.吕萨克发明电磁铁,即用电流通过绕线的方法使其中铁块磁化。 1829年,美国电学家亨利对斯特金电磁铁装置进行了一些革新,绝缘导线代替裸铜导线,就大大提高了把电能转化为磁能的能力。 1826年德国G.S.欧姆提出电路实验定律――欧姆定律。 1831 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之后不久,他又利用电磁感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电机──法拉第圆盘发电机

中国铁路机车发展史

中国铁路机车发展史 蒸汽机车&内燃机车人民型蒸汽机车人民型蒸汽机车,现用代号RM。机车全长23252毫米,构造速度每小时110公里。模数牵引力177千牛,轴式2-3-1。1958年起由四方工厂试制生产,1966年停止生产,共制造258台。上游型蒸汽机车上游型蒸汽机车又称为上游型工矿用小型蒸汽机车。1960年在唐山诞生,代号SY。机车全长21519毫米,构造速度每小时80公里,模数牵引力204千牛,轴式1—4—1。前进型蒸汽机车前进型蒸汽机车是中国第一种自主设计的 干线货运机车。1956年9月诞生于大连,当时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蒸汽机车的先进水平。机车全长26063毫米,构造速度每小时80公里,模数牵引力324千牛,轴式1—5—1。原称和平型(代号HP),后定名为前进型,现用代号QJ。1988年停止生产,共制造4708台。建设型蒸汽机车1956年,大连机车车辆厂对解放型蒸汽机车改进设计,于1957年7月试制成功,机车出厂时,毛泽东主席曾亲自登乘。经改进后的蒸汽机车命名为“建设型”,车型代号JS,并于同年9月投入批量生产,成为中国铁路干线货运用主型机车。胜利型蒸汽机车国产胜利型蒸汽机车是四方厂于1956年制成的客运机车,于1959年停产,期间共计生产了151台。国产胜利型干线客运蒸汽机车投人运用后,使长途直达旅客列车扩

大了编组,客车数量由9辆增至13辆,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平型蒸汽机车代号HP的和平型蒸汽机车,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大功率蒸汽机车。轴式为1-5-1,机车与煤水车全长26023毫米(联挂4轴煤水车),机车空重119.29吨,轮周功率2191.8千瓦,构造时速80公里每小时。反帝型蒸汽机车1961年,前苏联无偿援助我国的反帝型蒸汽货运机车,车名由苏联语“佛得”音译而来,诞生于捷尔仁斯基机车制造厂,经由满州里入境配属给武汉江岸机务段。该机车的最大特点是五动轮、汽缸直径大、牵引力大,适合干线运行。工建型蒸汽机车工建型蒸汽机车又称工建型工矿及调车用蒸汽机车,多用于调车,由大连机车厂设计,太原、成都机车厂于1958年开始生产,1961年停产,共制造122台。机车全长9735毫米,构造速度每小时35公里,模数牵引力144千牛,轴式0—3—0。跃进型蒸汽机车1958年济南机车厂在PR2(ㄆㄌ2)型机车的基础上改进设计并制造,命名为跃进型,代号YJ。1961年停产,唐山、牡丹江、武昌、济南等工厂共制造202台。机车全长18326毫米,构造速度每小时60公里,模数牵引力137千牛,轴式1—3—1。星火型蒸汽机车星火型蒸汽机车由大同工厂1960年设计,长春工厂试制成功,代号XH。1961年停产,长春、牡丹江工厂共制造48台。机车全长13480毫米,构造速度每小时25公里,模数牵引力75千牛,轴式0—4—0。“巨龙”号电传动

历史的见证作文700字 一台老式缝纫机的故事

历史的见证作文700字一台老式缝纫机的故事 在我外婆的家里,摆放着一台老式缝纫机,尽管外婆多次搬家,但总也舍不得丢弃它。这台老式缝纫机,是上世纪70年代的产物,它由两大部分组成,一个看似柚木色的长条桌,是它的机身,一个侧面带‘方向盘’的‘订书机’,是它的机头。当外婆坐下操作时,便把双脚放在脚踏板上,有规律的踩动着,双手移动着布料。这时缝纫机,便会发出一种‘吧嗒吧嗒’的声音,如果你闭上眼睛,仿佛听到一只小马驹,在广阔无边的草原上轻快的奔跑着,那声音真让人愉悦。 午后,坐在阳台上品茶的外婆打开了话匣子,向我讲述着这台缝纫机的故事:“雯,你知道吗?这台缝纫机,那时是你外祖母节衣缩食,好不容易凑足了‘票号’,用积攒了多年的钱买了这台缝纫机送给我当嫁妆。你可别小看这台‘闽江’牌缝纫机,它有着40多年的历史,在那个年代,缝纫机可是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听到这,我竟扑哧的一声笑了,原来这台缝纫机的年龄比我妈妈的年龄还长呢。这时,外婆抿了口茶,望了望那台缝纫机,意味深长的说道:“其实啊,在那个年代,人们只要吃饱穿暖了,就会感到幸福,那时你的妈妈与舅舅基本上是穿着我自制的小背心小裤衩,白衬衫……你的舅舅小时候是个顽皮淘气的孩子,因为调皮,所以衣裤经常被小树枝刮破,多亏有了这台缝纫机的功劳,才把那些破洞修复好。过年时,人们都会

去供销社买相应的花色布料,为家人做出新被单等床上用品。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式各样的衣裤种类繁多,人们很少在做衣服了,都是上商场买着穿,外婆也不用缝纫机做衣服了。”听到这,我不仅想起了妈妈衣橱里那些破洞牛仔裤,暗自好笑…… 我望着那台夕阳余晖下的老式缝纫机,仿佛又看到勤劳而善良的外婆,用她那心灵手巧的双手裁制出好看合身的衣服,童年的妈妈与舅舅正天真的围绕在外婆身边嬉戏着,打闹着…… 缝纫机在向我们展示着一段历史,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它让我们看到了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祖国的明天会更加灿烂辉煌!

基于云计算的电力系统潮流分析

基于云计算的电力系统潮流分析-机电论文 基于云计算的电力系统潮流分析 王江 (贵阳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00)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我国电力系统也在向着互联网程度不断进发,电力系统正在以大量数据和信息计算的形式不断呈现。由于传统的运行模式对大量数据以及信息的处理能力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人们急需探索一种具有可行性而且有必要性的运行平台来对电力系统数据和信息进行处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云计算逐步走入了人们的视野。 关键词云计算;电力系统潮流;分析 就目前的互联网发展来看,云计算技术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了网络技术的核心,并且大量被运用于与互联网技术有关的领域。它以其规模大、性能强、造价成本等优点被大量运用于我国的电力企业以及电力系统运行当中,给我国电力的发展开拓了平台。 1 云计算在电力系统潮流中的运用背景 1.1 时代背景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力系统的发展变得越来越“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特征。近年来来,云计算作为一种崭新的计算模式,在工业界和学术界的推动下,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像亚马逊、谷歌、微软和雅虎等大公司都是与云计算的领航者,近几年这些技术型的大公司纷纷推出了“云计划”。要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庞大的云计算中心,另一方面学术界纷纷打算推进云计算的深层研究,为云计算的发展奠定了学术基础,随着时代

的不断向前发展,云计算将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2012年云计算所占的市场份额就达到了420多亿美元,就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云计算在各大公司和学术界的推动下,拥有着非常优越的发展前景。目前,云计算在电力的应用方面还比较少,而电力系统潮流的分析作为电力系统稳定计算的基础,是电力系统信息应用平台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云计算对电力系统平台的建立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能够促进国家电力事业的发展,在科技时代的大背景下,云计算技术将发展的越来越好,将会成为计算系统中的主力军。 1.2 技术发展的背景 随着我国电力发展的系统的不断完善,现代的电力系统正在变化成为一个高数据容量的数据计算系统,这样就给我国的电力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技术雄厚的发达国家云计算发展完善,而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技术水平较落后。伴随着互联网快速采集装置的出现,计算机系统需要的计算能力远远的超过了目前的计算机配置,不断增加的信息处理量也给计算机的配置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亟待加快数据的处理速度,由于电力系统的建设年代不同,系统的配置也各有不同,有些系统虽然收集和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以及电力市场运营等方面的信息,但是系统间缺乏信息交流,造成了发展速度慢,信息交叠,信息浪费等情况的发生。当今社会,电力系统中用于分析计算和运行控制的工具也受到了深刻的影响,给世界热潮的电网的“智能化”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2 电力潮流存在的问题以及优越性的分析 2.1 现阶段电网运行的潮流存在什么问题 就目前的电力发展状况来看,现阶段的电网的运行潮流存在直流潮流的电网阻塞调度的问题。电网中的米一条线路上的有功潮流取决于电网结构和各发电机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