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微山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网络课堂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2.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特点是: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
下列做法的结果与这种演变特点不一致的是①汉初实行郡国并行②宋朝设置枢密院③明初设殿阁大学士④元朝设置中书省A.①③ B.②③C.②④ D.①④3.据清代档案《户部汇题各省民数谷数清册》统计,咸丰元年(1851年)尚有完整的全国人口记录,咸丰三年起,南方多省册报残阙,人口遽降。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起义爆发,冲击了旧的统治秩序B.清朝吏治腐败,户籍管理混乱C.列强发动侵华战争,户籍簪理受冲击D.清政府调整政策,放松了户籍管理4.“中共将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暴动政变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该宣言的发表A.说明中共放弃了武装的领导权B.表明中共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C.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D.促成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5. 国民党编写的战史对于某阶段战略失误做出如下检讨:当时的战略观念“系以扩大占领地域为目的,故平均使用兵力,同时向多方面发展……此为战略构想上的最大之失误”。
这次“战略失误”后,国民党A.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B. 撕毁政协会议协议挑起内战C.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D.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6.“梭伦寻求普世的真理。
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
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
”对“权威的根基被摧毁了”的正确理解是A.有利于雅典工商业的发展B.铲除了贵族阶层的势力C.扩大了民主权利的范围D.否定了奴隶主阶级专政7. 历史学家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二是“效率的部分”。
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佳一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学段考试高一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1.《礼记·王制》记载:“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
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
”这说明,周代A. 践行了以民为本理念B. 具备了储粮备荒意识C. 加强了中央政府职能D. 解决了平民百姓疾苦【★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周代社会救济。
由材料信息“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可知,周代统治者已经认识到积蓄粮食的重要性,以应对“凶旱水溢”的自然灾害而能够使“民无菜色”,说明周代具备了储粮备荒的救荒意识,故B项正确;虽然周代的储粮备荒体现了一定的以民为本的思想,但不是材料的主旨,故A项错误;中央政府的职能与材料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国家具有储粮备荒的意识,并不一定能实际上解决平民百姓的生活疾苦,故D项错误。
2.《孟子·梁惠王》载:神农,斲(音灼)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故号“神农”。
这表明A. 我国原始社会农业生产工具简陋B. 当时中国生产力水平高C. 农业是我国最早的社会生产部门D. 中国农业是从神农时期出现的【★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神农氏用制作木耒,教民生产劳作,反映出我国原始社会农业生产工具简陋,A正确;用木制的劳动工具不能反映生产力水平高,排除B项;材料无法证明农业是“最早”的,也不能证明是从神农时期出现的,排除CD项。
3.西汉晁错《论贵粟疏》载:“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
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材料主要强调了A. 商人获利的非法性B. 商业发展的危害性C. 农商并重的必要性D. 以商济农的重要性【★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1. 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唐代农业生产的是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2、“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材料中的“它”是指:A.都江堰 B. 郑国渠 C. 龙首渠 D. 成国渠3.在我国土地所有制由国有到私有的转变中起决定性的因素是 ( )A. 商鞅变法B. 公田的大量抛荒C. 各诸侯国的税制改革D.铁器和牛耕的出现4.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
其“微澜”主要表现为 ( )A.手工工场兴起 B.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C.地域性的商人集团形成 D.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5.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
材料描绘的是()A.汉都长安B.隋朝洛阳C.唐都长安 D.宋都东京6. 《文献通考·钱币考二》载:“初,蜀人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
从材料中可以获取的信息应包括①铁钱的使用极为不便②交子出现在古代的四川③是由官府发行的货币④政府重视商品经济发展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①②③7. 在《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所展出的下列科技成果中,被誉为“出现最早、应用最广、传播最远、技术最高”的发明是A. 青铜器B. 瓷器C. 造纸术D. 丝绸8、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春秋战国时期,私营工商业兴起B. 明中后期,私营手工业中孕育出雇佣劳动关系C. 宋代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D. 从征役制到幕役制,是官营手工业生产关系上的重大进步9.汉初规定:商人不许穿丝绸衣服,不许持有武器,不许乘车骑马,不许仕官为吏,不许购买土地。
山东省微山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
山东省微山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题 60分)1.1921年苏俄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根本上说是由于A.苏俄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B.苏俄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的C.帝国主义实行经济封锁的结果 D.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所致2.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C.新经济政策有利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D.新经济政策在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从十月革命到,苏联(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中可以得出的基本历史结论是A.要使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 B.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要为工农业恢复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D.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4.罗斯福在就职宣言中说:“我们最大、最基本的任务是让人民投入工作。
”为此他在“新政”中采取的措施是A.推行以工代赈B.整顿金融系统C.保护劳工权利D.建立保障机制5.美国前总统胡佛在《国家工业复兴法》通过之后评说:“这简直是法西斯!”他这句话主要是针对A.剥夺美国公民的自由竞争权力 B.新政强制企业恢复生产C.政府干预经济调整工业生产 D.对资本主义企业进行国有化改革6.罗斯福新政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A.扩大了联邦政府和总统的权力 B.改善了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C.增强了美国人民对联邦政府的信心 D.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7.罗斯福新政与50、60年代西欧各国社会经济政策的共同点不包括A.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与管理得到加强 B.改善人民的主活条件C.进行社会改革,缓和社会矛盾 D.推行国有化政策8. 苏联工业化资金的重要来源是农业。
苏联采取的与工业化相配合的重大举措是A.余粮收集制 B.征收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 D.农产品自由贸易9.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一中学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迎考模拟试题(二)岳麓版 精品
高一下学期期末迎考模拟(二)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6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铁制工具还促进了在大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在西北干旱地区进行的打井灌溉工程。
”从中可知,我国古代大规模兴修水利应始于 ( )A.夏商时期 B.战国、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2、《礼记》有“天子为籍千亩”、“天子亲耕于南郊,诸侯耕于东郊”的记载,《礼经》有仲春“后率外内命始蚕于北郊”的记载。
这主要表明( )A.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B.统治者关心百姓疾苦C.统治者常能与民同乐 D.统治者“以民为本”3、在一次讨论课上,小朱和小骆两位同学在对我国古代经济问题的认识上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分歧的焦点是中国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的来源。
你认为它应来自于( )A.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4、2018年11月11日,在英国伦敦一家拍卖行中,一个粉彩镂空瓷瓶以5 160万英镑(约5.5亿人民币) 的天价成交,创下中国艺术品在全球拍卖的最高价格。
该瓷瓶的制造年代最有可能在(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5、数据记载:“元月十五日时……皇帝特地下诏,当天京城大街特许夜行,官府不加取缔。
”这段文字描述的景象最可能发生于何时?(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6、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
奉旨允行,几三十载”。
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7、观察下表分析中国丝茶出口的特点,你认为这特点对中国社会转型影响最大的是( )A.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自然经济逐步遭到破坏C.客观上促进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D.推动中国的丝、茶生产日益商品化8、“忽如一夜春风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分别来形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那两个阶段最恰当()A 一战期间、1928~1936年B 洋务运动时期、一战期间C 一战期间、抗日战争时期D 1928~1936年、三大改造时期9、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
2019—2020学年度高一下学期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线上)考试历史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1.西周的诗篇有大量描写“千耦其耘”的劳动场景,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的现象。
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铁犁牛耕的使用B. 分封制崩溃C.井田制瓦解D.水利工程的兴建2.《尉缭子·治本》认为:“夫在芸耨,妇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材料反映的是A.商品经济B. 小农经济C.市场经济D. 计划经济3.北朝时均田法令规定奴婢和耕牛均可授田。
到了隋代奴婢授田受到限制,耕牛授田逐步取消,唐代则奴婢及耕牛均不得授田,妇女也不得授田。
这从侧面反映了隋唐时期A.奴婢现象已经不复存在B.男耕女织生产模式初步形成C.儒学复兴影响均田法令D.人口增加政府田亩不足分配4. “权耙扫帚扬场掀,碌碡簸箕使牛鞭;筛子抬筐麻袋囤,胶轮条筐和车绊……锄镰锨镢样样有,各种农具要健全。
”该农谣反映出古代农耕经济怎样的特点A.自给自足B. 家庭经营C.男耕女织D. 精耕细作5.古代中国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现象的根源在于A.商品经济的发展B.土地私有制度的存在C.土地买卖的盛行D.政府不抑兼并的政策6.明中后期,租佃关系已普遍采用订立契约的形式。
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浙等地已经盛行定额租。
明中后期租佃关系的发展A.冲击了小农经济B.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C.激化了阶级矛盾D.增加政府财政收入7.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稀少和最美的东西,往往会被皇家垄断。
宫廷使用和收藏的手工艺品主要来自于A.民间私营手工业B.官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 外国贡品8. 位于河南安阳的商代好墓,出土的随葬品数量巨大,种类丰富,充分反映了商代手工业制造水平。
下列文物应该出土于该墓葬的是A. B. C. D.9. 扬州是古运河的交通枢纽,在唐代“雄富冠天下”,时称“扬一益二”。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交子”广泛使用 B.坊市界限严格C.商业的发展繁荣 D.商帮活动频繁10. 下面文本框内是某同学总结的某一时期的经济现象。
山东省微山县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
山东省微山县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纸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期,“天子千里,公侯百里,男五十里”,“公食贡,大夫食邑,土食田,庶人食力”。
这反映了当时()A.政治等级建立在土地占有的基础上B.重农已成为国家重要的经济政策C.利益分配不公导致了贵族间的矛盾D.关注民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2.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指出:中国从公元前一直到20世纪,中央政府能够向每个农民直接征税,是世界上唯一的国家。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拥有()A.高度发达的农业经济B.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C.健全完备的赋税政策D.长期稳定的社会秩序3.樊树志在《国史概要》中指出,对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世学者产生了一系列的误解。
误解之一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一人促成的;误解之二是,从此禁绝了儒家之外的诸子百家。
这反映出()A.后世学者的相关解释都不符合历史事实B.学术研究对历史现象的解释缺乏客观性C.史学研究无法正确揭示历史事物的本质D.对历史事物的不同解释会影响历史结论4.A.基本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B.城市布局已经开始发生重大变化C.有不少官僚涉足商业活动D.对商业贸易活动的管理更加规范5.宋代苏轼曾尖锐地指出:“国家自近岁以来,吏多而缺少,率一官而三人共之,居者一人,去者一人,而伺之者又一人,是一官而有二人者无事而食也。
”这种状况的出现根源于()A.五代十国遗留下众多的历史问题B.宋代统治者进一步扩大科举取士C.宋代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举措D.宋代统治者推行无为而治的政策6.史载,自15世纪末16世纪初以来,以苏州府、松江府、嘉兴府、湖州府为中心的三角洲地区,原先的农家副业逐渐取代农家正业,出现了棉作压倒稻作,蚕桑压倒稻作的新趋势。
山东省微山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网络课堂测试试题2-含答案 师生通用
山东省微山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网络课堂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写在答题纸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把第Ⅱ卷(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纸...的对应空格内,考试结束时,将答题纸拍照提交到家校本上。
3. 自觉遵守考试纪律,诚信考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Al 27 Na 23 V 51 Cr 52 Mn 55Fe 56 Cu 64 Zn 65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材料中不含SiO2的是()A.光纤 B.玻璃 C.石英 D.芯片2.氮的固定是指()A.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氮肥B.大豆的根瘤菌将含氮的化合物转变为植物蛋白质C.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氮的化合物D.硝酸和氨气反应生成氮肥3. 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错误的是()A.CO2、SO2、N2等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B.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C.使用清洁能源是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D.大量焚烧田间秸秆会污染空气4. 下列物质都具有漂白性,漂白原理与其它几种不同的是()A.氯水 B.SO2 C.H2O2 D.HClO5. 下列方法适合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是()A.N2和H2催化加热制取氨气B.加热NH4HCO3制取氨气C.将浓氨水向生石灰固体上滴加D.将NH4Cl稀溶液和NaOH稀溶液混合6. 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中,正确的是()A.先用盐酸酸化,再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存在Cl-离子B.先加过氧化氢溶液,再加硫氰化钾溶液,产生血红色,则原溶液中存在Fe2+离子C.加入足量的盐酸溶液,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中存在CO32-离子D.加入过量盐酸酸化,无沉淀产生,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原溶液中存在SO42-离子7. 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8. 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硅晶体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可制作计算机芯片B.二氧化硅性质稳定,不与任何酸发生反应C.水泥、玻璃、陶瓷都是硅酸盐产品D.龙泉青瓷原料[Al2Si2O5(OH)4]用氧化物表示为:Al2O3•2SiO2•2H2O9. 常温下,Fe、Al在浓硫酸中钝化,浓硫酸表现了()A.难挥发性 B.吸水性 C.脱水性 D.强氧化性10. 下列实验过程,观察不到颜色变化的是()A.一氧化氮暴露在空气中B.氨水中滴加石蕊试液C.氢氧化钾溶液中滴加稀盐酸D.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中11. 下列关于SO2的说法正确的是()A.SO2气体通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红色褪去,说明SO2具有漂白性B.SO2和Cl2混合通入品红溶液中,一定能使红色褪色C.SO2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的颜色褪去,说明SO2具有漂白性D.二氧化硫的排放会导致酸雨的产生12.为了除去粗盐固体中可能含有的少量Na2SO4和CaCl2杂质,须进行下列六项操作,正确的顺序是()①加水溶解②加入过量BaCl2溶液③加热蒸发得到晶体④加入过量盐酸;⑤加入过量Na2CO3⑥过滤A.①⑤②⑥④③ B.①⑤②④⑥③ C.①②④⑥⑤③ D.①②⑤⑥④③13.几种短周期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及原子的原子半径数据见下表: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L、M的单质分别与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时,M的单质反应更剧烈B.M与T形成的化合物能和强酸、强碱反应且产物不同C.Q、T两元素的氢化物热稳定性比较:Q的氢化物大于T的氢化物D.L与R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14.下列关于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试管内壁附着的硫可用二硫化碳溶解除去B.硫在自然界中只能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态存在C.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是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升高的原因D.分离黑火药中的硝酸钾、木炭、硫要用到二硫化碳、水及过滤操作15.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在强碱性溶液中:Na+、Cl-、SO42-、HCO3-B.在碳酸钠溶液中:Na+、Cl-、OH-、K+C.在无色的溶液中:K+、H+、Cl-、MnO4-D.在强酸性溶液中:Fe2+、Na+、NO3-、Cl-1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它是农业上常用的氮肥B.所有铵盐都能受热分解生成氨气C.实验室不可用浓硫酸干燥氨气D.新制氯水显酸性,所以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17.如图是实验室进行氨气“喷泉实验”的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B.进入烧瓶中的液体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氨水呈碱性C.氨水很稳定,将烧瓶内的红色溶液加热,颜色不会发生变化D.形成“喷泉“的主要原因是氨气溶于水后,烧瓶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18.用以下三种途径来制取相等质量的硝酸铜:(1)铜跟浓硝酸反应; (2)铜跟稀硝酸反应;(3)铜先跟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再跟硝酸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历史网上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25题)1.帝乙的长子启,因其母亲非正妻,启虽为长子却不能承袭帝位。
帝乙的小儿子辛(即纣王),因其母是正宫,故继承帝位。
材料说明()A.宗法制源于原始社会父权家长制 B.殷商时期已经实行嫡长继承制C.分封制加强商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D.宗法观念规范了社会生活习俗2.西周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
这表明当时()A.出现了天下一统的趋势 B.为统一制造舆论准备C.经济文化交流比较频繁 D.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3.《尚书》保存了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其中有“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欲至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的记载。
这反映了()A.儒家思想已经形成 B.王权与神权相结合C.民本思想历史悠久 D.“天人合一”学说4.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形成了十数个地域文化,如河北地区的燕赵文化、山西的三晋文化、内蒙古地区的草原文化、河南为中心的中原文化、山东的齐鲁文化等,这些地域文化同中有异、异中见同。
这反映了()A.诸侯纷争 B.中原文化中心地位C.百家争鸣 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5.《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中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
二者都认为()A.道生万物 B.顺应天命 C.人定胜天 D.天人合一6.下图所示国家治理体系确立于()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7.秦朝规定各级官僚机构均以文书行政,“毋口请”,并形成了严密的文书行政管理制度,还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
秦朝的这种做法()A.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B.实现了思想统一C.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 D.导致了暴政统治8.西汉初年,统治者认为“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因此采取的措施是() A.汉高祖实行郡国并行 B.汉景帝实行削藩C.汉武帝在地方设刺史 D.汉武帝实行推恩令9.汉武帝时期,为了对盐、铁行业进行整顿和治理,采取的措施是() A.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B.盐铁官营C.抑制工商业者发展 D.均输平准10.《史记》载:窦太后欲封王信为侯,景帝犹疑不决说:“请得与丞相议之”。
田蚡于武帝时为丞相,“入奏坐语移日,所言皆听”。
材料表明()A.丞相拥有最高行政权力统帅百官 B.相权不断增强,君权逐渐削弱C.利益冲突使君主与丞相矛盾尖锐 D.承相职责辅佐皇帝,位高权重11.据《宋书》记载,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出现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A.南方社会相对安定 B.北方人民大量南迁C.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D.政府重视经济发展12.唐时所取进士,不过二三十人,仍须应吏部省试,或被人荐举,方得入官;授官亦不过丞尉。
这说明唐朝科举制()A.成为主要的选官制度 B.改善了文官队伍的结构C.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 D.扩大了社会统治的基础13.唐中期出现了“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
面对这种现实,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唐政府实行了()A.租庸调制 B.两税法 C.募役法 D.方田均税法14.“宋初将地方政府恢复到州县两级,但同样陷入管理幅度太大的困难。
为此,宋设置了高层政区——路,但不设路一级的单一长官,把路虚化。
路、州、县的官员由中央官员担任。
”材料表明宋朝的创新是()A.地方行政由中央官员治理 B.强化高层政区监察权C.地方行政由各地官员治理 D.采用多级制地方自理15.宋太宗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提点刑狱司、安抚司、提举常平司四司,合称“四监司”,对各州进行监控。
“四监司”的设立()A.强化了君主专制 B.加强了中央集权C.提高了行政效率 D.杜绝了政治腐败16.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于敛财……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还带有急刻的心理。
”作者认为王安石变法()A.加重人民的负担 B.实现了富国强兵C.使北宋走向衰亡 D.加强了社会管控17.理学家认为“物皆有理”,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
据此可知,理学家们主张()A.存天理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隆礼重法18.元朝的行省辖区广阔,掌握地方军政大权,但是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长官就不能更改赋税和调动军队。
据此可知,行省制的设置()A.削弱了中央集权 B.消除了割据隐患C.完善了对地方的管控 D.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19.张居正一生鞠躬尽瘁,死后却被万历皇帝抄家问罪。
万历皇帝认为其“专权乱政,周上负恩,谋国不忠”。
而清代张廷玉认为其“威柄之操,几乎震主,卒致祸发身后”。
这一现象反映了()A.内阁地位日渐衰退B.皇帝大权旁落C.君主专制统治强化D.大臣专权乱政20.如下图,早在鸦片战争前清军就已大量装备抬枪。
19世纪中后期当欧美军队使用散兵线战术后,其实用价值直线下降。
1899年,清军还在大量生产抬枪,英国议员贝思福对金陵机器制造局考察后表示:“所有第一流的现代化机器,都用来生产一些无用的军械。
”这说明了()A.清军武器长期领先世界 B.因循守旧加深民族危机C.洋务运动取得显著成效 D.战术运用决定战争成败21.下表为晚清驻外公使知识结构统计表,据此可知晚清A.新式人才成为官吏主要来源 B.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C.摆脱了天朝上国的思想观念 D.外交官群体走向近代化22.英国《泰晤士报》评论:“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
历史上很少见到如此惊人的革命,或可以说,从来没有过一次规模相等的、在各个阶段中流血这样少的革命。
”该“革命”()A.实现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 B.根除了封建思想的残余C.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D.使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23.《哈佛中国史·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卜正民主编)记述道:“清朝也给予英国和美国‘治外法权’,意指这些国家的国民即使在中国涉嫌犯罪,也只会由这些国家的法律及法院审判。
”清政府给予英、美等国的这一特权是()A.片面最惠国待遇 B.领事裁判权C.居住及租地权 D.使馆驻兵权24.1927年8月,毛泽东指出:“要在湘南形成一师的武装,占据五六县,形成一政治基础,发展全省的土地革命,纵然失败也不应去广东而应上山。
”该思想()A.否定了八七会议做出的决定 B.改变了中共对革命道路的认识C.是国共对峙局面形成的结果 D.推动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探索25.邓小平指出,“一国两制”并不局限于国内问题,也适应当前国际社会的现实需要。
目前世界存在着许多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如果按照“一国两制”的精神来处理,就可以消除许多争端和冲突。
使各个地区和全世界得到和平、稳定与发展。
这表明,邓小平认为“一国两制”()A.具有国内和国际意义 B.利于消除国际争端C.主要为解决台湾问题 D.得到所有国家认可二、材料题(2题,共25分)26.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 材料—“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
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废止“田里不鬻”。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九品中正制,本想替当时用人定出一客观标准,还是不失此项制度所应有的传统精神的。
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
唐代针对此弊,改成自由竞选、所谓“怀牒自列”、既不需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各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
——钱穆《历代政治得失》(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商鞅变法是如何摧毁奴隶主贵族特权,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6分)(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科举制度的意义。
(8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1分)材料一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
材料二中国地方行政区划,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按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建置。
……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
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李孔怀《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材料三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
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
……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结合材料一概括元朝行省制度的基本特征。
(5分)(2)材料二、三反映了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创新?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
(6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5题)1.B 2.A 3.C 4.D 5.D6.A 7.C 8.A 9.B 10.D11.B 12.C 13.B 14.A 15.B16.A 17.B 18.C19.C20.B21.D22.A 23.B 24.D25.B二、材料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1分)26.(1)说明:废除旧贵族世袭特权,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建立军功爵制度;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
(6分,回答三点即可)(2)意义: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人才选拔更加公平、公正。
(8分,回答四点即可)27.(1)特征:行省拥有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
(5分,权力与地位各占一半分数)(2)创新:地方行政区划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行省长官由中央官员担任。
(3分)作用:消除地方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开创了以省为单位的行政区划,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