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传染病和免疫》教案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八单元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传染病及其预防(人教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取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主要阐述传染病及其预防的卫生知识。
回顾2003年的非典,和正在面临的地震后的防疫工作,以及禽流感和艾滋病等传染病的时时困扰。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学习传染病及其预防的卫生知识,不仅能加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还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教学目标A、知识(1)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列举常见的寄生虫性传染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
B、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的学习能力及合作学习等能力C、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正确对待传染病患者,关注社会重大卫生事件,培养社会责任感三、学案设计1.根据新课标要求的三维目标(同上),各学习小组(4-6人)自订本节课学习目标,并根据学习目标提出探究问题。
2.参照课本第68页表格,调查自己从小到大都得过什么病。
3.收集有关艾滋病的材料。
4.查找和收集有关资料,各学习小组自编达标测试题(上课时进行组间测评)四、学法指导1.调查法2.资料分析法3.讨论法4.归纳总结五、教学模式为贯彻新课标的理念,切实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摸索,在初中生物课堂中逐渐形成了这套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本模式主要包括:制定目标——提出问题——探究学习——自评反馈。
此模式符合科学探究过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六、教学程序六、教学评价本节课通过四大版块展示了初中生物课堂自主探究教学模式,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落实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1.推荐阅读材料:
-《传染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提供深入了解传染病的详细知识,包括各类传染病的特点、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疫苗与免疫接种》(科学出版社):详细介绍疫苗的作用原理、免疫接种的程序和注意事项。
-《流行病学原理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深入分析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研究和控制传染病。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
-教室内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包括投影仪和计算机。
-生物学实验器材,如显微镜、实验模型等。
-打印机和复印机,用于打印教学材料和实验指导书。
2.课程平台:
-学校提供的教学管理系统,用于发布课程资料和作业。
-在线学习平台,如学校的数字图书馆或学习管理系统。
3.信息化资源:
-教学PPT和多媒体演示文稿。
3.重点难点解析:针对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这两个重点,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学生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将分组讨论与传染病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感冒病毒的传播途径。
2.实验操作:学生将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如观察病毒的培养过程。
3.成果展示:每组学生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预防传染病”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会提出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如“我们应该如何正确洗手以预防感冒病毒?”
3.成果分享:每组学生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我会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如果有学生有疑问或需要进一步解释的地方,我会及时解答。
【人教版】八年级下生物《第八单元 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优质课教学设计

第二节免疫和计划免疫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2.初步理解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及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区别人体的特异性疫(后天)和非特异性免疫(先天)。
3.描述免疫的功能;4.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用免疫的知识解释一些人体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材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和识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免疫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确立“对传染病积极预防”的思想重点和难点:特异性免疫和免疫概念。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课件。
2、学生将自己的预防接种卡带来。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教师导入:我们人类生活在一个具有很多病原体的环境里,但为什么我们没有时刻患病呢?学生:我们人类有抵抗力。
教师:人类对疾病的抵抗力是人体免疫的一个部分,随着人类科学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发现免疫不仅包括人体对疾病产生的抵抗力,还包括其他的内容。
请同学们判断以下的哪些现象与免疫有关?展示:药物过敏、骨折、肾移植前要寻找与之相“匹配”的肾脏、贫血、艾滋病病人、风湿性关节炎、肝癌。
学生:(能判断部分内容,但教师不给评价,等到学完本内容后,再讨论,进行评价。
)一:人体的三道防线教师:我们先来讨论与我们密切相关的抵抗力,为什么我们有抵抗力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资料1、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把一种致病的念球菌涂在健康人的皮肤上,2个小时候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念球菌都被消灭了。
讨论以下问题: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病菌会很快死亡?皮肤是不是能所有的细菌都杀死呢?学生:.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病菌被皮肤的分泌物所杀死,这说明皮肤具有杀灭病菌的功能。
学生:不能杀死所有的细菌。
教师:有没有同学亲身体会过皮肤破坏后,人身体的反应。
学生:有一年夏天,我不小心,把膝盖摔破了,当时我没在意,也没有到医院,结果后来发炎了,还化了脓,后来我妈妈带我到医院,包扎了以后,过了好几天,才好。
教师:(展示烧伤病人的治疗环境)为什么烧伤病人需要无菌的环境?学生:因为皮肤具有防御功能,如果有细菌,会使病人感染。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传染病和免疫》教案

03
02
补体
是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可介导免疫应答和炎症 反应的蛋白质,可协助抗体和吞噬细胞清除病原微生物 。
细胞因子
是由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类具有 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或多肽,可调节固有免 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
03 传染病预防措施与控制策略
个人预防措施
保持个人卫生
肺结核
病原体
结核分枝杆菌。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当肺结核患者咳嗽、 打喷嚏或说话时,会产生含有结核菌的飞 沫,他人吸入后可能感染。
症状
预防措施
长期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发热 、夜间盗汗等。
接种卡介苗、避免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 、保持室内通风等。
病毒性肝炎
01
02
03
04
病原体
肝炎病毒,包括甲型、乙型、 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病毒。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 物《传染病和免疫》
教案
目录
• 传染病概述 • 免疫系统结构与功能 • 传染病预防措施与控制策略 • 疫苗接种与免疫规划 • 常见传染病案例分析 • 实验操作与探究活动设计
01 传染病概述
传染病定义与分类
传染病定义
由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 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 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 可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
播。
症状
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腹胀、肝区疼痛等。
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注意饮食卫生、避 免与病毒性肝炎患者密切接触
等。
其他常见传染病
麻疹
流行性腮腺炎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流涕、眼结 膜炎等,预防措施包括接种疫苗等。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下第八单元第一章 第二节 免疫和计划免疫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及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学会健康生活,树立正确对待疾病的态度。
但本节课中涉及的概念较多且抽象,有一定的难度。
2.学情分析在第一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传染病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免疫的有关实例。
受社会环境影响(禽流感),学生对自身生理过程及原理的关注程度加大,对自身健康比较感兴趣。
在学习方面,初二学生的求知欲望强烈,思维活跃。
3.教学策略本节课的概念教学,采用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模型构建化抽象为具体。
主要采用多媒体辅助(课件、视频、图片等)教学、启发式教学法、模型建构、讨论探究、小组合作等学习策略,逐步引导学生调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思考、资料分析、逻辑推理等达成学习目标。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阐明抗原、抗体发挥作用的过程。
(二)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学生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2.联系生活,运用观察、推理、归纳的方法分析实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计划免疫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1.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说出免疫的概念及功能。
四.教学难点1.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2.阐明抗原、抗体发挥作用的过程。
3.区别抗原、抗体的概念。
五.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1小测本:练习巩固据调查,患有流感的人在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悬浮于空气中,而周围抵抗能力不强的人吸入了这种带有病毒的空气以后,病毒进入呼吸道,就可能引起流行感冒。
据此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流行性感冒病原体是,传染源是,传播途径是,易感人群是。
初中初二生物下册《传染病和免疫》教案、教学设计

4.情感教育,渗透课堂:
-结合教学内容,适时进行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会所学知识的重要性,提高社会责任感。
5.评价反馈,促进成长: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提升和情感态度。
(五)总结归纳
1.教师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反馈:邀请学生分享学习收获,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情感教育:强调传染病防控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4.布置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作业布置
1.必做作业:
-完成课本相关练习题,巩固传染病和免疫的基本概念、原理及预防措施。
2.知识讲解:详细介绍传染病和免疫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原体、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免疫系统组成和功能等。
3.探究活动:设计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环节,引导学生探究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防控问题。
4.实践操作:开展实验、模拟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免疫过程,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5.情感教育:结合生活实际,开展传染病防控宣传,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学生笔记: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巩固所学知识。
2.传染病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案例分析:结合具体病例,分析不同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学生互动: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传染病预防方法,增进课堂氛围。
3.人体免疫系统组成和功能
-教师讲解:利用图示、动画等形式,生动讲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学生理解:引导学生理解免疫系统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
4.结合生活实际,开展传染病防控宣传,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一、知识与技能1. 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 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
3. 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
4. 关注常见传染病的流行和预防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选择卫生、安全的生活方式。
二、过程与方法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资料分析及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贯彻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精神,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认识艾滋病,培养学生关心爱护艾滋病患者的情感。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用身边的事例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的措施。
传染病的病原体。
培养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做好日常防护,关注健康,珍爱生命。
学生:课前和家人共同填写教材中的表格。
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
教师:准备常见传染病的数据、挂图或幻灯片。
展示疫情英雄照片,通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介绍引出传染病的概念。
一、传染病的病因:由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引起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PPT展示近视眼和流感患者图片,提问近视眼和流感的致病原因有什么不同?生:思考问题,:近视眼是由于患者自身眼部结构发生变化引起的,不能传染。
流感是由外来的致病菌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上述疾病中,哪些是传染的,哪些是不传染的?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说出流行性感冒,水痘等传染病是由什么引起的?生:学生讨论回答:近视眼、贫血不传染,其余都传染。
传染病是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的。
教师总结:流行性感冒、水痘是由病毒引起的,肺结核是由细菌引起的,蛔虫病和血吸虫病是由寄生虫引起的师:活动一:出示常见的病原体图片,提示、补充、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
教师提问:1.什么是传染病?2.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那什么是病原体?3.传染病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出传染病的类型。
生:交流课前调查的传染病及生活中采取的应对措施。
最新-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教案

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材分析因为传染病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而且几乎每个人都得过传染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用身边的事例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的措施。
学情分析学生对传染病的知识有所了解,但对传染病是怎样流行的却不甚了解。
所以教师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加强感性认识,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技能目标:通过对各种传染病病因及流行环节的分析,提高学生预防传染病的能力,以及相互间的合作精神。
情感目标:1.通过了解传染病对人类的危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卫生习惯。
2.激发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艾滋病,正确对待艾滋病人,奉献爱心的社会责任感。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用身边的事例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采取的相应的预防措施。
学习难点:了解和关注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激发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对待艾滋病人,关心他人的情感。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探究法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和家人共同填写教材中的表格。
教师:准备幻灯片。
学习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根据课前完成教材P46页表格的情况,进行交流。
由一则新闻导入新课——传染病及其预防。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任务一:概括传染病的概念1.近视眼和结膜炎都是眼睛的疾病,但它们又不同,通过比较概括传染病的概念及其特点。
(1)传染病的概念: _________ ;(2)传染病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46页并观察47页图V-1,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HIV病毒(艾滋病病毒)能够引起____________;结核杆菌能够引起_________;蛔虫卵能引起___________。
引出病原体的概念并归纳出传染病的三种类型。
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传染病和免疫复习课教学设计

《传染病和免疫》复习教学设计一、概述本节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第二节的内容,是新课标确立的“健康地生活”这一主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生物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常常是初中中考知识点的重点。
本节内容的概念多,名词多,又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如病原体、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等,因此,怎样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是本节面临的最大难题。
本节需要2课时。
二、教学目标分析(一)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
(3)能说出人体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及功能。
(4)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2)培养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举一反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2)通过免疫知识的学习,确立"对传染病积极预防"的思想。
(3)通过学习免疫对人体的利和弊,学会一分为二地辩证地看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用身边的事例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的措施以及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及功能。
(3)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教学难点:(1)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2)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间的关系。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七年级下学习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已经结合人体生理的内容学习有关卫生保健知识,但不系统和全面;学习免疫的知识必须以七年级下册人体结构、生理及上节课传染病等知识为基础,学习本节内容,还可以为学生日后珍惜健康,关爱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打下基础。
八年级学生仍然是感性思维强于理性思维,学生不易理解本节内容,多次使用形象生动的卡通动画,尽量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
八年级下册传染病和免疫生物教案

八年级下册传染病和免疫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传染病的定义、类型、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掌握免疫的基本概念、种类和免疫的原理。
•培养学生自我保健和健康意识。
•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免疫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三、教学难点•免疫的种类和免疫的原理。
四、教学内容1. 传染病的定义和传播途径•传染病的定义:指由病原体引起的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空气传播: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如感冒、肺结核等。
–食物和水传播:通过食物或水中的病原体传播,如腹泻、霍乱等。
–接触传播:通过直接接触病人或其分泌物、排泄物等传播,如病毒性肝炎、性传播疾病等。
–昆虫媒介传播:通过昆虫叮咬传播,如蚊子传播的疟疾、登革热等。
2.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勤洗手、保持良好的饮食卫生、咳嗽打喷嚏时遮口遮鼻等。
•家庭卫生的重要性:保持家庭环境清洁、注意饮食安全、加强通风等。
•社区卫生的重要性:做好垃圾分类处理、加强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参加健康教育等。
3. 免疫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免疫的定义:指机体对病原体的特异性防御和抵抗能力。
•免疫的种类:–自然免疫:通过遗传获得的免疫能力,如皮肤、黏膜等的屏障作用。
–被动免疫:通过注射抗体获得的免疫能力,如破伤风抗毒素。
–主动免疫:通过机体自身产生抗体获得的免疫能力,如疫苗接种。
4. 免疫的作用及免疫的过程•免疫的作用:–防御作用:通过抗体和免疫细胞的协同作用,阻止病原体入侵和繁殖。
–记忆作用:通过记忆细胞,使机体在再次遇到相同病原体时能迅速产生抗体。
•免疫的过程:–抗原识别: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出入侵的外来抗原。
–抗原呈递:免疫细胞将抗原呈递给淋巴器官中的免疫细胞。
–免疫应答:免疫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中和抗原或标记抗原。
–免疫记忆:记忆细胞储存并记住抗原的特性,以便在再次遇到时能快速产生抗体。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讲解传染病和免疫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理解。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降地生活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案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观察图片,进行资料分析,能够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2。
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观察图片,能够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教学重点】
特异性免疫和免疫概念。
【教学难点】
特异性免疫和免疫概念。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
PPT课件、视频、图片.
2。
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教学点评】
本节的内容通过贴近生活的事例、丰富的动画、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让学生感知了免疫的有关知识。
这个内容不是教师直接表达的,而是通过提供丰富的资料,学生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还有一些部分也充分地运用了教材的资源,形式多样。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传染病和免疫》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传染病和免疫》教案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生物年级:八年级学科内容:传染病和免疫教材版本:人教版二、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传染病、它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2.使学生熟悉主要的传染病的症状、传播途径等信息。
3.使学生了解本课所涉及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正确预防传染病。
三、教学重点难点1.传染病的定义、病因、症状、治疗和预防方法。
2.表格的制作及使用。
四、教学方法1.板书法2.课件授课法3.问答法4.小组讨论法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向学生描述一件身边的事情:最近有一个孩子因为没有注意个人卫生,患上了传染病,导致整个班级爆发了疫情,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2.通过回答以下问题来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传染病:Q:你们知道什么是传染病吗?它会对人们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什么影响?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定义、种类、危害等。
第二步:学习主体1.传染病的病因、症状、治疗及预防方法(1)病因:通过投影或PPT,呈现学生感兴趣的传染病相关的病原体;(2)症状:通过小组讨论活动或图表演示,了解不同传染病的特点和症状;(3)治疗:介绍各种传染病治疗的方法(如药物和手术);(4)预防:讨论清洁和卫生的重要性。
将生活中的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整理为表格。
传染病名称|传染途径|症状|治疗方法|预防措施-|-|-|-|-...|...|...|...|...第三步:巩固检测1.通过综合性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预防传染病。
例如,张三的朋友小王返校时发烧、咳嗽,身上出现了红点等症状。
张三该如何预防自己感染呢?请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2.布置课后作业:答题或写反思。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是讲述了传染病的危害和预防方法,在这个特殊时期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所以教案借助了一些表格和图表,以更加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所涉及的知识。
同时,以问答法、小组讨论等交互式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效果。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第2节免疫与计划免疫(二)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3. 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免疫与计划免疫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4. 题目:举例说明疫苗的种类,并解释其原理。
答案:疫苗的种类包括减毒疫苗、灭活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减毒疫苗是通过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但仍保持免疫原性,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反应;灭活疫苗是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使病原体失去活性,但仍保持免疫原性,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反应;基因工程疫苗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制备,模拟病原体的免疫原性,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反应。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计划免疫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分享各自的观点。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免疫在预防传染病中的作用。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免疫与计划免疫的认识。
教学评价:
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免疫与计划免疫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探究免疫学的基本原理,包括自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区别和联系。
- 分析计划免疫的国内外政策,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疫苗接种方面的差异。
- 调查周围人群的疫苗接种情况,了解人们对疫苗的认识和接种意愿。
- 学习如何评估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不良反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具体拓展内容:
A. 疫苗的发明与接种
初中八年级生物下册传染病与免疫教案

传染病与免疫教案塘栖三中 沈小莉一、教学目标1、说出传染病的特点、传播三环节及其预防措施2、列举常见的传染病(包括性传播疾病)及其预防措施3、识别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抗原和抗体4、说出人体的免疫功能,举例说明计划免疫和人工免疫5、培养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6、学生能正确面对艾滋病等传染病二、重点和难点能区分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抗原和抗体三、课前准备复习学案四、教学过程导入:以H7N9禽流感病毒照片为引入,开始复习传染病复习学习:传染病根据材料分析H7N9禽流感的病原体及根据三个环节提出预防措施 (练一练)学生做复习学案上的题目通过对保护易感人群和传染病特点的免疫性转入免疫复习人体的免疫病原体 特 点 传染性 流行性 免疫性 三个环节及预防 (切断)传播途径 传 染 病 细菌:单细胞的原核生物,可用抗生素治疗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寄生虫:蛔虫、丝虫、血吸虫等 免疫 的功能 防御感染自我稳定:消除衰老、死亡细胞 免疫监视:识别突变细胞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自然免疫) 体液免疫(B 淋巴细胞) 细胞免疫(T 淋巴细胞)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 人工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人工注射免疫血清和免疫球蛋白(抗体) 人工自动免疫:人工接种各类抗原,使机体自动获得特异性免疫 计划免疫:防疫部门利用人工自动免疫来控制某些传染病的流行1、回顾人体的三道防线并理解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抗原和抗体的区别和联系2、由自然免疫的记忆能力想到要防患于未然,从而引出人工免疫和计划免疫3、板书小结4、由抗原的类型联想到免疫的其他功能5、介绍免疫的功能及免疫功能及异常6、宣传预防艾滋病和正确认识艾滋病7、练习(教学指南P113和P117例题)四、课后小结五、作业:复习学案板书:特点三个环节及预防非特异性免疫自然免疫免疫 特异性免疫 人工自动免疫-----------计划免疫人工免疫人工被动免疫病原体 传 染 病。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 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1.传染病及其预防 ............................................................................................................ 1 2.免疫与计划免疫 (5)1.传染病及其预防【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观察图片,能够举例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
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观察图片,进行资料分析,能够说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教学重点】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措施 【教学难点】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措施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准备乙型肝炎、淋病、禽流感、蛔虫病等资料;PPT 课件、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准备艾滋病的资料。
【教学设计图示】【教学过程】【教学点评】本节课的内容较多,包括健康的概念、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获得这些知识,是摆在老师面前的一个课题。
通过本节课的处理,效果较好。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分析资料,获得相关的知识,再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方法很受学生的欢迎。
如传染病的预防,学生先回忆预防“非典”的方法,再从这些方法中归纳出控制传染病的措施,再运用这些措施讨论预防几种具体的传染病的方法。
课前调查,使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积极性高,其内容也成为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的有源之水。
2.免疫与计划免疫【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观察图片,进行资料分析,能够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观察图片,能够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教学重点】特异性免疫和免疫概念。
【教学难点】特异性免疫和免疫概念。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课件、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教学过程】【教学点评】本节的内容通过贴近生活的事例、丰富的动画、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让学生感知了免疫的有关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传染病和免疫》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传染病和免疫》教案Teaching plan of biology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immunity (Vol ume 2, Grade 8, PEP)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传染病和免疫》教案前言:生物学又称生命科学、生物科学,是一门由经验主义出发,广泛的研究生命的所有面向之自然科学,内容包括生命起源、演化、分布、构造、发育、功能、行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以及生物分类学等。
本教案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地方措施。
②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③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2、能力目标:①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并说出其病原体、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②理解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及二者的关系。
②了解自己接种疫苗情况,体会父母对子女健康成长的关心。
教学重难点1.重点:①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②说明人体的三道防线,理解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③区分抗原与抗体,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难点:①传染病的预防措施②区分抗原与抗体,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教学过程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一)引入(二)新知探究1、学生阅读教材P68,观察图VIII-1思考问题:①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区别?传染病的特点。
②举例说明什么是病原体?③分析图VIII-1中的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在了解传染病特点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想:传染病在满足什么条件(即环节)下就可流行起来呢?2 学生阅读课本P69资料分析和P70文字,完成以下问题:①小组讨论完成P70的讨论题。
②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是什么?③举例说明什么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④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分别是什么?如何预防?怎样与艾滋病患者相处?学生交流展示,老师点拨:①、区分“病原体”与“传染源”②、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缺一不可。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8.1.2传染病和免疫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8.1.2传染病和免疫教案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教学目标:1.认识传染病,掌握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2.学会预防传染病,了解免疫计划;3.识记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区别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4.了解免疫的过程,掌握免疫的功能;5.认识艾滋病,预防艾滋病。
教学重难点:重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免疫的功能难点: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艾滋病。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课时设置:第 2 页第 3 页设问:分别属于哪种病原体,能引起什么传染性疾病?参考:结核杆菌引起各种类型的结核病,如肺结核,肠结核等;艾滋病病毒引起艾滋病;蛔虫和蛔虫卵会引起蛔虫病。
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过渡:传染病的传播称之为传染病流行,那么传染病流行的环节是怎样的呢?1.组合图片展示:流感的传播组合图片展示:甲肝的传播设问:①患流感的病人咳嗽或打喷嚏的时候要用手帕捂住口鼻。
(参考:流感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中含有很多的流感病毒,散入空气中,当周围的人吸入这种含有流感病毒的空气则可能被传染上流感,用手帕捂住口鼻可以防止把流感传染给别人。
)第 4 页②甲肝患者的碗筷与家人的分开。
(参考:目的是将甲肝患者留在餐具上的甲肝病毒与健康人隔开,这样可以避免健康人感染上甲肝。
)③老人和小孩更容易患流感。
(参考:老人和小孩的抵抗力较弱。
)④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环节。
(设问:根据对流感传染和甲肝传染的学习,大家能归纳出传染病流行经过了哪几个环节吗?)2.组合图片展示:解释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3.组合图片展示:举例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提醒学生作笔记:书本第74页黑体字,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
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第 5 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要及时预防,才能有效地阻止传染病的传播。
作为中学生我们能做什么呢?1.组合图片展示:(1)保护易感人群:①当流感袭来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安全措施,例如戴口罩等,来降低疾病的传染;②学校生活当中几乎每天都有广播体操,我们学校还安排了冬季长跑,这样的体育锻炼是非常有利于增强我们的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从而增强我们对疾病的防御能力;③我们都有接受过接种疫苗,这可以使我们的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传染病和免疫》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地方措施。
②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③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2、能力目标:
①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并说出其病原体、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②理解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及二者的关系。
②了解自己接种疫苗情况,体会父母对子女健康成长的关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①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②说明人体的三道防线,理解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③区分抗原与抗体,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难点:①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②区分抗原与抗体,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教学过程
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
(一) 引入
(二) 新知探究
1、学生阅读教材P68,观察图VIII-1思考问题:
①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区别?传染病的特点。
②举例说明什么是病原体?
③分析图VIII-1中的病原体引起的疾病
在了解传染病特点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想:传染病在满足什么条件(即环节)下就可流行起来呢?
2 学生阅读课本P69资料分析和P70文字,完成以下问题:
①小组讨论完成P70的讨论题。
②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是什么?
③举例说明什么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④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分别是什么?如何预防?怎样与艾滋病患者相处?
学生交流展示,老师点拨:
①、区分“病原体”与“传染源”
②、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缺一不可。
既然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缺一不可,那么我们如何预防传染病达到健康的目的呢?
3、学生阅读P71第二自然段,了解三种预防措施是什么?在此基础上观察图VIIII-3,说出这些措施分别属于哪一方面?学生小组讨论后展示。
师强调点拨:控制切断保护三个动词,通过6幅图片理解。
指出要根据针对对象来确定是哪一措施。
(三)教师小结:
(三)当堂达标:
学案P100达标测试题1、3、5、6、7、9
(四)作业布置:
互动训练P56第一题 P58第九题及调查当地的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