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单元测试

合集下载

2023年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单元复习检测题(沪粤版)

2023年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单元复习检测题(沪粤版)

选择题下列工具中,不能用来测量时间的是A. 打点计时器B. 刻度尺C. 秒表D. 原子钟【答案】B【解析】在物理实验室中,刻度尺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打点计时器、秒表、原子钟用来测量时间长短。

故选B.选择题在测量过程中,一般我们会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A. 为了减小误差B. 避免产生误差C. 避免产生错误D. 提高准确程度【答案】A【解析】所谓误差,是在正确测量的前提下,所测得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由于人的眼睛不能估得非常准,所以存在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所以,误差和错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只能减小误差,而不能避免误差,更不能避免错误.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选择题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A. 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 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C. 测量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开始量起D. 记录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测量单位.【答案】C【解析】由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可以知道A、B、D是正确的;C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测量时如果零刻线磨损,可以从较清楚的刻线处(一般选择整数)对齐测量,记录结果时从开始测量时对齐的刻线处量起.所以C选项是错误的.选择题一个同学正确测得铅笔的长度是16.34cm,从这个数据看,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A. 1mmB. 1cmC. 1dmD. 1m【答案】A【解析】由测量结果16.34cm可知,其精确值为16.3cm,最后一位为估读值,则倒数第二位的单位是mm,则其分度值为1mm,故A正确。

故选A.选择题我们初二物理教材的长度大约是()A. 2.581mB. 25.81dmC. 25.81cmD. 25.81mm【答案】C【解析】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初二物理课本的长度略大于18cm,在26cm=260mm左右。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单元测试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单元测试

第一章测试卷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据观察,教室的宽度最接近于()A.60mm B.8dmC.8m D.60m2.一同学测得自己每分钟脉动次数为80次,由此计算出一次脉动时间为() A.1.33秒B.0.75秒C.0.0125秒D.均不对3.下面量筒读数时的几种做法,正确的是()4.科学家思考问题一般都要对所研究的问题()A.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B.交流与合作、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C.分析与论证、评估D.以上一般都要涉及5.关于误差问题的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是实验中的错误B.态度认真就可避免误差C.用精密的工具并正确测量可避免误差D.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减少6.甲、乙、丙三位同学测一张长1.2m的办公桌,甲、乙均用分度值为1cm 的刻度尺,丙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甲、乙、丙三人测出的数据分别为1.205m、12.0dm、12.1cm,其中正确的是()A.三者都对B.甲对C.乙对D.丙对7.某同学三次测量一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结果分别为3.4cm、3.1cm、3.3cm,则该课桌的长度为()A.3.2cm B.3.3cmC.3.27cm D.3.267cm8.要测量面值为一元的硬币的直径,下列测量方法中最好的是()A.用刻度尺直接多测几次硬币的直径,算出平均值B.将硬币放在刻度尺上直接读出硬币的直径C.用细线绕硬币一周,测出硬币的周长再算出直径D.用刻度尺和两块三角板配合进行测量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4分)9.物理学是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一门科学。

10.一支新铅笔的长度是0.175________,一本英文字典的厚度是3.5________,一枚壹元硬币的直径是 2.50________,一名同学的高度是16.4________。

泸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单元测试卷(解析版)(含答案)

泸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单元测试卷(解析版)(含答案)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原来在量筒中盛有50毫升的酒精,小明要取出15毫升的酒精,结果另一个同学发现小明倒完后俯视量筒读数,你认为小明实际倒出的酒精体积()A.大于15毫升B.等于15毫升C.小于15毫升D.无法确定2.下列是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A.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筒举起,与视线平行后读数B.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C.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当液体接近刻度时,改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液体D.首先要选一个量程合适的量筒,把它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线正对自己3.实验中的操作技巧对于实验的完成和探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列实验操作说明错误的是()A.用温度计测量瓶中酒精温度和从瓶中拿出来后的现象进行比较可以探究蒸发吸热B.探究液化时,用酒精灯给水加热,是为了说明只有温度高的水蒸气才能液化C.研究碘的升华、凝华实验中,用水浴法加热,防止液体碘出现D.观察冰、烛蜡的实验中,冰与烛蜡应碾碎才能与温度计玻璃泡充分接触4.利用干电池、导线、小灯泡、电动机、铅笔芯、橡皮、塑料尺探究:(1)物质导电性;(2)电动机转向;(3)电磁感应;(4)电阻与长度的关系;(5)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能够完成的实验个数有()A.2个B.3个C.4个D.5个5.对如图中有关物理学家和物理史实的说法,正确的是()A.马德堡半球实验最早是由托里拆利做的B.托里拆利通过计算(b)图中马拉车力的大小,最早测出大气压的数值C.托里拆利通过(c)图,最早测出大气压的数值D.马德堡市长通过(b)图,最早测出大气压的数值6.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50s B.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25cm C.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0.8mm D.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7.很多同学都有佩戴电子手表的经历,当我们第一次看电子手表时,其表盘表示为10:00:01,隔了一段时间后,再观察该电子手表,此时表盘的示数为11:01:02,则两次时间差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h1min2s B.1min1s C.1h1min1s D.11h1min8.某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mm()A .普通课本一张纸的厚度是7B .茶杯的高度是10C .物理书的长度是252D .他自己的身高是16.79.甲、乙两人用两个刻度尺,分别测同一物体的长度,甲测得的结果是 6.50dm ,乙测得的结果是0.648m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人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相同B .两人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C .两人结果中必定有一个是错误的D .甲读数比乙准确10.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 )A .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 .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C .测量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开始量起D .记录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测量单位。

沪粤版物理初二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单元练习题

沪粤版物理初二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单元练习题

沪粤版物理初二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单元练习题一、选择题1.小妮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时,记录的数据分别是:7.50cm、7.51cm、7.53cm则那个物体的长度是()A.7.50cmB.7.51cmC.7.513cmD.7.52cm2.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测量的结果是()A. 1.25cmB. 3.25cmC.0.225mmD. 2.25cm3.认真观看图片,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刻度尺测量长度B.读取量筒示数C.测质量加减砝码D.测电流量程的选择4.实验室里有四种规格的量筒,依照学习过的密度知识,小明同学想一次性准确测量出100g的酒精,他应该选择()A.最大测量值是100ml,最小分度是1ml的量筒B.最大测量值是200ml,最小分度是5ml的量筒C.最大测量值是250ml,最小分度是5ml的量筒D.最大测量值是400ml,最小分度是10ml的量筒5.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形的是()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C.人体感受最舒服的温度约为37℃ 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6.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能够减小误差 B.误差确实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能够幸免误差 D.选用周密的测量仪器能够排除误差7.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A.身高约为160dmB.100m短跑成绩约为6sC.10s内走了10m的路程D.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刻约为1s8.人躯体上最接近15mm长度是()A.大拇指指甲的宽度B.拇指的长度C.头发丝的直径D.肩膀的宽度9.如图,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的读数示意图,其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A. B.C. D.10.某同学5次测量一块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2.12cm 2.14cm 2.15cm2.13cm 2.33cm,则物体的长度应为()A. 2.135cmB. 2.14cmC. 2.13cmD. 2.15cm11.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测量值与真实值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B.误差与错误一样,差不多上能够幸免的C.测量工具越周密,误差就能够更小 D.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能够减少误差12.同步卫星绕地心转动一周,需要多少时刻()A.24h B.3 600sC.12hD.它在空中静止不动二、填空题13.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s,14.将粗细平均的金属丝在笔杆上紧密绕30圈,如图所示,线圈长度是________cm,金属丝直径是________mm.15.王小东对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五次精确测量,记录如下:25.1mm、25. 2mm、27.3mm、25.3mm、25.3mm、依照记录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 _____,其中有一次测量值明显是错误的,它是________,此次测量最接近真实值的测量值是________.16.有五位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他们测得的结果分别是:A、147.6 mm B.147.7 mm C.149.6 mm D、147.5 mm E、147.54 mm 其中有一位同学的测量结果是错误的,是________,有一位同学的测量结果是不合理的是________,测量该物体长度的平均是________17. 如图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 _______cm.18.小明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19.如图1所示,所测纽扣的长度是________cm;如图2所示,汽车行驶速度为________km/h;如图3所示,停表的示数为________s.20.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mm,纽扣的直径是________cm.三、实验探究题21.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A .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B .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C .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D .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E .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n.(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__.(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__.(3)铜丝直径表达式是________.22.我们明白,测量时总存在误差,通常将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叫做绝对误差.初中电学实验中所用电流表的准确度等级﹣般是2.5级的.2.5级电流表的含义是,用该电流表测量时的最大绝对误差不超过满刻度值的2. 5%.下表给出了用2.5级电流表测量电流时,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度与百分误差(即最大绝对误差与电流表读数之比的百分数)之间的关系.(1)上表中的最后一空处相应的百分误差应是________%.(2)从上表中的数据能够看出,该电流表的指针偏转的角度越大,百分误差________(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3)假如用准确度等级是2.5级的电流表进行测量时要求百分误差小于3.75%.则该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度应大于满刻度的________.四、综合题23.某同学用一把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图中A是他观看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这位同学测量中的三个错误之处:(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24.利用周围的物品、廉价的材料进行物理实验,探究物理规律,是学习物理的好方法.给你一个透亮玻璃杯、一支铅笔、足够的水和一张白纸,请你利用这些器材或从中选用部分器材,设计一个小实验来研究(说明)相关的物理问题或现象.(1)要研究(说明)的物理问题或现象;(2)选用的器材;(3)简述实验过程及现象.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B【解析】【分析】在长度的测量中,我们要精确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I. Multiple Choice ns (Choose the correct answer and write the corresponding number in the bracket)1. Zhan Tian measured the width of his physics textbook four times using a ruler. Which of the following recorded data is incorrect?A. 18.77cmB. 18.76cmC. 18.74cmD. 18.89cm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error is correct?A. ___ can ce error.B. Error is the mistake made during ___, you can avoid error. D. Using precise measuring instruments ___.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 method to ce measurement error?A. Using the ___.4. A student used a ruler with a scale value of 1mm to measure the length of an object. The student correctly measured it three times and obtained the values of 13.46cm, 13.44cm, and13.44cm. The result should be represented as:A. 13.447cmB. 13.44cmC. 13.45cmD. 13.46cm5. The same ruler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length of an object four times using the correct method, but the results were different. This indicates that:A. The true length of the object is ___ measurements will not yield the correct result.6. Two students, A and B, measured the length of the same object using a ruler with the ___ recorded 23.06cm, and B recorded 23.063cm. Which student's measurement is more accurate?A. AB. BC. Both are ___ accurate7. ___ 2cm accurately, ___ be used?A. ___8. Xiao Ming wants to fit a piece of glass to his window. Which measuring tool is the most reasonable to measure the size of the window frame?A. A student ruler with a minimum scale of 1mm and a length of 20cmB. A leather tape measure with a minimum scale of 1cm and a length of 15mC. A steel tape measure with a minimum scale of 1mm and a length of 2mD. A vernier caliper with a minimum scale of 0.1mm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unit ns is correct?A. 4.5m = 4.5m x 100cm = 450cmB. 456mm = 456 x 1/100m = 0.456mC. 36cm = 36/100m = 0.36m二、填空题:1. 0.18km,386dm,4.5×107μm。

2022-2023学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单元测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考号:评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1A.9m B. 6m C.4m D. 2m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现象的是()A.平直的马路上骑自行车 B. 雨过天晴,彩虹出来了C.寒冷的冬天,湖面结冰 D. 市区街道禁止鸣笛3、下列估测中,正确的是()A.百米赛跑大约需要0.6min B.正常步行1m需要用时1sC.人正常的脉搏1s跳动3次 D.一节课时间是40h4、为了测量同学们投实心球的距离,应选用()A.三角板 B. 1m的直尺 C.200㎝的钢卷尺 D. 15m的皮尺5、测量物理课本长度,结果分别为28.14cm、28.15cm、28.16cm。

测量结果应记录为()A.28.2cmB.28.14cmC.28.15cmD.28.16cm6、要测量一个硬币的直径,下列几种操作中,正确的是()7、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就是测量中发生了错误 B.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C. 误差只能减小不能避免D. 使用精密仪器可以避免误差8、用刻度尺测量讲台的宽度为118.75㎝,则该结果的准确值和估计值正确是()A.118.7、 0.05 B. 118.7㎝、 0.01cmC. 119㎝、 0.75㎝D. 118.7㎝、 0.05cm9、某同学用橡胶刻度尺测量物体时,将尺拉长,则测量结果会( ) A.大一些 B.小一些 C.相等 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0、一天晚上,小李家的灯突然熄灭,小李爸爸说可能灯丝断了。

这一过程涉及科学探究过程的哪个环节?( )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交流与合作D.以上一般都要涉及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1. 物理学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1章 走进物理世界 单元测试卷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1章 走进物理世界 单元测试卷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走进物理世界单元测试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1.下列专门用来测定时间间隔的工具是()A. 钟B. 表C. 停表D. 闹钟2.用同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是为了()A. 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B. 减小由于刻度不精密而造成的误差C. 减小由于读数时视线不垂直于尺面而产生的误差D. 减小由于估读时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3.使用毫米刻度尺测一本书的长度,下列记录数据中正确的是()A. 18.40厘米B. 18.40C. 1.84分米D. 18.4厘米4.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A. B.C. D.5.长度为1.75m的物体可能是()A. 一个人的身高B. 一支铅笔的长C. 一座楼房的高D. 一页纸的厚度6.你身上的长度最接近15mm的是()A. 肩膀的宽度B. 食指的长度C. 头发的直径D. 大拇指的宽度7.观察身边的物理,下列估测最不符合实际的是()A. 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7sB. 百米赛跑世界纪录是9.58sC. 人教版八上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25cmD. 某同学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1/ 68.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B. 中学生正常行走的速度约为1.1m/sC. 初中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为26dmD. 体重正常的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200Pa9.在如图1中,物理实验室常用来测量时间的工具是()A. 停表B. 沙漏C. 钟表D. 日晷10.体育课投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这“吸一下”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 提出问题B. 猜想与假设C. 进行实验D. 得出结论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0分)11.(1)3m/s=______ km/ℎ,(2)36km/ℎ=______ m/s,(3)0.25km=______ m,(4)图中木块的长度是______ cm.12.如图所示,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一枚纽扣的直径,纽扣的直径是______cm。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单元测试题(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

)1、在下列长度单位中,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A . 分米 、厘米 、纳米 、微米 B . 毫米 、厘米 、分米 、米 C .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D .纳米 、微米、毫米 、厘米2、章天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4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下列记录数据中错误的是 ( )A .18.77cmB .18.76cmC .18.74cmD .18.89cm 3、小明用刻度尺测得某物体的长度是25.90cm.这可能是下列哪个物体的长度( )A.粉笔B.物理课本C.课桌D.黑板4、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使用的“大球”较以前的“小球”直径增加了 ( ) A .2 dm B .2 cm C .2 mm D .2μm5、某同学用刻度尺先后三次测量一物体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分别为45.30厘米,45.28厘米,45.31厘米,那么更接近真实值的数据的是: ( )A .45.30厘米B .45.297厘米C .45.29厘米 (D .45.3 厘米6、要测量1角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项是( ) A.用刻度尺认真的测量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来源: ]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角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角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1角硬币的厚度 7、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8、采用密绕法测铜丝的直径时,把铜丝在木棍上绕50匝,然后用毫米刻度尺量出50匝铜丝的总宽度L ,则可得出一根铜丝的直径d=L/50。

用此法先后测量三次,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位置,结果三次测得的铜丝直径不同,则误差产生的原因是 ( ) A .可能是由于铜丝间绕得紧密程度不同 B .可能是由于铜丝的粗细不均匀C .可能是由于刻度尺的刻度不均匀D . 以上说法都不对9.下列单位换算是否正确 ( ) A .4.5m=4.5m ×100cm=450cm B .456mm=456×1001=0.456m厘米,分度值为1毫米,以下几种选择刻度尺的原则正确的是:()A.选第一把,因为它的测量范围大; B .选第二把,因为它的刻度精细;C.选哪一把都一样;D.要了解测量的要求,才能确定选用哪种刻度尺.二、填空题(共28分,每空1分)13、物理学是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和的一门科学。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沪粤版《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1、下列各物体的长度接近10厘米的是( )A。

篮球的直径 B.乒乓球的直径 C.手掌的宽度 D。

物理课本的长度2、下面几个有趣的物理现象中,属于热现象的是:A、在地热喷泉架一个锅,能煮熟食物B、1988年在我国山东蓬莱海面出现一次奇特的日出景象,双日重叠,蔚为壮观C、下雨时,天上先出现闪电而后听到雷声D、每年八月,钱塘江口出现大潮,此时海水像千军万马,以排山倒海之势扑来3、小轩用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图1-1所示),方法正确的是〔〕4、一次课堂计算比赛中,四位同学的计算过程中正确的是〔〕A.mm=mm=m B.15m==1。

5×107μmC.km=kmcm=cm D.cm=m=m5、小玲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物体,记录中正确的是:()A、184cmB、18.4cmC、1。

84cmD、184。

0cm6、某刻度尺的刻度大于标准刻度,用它测量长度时,测量值和真实值相比较:A、偏大B、偏小C、一样大D、无法判断7、小新三次测量课桌的宽度,结果分别为48。

17cm,48.15cm,48.15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48.14cm B.48。

17cm C.48.15 cm D.48。

16cm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二个或三个选项是正确的,全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共9分)8、下面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B.误差可以减少,但不能避免.C.测量工具越精密,实验方法越合理,误差就越小。

D.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9、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A、20cm=0。

2mB、50m=0.005kmC、357mm=3。

57mD、1h=3600S10、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测接近实际的是:A、一页纸的厚度大约90μmB、一支钢笔的长度大约14dmC、正常人的脉搏跳动70次所需时间大约1minD、初中学生步行1km的路程经历的时间大约50s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时间的主单位是,实验中,测量长度常用的工具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章节测评试卷(解析版含答案)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章节测评试卷(解析版含答案)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章节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以下是一位中学生对自身情况的估测,其中合理的是()A.体温约为26℃B.质量约为52kgC.眨一次眼用时约1min D.手掌的宽度约为50cm2、“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口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写的一首诗。

其中“卧看满天云不动”所选的参照物是()A.船B.岸边C.岸边的树D.天空飞翔的小鸟3、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成年人走一步的距离约为0.7mB.一盒学生牛奶的质量约为500gC.蔬菜保鲜的适宜温度约为37℃D.我国国歌演奏一遍的时间约为5s4、小红参观博物馆时看到了祝融号模型,发现祝融号和一个初三的女学生一样高,请问这个祝融号有多高()A.0.9m B.1.8m C.3.6m D.7.2m5、在实验测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误差和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B.零刻度线已磨损的刻度尺不能用来测长度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D.测量中,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以避免6、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哈尔滨1月份的最高气温约为20℃B.一本八年级物理书的质量约为4kgC.行走一步的距离约1.5m D.心脏1min跳动约70次7、人的身体中藏有许多“尺”,“一拃”是指成年人伸开五指,拇指与中指间最长的距离,如图所示。

下列长度约为4拃的是()A.门的高度B.课本的长度C.课桌的高度D.人正常步行2秒所经过的距离8、小明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其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A.B.C.D.9、如图,小嘉用刻度尺测量物块的长度,此时物块的长度可记为()A.9.8厘米B.1.9厘米C.18.0毫米D.19.0毫米10、如图所示,工作人员手托的是“越王勾践剑”。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章走进物理世界测试(新版)粤教沪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章走进物理世界测试(新版)粤教沪版

第1章走进物理世界单元测试一.单选题(共12题;共36分)1.在一次物理复习课上,同学们正以“假如没有了…”为主题展开讨论,以下是几位同学提出的四个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 假如没有了地球引力,物体的质量仍然存在B. 假如没有了空气,我们将无法正常听老师讲课C. 假如没有了摩擦力,一阵微风就可以吹动停在平直轨道上的火车D. 假如没有漫反射,这个世界就没有光污染了2.关于错误和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无关B. 在测量中应避免错误,而误差是不能绝对避免的C. 只要使用精密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产生误差D. 对一个物体的长度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3.小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65cm、2.36cm,发现有一次记录错误.则这次测量结果应记为()A. 2.36cmB. 2.357cmC. 2.43cmD. 2.4cm荪達捡毿陝麗烧怼夢济邇盗颧鑊剂骛黌無須瘞瘾觏谟伧譎瘾瑪颍闊謖尘厩4.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A. B. C.D. 栋漿許鍬嫗們桥荦绮躜嘜睑鉻輊獫灯鴕穑铴挚箪費驀許5.如图所示的机械停表的示数是()A. 8.4sB. 38.4sC. 3min38.4sD. 3min8.4s擷齏啸裥縟萝邓饉钿氌鰨鰓峦蠷钨鏤辐厌鴿荚慮钪銳褴騎觉骊锑竄6.小明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宽度,四次测量结果分别是:18.58cm、18.59cm、18.60cm、18.58cm,则物理课本的宽度应记作()A. 18.58cmB. 18.59cmC. 18.588cmD. 18.5875cm钲矫镦嚇恽养惯趱蛊恆铽帥笃數箧绅邮憒颗皑脔釗閽兴抛滥莖骛傖胁驿蘊堕攏颏桩跃鹁层癆诔邝颦帻欽蓮蚕7.据现察.教室的宽度最接近于()A. 60mmB. 8dmC. 8mD. 60m8.许多科学发现和重大发明都是从实验室得来的,由此说明实验室的作用是()A. 科学探究的基础B. 重大发明的基地C. 科学发现的起源地 D. 提供观察物理现象的基地9.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单元测试卷(2024年秋)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单元测试卷(2024年秋)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单元测试卷(2024年秋)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2024·东莞期中]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cmB.你的指甲宽度约为1dmC.人正常步行10m需要1sD.脉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0s2.[2024·广州期中]如图所示,我国首辆火星车“祝融号”高度与一名篮球运动员身高差不多,则“祝融号”的高度约为( )A.185mm B.185cm C.185dm D.185m3.下面是小南同学做的长度单位换算的几个算式,其中书写正确的是( ) A.36m=36×1000mm=36000mmB.6.5×106μm=6.5×106×10-6=6.5mC.5.2m=5.2m×100cm=520cmD.0.48m=0.48m×1000=480mm4.学习了物理后,我们深刻理解了“误差”。

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5.小玉正确使用刻度尺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的结果分别为12.34 cm、12.36cm、12.34cm、12.46cm,对测量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A.小玉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B.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所以书的宽度是12.38cmC.采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D.第二个数据“12.36cm”中的“6”是估读的6.小超想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下列几种尺子哪种最合适( )A.量程为0~15cm,分度值为0.5mmB.量程为0~10m,分度值为1dmC.量程为0~30cm,分度值为1mmD.量程为0~3m,分度值为1mm7.[2024·自贡期中]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或读数正确的是( ) A.该木块的长度为2.0cm B.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C.该木块的长度为2.00cm D.视线与尺面的位置8.[2024·南昌期中]以下操作导致的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若视线是俯视的,则测得的体积比液体的真实体积要大B.用钢直尺在冬天和夏天分别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时,夏天的测量值比冬天要大C.用化曲为直的方法来测量地图上两地之间的距离时,不能使用有弹性的橡皮筋D.某一刻度尺的刻度比标准刻度间隔小些,用这把刻度尺测得的数值比真实值要大9.为了学好物理,小雨同学对自己提出了几个要求,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重视观察和实验B.只要死记硬背、多做题,就能学好物理C.重视科学探究的运用D.注意从生产和生活中寻找物理问题10.我们要像科学家一样进行探究,下列关于探究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平时注意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善于提出问题B.猜想和假设可以不受限制,随意猜想C.收集数据要实事求是,不能随意改动数据D.分析论证要相信科学,不要迷信权威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1.[2024·芜湖期中]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单元测试卷1(含答案)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单元测试卷1(含答案)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单元测试卷1一、选择题1. 章天同学用一把刻度尺4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下列记录数据中错误的是()A.B.C.D.2. 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3. 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是()A.采用正确测量方法B.只要选择精密的测量工具C.只要多次测量求其平均值D.既选择精密的测量工具,又多次求其平均值4. 某同学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一个物体的长度,先后用正确的方法测量三次,测得的数值分别是:、、,测得的结果应表示为()A.B.C.D.^5. 用同一根刻度尺按正确方法测量一物体长度,共测了四次,其结果不同,这说明:()141516厘米17二、填空题。

1.通过计算把下列数据从小到大排列起来:386dm ,,×107μ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___,符号为___,常用单位及其符号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度的常用单位与主单位的换算关系分别_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3.最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是_________,正确使用时首先应观察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

4.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主单位是 ,符号 。

时间的单位还有 、 等。

它们换算关系分别是 。

5.如图所示,物体A 的长度为_________cm 。

6.图中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_________cm ,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_cm 。

题5图 题6图/三、科学探究1.小莉同学所在的课外活动小组进行了一次“探究教室内的温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

(1)在活动中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影响教室内温度的因素,请你根据图示的信息和自己的体会,至少写出四种影响教室内温度的因素。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单元测试卷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单元测试卷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单元测试卷选择题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A. 光年B. 千米C. 米D. 厘米【答案】C【解析】问题求解:光年、千米、厘米是长度单位,但不是长度的国际单位,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故C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选择题在特别潮湿的环境中,木制的刻度尺因受潮而膨胀,在用受潮后的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会( )A. 测量值的误差大,测量值将比真实值大B. 测量值的误差大,测量值将比真实值小C. 测量值没有误差D. 测量值将是错误的【答案】B【解析】受潮而膨胀后的木制的刻度尺会变长,分度值会变大.用此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会将物体的长度测小,举个例子:物体的长度为2cm,而受热膨胀的刻度尺2cm要比物体长,用这个刻度尺来测量,示数就小于2cm.误差变大.测量时的误差变大,但测量值是正确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木尺不膨胀时也会有误差.故选B.选择题下列说法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 石家庄市冬天的气温一般在﹣20℃B. 中学生百米赛跑所用时间约为1minC. 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D. 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200kg【答案】C【解析】A、石家庄冬天的气温一般不低于﹣10℃.此选项不符合实际;B、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中学生百米赛跑时间在16s≈0.25min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C、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略大于20cm,在26cm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D、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故选C.选择题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本题涉及的知识是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根据刻度尺的使用规则,A图中物体的一端没有对齐零刻线且视线与尺面不垂直,B 图中物体的一端没有对齐零刻线,C图中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没有紧贴被测长度,D图正确。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测试卷及答案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测试卷及答案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测试卷及答案(时间:85分钟分值:80分)学校:班级:姓名:考号:一、填空题(共16分,每空1分)1.快乐学习,轻松考试!请你填写最合适的单位:一节物理课的时间是45;一位中学生身高16.5。

(温馨提醒:填写单位符号)2.实验是学习物理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方法,是实验的重要环节。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3.在进行实验探究时,我们要合理选择测量工具。

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值叫作,测量工具所能测量的范围叫作。

4.某同学测得自己每分钟脉动次数为80次,由此,他计算出自己每次脉动的时间是秒,在回家乘电梯上楼时,他用脉搏做计时工具,测得从楼底到自己家楼层的脉动次数为60次,那么该同学乘电梯所用时间为秒。

5.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时,将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在笔杆上紧密缠绕30圈,如图所示,线圈长度是cm,金属丝的直径是mm。

6.在测量长度的实验中,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作,如果想将这种差别尽量减小,最有效的方法是多次测量。

7.某同学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

五次的记录数据分别为17.82 cm、17.83 cm、17.81 cm、17.28 cm、17.81 cm。

则错误的数据是,物体的长度应为。

8.为了测量我们使用的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应该先测量(选填“10张纸”或“50张纸”)的厚度,再计算得出;若所使用的刻度尺热胀冷缩明显,则与冬天相比,夏天测量的结果偏。

二、选择题(共14分,把你认为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第9~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第13、14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全部选择正确得3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9.下面是某同学对自己身体相关物理量的估测,其中合理的是()A.身高大约是170 mmB.脉搏每分钟跳动约70次C.眨一次眼的时间大约是1 minD.手掌的长度大约是20 dm10.下列刻度尺的使用中,操作正确的是()11.王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嗽,于是她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然后王老师给该同学测量体温。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单元试卷 (含解析)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单元试卷 (含解析)

一、选择题1.一名粗心学生的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在他的记录数据中,其中有一个数据的单位是mm,它是()A.一支新铅笔的长度为17.5B.一本外文字典的厚度为35C.一枚壹角硬币的厚度为1D.一名同学的身高为16.4【答案】B【解析】A. 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一支铅笔的长度略小于20cm,在17.5cm=175mm左右。

不符合题意;B. 中学生两个手指的宽度在3cm左右,外文字典的厚度略大于3cm,在3.5cm=35mm左右。

符合题意;C. 4枚一角硬币的厚度约1cm,一枚的厚度在0.24cm=2.4mm左右。

不符合题意;D. 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比成年人小一些,在164cm=16.4dm左右。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分析】结合日常生活实际及数字的大小,选取合适的单位即可.2.王刚同学根据石头在水中下沉的现象想到:石头在水中可能不受浮力作用.并设计和进行了实验.上述过程中.“石头在水中可能不受浮力作用”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 提出问题B. 猜想与假设C.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D. 分析与论证【答案】B【解析】解:“石头在水中可能不受浮力作用”仅仅局限于猜想与假设,所以选项A、C、D都不正确.故选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科学探究各要素的了解与运用能力.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是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中的七个主要要素.科学探究各个要素在整个思维程序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在探究过程中侧重培养的能力也不同3.如图所示,用一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方法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C【解析】A. 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未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所以A不正确;B. 刻度尺零刻度线没有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且刻度尺有一定的厚度,这样放置刻度不能紧贴物体,读数时会不准确,所以B不符合题意;C. 刻度尺放置方向与被测长度一致,且刻度紧贴物体,所以C符合题意;D. 刻度尺的未与被测物体平行放置,所以D不正确。

2022-2023学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单元测评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单元测评试题(含答案解析)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单元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所示,工作人员手托的是“越王勾践剑”。

根据图片信息,对这把剑的长度估测合理的是()A.2m B.1.5m C.0.5m D.2.5m2、如图,两位工作人员正与2022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合影。

图中冰墩墩(包括底座)的高度约为()A.0.5m B.1.0m C.1.7m D.2.5m3、在实验测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误差和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B.零刻度线已磨损的刻度尺不能用来测长度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D.测量中,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以避免4、某同学测的物理教材的宽度为 0.1850m,则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A.1dm B.1cm C.1mm D.1μm5、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所记录的测量结果正确的是()A.5.7cm B.5.65cm C.3.65cm D.3.6cm6、如图是某单位组织党日活动时的合影,根据照片信息可判断出他们所用党旗的规格是()A.长96cm,宽64cm B.长144cm,宽96cmC.长192cm,宽128cm D.长288cm,宽192cm7、小强同学在一次测量某物体长度时,正确记录了四次测量结果,即18.12cm,18.13cm,18.11cm,18.14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为()A.18.125cm B.18.1cm C.18.13cm D.18.12cm8、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首的中国杂交水稻专家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超级杂交水稻,这一成果在世界上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综合测评试卷(含答案详解版)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综合测评试卷(含答案详解版)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综合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首先提出摆的等时性原理的是()A.伽利略B.牛顿C.阿基米德D.爱因斯坦2、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先后四次测量的结果为:13.25cm、13.27cm、13.22cm、13.28cm,则该物体的长度为()A.13.27 cm B.13.28 cm C.13.255 cm D.13.26 cm3、甲、乙两个物体同时,在同一位置在钢索的牵引下竖直向上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速度等于乙的速度B.甲的速度等于25米/秒C.以乙为参照物,甲在竖直向下运动D.第6秒时,乙在甲上方0.6米处4、生活处处皆物理,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A.你正常呼吸一次所用时间约1minB.你答题所用2B铅笔的质量约800gC.你使用的物理课本长度大约是26cmD.你晨检时正常体温(额温)大于37.4o C5、目前,自贡九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最接近()A.1cm B.10cm C.20cm D.50cm6、下列各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估计正确的是()A.升国旗唱国歌用时约10sB.普通中学生跑100m用时约1sC.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20sD.健康人的脉搏,1min时间跳动70次左右7、如图所示测量硬币直径的做法中,正确的是()A.B.C.D.8、估测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估测中最接近事实的是()A.一本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kg B.同学们感觉舒适的室内温度约为36 ℃C.初中生跑100m所需的时间约为9s D.普通居民住房的房间门高约2m9、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肺炎,一款新药在真正应用于患者之前,需经历从临床前研究到三期临床试验的漫长历程,平均耗时10年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
B. 误差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减小误差是不可能的
C. 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 改进实验方法和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能避免误差
2.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A. 遂宁6月平均气温约50℃
B. 自行车正常骑行速约5m/s
C. 一名初中学生的质量约500kg
D. 教室内课桌高约40cm
3.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通过观察发现并提出问题后,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前,通常要做的工作是()
A. 对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
B. 准备器材收集证据
C. 合作与评价收集到的证据
D. 提出新的探究问题
4.如图所示为巧测一高度为l的薄瓶的容积的示意图,用刻度尺先测出瓶底直径为d,瓶口向上倒入一定量水,测出水面高度为l1;然后再堵住瓶口,将瓶盖倒置测出水面离瓶底的高度为l2,则瓶子的容积约为()
A. B. C. D.
5.空气的密度约为1.3千克/米3,一间普通教室中空气的质量最接近于()
A. 300千克
B. 30千克
C. 3.0千克
D. 0.3千克
6.摄影师抓拍到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
B. 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
C. 老鹰飞行时在地面上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 老鹰的双翅展开的长度约为30cm
7.在下列数据中,与生活实际不相符合的是()
A. 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是300g
B.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C. 一个正规篮球的直径约为1dm
D. 一盏台灯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接近25W
8.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7×103cm
B. 人洗澡时合适的水温约为60℃
C. 中学生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1.1m/s
D. 中学生跑完800米后立即测心跳,测的结果为30次/分钟
9.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如果被测电阻大约为80Ω,选用的电源电压为1.5V,选用电流表的量程为O~O.6A,关于电源电压和电流表的选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流表量程选错了,会烧坏电流表
B. 电源选错了,会烧坏电流表
C. 电流表量程选择不适当,电流表不会有示数
D. 电源选择不当,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太小,误差大
10.下列四位科学家中,发其名字命名功的单位是()
A. 瓦特
B. 安培
C. 焦耳
D. 欧姆
11.用量筒和水测小石块体积时,先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适量”的标准是()
A. 看上去不多也不少
B. 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会溢出
C. 水面约在量筒中间
D. 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超过量程
12.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误差产生的原因是测量方法的错误引起的
B.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C. 采用精密仪器认真测量,一定能消除误差
D. 误差不能避免,但可以尽可能减小
13.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2m
B. 一支粉笔的长度约为40cm
C. 一名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
D.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14.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 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7s
B. 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25cm
C. 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0.008mm
D. 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
15.老师让全班同学测出自己拳头的周长和脚的长度,数据汇总到小明这里,小明发现各人的拳头周长和脚的长度近似相等,得到结论:手大的人脚也长.小明所做的是科学探究中的()
A. 提出问题
B. 猜想与假设
C. 进行实验
D. 分析与论证
二、填空题
16.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________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____不正确(两空均选填“A”或“B”),木块的边长为________cm.
17.(1)如图1所示,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 cm,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_ ℃.
(2)如图2所示,当开关闭合时,导线下方的小磁针会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________ ,
这是丹麦著名物理学家________发现电流的________(选填“热”“磁”或“化学”)效应现象.
18.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首先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了________的数值.
19.测量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________;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操作不当、读取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________。

________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20.请你回忆一下八年级你所学过的物理公式,并写出三个你最熟悉的物理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公元1821年,德国物理学家塞贝克发现了在一定条件下,由几个导体串联成的闭合电路中会产生电流.能把这种电路叫“热电偶电路”.小明通过实验研究热电偶电路中的电流,他分别把相同材料和不同材料的导体相互连接(D和G为导体的接点,在其中串联一个电流表(毫安表,“0”刻度线在最左侧).实验过程如图(a)、(b)、(c)、(d)、(e)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实验现象,归纳得出结论.
①由图(a)与(b)与(c)[或(d)、或(e)]可知,在热电偶电路中.产生电流的条件是:串联在闭合电路中的________.
②由图(c)与(d)与(e)可知,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22.小文利用托盘天平、砝码、量筒、水、细线、小铁块,测定一个形状不规则的蜡块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⑴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m;
⑵往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液面处的刻度V1;
⑶用细线拴住小铁块浸没在量筒里的水中,记录液面处的刻度V2;
⑷用细线把蜡块和小铁块绑在一起,把它们浸没在量筒里的水中,记录此时液面处的刻度V3.
⑸蜡块的密度ρ蜡=________.
23.亲爱的同学:你会使用下面的基本实验仪器吗?
(1)如图1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就分度值而言,________(选填“A”或“B”)刻度尺更准确些,其分度值是________mm.其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A”或“B”)刻度尺,正确的读数应为________cm.
(2)如图2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
四、解答题
24.电话是在1876年由________发明的。

最简单的电话由________与________组成。

25.如图是常见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因其节能环保、便捷实用而受到很多工薪阶层的青睐.请你说出4种电动自行车上不同部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
五、综合题
26.读数:
(1)如图所示,用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木块长度,下面刻度尺读数是________cm,上面刻度尺测出木块长度是________m.
(2)如图所示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3)如图秒表的读数是________分________S.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A
4.【答案】C
5.【答案】A
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C
9.【答案】D
10.【答案】C
11.【答案】D
12.【答案】D
13.【答案】D
14.【答案】B
15.【答案】D
二、填空题
16.【答案】A;B;2.20
17.【答案】2.20;38.5;磁场;奥斯特;磁
18.【答案】大气压强
19.【答案】误差;(测量)错误;(测量)错误
20.【答案】v= ;ρ= ;p=
21.【答案】不同材料组成的导体,其两个节点间存在温度差;在热电偶电路中,两节点间的温度差越大,产生的电流越大
三、实验探究题
22.【答案】
23.【答案】(1)A;1;A;2.20
(2)231s
四、解答题
24.【答案】贝尔|话筒|听筒
25.【答案】【解答】答:电动自行车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动自行车观后镜是利用凸镜成正立、缩小、虚像工作的;轮胎上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电动自行车座比较宽大是为了减小压强.
五、综合题
26.【答案】(1)3.30;0.033 (2)38.5;-5
(3)5;3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