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九年级音乐下册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
湘艺版-音乐-九年级下册-《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目标:1.感受和领会苏州评弹的风格特点。
2.通过赏析,激发学生对说唱音乐及中国曲艺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1.认识说唱音乐的基本形式、基本特征,通过方言、乐器、演唱形式等音乐要素,认识说唱艺术。
2.让学生清晰地听出曲种的最主要特征并加以记忆。
教学难点:1.通过方言、乐器、演唱形式等音乐要素辨认说唱音乐。
2.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总结归纳我国说唱音乐的特点。
教学过程:1.导入:本节课我们接着来欣赏另外一种曲艺艺术形式——苏州评弹。
2.简介苏州评弹。
苏州评弹: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
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用苏州方言演唱。
评弹的历史悠久,清乾隆时期已颇流行。
评话通常一人登台开讲,内容多为金戈铁马的历史演义和叱咤风云的侠义豪杰。
弹词一般两人说唱,上手持三弦,下手抱琵琶,自弹自唱,内容多为儿女情长的传奇小说和民间故事。
评话和弹词均以说唱细腻见长,吴侬软语娓娓动听,演出中常穿插一些笑料,妙趣横生。
弹词用吴音演唱,抑扬顿挫,轻清柔缓,弦琶琮铮,十分悦耳。
经过历代艺人的创造发展,曲调流派纷呈,风格各异。
近40多年来,评弹从内容到形式推陈出新,传统书目得到整理提高,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编书目陆续涌现,中篇和短篇等新的演出形式日臻完善。
苏州评弹有说有唱,大体可分三种演出方式,即一人的单档,两人的双档,三人的三个档。
演员均自弹自唱,伴奏乐器为小三弦和琵琶。
唱腔音乐为板式变化体,主要曲调为能演唱不同风格内容的(书调),同时也吸收许多曲牌及民歌小调,如(费伽调)、(乱鸡啼)等。
3.简介作品:《蝶恋花·答李淑一》是一首评弹开篇。
唱词是毛泽东于1957年所写的追念革命烈士杨开慧、柳直荀的旧体词《蝶恋花·答李淑一》。
由赵开生用评弹曲调编曲。
唱词融合了蒋调、陈调的传统唱腔旋律,并吸收戏曲的板腔变化手法而构成。
“我失骄杨君失柳”节奏自由,带有吟诵特点的旋律。
“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大幅度跳动的旋律进行,情绪激动。
九年级音乐下册 第3单元《曲苑奇葩》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2 湘教版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感受苏州弹词浓郁的地方风格,能模仿苏州方言学唱《蝶恋花·答李淑一》的前一部分。
2. 体验《蝶恋花·答李淑一》的情感、意境,理解其思想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1. 感受苏州弹词浓郁的地方风格,能模仿苏州方言学唱《蝶恋花·答李淑一》的前一部分。
2. 在学习中体验《蝶恋花·答李淑一》的情感、意境,理解其思想内容。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根据“丽调”(评弹演员徐丽仙的唱腔)改编的弹词开篇。
全曲可分四个段落,前两句是第一段落,表现了作者悲痛的心情和富有浪漫色彩的“杨”“柳”直上重霄九天的形象。
第二段是叙事性的,关键词是“何所有”和“桂花酒”。
第三段是描绘月中嫦娥轻盈的舞姿,曲调婉转优美。
第四段是高潮部分,月中嫦娥、吴刚闻听“杨”“柳”在人间的壮烈故事,不禁泪飞如泉涌,音乐亦激扬起伏,推向了全歌的最高点,此时,激情与柔美有机地融成一体,如最后一个“雨”字,既有苏州评弹的秀美而又不失澎湃的激情。
由于评弹是用苏州方言演唱,因此作为曲艺唱腔,“依字行腔”仍是最重要的,例如:“九”字,接普通话是第三声而按苏州话则是第四声(去声),因此谱以“”的唱腔。
同样“酒”字,苏州读去声,配以“”的唱腔,十分贴切。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北方具有代表性的曲艺形式:北方鼓词。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我国南方具有代表性的曲艺形式:南方弹词。
请先来听一听南方弹词的语言与伴奏乐器特点。
二、新课欣赏1. 初听《蝶恋花·答李淑一》。
2. 讨论方言与伴奏乐器。
师:你们听出来了吗,歌曲中的语言和我们平时说话有什么不同呢?歌曲是用什么乐器伴奏的?师:大家对我国南、北方语言发音很敏感,伴奏乐器听得也很准,我们每人都要锻炼用敏锐的耳音来学习音乐。
弹词包括很多,如:扬州弹词、四名弹词、绍兴平湖调等,刚才听到的这段唱腔是用苏州方言演唱,所以得名“苏州弹词”,它主要流行于这些地区,能看出来吗?(将地区用课件的形式以不同颜色的闪动加以标注。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前言《蝶恋花》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篇经典作品,它描写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和她的爱情故事。
这篇文章被广泛地用于中学语文教育中,作为一篇优秀的文言文阅读材料。
本文将针对李淑一老师的教学案例,对《蝶恋花》的教学进行探讨。
教学目标1.了解《蝶恋花》的背景和作者;2.理解《蝶恋花》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3.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课前导入在开始教学之前,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1.播放与《蝶恋花》相关的音乐,如《蝶恋花》古筝曲等;2.展示与《蝶恋花》相关的图片,如古代女子的服饰、古代园林等;3.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你们知道《蝶恋花》是什么故事吗?”“你们喜欢看古代小说吗?”等。
课堂教学第一部分:了解《蝶恋花》的背景和作者1.介绍《蝶恋花》的作者——柳永,让学生了解他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介绍《蝶恋花》的创作背景和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
第二部分:理解《蝶恋花》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1.分析《蝶恋花》的主要情节,让学生了解故事的主要发展线和情节转折点;2.分析《蝶恋花》的人物形象,让学生了解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表现。
第三部分: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1.介绍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阅读方法,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阅读难点;2.分析《蝶恋花》中的文言文句式和词语,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
第四部分: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1.分析《蝶恋花》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特点,让学生了解这篇文章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特点;2.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让学生自己发表对《蝶恋花》的感受和评价。
课后作业1.阅读《蝶恋花》全文,并写出自己的读后感;2.分析《蝶恋花》中的文言文句式和词语,写出自己的阅读体会;3.了解其他古代小说,如《红楼梦》、《西游记》等,并写出自己的感受和评价。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蝶恋花》的背景、情节和人物形象;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3.体验式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代文化和文学氛围。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诗词鉴赏步骤,明概要—品语言—赏意象—悟情志。
方法与过程:诵读、想象、比较、鉴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烈士生命的壮丽和品格的崇高,
体会词人深沉而炽热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郭沫若评《蝶恋花·答李淑一》“不用说这里丝毫也没有旧式词人的那种靡靡之音,而使苏东坡、辛弃疾的豪气也望尘却步。
这里使用着浪漫主义的极夸大的手法把现实主义的主题衬托得非常自然生动、深刻动人。
这真可以说是古今的绝唱。
”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鉴赏这首“古今的绝唱”。
鉴赏步骤:明概要—品语言—赏意象—悟情志。
二、明概要。
因为是赠答词,故须先理清赠答双方的关系,知人论世。
书本第二页注释①。
杨李为同窗好友,毛柳为早年战友,杨之父与柳之父、李之父又是至交。
毛泽东与李淑一既是同志,也是亲人。
战争年代,毛失其妻,李失其夫,人生不幸,何其相似!因此,本词又为悼亡词。
三、诵读。
李淑一《菩萨蛮惊梦》。
把握情感基调:本词以写实的手法,真实地记录了
当时的离愁与伤感。
情感缠绵悱恻,哀婉动人。
毛泽东读其信,咏其词,同命相惜。
“满衫清泪滋”,触发了毛早年的情思,慨然成章,于是作《蝶恋花》一首,回答“征人何处觅”。
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
把握情感基调:深沉炽热,慷慨豪迈。
自读—师读—齐读—个别读—听评弹。
蝶恋花答李淑一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展开想象,学习双关和引用神话的手法。
3、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学词。
教学重难点:感受词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摘题。
拿出课前搜集的资料,准备交流。
二,读题,交流资料。
1、词、词牌、蝶恋花。
2、杨开慧生平。
3、李淑一、柳直荀与毛泽东,杨开慧的关系。
4、李淑一的《菩萨蛮。
惊梦》。
三,出示学习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2,理解词的意思,感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完成目标一:准确、流利的朗读词。
五,完成目标二:理解词的意思,感受词的意境。
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1、理解词义,体会双关写法。
杨柳轻飏问询报伏虎2,感受意境,体会引用神话的浪漫主义写法。
3,体会感情抓住“失”“骄”“直上”“忠魂”“捧出”“舒广袖”等词,体会作者对先烈的崇敬、赞颂之情。
六,完成目标:有感情地读词。
七,感受忠魂的献身精神。
1,由“泪飞顿作倾盆雨”入手,理解到这泪不但是先烈的泪,也是仙人,作者,亿万人类的泪。
2,补充资料“毛泽东一家为革命牺牲的六位亲人”。
3,出示革命烈士诗作,感受烈士们为革命理想勇于献身的英雄气概。
八,讨论问题:1,怎样看待忠魂的“死”与“不死”:2,什么样的生命有价值:九,出示战争年代,和平年代的英雄人物名字。
学生怀着崇敬看待英雄。
十,出示《有的人》,加刻学生对生命的理解。
十一,听余红仙老师的弹唱《蝶恋花。
答李淑一》。
十二,完成目标:背诵这首词。
十三,作业布置:1,。
蝶恋花 答李淑一优秀教案

出课件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
齐吟
学完了《蝶恋花·答李淑一》相信杨开慧、柳直荀两位烈士为国为民甘于奉献生命的伟大品质已经印入你们的心灵,让我们用最美的声音,最深的感情齐声朗读。
老师范读(注意不读题目);学生齐读
出课文课件
共歌
1、评:从你们的朗读中我听出了崇敬与赞美。
2、古人云:“言之不足,歌之。”同学们的朗读是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然而还有这样的方式也能表达感情。
(预设)学唱“我失骄杨君失柳”。
出音频资料
畅舞
除了歌唱,大家还知道有哪些表达情感的方式?
诗经云:“歌之不体语言表达对烈士的敬仰。
1、(预设)绘画、舞蹈。
2、学生齐舞
出音频资料
总结
这节课,极好的诠释了“言之不足,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3、欣赏歌曲,说一说最打动你心的句子。
4、歌曲以饱满的情绪唱出了烈士的无怨无悔。
5、我们不妨通过自己的歌声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学生指名说:
(预设)“我失骄杨君失柳”;两个“失”字,表达了对逝去爱人的怀念之情。
“直上重霄九”是那样坚定有力,表现了两位烈士的无怨无悔。
“吴刚捧出桂花酒”“捧”表现了仙人们对烈士的崇敬。
蝶恋花答李淑一音乐教案

蝶恋花答李淑一音乐教案《蝶恋花答李淑一》是一首中国古代的纯音乐曲目,由古琴演奏。
它是古琴曲《鹿鸣》的续曲,也是古琴四大名曲之一。
该曲的演奏要求较高,需要演奏者具备一定的琴技和音乐表达能力。
以下是一份关于《蝶恋花答李淑一》的音乐教案,介绍了该曲的演奏技巧和情感表达。
一、教学目标1.了解《蝶恋花答李淑一》的音乐特点和背景知识;2.掌握曲目的基本演奏技巧;3.通过音乐表达传达曲目中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蝶恋花答李淑一》的音乐特点和背景知识;2.曲目的基本演奏技巧;3.音乐表达和情感传达。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演奏部分简单的古琴曲进行热身,增强学生的乐感和对古琴音乐的兴趣。
2.知识讲解介绍《蝶恋花答李淑一》的背景及音乐特点,包括曲调、音阶、节奏等方面。
结合诗词解析曲目中的情感和意境。
3.基本演奏技巧讲解依序介绍古琴演奏中的基本技巧,包括指法、弹拨、音色控制等,重点讲解该曲中的一些特殊技巧和难点。
4.示范演奏演奏者进行示范演奏,展示曲目的整体效果。
同时,讲述自己在演奏中的情感表达和理解。
5.学生演奏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分组进行演奏,老师进行指导和点评,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并提升演奏水平。
6.音乐表达和情感传达引导学生通过演奏活动,理解曲目的情感表达,引导他们在演奏中发现和传达曲目中的情感和意境。
7.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学生在演奏中的进步和表现,提出改进建议,以便进一步提高演奏水平。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参与和表现,判断他们在课堂中的进步和积极性;2.听取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和感受;3.对学生的演奏进行评价,包括技巧的掌握程度、情感的表达以及整体演奏的效果。
五、教学延伸学生可以在课后继续练习曲目的演奏,并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比较,互相学习和提高。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乐感和音乐表达能力,引导他们在演奏中发现和传达曲目中的情感。
同时,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让他们在课堂中充分参与和发挥。
《蝶恋花、答李淑一》、《重整河山待后生》教案

《蝶恋花、答李淑一》、《重整河山待后生》教案型:欣赏时:一时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蝶恋花、答李淑一》和《重整河山待后生》知道我国南北有代表的两种说唱音乐——南方弹词、北方鼓词的主要特点。
二:感受体验两个唱段中所表现的革命家情怀与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音乐感受难点:情感体验教学过程一:导入齐唱〈〈门前情思大碗茶〉〉。
这首歌曲具有北方鼓词的特点,它和南方弹词并列为我国南北具有代表性的两种说唱剧种。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具有代表性的两首曲子《蝶恋花、答李淑一》和《重整河山待后生》。
二:听赏《蝶恋花、答李淑一》(学生活动)思考1——音乐特点思考2——情感体现(教师讲解)1:音乐背景——题目中的李淑一原是湖南长沙第十中学的语文老师,其丈夫柳直荀1932年在湖北战役中牺牲。
杨开慧是毛泽东夫人,1930年为革命牺牲,时年29岁。
197年春节,李淑一向毛泽东贺年,信中附了一首她1933年写的怀念柳直荀烈士的词。
同年月11日,毛泽东回信,并以这首词作答。
这首词为毛泽东197年写成,他用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以丰富的想象追思杨开慧、柳直荀两位烈士,表达了革命者高尚情操和精神境界。
198年他弹词演员赵开生为这首词谱曲。
2:音乐特点——《蝶恋花、答李淑一》是解放后弹词开篇的优秀作品之一。
唱腔优美抒情、细腻委婉,既保留了苏州弹词音乐的特点,又赋予了新时代的气息。
3:情感体现——音乐抒发了作者对烈士崇敬缅怀之情,揭示了革命者的博大胸怀,最后一句“泪飞顿作倾盆雨”铿锵有力,表现出难以抑制的革命激情。
三:听赏《重整河山待后生》(学生活动)思考1——音乐特点思考2——情感体现(教师讲解)1:音乐背景——《重整河山待后生》是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的主题歌,其旋律是采用京韵大鼓的音调素材写成的。
它通过众多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展现了抗战八年来沦陷区广大人民血与泪交织的生活画面,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血腥统治、汉奸的卑鄙下流的嘴脸,描述了中国人民所遭受的民族灾难,反映了在这一历史时期人民大众逐渐觉醒的过程和顽强不屈、奋起抗日的精神。
《蝶恋花 答李淑一》教学设计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一.揭题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欣赏毛泽东的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
(板书课题,生齐读)你发现这个题目和我们以往见到的题目有什么不一样?介绍:词有固定的格式,分上下两阙,字数也有一定的限制。
所有的词都可以配乐歌唱,因此也有了词调,也叫词牌名。
“蝶恋花”就是这首词的词牌,“答李淑一”是这首词的题目。
现在你知道这首词的标题是什么了吗?它是什么意思呢?如果不知道,就读读54页小资料上的写作背景吧。
二.初读感知师:接下来请大家自由朗读《蝶恋花答李淑一》。
注意读准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
师:好,谁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听他有没有读准了。
师:读得字正腔圆,真好!重霄九的“重”,曾伏虎的“曾”是多音字,“飏”是个生字,她都念准了。
谁说一下“飏”是个什么结构的字,偏旁是什么。
(半包围风旁)什么意思?我们学着他的样子读读这两行。
师:很好!谁再来读一读课文?师:真好,同学们,读诗词,就是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
让我们试着读一读,争取读出你的味道和感觉来。
(全班齐读)三、体味诗境。
1.师:孩子们,请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蝶恋花答李淑一》想象一下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么样的画面,怎么样的情景?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师:孩子们,睁开眼睛,现在你的眼前出现了怎么样的画面和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仿佛处在一个怎么样的世界里?2.你能将刚才想到的画面,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吗?3.指名回答4.小结过渡:同学们的想像力和毛主席一样真丰富。
现在就让我们伴随着这些画面,走进文中,再来品味一下这首词。
四.品读悟情。
1.请大家回到文中,将那些你感受最深的字词圈出来,将你体会到的感情用一.两个词批注下来。
将你的自学结果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互相启发。
2.学生进行自学,小组交流,教师巡视,点拔。
3.全班交流。
(1)品悟1.2句(师板书:悲痛)师:同学们,诗人失去他挚爱的妻子和战友,心里的悲痛无以复加。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教案:《蝶恋花答李淑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唐代诗人李清照和她的作品《蝶恋花答李淑一》的背景与故事情节;2.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欣赏能力,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境;3.通过本篇诗歌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蝶恋花答李淑一》的背景与故事情节;2.理解诗歌中的表达情感和意境;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诗歌中的含义与意境;2.通过朗读,表达出诗歌中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李清照和《蝶恋花答李淑一》的背景与故事情节;2.抒情法:通过朗读和演唱,感受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3.对比法:将诗歌与其他古代诗歌进行对比,分析其特点和意义。
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李清照和她的作品《蝶恋花答李淑一》;2.鼓励学生分享对诗歌的印象和感受。
Step 2 学习诗歌的背景与故事情节1.讲解唐代女诗人李清照的背景和作品创作环境;2.介绍《蝶恋花答李淑一》的故事情节:诗歌是李清照答覆好友李淑一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李清照对友谊的思念和珍视。
Step 3 分析诗歌的含义与意境1.请一个学生朗读诗歌;2.让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并与李清照的生活背景联系起来。
Step 4 全班朗读1.全班齐读诗歌,体会诗歌中的韵律和节奏;2.教师引导学生用表演的方式朗读诗歌,表达出诗歌中的情感。
Step 5 对比分析其他古代诗歌1.选择几首与《蝶恋花答李淑一》主题相近的古代诗歌,让学生小组讨论并做简单比较;2.学生代表性地分享他们的观点和分析,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六、作业布置1.复习背景知识,复述课堂内容;2.书写对诗歌《蝶恋花答李淑一》的个人感受和理解。
七、板书设计1.标题:《蝶恋花答李淑一》2.背景与故事情节3.诗歌分析与意境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李清照和她的作品《蝶恋花答李淑一》的背景与故事情节,理解了诗歌中的表达情感和意境。
蝶恋花答李淑一音乐教案

蝶恋花答李淑一音乐教案教案标题:蝶恋花答李淑一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音乐作品的背景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技巧和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
2. 蝶恋花答李淑一音乐作品的录音或视频。
3. 乐器(如钢琴、吉他等)。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介绍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音乐作品的背景,包括作曲家、创作背景等。
2. 播放蝶恋花答李淑一音乐作品的录音或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这首音乐的美妙之处。
探究:1. 引导学生分析蝶恋花答李淑一音乐作品的曲调、节奏、速度等特点。
可以通过讨论、听力练习等方式进行。
2. 分组让学生自由探索乐曲中的旋律和和声,并尝试演奏一小段乐曲。
3. 引导学生分析乐曲中的情感表达,如快乐、伤感等,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对这首音乐作品的感受。
表达:1. 分组让学生选择一段乐曲进行合奏或合唱,并指导他们进行排练和演练。
2. 鼓励学生在表演中展示个人的音乐才华和创造力,可以加入个人独奏或即兴演奏等元素。
总结:1. 回顾学生在探究和表达环节中的学习成果,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2. 引导学生对蝶恋花答李淑一音乐作品进行整体评价,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拓展:1.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其他类似风格或主题的音乐作品,并进行欣赏和表演。
2.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或演出,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和成果。
评估:1. 观察学生在探究和表达环节中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 评价学生对蝶恋花答李淑一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案扩展:1. 可以结合音乐史知识,介绍蝶恋花答李淑一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让他们尝试以蝶恋花答李淑一为灵感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理解本词在怀念亲人的情怀中蕴含的丰富的内容。
2、理解词作的浪漫主义特色。
二、教学重点:词人奇特的想象和典故在词中的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怀亲的内心情怀与宏阔的社会历史相统一。
四、教学过程(一)背景介绍:1、杨开慧(1901-1930),乳名霞,字云锦,湖南长沙县清泰都(乡)人,毛泽东恩师杨昌济之女。
毛泽东的夫人,1901年9月26日生于长沙东乡板仓。
1913年到长沙读书,1918年随父杨昌济到北京1920年回湘读书,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同年冬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湘区委员会当任机要和交通联络工作。
1923年至1927年,随毛泽东在上海、韶山、广州、武汉等地从事革命活动。
大革命失败后,回到家乡板仓,坚持地下工作1930年10月,被政府反动派逮捕,遭受严刑拷打,威逼利诱,始终坚贞不屈。
曾任湖南省委书记的叛徒任卓宣向何键献策称:“杨开慧如能自首,胜过千万人自首。
”于是,审讯官提出,杨开慧只要宣布同毛泽东脱离关系即可自由。
杨开慧则毅然回答:“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这时,杨母找到蔡元培等,请他们发电报保释。
军阀何键接电后,马上下令行刑,并回复蔡元培等诡称接到电报前已经处决。
11月14日,杨开慧在长沙被杀害。
此时在江西指挥红军反“围剿”的毛泽东,得知杨开慧牺牲的消息,寄信给杨家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2、本词写作背景1957年春节,李淑一写信给毛泽东,谈她读了毛诗的感想,并附了一首她在1933年听到柳直荀牺牲时写的《菩萨蛮》。
毛泽东5月11日回信,寄上他的这首《蝶恋花》,李淑一词中有“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句,故毛泽东上来就回答了烈士去处的问题。
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

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教案目标:通过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这首诗的背景故事及诗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 老师向学生介绍《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诗的背景。
讲解诗人李清照和她的丈夫赵明诚的爱情故事,并解释诗名的意义。
2. 提问学生:你们听过李清照吗?你们对她有什么了解?第二步:分析诗词(15分钟)1. 老师逐句解读诗词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隐含意义和情感表达方式。
2. 引导学生思考诗人的情感状态是怎样的,她对丈夫的思念、关切和爱意是怎样表达的。
第三步:诗词欣赏(15分钟)1. 老师播放《蝶恋花·答李淑一》的音乐,并分享一些与诗词配乐的图片。
2. 学生自由欣赏诗词音乐,用心灵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感受诗词给人带来的美好与感动。
第四步:情感抒发(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段诗词进行情感抒发。
可以通过朗读、表演、创作等形式来表达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情感感受。
2. 每组展示后,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并进行互动交流。
第五步:总结(5分钟)1. 老师和学生共同总结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2. 提醒学生在平时多欣赏、学习和创作诗词,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
拓展活动:1. 学生可选择其他李清照的诗词进行研究和欣赏,了解更多诗人的才华和情感表达方式。
2. 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他们创作一首自己的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悟。
可以鼓励学生用韵脚、平仄等技巧来练习诗词创作。
3. 推荐学生阅读李清照的其他作品或是其他古代文人的诗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对古代文学的兴趣。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词语,理解重点字词意思,理解诗句意思。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体会诗人抒发的革命情怀和思想感情。
展开想象,学习双关和引用神话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通过交流,体会诗歌意思,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领悟作者对两位烈士的怀念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忆江南》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
这是一首词,你知道词是什么吗?生根据资料进行回答。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由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所写的词,题目是——,学生齐读课题。
解题:蝶恋花是词牌名,答李淑一是标题,意思是答复李淑一。
关于毛泽东,你了解多少?请简略介绍。
二、检查预习字音:读准读通。
同学们,通过预习,你能正确读出课文吗?请特别注意突出表示的字词。
指名学生读课文。
其余学生仔细听,听后评价字音,和节奏停顿。
学生朗读。
进行评价:好的地方,不足的地方。
理解意思,读出节奏。
在这首词中,你读懂了哪些句子的意思,能通过理解重点字词来理解句子的意思吗?指名抓重点字词理解句意。
生:在第X句中,我知道了XX的意思,就是——,这句话的意思是——。
你能把这句话读一读吗?生读理解的句子。
老师评价:在他的朗读中,老师发现他不仅能正确、流利地读,还做到了有节奏、有停顿。
你们能像他这样读吗?指导学生读书句子。
刚才我们理解了这首词的意思,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词。
全班齐读全文。
三、想象画面,体味诗境孩子们,请闭上你的眼睛,用耳朵,用心仔细的聆听,在老师的朗诵声中,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老师配乐朗读,学生听进行想象。
好,睁开你的眼睛,你能将刚才想到的画面,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吗?指名回答生:从题目“蝶恋花”中,我仿佛看到了许多的蝴蝶围绕着鲜花翩翩起舞,不愿离去,十分留恋的样子。
师:真好,蝶恋花这个词牌,一般是用来填写多愁善感和缠绵悱恻内容,表达人的情感的。
你能带着你想象的画面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吗?生读句子。
初中音乐《蝶恋花·答李淑一》、《重整河山待后生》教学设计

《蝶恋花·答李淑一》、《重整河山待后生》教学设计教学理念:1、艺术与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艺术活动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创造音乐。
2、积极弘扬民族音乐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提升他们对民族音乐的感知能力,从而激发起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3、注重学科间融合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致力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很好地构建一个开放型的课堂。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我国曲艺音乐并对其产生兴趣,乐于了解其历史发展,表现形式和艺术特色。
2、知道说唱音乐——南方弹词、北方鼓词的重要特点。
3、从节奏、旋律、速度、力度的变化分析中,感受体验两个唱段中所表现的革命情怀与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欣赏《蝶恋花答李淑一》1、背诵(或朗读)毛泽东的诗词《蝶》,说说诗词的内涵。
2、聆听曲艺的演唱。
生思考:①辨别演奏乐器(琵琶、三弦)②演唱的语言——有方言特色,流行地区(江苏、浙江等地)3、复听全曲,感受节奏、旋律、速度、力度的变化。
4、学唱一两句(试用方言唱),进一步体验情感与艺术效果。
5、概括弹词的特点,流行地区,艺术特色。
二、欣赏《重整河山待后生》1、播放音像资料2、轻轻哼唱歌词3、学生分析与讨论作品:①演唱的语言——有方言特色,京腔(北京、天津等地)②演奏乐器——西洋管弦乐队与三弦、鼓③情绪:激愤、高亢、悲壮4、总结京韵大鼓的演唱特色及艺术特色三、实践与创造1、试试说说或唱唱你所知道的曲艺音乐。
如:凤阳花鼓、莲花落、天津快板、安徽大鼓、二人转等等。
2、①听辨四段曲艺音乐片段,判断它的流行地区(以方言为基础)。
A、北京 B、广东 C、江苏 D、四川②复听音乐片段,根据伴奏乐器及方言判断曲艺类别pA、苏州弹词 B、广东粤曲 C、四川清音 D、北京单弦③在地图中标出下列地区的位置:A、江苏 B、天津 C、北京 D、广东 E、四川四、拓展:搜集熟悉或你知道的曲艺音乐作品,并辨别其方言特色、流行地区及艺术特色。
蝶恋花初中音乐教案

蝶恋花初中音乐教案年级:初中学科:音乐课时:1课时教材:《音乐课程标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典诗词歌曲《蝶恋花·答李淑一》的背景及特点。
2. 学生能够用优美的歌声表现歌曲的情感,感受歌曲的美感。
3.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教学重点:1. 歌曲《蝶恋花·答李淑一》的旋律特点。
2. 歌曲的歌词理解及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1. 歌曲的高音部分演唱技巧。
2. 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音乐教材。
3. 钢琴。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蝶恋花·答李淑一》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及作者杨洪基。
二、学习歌曲(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注意歌曲的高音部分。
2.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技巧。
3. 学生跟唱歌曲,教师及时纠正发音及音准问题。
三、歌词解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歌词,解释生僻词语的意思。
2. 学生讨论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分享自己的感受。
四、歌曲实践(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段歌曲进行演唱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演唱问题。
3. 各组轮流演唱,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五、古典诗词鉴赏(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古典诗词歌曲,如《茉莉花》、《长城谣》等。
2. 学生谈感受,讨论古典诗词歌曲的特点。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蝶恋花·答李淑一》的特点及演唱技巧。
2. 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其他古典诗词歌曲,提高音乐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歌曲《蝶恋花·答李淑一》,让学生了解了古典诗词歌曲的特点,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蝶恋花﹒答李淑一-湘文艺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蝶恋花﹒答李淑一-湘文艺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背景在中学音乐教育中,作曲家与音乐家的创作作品是不可或缺的教育素材。
本教案中的《蝶恋花﹒答李淑一》是现代著名女作曲家黄自流所作,是我国著名古筝曲目之一。
该曲音乐旋律自由流畅,表现了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和深刻领悟,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作品。
本教案将该曲作为教学素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典音乐文化,拓宽音乐审美视野,提高音乐素养水平。
二、教学目标1.了解《蝶恋花﹒答李淑一》的创作背景及意义;2.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3.学会欣赏与演奏古筝曲《蝶恋花﹒答李淑一》;4.提高音乐审美素养水平,增强音乐表现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习古筝曲目《蝶恋花﹒答李淑一》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能力。
教学难点:学习如何将自身情感体悟转化为音乐表现,并通过演奏技巧将其呈现给观众。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1. 学习曲目基础知识在学习古筝曲目《蝶恋花﹒答李淑一》之前,学生需要了解该曲的创作背景及乐曲的大致结构。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分享作曲家黄自流的简介,了解她的音乐生涯和创作风格。
•分享《蝶恋花﹒答李淑一》的创作背景及音乐意义,引导学生了解该曲的文化内涵。
•分享《蝶恋花﹒答李淑一》的乐曲结构及创作要点,帮助学生掌握曲目的音乐元素。
2. 学习演奏技巧学生需要掌握古筝的基本演奏技巧,并且在学习古筝曲目《蝶恋花﹒答李淑一》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演奏技巧:•弹指:学会指尖的细微控制,使弦与指尖之间的距离得到准确的掌握。
•筝身控制:掌握筝身的控制力度,保证音色的统一性和准确性。
•节奏掌握:学会在演奏中准确地掌握乐曲的节奏,保证音乐的节奏感。
3. 学习表现技巧学生需要在演奏中学习如何将自身情感体悟转化为音乐表现,并通过演奏技巧将其呈现出来。
为此,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引导学生练习表现技巧:•感受音乐:边听边感受,了解乐曲表达的情感内容,准确把握音乐的意境和节奏。
九年级音乐下册 第三单元 曲苑奇葩《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 湘艺版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蝶恋花答李淑一》知道我国南北有代表的两种说唱音乐——南方弹词的主要特点。
2、感受体验两个唱段中所表现的革命家情怀与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音乐感受。
教学难点: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一、导入齐唱《门前情思大碗茶》。
这首歌曲具有北方鼓词的特点,它和南方弹词并列为我国南北具有代表性的两种说唱剧种。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具有代表性的曲子《蝶恋花、答李淑一》。
二、听赏《蝶恋花答李淑一》(学生活动)思考1——音乐特点;思考2——情感体现。
(教师讲解)1、音乐背景题目中的李淑一原是湖南长沙第十中学的语文老师,其丈夫柳直荀1932年在湖北战役中牺牲。
杨开慧是毛泽东夫人,1930年为革命牺牲,时年29岁。
1957年春节,李淑一向毛泽东贺年,信中附了一首她1933年写的怀念柳直荀烈士的词。
同年5月11日,毛泽东回信,并以这首词作答。
这首词为毛泽东1957年写成,他用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以丰富的想象追思杨开慧、柳直荀两位烈士,表达了革命者高尚情操和精神境界。
1958年他弹词演员赵开生为这首词谱曲。
2、音乐特点《蝶恋花、答李淑一》是解放后弹词开篇的优秀作品之一。
唱腔优美抒情、细腻委婉,既保留了苏州弹词音乐的特点,又赋予了新时代的气息。
3、情感体现音乐抒发了作者对烈士崇敬缅怀之情,揭示了革命者的博大胸怀,最后一句“泪飞顿作倾盆雨”铿锵有力,表现出难以抑制的革命激情。
4、讨论该怎样的情感来歌唱这首曲子?5、学唱师带领学生反复歌唱至熟练掌握。
三、总结课程结束,学生走出教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蝶恋花答李淑一》知道我国南北有代表的两种说唱音乐——南方弹词的主要特点。
2、感受体验两个唱段中所表现的革命家情怀与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音乐感受。
教学难点:
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齐唱《门前情思大碗茶》。
这首歌曲具有北方鼓词的特点,它和南方弹词并列为我国南北具有代表性的两种说唱剧种。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具有代表性的曲子《蝶恋花、答李淑一》。
二、听赏《蝶恋花答李淑一》
(学生活动)思考1——音乐特点;思考2——情感体现。
(教师讲解)
1、音乐背景
题目中的李淑一原是湖南长沙第十中学的语文老师,其丈夫柳直荀1932年在湖北战役中牺牲。
杨开慧是毛泽东夫人,1930年为革命牺牲,时年29岁。
1957年春节,李淑一向毛泽东贺年,信中附了一首她1933年写的怀念柳直荀烈士的词。
同年5月11日,毛泽东回信,并以这首词作答。
这首词为毛泽东1957年写成,他用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以丰富的想象追思杨开慧、柳直荀两位烈士,表达了革命者高尚情操和精神境界。
1958年他弹词演员赵开生为这首词谱曲。
2、音乐特点
《蝶恋花、答李淑一》是解放后弹词开篇的优秀作品之一。
唱腔优美抒情、细腻委婉,既保留了苏州弹词音乐的特点,又赋予了新时代的气息。
3、情感体现
音乐抒发了作者对烈士崇敬缅怀之情,揭示了革命者的博大胸怀,最后一句“泪飞顿作倾盆雨”铿锵有力,表现出难以抑制的革命激情。
4、讨论
该怎样的情感来歌唱这首曲子?
5、学唱
师带领学生反复歌唱至熟练掌握。
三、总结
课程结束,学生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