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山火(高三地理专题)ppt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 微专题山火(高三地理专题)(共15张PPT)

高中地理 微专题山火(高三地理专题)(共15张PPT)
2020年9月4日晚,加州塞拉利 昂国家森林发生大火,火势迅速 扩大。截至2020年9月10日,加州 的过火面积已超过12500平方公里, 打破了历史纪录。
2
为什么 “ 野火烧不尽 ” ?
加州2018年林火次数逐月累计图
加州位置图
加州2018年森林火灾发生频率最高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2
为什么 “ 野火烧不尽 ” ?
·四川凉山州森林大火
2019年3月底,凉山州木里县发 生森林火灾,着火点为海拔3800 米的一棵云南松,为雷击火。在 扑救过程中,有31名消防官兵遇 难。
2020年3月底,凉山州西昌市再 次发生森林火灾,火势向城区蔓 延,情况十分危急。在扑救中有 19名消防人员遇难。
通过NASA卫星数据对澳大利亚 大火绘制的3D可视化图看到,昔日 自然资源富饶的天堂,顷刻间满目 疮痍。
10
为什么 “ 野火烧不尽 ” ?
思考: 澳大利亚森林大火带来的影响? (地区性,全球性)
自然: 释放热量, 碳氧化物——加剧温室效应; 产生烟尘——污染大气环境; 烧毁森林——森林锐减,生态环境恶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
(2)简述此次木里县火灾扑救困难的原因。
14
为什么 “ 野火烧不尽 ” ?
山火的预防与应对
灾前预防:加强防火减灾资金投入;建立 灾害预警机制,建立应急响应机制; 加强政府监督,建立问责机制;加强 专职消防人员队伍建设;加强安全隐 患排除工作;加快研发先进的灭火应 急装备;加强火灾宣传力度,提高全 民防火意识,降低人为火灾发生概率。
13
为什么 “ 野火烧不尽 ” ?
四川省木里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 干热河谷广布,树种以云南松为主。2019年3月30日发生森林火灾, 起火点在海拔3800米左右的原始森林区域。31日,火场晴间多云,风 力5-6级,风向不定。下图示意木里县地形和气候资料。

2020高考地理微专题森林山火

2020高考地理微专题森林山火

积极意义:
1.特定的澳大利亚本地植物群依赖着丛林大火繁殖, 火灾时常交替发生,成为了澳大利亚生态的重要组成部 份。对一些桉树和斑克木来说,大火可以使植物种子开 裂,从而得以生根发芽。大火也促进了新的植被生成, 一些别的物种也能够很快从大火造成的损失中恢复过来。
2.数千年来,澳大利亚原住民利用野火为自己创造 了很多利益,比如清理植被来开辟土地。
澳大利亚森林资源较少,主要分布在东部、南部、北部沿海的条带区域,以往山火多发 生在内陆的草原、荒原及稀树草原,森林火灾相对较少。此次多处森林发生严重火灾, 焚毁大片林地,造成栖息在森林中的考拉等珍稀动物大量死亡,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灾 难性影响。
山火烟雾向东绵延6000公里 波及 新西兰北部
山火产生的烟雾也对空气质量 造成了严重影响。风云三号气象卫 星1月5日真彩图监测显示,澳大利 亚东部山火引发的大片烟雾已飘散 至新西兰北部,烟雾传输距离长达 约2000公里,对当地空气质量产生 影响,导致新西兰空气质量下降, 甚至出现雾霾。
(3)分析过火后的前15年林下植被生产力变化 的原因。 答案:(3)林火消耗了林冠层、林
下植被层和枯枝落叶,降低森林郁 闭度,使得林下部分获得充足的光 照;燃烧后产生的碱性草木灰可降 低土壤的酸性,提高土壤养分;导 致土壤温度上升,改变温湿环境; 森林凋落物降解加快,促进了养分 的循环,林下植被快速生长造成生 产力迅速增加;病虫害减少。

方式和能力
质和行动能力
表 理解自然环境是人 从地理要素综合角度认 从区域视角认识地理 观察、调查等收集

类生存、发展基础 识地理事物的整体性 现象的意识与习惯 理地理信息,发现
辩证看待自然环境 地理要素相互作用关系
索问题的兴趣

地理视角下的森林火灾专题(20张ppt)

地理视角下的森林火灾专题(20张ppt)

大和特大火灾的发生。
林区管理原因
不利影响:
有利和不利影响
1.人员伤亡
2.直接、间接经济损失
3.气候-----局地气候恶化,变干,降水减少,温差增大
4.水文-----水污染;蒸发(蒸腾)、下渗减少;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
增大;河流含沙量增大
5.土壤-----破坏土壤结构;土壤失去保护层,土壤侵蚀加剧,土壤厚2 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3
防治措施
可燃物:乔木、灌木、草木等枯枝落叶
形成条件
火险天气:高温、 干燥(降水少,蒸发旺盛)、大风(助长火势,促进大火蔓延)
火源: 天然火源(火山爆发、陨石降落、泥炭自燃、夏季雷击火)、人为火源
(烧荒、烧灰积肥等生产性火源,野外吸烟、上坟烧纸、故意放火等非生产火源)
防治措施
练习题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是世界森林火灾最频繁的地区之一,每年因森林火灾损失重大。 下图为森林火灾次数逐月累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2018年该州森林火灾发生频率最高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6.导致该州森林火灾发生频率季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条件 B.植被覆盖率 C.气象条件 D.人类活动
济价值,有宝贵的木材资源和动植物资源,烧毁后经济损失大;消防员的职责就是要 保护国家财产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有义务和责任及时救火。
(4)(木3)里(木县12里地)山广请火人从后稀若,地随网理即上视发有角生人分强认降为析水生3此月,命次请价3灭0用值日火水更木循高过里环,程的着发中原火生消理点山防分人火析烟官的雅稀兵砻少自需江,然要的应原面水该因文等临。特火哪征势些有减困何小难变或化者。。让
7.为减少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下列措施最有效的是

森林火灾ppt课件

森林火灾ppt课件
•8
5.灾情
1950年以来,中国年均发生森林火灾13067起,受害林地面积653019公顷,因灾 伤亡580人。其中1988年以前,全国年均发生森林火灾15932起,受害林地面积 947238公顷,因灾伤亡788人(其中受伤678人,死亡110人)。1988年以后,全国年 均发生森林火灾7623起,受害林地面积94002公顷,因灾伤亡196人(其中受伤142人, 死亡54人),分别下降52.2%、90.1%和75.3%。
•3
2.分类
依据:林火发生后对林木是否造成损失及过火面积的大小。
分类
受害森林面积 s(公顷) 死亡人数 d(人) 重伤人数 h(人)
一般森林火灾
s<1 or其他林地起火
or1≤d<3
or1≤h<100
or3≤d<10
or10≤h<50
重大森林火灾
100≤s<1000
or10≤d<30 or50≤h<100
以上三个条件缺少一个,森林火灾便不会发生。
•5
4.利弊
森林火灾是失去控制的森林燃烧。自地球出现森林以来,森 林火灾就伴随发生。全世界每年平均发生森林火灾20多万次, 烧毁森林面积约占全世界森林总面积的1‰以上。中国现在 每年平均发生森林火灾约1万多次,烧毁森林几十万至上百 万公顷,约占全国森林面积的5~8‰。 在诸多影响森林的自然因子中,火灾对森林的影响和破坏最 为严重。研究表明很多森林生态是依赖火的,火对森林的影 响历史远比人对森林影响历史漫长的多。从能量的观点分析, 森林生长是太阳能转换的能量积累方式之一,能量积累到一 定程度就会释放出来。
• 12
• 13
• 11
6.防治
•扑救森林火灾,就是要了解森林火灾燃烧的规律,建立严密的应急机制和强有力 的指挥系统,组织训练有素的扑火队伍,运用有效、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扑火设 备及时进行扑救,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森林火灾扑救,即对森林火灾采取 的控制和扑灭之措施,目的是使火灾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扑 救 方式大致 分为直接扑救、间接扑救、航空灭火、人工降雨四种。 •直接扑救:适用于弱度、中强度的地表火。有扑打、以水灭火、化学灭火、风力灭火 四种。 •间接灭火法:适用于高强度的地表火、树冠火和地下火。有火烧法、迎面火法两种。 •航空灭火:适用于交通不便的偏远原始林区或次生林区。可由飞机在火场附近空降消 防人员,迅速组织群众一起扑火,也可用直升机运送地面扑火人员到火场扑火,灭火后 迅速返回基地。此外还可利用飞机喷洒灭火剂形成的隔离带能阻截沟塘火、灌木火和草 原火。 •人工降雨:通过降低云层中的温度,使云中小水滴凝聚形成大水滴,从而实现降雨。 原理主要是借催化剂改变云滴的性质、大小和分布的状况,制造云滴长大的条件,使其 按照自然过程而形成降雨。暖云的人造雨催化剂:撤播盐水。冷云的人造雨催化剂:撤 播干冰和碘化银。

高三地理专题——森林火灾(优质课件)

高三地理专题——森林火灾(优质课件)

考查热点
森林火灾在考题中主要考查森林火灾成因、时空分布特点、 危害、防御措施、影响森林火灾的风的种类、正确的灭火方 法、监测预防森林火灾的信息技术。 森林火灾成因表面上考查考查成因,其实质主要考查气候的 成因,干燥少雨的气候是森林火灾多发的自然原因。
(1)烧毁林木
危害
森林一旦遭受火灾,最直观的危害是烧死或烧伤林木。一方面使森林蓄 积下降,另一方面也使森林生长受到严重影响。森林是生长周期较长的 再生资源,遭受火灾后,其恢复需要很长的时间。特别是高强度大面积 森林火灾之后,森林很难恢复原貌,常常被低价林或灌丛取而代之。如 果反复多次遭到火灾危害,还会成为荒草地,甚至变成裸地。例如, 1987年“5.6”特大森林火灾之后,分布在坡度较陡的地段的森林严重 火烧之后基本变成了荒草坡,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再要恢复森林几乎是 不可能的。
危害
(3)危害野生动物 森林是各种珍禽异兽的家园。森林遭受火灾后,会破坏野生 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有时甚至直接烧死、烧伤野生动物。由 于火灾等原因而造成的森林破坏,我国不少野生动物种类已经 灭绝或处于濒危。因此,防治森林火灾,不仅是保护森林本身, 同时也保护了野生动物,进而保护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自地球出现森林以来,森林火灾就伴随发生。全世界每年 平均发生森林火灾20多万次,烧毁森林面积约占全世界森 林总面积的1‰以上。中国每年平均发生森林火灾约1万 多次,烧毁森林几十万至上百万公顷,约占全国森林面积 的5~8‰。1987年5月黑龙江大兴安岭还发生特大森林 火灾,过火面积101万公顷,其中有林面积占70%。
(2)烧毁林下植物资源
危害
森林除了可以提供木材以外,林下还蕴藏着丰富的野生植物资 源。如长白山林区的人参、灵芝、刺五加等是珍贵药材。我国 南方的漆树可加工制成漆;桉树提炼出的桉油是制造香皂、香 精的最佳原料等等,不胜枚举。所有这些林副产品都具有重要 的商品价值和经济效益。然而,森林火灾能烧毁这些珍贵的野 生植物,或者由于火干扰后,改变其生存环境,使其数量显著 减少,甚至使某些种类灭绝。

山林火灾(热点类灾害专题)(共50张PPT)

山林火灾(热点类灾害专题)(共50张PPT)
森林火灾属于野外火灾,野外火灾一般以森林火灾和草 原火灾为主。在灾害学中把它们纳入生物灾害中,一般 指的是由各种人为或自然原因引起的森林林木或草原牧 草失去控制的大范围燃烧现象。野外火灾的产生往往是 多种因素的综合形成的,既要有火源、又要有可燃物, 同时还需要助燃的条件。
森林火灾形成有三个必要条件——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秋季易引发山火
整个加州基本都处于地中海气候区,炎热干燥 的夏季过后,水汽非常少,秋季气温下降后, 地上多枯枝落叶,陆地降温速度快再加上地势 高气温低,当地靠近内陆的山地盛行下沉气流, 形成高压,冷高压驱使空气向沿海推进,易形 成“圣安娜风”。来自内陆荒漠地带的圣安娜 风,翻越山脉后类似于“焚风效应”,气流下 沉,空气干燥,容易导致地表大量树木枯死, 形成较多的易燃物。而圣安娜风经过峡谷,风 速强劲,加速火情蔓延。
森林火灾的发生有明显的 季节特征
往往发生在干季。不同区域森 林火灾多发的时节不同,比如 我国南方森林火灾多发生在冬、 春季,北方多发生在春、秋季。 因为我国北方地区春季气温回 温快,春季相对干旱降水少 (虽有季节性积雪,但融化较 快),植被体内含 水量较少, 且春季多大风。
春季是我国森林火灾多发期
山林火灾 Forest Fire
本专题高考地理命题思路是以森林火 灾为载体、以森林火灾的原因和灭火 防灾为突破口,以森林火灾反思人地 关系为统领,展现地理的科学价值和 人文价值。在考查形式上选择题和综 合题均有可能出现,主要形式仍然会 以森林火灾为背景,以区域地图和文 字材料等信息呈现解题要素,用综合 思维反思我们目前的人地关系,只有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绿色发展,才能 实现人地协调!
阅读图文材料,据此完成问题。
圣安娜风特指秋冬季扫过美国
西南部和墨西哥西北部的一种

高考地理时政热点 从澳洲山火看森林火灾(共62张PPT)

高考地理时政热点  从澳洲山火看森林火灾(共62张PPT)

森林火灾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下图示意我国某省级行政 区森林火灾天气等级预报。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次森林火灾天气等级预报最可能发布于
( D)
A、5月 B、6月 C、9月 D、12月 2、图中甲区域森林火灾天气等级比其东部地区的
低,其影响因素是 ( B )
A、纬度 B、地形 C、植被 D、季风
【答案】1、D 2、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和中国地理知识,学生要 学会读图,并且结合中国的的地理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1、结合图示及其相关信息知,图示为安徽省。11月份, 该省降水较少但气温仍然较高,大多数地区处于火灾的极 度危险级别。 2、甲区域地处大别山区,地势较高,温度较低,火险等 级相对较低。
程度( D )
A、夏季比冬季严重 B、内陆比沿海严重 C、南部比北部严重 D、西坡比东坡严重
【答案】6、C 7、D 【解析】6、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由于森 林大火发生频率与当地降水的积极变化相关,图示森林大 火发生地区多受地中海气候影响,夏季气候炎热干燥,比 较容易引发森林大火。所以选 C。 7、本题考查水土流失的原因。在同等程度森林火灾后, 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要结合降水量、降水强度、地表径流 速度、土质状况等自因素有关。该地区冬季受西风影响, 降水较多,在同等程度森林火灾后,降水多时段造成的水 土流失更严重;且西坡是迎风坡,东坡是背风坡,西坡的 降水更丰富,更易产生水土流失;内陆地区降水比沿海少, 不易造成水土流失,南北部的降水都与西风有关,越往北 受西风影响时间越长,降水量越丰富。所以选 D。
圣安娜风”秋冬季节劲吹在加州南部山谷,从内陆荒漠地 带吹向太平洋沿岸,因易引发山火,当地人称之为“魔鬼 之风”。
亚马逊雨林火灾
近日,亚马孙雨林在全球社交网站上火了,因为这片被誉 为“地球之肺”的雨林真的“着火了”。据巴西卫星数据 显示,目前从太空可以看到的大火正在以每分钟三个足球 场 的速度烧毁亚马逊雨林。 专家指出,潮湿的亚马孙雨林起火大都是由人为造成。为 占用更多土地用于放牧或耕种,人们砍伐雨林,并通过燃 烧树干、树枝、树叶等清理现场,而燃烧留下的草木灰烬 能成为滋养土地的养料。

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ppt

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ppt

时能够迅速响应。
火场指挥与通讯保障
火场指挥系统
建立火场指挥系统,明确各级指挥机构和职责,确保火灾现场的统一领导和协调 指挥。
通讯保障
加强通讯保障能力,确保火灾现场通讯畅通,及时传递火场信息,提高指挥效率 。
消防队伍的组建与训练
专业队伍组建
建立专业的森林消防队伍,加强队伍管理和培训,提高队伍 的灭火技能和素质。
3
加强森林火灾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消除火 灾隐患。
严格控制火源
01
加强对野外生产用火的管理,如森林砍伐、采矿、道路修建等 ,避免因用火不慎引发火灾。
02
严格控制居民区用火,如烧荒、祭祀等,避免因用火不当引发
火灾。
严禁携带烟花爆竹等易燃物品进入林区,避免因物品燃爆引发
03
火灾。
科学合理规划林区
1
和技能。
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工作,促进社会共治。
03
03
森林火灾的扑救
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
制定应急预案
01
根据森林火灾的规律和特点,制定应急预案,明确组织领导、
应急响应、处置流程等内容。
定期修订
02
对应急预案进行定期修订,使其不断完善,提高预案的针对性
和可操作性。
实施演练
03
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森林火灾发生
森林火灾的分类
火险等级
根据火源和可燃物的不同,森林火灾的危险程度也有所不同,通常分为低度 危险、中度危险、高度危险和极度危险四个等级。
火灾类型
根据火灾蔓延速度和特点,可分为缓燃火、急燃火和爆燃火。
森林火灾的危害
1 2
生态环境破坏
森林火灾对植被、土壤和生态系统产生破坏性 影响,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地理热点专题:森林火灾

地理热点专题:森林火灾

地理热点专题:森林火灾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亚马孙雨林南部地区每年7、8月多火灾,其余时间少。

2019年8月15日至22日,下图中甲区域火灾发生的数量和面积都比8月15日前大幅度增加,且从公路线向两侧扩散。

据此完成1~3题。

1. 一年中多数月份,亚马孙雨林火灾发生较少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潮湿B.植被常绿C.河网密布D.雷雨天气少2. 与2019年8月15日以前相比,导致8月15日至22日图中甲区域火灾发生的数量和面积大幅度增加的原因可能是()A.节日燃放烟花B.从事农事活动C.雷电天气多发D.气候异常干旱3. 该地区森林大火对生态环境短期内的影响表现为()A.土壤肥力下降B.河流径流量减小C.降水明显增加D.物种多样性减少【答案】1. A 2. B 3. D【解析】1. 根据图中地理位置信息判断,亚马孙雨林地区主要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空气湿度大,不易发生火灾,A选项正确。

2. 材料显示8月15—22日火灾发生的数量和面积较之前大幅度增加,并从公路线向两侧扩散,结合该区域的热带雨林气候的基本特征可知,火灾应随时间变化具有随机分布特点,自然原因导致火灾在该时段增多的可能性小,因此排除气候诱因,考虑人类活动干扰。

亚马孙地区农业生产以迁移农业为主,为提高土壤肥力,耕种前期需要烧荒,而公路为人类进行各类活动的重要通道,从公路向两侧人类活动强度逐渐递减,B选项最合理。

3. 森林大火可将植被储存的部分养分归还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排除A。

火灾发生后植被减少,植被削减径流能力下降,河流径流量在丰水期增加,排除B。

亚马孙雨林面积广阔,火灾会对局地温度造成影响,但不会使降水明显增加,会导致物种多样性减少,C错误,D正确。

左图表示澳大利亚不同地区最容易发生火灾的季节,右图是达尔文市的气候统计图。

读图回答4~6题。

4. 澳大利亚火灾的分布特点是A. 秋季火灾的分布范围最广B. 夏季火灾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C. 火灾发生区为热带沙漠气候D. 夏秋季火灾主要分布在印度洋沿岸5. 达尔文市在冬春季容易发生火灾,原因是该季节A. 降水较多,气温较高B. 降水较少,气温在20 ℃以上C. 降水较少,气温较低D. 风力较大,气温在28 ℃左右6. 某月,达尔文市遭受洪水侵袭,珀斯市受高温干旱和山林大火之苦,澳洲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此事件发生的月份及珀斯市的盛行风向最有可能为A. 1月西北B. 7月东北C. 1月西南D. 7月东南【答案】4. D 5. B 6. A【解析】4. 读左图可知,秋季火灾的分布范围小,夏季火灾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火灾发生区为除了热带沙漠气候还有其他热带草原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区等,夏秋季火灾主要分布在印度洋沿岸。

森林火灾培训ppt课件

森林火灾培训ppt课件
山火扑灭后,就地就近安排农户煮些稀饭、 面条给扑火队员吃,以补充体力。
留守看护火场人员的食品也应专人负责提 供。
谢谢!
2、间接灭火法 主要是建立防火隔离带,或以守为攻型灭火方发,这 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高强度的地表火、树冠火和地下火, 常用的有隔离带法,以或灭火法。 A、开设隔离带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树冠火和高强度地表火,开设隔离带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隔离带开设的位置一般选择在山脊或沟谷中心线 背火一侧,尽可能利用河流、小溪和道路、农田等自 然条件,以减少工作量,缩短开设隔离带的时间。如 无山脊或沟谷可依托时,则应选择在不同类型可燃物 的交界处,但绝对不能在火头前进方向的半山腰开设 隔离带。在平坦的地方开设隔离带,隔离带的走向要 尽可能地与风向垂直。
森林火灾扑救的基本原则是“打早、打小、打了”。“打 早”是自扑火行动迅速。扑打除发火;“打小”是指要扑 打火势薄弱、面积小的火;“打了.”是指灭火的彻底性。 (二)扑救的基本方法 1、直接灭火法:是指使用灭火器具与火交锋,使火停止 燃烧,这种方法不适合猛烈燃烧的大火或树冠火,主要采 取有人工扑打、复土灭火、以水灭火、风力灭火等。 A、人工扑打法:常用的扑火工具为树枝条子(以阔叶为 主)、扫把、二号扑火工具。扑打时,人员编组,根据地 形条件和火势强度,可一人为战或多人合力扑救。扑打时, 打火队员应站在火边外侧,由外向内,与火线边缘斜像火 焰成45度角,轻举猛抽,切记直上直下,或猛起猛落,以 免煽动风力,引起火星飞扬,助长火势。..
第三点:扑火安全规则 1、扑火队员需配备必要的装备,如头盔、防 火服、防火手套、防火靴和扑火工具 2、扑火队员必须接受扑火安全培训; 3、遵守火场纪律,履从统一指挥和调度,严 禁单独行动; 4、时刻保持畅通的通讯联系;. 5、认真分析林火行为地形、地貌和扑救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 专 题 山 火 (高三 地理专 题)
微 专 题 山 火 (高三 地理专 题)
为什么 “ 野火烧不尽 ” ?
火灾过后,一些烧焦的树干上开始抽出嫩绿的新芽。专家称, 桉树在大火过后迅速复苏,由于生命力非常顽强,为了获得更多的 生存空间,大量吸取土壤水分和养分,直至土地彻底失去肥力,会 导致土地沙化程度大大加深。同时,桉树体内富含油脂,为火灾埋 下隐患。
微 专 题 山 火 (高三 地理专 题)
微 专 题 山 火 (高三 地理专 题)
为什么 “ 野火烧不尽 ” ?
四川省木里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 干热河谷广布,树种以云南松为主。2019年3月30日发生森林火灾, 起火点在海拔3800米左右的原始森林区域。31日,火场晴间多云,风 力5-6级,风向不定。下图示意木里县地形和气候资料。
2020年9月4日晚,加州塞拉利 昂国家森林发生大火,火势迅速 扩大。截至2020年9月10日,加州 的过火面积已超过12500平方公里, 打破了历史纪录。
为什么 “ 野火烧不尽 ” ?
加州2018年林火次数逐月累计图
加州位置图
加州2018年森林火灾发生频率最高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灾后恢复: 受灾居民安置,以及家园重建工作,加强生态恢复工作。
微 专 题 山 火 (高三 地理专 题)
40° 地中海气候 夏季受副高控制, 高温少雨
) 寒流影响,偏干
为什么 “ 野火烧不尽 ” ?
思考:美国加州秋冬季山火同样多发的原因?
美国加州的夏季一直是山火的高发季节,而近年来秋冬季山火也 频频发生。去年11月8日加州山火,猛烈燃烧了半个月之久,是历史 上最具破坏性的一次火灾,破坏面积超过6万公顷,造成近19000栋民 宅和其他建筑毁损,几乎把小镇天堂镇烧成焦土。
微 专 题 山 火 (高三 地理专 题)
为什么 “ 野火烧不尽 ” ?
·澳大利亚森林大火
自2019年7月以来,一场燃烧 210天左右,长达七个月的大火终 于扑灭。大火烧毁了800多万公顷 的土地,森林遭到极大破坏,30 亿只动物死亡。
通过NASA卫星数据对澳大利亚 大火绘制的3D可视化图看到,昔日 自然资源富饶的天堂,顷刻间满目 疮痍。
雨季使森林复苏,植物疯长。旱季使植被干 枯败落,使其变成最好的燃料,只需要一个火 星就能形成燎原之势。
为什么 “ 野火烧不尽 ” ?
·人祸加持,损失惨重
山火,又称为野火(Wild Fire), 听上去给人一种充满自然野性的 感觉。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大 量野火的源头来自人为点火。 根据统计,美国有90%的野火都 来自进山人员丢弃的烟头、宿营 地未能熄灭的篝火等人类活动残 留。说是野火,实际上和人脱不 了干系。
微 专 题 山 火 (高三 地理专 题)
微 专 题 山 火 (高三 地理专 题)
为什么 “ 野火烧不尽 ” ?
·四川凉山州森林大火
2019年3月底,凉山州木里县发 生森林火灾,着火点为海拔3800 米的一棵云南松,为雷击火。在 扑救过程中,有31名消防官兵遇 难。
2020年3月底,凉山州西昌市再 次发生森林火灾,火势向城区蔓 延,情况十分危急。在扑救中有 19名消防人员遇难。
为什么 “ 野火烧不尽 ” ?
·小火不发,大火爆发
加州的经济一直在美国经济版图 中非常坚挺。现代化的进程为加 州带了繁荣的娱乐业(好莱坞) 和高科技产业(硅谷),也加速 了人口的膨胀。人们会自发扑灭 出现在社区周边的小型山火,这 样一来,会让原本通过小型火消 灭掉的干燥有机物产生堆积,进 而引发大型火灾。
(1)试从气候角度分析木里县春季森林火灾多发的原因。 (2)简述此次木里县火灾扑救困难的原因。
微 专 题 山 火 (高三 地理专 题)
微 专 题 山 火 (高三 地理专 题)
为什么 “ 野火烧不尽 ” ?
山火的预防与应对
灾前预防:加强防火减灾资金投入;建立 灾害预警机制,建立应急响应机制; 加强政府监督,建立问责机制;加强 专职消防人员队伍建设;加强安全隐 患排除工作;加快研发先进的灭火应 急装备;加强火灾宣传力度,提高全 民防火意识,降低人为火灾发生概率。
微 专 题 山 火 (高三 地理专 题)
பைடு நூலகம்
微 专 题 山 火 (高三 地理专 题)
为什么 “ 野火烧不尽 ” ?
思考: 澳大利亚森林大火带来的影响? (地区性,全球性)
自然: 释放热量, 碳氧化物——加剧温室效应; 产生烟尘——污染大气环境; 烧毁森林——森林锐减,生态环境恶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
人文: 威胁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经济损失。
2021届高三微专题复习
为什么 “ 野火烧不尽 ” ?
——山火相关问题
加州山火(2020.9) 澳大利亚大火(2019.7) 凉山州森林大火(2020.3)
为什么 “ 野火烧不尽 ” ?
·加州山火
自2015年以来,美国加利福尼 亚州山火频发。其中伤亡最多的 是2017年加州山火,导致23人死 亡、180人受伤、数百人失踪。
微 专 题 山 火 (高三 地理专 题)
为什么 “ 野火烧不尽 ” ?
总结 山火的发生条件
1.重要条件:火险天气(气温,湿度,风) ——地理位置,大气环流,洋流,地形
2.物质条件:可燃物(植被的干燥度和油性含量)
3.主导因素:火源(人为或雷电等自然原因) ——人类活动,城市发展
微 专 题 山 火 (高三 地理专 题)
为什么 “ 野火烧不尽 ” ?
思考:美国加州秋冬季山火同样多发的原因?
②气流受山脉阻 挡,形成下沉气 流(焚风)
①冬季内陆高压, 形成向西向南的辐散 气流。
③焚风使气候干热, 并助推火势扩散蔓 延
美国西部地形图
美国西部地形剖面图 加州起火点和烟雾扩散
为什么 “ 野火烧不尽 ” ?
·先湿后干,天然燃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