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标志物的临床应用进展.
1心脏标志物在临床的应用
![1心脏标志物在临床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243d5aa6c85ec3a86c2c51f.png)
B型利钠肽的临床用途
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 如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心源性还是肺源 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高血压 心肌肥厚的诊断。
评价心脏功能 BNP/NT-proBNP浓度与心衰程度相关, 是判定心衰及其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
心血管病危险因子标志物
危险因子
TC TG LDL-C ApoA1 ApoB
Lp(a) IL-6 hs-CRP HCY SAA
CRP增高的病人,其心脏病发作、卒中、 猝死及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
hs-CRP<1.0mg/L为低风险;1.0-3.0mg/L 为中风险;>3.0mg/L为高风险。如果hsCRP>10.0mg/L则说明存在其它感染,应 在感染控制后再检测。
缺乏主动清除机制,主要通过肾 脏、肌肉、肝脏等高血流量器官 被动清除。
影响BNP的因素
体内BNP和NT-proBNP水平不受体位改变 和日常活动的影响,不存在日内波动和 日间波动
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甲状腺素、血 管紧张素、醛固酮等引起心肌细胞压力 负荷和容量负荷增加,导致合成分泌BNP 增多。
B型利钠肽的临床用途
心血管疾病预后估计和危险性分类 如心衰的预后评价,预测再次患病率和死亡率; 急性心肌损伤的预后评价,预测死亡率、估计 心肌缺血的损伤范围、ACS危险性分级。
治疗效果的监测 BNP/NT-proBNP的浓度变化与疗效相关,可根 据变化调整药物剂量,估计疗效。
BNP 与 NT-proBNP
心脏标志物在临床的应用
目录
心脏功能标志物 心肌损伤标志物 心血管病危险因子标志物
心力衰竭相关的新标志物
![心力衰竭相关的新标志物](https://img.taocdn.com/s3/m/682f2d4b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0e.png)
我们的研究
我们的研究对象包括149 名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及 198名扩张性心肌病患者, LVEF均<45%。
在这347名心衰患者中, 125例伴有2型糖尿病, 222例不伴有糖尿病。
从柱状图可以看出,无论是否伴有糖尿病,只要患 者发生心力衰竭,其血清HMGB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
这些研究提示HMGB1与心梗后心力衰竭 的发生可能密切相关。
国际上对HMGB1与心力衰竭相关性的研究
Hiroyuki Naruse等人报道,在一组年龄、BNP值、 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都无明显差异,NYHA分 级3-4级的慢性心衰病人中,伴有HMGB1升高组 (≥0.3ng/ml)在19个月的观察期内心血管事件发生 率(死亡或心功能恶化)明显高于不伴有HMGBI升高 组。
0.441 (0.231-0.841)
高血压
2.891 (0.877-9.532)
收缩压 (mmHg, SD)
0.662 (0.336-1.304)
舒张压 (mmHg, SD)
0.986 (0.522-1.864)
尿素氮 (mmol/L)
1.158 (0.734-1.825)
肌酐 (μmol/L, SD)
2.160 (1.262-3.699)
尿酸 (μmol/L, SD)
1.720 (1.082-2.736)
甘油三酯 (mmol/L)
1.441 (0.789-2.632)
总胆固醇 (mmol/L)
0.571 (0.303-1.078)
校正传统危险因素与S100B等指标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Model II)
HMGB原为HMG-1/-2,因其特征性结构域 HMG-box,在2001年被重新命名并沿用至 今,是HMG的3个亚族之一。
急性心力衰竭临床诊治及新进展
![急性心力衰竭临床诊治及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d0be6b98f78a6529647d53dd.png)
急性心力衰竭临床诊治及新进展.txt 遇事潇洒一点,看世糊涂一点。
相亲是经销,恋爱叫直销,抛绣球招亲则为围标。
没有准备请不要开始,没有能力请不要承诺。
爱情这东西,没得到可能是缺憾,不表白就会有遗憾,可是如果自不量力,就只能抱憾了。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的异常,迅速引起心排量的降低,导致组织器官低灌注和急性淤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心脏结构的异常可以表现为急性心肌或瓣膜的病变,功能的异常可以是收缩性或舒张性心力衰竭,也可以由心律失常或心脏前后负荷的不匹配引起。
临床上以突发严重的呼吸困难为首要症状,可以表现为急性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严重危及生命,需要紧急处理。
急性心力衰竭可以发生在既往无心脏病的患者,首次新出现急性心衰或一过性的急性心功能异常;也可以发生在有心脏病的患者,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失代偿。
急性心力衰竭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依其发生频率顺序排列:失代偿性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高血压性急性心衰,心源性休克,急性右心衰和高心排血量性急性心衰。
近年来,急性心力衰竭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相继有多个急性心衰的注册研究问世,美国发表了ADHER, OPTIMIZE-HF研究的结果,欧洲公布了EUROHF-, EUROHF-II研究,并在2005 年推出了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指南。
ADHERE (The 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 National Registry )研究回顾性分析2004 年1 月前274 医院105 ,388 名急性失代偿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状况,高血压(73%)、冠心病(57%)和糖尿病(44%)是最常见的病因,平均住院死亡率为4%。
收缩功能代偿的急性失代偿心衰约占50.4%,多见于老年、女性、高血压的患者,较少使用ACEI 或ARB该部分病人的住院期间死亡率低于急性收缩性心衰,分别为2.8%、3.9%。
血BUN>37mg/dl, SBF K 120mmHg是预测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
心梗心衰心标准BNP临床进展
![心梗心衰心标准BNP临床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9fa9a65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75.png)
03 BNP指导下的心梗心衰治疗进展
CHAPTER
BNP水平与治疗策略选择
BNP水平与心梗心衰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01
BNP水平越高,心梗心衰病情越严重,治疗策略应更
加积极。
根据BNP水平调整药物治疗
02 对于高BNP水平的患者,应加强利尿、强心等药物治
疗,以降低心脏负荷,缓解症状。
BNP水平与非药物治疗的适用性
BNP的检测方法
放射免疫分析法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体检测BNP,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但 操作复杂,需要专业人员操作。
酶联免疫分析法
利用酶标记的抗体检测BNP,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但可能会受到 交叉反应的影响。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利用化学发光物质标记抗体或抗原检测BNP,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 性和低背景干扰等优点,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检测方法。
心梗心衰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涉及多个系统和器官的相互作用,包括神 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细胞因子和炎症因子的释放等。
心梗心衰的临床表现
心梗心衰患者常表现为胸闷、气短、 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出 现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和心源性休 克等危重情况。
患者还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心源性猝 死等严重并发症,需要及早诊断和治 疗。
心脏康复治疗进展
通过合理的运动训练和心理干预,心脏康复 治疗可以有效降低BNP水平,改善患者生活 质量。
04 BNP与其他临床指标的关联研究
CHAPTER
BNP与心脏重构指标的关联
BNP水平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呈正相关,即BNP水平越高,LVEDD越大,提示心脏重构程 度越严重。
BNP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即BNP水平越高,LVEF越低,表明心肌收缩功能受损。
心力衰竭时生化标志物(脑利钠肽)的变化及意义
![心力衰竭时生化标志物(脑利钠肽)的变化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af320d64ce2f0066f53322e9.png)
受
NT-proBNP
NT片段(1–76) 8.5 kD 无 120 分钟 主要为肾脏清除
高达72小时
不受
Steiner, J., Guglin, M. (2008). Int J Cardiol 129, 5– 14.
急性呼吸困难患者
BNP<100pg/ml
体格检查胸片心电图 血浆BNP水平
BNP100~400pg/ml
影响BNP的因素——病理因素
心血管疾病
➢ 心力衰竭 ➢ 心肌缺血
(心绞痛、ACS)
➢ 高血压、左室肥厚 ➢ 房颤 ➢ 心脏瓣膜病 ➢ 心脏淀粉样变性 ➢ 限制性心肌病
肥厚性心肌病
非心血管疾病
➢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OSAS
➢ 肺栓塞 ➢ 肾功能不全 ➢ 感染、败血症 ➢ 贫血 ➢ 蛛网膜下腔出血 ➢ 肝硬化
预测急性肺栓塞发生右心衰有一定价值 反映慢性肺栓塞严重程度 BNP不能单独用于肺栓塞诊断的确定或排除
鉴别ARDS&急性肺水肿
BNP≤200 pg/mL,诊断ARDS的特异性为91% BNP≥1200 pg/mL,BNP诊断急性肺水肿的特异性为92%
特点
清除机制
BNP
中性肽链内切酶 受体和肾脏清除
NT-proBNP
特性 氨基酸 主要来源 激素类型
主要功能
ANP 28 心房
BNP 32 心室
CNP 22或53 血管内皮
Urodilatin 32(=ANP+4)
肾
内分泌
内分泌
自分泌/旁分 泌
旁分泌
调节水盐排泄及血压平衡 (利 尿、血管舒张、肾素-醛固酮抑
制特性)
调节血管张力
调节输尿管内
心肌标志物的分类和临床应用
![心肌标志物的分类和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484bd3c0912a216147929e7.png)
心肌标志物的分类和临床应用心肌标志物的发展简介急性心肌损伤、慢性心力衰竭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
从50年代以来,动态测定一些代谢酶活性一直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金标准。
但这些酶并不是心肌所特有,在人体的其他器官和肌肉中也大量存在,除AMI外,因运动、炎症也可引起升高,而且这些心肌酶的分子量较大,从坏死组织进入血液较一些小分子物质慢,而且酶的活性时间短,其窗口时间也短,对临床诊断的帮助价值常因此而受到限制。
由于酶活性检测对辅助诊断心肌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差,特别是当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改变不明显或为无Q波的心肌梗死(MI)、不稳定心绞痛、心肌炎或中毒性心肌损伤及伴有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不全或伴骨骼肌损伤等疾病时,更难以准确诊断。
而对于心力衰竭患者而言,过去一直没有一项很好的实验室检测指标用于评价心力衰竭程度,而仅依赖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心脏核磁共振等。
由于心力衰竭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极高,且近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早期发现和预防心力衰竭进一步加重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近几年来,一些新的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的心肌标志物检测指标已较为普遍地用于临床实验室诊断,如肌钙蛋白T或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isoenzyme of creatine kinase containing M and B subunits,CK-MB)、B型尿钠肽、超敏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等。
对这些新的心肌标志物的正确应用为临床准确诊断、鉴别诊断和判断治疗效果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
由于这些新的指标是近几年才开始在国内逐步普及应用,因此掌握与之相关的生物学特点,是临床对其合理运用和选择的前提条件。
心肌损伤标志物的类型及应用1.心肌标志物的类型:心肌损伤标志物主要有肌钙蛋白T(troponin T)、肌钙蛋白I(troponin I)、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CK-MB mass)和肌红蛋白(myoglobin)。
心衰诊断中BNP检测的临床应用评价(各国指南的差别)
![心衰诊断中BNP检测的临床应用评价(各国指南的差别)](https://img.taocdn.com/s3/m/9efc3737f111f18583d05a40.png)
中南大学 湘雅二医院 谭茗月
BNP: 心衰定量标志物
体积 压力
CNP
左室收缩功能障碍 + 左室舒张功能障碍 + 瓣膜功能障碍 + 右室功能障碍
ANP
抑制RAA
BNP =
降低外周血管抵抗 (降低血压)
促进排尿利钠
Iwanaga Y et al. JACC. 2006;47:742-8.
有助于心衰诊断和预后判断 CHF包括症状和无症状性左室功能障碍患 者血浆BNP水平均升高 BNP诊断心衰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 测值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7%、84%、 97%、70% 血浆BNP可用于鉴别心源性和肺源性呼吸 困难,BNP正常的呼吸困难,基本可除外 心源性
血浆脑钠肽(BNP)测定
2007年写入中国心衰诊疗指南
2008年2月NT-proBNP国际共识问世
BNP 及NT proBNP 和指南
• 对于每种新的诊断或治疗
方式,指南常常滞后于最 新的临床实践
可疑急性HF 评估症状和体征
心脏病? ECG / BNP/ X-ray? 正常
考虑其他诊断
异常
• 令人鼓舞的是,仅仅在介
2005年欧洲ESC 慢性心力衰竭和治疗指南
多项临床研究已得出明确证据,用BNP作初筛, 与心脏专家根据现有临床资料制订的金标准,一 致性非常好。阴性预测准确性97%,阳性预测值 亦高达70%。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BNP水平 上升与心功异常有直接关系。 BNP和NT-proBNP在心衰患者的初查中有较高价值, 怀疑为心衰的患者约1/3最后确诊为心衰。
NT-proBNP :生物稳定性
急性心衰诊断和治疗进展
![急性心衰诊断和治疗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2ea1906c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06.png)
急性左心衰竭的常见病因
1. 慢性心衰急性加重。 2. 急性心肌坏死和(或)损伤:
(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2)急性重症心肌炎; (3)围生期心肌病; (4)药物所致的心肌损伤与坏死,如抗肿瘤药物和毒物等。
3. 急性血流动力学障碍:
(1)急性瓣膜大量反流和(或)原有瓣膜反流加重; (2)高血压危象; (3)重度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狭窄; (4)主动脉夹层; (5)心包压塞; (6)急性舒张性左心衰竭,多见于老年控制不良的高血压患者。
药物治疗
利尿剂
血管扩张剂 正性肌力药物
IABP
机械通气
非药物治疗
CRRT
ECMO
外科手术
缺血性心脏病
基础疾病处理
高血压
心瓣膜病
急性重症心肌炎
肾功能衰竭
合并症的处理
肺部疾病
心律失常
27
吸氧-正面影响
保证SaO2 在正常范围(95-98%)是重要的,以使氧气 最大限度输送到器官和保证组织氧灌注,从而预防终末器 官功能不全和多器官衰竭。
体液潴留 严重程度 中等
严重
襻利尿剂耐 药
利尿剂
呋噻米 或布美它尼 或托拉赛米 呋噻米 或静点呋噻米 布美它尼 或托拉赛米 增加氢氯噻嗪
或美托拉宗 或螺内酯
碱中毒
襻利尿剂加 噻嗪类耐药
乙酰唑胺
加多巴胺扩张肾 血管,或多巴酚 丁胺作为正性肌 力药
利尿剂的剂量
剂量(mg) 评价
20-40 0.5-1.0 10-20 40-100 5-40mg/h 1-4 20-100 25-50每日2 次
急性左心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
急性心肌损伤和坏死
心肌顿抑:在较长时间的心肌缺血后发生的心功能不全 心肌冬眠:冠脉血流严重减少引起的心功能损伤,肌细胞完好
BNP,NT—proBNP检测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进展
![BNP,NT—proBNP检测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f65c2c405087632311212d9.png)
明, 脑钠肽 ( N )N端脑钠肽 ( T— rB P 在 心衰早期 即可 B P、 N po N )
升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已成为 国际公认 的诊断心力衰竭 的血浆标 志物。现将 并
其 在 心 力 衰 竭 中的 应 用 综 述 如 下 。
—
po N rB P在 正 常 、 V 心 力 衰 竭 分 别 为 2 、7 、6 . p mL L D、 0 13 2 96
过 中枢神经作用调节水 盐 电解 质平衡 。在 肾脏直 接作 用于 肾
小球和髓 质 内的集 合 管从 而 抑 制 肾素 的释 放 和醛 固酮 的分 泌 , 钠 利 尿 。可 以升 高 出球 小 动 脉 压 , 排 降低 人 球 小 动 脉 压 , 增 加 肾血 流 量 从 而 提 高 肾小 球 滤 过 率 G R F。
龚厚 文 ( 述 ) 罗兴林 ( 综 , 审校 )
[ 关键词 ] 心力衰竭 ; N N B P; T—po N rB P
[ 中图分类号 】 R 4 . 1 R 4 . 2 5 16 ; 5 16 [ 文章编号 ] 17 7 9 (0 0 0 — 0 9— 3 62— 13 2 1 ) 1 0 9 0
张功能不全缺乏合适诊 断标 准的情 况下 , 检测血浆 脑钠肽水 平
将 有 助 于 心 脏舒 张 功 能 不 全 的 诊 断 。 但 是 由于 它 对 收 缩 性 心 力 衰 竭 和 舒 张 性 心 力 衰竭 两 者 无 鉴 别 意 义 , 有 在 排 除 了 收 缩 只 性心力衰竭的基础上 ,N B P浓 度 的 升 高 对 舒 张 性 H F才 有 一 定
中国专家就NT-proBNP临床应用达成共识
![中国专家就NT-proBNP临床应用达成共识](https://img.taocdn.com/s3/m/82df7108da38376bae1fae81.png)
中国专家就NT-proBNP临床应用达成共识“NT-proBNP不仅为心衰提供了一个客观的评价指标,帮助判断心衰的严重程度,而且可以在急诊室、在救护车上、在社区医院、甚至到患者家中,也就是第一次医疗接触时就可以对其进行心衰的诊断,并可以指导医生对心衰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
但是,目前我国的NT-proBNP使用和国际上的差距相当大,临床使用还不是很普遍和规范,一些医院甚至没有相关的设备。
希望通过这个《共识》的出台,不仅在国内进一步推广这项新技术,也希望能够促进国内对于NT-proBNP临床应用的研究,并带动我国对心衰等慢性病管理水平的提升”。
这是《NT-proBNP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发起人、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发出的呼吁。
心衰患者与日俱增规范诊疗提上日程“慢性心衰发病率高的首要原因是人口老龄化------作为一种老年性疾病,年龄越大,发生心衰的可能性也会越大。
目前中国的老龄化速度越来越快,就造成了中国的慢性心衰患者越来越多;其次,目前的急性心肌梗死等急性心衰通过早期的介入治疗可以大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本来接近死亡的患者经过快速介入,用支架开通血管,或者用溶栓治疗之后,其中很多人最终会转入慢性心衰的队伍。
这可能是两个导致心衰患者增多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从源头上讲,中国现有两亿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本身就是是导致心衰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而且心衰是个预后极差的疾病,可以说是仅次于肺癌,能够活过五年的患者不到一半。
同时,心衰是一个花费巨大的疾病。
因为需要反复住院,吃药,做手术,会产生很大的医疗费用。
而且,慢性心衰是需要长期综合管理的疾病,不但要预防心功能恶化,而且要综合管理患者的康复,这不仅包括他的运动能力,而且心衰患者普遍有抑郁和精神心理方面的障碍,特别需要管理。
”“另外,心衰的诊断缺乏客观指标。
一直沿用至今的指标是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提出的心功能分级,完全是依据患者的主观症状而进行分级的,分成四级,完全能够正常运动的人,与正常人活动量一样的是一级。
心力衰竭药物的生物标志物研究
![心力衰竭药物的生物标志物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5f19842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d8.png)
生物标志物的定义与分类
生物标志物定义
生物标志物是用于评估生理或病理过程的生化指标,通常在血液、尿液、组织或其他体液中检测。
生物标志物分类
根据其作用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性,生物标志物可以分为结构标志物、功能标志物和危险因素标志物等。
常用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介绍
B型利钠肽(BNP)
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合成并释放的一种激素,用于评估心衰程度和预后。
通过研究药物靶点的生物标志物,可以确定药物的特异性,提高药物的疗效和降低副作用。
药物疗效评估的生物标志物研究
临床疗效的生物标志物
在临床试验阶段,评估药物疗效的生物标志物可以提供客观、量化的指标,有助于评估 药物的疗效和患者的预后。
生理功能改善的生物标志物
通过监测患者生理功能改善的生物标志物,可以评估药物对患者的实际效果,为临床决 策提供依据。
肌钙蛋白
心肌细胞中的特异性蛋白质,用于诊断心肌损伤和坏死。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
与BNP一样,用于评估心衰程度和预后,但其半衰期更长,更稳定。
生物标志物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价值
辅助诊断
通过检测生物标志物,有助于早期发现心衰,提高诊 断准确性。
病情监测
通过对生物标志物的定期检测,可以动态观察心衰的 进展和治疗效果。
心力衰竭的分类与分级
左心衰竭
左心衰竭时,左心室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导致肺循环淤血和体 循环缺血。
右心衰竭
右心衰竭时,右心室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导致体循环淤血。
心力衰竭分级
根据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临床上常用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 分级,分为四级,级别越高,心力衰竭越严重。
02 生物标志物在心 力衰竭诊断中的 应用
心梗心衰心标准BNP临床进展共45页
![心梗心衰心标准BNP临床进展共45页](https://img.taocdn.com/s3/m/0681a785a417866fb94a8e98.png)
0 No CHF n=139
141+/-31 LV dysf. n=14
1076+/-138 CHF n=97
BNP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diagnosis of CHF and baseline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Diagnosis of CHF was based on independent assessment by 2 cardiologists blinded to BNP values. Values are expressed as mean +/- SEM
BNP vs. EF by Echocardiography
LVEF (%)
100
80 y=-0.7, p<0.001
60
40
20
0
0
1.0
2.0
3.0
Lg BNP (pmol/l)
Davis et al. Lancet 1994; 343:440-444. ZJ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
BNP pg/mL
Dao, Q., Maisel, A. et al. J.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No. 2, 2001. ZJ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
BNP Concentration (pg/ml)
2500
2013 ± 266
2000
1500 1000
791 ± 165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
BNP 是心衰定量标志物
体积 压力
ANP
抑制RAA
CNP
BNP =
降低外周血管抵抗 (降低血压)
心力衰竭新型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心力衰竭新型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958235f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34.png)
心力衰竭新型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慈鸣;陈青;王英杰;闫茹絮;陈翰祥
【期刊名称】《医学检验与临床》
【年(卷),期】2024(35)4
【摘要】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个病理生理学过程,发生时常伴随各种严重的并发症及不良预后,对其精确诊断和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心衰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可作为预测心衰发病、临床诊断、预后评估和指导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
近年来,新型心衰标志物不断出现,本文按照其所涉及的病理生理学过程对新型心衰标志物进行分类,并对支链氨基酸、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黑色素瘤细胞粘附分子等具有类别代表性且有充分文献报道的新型标志物加以论述,探讨其在不同临床情境下的应用价值及与经典心衰标志物的联用价值,为心衰的诊疗和预后评估提供更多思路。
【总页数】5页(P45-49)
【作者】慈鸣;陈青;王英杰;闫茹絮;陈翰祥
【作者单位】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检验科;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
【相关文献】
1.新型生物标志物在心力衰竭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研究进展
2.心力衰竭新型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3.新型生物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4.心力衰竭及心室重构相关新型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5.新型生物标志物microRNA在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钠肽作为心衰诊断标志物的临床应用进展[摘要] 在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诊断中,实验室检查有了较大进展,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成为诊断心力衰竭的实用方法,已成为国际公认的诊断心力衰竭的血浆标志物。
除用于诊断外,BNP也被应用于心衰等疾病的预测、预后、筛选、治疗监测及开发治疗药物等领域,相关研究及推广十分迅速。
[关键词]BNP;HF;标志物;应用进展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期,通常心衰的发展是缓慢的,往往要经过几年时间心脏才渐渐失去其泵血能力,使其工作动力下降;心衰症状也不是一开始就会出现,而是病症积累多年后才发现。
据统计,心衰患者的5年死亡率约为50%,10年死亡率约为90%。
目前对于心衰只能采取相应的保守治疗手段,完全治愈则几乎不可能。
临床有效的治疗大大的降低了慢性心衰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并减慢了无症状性左室功能障碍向明显心力衰竭进展。
为此,尽早检出症状性和无症状性左室功能障碍患者,并进行准确的临床评估对及时治疗、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在心力衰竭诊断中,实验室检查有了较大进展,脑钠肽(BNP成为诊断心力衰竭的实用方法,已成为国际公认的诊断心力衰竭的血浆标志物。
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和欧洲心脏病学会(ACC/AHA/ESC等全球权威机构以及美国临床生化学院(NACB在其指定的“心衰诊断和治疗指南”和“心脏标志物的应用指南”中,都把BNP列为不可缺少的心脏标志物[1]。
除用于诊断外,BNP也被应用于心衰等疾病的预测、预后、筛选、治疗监测及开发治疗药物等领域,相关研究及推广十分迅速,现仅就近期国内外关于BNP的主要研究成果做一综述。
1.BNP的生物学特性BNP是钠尿肽家族成员之一,1988年最先从猪脑中发现,因此也叫脑钠肽;但后来发现其主要来源是心室[2]。
BNP源于心肌细胞合成的134个氨基酸残基的Prepro-BNP,在进入血液循环后降解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BNP,具有利尿、排钠及扩血管等多种生理作用。
这种由心肌细胞分泌的短肽激素,是一种含32个氨基酸的多肽,其中含有一个1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环状结构,在心室负荷增加或心室增大时,BNP分泌释放入血,通过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拮抗作用,来控制体液和电解质的动态平衡[3]。
2.BNP在心力衰竭诊断、预测、预后及评估中的应用2.1心力衰竭时,由于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同时心室容量或压力负荷增加,心室肌受到牵张,心室壁张力增加,使血中BNP浓度增高。
且升高程度与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相对应。
2.2众多报道[4-8]证实心衰患者BNP与左心射血分数(LVEF成负相关,与左室舒张末径(LVEDD成正相关;BNP浓度会出现升高,尽管升高的程度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并不完全一致,但心衰病人的BNP浓度较健康人有明显升高。
以BNP值100ng/L、200ng/L、300ng/L、400ng/L作为心力衰竭判定阈值,阴性预测率分别为97.73%、84.91%、78.69%、74.63%,阳性预测率分别为73.53%、72.00%、76.47%、81.82%,即阴性预测率变化显著,而阳性预测率几乎没有大的变化。
2.3徐韶君报道[9]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组BNP平均水平明显高于诊断界值100pg/mL,证实BNP 是一种很好的排除诊断了阳性指标,同时也观察到与临床心功能分级、病情危重程度呈正相关,可用于预后的判断;Julio N[10]等研究结果证明,BNP与CA125联合检测在急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分层上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2.4赵桂香、葛咏梅等研究结果[11-12]显示,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入院时随心功能分级的加重而BNP升高,BNP在对心功能的评价及预后方面显示了良好的前景,可作为CHF的诊断和监测指标。
2.5徐冰等研究报道[13]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时,BNP水平升高与心衰等级呈正相关,心衰症状越重,左室射血分数越低,BNP数值越高。
2.6但BNP在诊断无症状心衰时与正常人有部分重叠[14],这使BNP对这类患者的诊断意义稍逊于症状性心力衰竭患者。
若BNP<50pg/mL基本可除外心衰存在,可见有很高的阴性预测值。
对于急性呼吸困难患者,若BNP<100pg/mL可基本除外心力衰竭所致,若BNP>500pg/mL则基本可确诊是由心力衰竭引起。
由上述分析可见,BNP是反应早期心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与心功能状态有明显的相关性,故BNP水平可作为心力衰竭患者诊断、治疗、心功能评估等有指导意义的指标。
3.BNP在相关疾病检测中的临床应用3.1刘发军等[15-16]研究报道,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心肌梗塞组(AMI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说明其反应AMI的敏感性较高,且于AMI时的心功能有关,与CLENSINI评分正相关。
故BNP与hsCRP联合检测可反映AMI时,冠脉血管病变程度、心肌梗面积大小、机体炎症反应程度,故有效监测BNP浓度和hsCRP浓度对AMI的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3.2还有众多报道[17-24]BNP在慢性肾衰并发心血管疾病时、在慢性心血管不全时、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预后评估、在冠心病时、在高血压时等疾病以及在鉴别心原性和肺源性呼吸困难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3.3老年人人群中冠心病等心脏病的发病率增高,这些患者接受非心脏手术时心脏危险性增高。
筛选围手术期间可能发生心脏事件的高危患者,有针对性的监测和治疗,是降低围手术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的关键。
肖军等报道[25-27]术前BNP值正常的患者术后BNP值变化不大,而术前BNP 值异常的患者术后BNP值变化较大,且患者术后心脏事件可能性大,提示非心脏手术对术前BNP 浓度值正常的老年患者心脏功能无明显影响,而对BNP浓度异常的老年患者心功能有较大影响,引起心脏事件可能性较大;临床医师尤其外科医师可根据患者血浆BNP水平对手术风险进行评估并有针对性的监测和治疗,以防范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
3.4张瑜等研究[28]:通过对BNP的测定可以对病情轻重、疾病的发展进行判断;并可以对心衰的治疗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在辩证治疗的基础上可以提供客观的指标依据。
说明BNP水平与中医证型相关,并从血清学角度反应了不同证型的轻重程度,可以作为心力衰竭中医辩证分型的客观化指标。
4 BNP与心力衰竭及相关疾病的治疗4.1目前,奈西利肽即重组人BNP已越来越多的用于临床尤其是急性失代偿性心衰的治疗[29]。
4.2应星星报道[30]称,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能阻断AMI的进程,有效降低BNP 水平,起到逆转心室重构和改善心功能的作用,从而使患者在心功能上获益。
黄志文等研究[31],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AMI(90s匀速静脉注射冲击量1.5ug/kg,0.0075ug.kg-1.min-1维持静脉注射48h.,研究发现rhBNP能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室压力和容量负荷,改善心室重构,改善心肌缺血及减少30d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从而改善AMI的临床预后。
其机制可能与其利钠、利尿、扩血管、降低心脏负荷的作用有关。
5 未来展望综上所述,如果病人的血清BNP浓度出现升高,这类患者存在心衰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依此帮助不是心血管专家的临床医师提高对心衰的诊断水平;在成人疑似心衰病人当中,除了X线胸片、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测外,血浆BNP浓度检测是一种新的非常有益的检测指标,它作为一种排除性的检测方法对门诊或急诊的呼吸困难而怀疑为心衰患者进行区分。
但BNP水平的升高受年龄、性别、不同个体机能和药物治疗的影响,并且由于钠尿肽类为容量依赖性激素,除心力衰竭外,其他任何可导致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多的病症,亦可导致升高,如库欣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肝硬化、肾衰竭等。
因此,BNP不能作为心力衰竭的唯一诊断指标。
最好不要把BNP 检测孤立起来,而应该同其它相关的检测结果、临床诊断依据相结合,并且其水平的高低作为判断心力衰竭及危险分层的标准时,测定方法和数值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可以预见BNP逐渐会成为预示心衰的一个最主要指标。
参考文献[1] 肖春晖,张邢炜,陈玉林,等.B型钠尿肽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关系.实用医学杂志[J].2009,25(12:1996.[2] 刘哲,宋晓东,惠汝太,等.B型钠尿肽最新研究进展.心血管病学进展[J].2009,30(1:89.[3]邱祖红.118例呼吸困难患者快速检测血浆BNP的临床价值分析.首都医药[J].2009,1:32.[4][5][6][7][8][9] Julio N,Juan S,Vicent B,et al. Improvement in risk stratification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umour marker antigen carbohydrate 125 and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 European Heart Journal[J].2010 31, 1754.[10]徐韶君.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糖及血浆BNP水平变化.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8(5:287.[11] 赵桂香,唐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B型利钠肽和C反应蛋白检测的意义.新疆医学大学学报.2009,32(11:1546.[12] 葛咏梅,张立江.血浆BNP检测在慢性心衰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11:1574.[13] 徐冰,程铖,冯尚勇,等.联合检测B型利钠肽与甲状腺激素在充血型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意义.实用临床医药杂志[J].2009,13(12:86.[14] 符允衡,林波,吴勇,等.快速BNP检测鉴别心原性和肺源性呼吸困难的临床价值分析.中国医药导报[J].2009,6(12:152.[15] 刘发军.血浆B型钠尿肽、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临床内科杂志.2008,25(5:316.[16] 孙丽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与B型利钠肽相关性研究.继续医学教育.2009,23(6:44.[17] Alan S M,Christian M,Robert F,et al. Prognostic utility of plasma 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 The NGAL EvaLuation Along with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in acutely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 (GALLANT trial. Interactive CardioVascular and Thoracic surgery[J].2011,13:847.[18][19][20][21][22][23][24] Alireza S,Omid N,Hassam N,et al. Prognostic Value of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for Assessment of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Disease.Irani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 Iranian Journal of KidneyDiseases[J].2011,4(6:243.[25] 肖军,唐发宽,李进,等.B型钠尿肽预测老年非心脏手术心血管事件的价值.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J].2009,15(9:856.[26] Fernando G,Carlos V,Serrano J,et al. Preoperative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and not the inflammation status, predicts an adverse outcome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heart surgery.Interactive Cardiovascular and Thoracic Surgery[J].2011,12:782.[27] 肖军,唐发宽,张伟,等.脑钠尿肽在老年人非心脏手术后的变化及意义.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J].2009,15(3:271.[28] 张瑜,张会永,杨关林,等.BNP诊断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2008,10(6:126.[29] 刘哲,宋晓东,惠汝太,等.B型钠尿肽最新研究进展.心血管病学进展[J].2009,30(1:89.[30] 应星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中国基层医药[J].2012,19(1:48-49.[31] 黄志文,陈小卫,田丽红,等.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中国基层医药[J].2012,19(2:198-200.1.Christian Mueller, Tobias Breidthardt, Kirsten Laule-Kilian,et al.The integration of BNP andNT-proBNPinto clinical medicine[J]. SWISS MED WKLY ,2007; 137(01: 4-12.2.Senni M, Parrella P, De Maria R, et al. Predicting heart failure outcome from cardiac and comorbidconditions: the 3C-HF score. Int J Cardiol 2013;163:206–11.3.Antônio Carlos Pereira-Barretto, Carlos Henrique Del Carlo, Juliano Novaes Cardoso,et al. Role ofBNP Levels on the Prognosis of Decompensated Advanced Heart Failure[J].Arq Bras Cardiol. 2013 Mar;100(3:281-287.nfear DE, Peterson EL, Campbell J, Phatak H, Wu D, Wells K, et al. Relation of worsened renalfunction during hospitalization for heart failure to long-term outcomes and re-hospitalization. Am J Cardiol. 2011;107(1:74-8.5.Belziti CA, Bagnati R, Ledesma P, Vulcano N, Fernandez S. Worsening renal function inpatientsadmitted with 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 Incidence, risk factors and prognosticimplications. Rev Esp Cardiol 2010;63:294–302.6. Cabassi A, Champlain JD, Maggiore U, Parenti E, et al Prealbumin improves death risk prediction ofBNP-added Seattle Heart Failure Model: Results from a pilot study in elderly chronic heart failure patients.Int J Cardiol. 2013, 8(25:1-6.7. Vaz Pérez A, Doehner W, von Haehling S,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umor necrosis factor-α,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and 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Int J Cardiol 2010;141(1:39–43.8. Jankowska EA, Filippatos GS, von Haehling S,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patientswith a high 12-month mortality risk using biomarkers including plasma C-terminal pro-endothelin-1.PLoS One 2011;6:e14506.9. Zhang J, Goode KM, Rigby A, et al. Identifying patients at risk of death or hospitalisation due to worsening heart failure using decision tree analysis: evidence from the Trans-European Network-Home-Care Management System (TEN-HMS Study. Int J Cardiol 2013;163:149–56.10. Tedeschi S, Pilotti E, Parenti E, et al. Serum adipokine zinc α2-glycoprotein and lipolysis in cachectic and noncachectic heart failure patients: relationship with neurohormonal and inflammatory biomarkers. Metabolism 2012;61: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