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节》教学设计1
(精选)2021年火把节教案3篇
2021年火把节教案3篇火把节教案篇1教学内容欣赏乐曲《火把节》教学目标1.固歌曲《采花》,能完整准确且富有情感的演唱歌曲。
2.欣赏乐曲《火把节》,通过聆听音乐、视唱乐曲主题、分析音乐作品,感受彝族音乐文化的特点,认识彝族的传统节日及文化。
3.了解作曲家运用现代创作手法刻画少数民族风情的表现方式。
教学重难点1.欣赏乐曲《火把节》,通过聆听,了解彝族音乐文化特点。
2.了解具有民族特色音乐的现代创作手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西南地区,学唱了四川民歌《采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伴奏一同来演唱这首歌曲。
(设计意图:巩固已学内容,加深学生对这首歌曲的印象)二、欣赏《火把节》1.展示云南的人文景观图片,说说:这是我国那个地域风貌?那里有我们国家哪个少数民族?他们最重大的节日是什么?教师讲述有关云南少数民族的风俗,重点介绍音乐及舞蹈方面,了解云南地区民族音乐特点。
可结合讲故事的方式重点介绍“火把节”的来历。
(设计意图:在故事讲述中使学生对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产生兴趣)2.聆听音乐《火把节》,边听边思考:这段音乐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想象下它描绘了怎样的场景?学生自由回答。
3.教师介绍有关交响组曲《云南音诗》的相关知识。
火把节教案篇2一、活动目标:1、学跳集体舞“快乐的火把节”,感受彝族摆手舞的舞蹈风格。
2、根据情节的提示,记忆动作顺序。
3、大胆运用夸张的动作、激昂的叫声,表现舞蹈欢快、奔放的情绪。
二、活动准备:介绍有关彝族火把节的传统和风俗习惯。
三、活动过程:1、了解舞蹈情节,学习基本动作。
了解舞蹈情节与动作。
教师一边示范动作,一边介绍情节:“彝族的火把节到了,小朋友们来到了广场上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玩热烈,大伙儿用手去擦汗,把自己的脸都擦花了,一个个笑得腰都直不起来了。
最后大家围着火堆,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幼儿一边回忆情节,一边随着老师哼唱的音乐,练习动作。
2、幼儿站成圆圈做动作。
幼儿拉成圆圈,找准圈上,练习随着“呦“的叫声转向圈上做动作。
火把节教案范文合集六篇
火把节教案范文合集六篇火把节教案篇1【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读全文,识读生字,理解生词。
3.引导学生了解彝族火把节的盛况和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体会彝族人民欢度节日时无比欢乐的心情和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品德。
【学习重难点】1.通读全文,识读生字,理解生词。
(重点)2.引导学生了解彝族火把节的盛况和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体会彝族人民欢度节日时无比欢乐的心情和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品德。
(难点)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吗?(彝族)你知道哪些和火把节相关的知识?(简介彝族及火把节,出示相关图片)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云南和广西。
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一般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
届时要杀牛、杀羊,祭献祖先,有的地区也祭土主,相互宴饮,吃坨坨肉,恭祝五谷丰登。
火把节一般欢度三天,头一天全家欢聚,后两天举办摔跤、赛马、斗牛、竞舟、拔河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然后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凉山,走进彝族的火把节去感受那盛大的节日气氛吧!二、自主预习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吞噬(shì) 寻觅(ì) 攒聚(cuán)涅槃(pán) 翱翔(á) 氛围(fēn)亢奋(àng) 禁忌祈祷全神贯注循规蹈矩按部就班2.解释词语。
心仪:心中仰慕。
攒聚:紧紧地聚集在一起。
全神贯注:贯注,集中在一点,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
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循规蹈矩:指遵守规矩,一点也不敢轻举妄动;也形容拘泥保守,不敢有任何变动。
按部就班:原意是指按照分段布局的需要而安排好层次,选择、组织好词句;后来表示按照一定的条理、步骤做事。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明确:主要写了彝族火把节的热闹场面和火把节的来历。
三、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1.围绕“火把节”依次写了哪些内容?简介彝族火把节——火把节的传说——火把节上“选美”——火把节的狂欢场面——举行火把节的重要意义。
火把节教案锦集五篇
火把节教案锦集五篇火把节教案篇1主题活动名称:《喧闹的火把节》有益的阅历: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
知道“火把节”的来源,过节的时间,节日的风俗等等。
内容与分析:彝族人的传统节日——“火把节”是彝族人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其隆重程度不次于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
在活动中,应着重让幼儿了解“火把节”的来源、节日的风俗等。
并用几种感知感受彝族人的欢乐心情与“火把节”的强烈气氛。
教学过程或建议:活动一:科学《七月“火把节”》活动目的:1、通过各种感知去了解七月“火把节”的相关学问,懂得“火把节”的由来、风俗习惯等等。
2、在活动中感受“火把节”的喧闹气氛,培育幼儿喜爱祖国、喜爱人民的情感。
活动预备:彝族“火把节”的相关图片或录像活动过程或建议:(一)老师扮演“导游”让幼儿坐上“旅游大篷车”进行“中华民族风情旅游”,引出主题。
(二)出示图片,让幼儿了解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的相关学问。
提问:1、图上的人们是哪个少数民族?2、他们在做什么?3、你知道他们在过什么节日吗?:这是彝族人特有的节日叫做“火把节”,一般在七月进行,到了那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扎火把,天一黑就到一个空旷的地方把大家的火把堆在一起,点起熊熊大火,然后彝族人便围着火堆载歌载舞,庆祝节日。
(三)了解彝族“火把节”的由来。
老师运用生动的语言讲解并描述故事《英雄战天魔》(四)体验彝族“火把节”的喧闹气氛。
1、嬉戏:《对唱》2、嬉戏:《摔交》3、制作:《火把》活动二:音乐《喧闹的火把节》活动目标:1、学习跳集体舞,感受音乐的强烈心情。
2、进一步感受“火把节”中彝族人的欢快心情。
活动预备:《喧闹的火把节》的磁带;人手各一个自制火把。
活动过程或建议:(一)、在《喧闹的火把节》的音乐声中,孩子们手拿自制的火把自由的跳舞,感受音乐的强烈气氛。
(二)、学习集体舞《喧闹的火把节》。
1、学习彝族舞的基本动作:小跳步、踏点步。
2、学习舞蹈的基本队行改变。
火把节教案锦集五篇_1
火把节教案锦集五篇火把节教案篇1少数民族是幼儿需要了解的,而在了解过程中,他们往往又对民族服饰、头饰、手饰极感兴趣,抓住这一特点,我设计了此活动,让他们去做喜欢的事,从而丰富其联想性、活动幼儿手指灵活性。
二、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彝族头饰的来历,认识个别词组“彝族、哈帕”。
2、掌握“剪、粘、拼”的技能。
3、感受“七月火把节”的快乐。
三、准备1、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挂历、半圆形挂历、剪刀、皱纹纸,分别与该班男孩人数相符合。
2、长方形哈帕、辫子与女孩人数相符合,装饰哈帕的布花若干。
3、简短情景导入课题的课件一套。
4、先会跳彝族的“七月火把节”。
四、活动过程1、听“树叶”音乐进教室。
老师:今天,彝族的同胞邀请我们去参加他们的“七月火把节,想去吗?现在我们跟着音乐进教室先做一下准备”。
2、听简短故事导入课题,知道彝人为什么要戴帽子。
师:①看老师今天像哪个民族的人?幼:(彝族)老师胸前贴有彝族二字,川页便教认汉字“彝族”。
②从哪里看出我的扮像彝族?幼儿指到头上所戴头饰,老师将其取下,认识“哈帕”二字,头饰上贴有。
③彝族人最喜欢顶“哈帕”或者戴帽子,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简短故事略)④那么,我们要参加他们的“七月火把节’’看来还得先做帽子戴上才行,对吗? @_@我是分割线@_@3、老师为男孩女孩各自准备了不同的操作材料,现在我们利用这些东西装饰“哈帕’’和做“帽子’’行吗?①女孩子利用小布花装饰这块长方形的“哈帕”,自己想像,可以用小花拼成不同的图形,如:房子、大树、不同的字或是对称美等。
注意:提示小布花后面贴的双面胶揭下来后纸片放进篮子里。
②男孩子怎样将长方形的挂历纸条变成圆形,幼儿示范,如何把半圆形的挂历纸变成“圆锥体”,幼儿示范再把二者粘合在一起,最后用剪刀剪出波浪形纸条拧紧插入锥洞里,注意书机的使用方法。
4、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①指导不太会的幼儿。
②让其想像更丰富。
5 、戴上头饰跳“七月火把节”。
《火把节》教学设计
《火把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火把节的由来、时间、庆祝方式等相关知识。
学会欣赏火把节相关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音乐、舞蹈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看视频、图片,阅读文字资料等方式,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组织学生参与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火把节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尊重和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的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火把节的历史渊源、庆祝活动和文化内涵。
引导学生理解火把节所承载的民族精神和价值观。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体会火把节背后的文化意义,避免表面化的了解。
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尊重和传承民族文化。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对火把节的基本知识有初步的了解。
2、直观演示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地展示火把节的盛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3、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深入体验火把节的氛围。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播放一段火把节的热闹视频,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2、知识讲解(15 分钟)教师介绍火把节的时间、地点和主要参与民族。
讲述火把节的由来传说,如英雄战胜恶魔、祈求丰收等。
3、多媒体展示(10 分钟)展示火把节的相关图片,包括人们手持火把、盛装跳舞、篝火晚会等场景,让学生直观感受火把节的热闹氛围。
同时,播放火把节的音乐,让学生在视听中进一步体会。
4、小组讨论(10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火把节的庆祝活动有哪些特点?火把节反映了当地人民怎样的生活愿望和情感?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5、角色扮演(10 分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如舞者、鼓手等,模拟火把节的庆祝场景进行表演。
火把节教案汇编5篇
火把节教案汇编5篇火把节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学跳集体舞“快乐的火把节”,感受彝族摆手舞的舞蹈风格。
2、根据情节的提示,记忆动作顺序。
3、大胆运用夸张的动作、激昂的叫声,表现舞蹈欢快、奔放的情绪。
二、活动准备:介绍有关彝族火把节的传统和风俗习惯。
三、活动过程:1、了解舞蹈情节,学习基本动作。
——了解舞蹈情节与动作。
教师一边示范动作,一边介绍情节:“彝族的火把节到了,小朋友们来到了广场上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玩热烈,大伙儿用手去擦汗,把自己的脸都擦花了,一个个笑得腰都直不起来了。
最后大家围着火堆,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幼儿一边回忆情节,一边随着老师哼唱的音乐,练习动作。
2、幼儿站成圆圈做动作。
——幼儿拉成圆圈,找准圈上,练习随着“呦“的'叫声转向圈上做动作。
——引导幼儿根据绕火堆跳舞的情节,练习随音乐边绕圈跑,边叫“呦“。
3、完整舞蹈。
——随乐练习,教师带做。
——教师用情节提示幼儿随音乐舞蹈。
中班音乐欣赏课——丑小鸭中班音乐欣赏课——丑小鸭活动要求:通过多媒体这个先进、新颖、有趣的教学手段,对幼儿形成多种感官的刺激;同时,通过老师游戏的口吻,引导幼儿欣赏歌曲《丑小鸭》,激发幼儿参加音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激发幼儿欣赏歌曲的兴趣,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响板(幼儿人手一个)、光盘、丑小鸭玩具、磁带活动过程:一、律动《丑小鸭》要求:幼儿能跟着老师,在音乐的伴奏下,做各种模仿动作。
指导语:今天啊,老师想和你们做个游戏,我做鸭妈妈,你们就做我的鸭宝宝,我们一块儿到河边去玩好吗?二、欣赏歌曲《丑小鸭》(一)引起兴趣指导语:老师今天还给你们带来一位朋友,它的名字叫:“丑小鸭”。
我们一起来把它叫出来好吗?(丑——小——鸭———)要求:教师用念儿歌的形式来介绍丑小鸭。
(我来啦!我来啦!呱、呱、呱呱呱,丑小鸭、丑小鸭、我叫丑小鸭、腿儿短短脚掌大,长长脖子扁嘴巴,走起路来摇摇摇,爱到河边去玩耍,喉咙虽小声音大,可是只会呱呱呱)电脑操作:准备播放歌曲《丑小鸭》两遍指导语:丑小鸭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一首有趣的歌,歌曲的名字就叫《丑小鸭》,我们来听听歌里唱了些什么?(二)欣赏第一遍提问:谁来告诉我,歌曲的名字叫什么?你听到歌里唱了些什么?电脑操作:准备播放歌曲两遍。
火把节教案汇编五篇
火把节教案汇编五篇火把节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和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激情四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有自读、品读、有感情朗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理解。
5.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教学重、难点:⑴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⑵了解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赞扬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全作探究,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预习。
1.介绍你了解的一些民族风俗。
2.自读课文,自学生字;默读思考:课文是分哪向部分写的,你是根据什么划分出来的?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节日?说说过节的情况和心情。
2.我国有56个民族,很多民族都有自身特有节日,我们今天就去参加彝族的火把节吧!(板书课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
2.说说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3.课文写了火把节的哪几个场面?四.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读了课文,你对彝族火把节有了哪些了解?2.你最喜欢哪些场面,说说自身的感受。
3.说说彝族火把节的来历,了解了这个传说,你想到了什么?相互交流。
五.有感情朗读课文。
1.采取个人读、小组读、指名读等方式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朗读你最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大家听。
六.作业1.抄写生字、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2.进一步搜集彝族人民过火把节的资料第2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2.了解彝族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交流关于火把节的传说的感想。
火把节教案集合五篇
火把节教案集合五篇火把节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火把节》丰富学生对彝族音乐特点的感知,并认识阮(ruǎn)。
2.能分辨乐曲三段体的曲式结构。
3.能说出“火把节”的概况。
教学重、难点1.认识阮,能够听辨出阮的音色。
2.能够听辨出乐曲的两个乐段的不同。
教材分析阮是我国民族弹拨乐器中很有特点的乐器之一。
现在使用的改良阮分为四种:低阮、大阮、中阮、小阮。
三弦或四弦,有品,按十二平均律装置。
阮的演奏技巧不是很复杂,演奏方法及符号与琵琶相同。
右手指法有弹、挑、双弹、双挑、分、滚、划等;左手只按音。
小阮主要用于演奏旋律;中阮、大阮、低阮主要担任和声伴奏。
四种阮的音色圆润而丰厚,颇具特色,并且自成一族。
在乐队中可起强有力的作用。
目前民族管弦乐队中主要使用大阮和中阮。
《火把节》共分为三段,在一个简单的引子后,具有浓郁彝族风味的慢板A段主题轻柔地出现,旋律轻柔、优美。
B段热烈奔放,展示了人们手擎火把载歌载舞的情景。
最后A 段再现,显得优美有韵味。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少数民族的节日非常多,其中火把节就是彝族人最著名的节日,关于火把节,还有一个传说呢。
今天我们就到彝族朋友的火把节上去看一看。
欣赏“火把节的传说”动画。
二、介绍彝族的火把节彝族的火把节盛名天下,从每年的农历6月24日起,连续三天三夜,彝族人民在宽广的草地上纵情歌舞、赛马、斗牛、射箭、摔跤,到了晚上,青年男子就点燃火把,穿行于田野山村之间,以驱除妖魔,保佑平安。
密密的火把犹如一条长龙在山道、田间缓缓游动,场面十分壮观,与此同时,处处点燃篝火,男女老少围着篝火欢乐歌舞,直至深夜。
三、欣赏乐曲1.初听乐曲《火把节》音频。
师:火把节真是盛大的节日,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一首乐曲《火把节》。
提问:同学们能听出这首乐曲是用哪种乐器演奏的吗?音色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阮的历史有近了,有大、中、小之分,常用的是中阮和大阮,他们有四根弦,演奏时左手持琴,右手用拨子演奏。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火把节》教案范文三篇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火把节》教案范文三篇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火把节》教案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火把节》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认识6个字,学会11个字,积累“激情四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搜集相关的彝家火把节的图像资料,感受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2)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在自读、品读、有感情朗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2)赞扬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教学难点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赞扬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关键:通过搜集相关的彝家火把节的图像资料,感受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合作探究,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介绍火把节,导入新课1.教师板书“火把节”:同学们,这个节日你们一定不陌生吧!能用你们搜集到的相关资料介绍一下吗?(引导学生反馈搜集到的资料,加深对火把节的了解。
)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火把节教案设计
【 - 话题作文】【篇一】火把节教案设计《火把节》教学设计《火把节》教学设计党洁一、学习目标:1、我能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火把节的几个主要场面。
2、我能有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那个场面,并把自己的感受和想象的情景分享给大家。
二、教学重难点:1、感知课文中的几个重大场面描写。
2、培养兴趣,利用想象说说自己想到的场面。
三、教学准备:课件ppt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课前预热:语文的世界很精彩,等待我们去乘风破浪,你想去看看嘛?(想。
)今天就让我们乘着语文学习的诺亚方舟,从灯火阑珊的彝族山寨出发吧!上课,起立。
二、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火把节的传说,还大致了解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呢?生1:这篇课文写了激情四溢的火把节盛典。
很高兴你能用抓中心词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但是不具体。
生2:还有火把节的来历呢。
对,正如你们所说。
这篇课文描写了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和火把节的由来。
这节课就让我们再度走进大凉山和彝族人民一起欢度火把节。
板书课题。
三、目标1板块:1、齐读目标。
2、解析目标。
同学们,我们要完成目标1,需要做几项工作呢?是啊!小标题是特别简练的、概括的、形式上比较统一的。
3、自学:请同学们现在开始自学。
4、群学:请同学们开始群学,并把每个组讨论的结果写在小黑板上。
5、展示。
同学们,请你们一定记得展示的时候,不仅要说自己写的小标题,而且要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这样概括。
6、评价:同学们,看看他们三个小组概括的小标题,哪一个更好呢?评议。
那我们就把《火把节》这一课的小标题概括为:准备节日饭菜、斗牛、摔跤、围着篝火跳舞。
7、指导书写:篝。
火把节教案设计这个字的偏旁是竹字头,中间是三横,最下边是一个冉冉升起的冉。
一定要把它写清楚。
四、目标2板块:同学们这么激情四溢的火把节你想参加吗?你又最想去哪个场面上看一看呢?1、出示目标二,齐读。
彝族火把节教案(合集5篇)
彝族火把节教案(合集5篇)第一篇:彝族火把节教案彝族火把节教案1.知道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以及火把节的由来。
2.综合发展幼儿钻、爬、跨跳、平衡、纵跳的能力。
3.萌发幼儿爱家乡爱人民的情感。
1.布置活动场地:低矮灌木林,几座独木桥,竹排,害虫阵(将纸折的害虫挂在绳子上)。
2.请三名大班幼儿扮演彝族娃娃。
1.师:我是某某村的彝族姑娘,今天邀请小朋友到我们彝乡去做客。
2.带领幼儿做开汽车状,走进布置好的场景中,边走边做准备活动。
3.对话交流对火把节的认识和了解。
师:今天请大家来做客是因为我们彝族人民传统的盛大节日第二篇:彝族火把节彝族是个崇火的民族,彝族火把节,也就是彝族年。
彝族人的眼里,火象征光明、正义、兴盛,象征着能够摧毁一切邪恶的强大力量。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欢乐、爱情和幸福的节日。
火把节期间,最热闹的地方要算斗牛场了。
斗牛不仅是一种文娱活动,也是选择良种牛的好方式,对农业、畜牧业生产很有积极意义。
歌声是彝族人民表达情感,自我教育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形式。
对于彝族人民来说,民歌在记录历史,交流情感,传授文化。
彝家男女自幼听大人唱曲,耳闻目睹,心领神会,万事万物经口即成诗句,是憎是爱,出声直露情怀。
无论湖中、山林、田地间,随时皆可唱曲对歌,男女歌声互答,其情融融乐乐,非见高下,不肯停声。
彝族烟盒舞包括正弦和杂弦两部分,形成了山区和坝区两种风格和多种流派,舞蹈套路多达220套,目前仅搜集整理117套,其中正弦62套,杂弦55套。
其舞蹈形式有双人舞、三人舞和群舞等,舞者手持旧时盛火草烟的圆形木制烟盒,在四弦的伴奏下,弹击盒底击节作舞,节奏明快,气氛热烈。
正弦为“母弦”,杂弦为“子弦”,按惯例,必须先跳正弦,然后才能跳杂弦。
正弦又叫“三步弦”、“簸箕弦”,这类舞蹈只有乐器伴奏,不唱。
参加人数不限,最少二人,最多可达十几人。
每套的命名均根据动作而来。
如“三步弦”就由登步、过堂步、蹲步剪子口这三种动作组合而得名。
《火把节》教案(精选6篇)
《火把节》教案《火把节》教案(精选6篇)《火把节》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和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激情四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搜集相关的彝家火把节的图像资料,感爱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5、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有自读、品读、有感情朗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理解。
6、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教学重、难点:⑴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⑵了解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赞扬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全作探究,整体把握盲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1、词词卡片。
2、搜集彝家火把节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预习。
1、搜集彝家火把节的图片及过火把节的一些情况。
2、自读课文,自学生字;默读思考:课文是分哪向部分写的,你是根据什么划分出来的?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节日?说说过节的情况和心情。
2、我国有56个民族,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特有节日,我们今天就去参加彝族的火把节吧(板书课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
2、说说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3、课文写了火把节的哪几个场面?四、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读了课文,你对彝族火把节有了哪些了解?2、你最喜欢哪些场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3、说说彝族火把节的来历,了解了这个传说,你想到了什么?相互交流。
五、有感情朗读课文。
1、采取个人读、小组读、指名读等方式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朗读你最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大家听。
六、作业1、抄写生字、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2、进一步搜集彝族人民过火把节的资《火把节》教案2少数民族是幼儿需要了解的,而在了解过程中,他们往往又对民族服饰、头饰、手饰极感兴趣,抓住这一特点,我设计了此活动,让他们去做喜欢的事,从而丰富其联想性、活动幼儿手指灵活性。
《火把节》教学设计
《火把节》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火把节》。
本课主要介绍了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火把节,以及这个节日的来历、习俗和庆祝活动。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彝族文化,增长知识,提高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火把节的来历、习俗和庆祝活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彝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火把节的来历、习俗和庆祝活动。
难点:火把节习俗的内涵和庆祝活动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文课件、火把节相关图片、视频。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教师出示火把节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激发学习兴趣:“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这个节日有什么特色和习俗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词语,不懂的地方作好标记。
3. 合作探究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理解火把节的来历、习俗和庆祝活动。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和难点,讲解火把节的来历、习俗和庆祝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实践环节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彝族人民的喜悦心情,感受火把节的氛围。
6. 课堂小结7. 作业设计1. 根据课文内容,简述火把节的来历和习俗。
2.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火把节的庆祝活动。
3. 火把节在我国有哪些地区庆祝?六、板书设计火把节彝族传统节日来历:传说、驱邪避灾习俗:点燃火把、跳舞、摔跤庆祝活动:篝火晚会、民族运动会七、作业设计1. 根据课文内容,火把节是彝族人民的()。
答案:传统节日2. 火把节起源于()。
答案:传说3. 下列哪个活动不是火把节的庆祝活动?()A. 篝火晚会B. 跳舞C. 写作文答案:C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具,引导学生关注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火把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了解了火把节的来历、习俗和庆祝活动。
八年级音乐教案《火把节》
八年级音乐教案《火把节》八年级音乐教案《火把节》「篇一」一、活动目标:1、学跳集体舞“快乐的火把节”,感受彝族摆手舞的舞蹈风格。
2、根据情节的提示,记忆动作顺序。
3、大胆运用夸张的动作、激昂的叫声,表现舞蹈欢快、奔放的情绪。
二、活动准备:介绍有关彝族火把节的传统和风俗习惯。
三、活动过程:1、了解舞蹈情节,学习基本动作。
教师一边示范动作,一边介绍情节:“彝族的火把节到了,小朋友们来到了广场上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玩热烈,大伙儿用手去擦汗,把自己的脸都擦花了,一个个笑得腰都直不起来了。
最后大家围着火堆,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幼儿一边回忆情节,一边随着老师哼唱的音乐,练习动作。
2、幼儿站成圆圈做动作。
幼儿拉成圆圈,找准圈上,练习随着“呦“的叫声转向圈上做动作。
引导幼儿根据绕火堆跳舞的情节,练习随音乐边绕圈跑,边叫“呦“。
3、完整舞蹈。
随乐练习,教师带做。
教师用情节提示幼儿随音乐舞蹈。
八年级音乐教案《火把节》「篇二」活动目标1.知道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以及火把节的由来。
2.综合发展幼儿钻、爬、跨跳、平衡、纵跳的能力。
3.萌发幼儿爱家乡爱人民的情感。
活动准备1.布置活动场地:低矮灌木林,几座独木桥,竹排,害虫阵(将纸折的害虫挂在绳子上)。
2.请三名大班幼儿扮演彝族娃娃。
活动过程一、教师扮演彝族姑娘,邀请幼儿到彝乡过火把节1.师:我是某某村的彝族姑娘,今天邀请小朋友到我们彝乡去做客。
2.带领幼儿做开汽车状,走进布置好的场景中,边走边做准备活动。
3.对话交流对火把节的认识和了解。
师:今天请大家来做客是因为我们彝族人民传统的盛大节日DD火把节到了。
小朋友参加过火把节吗?彝族人民是怎样过火把节的?彝族人为什么要过火把节?(幼儿先自由讨论,教师再讲述故事,让幼儿知道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是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节日期间要举行庆祝战胜凶神、消灭害虫的活动。
)二、幼儿参加火把节庆祝活动1.彝族姑娘介绍游戏名称,讲解玩法,并请三名彝族娃娃分别示范游戏的基本动作:(1)过低矮灌木丛:钻爬;(2)过独木桥:走平衡木,练习一下平衡;(3)跳竹排:练习单双脚跳。
火把节教案合集5篇
火把节教案合集5篇火把节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学跳集体舞“快乐的火把节”,感受彝族摆手舞的舞蹈风格。
2、根据情节的提示,记忆动作顺序。
3、大胆运用夸张的动作、激昂的叫声,表现舞蹈欢快、奔放的情绪。
二、活动准备:介绍有关彝族火把节的传统和风俗习惯。
三、活动过程:1、了解舞蹈情节,学习基本动作。
了解舞蹈情节与动作。
教师一边示范动作,一边介绍情节:“彝族的火把节到了,小朋友们来到了广场上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玩热烈,大伙儿用手去擦汗,把自己的脸都擦花了,一个个笑得腰都直不起来了。
最后大家围着火堆,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幼儿一边回忆情节,一边随着老师哼唱的音乐,练习动作。
2、幼儿站成圆圈做动作。
幼儿拉成圆圈,找准圈上,练习随着“呦“的叫声转向圈上做动作。
引导幼儿根据绕火堆跳舞的.情节,练习随音乐边绕圈跑,边叫“呦“。
3、完整舞蹈。
随乐练习,教师带做。
教师用情节提示幼儿随音乐舞蹈。
火把节教案篇2教学目标1、认识和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激情四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搜集相关的彝家火把节的图像资料,感爱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5、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有自读、品读、有感情朗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理解。
6、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教学重、难点:⑴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⑵了解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赞扬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全作探究,整体把握盲文内容,理清__的条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1、词词卡片。
2、搜集彝家火把节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预习。
火把节教案
火把节教案第一篇:火把节教案4火把节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和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激情四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搜集相关的彝家火把节的图像资料,感爱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2、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有自读、品读、有感情朗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2、赞扬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饶的优良美德。
教学重、难点:⑴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⑵了解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赞扬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教具准备:录音机小黑板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一、预习。
1、搜集彝家火把节的图片及过火把节的一些情况。
2、自读课文,自学生字;默读思考:课文是分哪向部分写的,你是根据什么划分出来的?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节日?说说过节的情况和心情。
2、我国有56个民族,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特有节日,我们今天就去参加彝族的火把节吧(板书课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说说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2、课文写了火把节的哪几个场面?四、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说说彝族火把节的来历,了解了这个传说,你想到了什么?相互交流。
五、有感情朗读课文。
六、作业第2课时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强烈地感受到彝家人的热情好客。
这节课,就让我们和彝族人民一起欢度火把节,感受火把节热闹场面,感受彝族人民的民族风情。
二、品读词句,想象场面(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为了欢度火把节,人们要做好充分准备。
彝家人做了什么准备?请同学们用横线画出来读一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把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集相关的彝家火把节的图像资料,感受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2、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在自读、品读、有感情朗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2、赞扬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教学难点:
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赞扬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授
1、火把节图片展示
2、谈话导入
3、复习巩固我会读
头帕披毡山寨矫健摔跤嫉妒奖励
蝗虫激情四溢数不胜数不屈不挠
4、说说课文主要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描写了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和彝家火把节的来历)
二、品读词句,想象场面
(一)活动一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1、为了欢度火把节,人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做什么准备呢?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来。
2、学生在文中画出,小组内读一读。
3、集体交流,教师随机板书。
砍好蒿枝扎好火把(板书:扎火把)
彩衣与头帕披毡和花包(板书:民族服饰)
杀好鸡鸭宰好牛羊买来美酒和水果(板书:美酒佳肴)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热情地、盼望地、兴奋地)
(二)活动二
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出示学习要求
1、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2、选择自己喜欢的场景重点学习,勾出关键词句
3、谈谈自己的感受
4、汇报交流
(教师板书。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说感受)
(1)斗牛:抓住“斗牛场成了欢乐的海洋”和描写牛的动作“瞪、顶”等感受斗牛比赛的精彩。
(2)摔跤:抓住“人声鼎沸”和“企盼着……”“企盼着……”体会摔跤手的欢愉和骄傲。
(3)点燃火把:抓住“站在高处向下看,只见一条条‘火龙’,在大地上穿行。
”和图片,想象这时壮观的场面。
“冲天的火光,震天的喊声,让一个个山寨都沸腾起来了。
”体会人们在节日里情绪高涨。
(4)围着篝火跳舞:“老人来了,弹着平日积满灰尘的月琴;小伙子来了,吹着很久没有摸了的笛子;姑娘们来了,手拉手脚碰脚地跳起欢快的舞蹈;孩子们来了,围着火堆唱着,跳着,追逐着,嬉闹着……”从这段排比句,体会山寨里所有的人围着篝火跳舞的欢乐场面,感受人们的快乐与幸福。
5、引导全班同学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些句子。
(三)课堂小练笔
模仿课文中的场景描写,试写生活中的一个活动场面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1、小组内自由朗读
2、勾画出相关词句
3、在小组内学生复述这个传说。
4、集体交流。
(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彝族人民具有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5、教师小结:是的,火把节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节日,它更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板书: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让我们再用赞美的语气来读一读这个传说。
6、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四、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和彝族同胞们一起过了一个盛大的火把节,进一步感受了彝族的民族风情,更感受到了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五、板书设计
节日前的准备
斗牛
摔跤
节日盛况举着火把奔跑
围着篝火跳舞
节日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