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机械运动实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1936d0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39.png)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8分)1.有关误差的正确说法是()A.误差就是测量中的错误 B.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C.误差是由测量者的粗心造成的 D.误差是完全可以避免的2.一位身体健康的初中生脉搏跳动60次所用的时间大约是()A.6s B.30s C.60s D.180s 3.小明用刻度尺测得一支水性笔的长度为15.10,但漏写了单位,这个单位应该是()A.cm B.km C.m D.mm 4.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四次,记录数据分别为6.10cm、6.13cm、6.12cm、6.15cm,则此物体的长度应记为()A.6.125cm B.6.13cm C.6.14cm D.6.12cm 5.如图所示是小球下落的频闪照片,如果闪光灯每秒钟闪亮100次,球从位置A到位置B 经过的时间是()A.0.06秒B.0.07秒C.6秒D.7秒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描绘了一幅阐述运动相对性的完美画卷,诗中的意境如图所示。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说舟中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白帝B.江陵C.两岸D.轻舟7.下列情况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水凝固成冰B.河水流动C.小鸟在空中飞行D.雨滴下落8.如图所示,5岁的小东和妈妈正乘自动扶梯下楼,小东说:“妈妈我们跑下去吧!”妈妈说:“这样很危险,乘扶梯时要站着不动。
”“站着不动”是相对于()A.自动扶梯扶手B.正上楼的乘客C.商场里的地面D.货架上的货物9.我国技术人员在研发高铁时,要进行风洞测试,即将高铁列车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让风高速迎面吹来,模拟高铁列车在空气中高速行驶的情形,在风洞测试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铁列车模型相对于风洞是运动的B.高铁列车模型相对于风是运动的C.风相对于风洞是静止的D.高铁列车模型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10.在物理中,我们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定义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而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003419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5e.png)
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单元测试卷第一章机械运动班级:学号:得分:一、单选题(每空2分,共20分)1.成年人拇指至中指之间一拃的长度约为18cm,下列物体的长度估测合理的是()A.一张纸的厚度8cm B.一只铅笔的长度20cmC.教室灯管的长40cm D.粉笔的长度150cm2.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段路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3,则所用时间之比为()A.4∶3B.3∶4C.8∶6D.6∶83.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A.汽车以54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B.航模飞行器以1000cm/s的速度飞行C.人骑自行车的速度为5m/s D.从0.03k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s 4.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BC段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在AB段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了4sC.物体在OA段的运动速度是4m/sD.物体全程共运动了8s5.如图所示,小明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使小车从斜面A点静止下滑,经过B点到达C点,图中已标出小车经过A、B、C三点对应时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B段距离为4.0dmB.AB段平均速度为0.2cm/sC.小车从A点到C点做匀速直线运动D.若小车过A点后才开始计时,测出AC段平均速度将偏大6.用同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是为了()A.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B.减小由于刻度不精密而造成的误差C.减小由于读数时视线不垂直于尺面而产生的误差D.减小由于估读时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7.甲、乙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则()A.甲的速度恒为10km/hB.乙做匀速直线运动C.2秒时,甲、乙通过的路程相等D.甲、乙某一时刻速度相等8.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从同一起点沿直线跑道进行跑步训练。
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全程小华一直比小明跑得快B.小华与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相等C.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9.甲车从P出发、乙车从Q点出发,甲乙相向而行;乙比甲早出发1s,甲到Q点时,乙离P点1m,求此时乙到Q的距离()A.可能为2米B.可能为4米C.一定为8米D.一定为6米10.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 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 比B 迟3s 才开始运动;∶0=t 时刻,A 在O 点,B 在距离O 点5m 处;∶从第3s 开始,A B v v >,5s 末A 、B 相遇;∶5s 内,A 、B 的平均速度相等;∶3s t =时,A 、B 相距8m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00873f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ba.png)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C.课桌的高度约为1.5m D.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1cm2.如图所示长度的测量中正确的是()A.B.C.D.3.下列有关长度的测量说法中正确的是()A.没零刻度线的刻度尺不能用来测量物体长度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C.记录测量结果时,不必在数值后面注明单位D.读数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他们将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并随空间站每90分钟绕地球一圈,但我们在电视上看他们在天和舱内却静止不动(如图所示),这是因为我们所选的参照物是()A.太阳B.地球C.天和舱D.月亮5.海洋中游得最快的是旗鱼,速度可达100km/h,下列运动速度与其最接近的是()A.运动员在跑道上跑步B.人在非机动车道上骑自行车C.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D.飞机在高空飞行6.2021年东京奥运会,苏炳添在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跑出9.83秒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
如图为半决赛时冲刺的照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较大的物体一定比速度较小的物体通过的路程长B.判断图中运动员运动快慢的方法是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C.藏羚羊奔跑速度可达72km/h,比苏炳添比赛时的速度慢D.运动员比赛过程中的速度保持不变7.如图所示是某初中学校升旗仪式的场景,五星红旗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从A处冉冉升至旗杆顶部。
根据图中情形,估算红旗上升的速度约为()A.1cm/s B.10cm/s C.15cm/s D.20cm/s8.一辆小汽车从湘潭沿高速驶往武汉,某一时刻的汽车速度表的显示如图。
若湘潭至武汉的距离约为400km,则下列关于小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A.全程的速度都是80km/hB.在这一时刻的速度是80m/sC.在这一时刻的速度是80km/hD.到达武汉的时间一定是5h9.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明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87e28d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c3.png)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1.2021年1月,我国生物学家在浙江丽水发现两栖动物新物种—百山祖角蟾。
由图可知,趴在成人大拇指上的百山祖角蟾体长约为()A.3m B.3dm C.3cm D.3mm2.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所记录的测量结果正确的是()A.5.7cm B.5.65cm C.3.65cm D.3.6cm3.在水平地面上的轿车和卡车,以相同的速度一直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在光滑无摩擦的水平车厢表面,相对卡车静止。
卡车突然减速时(不考虑空气作用力),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小球相对轿车静止B.小球相对轿车向西运动C.卡车相对地面向东运动D.小球相对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4.小强同学在一次测量某物体长度时,正确记录了四次测量结果,即18.12cm,18.13cm,18.11cm,18.14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为()A.18.125cm B.18.1cm C.18.13cm D.18.12cm5.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从左向右运动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的小球运动得越来越快()A.B.C.D.6.在某校举办的机器人模拟救援比赛中,甲、乙两机器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匀速运动到10m远的目的地,它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速度大小为4m/s B.乙的速度大小为2m/sC.甲的运动时间比乙多1s D.甲的运动时间比乙少2s7.小明和家人在瘦西湖同船游览时,他认为座位上的妹妹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A.垂柳B.他乘坐的船C.河岸D.五亭桥8.小明有几种长度测量方法:①测量细铜丝的直径:先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0圈,测出总长度,然后算出细铜丝的直径;②测1张纸的厚度:用刻度尺测出100张纸的厚度,然后算出1张纸的厚度;③测量一段曲线的长度:用圆规取一定长度如1cm,然后用圆规逐段去测量曲线,最后得出曲线的总长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1单元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1单元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22e10a65ce05087732131d.png)
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学期第1单元《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各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估计正确的是()A.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20sB.普通中学生跑100m用时约5sC.升国旗唱国歌用时约10sD.书写一个数字所用的时间约1s2.下列物体的长度值最符合实际的是()A.一枚硬币的厚度为5mmB.乒乓球的直径为10cmC.物理教科书的宽度为1.8dmD.课桌的高度为1.2m3.下列常见数据的估测合理的是()A.中学生身高约为160dmB.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D.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s4.用毫米刻度尺对一工件做如图所示的四次测量,其中测量方法和读数都正确的是()A. 3.81cmB. 3.68cmC. 3.80cmD. 3.8cm5.关于实验中的误差和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B.错误无法消除C.用同一个测量工具,无法减小误差D.误差虽然不能避免,但是可以减小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误差是人为产生的,完全可以避免B.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制造出了更加精密的测量仪器,从而消除了误差C.多次测量,可以消除误差D.错误是可以消除的7.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一江春水向东流B.空中飞行的小鸟C.一杯热水变凉D.地球绕太阳公转8.小明看电视转播的百米赛跑时发现运动员们始终在屏幕内部,但是为什么他感觉运动员跑的很快?关于这个现象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运动员们在进行机械运动B.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的C.我们看到运动员始终在屏幕内部是因为现场的摄像机也在运动D.我们感觉某位运动员跑的很快是以电视屏幕为参照物的9.如图所示是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小明同时拍下了固定的旗杆上随风飘动的五星红旗和附近的甲、乙两个火炬的照片,根据照片中火焰的飘动方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火炬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乙火炬可能处于静止状态C.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D.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10.中国自主研发的“海斗一号”(如图),在马里亚纳海沟刷新了中国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达到10907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机械运动实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机械运动实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1acb4bd52ea551811a68763.png)
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细心的小轩发现水箱接口处使用不同水管,出水口水流喷射的远近不同.于是,小轩想探究“水压相同时影响水管出水口水流速度大小的因素”。
为此,他提出了三个猜想:①与水管的长度有关;②与水管的内径大小有关;③与水管的材质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小轩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
(1)实验过程中,需控制水箱中水的深度不变,从而使接口处水的压强________。
保持出水口的高度h不变,通过____________来反映出水口水流速度的大小.在接口处接材质相同的不同水管多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长度l(cm)内径d(cm)喷射距离s(cm)1401.0142 1.5163 2.0204701.0125 1.5156 2.01771001.0118 1.5139 2.014(2)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
(3)比较序号________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当材质和内径一定时,水管长度越长,出水口水流速度越小;比较序号1、2、3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当材质和长度一定时,_____。
(4)综上所述,当其他条件一定时,水管长度越长,内径越小,出水口水流速度________。
(5)为验证猜想③,接下来的操作应该为_____________。
【来源】【专题】备战2020届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题型08-创新探究题【答案】不变 喷射距离 刻度尺 1、4、7或2、5、8或3、6、9 水管内径越大,出水口水流速度越大 越小 用内径和长度相同,材质不同的水管多次实验 【解析】 【分析】 【详解】(1)[1]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使接口处水的压强不变,需控制水箱中水的深度不变。
[2]水流速度的越大喷射距离越远,可以通过喷射的距离反映水流的速度。
(2)[3]实验中需要刻度尺测量水管长度、水管内径、喷射距离。
(3)[4]比较1、4、7或2、5、8或3、6、9发现实验中水管材质和内径相同,而水管长度不同,水管长度越长喷射距离越短,说明当材质和内径一定时,水管长度越长,出水口水流速度越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ffc4ca0740be1e640e9ac2.png)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1.我国对纳米技术的研究已经跻身世界前列,9nm可能是()1.7610A.一个人的身高B.物理课本的长度C.一座山的高度D.一个篮球场的长度2.两位同学同时去测某一物体的长度,其结果分别为7.30dm和0.728m。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两把尺子分别是分米刻度尺和厘米刻度尺B.这两把尺子的分度值相同C.这两个测量值中必有一个是错的D.后面的测量结果比前面的测量结果精确3.(2020·内江期末)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盛大阅兵活动中,我国空军20架飞机按“70”造型匀速飞过天安门上空,如图所示,关于飞机在天安门上空飞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图中“7”字形飞机为参照物,“0”字形飞机是运动的B.以图中“0”字形飞机为参照物,“7”字形飞机是静止的C.以天安门城楼为参照物,整个“70”字形飞机是静止的D.以任何一个物体为参照物,“70”字形中的飞机都是运动的4.(2020·临沂期中)如图为滨河大道上某处区间测速的警示牌。
根据这块警示牌可知,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A.应不少于12minB.应不超过12minC.应不少于20minD.应不超过20min5.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国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
阅兵方队正步通过检阅场地的要求是:96m的距离,必须只走128步正步,一步不能差;而且步速均匀,每分钟112步。
如图所示,关于正步行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参阅军人走正步的行进速度为1.4m/sB.参阅军人的步幅为75cmC.每个参阅军人通过检阅场地的时间为75sD.参阅女军人身高都约是1.7m6.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者的速度之比为2:1,通过的路程之比为4:3,那么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是()A.8:3B.2:3C.3:4D.6:17.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小明的速度越来越大B.小华的速度越来越大C.小明在第8s追上小华D.小华与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不相等8.普通列车的速度为108km/h,高速公路上的小轿车速度为33m/s,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普通列车每小时行驶108000mB.小轿车每分钟行驶1980mC.普通列车的速度大于小轿车的速度D.上述情况下,相同时间内小轿车运动的路程比列车多9.(2018·临沂中考)在体育测试过程中,以下选项正确的是()A.跳远测试时,必须选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进行测量B.小明在50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选取的参照物是跑道C.小明50m测试的成绩是7s,则他的平均速度为6.25m/sD.1000m测试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m/s、小亮的成绩是240s,小明更快10.研究水滴下落规律的实验中,打开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下落,并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了同水滴下落时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水滴下落0.3s内的平均速度是()A.150m/sB.15m/sC.1.5m/sD.0.15m/s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题,每空1分,共20分)11.在下面的数据后面填上恰当的单位:(1)一支铅笔长约为1.8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42fd1f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2e.png)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时,我们说卡车静止所选取的参照物是A.卡车B.联合收割机C.地面D.地面上的庄稼2.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第5s时的速度为1m/s,则在前2s的速度是()A.0.5m/s B.0.4m/s C.1m/s D.2m/s3.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可知()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路程增大时,速度也增大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速度不变,速度与路程、时间无关4.科学研究中常用图像来表示两个量x y(,)之间的关系,以使研究的问题变得直观明了,下列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不符合如图所示的是()A.物质的密度与质量的关系B.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C.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D.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是测量错误造成的B.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能听到声音C.0℃的水与0℃冰的冷热程度相同D.地球自转不属于机械运动6.并列在火车站的两列火车,突然甲车上的人发现乙车好象在后退,则下列判断中一定错误的是A.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B.甲车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C.甲车正在前进,乙车正在后退D.甲乙两车正以相同的速度前进7.“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光灯每隔一定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A.B.C.D.8.甲、乙两位同学在操场的平直跑道上作匀速直线跑步,他们同时经过MN线,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
图中分别作出了两人运动的s与t或v与t的关系图像,其中正确的是()A.B.C.D.9.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3m/sB.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程第2s至第4s做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10.如题图所示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武大靖以39秒584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为中国代表队夺得了本届冬奥会的首枚金牌,也创造中国男子冰上竞速项目在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武大靖加速滑动时,他的惯性增大B.武大靖转弯时,处于平衡状态C.在滑行的过程中,以冰面为参照物武大靖是运动的D.当武大靖静止站立在冰面上时,他对冰面的压力与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11.敦煌曲子词《浣溪沙》中有诗一首,即“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以船为参照物的一句是()A.满眼风光多闪烁B.看山恰似走来迎C.仔细看山山不动D.是船行12.如图所示,人用水平向左的力推讲台,没有推动,则这个过程中()A.人对讲台的推力小于讲台受到的摩擦力B.讲台受到的惯性大于推力C.讲台的运动需要很大的力来维持D.讲台桌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二、填空题13.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汽车通过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v1,通过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v2,则汽车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结果用v1、v2表示).14.在通常情况下,真空中的光速可以近似取3×105km/s,科学家向月球发射激光,经过大约2.56s接受到返回的信号,那么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大约_____m;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大约8min到达月球,由此估算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大约_____km;牛郎星和织女星的距离就是16光年,“光年”是_____的单位(选填“时间”或“路程”)。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75aa2f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03.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一、填空题1.小萌同学骑自行车上学途中,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小萌是_______.若小萌以5m/s的速度从家里骑车10min到达学校,小萌家距学校___ _m。
2.小华乘船进入世博园的过程中,若以游船为参照物,浦江两岸的建筑物是的。
如图所示的s-t图象反映了游船在某段江面上的运动情况,由图象可得该游船行驶的速度为m/s,它在30秒内通过的路程为m。
3.百米比赛中,记时员记时是以看见枪冒烟为准,而不是以听见枪声为准。
这是因为如果以枪声为准,由于声音传播较慢,当声音传播到记时员耳朵时,已经慢了一段时间,这样记录的时间就会比实际时间偏__________。
(填“大“或“小“)2题图 4题图 5题图4.图中,物体的长度为cm.二、选择题5.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C.甲、乙两车运动5s所通过的路程不同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6.针对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下列合理的是( )A.课桌的高度为1.6mB.物理书的长度为26cmC.中学生百米跑平均速度为9.1m/sD.温暖舒适的气温为37℃7.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前4 min乙同学速度比甲同学速度大B.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0.5 m/sC.乙同学第4 min后仍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同学相遇时距起点240 m8.某物体运动的s-t图象如图甲所示,则图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象是()9.如图所示是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分析图像,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选项( )A.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B.两物体往同一方向行驶C.两物体在t=10 s时刻相遇D.两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相等,都是5 m/s10.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三、实验题11.张刚同学在完成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后,还想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从斜面下滑物体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单元测试(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单元测试(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907d908a58da0116c1749ff.png)
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起整个地球。
——阿基米德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过程中,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A.通常情况下人的心脏跳动一次B.普通钟表的秒针转一周C.人步行10m所需时间D.看一场电影的时间2.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刻度尺放歪了造成了误差B.由于环境对仪器影响会造成测量误差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D.估读时偏大会造成误差3.2020年10月15日是神舟五号出征太空17周年,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出征太空,成为首位叩访太空的中国航天员。
在“神舟五号”返航过程中,说“神舟五号”是运动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神舟五号”B.地面C.杨利伟D.“神舟五号”飞船座椅4.放在火车行李架上固定的物品相对a,b,c,d中运动的有(a火车头,b车厢的座椅,c轨道旁的树木,d轨道旁的房屋)()A.a,c B.a、b C.b,c D.c,d5.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之比为4:3,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4,则甲、乙物体运动时间之比为()A.2:1B.1:2C.9:16D.16:96.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物体,路程之比2:3,所用时间之比3:2,则速度之比是()A.1:1B.4:9C.9:4D.2:37.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体()A.在整个40s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整个40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2m/sC.在20~30s内物体的速度为40m/sD.在0~20s时间内的速度比在30~40s时间内的速度大8.共享单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小杨骑共享单车游玩汶河湿地公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杨骑行的速度最大可以达到50m/sB.小杨下坡时不蹬车,以单车为参照物,小杨是静止的C.小杨骑车匀速转弯时,还是做的匀速直线运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9.夜里,在海洋的同一条航线上,甲、乙两船分别以5m/s和10m/s的速度相向而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 机械运动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 机械运动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b403daa0116c175f0e48c0.png)
第1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或读数正确的是A.该木块的长度为2.00cmB.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C.该木块的长度为2.0cmD.视线与尺面的位置2.如图所示,能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是A.B.C.D.3.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C.站在地球上的人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D.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4.小明用刻度尺测得一支水性笔的长度为14.10,但漏写了单位,这个单位应是A.cm B.km C.m D.mm5.关于科学探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B.没有猜想和假设,便不可能有科学的解释C.实验数据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因为它包含着许多方面偶然因素D.分析数据,加上集体讨论才有可能得出较为正确的结论6.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纽扣的直径分别是A.1cm,1.1cm B.1mm,3.1cmC.1cm,1.10cm D.1mm,1.10cm7.要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项是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C.用刻度值分别测出10个1元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多次测出10个1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求平均值后再除以10,求得一个1元硬币的厚度8.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写法是A.36.48cm36.481cm0.3648m=⨯=B.136.48cm36.48cm0.3648m100m=⨯=C.136.48cm36.48m0.3648m100=⨯=D.136.48cm36.48cm0.3648m100=⨯=9.如图所示,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两木块运动情况在v-t图像中描述正确的是()A.B.C.D.10.甲、乙两小车在平直轨道上从同一点出发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和(b)所示,由图像判断错误的是A.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B.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运动C.经过6秒,两车相距0.6米D.通过3.6米的距离,甲车比乙车少用3秒二、多选题11.甲、乙两人用两个刻度尺,分别测同一物体的长度,甲测得的结果是6.50dm,乙测得的结果是0.6480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人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相同B.乙读数比甲更精确C.两人结果中必定有一个是错误的D.两人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三、填空题12.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附带答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附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09c65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0d.png)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广泛,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成年人拇指指甲盖的宽度约为5mmB.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0.025mC.篮球篮板的高度约为290mmD.乒乓球的直径约为10cm2.一架飞机在空中高速飞行,而小明却说飞机是静止的,这是因为小明选的参照物是()A.飞行员B.地面C.大山D.房屋3.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商鞅规定:单脚迈出一次为“跬”,双脚相继迈出为“步”。
按此规定,一名普通中学生正常行走时,1“步”的距离最接近()A.1mm B.1cm C.1m D.1km4.2022年2月15日下午,中国选手苏翊鸣在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中夺冠。
比赛中,他在空中向前运动,如图所示,若认为苏翊鸣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场地的跳台B.现场的观众C.苏翊鸣的滑板D.天上的云朵5.2011年5月15日,国际田联110m栏钻石联赛上海站敲响战鼓,冠军争夺在刘翔和奥利弗之间展开.比赛临近结束,选手全力冲刺时,观众看到如图所示的场景,齐声欢呼“刘翔最快”;很快,根据表中所示的比赛成绩,裁判裁定刘翔获胜,观众和裁判判断刘翔快过奥利弗的方法分别是A.观众:相同时间比路程裁判:相同时间比路程B.观众:相同时间比路程裁判:相同路程比时间C.观众:相同路程比时间裁判:相同时间比路程D.观众:相同路程比时间裁判:相同路程比时间A.列车从北京南站驶往济南西站的运行时间为1.40hB.列车从济南西站驶往南京南站的路程是1025kmC.若列车从南京南站驶往上海虹桥站的平均速度为240km/h,则到达上海虹桥站的时刻为13∶30D.列车从北京南站到达南京南站平均速度是246km/h7.如图所示,是描述小车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则下列关于该小车运动情况描述正确的是()A.小车在第二个10s内速度大小不变B.小车在第三个10s内运动了300mC.小车在第一个10s内以1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D.小车在前30s内的平均速度为15m/s8.有关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B.测量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C.测量准确可以做到没有误差D.测量中的误差是由错误造成的,因此可以避免的9.小华家的摆钟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每天快了2min,下面的操作正确的是()A.换用一个较重的摆锤B.换用一个较轻的摆锤C.将摆锤下面的螺母向下调D.将摆锤下面的螺母向上调10.两辆列车如图所示,复兴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
人教版物理初中八年级上册《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 含解析
![人教版物理初中八年级上册《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6c33ffd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6e.png)
天天向上独家原创《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2小题)1.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 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 m处的速度是6 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 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 6 m/s B. 6.25 m/s C. 6.75 m/s D. 7.5 m/s2.以下数据,最接近一个同学的中指长度的是()A. 8 m B. 8 dm C. 8 cm D. 8 mm3.对于多次测量求得的平均值来说,下列解释正确的是哪个?()A.用平均值作为被测物体的长度就没有误差了B.平均值更接近物体的真实长度C.平均值就是被测物体的真实长度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米/秒,且保持不变)()A . 28.33米/秒B . 13.60米/秒C .14.78米/秒D . 14.17米/秒 5.人的一次脉搏时间约为()A . 1 minB . 10 sC . 1 sD . 0.1 s6.一般来说,汽车比自行车的速度大得多,所以汽车比自行车()A .通过的路程长得多B .运动的时间少得多C .运动快得多D .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少得多7.甲、乙、丙、丁四个物体的运动速度分别是10 m/s,18 km/h,450 cm/s,1200 cm/min ,则它们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 .v 丁>v 丙>v 乙>v 甲B .v 甲>v 乙>v 丙>v 丁C .v 甲>v 乙>v 丁>v 丙D .v 乙>v 甲>v 丙>v 丁8.如图为一物体朝固定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在下列四种运动中,何者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最可能以如图表示()A.汽车沿着直线自静止加速的过程C.机车沿直线运动,紧急刹车至静止的过程B.物体由静止自由铅直掉落的过程D.保龄球在无摩擦力的水平面上,沿着直线滑动的过程9.某军舰在东海航行时,不受参照物选择影响的是()A.航行的时间B.航行的速度C.军舰的位置D.航行的路程10.某课外小组进行自制玩具赛车20 m跑比赛.甲、乙、丙、丁四辆赛车同时从起点出发,假设它们均做匀速直线运动,结果最先到达终点的是丙车,最后到达终点的是丁车.若甲、乙两车的路程和时间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关于丙、丁两车的s-t图像所在的区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丙在Ⅲ区域,丁在I区域B.丙在I区域,丁在Ⅲ区域C.丙在Ⅱ区域,丁在Ⅲ区域D.丙在Ⅱ区域,丁在I区域11.刘翔跑完110米栏所需的时间最接近于()A. 5秒B. 13秒C. 21秒D. 30秒12.乘客坐在奔驰列车里:①若选车厢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②若选车厢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③若选地面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④若选地面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上述说法正确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二、填空题(共3小题)13.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1)测量微小量的长度(如纸张的厚度、铜丝的直径等)常采用______法.(2)测量物体内部某一长度(如圆柱体的直径、锥体的高等)常采用______法;(3)测量曲线的长度(如圆的周长、地图上铁路线的长度等)常采用______法.14.飞机从我国“辽宁号”航空母舰的甲板上起飞过程中,以飞机上的座椅为参照物,飞行员是________的.以甲板为参照物,飞行员是________的.15.小明想测量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采取了如下步骤采取如下步骤:A.量出100页书的厚度LB.选用学生用三角尺,检查零刻度是否磨损C.计算每张纸的厚度d=D.取得物理书内100页叠齐压紧上述步骤的正确排列顺序(用序号字母)是____________.三、实验题(共1小题)16.现有一内径2 cm的圆环和一直径为0.6 cm的圆柱形铅笔.仅用这些器材,你如何较精确地测出一足够长且厚薄均匀的纸带的厚度?四、计算题(共3小题)17.小红随爸爸、妈妈旅游回来,在广佛公路的一个十字路口,看到如图1所示的标志牌.小红看到汽车上的“迈表”--速度计的示数如图2所示.如果汽车保持这个速度还要多少时间才能到达市区?18.小明在国庆假期期间随父母乘火车从昆明到丽江游玩.他在网上搜到的昆明至丽江一系列车次,最终决定乘坐的K9682次列车,该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表所示.问:(1)昆明到丽江的路程有多少 km?(2)K9682次列车从昆明到丽江共需多少h?(3)K9682次列车从昆明到丽江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19.芳芳一家利用国庆假日到贵阳玩,汽车行驶了一段时间,他看到了如图所示标志.(1)在不违规的前提下,若汽车以最快的速度行驶,从图1的标志牌到贵阳需要的时间是多少min? (2)若以图2所示的速度行驶1.5 h,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km?五、作图题(共1小题)20.一辆电动玩具车作匀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乙)上画出它的路程-时间图象.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晓燕的百米平均速度:===6.25 m/s;2.【答案】C【解析】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10 cm左右,中指的长度比拳头的宽度小一些,在8 cm=0.08 m=0.8 dm=80 mm左右.3.【答案】B【解析】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的减小,而不可能避免.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因为平均值更接近真实值,而不是没有误差了.故ACD不符合题意.4.【答案】D【解析】由图知:超声波第一次从测试仪发出到与汽车相遇的地点A,经过的时间为t1==0.16 s,∵v=,∴超声波通过的距离为s波1=v波·t1=340 m/s×0.16 s=54.4 m;超声波第二次从测试仪发出到与汽车相遇的地点B,经过的时间为t2==0.12 s,超声波通过的距离为s波2=v波·t2=340 m/s×0.12 s=40.8 m,所以AB之间的距离为sAB=s波1-s波2=54.4 m-40.8 m=13.6 m;测试仪发出的超声波两次间隔时间为1 s,且测试仪第一次发出超声波记为0时刻,则超声波第一次从测试仪发出到与汽车相遇的地点A,经过的时间为0.16 s;超声波第二次发出的时间为1 s末,超声波第二次与车相遇在B点的时刻应该是1 s+0.12 s=1.12 s,汽车从A点到B点行驶的时间是t=1.12 s-0.16 s=0.96 s,所以汽车行驶的速度为v===14.17 m/s.5.【答案】C【解析】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一分钟跳动75次左右,所以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 s.6.【答案】C【解析】速度是反应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多少.说“汽车比自行车速度大得多”是指单位时间内汽车比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多,运动快得多.7.【答案】B【解析】要比较快慢,首先统一单位为m/s.8.【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图像反映的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增大而减小.A,汽车沿着直线自静止加速的过程,速度在增大,不符合题意;B,物体由静止自由铅直掉落的过程,速度在增大,不符合题意;C,机车沿直线运动,紧急煞车至静止的过程,速度在减少,符合题意;D,保龄球在无摩擦力的水平面上,沿着直线滑动时,速度大小不变,不符合题意.9.【答案】A【解析】航行的时间是一个过程量,与参照物无关,故A符合题意;BCD,选定参照物后,航行的速度、位置、路程都会影响军舰和参照物之间位置的变化,故BCD不符合题意.10.【答案】A【解析】四辆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它们的图像均为过原点的直线,因由题意知丙车跑完全程所用时间最短,故丙车速度最大,在相同时间内丙通过的距离最长,故丙图应在区域Ⅲ;而丁车最后到达终点,故丁车速度最慢,故丁车的运动图像应在区域I.11.【答案】B【解析】一般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成绩在15 s左右,刘翔110 m栏的时间应该不大于中学生的百米赛跑成绩,但不会小于10 s,所以13 s比较合适.12.【答案】D【解析】(1)乘客相对于车厢位置保持不变,若选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故①说法错误,②说法正确;(2)乘客相对于地面位置不断变化,若选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故③说法错误,④说法正确.13.【答案】(1)累积(2)平移(3)化曲为直【解析】14.【答案】静止;甲板.【解析】以飞机上的座椅为参照物,飞行员与飞机的座椅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飞行员是静止的;以甲板为参照物,飞行员与甲板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飞行员是运动的.15.【答案】bdac【解析】采用累积法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时,应注意要:选择适合的刻度尺、压紧、测多、算少(张数不是页数)等步骤.16.【答案】①把纸带紧密绕在圆柱形的铅笔上,直到刚好套入圆环为止;②取下圆环,记下纸带的圈数n;③算出n圈的总厚度为S=0.7 cm.纸带厚度的表达式:d=【解析】由分析知,由于纸带的厚度太小,所以无法直接用刻度尺来进行测量,因此要用累积法来完成实验.可将纸带紧密绕在铅笔上,直到刚好套入圆环中,然后数出纸带的圈数n;而n圈纸带的厚度为圆环内径与圆柱形铅笔的内径差的二分之一,即:(2 cm-0.6 cm)=0.7 cm, 然后用n圈的厚度,除以圈数即可得到纸带的厚度.17.【答案】解:由交通标志牌可知,到达市区的路程S=40 km,由速度表可知汽车行驶的速度为v=50 km/h.根据t===0.8 h答:达到市区所需的时间为0.8小时.【解析】从交通标志牌可以看出,公路限速60 km/h,十字路口距离市区路程为40 km.根据速度表可知汽车行驶的速度为50 km/h.所以汽车保持这个速度到达市区所需时间为t===0.8 h18.【答案】同上【解析】(1)由表格中数据知,昆明到丽江的路程有517 km;(2)K9682次列车从昆明到丽江共需:t=19:05-12:10=6 h55 min=6.92 h;(3)K9682次列车从昆明到丽江的平均速度:v===74.71 km/h.答:(1)昆明到丽江的路程有517 km;(2)K9682次列车从昆明到丽江共需6.92 h;(3)K9682次列车从昆明到丽江的平均速度是74.71 km/h.19.【答案】解:(1)从标志牌到贵阳,汽车以最快的速度行驶时,需要的时间为t===1.2 h=72 min(2)若汽车以速度表的速度行驶1.5 h,通过的路程为s=vt=80 km/h×1.5h=120 km答:(1)在不违规的前提下,若汽车以最快的速度行驶,从图1的标志牌到贵阳需要的时间是72 min.(2)若以图2所示的速度行驶1.5 h,通过的路程是120 km.【解析】从交通标志牌可以看出,公路限速100 km/h,该标志牌距贵阳路程为120 km.根据速度表可知汽车行驶的速度为80 km/h.若以最快的速度行驶,所需的时间可以通过t=s/v得到;如果按照速度表显示的速度行驶1.5 h,通过的路程可以用s=vt求得.20.【答案】【解析】根据甲图像(时间—速度图像)可得出,玩具车的速度为3 m/s,由公式s=vt可以求出在0 s、2 s、4 s后的路程分别为:0 m、6 m、12 m,在路程—时间坐标图上画出(0,0)、(2、6)、(4、12)三点的坐标位置,然后连线,就可得出路程—时间坐标图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 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 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cf9598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69.png)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你的指甲宽度约为1dm B.你的物理课本宽度约为18cm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D.人正常眨一次眼的时间约为10s2.如图中(a)、(b)、(c)三图为三种测量木条MN长度的方法,这三种方法中()A.图a是正确的B.图b是正确的C.图c是正确的D.都有错误3.已知测得某小钢球的直径分别是1.73cm、1.73cm、1.72cm、1.74cm、1.74cm,则该球的直径应取()A.1.72cm B.1.74cm C.1.732cm D.1.73cm4.小萱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6.35cm、6.36cm、7.35cm、6.36cm,发现有一次记录错误。
则这次测量结果应记为()A.6.357cm B.6.36cm C.6.605cm D.6.61cm5.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C.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D.选用精密的仪器可以消除误差6.同学们坐车时看见公路两旁的树木向车后退去,他们所选的参照物是()A.他们乘坐的车B.房屋C.路面D.路旁的电线杆7.运动会上,400m决赛,中间过程小明落后于小亮,冲刺阶段小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
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亮的平均速度大B.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C.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亮的平均速度小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8.一短跑运动员5s跑了50m,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60km/h,那么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A.汽车、羚羊、短跑运动员B.羚羊、汽车、短跑运动员C.短跑运动员、汽车、羚羊D.短跑运动员、羚羊、汽车9.2022年5月10日,天舟四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动交会对接,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完成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货运飞船相对于空间站是运动的B.货运飞船和空间站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C.货运飞船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空间站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D.货运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空间站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10.我国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单元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单元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8fa173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5d.png)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练习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1.正常情况下,人走120步路的时间约为()A.100 秒B.1 秒C.1 分钟D.10 秒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电闪雷鸣B.夏威夷群岛每年靠近上海8~10cmC.房屋随地球自转D.流星赶月3.小明连续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A.误差是由不规范的操作造成的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测量仪器能减小误差4.小明连续四次测量以上铅笔的长度,结果分别是3.61cm、3.62cm、3.63cm、3.21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该记作()A.3.5175cm B.3.52cmC.3.62cm D.3.63cm5.图是某家用轿车轮胎的参数及其解读。
请判断“断面宽度”的数值的单位是()A.dm B.cm C.mm D.μm6.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
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 B.物体在2~4s内处于静止状态C.物体在前2s内和最后2s内的速度相等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7.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成功,并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四舱(船)组合体,若认为“神舟十三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是()A.地球B.太阳C.月亮D.天和核心舱8.关于测“平均速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中为便于测量时间,应保持斜面较缓的坡度B.用刻度尺和秒表一起测量出物体的速度,用到了等效替代法C.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D.用svt算出的平均速度,可以粗略表示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9.一辆长20m的货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120m的大桥,下列说法中()①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5s①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4s①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6s①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7sA.只有①①正确B.只有①①正确C.只有①①正确D.只有①①正确10.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89118231b765ce04081496.png)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A.米B.公里C.米/秒D.厘米2.以下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B.测量值和另一个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C.测量误差与测量者有关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3.小东骑自行车去上学,他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4m/s,他感觉要迟到了,便以6m/s的速度完成了后一半路程,那么他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4m/s B.4.8m/s C.5m/s D.5.8m/s4.小超为了检验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下列几种尺子哪种最合适()A.量程15cm,分度值0.5mm B.量程10m,分度值1dmC.量程30cm,分度值1mm D.量程3m,分度值1mm5.小明国庆期间乘坐大巴去重庆游玩,他正对车窗固定好照相机,先拍图甲,再拍图乙,均拍到同一路灯和同一轿车。
如图所示,路灯上挂着的国旗、轿车车头的国旗随风飘扬,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路灯向东运动,大巴静止B.以轿车为参照物,路灯向东运动,大巴向西运动C.以大巴为参照物,路灯和轿车都在向东运动,且轿车向东的速度大于路灯D.路灯上的国旗和轿车车头的国旗均向西飘,轿车车速一定高于风速6.图中运动的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甲图中,腾空而起的战斗机B.乙图中,加速上升的火箭C.丙图中,不停转动的扇叶D.丁图中,在平直轨道上匀速前进的列车7.生命因运动而精彩,在一次体育课上,初二年级甲、乙两名同学在操场上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他们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甲、乙全程相遇3次;②在6.5s时,v甲<v乙;③在8~19s内,甲相对于乙向西运动;④19s~30s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⑤t=0时刻,乙在O点,甲在距离O点24m处。
A.只有①②④正确B.只有①④⑤正确C.只有②③④正确D.只有①②⑤正确二、填空题8.物理学是一门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它研究热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学等时时刻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机械运动实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机械运动实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267d38667ec102de2bd89ea.png)
一、初二物理 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分度值为1 cm 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 、B 、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时刻:(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进行测量的;所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 (填“陡”或“缓”)些;(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BC s =_______cm ,BC t =______s ,AC v =_____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AC v 偏____(填“大”或“小”);(5)甲、乙两组实验操作中,小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4∶3,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是______。
【来源】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答案】s v t =刻度尺 秒表 缓 5.0 1 0.033 大 1∶2 【解析】【分析】【详解】(1)[1][2][3]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计算公式为s v t=,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路程,用秒表测量时间。
(2)[4]斜面坡度越大时,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该较缓一些。
(3)[5][6]由图知 5.0cm BC s =,15:35:2315:35:221s BC t =-=[7] 由图知10.0cm AC s =,15:35:2315:35:203s AC t =-=所以10.0cm 3.3cm/s=0.033m/s 3s AC AC AC sv t ==≈ A 、C 间的平均速度为0.033m/s 。
(4)[8]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晚,所计时间偏小,用公式s v t=算出的平均速度AC v 偏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该实验原理是_____.(2)如果测得小车从A滑到C的时间t AC=2.4s,小车从A滑到B的时间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_____cm/s,则BC段的平均速度v BC=_____cm/s;(3)由实验看出,下车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_____(选填“慢”“快”).(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_____(选填“大”或“小”).(5)为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s AB/t BC,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6)聪明的小杜发现AB段和BC段路程的特点,算出了AC段平均速度v,AB段的平均速度v1,觉得还可以用公式直接算出BC段的平均速度v2,则v2=_____(用v、v1).【来源】重庆八中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答案】 v=s/t 25 50 快小不正确112vvv v-【解析】(1)该实验原理是:vst= .(2)s ABBCs==40.00cm,t AC=2.4s,t AB=1.6s,tBC 2.4s 1.6s0.8sAC ABt t=-=-=,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4025cm/s1.6ABABs cmt===,则BC段的平均速度v BC4050/0.8BCBCs cmcm st s===.(3)由BC ABv v>可以看出,小车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
(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量时间偏大,故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小。
(5)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B点的速度为0,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B点的速度不为0,故两次从B到C的时间不同,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不同,所以该做法错误。
(6)AC段平均速度v,路程为s,时间为t, 由vst=得,tsv= AB段的平均速度为v1 ,路程为2s,时间为t1,由vst=得,t11122ssv v== ,BC段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为2s,时间为211t 2ss t t v v =-=-,由v s t= 得,v212112222s svv s s t v v v v ===--. 点睛:求v 2的表达式,推导过程较难,应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2.2007年2月28日,从乌鲁木齐驶往阿克苏的5806次列车遭遇特大沙尘暴,列车从第1节车厢到第11节车厢相继被吹翻.看了这个报道后,某研究小组为探索沙尘暴的威力,进行了模拟研究.如图为测定沙尘暴风力的实验装置图,其中AB 是一段水平放置的长为L 的光滑均匀电阻丝,电阻丝阻值较大,一质量和电阻都不计的细长金属丝一端固定于O 点,另一端悬挂球P ,无风时细金属丝竖直,恰与电阻丝在B 点接触,有风时细金属丝将偏离竖直方向,细金属丝与电阻丝始终保持良好的导电接触.研究小组的同学对此装置分析中,知道金属球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水平风力大小与电压表的读数成正比,空气密度为1.3kg/m 3,沙的密度为2.5×103kg/m 3.他们对决定金属球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风力大小的因素,进行了如下的实验研究:①在含沙量相同条件下,改变风速,记录不同风速下电压表的示数如下:风速(m/s )5 10 15 20 电压表示数(V ) 0.6 2.4 5.4 9.6②在风速大小相同条件下,改变风中空气的含沙量,记录不同含沙量下电压表的示数如下:含沙量(kg/m 3)1.12.23.34.4 电压表示数(V ) 2.3 3.5 4.65.8(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试推导出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风力大小的关系式?(设比例系数为k )(2)若(1)中的比例系数k 的大小为0.5,已知:车厢的高度为3m ,车厢的长度为25m ,车厢质量为50t ,铁轨间距为1.5m ,1m 3沙尘暴中含沙尘2.7kg ,请根据(1)中的关系式计算当时的风速至少为多大?【来源】2009年江西省上饶县二中九年级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复赛模拟试题(三) 【答案】(1)p =kρv 2,ρ为含有沙尘的空气密度;(2)41m/s【解析】【分析】【详解】(1).①分析数据可看出风速每增加5m/s ,电压表的示数增加量分别是1.8V 、3V 、4.2V ,也就是说,在这里,风速和压力并不是呈一次函数关系,可以假设一个方程,即:U ∝av 3+bv 2+cv +d ,把表中实验数据代入表达式,解得:a =0,b =0.024,c =0,d =0,即U ∝0.024v 2;②分析含沙量与电压表示数的数据,含沙量每增加1.1kg/m 3,电压增量即为1.2V ,也就是说,含沙量与压力成正比,U ∝ρ;风力越大,导线的偏移量与电压成正比,单位面积所受压力即压强,则p =kρv 2,ρ为含有沙尘的空气密度,k 为比例常数.(2).车厢可以看做杠杆,由杠杆平衡条件得:F ×2h =G ×2d ,则风力F =d h G , F =pS =kρv 2S =kρv 2hL , v =323321.5m 5010kg 10N/kg 0.5(2.7kg/m +1.3kg/m )(3m)25mdG k h L ρ⨯⨯⨯=⨯⨯⨯≈41m/s . 答:(1).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风力大小的关系式为p =kρv 2,ρ为含有沙尘的空气密度; (2).风速为41m/s .3.小明同学测小车的平均速度,请帮助他完成下列问题:(1)测平均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和______;该实验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2)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____(填“大”或“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____(填“长”或“短”)些,便于测量时间;(3)如图所示,斜面长1.6 m ,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是5 s 。
如果在斜面的中点装上金属片,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金属片的时间为2.8 s 。
请计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 2为___________m/s ;(保留两位小数)(4)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小车做的是_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来源】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答案】刻度尺 停表 s v t=小 长 0.29 变速 【解析】【分析】【详解】(1)[1][2][3]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就是速度的计算公式=svt测量路程和时间需要的仪器是刻度尺和钟表;(2)[4][5]在小车能下滑的情况下,使用的斜面的坡度较小,小车下滑的速度变化较慢,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较长,这样便于测量时间;(3)[6]如图所示,斜面长1.6 m,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是5 s。
如果在斜面的中点装上金属片,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金属片的时间为2.8 s。
请计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2为20.8m===0.29m/s2.8ssvt(4)[7]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需要的时间不同,所以,小车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4.物理实验课上,某实验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刻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本实验的原理是___;(2)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____(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3)斜面倾角不变,小车由静止释放运动到底端,则小车前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小车后半程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4)由图观察可知,小车从乙位置运动至丙位置时,所测量的路程是____cm,平均速度____m/s;(5)物体的运动常常可以用图像来描述,下图中能反映本实验中小车运动情况的是______(选填“A”或“B”)【来源】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答案】v=st时间小于 65.0 0.1625 B【解析】【分析】【详解】(1)[1]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需要用到速度的公式v=st。
(2)[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所用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斜面坡度应小些。
(3)[3]小车由静止释放,做加速运动,小车通过前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小车通过后半程的平均速度。
(4)[4][5]由图可知,小车从乙位置运动至丙位置时的路程是65.0cm,运动的时间是4s,平均速度v=65.0cm4sst=16.25cm/s=0.1625m/s(5)[6] A图为s-t图象,是一过原点的直线,说明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距离与时间成正比,故A不符合题意;而B图为v-t图象,表示随着时间的增长,速度逐渐变大,故图B 中能反映小车运动情况。
5.如图是小明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小明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会________(选填“长”或“短”)些,便于测量。
(3)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小车做的是__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先计时再放开小车,则会使所测甲丙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
(填“大”或“小”)【来源】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质量监测物理试题【答案】刻度尺秒表小长变速小【解析】【分析】【详解】(1)[1][2]在做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时,根据实验原理svt=,需测量路程和时间两个物理量,故需要的对应的测量工具为刻度尺和秒表。
(2)[3][4]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使小车在斜面上缓缓的滑下,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会长一些,便于我们测量。
(3)[5]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速度会越来越快,故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4)[6]实验时,如果先计时再放开小车,这样记录的时间比实际运动的时间偏长,故会使所测甲丙段的平均速度偏小。
6.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 进行速度计算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填“大”或“小”).(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v AB=_____ m/s; v BC=_____m/s.(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速度越来越_____,是在做_____运动.(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 AC偏_____ (选填“大”或“小”).【来源】天津市南开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9月月考物理试题【答案】v= 小 0.2 0.5 大变速直线大【解析】试题分析:该实验是根据公式v=s/t进行速度计算的;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小车运行的时间较长;AB的速度是:0.4m==0.2/2ABABABsv m st s=;BC的速度是:0.5m==0.5/1BCBCBCsv m st s=;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路程不变,时间变小,所以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大.考点: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注意单位的统一,知道测量速度的原理:stυ=.7.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小车的平均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