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特殊儿童社交困难心理咨询案例
幼儿园特殊儿童教育案例:孤独症儿童社交训练
幼儿园特殊儿童教育案例:孤独症儿童社交训练幼儿园特殊儿童教育案例:孤独症儿童社交训练一、问题概述孤独症儿童因社交困难表现与常人不同,往往需要特殊的教育训练。
幼儿园是孤独症儿童接受教育训练的重要场所,但是如何有效地开展社交训练,是困扰许多教育者的难题。
二、解决方案在XX幼儿园,孤独症儿童社交训练采用“小组化”方式,将孤独症儿童分成4-6人一组,在一个小组中孤独症儿童展示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同时了解和接纳别人的特点和优势。
每个小组有一个固定的社交训练时间,每次训练前设置目标和评估标准。
针对不同的社交技能目标,组织不同的社交游戏和体验活动,如交流游戏、角色扮演、合作游戏等,鼓励孩子自由表达、自主探索、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在教育上,采用“以学为本、综合发展”的教学策略,注重个性化教育,根据孩子的发展需求、认知特点和学习兴趣,设置个性化课程和活动。
同时强调综合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强化社交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实践应用。
三、成果展示经过一年的教育训练,孩子们的社交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在小组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地参与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能够倾听和接受别人的观点和看法,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
在个性化课程中,孩子们能够自主学习、自我反思、自我探索,发现并发掘自身的潜能和优势。
在综合素质教育方面,孩子们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意识和情感管理能力,能够积极应对和解决与他人之间的冲突和困难。
四、总结针对孤独症儿童的社交训练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复杂性,需要教育者从多个方面进行细致、策略性的设计和实施。
在幼儿园特殊儿童教育中,注重个性化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才能有效地提高孩子的社交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达到教育训练的预期目标。
幼儿园特殊儿童案例分析
幼儿园特殊儿童案例分析幼儿园特殊儿童案例分析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特殊儿童指的是那些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某些身体、认知、情感或社交方面的困难的儿童。
本文将通过对一个特殊儿童案例的分析,探讨幼儿园如何应对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
二、背景信息该案例的特殊儿童是一个3岁的男孩,名叫小明。
小明在社交方面存在困难,经常与其他孩子发生冲突或抱怨。
他在语言表达方面也存在困难,经常无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幼儿园老师和家长都意识到小明需要额外的关注和支持来满足他的特殊需求。
三、评估与分析1. 社交困难的原因小明可能面临着认知和情感方面的挑战,导致他与其他孩子的互动存在困难。
他可能缺乏适当的社交技巧,无法理解和回应他人的情感需求。
他可能有孤独感,导致他试图通过与其他孩子发生冲突来引起他们的注意。
2. 语言表达困难的原因小明的语言表达困难可能与他的发育进程有关。
他可能面临着语言和听觉方面的障碍,导致他无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这可能给他造成了沮丧和挫败感,进一步加剧了他的社交障碍。
3. 幼儿园的应对策略为了帮助小明克服这些困难,幼儿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a. 提供个性化支持:幼儿园可以为小明提供个别辅导,帮助他学习适当的社交技巧和表达方式。
这包括教授他如何与他人分享、合作和解决冲突。
b. 创设友善环境:幼儿园可以创造一个友善和包容的环境,鼓励其他孩子与小明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
这可以通过团队活动、合作项目和感恩教育来实现。
c. 增加沟通机会:幼儿园可以提供更多的沟通机会,让小明练习语言表达。
这可以通过绘画、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活动来实现。
使用图表、图片和游戏等视觉辅助工具也可以帮助小明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d. 家园合作:幼儿园可以与小明的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个性化的教育计划。
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对于小明的发展至关重要,他们可以在家中提供额外的练习和支持。
四、回顾与总结通过对幼儿园特殊儿童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特殊儿童在幼儿园教育中面临着独特的挑战,需要额外的关注和支持。
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
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小明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最近在学校表现出了一些异常的行为,老师和家长都觉得他的心理状态有些不太正常。
在进行心理咨询时,小明透露出了一些问题,让人们开始关注起他的心理健康。
首先,小明在课堂上经常表现得很焦虑,总是坐立不安,无法集中精力听讲。
他的老师观察到他在课堂上频繁地抓头发、咬指甲,这些都是焦虑的表现。
经过和小明进行深入交谈,他透露出自己对成绩的焦虑,他觉得自己的成绩不够好,担心会被父母批评。
这种焦虑情绪影响了他在学校的表现,也影响了他的心理健康。
其次,小明在与同学相处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他经常会因为小事和同学发生冲突,有时甚至会发脾气。
在和小明进行交流时,他透露出自己的孤独感,觉得自己和同学之间有隔阂,无法融入集体。
这种孤独感让他变得易怒,无法很好地处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增加了他的心理压力。
另外,小明还表现出了一些自卑的情绪。
在和他交流时,他经常会表达出对自己能力的怀疑,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优秀。
他总是觉得自己做不好的事情,这种自卑感让他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也影响了他的学习和生活。
针对小明的这些心理问题,我们需要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和干预措施。
首先,学校和家长需要给予小明更多的关爱和支持,让他感受到身边人的理解和鼓励,帮助他建立自信心。
其次,老师和家长需要和小明进行更多的沟通,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帮助他排解焦虑和孤独感。
同时,也可以通过一些心理活动和游戏,帮助小明放松心情,调节情绪。
最后,可以引导小明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增加他与同学之间的互动,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
总的来说,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学校和家长需要共同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
通过心理咨询和干预,可以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心态,增强自信心,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
希望小明能够在大家的关心和帮助下,渐渐走出心理困境,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园特殊儿童融合案例
幼儿园特殊儿童融合案例幼儿园特殊儿童融合案例随着社会的发展,特殊儿童的数量及需求不断增加,如何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幼儿园作为一所为儿童提供学前教育的机构,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也逐渐引起了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因此,幼儿园特殊儿童融合教育也成为重要研究领域。
本文以一位四岁的孤独症儿童小明为例,通过具体案例介绍幼儿园如何针对他的特殊需求进行融合教育,以及融合教育对小明成长的积极影响。
小明是一名四岁的孤独症儿童,面对社交困难和行为异常等问题,他的父母非常苦恼。
为了帮助小明更好地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他的父母将他送进了一所幼儿园。
在幼儿园里,小明面临各种挑战,包括适应集体生活、与教师和其他孩子交流,沟通能力等问题。
因为小明孤独症的特殊需求,学园采取了以下措施:1.分类教育。
学园分别根据小明的个别差异,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分类教育,确保小明在不同教育阶段获得合适的教育帮助。
2.专业支持。
专业的心理医生不定期关注小明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帮助他克服个人难题。
3.个性化教育计划。
学园针对小明制定个性化教育计划,以帮助他适应集体生活对于该计划的监督目的是确保实现有效地执行,以达到教育目的。
4.合作教育。
积极倡导与其他孩子同处于教育活动,将小明逐步融入集体生活,帮助小明更好地与其他孩子交流、学习和玩耍。
通过以上措施,小明的成长终于得到了积极的改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明的社交能力逐渐提高,他从原来的孤独独行变成了与其他孩子一起进行游戏和学习的小孩子。
他的家长由衷地感谢学园为他们的孩子做出的贡献,让他们的孩子能够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同时,他们对小明的成长充满信心和喜悦。
总之,幼儿园的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是一项艰苦的任务,但只要教育工作者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个性化的方式为孩子提供专业支持和教育帮助,让他们克服特殊困难,融入集体生活,那么融合教育将成为实现公平、普及和多元化的有效途径。
困境儿童帮扶个案工作案例
困境儿童帮扶个案工作案例一、个案背景。
小辉(化名)是一个十岁的小男孩,生活在我们社区的一个老旧小区里。
他家境比较特殊,爸爸因为犯罪入狱,妈妈在爸爸入狱后就离家出走了,再也没回来过,他只能跟着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
奶奶身体也不太好,靠着微薄的退休金勉强维持着祖孙俩的生活。
小辉在学校里总是闷闷不乐的,也不怎么和同学们说话。
他穿着破旧的衣服,头发乱乱的,看起来就像个小可怜虫。
而且他的学习成绩也不怎么好,经常因为作业完不成被老师批评。
这孩子就像一颗被乌云遮住的小星星,黯淡无光。
二、接案过程。
我是社区的一名工作人员,在一次社区走访中了解到小辉家的情况。
当时一进他家门,那昏暗的光线和简陋的家具就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小辉躲在奶奶身后,眼睛里充满了警惕。
我蹲下身子,笑着跟他说:“小辉呀,姐姐来看看你,以后咱们就是朋友啦。
”可这小子就像个小刺猬一样,根本不搭理我。
不过我可没灰心,我知道他这样是因为缺乏安全感。
三、预估问题。
1. 经济困难。
小辉和奶奶的生活来源主要是奶奶的退休金,那点钱要应付日常生活开销、小辉的学习费用等等,实在是捉襟见肘。
小辉都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更别说吃点好的补充营养了。
2. 心理创伤。
家庭的变故对小辉的打击太大了。
爸爸不在身边,妈妈又抛弃了他,这让他觉得自己是被抛弃的孩子,内心充满了自卑和孤独,所以才在学校里不合群。
3. 学习问题。
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小辉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奶奶年纪大了,也没办法辅导他功课,他自己又缺乏学习的动力和方法,导致成绩越来越差。
四、计划制定。
1. 经济援助方面。
我联系了社区的救助部门,帮小辉家申请了最低生活保障金,这就像给他们家的生活上了一道保险。
发起了社区募捐活动,大家都很热心,捐了不少衣服、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
我把这些东西送到小辉家的时候,他眼睛里都放光了,就像看到了宝藏一样。
2. 心理辅导方面。
我自己先充当小辉的知心姐姐,定期去他家陪他聊天,给他讲一些有趣的故事。
幼儿园自闭症儿童情感交流教育案例 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自闭症儿童情感交流教育案例自闭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疾病,患有自闭症的儿童在情感交流和社交互动上存在困难,这对他们的幼儿园教育提出了挑战。
如何有效地开展自闭症儿童的情感交流教育成为幼儿园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一个实际的自闭症儿童情感交流教育案例出发,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和教育实践经验,探讨幼儿园自闭症儿童情感交流教育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一、案例背景小明(化名),5岁,被诊断为自闭症。
小明在幼儿园中表现出明显的沉默、回避、情感交流困难等特点,与普通幼儿在情感表达和交流上存在明显障碍。
他对身边的人和事物缺乏兴趣,经常独来独往,不愿与其他幼儿互动,与老师和同伴之间的情感交流也非常困难。
二、个体化的情感交流教育方案针对小明这一特殊裙体,幼儿园开展了一系列个体化的情感交流教育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具体的教育方案。
1. 制定个体化的情感交流目标针对小明的自闭症特点,幼儿园制定了个体化的情感交流目标,明确了他在情感表达、社交互动等方面的发展目标。
通过观察小明的行为表现和参与教育者的讨论,制定了符合其实际情况的情感交流目标和发展方向。
2. 提供定制化的情感交流教育活动幼儿园通过制定定制化的情感交流教育活动,包括情感交流小组活动、角色扮演游戏、情感交流教具材料制作等,激发小明的兴趣,引导他参与情感交流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注重情感交流技能的培养,还通过情境引导和模仿学习等方式,提高了小明的情感交流能力。
3. 聘请专业教育人员进行一对一指导针对小明的自闭症特点,幼儿园聘请了专业的特殊教育教师对小明进行一对一的情感交流指导。
通过个别化的指导和辅导,帮助小明克服情感交流上的困难,提高他的情感表达和社交技能。
4. 与家长合作,共同参与情感交流教育幼儿园积极邀请小明的家长参与情感交流教育,了解小明在家庭中的情况,共同制定并落实情感交流教育方案。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小明的关注和引导,对他的情感交流能力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幼儿园特殊儿童个别辅导案例分析与实践
幼儿园特殊儿童个别辅导案例分析与实践幼儿园特殊儿童个别辅导是指针对特殊儿童的个别需求进行专门设计和实施的辅导活动。
在幼儿园中,特殊儿童包括有学习障碍、行为异常、智力发育迟缓、自闭症等不同特殊需求的儿童。
他们往往需要更多的关注和个别化的支持,以获得与正常儿童相同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针对这些特殊儿童的个别辅导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能力,适应幼儿园的学习环境。
一、案例分析小明是一名5岁男孩,被诊断为自闭症谱系障碍。
他在幼儿园中表现出社交交流困难、言语发展慢、注意力集中不易的特点。
幼儿园教师通过观察他的行为和与他的家庭沟通,开始了个别辅导活动。
首先,教师通过观察发现小明对音乐类活动有较高的兴趣。
因此,教师在小组活动中鼓励小明参与音乐表演,例如一起唱歌、跳舞、敲乐器等。
这样可以激发小明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提高他的社交交流能力。
其次,教师发现小明的言语表达能力较差,往往用手指指代事物,而不是使用言语进行表达。
因此,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并制定了个别辅导计划,包括鼓励小明用言语进行表达,采用图片卡片帮助他理解和记忆事物,并进行多次重复强化训练。
最后,教师观察到小明的注意力集中不易,容易分散。
为了帮助他集中注意力,教师采取了一系列策略,例如减少课堂噪音、降低课堂刺激、设置短时间任务等。
同时,教师还与小明进行个别辅导,开展注意力训练活动,如观察和记忆游戏,以增强他的集中注意力能力。
通过以上的个别辅导活动,小明在幼儿园中逐渐融入集体,与其他儿童进行了更多的交流和互动。
他的言语表达能力和注意力集中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个别辅导活动对特殊儿童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二、实践经验1.了解儿童的需求:在进行个别辅导之前,教师需与儿童的家庭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和困难点,以确定个别辅导的重点和方法。
2.家校合作:个别辅导不能仅仅停留在幼儿园内部,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同样重要。
教师与家长紧密合作,共同制定个别辅导计划,并在家庭中进行延续性的辅导,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自闭症教育案例分析小学(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自闭症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
在我国,自闭症儿童的数量逐年上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本文将通过对一名小学自闭症学生的教育案例分析,探讨如何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有效的教育干预。
二、案例介绍(一)学生基本情况小华(化名),男,8岁,小学二年级学生。
小华出生时一切正常,但在3岁左右开始出现自闭症状。
经过医院诊断,小华被确诊为自闭症。
小华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以下特点:1. 社会交往障碍:小华不喜欢与同龄人交往,经常独自一人玩耍;在与他人交流时,往往只关注自己的兴趣,对他人的感受和需求不关心。
2. 沟通障碍:小华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弱,词汇量较少,句子结构简单;在表达需求时,常常使用哭闹、尖叫等方式。
3. 重复刻板行为:小华对某些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如对玩具、动画片等,反复观看、操作;同时,对环境变化敏感,一旦发生变化,就会表现出焦虑、不安的情绪。
(二)家庭背景小华的父母均为普通工人,家庭经济条件一般。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较高,但教育方法较为简单,主要以溺爱和严厉为主。
小华的祖父母对小华十分宠爱,但缺乏对自闭症的认识,无法给予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三、教育干预措施针对小华的自闭症症状,学校和家庭共同制定了一系列教育干预措施,旨在提高小华的社会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和适应能力。
(一)学校教育干预1. 特殊教育课程:学校为小华开设了特殊教育课程,包括感觉统合训练、社交技能训练、语言训练等,旨在提高小华的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
2. 个性化教学:教师根据小华的兴趣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图片辅助、实物操作等,提高小华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同伴互助:学校鼓励小华与正常儿童进行互动,通过同伴互助,提高小华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家庭教育干预1. 家庭教育指导:学校定期为家长提供自闭症知识讲座,帮助家长了解自闭症,掌握教育方法。
幼儿园特殊儿童个别辅导成功案例分享
幼儿园特殊儿童个别辅导成功案例共享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特殊儿童的个别辅导也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之一。
在幼儿园阶段,特殊儿童的个别辅导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是他们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
在实际教学中,有许多幼儿园通过个别辅导,取得了一些令人振奋的成功案例。
1. 慧小幼儿园的小明小明是慧小幼儿园的一名特殊儿童,他患有言语发育迟缓的问题。
在普通班上,他无法跟上老师的讲课进度,也无法和同学们进行正常的交流。
为了帮助小明,幼儿园为他安排了专门的个别辅导。
辅导老师通过耐心细致的教学,采用游戏化教学方法,培养小明的语言表达能力。
经过一年多的个别辅导,小明在言语表达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不仅能够和同学们进行正常的交流,还能够跟上普通班的学习进度。
2. 彩虹幼儿园的小红小红是彩虹幼儿园的一名自闭症孩子,她在情感表达和社交交往方面存在较大问题。
幼儿园为了帮助她融入园所生活,专门安排了个别辅导老师进行一对一的辅导。
辅导老师采用情景模拟和情感引导的方式,引导小红主动与其他同学互动,提高她的社交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小红在自闭症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善,她能够与其他同学正常交往,也能够适应幼儿园的各项活动。
这些个别辅导成功案例的背后,离不开幼儿园全体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他们充分关注特殊儿童的学习和成长,制定了一系列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并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了他们持续的鼓励和支持。
这也凸显了幼儿园个别辅导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个别辅导,才能更好地满足特殊儿童的学习需求,让他们在幼儿园阶段得到更好的发展。
幼儿园特殊儿童的个别辅导成功案例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通过对特殊儿童个性化需求的关注和支持,不仅能够促进他们的学习和成长,也能够为他们的未来奠定更牢固的基础。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特殊儿童在个别辅导的帮助下,取得更大的成就。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特殊儿童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特殊儿童的个别辅导也成为了教育领域的热点之一。
初中融合特殊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融合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融合教育旨在让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共同学习、共同生活,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教育机会的均等。
本文将以一起初中融合特殊教育的案例,探讨融合教育在实践中的实施策略和成效。
二、案例描述(一)学生情况小张,男,14岁,初中一年级学生。
患有自闭症,语言表达困难,社交能力弱,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情绪激动。
在小学阶段,小张在学校和家庭的帮助下,学习生活基本可以自理,但成绩一般。
(二)班级情况小张所在的班级共有40名学生,其中特殊儿童2名。
班级教师具备一定的融合教育理念,愿意接受特殊儿童,但缺乏专业的融合教育知识和技能。
三、融合教育实施过程(一)前期准备1. 建立融合教育团队:学校成立了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心理咨询师、家长代表等组成的融合教育团队,共同商讨小张的学习和生活问题。
2. 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针对小张的特点,制定了详细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包括学习目标、教学方法、行为矫正策略等。
3. 培训教师:组织教师参加融合教育培训,提高教师对自闭症儿童的了解和教学能力。
(二)教学实施1. 调整教学策略:针对小张的特点,教师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个别化教学:针对小张的学习进度和理解能力,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 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图片、实物等辅助工具,帮助小张理解和记忆。
- 同伴支持:鼓励班级同学帮助小张,培养他的社交能力。
2. 行为矫正:针对小张的情绪激动和行为问题,教师采用以下行为矫正策略:- 正面强化:对小张的良好行为给予表扬和奖励。
- 行为消退:对小张的不良行为不予理睬,逐步消除不良行为。
- 情境模拟:通过模拟真实情境,帮助小张学习社交技能。
(三)家校合作1. 家长沟通: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小张在家中的表现,共同商讨教育策略。
2. 家长培训:组织家长参加融合教育培训,提高家长对自闭症儿童的了解和应对能力。
四、案例成效经过一段时间的融合教育实践,小张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1. 学习成绩:小张的成绩有了明显提高,逐渐跟上班级进度。
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
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
小明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最近他的老师发现他在课堂上越来越不专心,
经常会走神或者是不停地动来动去。
在和小明交流后,老师发现小明在家庭环境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导致他的心理状态有所变化。
小明的父母经常因为工作忙碌而忽略了和他的沟通,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变得
越来越少。
在学校里,小明也因为这些问题而感到孤独和焦虑,他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于是选择了逃避和自闭。
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小明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心理问题所在,并学会了通过
一些方式来缓解自己的压力。
首先,他学会了通过绘画和写日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让他感到释放了很多压力。
其次,心理咨询师也教给了小明一些放松的技巧,比如深呼吸和冥想,让他在压力大的时候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
通过心理咨询,小明的家庭也得到了一些改善,父母开始意识到自己忽略了孩
子的情感需求,他们开始花更多的时间和小明交流,关系也逐渐得到了缓解。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是需要引起重视的。
家长和老师应该
多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同时,也要教会孩子们一些应对压力的方法,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能够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adhd儿童教育案例
adhd儿童教育案例
一、案例概述
XXX是一位8岁的男孩,被诊断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
他在课堂上经常无法集中注意力,与同学相处时容易发生冲突,作业也经常不能按时完成。
二、教育方案
针对XXX的状况,教育方案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药物治疗:医生为XXX开具了药物治疗,以帮助他控制ADHD的症状。
药物的副作用和效果需要定期评估和调整。
2. 心理咨询:定期与心理咨询师会面,学习如何应对ADHD带来的挑战,以及如何提升自我控制能力。
3. 课堂调整:教师为XXX提供特殊的学习环境,例如允许他坐在教室的前排,减少干扰因素。
同时,教师也会根据他的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他的学习需求。
4. 家长参与:鼓励家长积极参与XXX的教育,定期与教师和医生沟通,共同制定教育计划。
家长还需与XXX一起完成家庭作业,帮助他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5. 课外活动:鼓励XXX参与课外活动,如运动、艺术等,以帮助他发展自信心和社交技巧。
三、实施过程
实施过程中,教师、医生、心理咨询师和家长需密切配合,共同监督和评估XXX
的进步情况。
每学期结束后,会进行一次总结会议,评估教育方案的有效性,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四、案例总结
通过以上方案,XXX的情况逐渐得到改善。
他的注意力集中能力有所提高,与同学相处也更加融洽。
虽然ADHD是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但通过合理的教育和药物治疗,XXX已经逐渐适应了学校和社会生活。
幼儿园特殊儿童案例分析及个性化方案
【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他们可能面临着学习障碍、行为问题、社交困难等挑战,需要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本文将通过对幼儿园特殊儿童案例的深度分析,探讨个性化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二、案例分析】1.小明(伪名)是一个六岁的孩子,被诊断出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
在幼儿园中,他经常无法集中注意力,难以按部就班完成任务。
在课堂上,他不停地扭动身体,打断老师讲话,甚至与同学发生冲突。
2.小芳(伪名)是一个五岁的孩子,患有自闭症。
她对外界社交行为缺乏兴趣,经常独自玩耍,无法与其他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
在幼儿园中,她的老师和同学很难理解她的行为和情绪,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三、评估】针对以上案例,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估:1.个体评估:了解特殊儿童的个体特点、优势和挑战,在认知、情绪、社交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2.家庭评估:了解特殊儿童的家庭环境、家庭支持和教育方式,在家庭角色、家庭氛围等方面进行评估。
3.幼儿园评估:了解幼儿园的教学环境、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评估。
【四、个性化方案】1.个性化教育计划:针对小明的ADHD特点,可以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采用分段教学、游戏化教学等方式,帮助他提高注意力集中能力。
2.个性化交往培训:针对小芳的自闭症特点,可以通过社交技能训练、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她建立有效的社交关系,促进与同学的互动。
3.家庭与学校合作:家长、幼儿园老师和专业教育机构合作,共同制定个性化方案,加强家校互动,促进特殊儿童的全面发展。
【五、总结回顾】在幼儿园教育中,特殊儿童的个性化教育方案至关重要。
通过深入评估和个性化方案的制定,可以有效地帮助特殊儿童克服学习和行为方面的困难,实现全面发展。
需要家庭、幼儿园和专业教育机构共同努力,为特殊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六、个人观点与理解】我认为,幼儿园特殊儿童的个性化教育方案不仅需要专业的评估和制定,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幼儿园心理辅导案例:孤独症儿童个案处理
幼儿园心理辅导案例:孤独症儿童个案处理一、孤独症儿童的特点和表现孤独症,也称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简称ASD),是一种儿童期发病的、多系统受累的、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
这种障碍具有多种表现,包括社交困难、语言交流障碍、刻板行为和兴趣以及重复性行为。
在幼儿园中,孤独症儿童往往表现出对于他人的交往不足、沉浸在自身世界中、不愿意与他人互动、容易情绪失控等特点。
这些特点往往给老师和其他孩子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挑战。
二、针对孤独症儿童的心理辅导策略针对孤独症儿童的心理辅导,要从多方面入手,全面、耐心、细致地帮助他们逐步融入集体生活和学习。
1. 个性化关怀和儿童情感交流:针对每个孤独症儿童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关怀和情感交流。
了解孩子的兴趣、喜好、优点和擅长的领域,建立起与孩子之间的信任和情感纽带。
2. 社交技能训练和情绪管理:通过专业的辅导帮助孤独症儿童培养适应学园生活的社交技能和情绪管理能力。
通过角色扮演、游戏互动等方式,帮助孩子学会与同伴进行简单的交流和合作。
3. 家校协作和家庭支持:与孤独症儿童的家庭保持密切通联,充分征求家长的意见和配合。
鼓励家长在家中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和关心,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4. 多元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根据孤独症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注重视觉教学、图像化教学、手工制作和实践操作等手段,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效。
5. 知识普及和校园氛围塑造:通过专业的讲座、知识普及和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学生、老师和家长对于孤独症的了解和接纳,促进全校师生形成包容、理解和支持的校园氛围。
三、个案处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一名孤独症儿童的个案处理尤为具有挑战性和复杂性。
我曾经深度介入并全程负责处理过一名孤独症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以下是我处理该案例的经历和心得体会。
这名孤独症儿童名叫小明(化名),在学校中表现出明显的社交障碍、情绪不稳定、语言交流困难等特点。
儿童心理咨询案例
儿童心理咨询案例小明,一个八岁的男孩,最近在学校表现出了明显的焦虑和情绪不稳定。
在和老师和家长的交流中,发现他最近对于上学感到非常抗拒,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情哭闹不止。
在家庭中,他也变得不爱说话,对于父母的询问总是避而不答。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咨询,发现小明的这些行为是因为家庭中的矛盾和冲突所导致的。
父母经常因为工作和家庭琐事而争吵,导致家庭氛围紧张,小明在这样的环境下感到压力巨大,无法释放自己的情绪。
针对小明的情况,心理咨询师首先和他进行了一对一的沟通,让他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和理解。
在和小明的交流中,心理咨询师发现他内心深处的焦虑和恐惧,于是采取了一些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放松训练,帮助他释放内心的压力和紧张情绪。
同时,心理咨询师也和小明的父母进行了沟通,帮助他们意识到家庭中的矛盾对于小明的影响。
通过一系列的家庭治疗和沟通,父母逐渐意识到了自己在家庭中的行为对于孩子的影响,他们开始学会更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和家庭矛盾,为家庭营造了更加和谐的氛围。
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咨询和家庭治疗,小明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对于上学的抗拒也逐渐减少。
他在学校的表现也逐渐好转,和同学和老师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心理咨询在儿童心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情绪和行为往往受到家庭和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儿童心理咨询中,除了关注孩子自身的情绪问题,也需要重视家庭和环境因素对于孩子的影响。
因此,对于儿童心理问题,我们需要以全面的视角来看待,不仅要关注孩子自身的情绪问题,也需要关注家庭和环境的影响。
通过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指导和家庭的配合,可以帮助孩子走出心理问题的困扰,重新获得健康的心理状态。
特殊儿童身体障碍案例分析
特殊儿童身体障碍案例分析自闭症是近几年才被人们正视的一-个病种,过去就有,但统计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对自闭症的定义有很多种,自闭症也叫孤独症,即人为地自我封闭于一个相对固定与狭小和环境中,由于隔绝了人的交往而产生的迟到是障碍的症候群,社交困难,缺乏与他人的情感交流,对外界刺激无动于衷。
语言发育迟缓。
在社会交往中很少使用言语,即使使用也多为模仿言语、刻板言语、言语的可懂性差。
一、个案资料本班有-名叫小王的男孩,7岁,患有自闭症。
刚来校时,整天呆坐在位置上,不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流,全然--副与身边同伴井水不犯河水的模样。
与他交流比较吃力,要放慢速度,用简短的一、两个字进行对话。
集体活动时,总漠然的呆在-一边,不会主动参与,老师用很多种方法引导他参与集体活动,他都是不子理睬。
即便是排队洗手等简单的活动,都需要老师走过去手把手的拉,更有的时候,即使老师带领他到活动场地,他也是旁若无人的定格在那里,什么也不动。
很少讲话,即使讲话声音也很小,很低,经常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来吧?要吃。
做了。
”等二、调查与分析小王的自闭症是天生就有的。
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小王的语言发展能力迟缓,语言表达能力弱,就不能和小朋友正常的交往,久而久之,小王就产生自卑心理,不喜欢和人交往,不喜欢和小朋友接触,慢慢的演化成当旁边--切事物不存在,活在自己一个人的世界里,不主动找小朋友玩,别人找他玩时表现躲避,对呼唤没有反应,总喜欢自己单独活动,自己玩,例如:嘴经常地发出怪声;在教室、走廊、操场乱跑;手中总爱玩弄一些物品,如铅笔、橡皮、笔袋等。
对周围的事不关心,似乎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自己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目光经常变化,不易停留在别人要求他注意的事情上面,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
而且生活不能自理,整天不去厕所,有时大小便解在裤子上。
针对他的这些行为,我决定在他身上实施训练,以帮助它缓解--些较严重的症状,并努力改掉一些不好的习惯。
智力发育迟缓困境儿童服务案例
智力发育迟缓困境儿童服务案例智力发育迟缓(Intellectual Developmental Disorder,IDD)是指在儿童期智力发育过程中出现明显延迟或不完全的一种发育障碍。
这类儿童在智力、语言、学习、社交和自理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和困难。
为帮助这些儿童克服困境,提供适当的服务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十个智力发育迟缓困境儿童服务案例。
案例1:小明(化名),6岁,智力发育迟缓,智商仅为60。
他在学校学习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无法跟上同龄人的进度。
学校为他提供了个别辅导,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图像化教学和游戏化学习,帮助他提高学习能力。
案例2:小红(化名),8岁,智力发育迟缓,智商为65。
她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较差,无法与同龄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学校为她提供了语言治疗,通过练习口语和语音训练,帮助她提高语言能力,并改善社交互动。
案例3:小亮(化名),10岁,智力发育迟缓,智商为55。
他的学习能力和记忆力非常低下,无法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和语文知识。
学校为他提供了个别教育,以简化和具体化的教学方法,帮助他逐步掌握基础知识。
案例4:小芳(化名),7岁,智力发育迟缓,智商为70。
她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和行为问题,容易分散注意力,难以保持学习的连续性。
学校为她提供了行为管理和注意力训练,通过规定学习时间和奖励机制,帮助她提高学习效果。
案例5:小华(化名),9岁,智力发育迟缓,智商为50。
他在学校中遇到了欺凌问题,同学们常常取笑他的智力低下。
学校为他提供了心理支持和社交技巧培训,帮助他增强自信和应对欺凌。
案例6:小燕(化名),11岁,智力发育迟缓,智商为60。
她在学校中遇到了学习困难和社交障碍。
学校为她提供了综合服务,包括个别辅导、社交技巧培训和心理支持,帮助她全面发展。
案例7:小杰(化名),5岁,智力发育迟缓,智商为65。
他存在运动发育滞后的问题,无法进行常规的体育活动。
学校为他提供了体育康复训练,通过特殊的运动训练和物理治疗,帮助他改善运动能力。
幼儿园特殊儿童关爱:自闭症儿童互助案例
知识专题标题:幼儿园特殊儿童关爱:自闭症儿童互助案例自闭症儿童是幼儿园中特殊的群体,需要更多的关爱和理解。
在幼儿园中,教师和其他孩子的互助关系对于自闭症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成功的自闭症儿童互助案例,希望通过共享这些案例,能够帮助更多的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更好地关爱自闭症儿童。
一、案例一:小明与小红的互助经历小明是一名自闭症儿童,他在幼儿园中很害羞,不善于与其他孩子交流。
与此小红是一名热心肠的孩子,她总是主动拉拢小明参与各种小组活动,鼓励他与其他孩子进行互动。
在一次手工课上,小明因为害羞不敢去拿玩具,小红主动伸出援手,帮助小明拿起玩具,并鼓励他参与手工活动。
小明逐渐变得愿意和其他孩子一起参与活动,并且在与其他孩子的互动中逐渐变得开朗起来。
二、案例二:小华与小明的友情故事小明是一名自闭症儿童,他在幼儿园中总是害羞而孤僻。
他的同桌小华是一名活泼开朗的孩子,善于与人交流。
小华经常主动和小明交流,并鼓励他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一次班级活动中,小明因为过于害羞而不敢上台表演,小华主动牵起小明的手,和他一起上台表演。
在小华的鼓励下,小明逐渐克服了害羞和紧张,勇敢地表演了起来。
他们的友情之间,成为了全班的佳话。
三、我对这些互助案例的观点和理解这些互助案例充分展现了幼儿园中特殊儿童之间的互助与支持的重要性。
在这些案例中,我们看到了普通儿童对自闭症儿童的理解与包容,以及他们为自闭症儿童提供帮助与支持的行为。
这些互助案例不仅展现了孩子之间的友爱与助人精神,更凸显了教师在幼儿园工作中的重要性。
教师应该引导普通儿童与自闭症儿童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培养孩子们的爱心和包容心,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和谐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总结回顾自闭症儿童在幼儿园中需要更多的关爱和理解。
通过以上互助案例的共享,我们看到了普通儿童对自闭症儿童的包容与帮助,以及教师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希望这些案例能够为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提供一些启示,让他们更好地关爱和支持自闭症儿童,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快乐健康的成长环境中茁壮成长。
特殊儿童心理辅导记录案例分享
特殊儿童心理辅导记录案例分享第一节:背景介绍在现代社会中,特殊儿童的数量逐渐增加。
这些儿童包括智力障碍、自闭症、多动症等,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心理辅导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以一个特殊儿童实际案例作为分享,并探讨了相应的心理辅导方法。
第二节:案例描述小明(化名)是一个7岁的自闭症患者,他对周围世界充满焦虑和恐惧感,常常缺乏社交能力,并经常表现出强迫行为。
此外,他还容易发脾气,情绪起伏不定。
这些问题导致了小明在学校和家庭中的交流困难。
第三节:建立良好关系心理辅导的第一步是与孩子建立信任和可靠性的关系。
对于像小明这样具有自闭症特征的孩子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
辅导师要通过跟小明进行互动来获得他的注意,并尽量降低他的焦虑和恐惧感。
例如,可以使用简单明确的语言与小明交流,同时提供适当的身体接触以传达情感上的理解和支持。
第四节:正向强化小明常常经历自控能力不足,因此在心理辅导过程中要采用积极认可和奖励的方式来强化他所做出的积极改变。
辅导师可以将成就目标分为小目标并定期给予鼓励,以激发小明更多地参与到心理辅导活动中。
例如,在完成一个任务后,辅导师可以给予小明称赞和肯定,并与他一起庆祝。
第五节:情绪管理技巧由于小明经常遭受情绪波动的困扰,培养他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教授小明深呼吸和放松训练等方法,帮助他学会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冷静和放松。
同时,引导小明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感受,并教授他正确处理负面情绪如愤怒和焦虑的方法。
第六节:社交技巧训练对于有自闭症特征的儿童来说,改善他们的社交能力也是心理辅导中重要的一环。
通过游戏、角色扮演和模拟真实情境等方式,帮助小明学习如何与他人建立更好的沟通和互动。
例如,在角色扮演中,辅导师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教给小明正确并适当地回应他人的方式。
第七节:家庭支持和合作心理辅导不仅涉及到孩子自身,还需要与家长进行紧密配合。
为了使治疗效果最大化,辅导师需要加强与小明父母之间的沟通,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幼儿园特殊儿童个别辅导案例
幼儿园特殊儿童个别辅导案例幼儿园特殊儿童个别辅导案例主题:幼儿园特殊儿童个别辅导案例背景:在幼儿园中,有些儿童因为身体或心理方面的特殊原因,需要接受个别化的辅导,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实现自我发展。
案例:小杰是我所在幼儿园的一名特殊儿童,他因为静脉瘤手术后的后遗症,导致右手的肌肉无法完全发育,智力水平也稍微低于同龄儿童。
由于家长工作繁忙,无法全天陪伴他,因此他需要在幼儿园中接受个别化的辅导。
在我负责的班级中,我和我的同事对小杰进行了多方面的了解和观察,制定了以下的辅导方案:1.生活自理能力辅导。
小杰的肢体功能存在较大问题,需要经常帮助他穿衣、洗手、用餐等,帮助他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智力开发辅导。
在编制活动教案时,我们注重“以思导行”,给小杰创造更多思维的机会,如画画、拼图等,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他的智力水平,培养动手能力。
3.社交技能辅导。
在幼儿园中,小杰需要和其他孩子共同学习和生活,我们通过参与集体活动,让他学会与他人互动,积极参与到游戏中去。
4.行为习惯培养。
针对小杰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我们采取及时的纠正,鼓励他做出正确的行为,如停止打翻玩具、不再说脏话等,帮助他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
5.家园互动。
由于小杰家长对他的陪伴有限,我们与小杰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沟通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征求家长的意见,协商制定更好的辅导方案。
经过不断的努力,小杰在幼儿园的表现越来越好,体力、智力方面都有所提高,在社交技能方面也有明显的进步。
他已经开始主动和其他孩子玩耍,和老师们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成为了我们的得力助手。
结论:在幼儿园中,通过个别化的辅导措施,能够帮助特殊儿童更好地适应生活和学习,达到相对于其他儿童更好的自我发展。
在幼儿园工作中,除了正常的日常教育,为特殊儿童提供个别化的辅导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需要教育工作者们要有更高的审美水平,更高的耐心和更细心地关注每一个孩子,用心辅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例特殊儿童社交困难心理咨询案例
摘要:这是一例特殊儿童因为社交困难而引起自卑、社交恐惧的案例。
本文阐述了对求助者心理诊断和心理疏导的过程,主要采取了系统脱敏法。
经过治疗,求助者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心理自卑,能够主动参与社交活动,达到了心理咨询的目标。
一、来访者基本情况
(一)基本资料
钱某,男,10岁,浙江省杭州市新湾人,某小学三年级学生。
近期在校情绪低落,沉默寡言,在家容易发脾气。
晚上难以入眠,不能静下心来做事,班级活动也很少参与。
当同学在他身边玩耍时,他总有莫名其妙的敌意,故意辱骂同学,与同学发生纠纷,但事后又感到后悔。
班主任老师发现他存在社交困难等心理问题,希望通过心理咨询,帮助他改变现状。
(二)既往生活史和当前生活场景
钱某出身于普通农村家庭,独生子女,家里经济条件一般。
但父母都比较宠爱他,他的要求一般都能满足。
上学前班的时候能够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参与班集体活动。
小学一二年级也能够在行为习惯上和同学们保持一致。
在钱某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的时候,奶奶去世了。
钱某明显意志消沉,下课的时候也较少参与同学们的游戏活动。
在三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之后,全班同学分组进行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因为钱某表现不佳,影响了小组的成绩,组员周某觉得很生气,认为钱某是故意不好好表现,然后钱某和周某就发生了争吵。
事后,在班主任老师的调节之下,周某向钱某道歉,二人和好,但钱某在学校更加封闭自己,形单影只,几乎不再参与同学间的活动。
最近班主任老师发现钱某,与人交谈时言语举止不自然,经常逃避他人的眼光。
家长也反映,家中情绪烦躁,睡眠不好。
(三)既往健康状况和咨询史
钱某身高1.2米左右,体态瘦弱,在小学一年级下学期被确诊为智力中度低下,身体无其他重大疾病,家族内其母亲也存在智能不足的情况,无精神病病史。
在小学一二年级时曾接受过心理辅导,主要侧重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帮助自理生活。
但未涉及人际交往困难方面的问题。
二、问题评估与分析
(一)主要问题评估
求助者感知觉正常,情绪比较低落,思路清晰,知情意协调一致,人格完整,相对稳定。
(二)分析与诊断
诊断依据:
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统一,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并且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
2.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情绪低落、抑郁、睡眠障碍等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心理问题因现实负性事件引起,反应强度不甚强烈,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之下,没有影响逻辑思维等,无回避和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从病程标准看,病程只有一个多月,时间比较短;排除器质性疾病所致。
3.根据以上依据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三)该来访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
1.生物原因:该求助者智力低下,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调节。
2.社会原因:①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在小组活动中被组员责备。
②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没有及时得到理解和关注。
三、咨询合约
(一)制定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缓解抑郁情绪和社交恐惧,改善睡眠状况。
2.近期目标:帮助求助者摆脱对社交的恐惧,克服自卑心理
3.远期目标:通过交朋友小组逐渐地参与到同伴活动之中,适应社会生活。
4.最终目标:让来访者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学会面对现实、应对现实,更好地发挥自身潜力,健康快乐地生活。
(二)制定咨询方案
双方在相互尊重、平等的气氛中共同商定以下咨询方案:
方法原理:应用系统脱敏法,帮助来访者克服心理恐惧,逐渐地适应社会交往活动。
(三)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和义务
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 1、有权力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1、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 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
义务 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2、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
(四)咨询的时间安排
每周二次,每次40分钟,共12次。
四、咨询过程
运用系统脱敏法,逐步消除他的社交恐惧心理
1.建立恐怖等级层
在于钱某的交谈中,得知令钱某感到恐惧的对象如下:
对象恐怖程度等级
母亲自然0
父亲有点紧张 1
普通同学紧张 2
数学老师害怕 3
周某恐怖并回避 4
2.进行放松练习
教师让钱某坐在椅子上,闭上眼睛,并播放舒缓的请音乐,先让他全身慢慢地放松,再让他深吸气,再缓缓呼出,逐步放松全部肌肉。
每次半个小时。
3.想象脱敏训练
教师:好。
以下的问题,请你以手示意就行。
比如紧张焦虑评0分,你就用拇指和食指构成一个环状;评1分你就伸出一个指头;评2分就伸出两个指头,依此类推。
如果想象的图像清晰则点点头;不清晰,则摇摇头。
记住了吗?
钱某:记住了。
教师:现在请你闭上眼,想象你正在同你父亲对话。
(l5秒钟之后)
钱某:(点头示意)
教师:焦虑程度是多少?
钱某:(伸一个指头)
教师:抹掉脑中的想象,全身放松。
(1分钟之后)
教师:现在焦虑程度是多少?
钱某:(示意为0)
教师:请继续想象你同父亲对话的场景。
(10秒钟之后)
钱某:(点头示意)
教师:焦虑程度是多少?
钱某:(仍伸一个指头)
教师:抹掉脑中的想象,全身放松……
经过十几次想象—放松的反复交替之后,钱某示意,想象在与父亲对话的情景中不再紧张,第一次脱敏治疗成功结束。
教师告诉钱某,现在见到父亲时,就不会像以前那样紧张了,万一还有点不自然,就运用这种接触—放松反复交替的办法。
并嘱其一定要寻找机会与父亲接触,反复实践,巩固成果。
一周之后,钱某告诉我,他已能比较轻松自如地与父亲相处。
我让钱某,长时间地想象与父亲对话的情景,他自己示意焦虑程度为0分,从外表来看也十分平静。
于是我们确认他已完成第一级脱敏,治疗可推向第二级......
钱某第二级恐怖对象是他的同学。
仍然采用想象—放松反复交替的方法,有了上次的成功经历,等二级脱敏在40分钟的咨询中顺利完成。
后然后回家实践,效果令人满意。
经这两次脱敏治疗之后,钱某的精神状态已大为改观,已不再畏畏缩缩,并主动与班中亲密同学交谈。
按照原定计划,脱敏继续升级。
最后几级的恐怖对象分别是:班里的普通同学,严厉的数学教师,还有曾经责怪他的周某。
这几级的脱敏难度比较大,每一级都经过2次以上的脱敏治疗才算过关。
五、效果评估与体会
(一)效果评估
钱某自我评估:明白和他人交谈没那么恐怖,同学们对我也没有偏见,我可以和他们交谈,参与他们的活动。
教师评估:经过3次放松训练,9次系统脱敏,总共为期1个多月的治疗,钱某对人际交往已不再逃避,相信钱某心理承受能力提高了,对未来的生活也有了信心。
(二)体会
1.做学生的心理导师
当发现钱某存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时,我首先想到的是关心爱护他,因此我与他进
行了一次交谈,帮助他敞开闭锁的心扉,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并鼓励他改进自己。
2.在实施时要多方配合
在实施过程中,班主任要与家长和学校其他老师紧密配合,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如果缺乏一方面的配合,这个工作将难以开展,或者效果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