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传质学第5章—45学时相变换热
传热传质学第5章45学时相变换热
过热蒸汽:计算公式中的汽化潜热改为过热蒸汽与饱 和液体的焓差
液膜过冷度:用r’代替公式中的r。r' r 0.68ts tw
管排的影响 将特征尺度d换成nd 。
膜状凝结换热的强化
第五章 凝结与沸腾换热 (Condensation and Boiling Heat Transfer)
§5.4 沸腾换热
一、大容积沸腾
2、气泡的最小半径 核态沸腾温差较小,换热强烈,工业上一般都设计在这
个范围。核态沸腾区,气泡的扰动对换热起重要作用。气泡 的形成与脱落取决于微观特性和与过程有关的状态参数。气 泡的微观过程包括:
气泡的临界半径——气泡生成瞬间的最小半径 气泡的增长速度
气泡的脱离直径 气泡的脱离频率
第五章 凝结与沸腾换热 (Condensation and Boiling Heat Transfer)
§5.1凝结换热现象
润湿性——液体从固体表面推开气体的现象
液cosθ 固液 固汽
液 cos 固汽 固液
液
固、汽
固、液
当θ<90o,液体润湿固体表面
当θ>90o,液体不润湿固体表面 当θ=0o,液体完全润湿固体表面;
只要求出某一段距离的平均液膜厚度, 凝结与沸腾换热
(Condensation and Boiling Heat Transfer)
§5.2膜状凝结换热分析解及实验关联式
四、纯净蒸汽在静止空间内的凝结换热(求表面传热系数h)
如何求液膜厚度的,见课本 1
4LL t
g
s
2 L
化工原理 第五章 传热
对流传热 ?自然对流 ? ?强制对流
牛顿冷却定律: Q 牛顿冷却定律:
发生在 流体内部 流体 有宏观位移
= αA(t 1 ? t 2 )
对流传热系数或给 热系数, 热系数,W/m2?K 《化工原理》电子教案/第五章 化工原理》电子教案/
1
《化工原理》电子教案/目录 化工原理》
目录
第三节 对流传热
一、实验法求α 实验法求α 二、各种情形下的α经验式 各种情形下的α
(一)无相变 1、管内层流 2、管内湍流 3、管外强制对流 4、自然对流 (二)有相变 1、冷凝 2、沸腾
对流传热系数小结 α的数量级
t1 ? t 2 t1 ? t 2 Q= = ln r2 r1 (r2 ? r1 ) 2πLλ (r2 ? r1 ) ln r2 r1 2πLλ
r2 ? r1 令rm = 对数平均半径 对数平均半径 ln r2 r1 r2
当
三种平均的比较
t
r1
3
=
i
λ i Ami
总推动力 总热阻
教材更正: 教材更正:
b1
b2 b3
P141例5-4中每米管长的热损失计算式左边应 例 中每米管长的热损失计算式左边应 为Q,不应为 ,不应为Q/L,单位应为 ,不应为 ,单位应为W,不应为W/m。 。
推动力 Q = qA = 对每一层均有: 对每一层均有: 热阻
Q= t ?t t ?t t1 ? t 2 = 2 3 = 3 4 b1 λ1 A b2 λ2 A b3 λ3 A t1 ? t 4
t t2 t3 t4
t1
Q
和比定理
∑b
循环流化床锅炉原理-第五章-传热
Deg
Tc1 =1+F L
L和Deg为稀相区的高度和截面直径
c=1.1 ,F=1.4,L/Deg>50时c1 =1
3.辐射换热系数计算公式
1 h rad= -1 (Ta-Tb ) eb +ew-1- 1
第一节 密相区传热
循环流化床下部密相区与受热面间的传热机理 影响传热的各种因素
循环流化床下部 密相区与受热面 间的传热机理
(一)三个控制传热过程的因素
h=hgc +hpc +hrad
1.气体对流传热系数 2.辐射传热系数
hgc
hrad
3
. 颗粒对流传热系数 hpc
循环流化床下部 密相区与受热面 间的传热机理
循环流化床锅炉-传热
传热系统
密相区传热
稀相区传热 传热机理模型 传质
传热系数的准确性,对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制造和运 行可靠性、安全性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锅炉设计中, 传热系数决定着受热面的布置、数量及结构,如果传热系数 选取不当,就难以达到稳定燃烧和最佳经济效益,甚至出现 受热面损坏的现象。与传统流化床一样,在循环流化床中存 在各种不同的传热过程: 1)颗粒与气流之间的传热(床内颗粒与床内气流); 2)颗粒与颗粒之间的传热; 3)整个气固多相流与受热表面(包括壁面与悬吊在床内的 表面)之间的传热, 4)气固多相流与入床气流之间的传热。
s 为颗粒的导热率;dp为颗粒平均直 区颗粒密度; p和 g 径;cp和cg分别为颗粒和气体的定压比热容; 分别为颗粒和气体的密度;ut为截面平均流化速度; g0 为稀相区和密相区交界处的气体换热公式。
化工原理课件-5传热
或
t1 t2 t2 t3 t3 t4 Q b1 b2 b3 1S 2 S 3 S
31
二、多层平壁的一维稳态热传导
三层平壁稳态热传导速率方程 t1 t4 Q b3 b1 b2 1S 2 S 3 S 对n层平壁,其传热速率方程可表示为
b
(Tw t w ) dS m o (t w t )dS o
或
T Tw Tw t w tw t dQ 1 b 1
i dSi
dS m
o dS o
49
一、总传热速率微分方程
根据串联热阻叠加原理,可得
(T Tw ) (Tw t w ) (t w t ) T t dQ 1 b 1 1 b 1 i dSi dS m o dSo i dSi dS m o dS o
图5-7 多层圆筒壁的热传导
42
二、多层圆筒壁的稳态热传导
热传导速率可表示为
Q t1 t4 t1 t4 r3 r2 r4 r2 r1 r3 r2 r4 r3 1 1 1 ln ln ln 2 L1 r1 2 L2 r2 2 l 3 r3 1S m1 2 S m 2 3 S m3
动画22
图5-1 套管式换热器 1-内管 2-外管
20
冷热流体(接触)热交换方式及换热器
图5-2 单程管壳式换热器 动画21 1-外壳,2-管束,3、4-接管,5-封头,6-管板 ,7-挡板,8-泄水池
21
冷热流体(接触)热交换方式及换热器
间壁式换热器内冷、热流体间的传热过程包括以 下三个步骤: (1)热流体以对流方式将热量传递给管壁; (2)热量以热传导方式由管壁的一侧传递至另 一侧;
[交通运输]传热传质学第6章—45学时
6.1辐射的基本概念
单 色
Rayleigh-Jeans公式
辐
射
强
度
l
6.2黑体辐射的基本定律
基本定义
辐射力Eb ——单位时间、单位表面积向半球空间所有方向上发 射的全部波长的辐射能的总量。W m2
Eb 0Ebldl
单色辐射力 Ebl ——单位时间、单位表面积,在某一特定波长
(光谱辐射力)
下单位波长间隔向半球空间所有方向上
lT
1
C1 3.742 1016 W m2
C2 1.4388 102 W K2
6.2黑体辐射的基本定律
黑体辐射的基本定律
二、维恩(位移)定律
给出了单色(光谱)辐射力为最大值时的波长与温度的关系 lmaxT 2.898103 (m K)
三、斯第芬-波尔兹曼定律
给出了黑体辐射力与温度的关系
1896年Wien位移定律。
19世纪末L.Rayleigh-J.H.Jeans公式。
1900年M.Planck定律。
GLEAeunJuILWrdOgtsmM1oawlt1Sia8rrlla8yaEinhdi465gna3xFde482yn5RpBlPmS--haop11lpTyapyl89hWhtEsnlh90241zyeiycFmy36879csiskgAeiisiscanihctNcinisisntstt
定向辐射强度L与辐射力Eb之间的关系为:
Eb
2
dΦ
dA
L 2
cosd
L
6.3 两无限大黑体平板间的辐射换热
T 1 T 2
q
Φ A
T14
T24
T12 T22 T1 T2 T1 T2
与温度的 4 次方之差成正比,在温差一定时温度的绝对
清华大学化工原理25第五章传热
第五章 传热Key Words: Heat transfer, Conduction, Convection, Rediation, Fourier Law第一节 概述化工过程中经常遇到气一液,液-液,气-固,液-固的换热过程 加热冷却 过程强化 保温――削弱过程 一、传热的基本方式: 热传导 分子振动 无质点位移对流传热 流体质点相对移动 强制对流、自然对流 电磁波形式传播 热辐射 放热→辐射能→吸收无需中间介质、能量转换,T 高时的主要方式 传热方式相互依存,并不独立存在 二、冷热流体接触方式: 直接接触式 间壁式 蓄热式 三、传热速率:(传热速率)热流量Q :J/s热流密度(热通量) q=dQ/ds J/m 2s 四、稳态传热和不稳态传热Q 、q 、及有关物理量(进出口T , t ) 不随时间变化稳态 sQ qds =⎰q : 不随变化(沿管长变化)不稳定:夹套加热T Q Qd θθ=⎰第二节 热传导一、温度场和温度梯度:在θ时刻物体(或空间)各点温度分布 t = f (x,y,z,) 若与θ无关→稳定温度场相同t 连结组成等温面 等温面不相交等温面上无热量传递温度梯度:0lim n t t n n∆→∂∆=∂∆ n :法线方向 二、Fourier 定律t dQ dsnλ∂=-∂ (与牛顿粘性定律相似) λ:导热系数,负号:热流方向是温度降方向。
三、导热系数λ与物质组成、结构、温度、密度、压强等有关。
单位:/w mK金属 101~102T建材 10-1~100w/mK T绝缘材料 10-2~10-1液体 10-1T (水、甘油除外)气体 10-2~10-1固体:=o (1+KT) λ0:0℃导热系数,金属K<0,非金属K>0 液体:T λ(水、甘油除外)气体:T λ。
高于2000atm ,低于20mmHg ,p λ四、平壁稳定热传导:一平板,长宽与厚比无限大。
dt const Q sdxλλ==- 积分:()121212/s t t t t t t Q bb s Rλλ---===温度分布 11Qx q t t t x s λλ=-=- 直线o o a t λλλ'=+()()()()2212121212122(1)()12o o o o m a s Q t t t t b t t S sa t t a t t tb bλλλλ'⎡⎤=-+-⎢⎥⎣⎦+''=+-=+-多层:n 层 不同 ,b 不同存在n 个温度差(接触面良好) Q 相同(通过各层)()()()31212233412314312123isssQ t t t t t t b b b t t t Q b b b R s s sλλλλλλ=-=-=--∆==++∑由总温差和i,求Q ,由21~i i n QR t t t -=∆,求五、圆筒壁的稳定热传导2s rL π=、Q 相同、q 不同()12122122ln(/)L t t dt dtt t Q s rL Q dr dr r r Rπλλπλ--=-=-==21212m m b r r r rR s Lr s λλπλ--=== 2121ln(/)m r r r r r -= 对数平均值 当r 2 / r 1<2时,可用算术平均值计算,误差小于4%多层: ()23141433122412311223312111ln ln ln m m m L t t t t Q b r b b r r s s s r r r πλλλλλλ--==++++ 六、具有内热源的热传导:半径为r o 、长度为L 圆柱体(径向传热)单位时间单位体积产生热'q '2'22dt q rL r Lq dt rdr drλππλ-=∴=-若r =r o 时,t =t w2'2'2'2maxmax 124014w o tro w t r o o ww w o q r q r dt rdrt t r q r t t r r t t t t r λλλ⎡⎤⎛⎫⎢⎥=-=+- ⎪⎢⎥⎝⎭⎣⎦⎛⎫-==+∴=- ⎪-⎝⎭⎰⎰时温度沿半径方向呈抛物线分布。
第五章 传热142页PPT
Q t1 t4 t4 t0
3
bi iA
i1
1 A
t1tLeabharlann t03 bii1
iA
1 A
总推动力 总热阻
牛顿冷Q 却 A 定 t4 律 t0:
《化工原理》电子教案/第五章
Q
t0
t4
11
四、一维圆筒壁稳态热传导
1、无限长单层圆筒壁一维稳态导热(无内热源) 特点:属一维导热,A常数, Q为常数, q常数
目录
第三节 对流传热
一、实验法求 二、各种情形下的经验式
(一)无相变 1、管内层流 2、管内湍流 3、管外强制对流 4、自然对流
(二)有相变 1、冷凝 2、沸腾
对流传热系数小结
的数量级
1
化工原理》电子教案/目录
目录
第四节 间壁式换热器的传热
一、换热器简介 二、间壁式换热器的传热过程分析 三、间壁式换热器的传热过程计算
0
r
bi i Ami
i1
教材更正:
b1 b2 b3
P141例5-4中每米管长的热损失计算式左边应
为Q,不应为Q/L,单位应为W,不应为W/m。
15
《化工原理》电子教案/第五章
四、一维圆筒壁稳态热传导
思考2: 气温下降,应添加衣服,应把保暖性好的衣服穿在里面好,还是穿在
层流流动的物质内部
机理: 气体---靠分子或原子的无规则若运动;
固体---金属靠自由电子,非金属靠晶格的震动 液体---两种观点(见教材)
热量入
管内层流
❖对流传热
自 然 对 流 强 制 对 流
发 生 在流 体内 部 流体有宏观位移
牛顿冷 Q 却 A 定 t1t律 2 :
化工原理 第五章 传热
第一节概述一、传热过程在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工中的应用传热就是热量传递过程。
因为石油加工和几乎所有的化工过程都是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的,因此不论是原料、中间产品,还是产品.都要根据生产工艺要求,进行加热和冷却。
如原油在365℃左右进行常压蒸馏,重油在405℃左右进行减压蒸馏(其真空度为720mmHg左右),经过蒸馏所得到的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又要冷却到25~40℃左右;再如氮肥生产中,氮气与氢气的混合气体要在一定压力和500℃左右的高温才能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氨,而氨与未反应的氮气、氢气的分离,则需要经过冷却与冷凝把混合气中的氨以液体形式分离出来。
可见,传热过程在石油加工和化工过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除了生产中原料和产品的加热和冷却外,还常常将生产中排出的高温气体或液体中的热量通过换热加以回收利用;再有一些高温设备和管道的保温以及低温设备和管道的隔热,目的是消弱和抑制热量的传递。
这些都是为了节约能源和维持操作稳定进行。
因此,传热过程在石油加工和化工生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此外,人们日常生活也与传热过程密切相关。
化工中的传热过程,常常是在冷流体与热流体之间进行的。
冷、热流体有三种基本的接触方式:即直接混合式、间壁式及蓄热式二、工程上常用的换热方法1.混合式的换热混合式换热是冷、热两流体在直接接触和混合中进行的。
例如,乙醇水溶液的精馏塔,塔釜中液体可以采取间接蒸汽加热,也可采用直接蒸汽加热。
当采用直接蒸汽加热时,即把蒸汽直接通入釜内液体中,用蒸汽冷凝放出的热量来加热液体。
生产中常用的混合式换热器有凉水塔、湿式混合冷凝器等。
由此可见,混合式换热方法仅适用于无须回收的蒸汽冷凝,或其凝液不要求很纯的物料,允许冷热两种流体直接接触混合的场合。
混合式换热具有传热速度快、效率高、设备简单等优点。
2.蓄热式换热蓄热式换热器又称蓄热器,蓄热式换热就是在蓄热器中进行,如图5-2所示。
蓄热器内装有耐火砖之类的蓄热介质(填充物)。
《传热学》教学大纲【可修改文字】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传热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传热学/ Heat Transfer二、课程编号:0300302三、学分学时:3学分/48学时四、使用教材:《传热学》(第4版)杨世铭、陶文铨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12月五、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必修六、教学对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七、开课单位:机械工程学院八、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流体力学九、教学目标:1、掌握传热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计算方法,2、培养和建立学生的工程观点和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并为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支撑。
十、课程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需掌握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及综合传热过程所遵循的基本规律,学会对传热过程进行分析处理和计算的基本方法,能运用这些规律提出增强传热、提高热经济性和削弱传热减少热损失的途径,具备分析工程传热问题的能力,并基本掌握换热设备的两种基本计算方法;结合热工实验课,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传热实验的技能。
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充分采用多媒体教学。
十一、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理论教学48学时)第一章绪论(2学时)知识要点:传热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在工程技术中应用;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传热过程及热阻重点难点: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传热过程与传热系数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讨论第二章稳态热传导(6学时)知识要点:温度场、等温面、等温线,温度梯度及傅立叶定律,导热系数,各向同性、具有内热源的导热微分方程及导热过程单值性条件的确定;通过单层、多层和复合平壁的稳态导热,通过单层和多层圆筒壁的稳态导热,通过肋壁的稳态导热,具有变导热系数的单层平壁导热问题的处理方法,肋效率、等截面直肋和环肋的工程计算,接触热阻及形状系数。
重点难点:傅立叶定律,导热微分方程及其单值性条件;能够依据直角坐标系下导热微分方程和导热过程单值性条件对常物性、无内热源、简单几何形状的物体的一维稳态导热问题进行分析计算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讨论第三章非稳态导热(4学时)知识要点:非稳态导热过程特点,一维非稳态导热问题分析解及其讨论,诺模图,简单几何形状一维、二维和三维非稳态导热的计算,周期性变化边界条件和常热流通量边界条件下半无限大物体非稳态导热。
第五章传热
第五章传热主要内容:热量传递基础;传热过程的计算;传热设备。
重点内容:傅里叶传导定律;牛顿冷却对流传热定律;传热过程基本方程;换热器的计算;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和选用。
难点内容:传热过程基本方程。
课时安排:20第一节概述一、传热过程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凡有温度差存在的地方,就必然有热量的传递。
化学工业与传热密切相关,化工生产过程中许多单元操作都需要加热和冷却。
化工生产中进行传热操作的目的——1.料液的加热和冷却,为达到反应所需的温度;2.为维持反应温度,需不断输入或输出热量;3.许多单元操作需输入或输出热量;4.化工设备的保温;5.生产过程中热能的综合利用及废热的回收。
化工生产对传热过程的要求:1.强化传热——要求传热速率高,降低设备成本;2.削弱传热——可减少热损失。
二、传热的基本方式(传热机理)传热原因——传热推动力(温度差)传热方向——在无外功输入时,由热力学第二定律,热流方向由高温处向低温处流动。
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1.热传导——物体内部或两个直接接触物体之间的传热方式。
金属导体—自由电子运动不良导体,大部分液体—温度高的分子振动,与相邻分子碰撞,造成的动量传递。
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热传导是静止物体内的一种传递方式,没有物质的宏观位移。
2.对流传热——是指流体由质点发生相对位移而引起的热交换。
对流传热仅发生在流体中,所以与流体的流动方式密切相关。
自然对流——质点位移是由于流体内部密度差引起的,使轻者浮,重者沉;强制对流——质点运动是由外力作用所致。
对流传热同时伴有热传导,事实上无法将其分开——又称给热。
化工中所讨论的给热,都是指流体与固体壁面之间的传热过程——间壁式换热3.热辐射——是一种通过电磁波传递能量的过程任何物体,只要在0K 以上都能发射电磁波,而不依靠任何介质,当被另一物体接收后,又重新变为热能。
热辐射不仅是能量转移,也伴随着能量形式的转移。
三、间壁式换热1. 间壁式换热过程—由对流、导热、对流三过程串联而成(1)热流体以对流方式将热量传递到间壁一侧; (2)热量以导热方式通过间壁; (3)热量以对流方式传至冷流体。
化工原理(第五章传热第五节)
吉 首 大 学
流体在管束外横掠流动
化 工 原 理 由于各排的给热系数不同,则整个管束的平均给热系数应按 下式求出: a1A1+ a2A2 + a3A3 + … am = A1+A2 + A3 + … 式中:A1、A2、A3……分别为第一排,第二排,第三排…… 的传热面积; a1 、 a2 、 a3……分别为第一排,第二排,第三排…… 的传热系数。
d A2 π d 2dl d 2 = = d Am π d mdl d m
吉 首 大 学
1 = d2 + b d2 + 1 a2 a1 d1 λ dm K2
当间壁为平壁,或管壁很薄或管径较大时,dA1 、dA2 、dAm 和 dA 相等或近似相等,则: 1 = 1 + b + 1 a2 a1 λ K2
Q QR
Q A + QR + QD = Q Q A QR QD + + =1 Q Q Q
QA
吉 首 大 学
QD
A+ R + D =1
A、R 和 D 分别为物体吸收率、反射率和透过率。 单色吸收率、反射率和透过率
a(λ , T ) + r (λ , T ) + d (λ , T ) = 1
基本概念
化 工 原 理 黑体(绝对黑体):能将辐射能全部吸收的物体,即 A=1, R=D=0。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绝对黑体,例如没有光泽的黑墨 表面,其吸收率 A=0.96~0.98,定义黑体的目的是为了在计 算中确定一个比较的标准。 镜体(绝对白体):能将辐射能全部反射的物体,即 R=1, A=D=0。自然界中也不存在绝对镜体,例如表面抛光的铜, 其反射率 R=0.97。 0.97 透热体:辐射能全部透过的物体,即D=1, A=R=0。例如对 称双原子气体 O2、N2、H2 等都是透热体。 灰体:能够以相等的吸收率吸收所有波长辐射能的物体。灰 体也是理想物体,其特点为:吸收率 A 与波长无关;为不透 热体 (A+R=1)。工业上常见的固体材料均可视为灰体。
化工原理第五章传热(王晓敏)ppt课件
420
19.31 Wm1
0.0004 13.993 0.265
(b)界面温度
t1 t2 R 1 0 .0004 2 3 .0 9 1 4 0 t1 t4 R0 .00 0 1 .9 4 3 0 .3 29 65
tt1 1 tt4 25 50 0 8 t20 0 0 2 .0 1 4 0 t2 4.9 9 C 9
13
第二节 热传导
一、傅立叶定律 1. 温度场和等温面 • 温度场:物体或空间各点温度的分布;
非稳态温度场: tf(x ,y ,z, )
稳态温度场: tf(x ,y ,z)
•等温面:温度相同的点组成的面,等温面彼此不相交。
2. 温度梯度
lim t t •温度梯度的方向垂直于等温 n0 n n 面,以温度增加方向为正。
ll0(1t)
2. 液体的导热系数
• 水的λ最大;
• 多数液体(除水和甘油)的λ随温度升高略有减小;
• 纯液体的λ比溶液大;
3. 气体的导热系数
• 气体的λ很小,有利于保温;气体的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一般情况下,气体的λ与压力无关; 导热系数大致范围:
金属:2.3~420 W/m.K; 建筑材料: 0.25~3 W/m.K;
解:此题为单层圆筒壁的热传导问题。
已知条件:
蒸汽导管外表面的半径 r2=0.426/2=0.213m
温度 t2=177℃
保温层的外表面的半径 r3=0.213+0.426=0.639m
温度 t3=38℃
由:
Q t2 t3 ln r3 r2
pp2t精 选l l版
27
可得每米管道的热损失为:
l3A
ppt精选版
dx
传热传质学PDF课件
tw = 40 D C ,保温层外 h = 30W/(m 2 ⋅ K) 。罐及夹
层钢板的壁厚可略而不计。 求:对 10 个球罐所必须配备的制冷设备的容量。 变截面、变导热系数问题 2-27、已知:某平板厚 25mm,两侧面分别维持在 40 C 及 85 C ,Φ = 1.82kW ,导
o o
热面积为 0.2m 。 求: (1) λ = ? (2) 设 λ = λo (1 + bt ) 变化 (其中 t 为局部温度) 。 为了确定上述温度范围内的 λ0 及 b 值,还需要补充什么量?给出此时确定 λ0 及 b 值的计算式。
失要用掉多少千克煤? 对流 1-9、已知:在一次测定空气横向流过单根圆管的对流换热实验中,得到下列数据:管 壁平均温度 tw =69 C ,空气温度 t f =20 C ,管子外径 d =14mm,加热段长 80mm,输入加 热段的功率为 8.5W。全部热量通过对流换热传给空气。 求:此时的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为多大? 1-11、已知:一长、宽各为 10mm 等温集成电路芯片安装在一块底板上,温度为 20 C
2
ρ b 2 (3λ Ac ) 。
2
, x = 0 及 x = δ 处流体 t f 1 、t f 2 ,表面 h1 、 h2 。 2-38、已知:大平板厚 δ ,内热源 Φ
求: 平板中温度分布的解析表达式, 并据此得出平板中温度最高点的位置。 对于 h1 = h2 、
t f 1 = t f 2 及 h1 = h2 、 t f 1 > t f 2 的情形定性地画出平板中的温度分布曲线。
1-5、已知:热水瓶瓶胆剖面的示意图如附图所示。瓶胆的两层玻璃之间抽成 真空,内胆外壁及外胆内壁涂了发射率很低的(约 0.05)的银。 求:试分析热水瓶具有保温作用的原因。如果不小心破坏了瓶胆上抽气口处 的密封性,这会影响保温效果吗? 导热 1-6 、已知:一砖墙的表面积为 12 m ,厚为 260mm ,平均导热系数为 1.5W/(m ⋅ K)。设面向室内表面温度为 25 C ,而外表面温度为-5 C 。
内科大传热学课程教学大纲
传热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Heattransfer课程编号:62000208学时数:64其中实验学时数:8课外学时数:0学分数:4.0适用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专业技术基础课之一,必修课,总学时为64学时,4.0学分。
课程分为课堂教学与实验两部分。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明确传热研究对象,掌握传热传质基本原理、基本规律,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提供充分的理论准备;也为学生以后应用基本规律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技术基础课的能力,培养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第1章绪论重点:传热过程的基本概念及其传热量的计算公式1.1 热能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了解传热学的发展简史、现状及发展方向和趋势掌握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及传热过程1.2 传热过程和传热系数理解传热系数的物理意义第2章稳态热传导重点:导热的基本定律和稳态导热问题的分析解法难点:稳态导热问题的分析解法1.1导热基本定律理解温度场、等温面(线)、热扩散率、导热系数、热流密度等基本概念的物理意义及特点1.2导热问题的数学描写掌握导热的基本定律及导热微分方程2.3 典型一维稳态导热问题的分析解熟练掌握工程中常见的三种典型几何形状物体的热流量及温度分布的计算方法3.4 通过肋片的导热理解肋片导热的分析方法和肋片效率2.5 具有内热源的一维导热问题理解具有内热源的导热问题的分析解法第3章非稳态热传导重点:非稳态导热的基本概念难点:非稳态导热问题的分析解法3.1 非稳态导热的基本概念理解毕渥数、傅立叶数等准则数和非稳态导热、半无限大物体等基本概念的物理意义3.2集总参数法掌握集总参数法的分析解法3.3 典型一维物体非稳态导热的分析解理解一-维非稳态导热稳态的分析解法3.4 半无限大物体的非稳态导热了解半无限大物体非稳态导热问题的分析解法第4章热传导问题的数值解法重点:导热问题数值解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
传热传质学第1章45学时
学会传热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
加强工程实际训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工程
分析能力和灵活应用经验公式、计算图表的能力。
12
传热学
传热学的历史、发展方向 (History and Trends)? 传热学的基本内容(Contents)?
医疗
空气调节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航空航天
7
1.2 为什么要学习传热学(Why)?
传热学是能源、动力、化工、航空航天、机械、 电子、土木等学科的技术基础课。
传热学与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和燃烧学是动力 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的主要技术基础课。
8
1.2 为什么要学习传热学(Why)?
工程传热问题可分为两种类型
达到 a 掌握热量传递规律的基本知识 b 具备分析工程传热问题的基本能力 c 掌握计算工程传热问题的基本方法
14
1.4 本课程的要求 (Requirements)?
要求
一部分同学能够在 国民经济主战场及国防 建设上学以致用,解决 工程实际问题。
一部分同学在本课程的 基础上能继续向本学科的未 知领域进军。
Heat transfers between a solid and a fluid when there is a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luid and the solid.
对流换热的分类: 自然对流 强迫对流 相变换热
29
1.5 传热学的基本内容(Contents)
(3) 热辐射(Termal Radiation)
热辐射: 由于热的原因而产生的辐射,物体 将内能转变为电磁波,或者物体吸 收电磁波而变为内能。
传热传质学概念汇总
《传热传质学》概念汇总第一章绪论1.传热学:研究热量传递规律的科学。
2.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导热、对流、辐射。
3.热传导:物体的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依靠微观粒子的热运动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
4.纯粹的导热只能发生在不透明的固体之中。
5.热流密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流量(W/m2)。
6.常温下导热系数(W/m℃):银:427;纯铜:398;纯铝:236;普通钢:30~50;水:;空气:;保温材料:;水垢:1~3;烟垢:~7.热对流:由于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
8. 热对流只发生在流体之中,并伴随有导热现象。
9.自然对流:由于流体密度差引起的相对运动。
10. 强制对流:由于机械作用或其它压差作用引起的相对运动。
11. 对流换热:流体流过固体壁面时,由于对流和导热的联合作用,使流体与固体壁面间产生热量传递的过程。
12. 辐射:物体通过电磁波传播能量的方式。
13. 热辐射:由于热的原因,物体的内能转变成电磁波的能量而进行的辐射过程。
14. 辐射换热: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由于各自辐射与吸收的综合结果所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
15. 传热过程:热流体通过固体壁面将热量传给另一侧冷流体的过程。
16. 传热系数:表征传热过程强烈程度的标尺,数值上等于冷热流体温差1℃时,单位面积上的热流量(W/m 2℃)。
17. 单位面积上的传热热阻:kR K 118. 单位面积上的导热热阻:λδλ=R 19. 单位面积上的对流换热热阻:h R 1=α 20. 对比串联热阻大小可以找到强化传热的主要环节。
21. 单位:物理量的度量标尺。
22. 基本单位:基本物理量的单位。
23. 导出单位:由物理含义导出,以基本单位组成的单位。
24. 单位制:基本单位与导出单位的总和。
25. 常用单位换算: Wh kcal kJ kcal N kgf Pa atm 163.1/1;1868.4180665.91;1013251==== 第二章 导热基本定律及稳态导热26. 温度场:物体中温度分布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