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宅基地复垦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精品
农村宅基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宅基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宅基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及对策:
1. 土地闲置浪费:许多农村宅基地被闲置或仅用于种植庄稼,未能充分发挥其
潜在价值。
对策包括推动农村土地流转,鼓励农民将宅基地出租或出售给有发
展意愿的农民或企业,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2. 建设规划不合理:一些农村宅基地建设缺乏规划,导致杂乱无章、空间浪费。
对策是加强农村规划管理,制定合理的宅基地利用规划,合理规划建筑面积和
布局,确保农村宅基地的有序发展。
3. 缺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许多农村宅基地缺乏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如道路、供水、供电、垃圾处理等。
对策包括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
4. 缺乏创新的利用方式:一些农村宅基地利用方式单一,缺乏创新。
对策是鼓
励农民发展农家乐、农产品加工等农村旅游和农业产业,提升农村宅基地的经
济价值。
5. 土地承包问题:一些地方存在宅基地承包经营权不明晰、流转困难等问题,
限制了宅基地的有效利用。
对策包括完善宅基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明确权益归属,简化流转手续,鼓励农民流转宅基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解决农村宅基地利用问题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农民的积极参与,
通过加强规划管理、推动土地流转、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鼓励创新利用
方式以及完善土地承包制度等措施,可以促进农村宅基地的合理利用和农村经
济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宅基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宅基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问题一:宅基地闲置问题农村宅基地闲置是当前农村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方面,由于农村人口流失和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很多农户不再居住在宅基地上,导致宅基地闲置;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不明确、流转困难等问题,许多农户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宅基地。
对策一:完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为了解决宅基地闲置问题,需要完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
首先,要明确农户对宅基地的使用权,确保农户有充分的使用权,可以自由支配宅基地的使用权。
其次,要加强对宅基地使用权的保护,建立健全宅基地产权登记制度,确保农户的宅基地使用权得到法律保护。
同时,要加强对宅基地流转的管理,鼓励农户将闲置的宅基地流转给有需要的农户或外来务工人员,提高宅基地的利用率。
对策二:加强宅基地规划管理为了提高宅基地的利用效益,需要加强宅基地的规划管理。
首先,要制定宅基地规划,合理规划宅基地的用地结构和布局,确保宅基地的合理利用。
其次,要加强对宅基地的管理,建立宅基地管理机构,负责宅基地的规划、管理和监督,加强对宅基地的巡查和检查,确保宅基地的合法合规使用。
同时,要加强宅基地的建设和配套设施的建设,提高宅基地的功能和服务水平,吸引农户回到宅基地上居住。
问题二:宅基地违法建设问题农村宅基地违法建设是当前农村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农村宅基地的规划管理不严格,许多农户在宅基地上违法建设,导致宅基地的合法性和规划性受到严重影响。
对策一:加强宅基地规划审批为了解决宅基地违法建设问题,需要加强宅基地的规划审批工作。
首先,要建立健全宅基地规划审批制度,明确宅基地规划审批的程序和要求。
其次,要加强对宅基地规划审批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宅基地的规划审批工作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要求。
同时,要加大对宅基地违法建设的查处力度,对违法建设行为进行严肃处理,恢复宅基地的合法性和规划性。
对策二:加强宅基地管理和监督为了防止宅基地违法建设的发生,需要加强宅基地的管理和监督。
农村宅基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宅基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原创版)目录一、农村宅基地利用存在的问题1.宅基地使用权证和地籍档案不齐全2.宅基地转让限制3.空板无房的宅基地买卖禁止4.成为村民的条件和程序复杂二、农村宅基地利用的对策1.完善土地登记制度2.健全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机制3.严格宅基地申请和审批程序4.简化成为村民的条件和程序正文农村宅基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宅基地使用权证和地籍档案不齐全。
有些农村宅基地虽然有土地使用证,但却没有相应的地籍档案。
这种情况被称为“有证无档案”。
由于国土局作为土地管理部门,机构合并及业务承袭,国土局应该负起责任,不能忽悠老百姓,说没档案就一推了事。
其次,宅基地转让限制严格。
农村宅基地转让只能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进行转让和买卖,而不能对外部人员转让。
这意味着宅基地的流通性受到很大限制。
再者,空板无房的宅基地买卖被禁止。
土地不能买卖,只能跟房屋一起转让。
因此,空板无房的宅基地是禁止买卖的。
最后,成为村民的条件和程序较为复杂。
需要经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三分之二票同意后,由村里出证明,到乡派出所开户口准入证,凭此证办理户口迁移证,回来落户。
这一过程较为繁琐,限制了农村宅基地的充分利用。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对策:首先,完善土地登记制度。
土地管理部门应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宅基地使用权证和地籍档案的管理,确保宅基地的合法性和流通性。
其次,健全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机制。
政府应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为宅基地的转让提供便利。
再者,严格宅基地申请和审批程序。
对于申请宅基地的村民,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审批,确保宅基地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最后,简化成为村民的条件和程序。
政府可以适当放宽村民身份的申请条件,简化申请和审批程序,方便更多人享受到农村宅基地的政策红利。
农村宅基地复垦的现现状与建议

农村宅基地复垦的现现状与建议一、农村宅基地复垦的现状1.利用率不高:目前农村宅基地的利用率不高,许多村庄中的宅基地仅仅作为居住用地,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
2.土地质量下降:在一些地区,因为长期以来农田的不合理使用和无序开发,导致农田质量下降,增加了农业生产的难度。
3.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宅基地复垦需要配套的基础设施支持,但目前一些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无法满足复垦的需求。
4.缺乏专业技术:农村宅基地复垦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包括土地整理、水利设施建设、农田治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而在农村地区,专业技术人员相对不足。
二、农村宅基地复垦的建议1.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宅基地复垦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经济补贴,鼓励农民进行宅基地的合理复垦。
2.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土地管理制度,明确宅基地的产权归属和使用权,加强对农田质量的监管,提高农田的管理和保护水平。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农村地区的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农村宅基地复垦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4.加强科技支持: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地区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和质量。
引领农村宅基地复垦工作的科技进步,推广适用的复垦技术和方法。
5.加强农村宅基地的多元化利用:农民应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的多元化利用途径,例如发展乡村旅游、设立农家乐、开展农产品加工等,增加农村宅基地的经济效益。
6.鼓励农民参与组织合作:政府可通过鼓励农民组织合作社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形式,推动农村宅基地复垦的集体化经营,提高经济效益。
总之,农村宅基地复垦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政府、农民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技支持、多元化利用等多种措施,可以促进农村宅基地复垦工作的开展,提高农田的利用效益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宅基地审批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宅基地审批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宅基地作为中国农村土地利用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解决农民居住和生产所需的土地问题,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群众幸福感提升的关键环节。
然而,在宅基地审批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宅基地的合理利用,还妨碍了农民合法权益的实现。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整改措施,以促进宅基地制度的良性发展。
一、宅基地审批中存在的问题1. 审批流程繁琐。
当前,宅基地审批涉及多个部门、环节众多,导致整个审批流程异常复杂。
农民在申请宅基地时必须履行繁重的手续,包括提交土地使用证明、设计图纸等材料,申请人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增加了办事的难度。
2. 审批周期长。
由于宅基地审批流程复杂,各部门之间协同配合不足,导致审批周期长。
农民在等待审批结果的过程中,一方面无法及时开展农田开发和住房建设,另一方面可能面临被第三方侵占的风险。
长时间的审批周期严重侵犯了农民合法权益。
3. 审批标准不统一。
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对于宅基地审批的标准存在差异,导致农民在不同地方的权益受到不同程度的保护。
这种不统一的标准给农民带来了困扰,也增加了宅基地审批的不确定性。
4. 环境保护意识不强。
在一些地方,宅基地审批过程中存在着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缺乏关注。
在审批过程中,一些部门可能会忽略对宅基地周边自然环境的保护,导致了农田水源受到污染、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
二、宅基地审批中问题的整改措施1. 简化审批流程。
相关部门应加强协同配合,优化宅基地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
可以通过整合审批流程、推行在线申请等方式,实现流程的简化和信息的互联互通。
2. 缩短审批周期。
各相关部门应划定明确的时间节点并加强监督,确保宅基地审批时间在一定范围内。
同时,推行平行审批、并行审批等方式,提高审批效率,缩短审批周期,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保护。
3. 统一审批标准。
相关部门应加强沟通协调,制定统一的宅基地审批标准。
宅基地复垦土壤改良方案范文

宅基地复垦土壤改良方案范文一、前言。
咱现在要把那些闲置的宅基地变成肥沃的土地,这就像是给土地来个大变身。
不过呢,宅基地的土壤可能因为之前的建筑啥的,有点小脾气,不太适合马上种地,所以咱得给它整整容,哦不,是改良一下。
二、土壤现状分析。
1. 土壤结构。
宅基地的土壤经过长时间的压实,就像被捏紧的面团,变得特别紧实。
这样的土壤结构可不好,水不容易渗进去,空气也进不去,就像把植物的小脚丫给捂住了,它们可没法好好生长。
2. 肥力状况。
肥力那也是个问题。
之前盖房子的时候,可能把土里的好多营养物质都给破坏或者带走了。
就好比一个人本来身体里有很多营养,突然被抽走了一部分,变得虚弱了,这土壤也一样,缺乏氮、磷、钾这些植物爱吃的“食物”。
3. 土壤污染。
有些宅基地可能还存在一些污染。
比如说以前生活产生的垃圾残留,或者建筑材料留下的有害物质。
这就像土地里混进了一些坏东西,会影响植物的健康成长。
三、改良目标。
咱的目标就是让这片土壤变得疏松透气,就像给土地做个深呼吸;让肥力充足,变成植物的美食天堂;还要把那些污染都清理掉,让土地变得干干净净的。
四、改良措施。
1. 土壤疏松。
深翻。
首先呢,咱得用犁或者挖掘机把土深深地翻一翻。
这就像是给土地做个全身按摩,把那些紧实的土块都给打散。
深翻的深度最好能达到30 50厘米,这样才能让土壤从里到外都松松快快的。
添加有机物料。
光深翻还不够,咱得给土壤加点好东西。
像秸秆、树叶、锯末这些有机物料就是很好的选择。
把它们撒在土里,就像给土壤铺上了一层柔软的被子。
这些有机物料在土里慢慢分解,既能让土壤变得更疏松,还能增加土壤的肥力呢。
2. 肥力提升。
施肥。
肥料肯定不能少。
咱先施一些有机肥,像腐熟的农家肥,这就像是给土壤吃一顿大餐。
每亩地大概施个2 3吨就差不多了。
然后再根据土壤检测的结果,适当补充一些化肥,比如氮磷钾复合肥,缺啥补啥。
种植绿肥。
种些绿肥作物也是个好主意。
像紫云英、苕子这些绿肥植物,它们就像一群勤劳的小工人。
村庄复垦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村庄复垦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村庄复垦是指在原有村庄基础上进行重建和复兴,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
在农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村庄复垦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村庄复垦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制约因素,需要针对这些因素制定对策。
本文将探讨村庄复垦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一、村庄复垦的制约因素1.土地问题在村庄复垦过程中,土地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约因素。
由于中国的土地资源严重受限,很多村庄复垦项目都面临着土地不足的问题。
土地的质量和环境也会影响到复垦项目的实施。
2.资金问题村庄复垦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场地准备、基础设施建设、人员培训等多个方面。
由于农村经济的落后和资金来源的不足,村庄复垦经常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问题。
3.人才问题村庄复垦需要各类人才参与,包括规划设计师、建筑工程师、农业专家等。
由于农村地区的人才短缺问题,很多复垦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缺乏专业的人才支持。
4.政策问题政策对于村庄复垦的推动和保障至关重要。
由于政策的不完善和执行的不到位,很多复垦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政策上的阻碍。
5.生活习惯问题村庄复垦需要改变传统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推行新的理念和模式。
由于农民的传统观念和保守态度,很多复垦项目难以得到村民的支持和参与。
二、对策研究1.土地问题的对策针对土地问题,可以通过土地整理和调查,优化土地资源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可以加强土地保护和环境治理,确保土地的质量和环境的健康。
2.资金问题的对策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资金渠道,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进入村庄复垦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资金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民参与复垦项目。
3.人才问题的对策针对人才问题,可以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吸引海内外专业人才参与村庄复垦项目。
可以开展技能培训和转岗安置,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
4.政策问题的对策为了解决政策问题,可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中的几个问题及解决措施

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中的几个问题及解决措施【摘要】农村宅基地管理是当前农村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用地规划不合理导致宅基地利用效率低下,一些农民随意建造房屋影响了整体景观。
宅基地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关规定不明确容易引发纠纷。
宅基地违法建设现象严重,缺乏监督机制导致相关法律法规执行不到位。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宅基地管理规划,合理规划用地布局。
完善宅基地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规定,并加强执法力度,严惩违法建设行为。
也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宅基地管理工作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宅基地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可以更好地解决农村宅基地管理中的问题,促进农村建设的有序发展。
【关键词】农村宅基地管理、问题、解决措施、用地规划、管理制度、违法建设、监督机制、规划、执法力度。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户依法获得的用于居住和生产经营的土地。
近年来,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人口流动和乡村振兴等问题的日益突出,宅基地管理工作也逐渐成为农村治理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用地规划不合理导致宅基地过度集中或分散,使得农户不便利用土地进行生产或建设。
现行的宅基地管理制度存在漏洞,监管不严,导致一些农户违规占用宅基地建设房屋或开展其他活动。
宅基地管理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使得违法建设得不到及时制止和整治。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当加强宅基地管理规划,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利用宅基地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完善宅基地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加强执法力度和监督机制,制定更加严格的执法标准和措施,确保宅基地管理工作的规范和有效进行,维护农村宅基地管理秩序。
2. 正文2.1 宅基地管理问题农村宅基地管理问题是当前农村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一大难题。
宅基地是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的基础,宅基地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宅基地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些农村的宅基地用地规划存在不合理的情况。
农村宅基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宅基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农村宅基地利用存在的问题1.宅基地使用权证书和地籍档案不齐全2.宅基地转让限制3.宅基地分配不公4.宅基地使用违规二、农村宅基地利用对策1.完善宅基地管理制度2.建立健全宅基地分配机制3.规范宅基地使用审批流程4.加强宅基地使用监管正文农村宅基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宅基地使用权证书和地籍档案不齐全。
有些农村地区的宅基地使用权证书没有加盖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公章,使得其合法性受到质疑。
另外,地籍档案的管理也不完善,导致宅基地使用权的确认和转让存在困难。
2.宅基地转让限制。
农村宅基地只能在本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之间进行转让和买卖,不能对外部人员转让。
而且,宅基地与房屋之间不能分离转让,即必须是房屋和宅基地一起转让。
3.宅基地分配不公。
有些农村地区,宅基地的分配受到家庭背景、权力和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分配不公。
4.宅基地使用违规。
有些农户未经批准,私自改变宅基地用途,或者超面积使用宅基地,导致宅基地使用不规范。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对策:1.完善宅基地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宅基地使用权证书和地籍档案的审批、发放和管理制度,确保宅基地使用权的合法性和可追溯性。
2.建立健全宅基地分配机制。
实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宅基地分配原则,确保宅基地分配的公平性。
3.规范宅基地使用审批流程。
建立严格的宅基地使用审批流程,防止宅基地使用权的滥用和违规操作。
4.加强宅基地使用监管。
对宅基地使用情况进行定期巡查和监管,对违规使用宅基地的行为进行及时制止和处罚。
最新宅基地复垦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精品

最新宅基地复垦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精品宅基地复垦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民在不拆除旧房的情况下,在村外交通便利处毫无规划地兴建新房,导致大量闲置旧房的出现,另外,由于这些农民大部分时间工作在城市,进一步导致农村房子的空置[1-3]。
这样一种村外扩张、村内闲置、新房空置率高的现象称为农村空心化现象。
盲目扩张的新房宅基地,占用了大量的耕地资源,同时闲置旧房也占用了大量的土地,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进一步加剧了人地矛盾。
为了再利用空心村的废弃宅基地,盘活土地存量,近年来,全国各地政府大力开展宅基地复垦项目,把农村废弃的民居推倒复垦为耕地,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土壤是保障人类生存发展最珍贵的自然资源之一,是土地复垦的核心问题,是决定复垦成败与效益高低的关键因素。
而在宅基地复垦成耕地的过程中,虽然耕地的数量得到了增加,但目前农村宅基地复垦新增耕地的土壤通常存在瓦片石块多、物理结构破坏严重、土壤板结、通气性差、养分含量低等问题,很难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且其使用受到当地的自然环境、交通和人为活动等制约,因此通过分析前人对宅基地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进行评价,有助于更合理地重新利用复垦宅基地土地,做到“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景则景”[4]。
1 宅基地复垦适宜性评价随着土地开发整理的进行,对空心村和闲置土地进行整治,并对废弃宅基地复垦土地和未利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林爱文等[5]利用递阶模糊评价模型,对武汉市黄陂区的部分乡镇进行了适宜性评价,总结出了居民点用地整理适宜性的不同级别,为后续的土地整理提供了依据。
高燕等[6]通过比较各种土地整理适宜性评价方法,综合分析了泰安市岱岳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开展方向,为进一步开展土地整理工作提供了参考。
李德胜等[7]为了通过土地复垦使江西省崇仁县废旧宅基地和废弃砖瓦窑恢复农业生产能力,对项目区内复垦土地进行评价,评价各类型待复垦土地资源对各行业生产的适宜性和障碍因素,得出一级宜农用地占项目区面积的82.91%,二级林业用地占项目区面积的11.22%,三级适合改造成养殖水面占项目区面积的5.97%,从而为合理利用项目区待复垦土地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土地复垦方案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土地复垦方案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本文概述土地复垦,作为土地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土地复垦方案往往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土地复垦的效果,也制约了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
因此,本文旨在深入剖析土地复垦方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对土地复垦方案实施现状的梳理和分析,本文期望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推动土地复垦工作的科学、有效实施,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本文首先将对土地复垦方案的实施背景和意义进行简要介绍,明确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接着,通过对相关文献和资料的梳理,分析当前土地复垦方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资金短缺、技术瓶颈、政策执行不力等。
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深入剖析这些问题的成因和影响。
本文将从政策、技术、资金等多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解决土地复垦方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提供有益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土地复垦工作的改进和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案,推动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土地复垦方案实施现状分析随着环境保护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理念的不断深入,土地复垦工作在我国已逐渐受到重视。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土地复垦方案的实施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当前,我国土地复垦方案实施的主要现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土地复垦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和监管机制,导致各地在土地复垦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和不规范性。
土地复垦的资金投入不足,限制了复垦工作的深入开展。
再次,土地复垦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地区缺乏先进的复垦技术和设备,影响了复垦效果。
土地复垦方案的实施还受到一些社会因素的制约。
例如,农民对土地复垦的认识不足,缺乏参与复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土地复垦与农业生产、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矛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复垦工作的推进。
土地复垦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及保证措施

土地复垦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及保证措施一、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因工期任务紧,在进场开工令签发后,会立即进行施工,保证在约定的期限完工。
同时考虑施工现场环境因素对施工可能带来的不便和影响,及时与相关方面沟通协调,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克服施工困难。
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噪音,合理安排施工材料进场和运输及渣土清运时间,做好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协调工作,自行负责垃圾清运所有工作;施工期间会做到文明施工,注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注意施工噪音及卫生问题,严格遵守当地政府部门规定的施工禁令和文明施工要求;材料选用业主推荐品牌的材料。
工期紧、涉及施工专业工种较多、设计新颖、工程质量要求高,与其它专业间交叉作业频繁,给工程的管理带来较大的难度。
在建设过程中,我公司承诺确保安全文明施工。
根据本工程的重难点,特制定以下措施:(一)、管理工作方面的重点、难点的施工控制措施1、项目分布广,总平面组织难度大需对现场平面布置精心策划安排,施工总体组织部署,特别是施工临建设施布置及场内交通组织,给施工用地综合利用等规划组织提出严格的要求。
2、立体交叉多本工程涉及多工种作业,施工过程中立体交叉无可避免,作为总承包管理,施工过程协作配合难度很大。
施工中本工程主要承建单位必须编制切实可行的配合协调措施,才能使施工顺利进行。
3、本工程施工复杂,工期紧,安全、文明施工是工程的管理重点之一。
本工程涉及工序类别多、施工期间存在多级交叉,必须保证合理的有序的施工组织。
大型设备多,用电设备多,高峰期用电量大,地下作业环境湿度大,安全用电管理又是一重点。
本工程现场狭窄而工程量大,现场平面布置和交通动态规划是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和文明施工的重点。
4、工期难度分析:施工项目复杂,工艺以及施工质量要求高,如何确保在最合理的时间内实现本工程的施工目标,保证工期将是本工程的施工难点,增加人力,分层分区施工是确何工期的最佳途径。
每一分项目分成若干个班组流水作业,按工序作业是实现本工程工期的另一途径,整个施工路径通畅,有充足的人力资源人力(包括足够的班组人力及材料采购人员),可实现本工程工期目标。
宅基地审批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宅基地审批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在我对宅基地审批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进行深度和广度评估后,我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和理解。
宅基地审批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审批程序复杂繁琐:当前的宅基地审批程序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和繁琐性,涉及多个不同的部门和环节,导致审批时间长、效率低下。
这给宅基地的合法性认定和审批过程中的权益保障带来了一定困难,也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2. 国土资源分配不均衡:目前宅基地审批中,一些地方存在着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导致有些地方宅基地审批难度大,而有些地方审批相对容易。
这给公平公正的审批带来了一定挑战,也加剧了地区发展的不平衡。
3. 宅基地管理制度不健全:宅基地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还不健全,缺乏明确的规范和有效的监管机制。
一些地方对宅基地管理不重视,导致宅基地的开发使用存在乱象和无序状态,严重影响了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整改措施:1. 简化审批程序:应当进一步简化宅基地审批的程序和环节,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
可以采用信息化手段,引入电子审批系统,提高审批的透明度和效率。
2. 建立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建立宅基地资源的均衡配置机制,确保资源配置的公平公正,不让宅基地审批成为地方利益的工具。
可以考虑制定宅基地审批的指导意见,统一资源配置的标准和程序。
3. 完善宅基地管理制度:应当完善宅基地管理制度,明确宅基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建立健全的宅基地权益保护机制。
加强对宅基地管理的监督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个人观点和理解:宅基地是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的土地承载体和发展空间,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意义。
宅基地审批问题涉及的不仅是一个行政审批程序,更关乎着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在整改措施上,我认为要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建立健全的宅基地管理制度和监管机制,使宅基地的审批更加公正、高效、便利。
复垦整改实施方案

复垦整改实施方案一、问题背景:复垦是指对于已经退耕还林还草的土地,进行一定的整理、改造,使其实现适宜农业生产或其他人类活动利用的过程。
一些地方因为之前的复垦工作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制定复垦整改实施方案,以提高复垦工作的效果。
二、问题分析:1.组织管理不到位:复垦相关部门之间协调不足,责任不明确,导致工作的执行效果不理想。
2.专业技术不足:原复垦工作中,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和支持,导致复垦方案设计不合理,工作效果有限。
3.资金投入不足:复垦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现有资金不足以支持工作的顺利进行,导致实施效果不佳。
4.环保意识薄弱:在复垦工作中,未能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影响了复垦的效果。
三、整改目标:1.提高组织管理:明确复垦工作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确保组织管理的到位。
2.加强专业技术支持:引入专业的复垦技术人员,进行复垦方案设计,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确保复垦工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提高复垦效果。
4.强化环保措施:在复垦工作中,加强环保意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环境污染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
四、整改方案:1.调整组织架构:设立专门的复垦管理机构,明确负责复垦工作的部门和人员,建立协调机制。
2.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引入复垦领域的专业团队,为复垦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包括方案设计、技术指导和监督。
3.增加资金投入:增加复垦工程的资金投入,确保资金的充足和合理利用,提高复垦工作的效果。
4.加强环保意识:在复垦工作中,加强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确保复垦工作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
五、实施计划:1.组建复垦管理机构:建立专门的复垦管理机构,招聘专业人员,负责统筹复垦工作,明确各个责任部门的职责。
2.调整复垦工程方案:由专业团队进行复垦方案设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复垦工程方案。
3.提供专业技术指导:专业团队为复垦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包括工作的实施方法、技术要领等,确保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宅基地复垦土壤改良方案范文

宅基地复垦土壤改良方案范文一、引言。
咱这宅基地复垦可是个大好事儿,就像给土地来一场新生的派对。
不过呢,这复垦后的土壤可能有点小脾气,需要咱好好调理调理,这就有了这个土壤改良方案。
二、宅基地复垦土壤现状分析。
# (一)土壤结构问题。
1. 以前宅基地上都是房子、院子啥的,人走来走去,还有各种建筑活动,把土壤压得死死的,就像一块硬邦邦的大饼,土壤里的孔隙都被挤没了,空气和水都很难进去,这对植物生长可太不友好了。
2. 因为长期被建筑物覆盖,土壤的分层也乱了套,不像正常土壤那样有规律的表层、中层和底层结构。
# (二)土壤肥力状况。
1. 肥力那是相当低啊。
宅基地上没有什么植被覆盖,土壤里的有机物都快被耗尽了。
就好比一个人饿了好久,没什么力气干活一样,这土壤也没什么劲儿来滋养植物。
2. 氮、磷、钾这些植物生长必需的养分严重缺乏。
以前在宅基地上也没什么施肥的机会,不像农田那样有农作物的滋养循环。
# (三)土壤污染情况。
1. 虽然宅基地不像工业用地那样有严重的化学污染,但也存在一些小问题。
比如生活污水的渗漏可能会使土壤中的盐分增加,还有一些残留的建筑材料,像油漆、涂料的小碎屑等,可能会含有微量有害物质。
三、改良目标。
1. 咱的首要目标就是把土壤结构变得疏松多孔,就像给土壤做个深呼吸的训练,让空气和水能自由进出,恢复正常的土壤结构。
2. 要让土壤肥力大增,变成肥沃的“黑土地”,让氮、磷、钾等养分充足起来,这样不管种啥都能茁壮成长。
3. 消除土壤里那些可能存在的小污染,让土壤变得干净又健康。
四、改良措施。
# (一)疏松土壤结构。
1. 深翻。
这就像给土壤来个全身按摩。
用大型的犁地设备,把土壤深翻个30 40厘米,把底下紧实的土翻上来,让它们也见见世面,透透气。
深翻的时候可以顺便把一些残留的建筑垃圾挑出来,像小石块、碎砖头啥的,这些东西留在土里就像小刺一样,会影响植物扎根。
2. 加入疏松材料。
往土里撒一些稻壳、麦秸或者锯末。
宅基地审批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宅基地审批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 背景介绍在我国,宅基地是指农村集体所有权组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依法向农村居民个人或家庭承包的用于建房居住的土地。
宅基地政策的实施,对改善农村居民居住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过去的宅基地审批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整改和改进。
2. 存在的问题(1)审批不规范:部分地方在宅基地审批中存在程序不规范、审批时间过长等问题,导致农民等待时间过长,影响了他们的生产和生活。
(2)土地资源浪费:一些地方在审批宅基地时存在审批面积过大、滥用土地资源等问题,导致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
(3)权益保护不到位:在一些地方,宅基地审批中存在权益保护不到位的问题,导致农民在宅基地流转、拆迁补偿等方面的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护。
3. 整改措施(1)规范审批程序:对宅基地审批中的程序进行规范化,明确审批流程,简化审批手续,加快审批速度,为农民提供更高效、便捷的审批服务。
(2)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严格控制宅基地审批面积,严格按照政策要求进行审批,避免滥用土地资源,确保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3)加强权益保护:完善宅基地流转、拆迁补偿等方面的政策,加强对农民权益的保护,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宅基地审批中存在的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通过规范审批程序、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权益保护等措施,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居住条件。
要注重与农民的沟通和协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宅基地政策更符合实际情况,更有利于农民的利益。
希望未来在宅基地审批中能够更加人性化、科学化,为农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保障。
总结回顾宅基地审批中存在的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社会问题,需要各方力量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通过深化改革、规范审批流程、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权益保护等措施,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居住条件。
农村拆旧复垦实施的难点与建议

农村拆旧复垦实施的难点与建议首先,农村拆旧复垦面临着资金难题。
拆旧复垦涉及到拆除农村旧房,修建新房,以及对农田进行整理等,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然而,目前农村地区资金匮乏,无法满足拆旧复垦的需求。
为此,可以通过建立专项资金制度,吸引社会资本的参与,加大财政投入等方式解决资金问题。
其次,农村拆旧复垦往往涉及到土地权属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农村土地的权属往往不清晰,甚至存在纠纷。
在拆旧复垦的过程中,涉及到土地征地、流转、确权等一系列程序,容易引发土地纠纷。
建议加强土地确权的法律保护,加快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权属制度,确保农民权益不受侵犯。
再次,农村拆旧复垦的实施还面临着技术难题。
传统的农村建设工艺和标准滞后于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新建的农村房屋和其他设施往往存在质量问题。
为此,建议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推广先进的农村建设技术,提高农村建设质量。
此外,拆旧复垦还面临着农民的思想观念和习惯问题。
由于长期生活在农村地区,农民对于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和建筑习惯有着固有的观念和习惯,对于新的建设规划和生活方式存在抵触情绪。
为此,建议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民对拆旧复垦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同时注重尊重农民意愿,灵活调整拆旧复垦的具体方案。
最后,农村拆旧复垦的实施还面临着政府部门的执法问题。
由于农村地区的复杂性和治理难度大,一些地方政府执法力度不够,导致拆旧复垦难度增加。
因此,需要强化政府部门的监管能力,加强对农村拆旧复垦工作的组织和管理,确保政策的有效执行。
综上所述,农村拆旧复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难点。
然而,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土地权属制度,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宣传教育农民以及加强政府执法等措施的推行,可以有效解决难点,推动农村拆旧复垦工作的顺利进行。
拆旧复垦困难情况汇报

拆旧复垦困难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城乡建设不断推进,拆迁复垦工作也在不断开展。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就拆旧复垦工作中的困难情况进行汇报,希望引起重视并寻求解决之道。
首先,拆旧复垦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拆迁对象的多样性。
在城市和农村的拆迁工作中,拆迁对象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建筑物和土地,包括老旧房屋、工厂厂房、农田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拆迁对象,需要我们采取不同的拆迁方式和复垦方案,增加了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
二是拆迁过程中的社会稳定问题。
在一些拆迁工作中,由于涉及到的利益关系复杂,可能会引发一些社会矛盾和纠纷。
这不仅增加了拆迁工作的风险,也给当地社会稳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三是复垦资源的匮乏。
在一些地区,由于土地资源紧缺,复垦工作面临着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在拆迁后,寻找新的土地资源进行复垦,增加了工作的难度。
四是资金和人力资源的匮乏。
在一些地区,由于资金和人力资源有限,导致拆迁复垦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这就需要我们寻求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以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
针对上述困难,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解决:一是加强政府引导和监督。
政府部门可以加强对拆迁复垦工作的引导和监督,确保工作按照规定和标准进行,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和矛盾。
二是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
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拆迁复垦工作的宣传和教育,增强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减少社会矛盾和纠纷的发生。
三是加大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加大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的匮乏问题。
四是增加对拆迁复垦工作的投入。
政府和社会可以增加对拆迁复垦工作的投入,提供更多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支持,以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拆旧复垦工作中存在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就一定能够克服这些困难,顺利完成拆迁复垦工作,为城乡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希望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关注并支持我们的工作,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农村宅基地复垦的现现状与建议

农村宅基地复垦的现现状与建议第一篇:农村宅基地复垦的现现状与建议农村宅基地复垦的现现状与建议罗文斌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民对住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致使20世纪90年代初期,一股“弃老宅、划新宅、占耕地”的建房浪潮袭卷全国农村。
在改善广大农民居住条件的同时,一方面是大量良田被占,耕地的日益减少;另一方面是大量旧宅基地被废弃,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因此,开展农村荒旧宅基地的复垦工作,对于我国这个人地关系紧张的国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开展宅基地复垦,是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近年来,我市各地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坚持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用地、集约发展的原则,大力开展宅基地复垦,取得了明显成效。
随着复垦工作的深入推进,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
一、开展宅基地复垦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实耕地占补平衡。
在当前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大背景下,可用耕地逐年减少,土地控制更为严格。
开展宅基地复垦工作,对闲置土地、废弃民居及临时搭建设施进行规划重整,能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确保“占一补一”,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2.有利于拓展工业发展空间。
农村宅基地复垦实行1∶1置换建设用地政策,且置换的指标不纳入当年新增总量控制。
通过宅基地复垦,把废弃民居推倒整理为耕地,用新增耕地面积来置换城市建设用地,盘活土地存量,缓解建设用地紧张的矛盾,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
3.有利于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在开展宅基地复垦工作中,进行村庄整治和环境美化,调整农村建筑物的散乱布局,并配套完善水、电、路等设施,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改变农村脏、乱、差的面貌,优化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水平。
4.有利于增加村级集体收入。
一方面,开展宅基地复垦,可获得上级政府的奖励和补贴,这对于很多村来说是一笔不少的收入。
复垦乱象自查自纠方案

复垦乱象自查自纠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被迅速占用和破坏,导致了大量的荒地和废弃土地的产生。
为了有效利用这些废弃土地并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我国加大了对废弃土地的复垦力度。
然而,在复垦过程中,一些乱象也随之而来,比如复垦过程中存在着违规占用土地、恶意破坏生态环境等现象。
为了解决这些乱象,我们制定了此复垦乱象自查自纠方案。
二、自查自纠内容1. 违规占用土地(1)现象:在复垦过程中,一些单位和个人存在着违规占用土地的行为,比如未经审批擅自占用荒地进行建设等。
(2)自查自纠措施:对已复垦的土地进行排查,核实土地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违规占用行为。
加强对复垦过程中土地使用的监管,确保土地使用符合规定。
2. 恶意破坏生态环境(1)现象:一些单位和个人在复垦过程中存在恶意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比如乱倒垃圾、滥伐树木等。
(2)自查自纠措施:强化对复垦现场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存在的生态破坏行为。
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引导广大农民参与到土地复垦工作中来。
3. 资金管理不规范(1)现象:在复垦过程中存在着资金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比如资金使用不透明、财务管理混乱等。
(2)自查自纠措施:建立健全资金监管制度,严格规范资金使用流程,确保复垦资金的合理使用。
加强对复垦项目的资金审计,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
4. 管理措施不到位(1)现象:在复垦过程中存在管理措施不到位的问题,比如复垦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管理混乱等。
(2)自查自纠措施:加强对复垦现场的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确保复垦工作的安全有序进行。
加强对复垦工程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
三、自查自纠流程1.明确自查自纠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建立健全自查自纠工作机制。
2.开展自查自纠前,对复垦项目进行全面排查,确定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3.对复垦现场进行全面检查,核实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整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宅基地复垦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民在不拆除旧房的情况下,在村外交通便利处毫无规划地兴建新房,导致大量闲置旧房的出现,另外,由于这些农民大部分时间工作在城市,进一步导致农村房子的空置[1-3]。
这样一种村外扩张、村内闲置、新房空置率高的现象称为农村空心化现象。
盲目扩张的新房宅基地,占用了大量的耕地资源,同时闲置旧房也占用了大量的土地,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进一步加剧了人地矛盾。
为了再利用空心村的废弃宅基地,盘活土地存量,近年来,全国各地政府大力开展宅基地复垦项目,把农村废弃的民居推倒复垦为耕地,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土壤是保障人类生存发展最珍贵的自然资源之一,是土地复垦的核心问题,是决定复垦成败与效益高低的关键因素。
而在宅基地复垦成耕地的过程中,虽然耕地的数量得到了增加,但目前农村宅基地复垦新增耕地的土壤通常存在瓦片石块多、物理结构破坏严重、土壤板结、通气性差、养分含量低等问题,很难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且其使用受到当地的自然环境、交通和人为活动等制约,因此通过分析前人对宅基地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进行评价,有助于更合理地重新利用复垦宅基地土地,做到“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景则景”[4]。
1 宅基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随着土地开发整理的进行,对空心村和闲置土地进行整治,并对废弃宅基地复垦土地和未利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林爱文等[5]利用递阶模糊评价模型,对武汉市黄陂区的部分乡镇进行了适宜性评价,总结出了居民点用地整理适宜性的不同级别,为后续的土地整理提供了依据。
高燕等[6]通过比较各种土地整理适宜性评价方法,综合分析了泰安市岱岳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开展方向,为进一步开展土地整理工作提供了参考。
李德胜等[7]为了通过土地复垦使江西省崇仁县废旧宅基地和废弃砖瓦窑恢复农业生产能力,对项目区内复垦土地进行评价,评价各类型待复垦土地资源对各行业生产的适宜性和障碍因素,得出一级宜农用地占项目区面积的82.91%,二级林业用地占项目区面积的11.22%,三级适合改造成养殖水面占项目区面积的5.97%,从而为合理利用项目区待复垦土地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曲衍波等[8]通过评价北京市平谷区的农村居民点整理后耕地质量的等级,发现适宜整理的面积为1 922.07 hm2,整理后一等耕地到五等耕地分别占12.75%,21.69%,40.54%,15.36%和9.66%,通过对耕地进行分级,确定出适合进行农业种植的区域和需要进行生态保护的区域,合理地利用待复垦土地。
乔亮等[9]通过分析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和养分含量等16种指标因子,对重庆市涪陵区农村宅基地复垦土地进行了评价,确定了该区不同样地耕地地力水平,为在复垦中如何操作及是否需要培肥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陆家赋等[10]根据交通条件、灌溉条件、土壤质地、有机质以及速效养分氮磷钾基本现状等因素,对钦州市钦南区荒废农田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得出钦南区荒废农田属于宜耕类,适宜再被利用成耕地。
张鸣等[11]运用GIS软件,对浙江省富阳市胥口镇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将土地划分为宜耕地、较宜耕地、临界宜耕地,确定了宜耕地和较宜耕地适合发展成耕地,而临界宜耕地则用作经济林比较合适。
刘长胜等[12]通过综合分析土层厚度、土壤质地等指标,对广西柳城县未利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得出了宜农类、宜林类和不宜利用类的土地面积分别有2 152.71,31 208.52 ,35 913.98 hm2,为土地整理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依据[12-14]。
2 宅基地复垦中存在的问题
2.1 土壤结构破坏
土壤结构是指土壤颗粒的排列与组合形式。
良好的土壤结构是指团粒结构丰富,孔隙度合理,既能保水保肥,又能为植物根系提供充足的氧气,同时疏松的土壤有利于植物根系的下扎及对水肥的利用,能为植物的健康成长提供很好的基础条件。
但我国农村建房的材料大多是砖石等材料,地基已经过人为活动反复地踏实。
在宅基地复垦过程中,往往是比较粗放地用推土机将旧房或废弃宅基地进行推倒并整平土地。
这样就导致大量的砖石等材料进入土壤,整地过程中的机械活动又对土壤进行再次的压实。
郑红丽等[13]对重庆农村宅基地复垦土壤进行调查发现,复垦土壤的表层一般来源于地基
翻耕土或土墙捣碎土,而这两者都经过人类活动,已经被夯实,因此在捣碎成为复垦土壤时,其比耕作土要紧实。
王谊[14]通过对样本区域宅基地复垦过程的调查发现,农村宅基地复垦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拆除物,这些拆除物主要为建筑废料,除废墙土被全部用作覆土工程以增加复垦后土层厚度外,大多数废料都被当作建筑垃圾随意堆放丢弃或填埋。
宅基地复垦土壤必须要经过一定的培肥措施才能达到耕作土的要求。
任顺荣等[15]将有机肥、秸秆和脱硫石膏改良剂进行不同组合,设置了不同处理对宅基地复垦设施土壤进行培肥,发现增施有机肥、秸秆和改良剂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并且与基础土壤相比,土壤容重下降了16.35%~25.45%,土壤总孔隙度增加了14.62%~21.51%,其中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分别增加了11.89%~15.66%和25.55%~38.32%,并且与对照相比土壤渗水系数提高了12.0~17.4倍,增加了土壤的透水透气性。
张宏等[16]通过分析6种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得出各种种植模式均极显著地降低了土壤容重和砾石含量,明显增加了土壤孔隙度和土壤团聚体。
张露等[17]通过测定山地丘陵区不同复垦年限空心村整治后土壤的物理指标,发现随着复垦年限的增加,土壤黏粒含量、pH值、容重、电导率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随着复垦年限的增加,土壤物理特性趋于良好。
2.2 土壤的肥力状况
土壤的肥力是指土壤能够提供和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能量的能力。
土壤为植物提供了除碳氢氧以外的所有其他养分元素,包括N、P、K、Ca、Mg、S、Fe、Mn、Zn、Cu、B、Mo、Cl、Ni等。
由于生物小循环的作用,植物和动物残体进入土壤,形成有机质,而有机质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元素,相当于植物的养料库。
另外,有机质还影响着土壤的物理性状,即团粒结构的形成;制约着土壤生物的活动,即有机质含量多的地方,土壤生物种类相应地比较丰富。
由于宅基地几乎不存在人类的耕作活动,并且在复垦过程中,通常会存在表土剥离的现象,因此宅基地复垦土壤相当于是生土,其肥力通常较常规耕作土要低。
陈莉萍等[18]对江苏省仪征市丘陵地区复垦土地进行取样,分析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养分指标,发现4种复垦土壤类型(废砂石矿复垦、废土窑复垦、废庄台复垦、农地整理)的土壤养分含量较常规农田低。
黄耀华等[19]对重庆市涪陵区农村宅基地土壤进行研究发现,超过70%的复垦地土壤直接由宅基地墙体推倒、破碎、平整而成,土壤有机质缺乏,有效磷多处于中等至偏低水平。
对宅基地复垦土壤进行一定的培肥操作能提高宅基地复垦土壤的肥力。
张绪美等[20]以太仓市复垦整理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整理区土壤碱解氮的现状,结果表明太仓市复垦整理区土壤氮素水平已经达到中等级别。
任顺荣等[15]研究不同培肥方式对宅基地复垦设施土壤的影响,发现增施高量有机肥能够提高宅基地复垦土壤的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其中有机质和速效钾分别比对照提高了65.22%,66.53%,而水解氮和速效磷则是对照的2.31倍和3.26倍。
张宏等[16]通过轮种不同作物,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发现6种种植模式除对土壤pH值、全氮和全钾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外,不同处理间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并且轮种胡豆-玉米是最好的提升复垦宅基地土壤养分含量和改善土壤结构的种植模式。
2.3 土壤的生物性质
土壤生物包括各种微生物和原生动物,其中微生物和原生动物都以有机残体为食,发挥着分解者的作用。
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植物和动物残体,将这些残体中的有机养分变为矿质养分归还到土壤中;同时产生各种胞外酶、刺激素,促进植物的生长,增强植物的抗病抗逆能力;部分微生物在次级代谢中还产生有机酸,可以保持植物根际弱酸性环境,水解被土壤固定的养分,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微生物的活性越高,越有利于腐殖质的形成,就越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从而影响土壤的物理结构和化学养分的形态。
复垦土壤由于经过压实或人为的破坏较大,土壤中微生物和原生动物数量和种类很少,但通过不同方式的培肥,复垦土壤的生物活性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谭向平等[21]通过增施有机肥、菌肥、化肥等不同培肥方式对复垦宅基地进行培肥,发现宅基地土壤经过一轮培肥后,放线菌的数量显著增加,另外土壤转化酶、脲酶、磷酸酶、芳基硫酸酯酶、脱氢酶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
樊文华等[22]研究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不同复垦年限及复垦模式对复垦土壤生物肥力的影响,发现随着复垦年限的增加,土壤微生物总数逐渐增加,最高的已与原地貌相当,并且在0~20 cm的表土层中,细菌数量占95%以上,远大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