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片扩散工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扩散工艺培训

一、扩散目的

在P 型衬底上扩散N 型杂质形成PN 结。达到合适的掺杂浓度ρ/方块电阻R □。即获得适合太阳能电池PN 结需要的结深和扩散层方块电阻。

R □的定义:一个均匀导体的立方体电阻 ,长L ,宽W ,厚d R= ρ L / d W =(ρ/d) (L/W)此薄层的电阻与(L / W )成正比,比例系数为( ρ /d )。这个比例系数叫做方块电阻,用R □表示: R □ = ρ / d

R = R □(L / W )

二、太阳电池磷扩散方法

1、三氯氧磷(POCl 3)液态源扩散(本公司现在采用的方法)

2、喷涂磷酸水溶液后链式扩散

3、丝网印刷磷浆料后链式扩散

三、磷扩散的基本原理

三氯氧磷(POCl 3)在高温下(>600℃)分解生成五氯化磷(PCl 5)和五氧化二磷(P 2O 5),其反应式如下:

生成的五氧化二磷(P 2O 5)在扩散温度下与硅反应,生成二氧化硅(SiO 2)和

由上面反应式可以看出,三氯氧磷(POCl 3)热分解时,如果没有外来的氧(O 2)参与其分解是不充分的,生成的五氯化磷(PCl 5)是不易分解的,并且对硅有腐蚀作用,破坏硅片的表面状态。但在有外来O 2

存在的情况下,五氯化磷(PCl 5)会进一步分解成五氧化二磷(P 2O 5)并放出氯气(Cl 2)其反应式如下:

生成的五氧化二磷

(P 2O 5)又进一步与硅作用,生成二氧化硅(SiO 2)和磷原子,由此可见,在磷扩散时,为了促使五氯化磷(PCl 5)充分的分解和避免五氯化磷(PCl 5)对硅片表面的腐蚀作用,必须在通氮气的同时通入一定流量的氧气 。在有氧气的存在时,三氯氧磷(POCl 3)热分解的反应式为:

三氯氧磷(POCl 3)分解产生的五氧化二磷(P 2O 5)淀积在硅片表面,五氧化二磷(P 2O 5)与硅反应生成二氧化硅(SiO 2)和磷原子,并在硅片表面形成一层磷-硅玻璃,然后磷原子再向硅中进行扩散。三氯氧磷(POCl 3)液态源扩散方法具有生产效率较高,得到PN 结均匀、平整和扩散层表面良好等优点,这对于制

作具有大面积结的太阳电池是非常重要的。

五氧化二磷(P

2O

5

)与空气中的水会发生反应,生成偏磷酸。偏磷酸对呼吸道

有刺激性。眼接触可致灼伤,造成永久性损害。皮肤接触可致严重灼伤。

四、扩散工艺基本程序

1、清洗饱和:

初次扩散前扩散炉石英舟首先进行TCA清洗。清洗结束后对石英管进行饱和,即运行正常扩散工艺。(初次扩散前或停产后恢复生产及石英舟清洗后,必须对石英管及石英舟进行饱和。)

2、升温装片:

打开大氮,调节气体流量到指定数,使炉管升温。装片时须戴好口罩和干净的棉布及乳胶手套,用石英吸笔依次将硅片从白片盒中吸出插入石英舟。双面扩散一个槽插入一片,单面扩散一个槽插入背靠背两片。

3、进炉稳定:

用石英舟叉将装满硅片的石英舟放在碳化硅桨上,保证平稳,用步进电机缓缓推入炉管。稳定炉管,使炉管内温度达到工艺设定值,管内气体趋于稳定。稳定时通入定量氧气,使硅片表面形成一层SiO

2

,使扩散速度更均匀。前氧适用于多晶工艺。

4、通源驱入:

待炉管温度均升到设定温度,通入小氮(携带磷源的少量氮气)及氧气,设定气体流量及通入时间。通源是磷在硅片表面扩散的过程。通源指定时间后,关闭小氮,通入大氮,进行驱入。驱入是磷向硅片内部扩散,扩结深,同时降低表面浓度。驱入时通入定量氧气,可与管内残留的磷源充分反应,并可与管内的五

氯化磷(PCl

5

)反应,避免其腐蚀硅片表面

5、出炉检验:

驱入指定时间后,将碳化硅桨退出炉管,待石英舟冷却用石英舟叉抬下。从炉口到炉尾的顺序均匀抽取六片硅片进行方阻测试。检验合格后可卸片,不合格返工。

五、扩散后检验

1、外观检验:

观察硅片表面颜色是否均匀,有无偏磷酸滴落,及崩边缺角等。

2、方块电阻检验:

用四探针测试仪测量方块电阻,记录下测量数据.单晶扩散方块电阻控制在

40-50Ω/

□之间,多晶扩散方块电阻控制在58-68Ω/

之间。

六、四探针检验原理

四根探针的间距s 相等, 针尖在同一平面同一直线上。当被测样品的几何尺寸比探针间距s 大许多倍时,R □=Rs

实际上硅片有一定大小,因此采用修正因子C 表示。C 根据被测硅片的尺寸和探针的间距而定,对于不同的长度l 、宽度 a 、厚度b 和探针间距s ,C 的参考值会有所不同。

通常四探针间距s 约为1mm, 那么a/s 远大于40,由下表可知,修正因子C=4.532

七、影响R □大小的因素 1、温度的影响:

温度的高低,将决定硅片表面的杂质浓度的高低和P-N 的结深 2、时间的影响:

通源时间、驱入时间 3、小N 2的影响: 流量的多少 4、源瓶的温度:

决定瓶内的蒸汽压,温度越高,挥发性能越大 5、氧气流量:

影响到三氯氧磷的反应程度和PSG 的厚度,进而影响到磷的扩散 6、其它因素:

设备密封性、硅片电阻率及表面洁净状况、源瓶内三氯氧磷的多少

八、扩散改善方向

扩散改善方向主要为方块电阻的均匀性。方块电阻不均匀性包括片内不均匀

I V C I V I V Rs •=•≈•=5324.42π

在10%左右。

九、等离子刻蚀的目的

腐蚀硅片表面的SiO2,以及一定厚度的Si,以达成截断硅片内部回路。

十、什么是等离子体

随着温度的升高,一般物质依次表现为固体、液体和气体。它们统称为物质的三态。当气体的温度进一步升高时,其中许多,甚至全部分子或原子将由于激烈的相互碰撞而离解为电子和正离子。这时物质将进入一种新的状态,即主要由电子和正离子(或是带正电的核)组成的状态。这种状态的物质叫等离子体。它可以称为物质的第四态。

十一、等离子刻蚀的原理

等离子体刻蚀是采用高频辉光放电反应,使反应气体激活成活性粒子,如原子或游离基,这些活性粒子扩散到需刻蚀的部位,在那里与被刻蚀材料进行反应,形成挥发性反应物而被去除。这种腐蚀方法也叫做干法腐蚀。

具体到我们公司来说,刻蚀就是去除扩散中在硅片表面形成的磷,以防止电池内部形成回路。主要过程是,先将腔体内抽成真空,然后通过变压器将380V,50Hz的工业用电转化为高压电,再通过缠绕在腔体上的线圈,产生强磁场,将CF4电离,形成F-离子,腐蚀硅片表面的SiO2,以及一定厚度的Si,以达成截断硅片内部回路的目的。

十二、等离子刻蚀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