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检修规程1-28(DOC)
2024年电动机的检修维护规程(三篇)

2024年电动机的检修维护规程1目的确保电动机处于最佳运行或备用状态2适用范围适用于电动机的检修维护工作。
3职责3.1运行班负责按本规程对电动机进行检修维护工作。
4工作流程4.1电动机保养4.1.1每周清洁电动机,清除电动机外壳上的灰尘和污物,以利散热。
4.1.2检查传动装置是否可靠,皮带松紧是否适中,传动装置有无损坏。
4.1.3检查和清洁接线盒。
清除合里灰尘及污物,测量绝缘电阻。
并检查压线螺钉有无松动和烧伤,拧紧螺母。
4.1.4检查各固定螺丝钉及接地线。
检查接地螺钉,端盖螺钉及轴承盖螺钉是否紧固,接地是否可靠。
4.1.5每季度检查轴承。
拆下轴承盖,检查轴承是否缺黄油,拆下一边端盖,检查气隙是否均匀,以判断轴承有无磨损。
4.1.6检查传动装置是否可靠,皮带松紧是否适中,传动装置有无损坏。
4.1.7检查和清洁起动设备,清扫外壳灰尘污物,检查触头有无烧伤,接触是否良好,擦净触头接线头有无烧伤和电蚀,动作是否一致,接地是否可靠,测量绝缘电阻不低于0.5兆欧。
4.1.8每年抽芯检查一次。
4.1.9检修完毕,应填写《电动机检修保养记录》。
4.2电动机拆卸4.2.1拆卸前,应清理好现场,准备好工具,并在接线头、端盖与外壳、轴承盖与端盖等上做好标记,以便装配时各归原位,保证装配质量。
卸下皮带或脱开联轴器的连接销。
4.2.24.2.3拆去接线盒内的电源接线和接地线。
4.2.4卸下底脚螺母和垫圈。
4.2.5卸下皮带轮或联轴器。
4.2.6卸下前轴承外盖。
4.2.7卸下前端盖。
4.2.8卸下风叶罩。
4.2.9卸下风叶。
4.2.10卸下后轴承外盖。
4.2.11卸下后端盖。
4.2.12抽出转子。
4.2.13卸下前后轴承及前后轴承的内盖。
4.3电机的装配步骤与拆卸步骤相反4.4主要零部件的拆装方法4.4.1皮带轮或平轴器的拆装,拆卸时,先在皮带轮或联轴器与转轴之间做好位置标记,拧下固定螺钉和销子,然后用拉具慢慢地拉出。
如果拉不出,可在内孔浇点煤油再拉。
电动机的检修维护规程范本(2篇)

电动机的检修维护规程范本一、引言电动机是现代工业生产中常见的设备,其稳定运行对于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高效率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电动机的正常运行,需要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工作。
本文将介绍电动机的检修维护规程,以帮助操作人员正确、有效地进行电动机的维护工作。
二、检修工具准备1. 扳手、梅花扳手、螺丝刀等常见工具2. 电压表、万用表等电气测量工具3. 绝缘测试仪、绝缘棒等绝缘测试工具4. 温度计、震动仪等检测工具5. 清洁工具,如喷气枪、刷子、吸尘器等三、外观及检查1. 检查电机外壳是否有异常现象,如变形、破损等。
2. 检查终端盖是否完好,没有松动。
3. 检查接线盒、端子是否紧固,无烧焦痕迹和松动。
4. 检查电机通风口是否清洁,无积尘或异物堵塞。
5. 检查轴承润滑状态,是否需要加油或更换润滑脂。
四、电气检测1. 使用电压表、万用表等电气测量工具,检测电机的绝缘电阻。
2. 使用绝缘测试仪、绝缘棒等绝缘测试工具,对电机的绝缘性能进行测试。
3. 检测电机的绝缘电阻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4. 检测电机的绝缘电阻是否稳定,无异常波动。
5. 检测电机的接地是否正常,接地电阻是否合格。
五、润滑检查1. 检查轴承润滑油位,是否需要补充润滑油。
2. 检查润滑脂的浓度和黏度,是否需要更换润滑脂。
3. 检查润滑系统的工作情况,是否存在渗漏或堵塞现象。
4. 清洁润滑系统,确保润滑油的清洁度和正常流动。
六、热度检查1. 使用温度计等检测工具,测量电机各部件的表面温度。
2. 检测电机的温度是否超过允许的范围。
3. 检测电机运行时是否存在过热现象,如异味、烟雾等。
七、震动检查1. 使用震动仪等检测工具,检测电机运行时的震动情况。
2. 检测电机是否存在异常的振动频率和幅度。
3. 检测电机支撑结构是否稳固,是否松动。
八、清洁工作1. 使用喷气枪、刷子等清洁工具,清洁电机的外壳和通风口。
2. 使用吸尘器等清洁工具,清洁电机的内部,清除积尘和异物。
电动机检修技术规范标准完整版

电动机检修技术规范标准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电动机检修技术规范目录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2 引用标准3 电动机的检修周期电动机的大修周期电动机的小修周期4 电动机的检修项目大修项目小修项目5 电动机的检修工艺及质量标准大修前的准备工作电动机的解体定子的检修及质量标准转子的检修及质量标准轴承的检修及质量标准6 电动机的组装、试运及验收电动机的组装电动机的试验电动机的试运及验收7 电动机线圈重绕工艺线圈重绕准备制作绕线模和线圈下线与整形试验检查浸漆与烘干8 电动机常见故障及捧除前言本标准规定了神化阳光发电公司电动机的小修、大修、特殊项目检修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下列人员应熟悉或掌握本规程全部或部分内容:1.生产副厂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
·2.检修分厂电气副主任、电气专责。
3.检修分厂电气检修班长及电气检修人员。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我厂电动机的标准大、小修项目及质量验收标准等内容,适用于我厂各电动机的检修。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SD230—87发电厂检修规程GB755—87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3 电动机的检修周期电动机的大修周期机组所属的主要高低压电动机(含直流电动机)随该机组同时大修备用时间长的电动机、机组所属闸门电动机,可适当延长大修周期其它公用系统电动机,每三年大修一次临时性大修由电机运行情况决定。
新安装电动机投运一年后大修一次。
防护等级为开启式的电动机每两年大修一次。
电动机电气预防性试验电动机的组装、试转与验收。
小修项目打开电动机非负荷端端盖及前后轴承盖检查,必要时更换轴承油。
测量定转子空气隙及非负荷端内电动机的小修周期机炉所属的高、低压电动机随机组小修进行。
机电检修及检查制度范本

机电检修及检查制度范本一、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机电设备的检修及检查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生产。
所有相关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要求进行操作,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机电设备的检修及检查工作。
三、定义及缩略语1. 机电设备:指公司内的各类电机、泵、风机、变压器、电线电缆等设备。
2. 检修:指对机电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的工作。
四、基本要求1. 所有机电设备必须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检修,以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 检修工作必须由经过培训合格的人员进行,不得擅自进行操作。
3. 检修期间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完整。
五、检修计划1. 检修计划由设备管理人员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护要求进行制定,并报告公司领导审批。
2. 检修计划包括设备的名称、检修周期、检修内容等内容,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检修操作流程1. 检修人员在进行检修之前,必须对设备进行清洁,并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2. 检修人员按照设备的维护手册进行操作,进行必要的润滑、清洗、更换零部件等工作。
3. 检修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佩戴相关的防护用具,并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 检修人员对检修后的设备进行测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七、检修记录和报告1. 检修人员必须在检修过程中记录有关设备的信息,包括检修时间、检修内容、使用的工具和材料等。
2. 检修人员需将检修记录整理成报告,并及时提交设备管理人员进行审核和归档。
3. 设备管理人员需根据检修报告,对设备的维护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并作出相应的维护计划。
八、设备的巡检和保养1. 检修人员需定期对机电设备进行巡检,监测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2. 巡检记录需详细记录设备的运行参数和异常情况,并及时上报设备管理人员。
3. 设备管理人员根据巡检记录,确定保养计划,并指定专人进行设备的保养工作。
九、不合格设备的处理1. 发现不合格设备的,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检修和维护。
电动机检修工艺规程

电动机检修工艺规程第一章电动机的检修周期和标准项目第一节电动的检修周期1. 机、炉附属设备电动机的大、小修,随其主体设备的大、小修期限2. 封闭式厂用电动机的大修期限一般为三年,开启式厂用电动的大修期限为二年。
3. 给水泵电动机的大修期限随机械部分同步进行。
4.大修期限为两年以上的电动机,每年小修1~2次。
第二节电动机检修的标准事项一、大修的标准项目有:1. 大修的准备工作。
2. 电动机的解体和抽转子。
3. 定子的检修。
4. 转子及轴承的检修。
5. 电动机的组装和试验。
6. 辅属部件的检修。
7. 检修后的试运行。
二、小修的标准项目:1. 轴承的检查2. 电动机的清扫。
3. 出线盒的检修。
4.绕线电动机集电环及电刷的检查。
5.辅属部件及起动装置的检查和绝缘电阻的测量。
6.消除运行中发现的设备缺陷。
第二章电动机大修的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第一节电动机大修的准备工作1. 大修前班组应根据设备的状况,制订出检修计划,并报车间审批。
2. 作好工具、材料、备品的准备,制订特殊项目的安全技术措施。
3.工作负责人必须了解所修设备的缺陷,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本次检修的要求。
4. 集工前负责人应向本组成员交待质量、进度要求。
安全技术措施,特殊检修项目,应消除的设备缺陷。
第二节电动机的拆卸和解体1. 拆线头时应作好记录,接线螺丝要保存好,并把电缆头支撑牢固,避免折伤电缆。
2. 起吊和搬运电动机时,要注意防护电缆头,切勿碰伤或损坏电缆。
3. 电动机地脚下的垫片,应注意分别存放起来。
4. 检修用的钢丝绳和起重用具,应检查好,要有可靠的安全系数。
拴挂要牢固,位置要适当。
5. 电动机解体前应先测量一次绝缘,并做好记录,高压电动机应用2500V的摇表测量,低压电动机应用500~1000V的摇表测量,转子回路应用500V的摇表测量。
6. 拆卸的电动机零件应妥善保管避免丢失,应作记号的均应做好记录。
7. 拆端盖时电机的端盖有顶螺丝者,应用顶螺丝把端盖顶下来,无顶螺丝者若端盖难撬下时,应用扁凿子从结合缝处凿开,但应注意不要损环结合面,一旦结合面被凿起刺时,应用锉刀修整好,否则装上端盖后止口合不严,造成端盖歪斜,用撬棍撬端盖时,应使伸进端盖内的部分向端盖侧撬,不得反撬,以防撬坏端部线圈。
电动机检修规程

低压电动机检修规程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本规程规定了电动机的检修项目,检修周期,检修方法。
1.2本规程适用于生产现场低压交流电动机的检修。
2标准检修项目和检修周期2.1大修标准项目2.1.1开工前的准备工作2.1.2分解电机2.1.3定子检修2.1.4转子检修2.1.5轴承检修2.1.6控制装置检修2.1.7 电动机组装2.2电动机小修标准项目2.2.1清扫检查电动机及控制装置2.2.2消除存在的缺陷2.2.3检查轴承油质,必要时清洗换油2.2.4有注油嘴的电机,三个月注油一。
2.3检修周期2.3.1电机的大修、一年一次,小修半年一次3标准项目检修3.1开工前的准备3.2分解电机3.2.1分解引线3.2.2测量绝缘并作好记录3.2.3电机移位3.2.4拆联轴器3.2.5拆下风罩3.2.6拆下外风扇3.2.7拆端盖3.2.8抽转子3.3检修定子3.3.1检查铁芯3.3.1.1首先风机吹净灰尘,然后用无水清洗剂将定子除净油污。
3.3.1.2铁芯应无变形,无碰伤,无熔点,无锈斑,固定紧固。
有锈斑时,应用钢丝刷刷掉,并涂硅钢片漆。
3.3.1.3通风孔应畅通,有堵塞时应清干净3.3.2检修线圈3.3.2.1用无水清洗剂仔细除去线圈上的油污和灰尘3.3.2.2线圈绝缘应良好漆面光洁、不变形、不变色;尤其槽口处,发现异常必须处理3.3.2.3绑线、垫块、固定环等应紧固齐全。
松动时要重绑或加垫,并刷漆3.3.2.4各焊接口,包括引出线鼻子,均应焊接良好,无过热现象。
有过热时重新焊接3.3.2.5测直流电阻和绝缘应合格3.3.2.6检查线圈等部位,油腐蚀严重,漆面脱落过多的要重新喷漆3.3.2.7检查出线套管应干净、无裂纹、无脱胶、接线盒完好、密封3.3.3检查端盖3.3.3.1用布和清洗剂把端盖擦净3.3.3.2检查端盖应完好。
无裂纹变形和缺块,轴承室应光洁,所有螺孔完好3.4检修转子3.4.1检查铁芯3.4.2检查鼠笼导条3.4.2.1检查铜条(或铝板条)及短路环应焊接良好,联接牢固,应无裂纹和开焊3.4.2.2对于铸铝型转子,端部突出部分起风扇作用,应齐全完好3.4.3检查转子绕组和滑环(或整流子)3.4.3.1对转子绕组要求同静子绕组,尤其要注意绑线和固定环完好3.4.3.2用干燥洁净的压缩空气吹净滑环表面及两侧用清洗剂除净油污3.4.3.3检查滑环和连线,应接触良好,牢固3.4.3.4滑环表面应光滑,无烧伤,不平度不大于0.5 mm,偏心度不大于0.1 mm3.4.4.检查风扇3.4.4.1风扇应干净、光洁、平直、无碰伤和变形3.4.4.2叶片应牢固,铆钉完好、紧固。
电机维修工安全操作规程(2篇)

电机维修工安全操作规程一、前言电机维修工作是一项具有一定风险的工作,为了确保维修工作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本规程旨在指导维修工在电机维修工作中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最大程度地保障维修工的人身安全。
二、维修前准备1. 在进行电机维修工作之前,需检查所使用的工具和设备是否完好无损,如有损坏或故障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2. 维修工必须佩戴符合规定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3. 维修工应事先了解电机的详细情况,包括型号、技术参数、使用环境等,以便更好地进行维修工作。
三、维修操作1. 在进行任何维修操作之前,维修工必须将电机切断电源,并使用专用工具进行现场测试,确保电机已经完全断电。
2. 维修工在进行电机维修时,必须按照安全操作指南操作,并牢记以下原则:a. 维修工作必须由专业人员负责,不得擅自进行操作。
b. 在拆卸、组装电机的过程中,维修工应注意锁紧螺丝的顺序和力度,防止因疏忽而导致安全事故。
c. 维修工在检修电机时,应先检查电机的接线是否正确牢固,避免因线路故障造成危险。
d. 维修工必须严格按照维修手册和技术规范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或省略步骤。
e. 在维修工作过程中,应保持工作区域整洁,确保安全通道畅通,避免绊倒和误伤事故的发生。
四、应急处理1. 在突发情况下,如发生火灾、电击等意外事故,维修工必须立即停止维修工作,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2. 维修工应具备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能够在事故发生时进行正确的急救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
五、维护保养1. 维修工在维修完一台电机后,应对工作区域进行清理,归档维修记录并提交给相关部门。
2. 维修工应定期检查已维修的电机,确保维修质量,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3. 维修工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六、总结电机维修工作的安全性与高效性对于工厂的正常生产运行至关重要。
维修工必须严格按照本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做到知己知彼,确保维修工作的安全性和质量。
电动执行器检修规程

电动执行机构检修作业指导书1 编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9000-20002 适用范围适用于角行程和直行程电动执行机构的检修工作3 检修人员、工具盒材料的配备1)检修人员:在检修过程中,必须由两人及以上人员工作,必要时,由相关专业工艺人员配合,同时明确检修负责人,并组织检修、分工明确,对检修工作中的安全和检修质量负责。
2)工器具和材料:万用表摇表试电笔活动扳手一字螺丝刀十字螺丝刀内六角扳手尖嘴钳导线对讲机4 工作程序1)由检修负责人办理检修工作票,严格按照工作票管理制度,认真填写工作内容和安全措施。
2)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做好防触电、防滑、防高空坠落等措施。
5 工作内容1)停电动执行机构的电源并验电2)打开电动执行机构位置发送器及主板端盖,清理并检查接线;同时进行触点核对;然后进行行程核对,如有需要应对力矩进行确认。
3)检查减速箱,油脂是否满足齿轮润滑,齿轮无任何损坏且咬合应准确4)将手轮置于手动位置,操作手轮,执行机构转动应平稳,无卡涩和异常声音。
5)位置反馈信号的调整(模拟量):将操作手轮置于电动位置,投入电源,当执行处于全关时,调节调零装置,输出4mA,当执行机构处于全开时,调节满度装置,输出20 mA,反复调整,直到信号无偏差为止。
6)调整行程限位开关:当执行机构处于全关位置时,关行程开关应断开,当执行机构处于全开位置时,开行程开关应断开。
行程开关调整好后,手动将执行器操作至中间位置,进行电动远程试操作,反复操作2—3次,确认行程反馈信号无误。
6检修质量外观完整无损,铭牌标志清楚,各端盖加固紧密无进水可能,开关方向正确,绝缘电阻符合要求,位置反馈电流可调,执行机构转动平稳灵活,无卡涩现象和异响,制动可靠,减速箱油脂合格,位置反馈电流调整误差不得大于±1%。
电动机运行维护规程范文(三篇)

电动机运行维护规程范文电动机是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电动设备,它为工作设备提供动力,并且在许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电动机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有必要制定一套运行维护规程。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份电动机运行维护规程范本,以下为其详细内容:一、电动机的日常检查及维护1. 定期检查电动机的外观是否完好,有无损坏、渗漏等情况。
2. 检查电动机的通风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清理通风道路的灰尘和杂物。
3. 检查电动机的轴承是否润滑良好,必要时添加或更换润滑油。
4. 检查电动机的绕组是否出现异常,如温度过高等情况,及时处理。
5. 定期检查电动机的绝缘电阻,确保其达到规定的要求。
6. 检查电动机的定子和转子是否有松动或异常噪音,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二、电动机的运行注意事项1. 在启动电动机前,应确保其电源和负载设备的状态正常。
2. 电动机在启动前,应检查其电源电压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过载保护装置。
3. 电动机的启动次数和运行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避免频繁启停或长时间连续运行。
4. 在电动机运行期间,应注意电流和电压的波动情况,避免过载运行。
5. 电动机在运行时,应注意负载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电机的工作方式以适应负载需求。
6. 当电动机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机检修,并寻找故障原因进行排除。
三、电动机的维护保养措施1. 定期检查电动机的润滑系统,并及时更换和添加润滑油。
2. 定期清理电动机的风道和散热片,确保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定期检查电动机的接线端子和连接螺栓是否松动,及时进行紧固。
4. 定期检查电动机的轴承和密封装置,确保其正常工作。
5. 定期清洁电动机的外壳和表面,保持其整洁、干燥。
6. 经常检查电动机的运行记录和维护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四、电动机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项1. 在操作电动机时,必须穿戴合适的工作服和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2. 在对电动机进行检修和维护时,必须切断电源,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电动机检修工艺规程

为保障ISO质量体系顺利有效的进行、保证维修产品质量满足客户要求,提高工作效率。
根据本公司现状和具体情况,对电机检修质量控制过程加以规范,特制定本工艺规程。
1.电机进厂对客户设备进行入厂登记、检查确认1.1由专人负责填写客户设备进厂登记表,妥善保管存档,并在合适位置挂上《质量跟踪卡》。
1.2由专人负责测量电器原始数据,并将原始数据填写在《质量跟踪卡》的相关栏目中。
1.3《质量跟踪卡》随电机在检修过程中周转。
各工序负责的检修项目完成后,操作工人在《质量跟踪卡》定子或转子栏中填写上具体实施(做)的项目内容并签字。
1.4电机完成出厂时,《质量跟踪卡》由专人负责取下交技术部妥善保管、存档、备查。
2.检修项目2.1电动机解体、清除灰尘、清洗污垢。
2.2电动机定子的检修。
2.3电动机转子的检修。
2.4电动机轴承的检修。
2.5冷却系统的检修。
2.6绕线转子电机滑环的检修。
2.7直流电机电枢的检修。
2.8直流电机电刷装置的检修。
2.9复装前对各零部件的验收。
2.10电动机的装配。
2.11试运行3.检修前的准备工作3.1检修负责人必须掌握所检修电机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确定检修项目。
3.2根据检修项目,制定检修进度、工时计划、调配人员。
3.3检修前,检修负责人必须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教育。
3.4检修人员必须根据具体的检修项目,准备好工具及专用工具,对起吊工具要认真仔细检查。
4.解体的工艺要求4.1电动机检修一般注意事项:4.1.1使用抽转子的工具(比如拐臂、假轴、横梁等)要牢固、钢绳、吊带、卡环应符合受力标准并完好。
4.1.2检修场地要有足够的照明,定子膛内检查要使用低压行灯。
4.1.3检修所使用的电动工具(如手电钻、手提砂轮等)使用时一定要接好接地线,并要可靠。
4.1.4在解体过程中,端盖、钢丝绳、工具等任何东西都切忌碰触定子线圈端部。
滑环、风扇等部位要保护好。
4.1.5转子端部线圈,换向器、鼠笼端环、滑环引线绝缘套及风扇均不得作为着力点或支撑点。
电气维修操作规程范本(2篇)

电气维修操作规程范本一、安全须知1. 必须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绝缘手套、绝缘鞋等。
2. 确保维修工作区域内无明火、易燃物品等安全隐患。
3. 在维修过程中,严禁与电气设备发生直接接触,以防电击事故发生。
4. 在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使用专业的安全绳索及工具,确保自身安全。
5. 禁止单人进行高风险的电气维修操作,必须配合工友进行工作。
二、维修操作步骤1. 进行电气维修前,必须断开电源,使用电压表等工具确保无电流通过此设备。
2. 在开始维修前,对维修区域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消除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3. 使用合适的工具打开设备的外壳,进行问题排查。
4. 在出现电气故障时,先检查电源线路是否正常连接,并更换损坏的电线或插座。
5. 使用万用表等测试仪器检测电气设备是否存在电压泄露或短路现象。
6. 对于电气元件的更换,应注意其型号和规格的匹配,严禁使用不合适的元件。
7. 完成维修后,重新启动电源,检测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8. 维修结束后,清理维修现场,将工具归位、清洁,并做好维修记录。
三、常见维修问题及处理方法1. 电路短路:首先关闭电源,检查电源线路是否短路或接触不良,修复线路,重新启动电源。
2. 设备启动失败:检查电源供应是否稳定,排查设备内部元件是否故障,进行相应更换或修复。
3. 电气设备发热:检查设备通风是否良好,清理设备内积尘,确保散热正常。
4. 设备无法正常工作:检查设备控制电路、传感器等元件是否损坏,修复或更换故障元件。
5. 电气设备漏电:使用万用表进行电气测试,定位漏电点,采取合适的绝缘措施。
四、维修记录1. 每次进行电气维修操作时,应做好详细的维修记录,包括维修时间、维修内容、更换元件等。
2. 维修记录应保存至少两年,方便后续追溯设备维修历史。
3. 按照统一的维修记录格式填写,确保信息的规范性和可读性。
五、紧急情况处理1. 在发生电气事故时,立即切断电源,并通知相关人员及时处理。
2. 在紧急情况下,如无法切断电源,应当采取绝缘措施,确保人员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设备检修规程《电动机篇》第一篇电动机1 异步电动机1.1 检修周期1.1.1小修:一般异步电动机为3~6个月。
1.1.2 大修:以实际运行小时累计数、两次大修之间的间隔期与平时的状态监测相结合来决定,特殊电机按周期检修。
1.1.2.1 电动机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检修:1.1.2.1.1冲击脉冲计测量最大分贝值dBM大于40dB,最大分贝值与地毯分贝值(dBM—dBC)之差大于15dB;1.1.2.1.2滚动轴承温度超过85℃;1.1.2.1.3三相电流的差值大于三相电流平均值的10%;1.1.2.1.4 运行中电动机出现《电气设备事故处理规程》电动机篇第1.1条所述的其它异常情况。
1.1.2.2 实际运行小时数为下列情况者,应根据状态监测数据制定检修计划:1.1.2.2.1运行条件恶劣、周围环境温度高的二极电动机,运行超过6000h;一般环境下运行超过10000h;1.1.2.2.2运行条件恶劣、周围环境温度高的四极电动机,运行超过10000h;一般环境下运行超过15000h;1.1.2.2.3六极以上电动机,运行超过20000h;1.1.2.2.4距上次检修时间超过五年者。
11.1.2.3特殊电动机的检修周期为:1.1.2.3.1电动阀五年;1.1.2.3.2 吊车电动机三年。
1.1.2.4其它没列入累计运行小时的电动机,根据状态监测情况随时进行检修。
1.2 检修项目1.2.1 小修项目1.2.1.1电动机不拆开端盖进行检修,仅做外部清理。
1.2.1.2检查引线头是否有松动或过热现象。
1.2.1.3测量电动机绝缘电阻和吸收比。
1.2.1.4检查电机进线口的密封情况。
1.2.1.5检查外壳接地线。
1.2.1.6打开轴承外小盖检查轴承状况及润滑脂的油质、油量情况,必要时加油。
有加油装置的电机,清除废油脂。
1.2.1.7调整和更换电刷。
1.2.1.8检查清扫电动机的附属设备。
1.2.1.9检查清扫冷却系统。
1.2.2大修项目1.2.2.1完成全部小修项目。
1.2.2.2 电动机解体检查。
1.2.2.3 定子的检修(包括吹扫和清洗)。
1.2.2.4 转子及滑环的修理(包括吹扫和清洗)。
1.2.2.5 轴承的检查、修理和更换(包括轴承座、胶木垫板和绝缘套管检查)。
2电气设备检修规程《电动机篇》1.2.2.6 在进行以上各项工作中,所有拆动的隔爆面要进行清理、除锈、敷防锈油并检查隔爆面的完整性。
1.2.2.7 冷却系统及其它部分的修理。
1.2.2.8 电动机的装配、试验和试运。
1.3 电动机的解体1.3.1 解体前准备电动机解体前,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如工具、场地、原始数据的记录,结构较复杂的应绘制草图、作标记、测量绝缘电阻等)。
检修工具应摆放整齐。
1.3.2 联轴器的拆卸1.3.2.1 选用合适的拆卸工具,严禁乱敲乱打,做到文明检修。
1.3.2.2 遇到轴锈蚀或配合过盈,可采用煤油浸泡、喷涂去锈或采用加热的方法;如果轴端有明显变形,必须先用合适的方法修理后再行拆卸。
1.3.2.3拆卸过程中,严禁损坏联轴器的机械加工面和轴端面中心孔。
1.3.3风罩的拆卸在拆卸带加油装置的电机风罩时,应先拆除加油管。
1.3.4外风扇的拆卸外风扇一般都有专供拆卸用的丝孔,选用合适的起拔工具即可拆卸,拆卸前应先拆除防甩档圈。
对于配合较松的外风扇也可采用撬棍撬,但注意不能损坏风扇。
1.3.5前后端盖的拆卸在不损坏端盖的机械结构和防爆面的情况下,可采3用顶丝顶和撬棍撬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拆卸,大中型电动机端盖必须用起重工具略微吊起进行拆卸。
1.3.6抽转子抽转子可采用专用工具或钢丝绳进行,注意事项如下:1.3.6.1不应碰伤转子、轴承、风扇、滑环和线圈;1.3.6.2如用钢丝绳拴转子,必须衬以木垫,以防转子在钢丝绳上滑动;1.3.6.3转子抽出后,应放在木板上,两边塞斜木,不使转子滚动,如放在木架上应注意不使精度高的机械加工面损坏。
1.3.7定子的检修1.3.7.1定子检修时应用压缩空气将通风沟和线圈端部吹扫干净,空气要洁净,不能含有油和水,同时可用竹签或木签清理。
1.3.7.2定子线圈上的油泥污垢,先用木质绝缘板制成的剔片刮除,再用四氯化碳或SS-25洗涤剂进行清洗,清洗过程中应注意通风、换气,防止着火或中毒。
1.3.7.3检查绕组端部与加强环、线圈与线圈之间以及端部是否松驰,绝缘衬垫、垫块是否磨损或脱落,绑线是否崩断等,修理处应刷虫胶漆,如刷绝缘清漆,必须先进行干燥。
1.3.7.4检查绕组绝缘是否老化、龟裂、脱落,是否有放电烧焦痕迹,引出线橡胶护套是否硬化裂口及脱落,如有上述问题,应重新加强绝缘。
4电气设备检修规程《电动机篇》1.3.7.5检查定子铁芯有无局部发热变色,有无松动迹象,有无与转子铁芯相摩擦,是否断裂歪倒,发现问题要找出原因,不能修理的应记录在案。
检查电机内是否留下杂物。
1.3.7.6测量绝缘电阻,线圈电压在1000V及以下者,用1000V或500V摇表,其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0.5兆欧。
对于6kV电动机定子选用2500V摇表,其绝缘电阻不应低于(接近运行温度时)1MΩ/kV。
1.3.7.7防爆电动机应检查机座止口上的防爆面,如有锈蚀应用砂布打光,再涂以201防锈剂,也可用润滑脂涂抹。
1.3.8转子的检修1.3.8.1用压缩空气吹扫通风槽,其方法与本篇第1.3.7.1条相同。
1.3.8.2检查各径向通风道撑铁有无松动、摩擦等情况,如有应采取点焊等加固措施。
1.3.8.3鼠笼式转子要检查端环、鼠笼条有无异常,如为铜导体绕组,应检查铜条与端环的接触是否良好,如有放电、烧黑、脱焊现象,应进行相应修理,铸铝转子一般只在怀疑有故障的情况下才作断条试验。
1.3.8.4检查风扇、平衡盘、平衡块是否松动、移位,如在运行中出现振动,怀疑动平衡有问题时,应作动平衡试验。
1.3.8.5绕线式转子应测量绝缘电阻,用500V摇表摇测不得小于0.5MΩ,三相滑环应光滑平整,当不平滑状况5超过0.5mm且在运行中发生火花者应进行车削,车削时以车削平整为限度,尽可能减小车削量,再用00#砂布打磨光,检查短路三相滑环的刀闸是否烧伤,接触是否良好,检查其在轴上滑动是否灵活,并加少许润滑脂。
刀闸导电接触面修理后涂以电力复合脂。
1.3.8.6检查转子绕组与绑线的绝缘状况,必要时要加强绝缘。
1.3.8.7转子绕组的油污清洗按本篇第 1.3.7.2条执行。
1.3.8.8进行转轴主要加工面的检查及轴承的配合和防爆面的检查。
我厂自行改造的JBO系列高压电机、BJO 系列低压电机和YAg系列增安型电机轴承与端盖一般采用间隙配合,其他电机轴承与端盖按基轴制二级精度第二种或第三种过渡配合,转轴与轴承按基孔制二级精度第二种或第三种过渡配合,联轴器和外风扇按基轴制二级精度第三种过渡配合。
如果转轴与轴承内套以及轴承外圈与轴承室发生松动或摩擦,可采用车削—镀铬—磨的工艺处理。
1.3.8.9轴两端“C”型中心孔是为压装轴承、联轴器、风扇等而设置的,检修时应保护好,加装堵头,无堵头的填满废润滑脂。
1.3.9滚动轴承的清洗、检查和装配1.3.9.1如果不需要更换轴承可以不拆卸,在轴上进行清洗,需要更换时,选择专用起拔工具,先拆下轴档圈或卡环。
6电气设备检修规程《电动机篇》1.3.9.2增安型电动机还需检查定子与转子间径向单边气隙最小值,不应小于规定值见表1。
1.3.9.3轴承用煤油清洗,严禁在防火防爆现场使用汽油,在清洗时可将轴承在硬木上敲击,装在轴颈上的轴承可用压缩风边吹边转动清洗,在清洗过程中应检查轴承内外套和滚动体是否有毛点、锈蚀、脱皮或凹坑等缺陷,检查保持架是否松动过大、变形、断裂,铆钉是否完好,否则应进行更换。
清洗完后用压缩空气将轴承盖内的煤油吹干。
1.3.9.4新更换的轴承,应在轴承分析仪上进行测试,合格后方可使用,其标准见表2。
78电气设备检修规程《电动机篇》1.3.9.5轴承间隙的检测:用测量轴承间隙的专用工具来进行检测,以提高检测精确度。
滚动轴承允许轴向间隙为0.3mm。
滚动轴承允许径向间隙值如表3。
1.3.9.6 在选用滚动轴承时,应根据电机的转速综合考虑,转速越高,其游隙应相应大一些,以尽可能改善其润滑情况。
1.3.9.7轴承的装配方法有多种,轴径在60mm以下的可采用专用钢套打入法,轴径较大者可利用轴端“C”型中心孔和专用胎具压入,也可用热装法(如油加热法和涡流加热法),其加热温度不得超过100℃,油加热应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轴承装配后应自然冷却,不得强制冷却。
1.3.9.8润滑脂填入:1.3.9.8.1无加油装置的轴承,使润滑脂平保持架,内外小盖腔内添入1/2至2/3的润滑脂;1.3.9.8.2有加油装置的电动机,轴承内小盖腔内应加9满,轴承外小盖不加油;1.3.9.8.3同一轴承不得加入不同牌号的润滑脂;1.3.9.8.4轴承润滑脂要在轴承装在轴上冷却后加注,密封轴承如要采用电加热的方式装配,最高温度不能超过90℃。
1.3.10端盖的检查和处理1.3.10.1端盖与轴承的配合按基轴制二级精度第一种间隙配合选用,并采用轴承内外小盖夹紧轴承外套的结构,以消除大盖装配时的困难及轴承跑外套的缺陷。
1.3.10.2端盖拆卸后,检查有无裂纹及搭子掉落、精度受损、端盖变形等,对损伤的端盖必要时应该更换。
拆卸时不得过分敲打。
1.3.11冷却系统的检修及其它检查修理1.3.11.1检查外风扇是否有裂纹和掉片。
1.3.11.2检查导管和风门,并消除泄漏之处。
必要时,应对空气导管重新刷漆,空气过滤器上的灰尘和油垢应加以清除。
1.3.11.3在检修冷却系统时,必须同时检查测温点、风扇及其它附属装置。
1.3.11.4清洗内外轴承盖,检查有无缺陷,有轴承套的应检查与轴承的配合是否有“跑套”现象。
1.3.11.5加油管、加油杯只作外壳清洗,不得沾污内部润滑脂,并检查其是否完好。
1.3.11.6检查绕线式电动机的刷架及刷握,刷架应固定牢固,刷握表面无灼痕,弹簧的弹性正常,刷握与刷10电气设备检修规程《电动机篇》架之间绝缘良好,绝缘电阻应大于100MΩ,刷握形状正规,排列整齐,与电刷间应有0.1~0.3mm间隙。
1.3.12装配1.3.12.1将转子装入定子腔内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可按第1.3.6条所规定的执行,只是工序相反而已,但此时转子已经清洗、检查并修理完好,应格外小心操作,注意清洁,不得碰撞损伤定子、转子线圈,不得将异物带入定子腔内。
1.3.12.2端盖装配应尽量避免猛力敲打,因为敲打是使端盖变形的主要原因,敲打只能在毛坯面上进行,严禁在粗糙度要求高的机械加工面上敲打。
有条件的尽量采取压入法或者用木槌敲击。
1.3.12.3轴承盖在装配时,其螺栓应涂油脂以防锈,最好将内轴承盖止口拉入端盖内,再对称上紧,防止装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