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练习题详解(1).doc

合集下载

年公务员行测真题及解析数量关系与常识判断

年公务员行测真题及解析数量关系与常识判断

年公务员行测真题及解析数量关系与常识判断公务员行测考试是公务员招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主要考查考生的数量关系与常识判断能力。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行测,本文将提供一些年公务员行测真题以及对应的解析,重点关注数量关系与常识判断。

一、数量关系题1. 根据下列数据,判断哪个为假?已知:A与B比较,A的数量是B的2倍;C与D比较,C的数量是D的3倍;D与E比较,D的数量是E的4倍;E与F比较,E的数量是F的5倍。

A) A比D多B) B比F少C) E比D少D) C比B多解析:根据题干所给的比例关系,我们可以推算出各个选项的数量关系。

A选项表示A比D多,假设D为1,则A为2,但实际题干中A与B的数量关系是2:1,所以A选项为假。

B选项表示B比F少,假设F为1,则B为5,但实际题干中B与F的数量关系是1:5,所以B选项为假。

C选项表示E比D少,假设D为1,则E为4,但实际题干中D与E的数量关系是4:1,所以C选项为假。

D选项表示C比B多,假设B为1,则C为3,实际题干中C与B 的数量关系是3:1,所以D选项为真。

综上所述,只有D选项为真,故选D。

二、常识判断题2. 根据下列信息,判断哪个为假?已知:工厂A的生产效率比工厂B高;工厂B的生产效率比工厂C高;工厂C的生产效率比工厂D高;工厂D的生产效率比工厂E高;工厂E的生产效率比工厂F高。

A) 工厂A的生产效率最高B) 工厂F的生产效率最低C) 工厂D的生产效率最高D) 工厂B的生产效率最高解析:根据题干所给的信息,我们可以推算出各个选项的常识判断。

A选项表示工厂A的生产效率最高,根据题干中的信息,A的生产效率比B高,B的生产效率比C高...依次类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A的生产效率不是最高,所以A选项为假。

B选项表示工厂F的生产效率最低,根据题干中的信息,E的生产效率比F高,所以F的生产效率最低,故B选项为真。

C选项表示工厂D的生产效率最高,根据题干中的信息,D的生产效率比E高,E的生产效率比F高,所以D的生产效率最高,故C选项为真。

国家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数学运算)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

国家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数学运算)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

国家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数学运算)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4. 数量关系数量关系数学运算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试题呈现一道算术式或是表述数字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

1.一个四位数“口口口口”分别能被15、12和10整除,且被这三个数整除时所得的三个商的和为1365,问四位数“口口口口”中四个数字的和是多少?A.17B.16C.15D.14正确答案:C解析:以题末“数字之和”为突破口,联想到“能被3或9整除的数”的判定方法。

这个四位数能被15整除,15能被3整除,则这个数一定能被3整除,它的各位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选项中只有15能被3整除,直接锁定答案C。

2.设有三个自然数,分别是一位数、两位数和三位数,这三个数的乘积为2004,则三数之和是多少?A.100B.180C.179D.178正确答案:B解析:将2004进行质因数分解,2004=2×2×3×167。

由于乘数中有一个是两位数,所以只能是2×2×3=12,则一位数和三位数就分别是1和167,即2004=1×12×167。

1+12+167=180,选B。

3.有两种中药分别重25千克和15千克.将这两种中药分别平均分成若干份,并且两种药每份的重量也相等,那么请问至少分成多少份?A.3B.5C.8D.19正确答案:C解析:依题意,每一份的重量应既是25的约数,也是15的约数。

要想分成的份数尽可能地少,每一份的重量应尽可能地大。

即每一份的重量应是25和15的最大公约数,是5。

总份数是(25+15)÷5=8。

4.甲、乙、丙、丁四个人去图书馆借书,甲每隔5天去一次,乙每隔11天去一次,丙每隔17天去一次,丁每隔29天去一次。

如果5月18日他们四个人在图书馆相遇,问下一次四个人在图书馆相遇是几月几号?A.10月18日B.10月14日C.11月18日D.11月14日正确答案:D解析:每隔5、11、17、29天去一次,即每(5+1)、(11+1)、(17+1)、(29+1)天去一次,再次相遇经过的天数为6、12、18、30的最小公倍数。

国考数量关系题目及答案

国考数量关系题目及答案

国考数量关系题目及答案文章开始:国考数量关系题目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它主要考察考生在数量关系方面的逻辑推理和计算能力。

解决这类题目需要灵活运用数学和逻辑思维,下面将给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国考数量关系题目及答案。

1. 题目:甲、乙、丙三位工人共同生产一批货物,甲工人单独工作需要10天完成,乙工人单独工作需要15天完成,丙工人单独工作需要20天完成。

如果三位工人一起工作,他们能在几天内完成任务?答案:根据工作总量与每个工人的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甲工人的效率是乙的1.5倍,乙的效率是丙的1.33倍。

那么甲、乙、丙三位工人一起工作的完成时间应该是三者工作时间的倒数之和。

即:1/10 + 1/15 + 1/20 = 37/300。

倒数相加得到大约为8.108,即三个人一起工作大约需要8天。

2. 题目: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已经行驶了2个小时,这辆车靠近终点还有多少千米?答案:根据题目所给的速度,可以得知每小时行驶60千米。

已经行驶了2小时,所以这辆车已经行驶了2 * 60 = 120 千米。

因此,离终点还有0千米。

3. 题目:甲、乙两家店的商品价格比是5:6,如果在甲店买10件商品需要600元,那么在乙店买8件商品需要多少钱?答案:根据题目所给的比例关系,可以得知甲店的商品价格是乙店的5/6。

已知在甲店买10件商品需要600元,所以在乙店买同样数量的商品需要的钱数是600 * (5/6)= 500元。

4. 题目:甲、乙、丙三位工人共同工作,如果甲工人的工作效率是乙的一半,丙的两倍,那么他们一起完成一批货物需要多少时间?答案:根据题目所给的效率关系,可以得知甲工人的效率是乙的1/2,丙的2倍。

那么三位工人一起工作的完成时间应该是三者工作时间的倒数之和。

即:1/x + 2/x + 1/(2*x) = 1,解方程可以得到x = 4。

所以他们一起完成一批货物需要4天。

通过以上几个例题,我们可以看出国考数量关系题目是需要考生进行逻辑推理和计算的。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真题及答案讲解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真题及答案讲解

第一章 解题方法第一节 代入排除法 2 2 第二节 数字特性法 第三节 方程法 3 4 第四节 赋值法 5 第二章 比例问题67 67 62 63 64 64 65 22 28 28 24 29 2: ;6第一节 工程问题 第二节 经济利润问题 第三节 行程问题第三章 计数问题、几何问题第一节 容斥原理第二节 排列组合与概率 第三节 几何问题 第四章 其他问题第一节 最不利构造 第二节 数列构造 第三节 时间相关问题 第四节 植树、方阵问题 第五节 牛吃草问题数量关系第一章解题方法第一节代入排除法代入排除适合题型:(1)选项信息充分的题目(选项数据比较多,两个及两个以上,优先代入排除);(2)多位数问题、余数问题、年龄问题等;(3)从正面无法入手的题目,一般问题是“可能”或是“不可能”考虑代入排除。

【例 1】孙儿孙女的平均年龄是 10 岁,孙儿年龄的平方减去孙女年龄的平方所得的数值,正好是爷爷出生年份的后两位,爷爷生于上个世纪 40 年代。

问孙儿孙女的年龄差是多少岁?(A. 2)B. 4D. 8C. 6【例 2】三位运动员跨台阶,台阶总数在 100-150 级之间,第一位运动员每次跨 3 级台阶,最后一步还剩 2 级台阶。

第二位运动员每次跨 4 级台阶,最后一步还剩 3 级台阶。

第三位运动员每次跨 5 级台阶,最后一步还剩 4 级台阶。

则这些台阶总共有()级。

A.119 C.129B.121 D.131【例 3】某工厂有甲、乙、丙 3 条生产线,每小时均生产整数件产品。

其中甲生产线的效率是乙生产线的 3 倍,且每小时比丙生产线多生产 9 件产品。

已知 3 条生产线每小时生产的产品之和不到 100 件且为质数,则乙生产线每小时最多可能生产多少件产品?A.14 C.11B.12 D.8【例 4】有 A、B 两瓶混合液,A 瓶中水、油、醋的比例为 3:8:5,B 瓶中水、油、醋的比例为 1:2:3,将 A、B 两瓶混合液倒在一起后,得到的混合液中水、油、醋的比例可能为:A.4:5:2 C.3:7:7B.2:3:5 D.1:3:1第二节数字特性法奇偶特性:【基础】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2024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及资料分析专项提升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4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及资料分析专项提升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4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及资料分析专项提升全真模拟试题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行测题]一、数量关系练习题(一)1.一个旧书商所卖的旧书中,简装书的售价是成本的3倍,精装书的售价是成本的4倍。

昨天,这个书商一共卖了120本书,每本书的成本都是1元钱。

如果他卖这些书所得的净利润(销售收入减去成本)为300元,那么昨天他所卖出的书中有多少本是精装本?()A. 40B. 60C. 75D. 902.某班级在一次考试中,参加语文考试的有52人,参加数学考试的有49人,参加英语考试的有58人,三种考试都参加的共15人,只参加其中两种的共21人, 三科都不参加的共4人,该班级一共有()人。

A. 110B. 111C. 112D. 1133.甲从B地出发,同时乙从A地出发与甲同向而行追甲,结果在距离B地9千米的地方追上。

如果乙把速度提高一倍而甲的速度不变,或者是乙提前40分钟出发, 那么乙都将在距离B地2千米处追上甲。

则A、B两地相距()千米。

A.3. 6B.4.2C.4.5D.3.54.乘火车从甲城到乙城,1998年初需要19. 5小时,1998年火车第一次提速30%,第1页/总15页B项,2008纺织业平均工资增长率为17%,与全国平均工资增长17. 2%基本持平, 所以2007年纺织业平均工资占全国平均水平的与2008年基本持平,B正确;C项,2008年中部地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的增长率排在四大区域倒数第二位,不是末位,C错误;D项,由资料第二段第一句可知,全国31个省(区、市)中只有9个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所以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C。

练习题(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5题。

2014年一季度,A省货物运输增长较快,全省各种运输方式共完成货运量89294 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5. 4祝完成货物周转量2444. 60亿吨公里,增长17. 7%。

2023国考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专项提升全真模拟试题(一)含解析

2023国考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专项提升全真模拟试题(一)含解析

2023国考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专项提升全真模拟试题(一)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行测数量关系题]练习题(一)1.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而行,6个小时后可在途中相遇。

因为货车在途中卸货用了2.5小时,直到出发后7.5小时才相遇。

已知客车每小时走80千米,则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A.1000B.1200C.1315D.14382.在一条长12米的电线上,红、蓝甲虫在8:20从左端分别以每分钟l3厘米和11厘米的速度向右端爬去,黄甲虫则以每分钟15厘米的速度从右端向左爬去,红甲虫在什么时刻恰好在蓝甲虫和黄甲虫的中间?()A.8:55B.9:00C.9:05D.9:103.一辆轿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把车速提高20%,就可以比预定时间早到l 小时;如果以原速行驶l20千米后,再把车速提高1/6,就可以早到40分钟。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A.540B.480C.720D.6404.某次考试前三道试题的总分值是60分,已知第一题比第二题的分值少4分,第二题比第三题的分值少4分,问第三题的分值是多少分?()A.18B.16C.24D.225.乒乓球世界杯锦标赛上,中国队、丹麦队、日本队和德国队分在一个小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1场,已知日本队已比赛了1场,德国队已比赛了2场,中国队已比赛了3场,则丹麦队还有几场比赛没有比?()A.0B.1C.2D.36.某市制定了峰谷分时电价方案,峰时电价为原电价的110%,谷时电价为原电价的八折,小静家六月用电400度,其中峰时用电210度,谷时用电190度,实行峰谷分时电价调整方案后小静家用电成本为调整前的多少?()A.95.75%B.87.25%C.90.5%D.85.5%7.某剧场A、B两间影视厅分别坐有观众43人和37人,如果把B厅的人往A 厅调动,当A厅满座后,B厅内剩下的人数占B厅容量的,如果将A厅的人往B厅调动,当B厅满座后,A厅内剩下的人数占A厅容量的,问B厅能容纳多少人?()A.56B.54C.64D.608.从甲地到乙地111千米,其中有是平路,是上坡路,是下坡路。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1)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1)

一.代入排除法【例1】(山西路警2010-11)甲、乙两数的和是305.8,乙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等于甲,则甲等于:A.301B.297C.278D.264【例2】(江西2009-45)某次考试中,小林的准考证号码是个三位数,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2 倍,十位数字是百位数字的4 倍,三个数字的和是13,则准考证号码是()。

A. 148B. 418C. 841D. 814【例3】(北京2009-13)有一个两位数,如果把数码1,加在它的前面,那么可以得到一个三位数,如果把1 加在它的后面,那么也可以得到一个三位数,而这两个三位数相差414,求原来的两位数()?A.35 B.43 C.52 D.57【例4】(内蒙古2009-15)a 除以5 余1,b 除以5 余4,若3a>b,则3a-b 除以5 余几?A.1B.2C.3D.4【例5】(福建漳州事业2010-86)一个两位数除以5 余3,除以7 余5,这个数最大是:A.33 B.37 C.68 D.72【例6】(江西2009-43)学生在操场上列队做操,只知人数在90~110 之间。

如果排成3 排则不多不少;排成5 排则少2 人;排成7 排则少4 人;则学生人数是多少?()A. 102B. 98C. 104D. 108【例7】(吉林2009 乙-10)一个班级坐出租车出去游玩,出租车费用平均每人40 元,如果增加7个人,平均每人35 元,求这个班级一共花了()元A.1850B.1900C.1960D.2000【例8】(浙江2010-78)一个四位数“□□□□”分别能被15、12 和10 除尽,且被这三个数除尽时所得的三个商的和为1365,问四位数“□□□□”中四个数字的和是多少?A.17 B.16 C.15 D.14【例11】(山西2009-101)金放在水里称,重量减轻1/19;银放在水里称,重量减轻1/10。

一块金银合金重770 克,放在水里称,共减轻了50 克。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等差数列[含答案解析]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等差数列[含答案解析]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等差数列[含答案解析]一、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

二、知识铺垫三、经典例题【例题1】某成衣厂对9名缝纫工进行技术评比,9名工人的得分恰好成等差数列,9人的平均得分是86分,前5名工人的得分之和是460分,那么前7名工人的得分之和是多少?A.602B.623C.627D.631【参考解析】B.因得分为等差数列,故等差数列的中间项即为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根据“9人的平均得分是86分”,易知第五名的得分为86分。

根据“前5名工人的得分之和是460分”,可知前五名的平均分为460÷5=92分,故第三名为92分。

因第三名与第五名差了6,则2倍的公差为6,故第四名为89分。

所以,前七名的得分之和为7×89=623。

答案为B 选项。

【例题2】某学校在400米跑道上举行万米长跑活动,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制定了积分规则:每跑满半圈积1分,此外,跑满1圈加1分,跑满2圈加2分,跑满3圈加3分……以此类推。

那么坚持跑完一万米的同学一共可以得到的积分是多少分??A.325B.349C.350D.375【参考解析】D.根据“每跑满半圈积1分”,1万米即为25圈,50个半圈,每个半圈积一分,则得分为50分。

根据“跑满1圈加1分,跑满2圈加2分,跑满3圈加3分……”,可知,跑完25圈的累计积分为,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的前25项之和。

故得分为。

所以,总得分为325+50=375分,答案为D选项。

【例题3】某一天,小李发现台历已经有一周没有翻了,就一次性翻了七张,这七天的日期数加起来恰好是77,请问这一天是几号?A.13B.14C.15D.17【参考解析】:C.结合选项,7天是连续的,这一天是13到17号,因此日期数没有跨月,则翻过去的7天日期数应为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因此7天日期和为77,中间项为第4天为77÷7=11号,以此类推,最后一天是14号,那么当天为15号,答案为C选项。

国家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计数问题模块)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精选全文

国家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计数问题模块)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国家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计数问题模块)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4. 数量关系数量关系数学运算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试题呈现一道算术式或是表述数字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

1.(河南招警2f)11一41)四个小朋友分17个相同的玩具,每人至多分5个,至少分1个,那么有多少种分法?( )A.18B.19C.20D.21正确答案:C解析:一共可分为3种情况:(1)分成17=5+5+5+2的情况,一共有C41=4(种)分法;(2)分成17=5+5+4+3的情况,一共有C41C31=12(种)分法;(3)分成17=5+4+4+4的情况,一共有C41=4(种)分法;综上,一共有4+12+4=20(种)分法。

知识模块:排列组台2.(福建秋季事业单位2011—67)用0,1,2.3,4,5六个数字,能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数?( )A.85B.397C.100D.122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属于排列组合问题,百位有5种选择,十位有5种选择,个位有4种选择,所以答案为5×5×4=100种)。

所以选择C选项。

知识模块:排列组台3.(湖南法检2011~48)某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有6位工作人员,现需要选出3位分别参与乒乓球、羽毛球、跳绳比赛,每人参与一项比赛,其中甲不能参与跳绳比赛,则不同的选派方案共有( )。

A.64种B.80种C.100种D.120种正确答案:C解析:先考虑跳绳比赛,除甲之外一共有5种可能方案;再考虑乒乓球,除已经被跳绳选走的人之外还有5种可能方案;最后考虑羽毛球,还剩下4个人可以选择。

所以总共有5×5×4=100(种)方案。

知识模块:排列组台4.(江苏2011B—92)身高不等的7人站成一排照相,要求身高最高的人排在中间,按身高向两侧递减,共有多少种排法?( )A.20B.24C.36D.48正确答案:A解析:中间一个人是固定的,剩下6个人只要挑3个人站在左边,那么左边这3个人和剩下右边这3个人的排法就都确定了。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试题练习及解析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试题练习及解析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试题练习及解析_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在近两年春季联考中选择十种类型的试题,做出详细的解析,希望对广大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1.年龄问题:方法:代入排除法或者方程法刘女士今年48岁,她说:“我有两个女儿,当妹妹长到姐姐现在的年龄时,姐妹俩的年龄之和比我到那时的年龄还大2岁。

”问姐姐今年多少岁?( )A.23B.24C.25D.不确定【解析】此题采用方程法。

可以假设姐姐年龄为x,姐姐与妹妹的年龄差是y,那么x+x+y=48+y+2,得到x=25岁,答案为C选项。

解法二:两个女儿是双胞胎,一样大,则刘女士长0岁,姐妹俩年龄之和为48+2=50岁,则姐姐25岁。

2.构造问题:构造极端情形10个箱子总重100公斤,且重量排在前三位的箱子总重不超过重量排在后三位的箱子总重的1.5倍。

问最重的箱子重量最多是多少公斤?( )A.200/11B.500/23C.20D.25【解析】10个箱子总重固定,想要最重的箱子重量最多,则其他9个箱子都要尽量轻,此题中没有强调箱子都不一样重,构造其他箱子都最轻是x,最重+2x=1.5×3x,解得最重=2.5x,所以2.5x+9x=100,答案为B选项。

3. 经济利润问题:利润=售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售价=成本×(1+利润率)某网店以高于进价10%的定价销售T恤,在售出2/3后,以定价的8折将余下的T恤全部售出,该网店预计盈利为成本的:A. 3.2%B. 不赚也不亏C. 1.6%D. 2.7%【解析】本题要求利润率=(售价-成本)÷成本,假设1件的成本为100元,件数为3件,只需要求售价即可。

定价=100×(1+10%)=110元,则售价=110×2+1×110×0.8=308,所以利润率=(308-300)÷300≈2.7%,答案为D 选项。

4. 最小公倍数:题目中出现下次同时,下次相遇、再次回到类似的词时属于最小公倍数的类型。

公务员行测试题答案及解析

公务员行测试题答案及解析

公务员行测试题答案及解析一、数量关系1. 题目:某工厂原有工人100人,今年新增了50人,问工厂现在共有多少工人?答案:100 + 50 = 150人解析:这是一个简单的加法问题,直接将原有人数与新增人数相加即可得出答案。

2. 题目: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女生占总数的60%,问班级中有多少名女生?答案:40 × 60% = 24名解析:首先将百分比转换为小数,然后用班级总人数乘以女生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得出女生人数。

二、判断推理1. 题目:如果所有的苹果都是红色的,那么以下哪个陈述是正确的?A. 所有的苹果都是绿色的。

B. 所有的苹果都是黄色的。

C. 所有的苹果都是红色的。

D. 有些苹果是绿色的。

答案:C解析:根据题目前提,所有的苹果都是红色的,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

2. 题目:如果一个人是医生,那么他一定有医学学位。

以下哪个选项与此逻辑相反?A. 一个人有医学学位,那么他一定是医生。

B. 一个人没有医学学位,那么他一定不是医生。

C. 一个人是医生,但他没有医学学位。

D. 一个人没有医学学位,但他是医生。

答案:D解析:题目中给出的逻辑是“医生”与“医学学位”的必然联系,选项D违反了这个逻辑,即一个人没有医学学位,但他是医生,这与题目中的逻辑相反。

三、资料分析1. 题目:根据下表,2019年某市的GDP增长率是多少?| 年份 | GDP(亿元) ||||| 2018 | 1000 || 2019 | 1100 |答案:10%解析:首先计算2019年与2018年的GDP差额,即1100 - 1000 = 100亿元。

然后将差额除以2018年的GDP,即100 / 1000 = 0.1,再将结果乘以100%得到增长率,即0.1 × 100% = 10%。

2. 题目:某公司2019年的营业额比2018年增长了20%,如果2018年的营业额为1000万元,那么2019年的营业额是多少?答案:1200万元解析:根据题目,2019年的营业额是2018年的120%,即1000 × 1.2 = 1200万元。

(完整word版)行测历年真题数量关系答案及解析

(完整word版)行测历年真题数量关系答案及解析

第一部分数量关系(共20题,参考时限20分钟)本部分包括两种类型的试题:一、数字推理(共5题)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

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选项中选出你认为最合理的一项。

来填补空缺项。

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例题:1 3 5 7 9()A. 7B. 8C. 11D. 未给出解答:正确答案是11,原数列是一个奇数数列,故应选C。

1. 1 10 7 10 19()A. 16B. 20C. 22D. 282. -7 0 1 2 ( )A. 3B. 6C. 9D. 103. 3 2 11 14 ( )A. 17B. 19C. 24D. 274. 1 2 2 3 4 ( )A. 5B. 7C. 8D. 95. 227 238 251 259()A. 263B. 273C. 275D. 299二、数学运算(共15题)在这部分试题中。

每道试题呈现一段表述数字关系的文字。

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

例题:84.78元、59.50元、121.61元、12.43元以及66.50元的总和是:A.343.73B.343.83C.344.73D.344.82解答:正确答案为D。

实际上你只要把最后一位小数加一下,就会发现和的最后一位数是2,只有D符合要求。

就是说你应当动脑筋想出解题的捷径。

请开始答题:6.女儿每月给妈妈寄钱400元,妈妈想把这些钱攒起来买一台价格1 980元的全自动洗衣机。

如果妈妈每次取钱时需要扣除5元手续费,则女儿连续寄钱几个月就可以让妈妈买到洗衣机:A.4B.5C.6D.77.某型号的变速白行车主动轴有3个齿轮,齿数分别为48,36,24,后轴上有4个不同的齿轮,齿数分别是36,24,16,12,则这种自行车共可以获得多少种不同的变速比:A.8B.9C.10D.128.桌子上有光盘15张,其中音乐光盘6张、电影光盘6张、游戏光盘3张,从中任取3张,其中恰好有音乐、电影、游戏光盘各1张的概率是:A. 4/91B.1/108C.108/455D.414/4559.甲罐装有液化气15吨,乙罐装有液化气20吨,现往两罐再注入共40吨的液化气,使甲罐量为乙罐量的1.5倍,则应往乙罐注入的液化气量是:A.10吨B.12.5 吨C. 15吨D. 17.5吨10.有100、10元、1元的纸币共4张,将它们都换成5角的硬币,刚好可以平分给7个人,则总币值的范围是:A.(100~110)B.(110~120)C.(120~130)D.(210~120)11. 一个三口之家,爸爸比妈妈大3岁,现在他们一家人的年龄之和是80岁,10年前全家人的年龄之和是51岁,则女儿今年多少岁?A.7B.8C.9D.1012.某商场进行有奖销售,凡购物满100元者获兑奖券一张,在10 000张奖券中,设特等奖1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100个。

公务员数量关系题目及答案

公务员数量关系题目及答案

公务员数量关系题目及答案
题目一:某市政府计划在一年内招聘公务员,如果招聘的公务员数量是去年的1.5倍,并且去年招聘的公务员数量是200人,那么今年计划招聘的公务员数量是多少?
答案:去年招聘的公务员数量是200人,今年计划招聘的公务员数量是去年的1.5倍,所以今年计划招聘的公务员数量为200 * 1.5 = 300人。

题目二:一个政府部门需要进行人员调整,如果将现有的公务员数量减少10%,并且现有公务员数量为1000人,那么调整后的公务员数量是多少?
答案:现有公务员数量为1000人,减少10%后,调整后的公务员数量为1000 - (1000 * 10%) = 1000 - 100 = 900人。

题目三:某市公务员总数为5000人,如果今年计划增加公务员数量,使得总数达到6000人,那么需要增加的公务员数量是多少?
答案:现有公务员总数为5000人,计划达到的总数为6000人,所以需要增加的公务员数量为6000 - 5000 = 1000人。

题目四:在一个公务员系统中,如果初级公务员占总数的40%,中级公务员占总数的30%,高级公务员占总数的30%,并且整个系统共有公务员1000人,那么初级公务员有多少人?
答案:整个系统共有公务员1000人,初级公务员占总数的40%,所以初级公务员的数量为1000 * 40% = 400人。

题目五:某市公务员系统进行年度考核,如果考核合格的公务员数量占总数的75%,不合格的公务员数量占总数的25%,并且已知不合格的公务员数量为50人,那么该市公务员总数是多少?
答案:不合格的公务员数量占总数的25%,已知不合格的公务员数量为50人,所以公务员总数为50 / 25% = 200人。

公务员中的数量关系题解析

公务员中的数量关系题解析

公务员中的数量关系题解析公务员考试中的数量关系题通常会涉及统计分析、比例关系、排列组合等内容,是考察考生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的重要题型。

本文将对公务员中的数量关系题进行解析,并提供解题思路和方法。

一、统计分析题统计分析题是数量关系题中常见的题型,要求考生根据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推理。

解答此类题目时,考生需仔细阅读题目,理解所给数据的含义和关系,并分析数据间的规律。

例如,下面是一道统计分析题的例子:某公司的员工总数为200人,其中男性员工占总数的30%,女性员工占总数的70%。

已知在男性员工中,有20%具有研究生学历;女性员工中,有10%具有研究生学历。

求该公司同时具备研究生学历和女性性别的员工人数。

解题思路:1. 先计算男性员工数量:200 × 30% = 60人;2. 再计算女性员工数量:200 × 70% = 140人;3. 计算男性员工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数:60 × 20% = 12人;4. 计算女性员工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数:140 × 10% = 14人;5. 计算同时具备研究生学历和女性性别的员工人数:12人 + 14人 = 26人。

二、比例关系题比例关系题要求考生根据比例关系计算相关变量的数量或数值。

在解答此类题目时,考生需要明确比例的含义,利用已知条件进行计算。

举例说明:某企业按工资水平划分员工,高级人员占总员工的10%,中级人员占总员工的20%,初级人员占总员工的70%。

已知高级人员的数量为100人,求该企业的总员工人数。

解题思路:1. 确定高级人员的比例:10% = 100人,所以总员工人数的比例为100人 ÷ 10% = 1000人;2. 计算中级人员的数量:1000人 × 20% = 200人;3. 计算初级人员的数量:1000人 × 70% = 700人;4. 计算总员工人数:1000人 + 200人 + 700人 = 1900人。

2023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及资料分析》全真模拟试题(一)含解析

2023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及资料分析》全真模拟试题(一)含解析

2023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及资料分析》全真模拟试题(一)一、数量关系练习题(一)1.有7件产品,其中有3件是次品。

每次抽查一件产品(不放回),能够恰好在第四次找出3件次品的概率为( )。

A.9/56B.3/35C.3/28D.1/72.有一枚棋子从棋盘的起点走到终点,每次只能从起点向终点方向走9格或者从终点方向向起点方向走7格,问该棋盘至少有多少格(起点和终点各算一格),才能保证从起点出发的棋子都能走到终点并返回起点?A.9B.10C.15D.163.某一年中有53个星期二,并且当年的元旦不是星期二,那么下一年的最后一天是( )。

A.星期一B.星期二C.星期三D.星期四4.迎丰小学六年级有13名学生参加了数学竞赛,且他们的成绩各不相同,学校打算以圆珠笔作为此次比赛的奖品,要求每人都有奖品拿,但分数不同的学生得到的奖品数量不能相同。

已知学校现有圆珠笔65支,问至少还需要购进多少支圆珠笔?( )A.25B.26C.27D.285.某连队进行射击比赛,战士小王10发子弹的总成绩是90环,最低是7环,且打中7、8、9、10环的次数各不相同(不为0),问最少打中多少发10环?( )A.4B.5C.6D.76.施工队要在一东西长600米的礼堂顶部沿东西方向安装一排吊灯,根据施工要求,必须在距西墙375米处安装一盏,并且各吊灯在东西墙之间均匀排列(墙角不能装灯)。

该施工队至少需要安装多少盏吊灯?( )A.6B.7C.8D.97.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以10千米/时的速度行进,下午1点到乙地;以15千米/时的速度行进,上午11点到乙地,如果希望中午12点到,那么应以怎样的速度行进?( )A.11千米/时B.12千米/时C.12.5千米/时D.13.5千米/时8.甲、乙、丙的速度之比为3∶4∶5,经过相同的一段路,三人所用时间之比:()。

A.3∶4∶5B.5∶4∶3C.20∶15∶12D.12∶8∶59.甲、乙二人同时同地绕400米的环形跑道背向而行,甲每秒钟跑6米,乙每秒钟跑2米,则多少秒后甲、乙二人会第一次相遇?()A.40B.50C.60D.7010.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的速度是100公里/小时,汽车B的速度是120公里/小时,此刻汽车A在汽车B前方80公里处。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1)(含答案理解)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1)(含答案理解)

1、某抗洪指挥部的所有人员中,有的人在前线指挥抢险。

由于汛情紧急,又增派6人前往,此时在前线指挥抢险的人数占总人数的75%。

如该抗洪指挥部需要保留至少10%的人员在应急指挥中心,那么最多还能再增派多少人去前线?12、甲、乙两人的月收入都是四位数,大于等于1000元,小于10000元,已知甲月收入的和乙月收入的正好相等。

甲、乙两人的月收入最大相差是多少元?2、【答案】C。

解析:如下左图所示,甲某身高及其影子构成直角三角形如下右图所示,电线杆及其影子构成直角梯形ABED,其中,AB=7,BE=1,BC∥DE,故CD=BE=1。

得AC=14。

所以电线杆的高度为AD=AC+CD=14+1=15米。

3、【答案】A。

解析:设A、B间距离为S千米,根据题意可知,100分钟乙比甲多走S千米,则80分钟时,乙比甲多走S千米。

所以80分钟时甲走了,即甲、乙的速度比为1∶9。

则当甲到达乙地时,乙走了9个A、B间距离,画图可知,两人相遇了5次,选择A。

4、【答案】A。

解析:将甲、乙二人捆绑在一起,相当于将3名大学生分配到3个岗位,每个岗位1人,则不同的分配方法共有A 种。

5、【答案】A。

解析:摸出的3个玻璃珠只有一种颜色,有3种情况;有两种颜色,有种情况;有三种颜色,有1种情况,故共有10种不同的分组情况。

根据最不利原则,取出11组一定有2组玻璃珠的颜色组合一样。

7、【答案】C。

解析:当方阵最外层总人数为48时,方阵每边人数为(48+4)÷4=13人,此时方阵总人数为故可知该学院人数在169到195之间。

9、【答案】D。

解析:小王做了11-5=6天,小张休息了11-6=5天。

12、【答案】D。

解析:设甲收入为x元,乙收入为y元,则,两人月收入相差,当y取最大值9992时,有最大值3747元。

另解,根据分析可知甲、乙月收入的差应该能被3整除,选项中能整除3的最大值是D项。

由,可得x=0.8。

则购买白糖所花的钱数为(20%×12+0.8)×15=48元。

公务员行测考试题及答案

公务员行测考试题及答案

公务员行测考试题及答案一、数量关系1. 题目:某工厂有甲、乙两个车间,甲车间的人数是乙车间的3倍,如果从甲车间调出30人到乙车间,那么甲车间的人数将是乙车间的2倍。

问原来甲车间有多少人?答案:设乙车间原来有x人,则甲车间有3x人。

根据题意,(3x-30) = 2(x+30),解得x=60,所以甲车间原来有3x=180人。

2. 题目:一个数列的前三项分别为2, 3, 5,从第四项开始,每一项都是前三项的和。

求第10项的值。

答案:根据题意,数列为2, 3, 5, 10, 18, 46, 110, 274, 682...,第10项的值为4181。

二、判断推理1. 题目:如果所有的苹果都是水果,那么“有些水果不是苹果”这个命题是真命题吗?答案:是真命题。

因为“所有的苹果都是水果”并不妨碍存在其他种类的水果。

2. 题目:某公司规定,只有通过考核的员工才能获得晋升。

如果张三没有通过考核,那么他将不能晋升。

如果张三晋升了,那么他通过了考核。

请问,如果张三晋升了,他一定通过了考核吗?答案:是的。

根据题意,晋升是考核通过的必要条件,所以如果张三晋升了,他一定通过了考核。

三、资料分析1. 题目:根据下表,2019年某市的GDP增长率是多少?(单位:亿元)| 年份 | GDP(亿元) ||||| 2018 | 1000 || 2019 | 1100 |答案:2019年的GDP为1100亿元,2018年的GDP为1000亿元。

增长率 = ((1100 - 1000) / 1000) * 100% = 10%。

2. 题目:某市2019年的人口总数为500万,人均GDP为22000元。

请问该市2019年的GDP总量是多少?答案:人均GDP为22000元,人口总数为500万,所以GDP总量 = 22000 * 500 = 11000亿元。

四、常识判断1. 题目:下列哪项不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答案: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有五个,分别是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练习题详解(1)分析:选C,数列可化为4/2,4/4,4/6,4/8,分母都是4,分子2,4,6,8等差,所以后项为4/10=2/5,【6】4,2,2,3,6,( )A、6;B、8;C、10;D、15;分析:选D,2/4=0.5;2/2=1;3/2=1.5; 6/3=2; 0.5,1,1.5, 2等比,所以后项为2.5 6=15【7】1,7,8,57,( )A、123;B、122;C、121;D、120;分析:选C,12+7=8; 72+8=57; 82+57=121;【8】4,12,8,10,( )A、6;B、8;C、9;D、24;分析:选C,(4+12)/2=8;(12+8)/2=10; (8+10)/2=9【9】1/2,1,1,( ),9/11,11/13A、2;B、3;C、1;D、7/9;分析:选C,化成1/2,3/3,5/5 ( ),9/11,11/13这下就看出来了只能是(7/7)注意分母是质数列,分子是奇数列。

【10】95,88,71,61,50,( )A、40;B、39;C、38;D、37;分析:选A,思路一:它们的十位是一个递减数字9、8、7、6、5 只是少开始的4 所以选择A。

思路二:95 - 9 - 5 = 81;88 - 8 - 8 = 72;71 - 7 - 1 = 63;61 - 6 - 1 = 54;50 - 5 - 0 = 45;40 - 4 - 0 = 36 ,构成等差数列。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练习题详解(2)分析:选C,1,3,3,5,7,9,13,15(21),( 30 )= 奇偶项分两组1、3、7、13、21和3、5、9、15、23其中奇数项1、3、7、13、21= 作差2、4、6、8等差数列,偶数项3、5、9、15、23= 作差2、4、6、8等差数列【13】1,2,8,28,( )A.72;B.100;C.64;D.56;分析:选B,1 2+2 3=8;2 2+8 3=28;8 2+28 3=100【14】0,4,18,( ),100A.48;B.58;C.50;D.38;分析:A,思路一:0、4、18、48、100= 作差= 4、14、30、52= 作差= 10、16、22等差数列;思路二:13-12=0;23-22=4;33-32=18;43-42=48;53-52=100;思路三:0 1=0;1 4=4;2 9=18;3 16=48;4 25=100;思路四:1 0=0;2 2=4;3 6=18;4 12=48;5 20=100 可以发现:0,2,6,(12),20依次相差2,4,(6),8,思路五:0=12 0;4=22 1;18=32 2;( )=X2 Y;100=52 4所以( )=42 3【15】23,89,43,2,( )A.3;B.239;C.259;D.269;分析:选A,原题中各数本身是质数,并且各数的组成数字和2+3=5、8+9=17、4+3=7、2也是质数,所以待选数应同时具备这两点,选A【16】1,1, 2, 2, 3, 4, 3, 5, ( )分析:思路一:1,(1,2),2,(3,4),3,(5,6)= 分1、2、3和(1,2),(3,4),(5,6)两组。

思路二:第一项、第四项、第七项为一组;第二项、第五项、第八项为一组;第三项、第六项、第九项为一组= 1,2,3;1,3,5;2,4,6= 三组都是等差【17】1,52, 313, 174,( )A.5;B.515;C.525;D.545;分析:选B,52中5除以2余1(第一项);313中31除以3余1(第一项);174中17除以4余1(第一项);515中51除以5余1(第一项)【18】5, 15, 10, 215, ( )A、415;B、-115;C、445;D、-112;答:选B,前一项的平方减后一项等于第三项,5 5-15=10;15 15-10=215; 10 10-215=-115【19】-7,0, 1, 2, 9, ( )A、12;B、18;C、24;D、28;答:选D,-7=(-2)3+1; 0=(-1)3+1; 1=03+1;2=13+1;9=23+1; 28=33+1【20】0,1,3,10,( )A、101;B、102;C、103;D、104;答:选B,思路一:0 0+1=1,1 1+2=3,3 3+1=10,10 10+2=102;思路二:0(第一项)2+1=1(第二项) 12+2=3 32+1=10 102+2=102,其中所加的数呈1,2,1,2 规律。

思路三:各项除以3,取余数= 0,1,0,1,0,奇数项都能被3整除,偶数项除3余1;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练习题详解(3)答:选B,5=10/2 ,14=28/2 , 65/2, ( 126/2), 217/2,分子= 10=23+2; 28=33+1;65=43+1;(126)=53+1;217=63+1;其中2、1、1、1、1头尾相加= 1、2、3等差【22】124,3612,51020,( )A、7084;B、71428;C、81632;D、91836;答:选B,思路一:124 是1、2、4; 3612是3 、6、12; 51020是5、10、20;71428是7,14 28;每列都成等差。

思路二:124,3612,51020,(71428)把每项拆成3个部分= [1,2,4]、[3,6,12]、[5,10,20]、[7,14,28]= 每个[ ]中的新数列成等比。

思路三:首位数分别是1、3、5、( 7 ),第二位数分别是:2、6、10、(14);最后位数分别是:4、12、20、(28),故应该是71428,选B。

【23】1,1,2,6,24,( )A,25;B,27;C,120;D,125解答:选C。

思路一:(1+1) 1=2 ,(1+2) 2=6,(2+6) 3=24,(6+24) 4=120思路二:后项除以前项= 1、2、3、4、5 等差【24】3,4,8,24,88,( )A,121;B,196;C,225;D,344解答:选D。

思路一:4=20 +3,8=22 +4,24=24 +8,88=26 +24,344=28 +88思路二:它们的差为以公比2的数列:4-3=20,8-4=22,24-8=24,88-24=26,?-88=28,?=344。

【25】20,22,25,30,37,( )A,48;B,49;C,55;D,81解答:选A。

两项相减= 2、3、5、7、11质数列【26】1/9,2/27,1/27,( )A,4/27;B,7/9;C,5/18;D,4/243;答:选D,1/9,2/27,1/27,(4/243)= 1/9,2/27,3/81,4/243= 分子,1、2、3、4 等差;分母,9、27、81、243 等比【27】2,3,28,65,( )A,2 14;B, 83;C,4 14;D,3 14;答:选D,原式可以等于:2, 9, 28, 65,( ) 2=1 1 1 + 1;9=2 22 + 1;28=3 3 3 + 1;65=4 4 4 + 1;126=5 5 5 + 1;所以选126 ,即D3 14【28】1,3,4,8,16,( )A、26;B、24;C、32;D、16;答:选C,每项都等于其前所有项的和1+3=4,1+3+4=8,1+3+4+8=16,1+3+4+8+16=32【29】2,1,2/3,1/2,( )A、3/4;B、1/4;C、2/5;D、5/6;答:选C ,2, 1 , 2/3 , 1/2 , (2/5 )= 2/1, 2/2, 2/3, 2/4 (2/5)= 分子都为2;分母,1、2、3、4、5等差【30】1,1,3,7,17,41,( )A.89;B.99;C.109;D.119 ;答:选B,从第三项开始,第一项都等于前一项的2倍加上前前一项。

2 1+1=3;2 3+1=7;2 7+3=17; ;2 41+17=99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练习题详解(4)答:后项比前项分别是2,2.5,3成等差,所以后项为3.5,()/(75/2)=7/2,所以,( )=525/4【32】6,15,35,77,( )A. 106;B.117;C.136;D.163答:选D,15=6 2+3;35=15 2+5;77=35 2+7;163=77 2+9其中3、5、7、9等差【33】1,3,3,6,7,12,15,( )A.17;B.27;C.30;D.24;答:选D,1,3,3,6,7,12,15,( 24 )= 奇数项1、3、7、15= 新的数列相邻两数的差为2、4、8 作差= 等比,偶数项3、6、12、24 等比【34】2/3,1/2,3/7,7/18,( )A、4/11;B、5/12;C、7/15;D、3/16分析:选A。

4/11,2/3=4/6,1/2=5/10,3/7=6/14,分子是4、5、6、7,接下来是8.分母是6、10、14、18,接下来是22【35】63,26,7,0,-2,-9,( )A、-16;B、-25;C;-28;D、-36分析:选C。

43-1=63;33-1=26;23-1=7;13-1=0;(-1)3-1=-2;(-2)3-1=-9;(-3)3 - 1 = -28【36】1,2,3,6,11,20,( )A、25;B、36;C、42;D、37分析:选D。

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6+11+20 = 37【37】1,2,3,7,16,( )A.66;B.65;C.64;D.63分析:选B,前项的平方加后项等于第三项【38】2,15,7,40,77,( )A、96;B、126;C、138;D、156分析:选C,15-2=13=42-3,40-7=33=62-3,138-77=61=82-3 【39】2,6,12,20,( )A.40;B.32;C.30;D.28答:选C,思路一:2=22-2;6=32-3;12=42-4;20=52-5;30=62-6;思路二:2=1 2;6=2 3;12=3 4;20=4 5;30=5 6【40】0,6,24,60,120,( )A.186;B.210;C.220;D.226;答:选B,0=13-1;6=23-2;24=33-3;60=43-4;120=53-5;210=63-6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练习题详解(5)答:选C,129-107=22; 107-73=34;73-17=56;17-(-73)=90;则-73 - ( )=146(22+34=56;34+56=90,56+90=146)【46】32,98,34,0,( )A.1;B.57;C. 3;D.5219;答:选C,思路一:32,98,34,0,3= 每项的个位和十位相加= 5、17、7、0、3= 相减= -12、10、7、-3= 视为-1、1、1、-1和12、10、7、3的组合,其中-1、1、1、-1 二级等差12、10、7、3 二级等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