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 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
根据本人多年任教初中历史教学的经历与经验,认为构建历史有效课堂的关键在于不仅要吃透教材、灵活应用教材做到因材施教,而且还在于怎样掌控课堂、驾驭学生、调动学生、激发学习激情做到因人施教。只有做到掌握一手科学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探索一套驾驭课堂和学生的教学技能,才会使课堂生动鲜活,才会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在教学工作中努力做到让课堂充满快乐,让学生轻松学习,把课堂变成学生的精神乐园。着重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生只有在快乐、民主、平等、宽松的和谐气氛中才能最有效地接受知识。因此,作为教师必须要善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首先,我注意让自己的心情先变得轻松快乐,保持好心情。在处理问题时充分理解、尊重学生,热情地关心、爱护学生。在学生面前放低架子,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平等的地位,做他们的朋友,温情博取孩子们的信任,让他们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其次,对学生一视同仁。我总是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贴近每一个学生,这样师生关系才会融洽。把握好每一次机会,不吝啬赞美,不吝啬肯定,不吝啬鼓励,去赏识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体验成功,快乐成长。.
二、重视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乐学、会学
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应该是课文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统一,是历史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结合,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平时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柏拉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是已经发生的事情,很难再现,它既无法观察,更无法体验。因此我想方设法的拉近学生和历史的距离,从学生的认知出发,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出发,呈现趣味性的材料,创设趣味性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创造一个生机勃勃、兴趣盎然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活跃的气氛中愉快地接受知识,从而使导语成为一堂课成功的铺垫。
2.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和构建知识网络
历史本身看不见,摸不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更注重让学生参与,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和独创性的见解,激发其思考社会问题和探索创新的兴趣,力求把教学过程变成师生以及生生合作探究的过程。如讲《明治维新》,从日本向西方学习获得巨大社会进步的事实,联系日本在奴隶社会末向中国隋唐学习、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历史,引导学生探究日本的做法对当今中国有何借鉴意义。学生通过探究了解到:一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除了要有一定的历史条件之外,还需要有从而提高了学习外国一切有利于自己的先进东西,开放的胸怀,
学生对当前改革开放的认识。这样联系,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学生听来饶有兴趣,易于接受,思想觉悟、认识能力相应也随之而得到了提高。
3.恰当运用多媒体手段加强教学
初中学在思维特点上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事物的认识处于感性认识阶段,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直观教学。采用多媒体手段加强教学能给学生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积极思维,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4.注重语言的优美、生动、形象
我们面对的是12~16岁的青少年,历史课堂上,他们愿意听、乐于记形象性强的人物事迹和故事。教师授课时就应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因势利导。讲历史事件,要力求渲染气氛,要讲得有声有色,要把简单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具体的场面。
这样可以调节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娱乐”中轻松学习历史。例如把中英《南京条约》中的“开放五口通商”比喻为中国大门上打开了一个窗孔,随着窗孔的打开,外国商品开始大量倾入,中国的自然经济就此开始解体;“割让香港岛”好比在祖国母体上割肉,中国的领土完整从此遭到破坏;中英《南京条约》就像毒蛇一样缠着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它又像血吸虫一样吮吸着中国人民的血汗。这样,学生就容易掌握,也记得牢。巧妙的帮助学生记忆历史5.
太多的历史史实需要记忆,有意识的采用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
记忆就成为活跃课堂的必要措施。在历史教学上,我尝试着用了一些方法,例如推算记忆法,如中共一大、二大、三大召开的时间(1921,1922,1923年);提纲浓缩法,如英国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法,税,和,议。这样,有效的加强了记忆,又不容易遗忘,使历史课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三、还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历史学科课堂教学应培养的诸多能力中,最紧要的是历史性思维能力,即依据所给的历史材料去认识和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历史过程的能力。历史性思维能力不仅适用于考察历史,而且在观察现实、认识社会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下面谈谈我在近几年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历史性思维能力培养的两点体会。
1.诱导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内驱力。首先,我认为应以历史教育的实用性和社会性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尽量选择一些既与教材有关的又是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讲授《经济大危机》这一课时,在讲到罗斯福总统为使美国摆脱危机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时,联想到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建设的公共工程三峡大坝和现在在农业、教育方面采取的许多惠民政策,引导学生学习历史,关注现实。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第一,学会如何阅读,让是培养历史性思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学生学会阅读历史课文。.
维能力的基础。把语文的阅读分析迁移到阅读历史教科书中。第
二,学会独立思考。在学习历史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要会想、多想、善想,要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隐藏在事物后面的问题。
历史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历史教学的根本。在这一点上,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是其他任何学科无法提供的。因此,历史老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他们自身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实实在在地让学生进步、提高、发展。教师的幸福来自于不断被学生超越和不断地超越自己。只要我做一天教师,我将以高度的责任心,用心上课,爱我的学生,把我的课堂变成学生成长的精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