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8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课件共24张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共28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共28张PPT)

温度/℃
D
D 温度/℃
时间/分 时间/分
B
C
00 C
B
A 01 2 3 4 5 6 7 冰的熔化图象
A
01234567
冰的凝固图象
从这两幅图像,你们能发现些什么?
总结规律
熔化规律
凝固规律
晶体 非晶体 晶体 非晶体
不 有熔点 无熔点 有凝固点 无凝固点 同
熔化时固 熔化时先 凝固时固 凝固时无
液共存 软后稀 液 固液共存

吸收热量

共存

放出热量
跟踪训练
分析海波的凝固曲线 (1)DE 段表示海波
是__液___态,__放___热(选 填“吸”或“放”),温 度降__低______。
(2)EF 段表示海波的物态是_固__液__共__存___, ___放__热,温度__不__变____。
(3)FG 段表示海波的状态是__固__态__,__放___热, 温度___降__低___。
根据实验中的数据描绘图像如下
温度/℃
D
温度/℃ D
C
B
0
C
时间/分 时间/分
A 0 1 2 3 45 6 7
冰的熔化图像
B
A
0 1 2 3 45 6 7 石蜡的熔化图像
总结结论
1.冰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达到0℃),熔化过程吸收热量,保 持温度不变
2.石蜡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B.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变
C.任何固态物质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该物质的熔 点
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虽不变,但仍然要吸收热
6、夏天用0℃的冰或质量相等的0℃的水来冷却汽水, 结果是 (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3.2熔化和凝固 (共25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3.2熔化和凝固 (共25张PPT)
② 在曲线上的哪一点海波开始熔化?
(4)海波与蜡的熔化曲线分析:
③ BC 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的状态如何?温 度是否变化?这段时间是否对海波加热?
④ CD 段对应的时间段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 度如何变化?
(4)海波与蜡的熔化曲线分析:
⑤ 蜡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怎样变化?
(5)结论:
1.海波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达到48℃) 熔化过程吸收热量,保持温度不变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
一、物质的三种状态及变化
1.物质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2.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 做物态变化。
固态
液态
气态
3.熔化和凝固
熔化 固态
凝固
熔化和凝固现象
液态
气态
火山熔岩
河水结冰 浇铸
请思考
春天冰雪消融
铁在熔炉中变成铁水
物质从 固 态变成 液 态 叫熔化
•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同种物质的熔点相同
想想 议议
黑龙江漠河冬季气温曾达到 -52.3℃,若要测此气温是选 择水银温度计还是酒精温度 计?
练习
温度

1、如图两种物质在固态时温 240
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根 220
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200B甲 D 乙 NhomakorabeaC
时间/

180
A
1
23
4
5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共25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共25张PPT

石 蜡
吸热,温度 不断升高
放热,温度 不断降低
实验总结:
1、海波熔化时,温度 松香熔化时,温度
不变 需要
。 吸热 。 吸热 不断上升 ,需要
固 体 物 质 分 类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 但温度却保持不变。 非晶体: 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 温度就会不断升高。
3、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有,因为化雪是个吸热过程,要从周围环境中吸热, 所以感觉更冷。
思考:
1、“我叫海波,我的熔点和凝固点 都是48℃。现在我的体温恰好是48℃, 请你们告诉我,我是应该熔化,还是 应该凝固呢?只要你们说得对,我就 照你们说的办。”
我来想一想
现在某种物质,在25 ℃时开始熔化,但直到 75 ℃才熔化完全.请问: 这种物质是晶体 还是非晶体? 是非晶体!因为该物质没有固定的熔化温 度(熔点)。
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3.对这节内容你还有哪些疑问?
探究:石蜡的熔化和凝固过程
时间/ 分 温度/ ℃
0
1
2
3 42
4 43
5 44
6 45
7
8
9 52.5
10
40 40.5 41
46.5 49
熔化和凝固图象
熔化图象
海 波
AB段:固态 BC段:固液共存 CD段:液态 B点: 固态 C点: 液态
凝固图象
DE段:液态 EF段:固液共存 FG段:固态 E点: 液态 F点: 固态
组 装 顺 序 如 何?
2、实验分工 1、一人负责报时:开始时间为”0“,之 后每隔1分 钟报一次时间; 2、一人负责读数和观察 :当计时员每报一次 时间,就将该时刻的温度示数读出(温度计指 试管中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该物质的状态是否 改变。状态改变时的温度是多少,熔化时温度 是否持续上升; 3、一人负责记录:根据报时员所报时间 和观察员所报温度和状态填在任务单上; 4、一人负责搅拌:要不停的搅拌。

《熔化和凝固》(20张)PPT课件

《熔化和凝固》(20张)PPT课件
2.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3.晶体熔化条件: (1)达到熔点; (2)继续吸热。
二、熔点和凝固点
温度℃ 硫代硫酸钠的熔化图像
62
60
D
硫代硫酸钠的凝固图像
62
D
60
56
56
52
48
B
C
44
52
48
B
C
44
40
40
36 A
A
36
0 2 4 6 8 10 12 14 0 2 4 6 8 10 12 14
二、熔点和凝固点
1.晶体凝固时有确定的温度; 非晶体凝固时没有确定的温度。
2.凝固点:液态晶体物质凝固时的温度。 同一种晶体物质,凝固点 = 熔点。
3.晶体凝固条件: (1)达到凝固点; (2)继续放热。
二、熔点和凝固点
物质
金刚石 钨
纯铁 各种钢 各种铸铁

几种晶体的熔点 ℃
熔点
3550 3410 1535 1300-1400 1200左右 1083
猜想假设:熔化过程中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 要吸收热量。这时温度可能也是不断上升的。
一、熔化和凝固
实验器材: 酒精灯 烧杯 石棉网 试管 温度计 火柴 搅拌器 三脚架
实验物品: 硫代硫酸钠 松香
注意:酒精灯使用!
一、熔化和凝固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硫代硫酸钠(海波)熔化过程记录表
时间/ 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 42 44 46 47 48 48 48 48 48 48 49 50 52
松香熔化过程记录表
时间/ 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 40 40 41 42 43 44 45 46.5 49 52.5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二节熔化和凝固新课课件(共22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二节熔化和凝固新课课件(共22张PPT)
(2)明确步骤。
实验装置
铁架台 石棉网 大试管 酒精灯 烧杯 温度计
搅拌器
蜂蜡
石蜡

碎冰
火柴
记录数据
碎 冰 石 蜡
时间 (min) 温度 (℃) 吸放 热 状态 温度 (℃) 吸放 热 状态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绘制碎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绘制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8、已知环境温度是0℃,水能否结成冰?冰能否化成水?
不能
4.铁在熔化过程中,一定(
A. 吸收热量,同时温度升高 B. 吸收热量,同时温度不变 C. 放出热量,同时温度降低 D. 放出热量,同时温度不变
B)
5、如图两种物质在固态时温 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根 240 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判断出 乙 图线是晶 体,该晶体的熔点是 210℃ , 熔化时间是 3 分钟,另一图线 的物质是 非晶体 。
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晶体在熔化和凝固时都处于固液共存状态且温度不变
温度
海波
放热凝固 凝固点
时间
吸热熔化 熔点
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熔化和凝固图像
熔化图像 海 波
AB段:固态 BC段:固液 共存 CD段:液态 B点: 固态 C点: 液态
凝固图像
DE段:液态 EF段:固液共 存 FG段:固态 E点: 液态 F点: 固态
实验结论
碎冰的熔化特点 碎冰的熔化条件 在一定温度下熔化 石蜡的熔化特点 石蜡的熔化条件 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熔化时吸热
熔化时温度变化情况 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2节 熔化和凝固设计二(共23张)PPT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2节 熔化和凝固设计二(共23张)PPT课件

1、 固态
熔化 凝固
液态
2、晶体与非晶体的比较
熔化规律
凝固规律
晶体 非晶体 晶体 非晶体
不 有熔点 无熔点 有凝固点 无凝固点
同 熔化时固 熔化时先 凝固时固 凝固时无固 液共存 软后稀 液共存 液共存态
相同 吸收热量
放出热量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 凝固是熔化的反过程,想一想,凝固的图 像应该是什么样子?
温度
海波
吸热熔化 放热凝固
熔点
凝固点
时间
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固 体 相同点 不同点 熔化条件 凝固条件
晶体 非晶体
熔化过程都 是由固态变 为液态,都 要吸热;凝 固过程都是 由液态变为 固态都要放 热。
有熔点和凝固 点,熔化和凝 固过程吸热, 温度不变。
二、引入新课
1.上面这几幅图片中的几种物质,它们原来是什么状态, 现在什么状态,遇冷后又会变成什么状态? 2.从这几幅图片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1.冰川本来是固态的,后来变成液态的水,如果再遇冷,又将变为固态的冰。 火山和铁块本来都是固态的,后来变为液态的熔岩和铁浆,如果再遇冷,又将 变为固态的泥土和铁块。
冰块逐渐消失。那么在冰块熔化的过程中需要什 么条件,不同的物质熔化时温度会如何变化?
• (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 【提出问题】 • 1.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 • 2.是不是每一种物体熔化时温度都相同?
【设计实验】 1.介绍实验装置
实验器材:幻灯片 7
提出问题: 物质熔化时需要什么条件呢?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PPT课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PPT课件
时 间 t/m in 0
时 间 t/m in 时 间 t/m in
选择
• 下列物质中全部属于晶体的一组是
( D ): A.铁、食盐、松香 B.铝、石蜡、玻璃 C.冰、沥青、松香 D.萘、水晶、食盐
选择
C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任何固态物质熔化时,都要吸热
B.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变
C.任何固态物质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这个 温度叫做该物质的熔点
D.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虽不变,但仍然 要吸收热
选择
C • 物体在吸收热后,它的温度将(
):
A.一定上升
B.一定不变
C.有可能上升,也有可能不变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填空
如图是晶体的凝固图象,图象中EF、
FG、GH各段分别表示温度怎样变化?
物质处于什么状态?
温 度 t/℃
E
F
G H
EF段:_下__降__、__液__态___ FG段:_不__变__、固__液__共__存_ GH段:_下__降__、__固__态___
3、晶体只有达到一定 温度时才开始凝固;
4、凝固过程放热。


℃ 硫代硫酸钠的熔化图像
硫代硫酸钠的凝固图像
62
62
60
D
D
60
56
56
52
48
B
C
44
52
48
B
C
44
40
40
36 A
A
36
0 2 4 6 8 10 12 14 0 2 4 6 8 10 12 14
时间/分
比较两幅图像,你们能发现些什么?
(1)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第三章物态变化 复习课件 (共24张PPT) 人教版(2024) 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物态变化 复习课件 (共24张PPT) 人教版(2024) 八年级上册

(4)用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使试管内的物质 __ 受热均匀 _ _,并且能使固体温度上升的速度 较慢 (选填"较快"或"较慢"),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 (5)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写出温度计在放置上的要求: 玻璃泡不能碰到 容器底 ; 玻璃泡不能碰到 容器壁 。 实验中要不停地用搅拌器搅拌, 其目的是
⑤记录时标明单位 ⑥取出温度计
一、温度(temperature)
4、体温计和其他温度计在结构上的区别是: 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的管很细
5、体温计的量程: 35-42℃ 体温计的分度值: 0.1℃
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13 ℃。
一支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在标准大气压下,放在冰水
混合物中示数为6℃,放在沸水中示数为96℃.放在温水
使物体受热均匀
(6)小明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作出图象,如图乙所示。 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
体"),判断的依据是 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该物质的熔点是__60
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_℃,凝固点是 60 ℃,
熔化耗时 7 min;晶体熔化的特点是持续吸热,
_温_ 度保持不变__。
液体温度不变
沸腾的条件: ①达到沸点 ②吸收热量
2、沸点的影响因素: ①液体种类 ②气压
三、汽化和液化
3、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生的汽化现象 只发生在液体表面 液体温度降低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①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 ②液体的温度 ③液体的表面积
三、汽化和液化
汽化 吸热 液态
液化 放热
4、液化的条件: ①降低气体温度
中示数为33℃时,Fra bibliotek该温度计1格表示的温度值是

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2节 熔化和凝固(共24张PPT)

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2节 熔化和凝固(共24张PPT)
第三章 物态变化 二、熔化和凝固
三 年 级 写 字 课教学 总结
如 何 上 好 一 堂创意 写字课 写字,不 仅是一 项重要 的语文 基本功 ,而且识字写字是阅读 和 习 作 的 基 础,是小 学语文 教学的 重要内 容。XX收 集 了 ,供 大 家参考 ! 这 学 期 工 作 即将结 束了,现 在将我 的写字 教学工 作总结 如下:
凝固点: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也有确定的温 度,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
新知探究
三、熔点和凝固点
几种晶体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
物质
萘 钨 纯铁 各种钢 各种铸铁 铜
熔点/℃
80.5
3410 1535 1300-1400 1200左右 1083
物质
金 银 铝 铅 锡 硫代硫酸钠
熔点
1064 962 660 327 232 48
练习中, 应 先 揣 摩 每 个基本 笔划书 写时的 技法要 领,再结 合一些 例字的 书写慢 慢体会 ,
课前导入
工厂里铸造金属零件
课前导入
火山爆发喷发的液体,冷却后成为固体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气体、液体和固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 形态; 2、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可以互相转化; 3、知道熔化和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 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
2、非晶体:
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也吸热或放热,但是温度 改变。
本课小结
本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2、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熔化和凝固时有熔点和凝固点。 同一晶体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 不同的晶体熔点不同,熔点是晶体的一种特性。 非晶体没有凝固点和熔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块空地正在人工造雪.他发现造雪机在工作过程
中,不断将水吸入,并持续从造雪机的前方喷出
“白雾”,而在“白雾”下方,已经积了厚厚的一
层“白雪”,如图所示.对于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
水这种物质发生的最主要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凝固
B.凝华
C.升华
D.液化
3.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 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让温度计与被测液体接触一段时间 B.选量程适当的温度计 C.从待测液体中取出温度计 D.估计待测液体的温度 E.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待测液体中 F.观察温度计的示数,作好记录
物 态 凝华(放热)
固态
熔化液(吸态热)
汽化(吸热) 气态
凝固(放热) 液化(放热)
变 化 升华(吸热)
二、
1、熔化(吸热):物质从固态变成 液态的过程。
内物质的温度值偏__________。
(2)为减小误差,实验过程中宜选用较大的冰块还是较小
的冰块?

(3)如果将冰块换成石蜡和海波做同样的实验,如图所示,
a、b是小明绘制的石蜡和海波的熔化图像,则

海波的熔化图像,判断的依据是:

7、在做“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时,张小翰采用了如图甲所 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温度逐渐升高。
乙是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它的熔点是 210 ℃,熔化时间约为3分钟。
AB段:固态、吸热升温过程
BC段:固液共存态、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乙物质 在B时刻是固态,C时刻是固液共存态。
CD段:液态、吸热升温过程
2、在严寒的冬季,张二兴到滑雪场滑雪,恰逢有
定义: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一 、 单位 温
国际单位:开尔文(K)T=t+273K
常用单位:摄氏度(℃)
规定方法: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
0℃,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 为 100℃。在0℃和100℃之间分为100 个等份每一份就1℃。
度 温 度 计
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种 实验室用温度计 -20℃~110℃ 1℃ 类 寒暑表 -30℃~50℃ 1℃
三月的天空下着小雨, 淅沥沥下个不停…… 雨何处来又要到那里去?
最美中国之雾凇-- 音乐短片 /video/851050
复习目标
1.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正确使用 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 2.知道晶体、非晶体的区别、熔化和凝固的 规律。 3.能有关知识的解释热现象。
金 1064
铜 1083
铁 1535
钨 3410
固态氢 -259
据此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B 在零下255 ℃时,氢是固态 C 水银温度计可测量零下40 ℃的气温 D 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
6、如下图所示,谢之倩同学用此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 中温度变化情况.
a
b
(1)实验时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试管底部,则测得试管
A.这种加热方法一般称为“水浴法”优点是被加热物质 受热较均匀,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 B.由图乙知,M、N 肯定都是晶体
C.由图乙知,M、N 肯定都是非晶体
D.由图乙知,M肯定是 晶体,N肯定是非晶体
5.表中列出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
物质 名称
熔点 /℃
固态 水银
-38. 8

(1)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2)BC 段 表 明 该 物 质 处 于 ___________ 态 . 其 熔 化 过 程 的 特 点 是
_______________
(3)该物质在AB 段的比热容比CD 段的比热容__________.
(4)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质更快受热,实验装置如图丙所示,你认 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______________.
A.该物质凝固点是45℃ B.在EF段,该物质温度不变,内能减少 C.在t=14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该物质第6min的内能等于第13min的内能
4、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加热装置,两套 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 体.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M为实线, N为虚线),在3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 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在研究固 体熔化规律 实验要注意 哪些问题?
请描述晶体熔化时,处在AB、 BC、CD阶段的状态。
温度℃ D
B C
温度℃
A 时间min
晶体的熔化过程
时间min
非晶体的熔化过程
2、凝固(放热):物质从液态变成 固态的过程 .
温度℃
温度℃
时间min
时间min
晶体凝固过程 非晶体凝固过程
讨论:
1、晶体在熔化和凝固的过程中必要 条件有哪些?
2、晶体熔化和凝固时的有什么特点?
三、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时有什么不同 点?
2、举例日常生活、 生产中有哪些是晶 体和非晶体。
3、黑龙江北部最低气温曾经达到-52.3℃,这 是还能使用水银温度计?应该使用什么液体 温度计?
1 .用图像来描述物理 现象,是物理中常用 的方法之一,它简单 明了。你能从右图中 读出哪些物理信息?
8、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鹿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简易棉花 糖机。取少量蔗糖置于侧壁扎有几排小孔的易拉罐内, 闭合开关,电动机带动易拉罐转动,并用酒精灯对易拉 罐底部进行加热。
(1)加热过程中,蔗糖颗粒变成液态糖浆,糖浆从易拉 罐侧壁的小孔中被甩出后,由于糖浆具有____继续 前进,遇冷变成丝状糖絮,用筷子收集到棉花糖。
体温计35℃~42℃ 0.1℃
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 或容器壁。 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 会儿,待温 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 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1.右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2.体温计的示数是38℃,若粗心的护士仅消 10 毒后就直接用它去测量37℃和39℃的病人 ℃ 的体温,则该体温计的示数先后分别是( ) 20 A.37℃和38℃ B.38℃和39℃ C.37℃和38℃ D.37℃和37℃ 3.按温度计的使用要求,将下列步骤按正确的操作 顺 序排列(用字母代号)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