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

合集下载

乘法分配律法

乘法分配律法

乘法分配律法乘法分配律是数学中的一条基本定律,它在代数运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如下: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有a × (b + c) = a × b + a × c。

乘法分配律可以简单地解释为“乘法可以分配到加法”。

这个定律的应用非常广泛,不仅在数学中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

我们来看一些数学的例子。

假设有一个算式:3 × (4 + 5),根据乘法分配律,我们可以先计算括号里的加法,得到 3 × 9 = 27。

然后,我们再来计算另一个算式:3 × 4 + 3 × 5,根据乘法分配律,我们可以先计算乘法,得到12 + 15 = 27。

可以看到,两个算式的结果是相等的,这就是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乘法分配律不仅在数学中有应用,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情况。

例如,假设你去超市买苹果和橙子,苹果的价格是2元一斤,橙子的价格是3元一斤。

你买了3斤苹果和4斤橙子,根据乘法分配律,你可以先计算每种水果的价格,然后再加在一起,得到总价格。

即:3 × 2 + 4 × 3 = 6 + 12 = 18元。

可以看到,这个结果也是符合乘法分配律的。

乘法分配律在代数运算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解方程、化简表达式等问题中,乘法分配律都是非常重要的工具。

例如,我们来看一个代数方程的例子:2(x + 3) = 4x + 6。

根据乘法分配律,我们可以先计算括号里的乘法,得到2x + 6 = 4x + 6。

然后,我们可以继续化简这个方程,得到2x - 4x = 6 - 6,即-2x = 0。

最后,我们可以解得x = 0。

可以看到,乘法分配律在解方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了在数学中的应用,乘法分配律还有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在计算机科学中,乘法分配律被广泛应用于算法设计和优化中。

在编写程序时,合理地利用乘法分配律可以减少计算量,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乘法分配律的六种类型

乘法分配律的六种类型

乘法分配律的六种类型
1.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有:a*(b+c)=(a*b)+(a*c)。

该类型的乘法分配律被称为左分配律,它表示将一个数乘以括号里两个数的和,等于将该数分别乘以括号里的两个数,然后再将结果相加。

2.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有:(a+b)*c=(a*c)+(b*c)。

这种乘法分配律被称为右分配律,它表示将两个数相加后再乘以另一个数,等于分别将这两个数乘以另一个数,然后将结果相加。

3.对于任意的实数a和b,有:a*(b-c)=(a*b)-(a*c)。

这种乘法分配律是左分配律的推广,它表示将一个数乘以括号里两个数的差,等于将该数分别乘以括号里的两个数,然后将结果相减。

4.对于任意的实数a和b,有:(a-b)*c=(a*c)-(b*c)。

这种乘法分配律是右分配律的推广,它表示将两个数的差乘以另一个数,等于分别将这两个数乘以另一个数,然后将结果相减。

5.对于任意的实数a和b,有:a*(b/c)=(a*b)/c。

这种乘法分配律被称为除法的左分配律,它表示将一个数乘以两个数的比例,等于将该数乘以分子,然后再除以分母。

6.对于任意的实数a和b,有:(a/b)*c=(a*c)/b。

这种乘法分配律被称为除法的右分配律,它表示将两个数的比例乘以另一个数,等于将这个数乘以分子,然后再除以分母。

乘法分配律的方程

乘法分配律的方程

乘法分配律的方程1. 介绍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是数学中基本的运算法则之一。

它适用于任意实数和复数,也是代数运算中经常使用的原则之一。

乘法分配律可以简化复杂的代数表达式,并帮助我们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乘法分配律的一般形式如下: > 对于任意实数a、b和c,有:> a × ( b + c ) = a × b + a × c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如果一个数a与一对括号中的和相乘,那么等于将a与每个括号中的数分别相乘,然后将这两个结果相加。

2. 乘法分配律的几何解释虽然乘法分配律是一个代数概念,但我们也可以通过几何图形来解释它。

考虑一个矩形的长为a,宽为b + c。

我们可以将矩形分成两个部分:一个宽度为b的矩形和一个宽度为c的矩形。

则矩形的总面积为a × ( b + c )。

另一种情况是将矩形的长为a,宽为b和长为a,宽为c的两个矩形相加。

则矩形的总面积为a × b + a × c。

我们可以看到,两种情况下的面积都是相等的,这就是乘法分配律的几何解释。

3.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乘法分配律在代数中有广泛的应用。

在解决复杂的代数方程或表达式时,我们可以使用乘法分配律来简化问题。

3.1. 多项式乘法在代数中,多项式是由数字和变量的幂次形成的表达式。

我们可以使用乘法分配律来计算多项式的乘法。

例如,我们要计算(3x + 2)(2x + 4): 1. 首先,将3x与2x相乘,得到6x^2。

2. 然后,将3x与4相乘,得到12x。

3. 接下来,将2与2x相乘,得到4x。

4. 最后,将2与4相乘,得到8。

5. 将所有结果相加,得到6x^2 + 12x + 4x + 8 = 6x^2 + 16x + 8。

3.2. 分配律与整数的乘法乘法分配律也适用于整数乘法。

例如,我们要计算2 × ( 3 + 4 ): 1. 首先,将2与3相乘,得到6。

2. 然后,将2与4相乘,得到8。

怎么理解乘法分配律

怎么理解乘法分配律

怎么理解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也称为分配律的形式,是指当一个乘法表达式中含
有多个数时,它的结果等于将每个数相乘后,再分配每个数中的额外
因子。

具体来说,有以下规则:
对于任意的a、b、c和d,有以下公式:
(a + b + c + d) × e = a × e + b × e + c × e + d × e
其中,+表示加法,×表示乘法。

这个公式的意思是,将每个数中的额外因子相加,再将结果相乘,就可以得到乘法分配律的结果。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要计算以下表达式:
3 ×
4 ×
5 = 120
首先,我们可以将每个数中的额外因子相加,得到:
3 ×
4 ×
5 = 120 + (4 × 5 = 20) = 140
接下来,我们可以将结果相乘,得到:
140 × 2 = 280
最后,我们可以将乘法分配律式(140 × 2 = 280)插入到结果中,得到最终结果:
140 × 2 = 280
因此,3 × 4 × 5 = 120,遵守了乘法分配律。

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乘法交换律公式

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乘法交换律公式

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乘法交换律公式(a*b)*c=a*(b*c)也就是说,无论是先计算a、b相乘再和c相乘,还是先计算b、c相乘再和a相乘,最终的结果都是相同的。

这个规律同样适用于更多个数的相乘。

乘法分配律是指在进行加、减运算后再进行乘法运算时,乘法运算可以先对每个加、减项进行乘法运算,再将结果相加。

具体来说,对于任意三个数a、b、c,有:a*(b+c)=a*b+a*c(a+b)*c=a*c+b*c也就是说,可以先将b和c分别与a相乘,然后将结果相加,也可以先将a和b相加,再与c相乘,得到的结果都是相同的。

乘法交换律是指在进行乘法运算时,两个数的顺序不影响最终的结果。

具体来说,对于任意两个数a、b,有:a*b=b*a也就是说,无论是先将a与b相乘,还是先将b与a相乘,最终的结果都是相同的。

这三个公式在数学中被广泛应用,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供了便利。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例子来说明这些公式的应用。

例子1:乘法结合律假设有三个数a=2,b=3,c=4,我们来验证乘法结合律。

左边:(a*b)*c=(2*3)*4=6*4=24右边:a*(b*c)=2*(3*4)=2*12=24可见,左右两边的结果都是24,乘法结合律成立。

例子2:乘法分配律假设有三个数a=2,b=3,c=4,我们来验证乘法分配律。

左边:a*(b+c)=2*(3+4)=2*7=14右边:a*b+a*c=2*3+2*4=6+8=14左右两边的结果都是14,乘法分配律成立。

例子3:乘法交换律假设有两个数a=2,b=3,我们来验证乘法交换律。

左边:a*b=2*3=6右边:b*a=3*2=6左右两边的结果都是6,乘法交换律成立。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够简化计算,提高效率。

总结起来,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和乘法交换律是基本的数学规律,它们在代数运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学习数学的学生来说,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规律,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计算和问题求解。

乘法分配律的6种类型

乘法分配律的6种类型

乘法分配律的6种类型
1 什么是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是一种基本数学原理,可以帮助人们对两个实体采取明确的行动,以满足某些给定的要求,使系统成为一个功能的模式。

它的定义是:可以将乘法算式拆分成两部分,它们允许你用乘法算式求出最终的结果,而不是用相乘的算术运算来求解。

2 乘法分配律的6种类型
1. 精确分配:它给出了一系列小的整数乘法结果,可以有效地将乘法生效拆分为相应的小数位,以及它们各自之间的乘积。

2. 最小乘积法:它使用最小乘积方法来分解乘法,这个方法会在获取乘积最低的情况下拆分乘积。

3. 加减复合:它利用加减法来给出乘法结果,通过拆分乘法结果成两个加减式来实现,从而更加精简。

4. 综合方法:它是将乘法结果的拆分可以通过加减法,乘法法和除法法结合起来,以获取一个完整的最终结果。

5. 快速生效法:它尝试在损失最少的情况下获得最终的结果,通过快速生效法,可以发现最小乘积的情况。

6. 分段乘法方法:它是通过将乘法结果分段加减法来拆分乘积,使得最终结果达到最小损失。

3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乘法分配律是一个重要的数学原理,它可以应用到几乎所有的数
学领域。

举个例子,在一系列的加减乘除计算中,乘法分配律可以有
效地拆分出适当的乘积,从而让计算更加简洁。

同时,乘法分配律也
可以用于结构化代码中,帮助程序员设计出更精确、更易维护的代码。

另外,从数学分析的角度来看,乘法分配律可以用于各种计算机程序,以便达到更精确和更快速的计算结果。

综上所述,乘法分配律可以说
是一种非常强大而有用的数学原理,它可以用于许多背景领域,用来
改善各种计算的效率与精确性。

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a+b)×c=a×c+b×c。

如:(12+15)×4=12×4+15×4。

乘法分配律可以正着用,也可以反着用。

1、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在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结果不变。

用字母表示数:(a+b)×c=a×c+b×c或(a-b)×c=a×c-b×c
补充知识点:
2、式子的特点:式子的原算符号一般是×、+(-)、×的形式;在两个乘法式子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另为两个不同的因数之和(或之差)基本上是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3、 102×88、99×15这类题的特点: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改写成整十、整百、整千与一个数的和(或差),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运算简便。

乘法分配律知识点总结

乘法分配律知识点总结

乘法分配律知识点总结乘法分配律是通常在小学三年级甚至更早阶段就学习的数学概念,而在中学数学中,乘法分配律被广泛应用于代数中各种复杂的运算中,因此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对于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对乘法分配律进行总结和说明,包括乘法分配律的定义、性质、证明以及具体应用,希望能够为读者对乘法分配律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

一、乘法分配律的定义乘法分配律是代数中的一条基本规则,它是乘法的一个重要性质。

具体来说,乘法分配律可以表述为:对于任意实数a、b、c,有a×(b+c) = a×b + a×c。

这意味着,在进行乘法运算时,可以先把a乘以b和c的和,得到一个结果,或者先把a分别乘以b和c,然后把结果相加,仍旧会得到相同的值。

另外,乘法分配律也可以逆向思考,即对于任意实数a、b、c,有(a+b)×c = a×c + b×c。

这表明,无论是先把a和b相加,再乘以c,或者分别把a和b乘以c,再把结果相加,最终都会得到相同的值。

总之,乘法分配律是乘法运算的一个基本性质,它在代数运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乘法分配律的性质乘法分配律具有一些重要的性质,这些性质对于理解和应用乘法分配律都非常有帮助。

下面是乘法分配律的一些性质:1. 乘法分配律适用于任意实数:乘法分配律不仅适用于自然数、整数、分数等基本的数,而且同样适用于任意实数。

2. 乘法分配律的对称性:乘法分配律具有对称性,即不仅有a×(b+c) = a×b + a×c,还有(b+c)×a = b×a + c×a。

这体现了乘法分配律的普遍性和适用性。

3. 乘法分配律的结合律:乘法分配律与乘法的结合律相结合,可以进行更复杂的运算。

例如,对于任意实数a、b、c、d,有a×(b+c)×d = a×b×d + a×c×d。

三年级乘法分配律

三年级乘法分配律

三年级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是数学中的基本定理之一,它是指在进行乘法运算时,可以先将一个数分解成两个部分,然后与另外两个数分别相乘,最后将两个积相加,得到的结果与最初的数相乘的结果相等。

乘法分配律在三年级的数学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乘法。

乘法分配律可以简单地表示为:对于任意的数a、b和c,有a × (b + c) = a × b + a × c。

这个定律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解释和理解。

假设小明有3个橙子,他想把这些橙子平均分给他的两个朋友小红和小李。

根据乘法分配律,我们可以先将3个橙子分解成2个橙子和1个橙子,然后分别给小红和小李。

即3 × (2 + 1) = 3 × 2 + 3 × 1。

小红得到的橙子数是3 × 2 = 6个,小李得到的橙子数是3 × 1 = 3个。

最后,小红和小李共分到的橙子数是6 + 3 = 9个,与3 × (2 + 1) = 3 × 2 + 3 × 1相等。

乘法分配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更复杂的乘法问题。

比如,小明想知道他一共有多少个橙子,如果他有3个橙子,而他的朋友小红有4个橙子,小李有5个橙子,那么他们一共有多少个橙子?根据乘法分配律,我们可以先将小明的橙子数分解成2个橙子和1个橙子,然后分别与小红和小李的橙子数相乘,最后将两个积相加。

即3 × (4 + 5) = 3 × 4 + 3 × 5。

小明与小红共有的橙子数是3 × 4 = 12个,小明与小李共有的橙子数是3 × 5 = 15个。

最后,小明、小红和小李一共有的橙子数是12 + 15 = 27个,与3 × (4 + 5) = 3 × 4 + 3 × 5相等。

乘法分配律还可以应用到更多的实际问题中。

比如,小明有若干个苹果和若干个橙子,他想知道他一共有多少个水果。

乘法分配律五种类型

乘法分配律五种类型

乘法分配律五种类型乘法分配律是数学中一个重要且基础的概念。

它指出在进行乘法运算时,可以将一个乘法式子分解成多个乘法式子相加的形式,这种分解方式被称为乘法的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在代数运算、方程式的求解以及其它数学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乘法分配律的五种类型,并且为了更好的理解,将每种类型分别举例说明。

1.数字与单项式的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的最基本形式就是数字与单项式的乘法分配律。

它表达了一个数字与一个单项式相乘时,可以将其拆分为每个单项式分别与该数字相乘,并将结果相加。

例如,对于一个数字a和一个单项式b+c,乘法分配律可以写作:a(b+c) = ab + ac。

其中,数字a分别与b和c相乘,然后将两个乘积相加。

2.单项式与单项式的乘法分配律举例说明:(2x+3)(4x-5)=(2x)(4x)+(2x)(-5)+(3)(4x)+(3)(-5)=8x²-10x+12x-15=8x²+2x-153.多项式与单项式的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也可以扩展到多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情况。

其表达式可以写作:(a+b+c)(d+e) = ad + ae + bd + be + cd + ce。

其中,多项式(a+b+c)和单项式(d+e)相乘,将结果展开并将所有的乘积相加。

举例说明:(3x²+2x-5)(2x+4)=(3x²)(2x)+(3x²)(4)+(2x)(2x)+(2x)(4)+(-5)(2x)+(-5)(4)=6x³+12x²+4x²+8x-10x-20=6x³+16x²-2x-204.二次方与一次方的乘法分配律当一个二次方和一个一次方相乘时,乘法分配律的形式为:(a+b)(a+c) = a² + ac + ab + bc。

其中,二次方(a+b)和一次方(a+c)相乘,将结果展开并将所有的乘积相加。

举例说明:(x+2)(x+3)=(x)(x)+(x)(3)+(2)(x)+(2)(3)=x²+3x+2x+6=x²+5x+65.二次方与二次方的乘法分配律举例说明:(x²+2x+3)(2x²-5x+1)=(x²)(2x²)+(x²)(-5x)+(x²)(1)+(2x)(2x²)+(2x)(-5x)+(2x)(1)+(3)(2x²)+(3)(-5x)+(3)(1) =2x⁴-5x³+x²+4x³-10x²+2x+6x²-15x+3=2x⁴-x³-4x²-13x+3通过以上五种乘法分配律的类型和对应的示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应用。

乘法分配律拓展公式

乘法分配律拓展公式

乘法分配律拓展公式一、乘法分配律基本公式。

对于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得数不变。

即(a + b)×c=a×c + b×c。

1. 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

- 公式:(a - b)×c=a×c - b×c- 推导:假设a比b大,我们可以把(a - b)看作一个整体。

例如(5-3)×4,按照基本运算顺序先算括号里得2×4 = 8;如果用拓展公式,5×4-3×4 = 20 - 12 = 8,结果相同。

2. 多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

- 公式:(a + b + c)×d=a×d + b×d + c×d- 推导:例如(2 + 3+5)×4,先算括号里2 + 3+5 = 10,10×4 = 40;用拓展公式2×4+3×4 + 5×4=8 + 12+20 = 40。

3. 多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

- 公式:(a - b - c)×d=a×d - b×d - c×d- 推导:比如(10 - 3 - 2)×5,先算括号里10 - 3 - 2 = 5,5×5 = 25;用拓展公式10×5-3×5 - 2×5 = 50 - 15 - 10 = 25。

4. 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差)再乘一个数。

- 公式:d×(a + b)×e=(d×a + d×b)×e=d×a×e + d×b×e(对于差同理d×(a -b)×e=(d×a - d×b)×e=d×a×e - d×b×e)- 推导:例如2×(3 + 4)×5,先算括号里3 + 4 = 7,2×7×5 = 70;用拓展公式(2×3+2×4)×5=(6 + 8)×5 = 14×5 = 70。

乘法分配律的6种类型

乘法分配律的6种类型

乘法分配律的6种类型1.左乘法分配律:a*(b+c)=(a*b)+(a*c)左乘法分配律告诉我们,当一个数与一个括号内的加法表达式相乘时,我们可以先将这个数分别与括号内的每个数相乘,然后将得到的结果相加。

举个例子,假设a=2,b=3,c=4,那么根据左乘法分配律:2*(3+4)=(2*3)+(2*4)2*7=6+814=142.右乘法分配律:(a+b)*c=(a*c)+(b*c)右乘法分配律是左乘法分配律的对称性。

右乘法分配律告诉我们,当一个加法表达式与一个数相乘时,我们可以先将这个数与括号内的每个数相乘,然后将得到的结果相加。

再以前面的例子为例:(2+3)*4=(2*4)+(3*4)5*4=8+1220=203.左除法分配律:a/(b+c)=(a/b)+(a/c)左除法分配律告诉我们,当一个数被一个括号内的加法表达式除时,我们可以先将这个数分别除以括号内的每个数,然后将得到的商相加。

以简单实例来说明:4/(2+3)=(4/2)+(4/3)4/5=2+1.330.8=3.334.右除法分配律:(a+b)/c=(a/c)+(b/c)右除法分配律是左除法分配律的对称性。

右除法分配律告诉我们,当一个加法表达式被一个数除时,我们可以先将这个数与括号内的每个数相除,然后将得到的商相加。

举个例子:(2+3)/4=(2/4)+(3/4)5/4=0.5+0.751.25=1.255.左乘除法分配律:a*(b/c)=(a*b)/c左乘除法分配律告诉我们,当一个数与一个数的商相乘时,我们可以先将这个数与商的分子相乘,然后将得到的结果与商的分母相除。

以实例为例:3*(4/2)=(3*4)/23*2=12/26=66.右乘除法分配律:(a/b)*c=(a*c)/b右乘除法分配律是左乘除法分配律的对称性。

右乘除法分配律告诉我们,当一个数的商与一个数相乘时,我们可以先将这个数与商的分母相乘,然后将得到的结果与商的分子相除。

乘法分配律减法

乘法分配律减法

乘法分配律减法摘要:1.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和公式2.乘法分配律在减法中的应用3.具体实例解析4.乘法分配律在实际问题中的优势5.总结与建议正文:乘法分配律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定律,它不仅可以简化乘法运算,还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解决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

乘法分配律的表达式为:a × (b + c) = a × b + a × c。

也就是说,当一个数乘以一个和时,等于这个数分别乘以这个和的每个部分,然后将结果相加。

乘法分配律在减法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假设我们有两个数a、b,它们的差是c,即a - b = c。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将减法转化为加法,使得计算更加简便。

具体操作如下:a × (1 - b) = a × 1 - a × b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原来的减法问题转化为两个乘法问题,然后再进行计算。

这种方法在处理较大数字的减法时,可以减少计算的复杂性。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具体实例来解析乘法分配律在减法中的应用:假设我们要计算25 × (40 - 10),根据乘法分配律,我们可以将它转化为:25 × 40 - 25 × 10 = 1000 - 250 = 750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轻松地计算出这个表达式的值。

乘法分配律在实际问题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例如,在购物场景中,如果一件商品的价格降低了,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降价后的价格。

假设原价为P,降价幅度为A,那么降价后的价格为P - A。

利用乘法分配律,我们可以将这个表达式转化为:P × (1 - A) = P × 1 - P × A这样,我们就可以轻松地计算出降价后的价格,而不需要进行复杂的减法运算。

总之,乘法分配律在减法中的应用为我们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不仅可以简化计算,还可以提高我们的数学素养。

乘法分配律举例

乘法分配律举例

乘法分配律举例一、引言乘法分配律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指在两个数相乘时,可以先将其中一个数分解成若干个数的和,再将这些数与另一个数分别相乘,最后将所得积相加得到最终结果。

这种方法在计算中十分常见,也非常实用。

本文将以举例的方式详细介绍乘法分配律。

二、乘法分配律的定义乘法分配律是指对于任意三个实数a、b、c,都有a×(b+c)=a×b+a×c。

三、乘法分配律的举例1. 2×(3+4)=2×3+2×4=14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先将括号内的式子3+4化简成7,然后再用2乘以7得到14。

也可以直接使用乘法分配律,先用2×3得到6,在用2×4得到8,最后将6和8相加得到14。

2. (5+6)×7=5×7+6×7=77这个例子中同样也可以先化简括号内的式子5+6为11, 然后再用11乘以7得到77。

但我们也可以使用乘法分配律:先用5×7得到35,在用6×7得到42, 最后将35和42相加得到77。

3. (8-3)×2=8×2-3×2=10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先将括号内的式子8-3化简成5,然后再用5乘以2得到10。

也可以直接使用乘法分配律,先用8×2得到16,在用3×2得到6,最后将16和6相减得到10。

4. 9×(12-7)=9×12-9×7=45这个例子中同样也可以先化简括号内的式子12-7为5, 然后再用9乘以5得到45。

但我们也可以使用乘法分配律:先用9×12得到108,在用9×7得到63, 最后将108和63相减得到45。

四、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举例1. 计算两个多项式的积当我们需要计算两个多项式的积时,就需要使用乘法分配律。

例如计算(x+1)(x+2)的结果:(x+1)(x+2)=x(x+2)+1(x+2)=x^2+2x+x+2=x^2+3x+22. 计算复合函数的值在计算复合函数时,也需要使用乘法分配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乘法分配律
课型:新授教法:讲授法教具:PPT、题纸、笑脸
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乘法分配律》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教材有意识让学生经历乘法分配律的发现过程,并在合作与交流中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

因此本节课不仅使学生学会什么是乘法分配律,更要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通过新旧知识的沟通,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初步理解和掌握它的结构特征;理解并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并能正确计算。

2.数学思考:经历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和概括规律的学习活动;发展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意识。

3.问题解决: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

2、经历共同探索的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交流的能力。

4.情感态度:能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适用性,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抽象归纳并能用符号表达乘法分配律。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设计意图
课前回顾
铺垫新课
一、【回顾】
师:老师今天准备了一些漂亮的小卡片,要奖励给
表现好的同学。

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展现出你
们最好的状态给老师,好不好?!
让我们来看第一道题——
28+15=□+□,填什么?
生:等于15加28!
师:那你能说说运用的是哪一个运算律吗?
生:加法交换律。

师:谁还记得加法交换律字母表示的形式是什么?
生:a+b=b+a
师:我们来看看下一道题!填什么?
生:25!
师:它应用的是。


生:乘法交换律!
师:谁知道它怎么用字母表示?
生:axb=bxa
师:我们来挑战第三个!
生:(85+34)+6=85+(34+6)
加法结合律
师:谁还记得加法结合律的字母表示形式是什么?
看来大家掌握的还差了一点点,
还不快仔细看黑板!
(a+b)+c=a+(b+c)
下面挑战最后一道!
(25x89)x4=....?
生:89x(25x4)
复习学习过
的四个运算
律,通过简单
的练习加深
印象,并且为
探究乘法分
配律铺垫。


时激发他们
早点进入学
习状态。

【3分钟】
探求新知
发现规律
乘法结合律
字母表示是(axb)xc=ax(bxc)
二、【观察、比较】
师:(拍手)好!下面我们开始一轮全新的挑战!
3×5+7×5
21×3+29×3
41×8+49×8
给大家一分钟时间完成这三道题,把答案写
在你们的答题纸上。

【1分钟】
谁来给大家说一下这三道题的答案?
生:50
150
720
师:非常好,这三道题全部做对的同学请举手!生:(举手)
师:看来这三道计算题并没有难住大家。

下面让我们再来挑战三道题!看看谁能
做的又快又准确!
(3+7)×5
(21+29)×3
(41+49)×8
【1分钟】
谁来说一下答案?
生:50
150
720
师:全部正确!
探求新知
发现规律
有没有同学发现,他们的结果。

【黑板上对比写出这六道题】
生:他们的结果是相同的!
(3+7)×5 = 3×5+7×5
(21+29)×3 = 21×3+29×3
(41+49)×8 = 41×8+49×8
师:大家的观察能力真不错!
既然他们的结果相同,我们就可以这样写,对
不对?
(3+7)×5 = 3×5+7×5
(21+29)×3 = 21×3+29×3
(41+49)×8 = 41×8+49×8
观察一下这三个等式,他们是不是都有些共同
的特点?
师:现在我们来猜一猜,
11×7+19×7
与哪一个算式相等呢?把你的猜想写下来!
生:(11+19)×7
师:我们一起来计算验证一下!
(左边)
11×7+19×7=
生:77+133=210
(右边)
(11+19)×7=
30×7=210
师:左边等于右边,所以等式成立!
三、【归纳概括,提出猜想】
师:大部分同学都能写出这个等式,看来你们都观
【3分钟】
【3分钟】
归纳概括
提出猜想
察到了这些等式中的奥秘。

现在就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一下你的发现。

【PPT: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用你喜欢
的方式表示出来】
【看同学的讨论情况,加以引导】【2分钟】
师:这几组算式的左边和右边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
同之处?
(1)相同点
预设回答:①这几组等式的左边都是两个数的
和乘一个数。

②这几组等式的右边都是把两个数分别与第
三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2)不同点
预设区别:①左边有3个数,右边有4个数,
两个乘法算式中都有相同的因数2。

②左边有
小括号,应该先算加法,再算乘法;右边先算
乘法,再算加法。

师:左边都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
读一读这些等式
【能够逐渐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师:你们的发现太重要了,
因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知识——
乘法分配律!
【板书:乘法分配律】
四、【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字母表示形式】
师:我们用更准确的语言来描述一下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
可以先把这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
再把所得的积相加,结果不变,
【5分钟】
总结概括
得出结论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大家一起读一下这段话!
现在大家听老师读,目光跟着老师的手指,边
听、边看、边思考!
师:谁能根据乘法分配律再来写几组这样的算式?
预设举例:(25+35)×4=25×4+35×4
(60+50)×2=60×2+50×2
(65+55)×42=65×42+55×42
……
师:这样的例子多不多?能写得完吗?你有
没有好的办法?
生:可以用字母表示。

师:大家想一想,应该怎么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呢?
来看看,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写——
(a+b)xc=axc+bxc
师:对于乘法分配律用字母来表示和用文字来表示
比较一下,感觉怎么样?
生:看起来简单了
师:把复杂变得简单,这就是数学的美!
简洁、明了。

师:大家通过一步步的探究得到了乘法分配律,还
能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老师准备了一些笑脸,奖励给表现出色的同
学。

【PPT笑脸图】
快来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笑脸?
【7分钟】
合理应用
推理证明
(要求:列出至少一个算式)
(3+5)×6=48
3×6+5×6=18+30=48
观察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符合乘法分配律,结果相等。

师:看来,不仅是在算式中,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能
应用到——乘法分配律!
我们打开书,看56页最下面,这两个小朋友
是怎么验证乘法分配律是成立的?
【2分钟】
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
师:谁来给大家讲一讲,他们是怎么验证乘法分配
律成立的?
【7分钟】
【10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