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鱼类营养需要及其应用
常见淡水鱼的食用价值和烹饪方式
2.蕃茄鱼(黑鱼)
3.黑鱼清汤
4.水煮鱼(黑鱼)
5.干锅脆鱼(黑鱼)
6.黑鱼豆腐汤
7.黑鱼片小炒
8.柠檬鱼(黑鱼)
9.大蒜烧黑鱼
鳡鱼
鳡鱼中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以及不少的脂肪酸,主要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胆固醇等;其中所含的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E、叶酸、烟酸、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E等;另外,含有不少的钙、铁、锌、镁、硒、锰、铜、钠等矿物质元素。可以补充营养,健脑益智,增强体质,保护眼镜,保护心脑血管。
1.清蒸鳊鱼
2.红烧鳊鱼
3.葱油鳊鱼
4.糖醋鳊鱼
翘嘴
翘嘴鲌鱼的营养价值和功效:肉白而细嫩,味美而不腥,一贯被视为上等经济鱼类,其营养成分为: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8.6克,脂肪4.6克,热量116千卡,钙37毫克,磷166毫克,铁1.1毫克,核黄素0.07毫克,烟酸1.3毫克,春夏季捕获之白鱼,全鱼可入药,其肉性味甘、温,有开胃、健脾、利水、消水肿之功效,治疗消瘦浮肿、产后抽筋等症有一定疗效。
1.鲤鱼粥、赤小豆鲤鱼粥、鲤鱼汁粥、鲤鱼脑髓粥。
2.酱焖鲤鱼、红烧鲤鱼、糖醋鲤鱼、油泼鲤鱼、干烧鲤鱼。
3.鲤鱼冬瓜汤、鲤鱼赤豆汤、萝卜鲤鱼汤、鲤鱼苦瓜汤、鲤鱼药材汤、黑豆鲤鱼汤、黄芪鲤鱼汤、红小豆鲤鱼汤、香菜鲤鱼汤、清汤鲤鱼丸、川芎天麻鲤鱼汤、千金鲤鱼汤、竹笋瓜皮鲤鱼汤、鲤鱼乌豆汤。
4.炖鲤鱼、鲤鱼炖土豆、柳蒿芽炖鲤鱼、鲤鱼炖豆腐、皮馕烧鲤鱼。
1.清蒸翘嘴鱼
2.家常翘嘴鱼
3.香煎翘嘴鱼
马口鱼
马口鱼的功效和作用是益智健脑、强筋健骨、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力、降低血压、利尿。马口鱼中含有丰富的钙、铁、磷、维生素、蛋白质、活性物质等成分,可以促进机体骨骼生长,促进生长发育。还可以辅助治疗缺铁性贫血,其中活性物质含量比较丰富,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水产养殖中的营养需求与饲养管理
水产养殖中的营养需求与饲养管理水产养殖作为一种重要的养殖方式,已经成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海鲜需求的主要来源之一。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以及营养需求的满足对于水产生长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着重探讨水产养殖中的营养需求与饲养管理的相关内容。
一、水产养殖中的营养需求1. 蛋白质需求蛋白质是水产生长所必需的重要营养物质,对于鱼类、虾类等水产动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蛋白质的供给应综合考虑动物的种类、体重、生长阶段和环境条件等因素。
在饲料配制过程中,需要确保蛋白质含量的充足,并保持合适的蛋白质来源和比例。
2. 脂肪需求脂肪是水产生长所必需的能量来源之一,对于维持鱼类和虾类等水产动物的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适量的脂肪供给可促进动物的生长和免疫力提升,并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品质。
饲料配制时需要综合考虑动物的能量需求以及脂肪来源和比例。
3. 维生素需求维生素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对于动物的正常生长和健康状态具有重要影响。
维生素需求的满足需要综合考虑动物的种类、生长阶段和饲料成分等因素,适量添加维生素有助于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4. 矿物质需求矿物质在水产养殖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参与了许多生理过程,对于维持动物的正常生长和健康状态至关重要。
在饲料配制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动物对矿物质的需求,并根据养殖水体的水质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动物摄入到充足的矿物质。
二、水产养殖中的饲养管理1. 饲料管理水产养殖中的饲养管理需要合理控制饲料的投喂量和投喂频次,以避免过度投喂或者不足投喂的情况发生。
要根据动物的种类、生长阶段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科学配备饲料,并定期检测饲料的质量,确保其营养成分的稳定性和可溶性。
2. 水质管理水质是水产养殖中非常关键的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动物的生长和健康状况。
饲养过程中需要对水质进行监测,控制水质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对动物有害的物质的浓度,同时保证水质的氧含量和温度等指标符合动物的需求。
淡水鱼类营养及饲料课件
03
淡水鱼饲料的加工与保存
饲料加工工艺
原料选择
选择新鲜、优质、无污染的原 料,确保饲料营养价值和安全
。
粉碎与混合
将原料进行粉碎并均匀混合, 以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适口性 。
制粒与干燥
通过制粒和干燥工艺,使饲料 形状规则、水分适宜,便于保 存和运输。
添加剂与维生素
根据淡水鱼生长需求,添加适 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添 加剂,以补充天然食物中的不
不同生长阶段的淡水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不同,幼鱼和成鱼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较高 ,而亚成鱼对蛋白质的需求量相对较低。
蛋白质的来源主要是鱼粉、豆粕、菜粕等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不同鱼种对蛋白质 的来源和质量要求不同。
脂肪需求
脂肪是淡水鱼类重要的能量来源 和细胞组成成分,同时也有助于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
。
不同生长阶段的淡水鱼类对脂肪 的需求量不同,幼鱼对脂肪的需 求量相对较高,而成鱼对脂肪的
需求量相对较低。
淡水鱼类常用的脂肪来源主要是 植物油和动物脂肪,其中植物油
更具有环保和可持续性。
碳水化合物需求
碳水化合物是淡水鱼类重要的能量来 源,主要存在于鱼体内和饲料中。
淡水鱼类常用的碳水化合物来源主要 是淀粉、糖蜜等,其中淀粉更具有环 保和可持续性。
维生素与矿物质
维生素C、E和B族维生素以及铁、锌 等矿物质对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至关 重要。缺乏这些营养素会导致免疫功 能受损,降低抵抗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能导致脂肪积累和生长受阻。
营养与繁殖的关系
维生素与矿物质
维生素和矿物质对鱼类的繁殖至 关重要,如维生素A、D、E以及 钙、磷等。缺乏这些营养素会导 致繁殖障碍和孵化率降低。
鲑鱼(淡水)的营养成分和健康益处
鲑鱼(淡水)的营养成分和健康益处鲑鱼(淡水)是一种富含营养的食物,它不仅味美可口,还具有许多健康益处。
本文将探讨鲑鱼(淡水)的营养成分以及其对人体健康的积极作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鲑鱼(淡水)的营养成分。
鲑鱼(淡水)富含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D、维生素B12、Omega-3脂肪酸、钙、锌、硒、镁等多种营养物质。
每100克鲑鱼(淡水)约含有20克的蛋白质,这是我们身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素之一。
鲑鱼(淡水)中的脂肪主要来自于不饱和脂肪酸,如Omega-3脂肪酸,有助于维持心血管健康以及提高脑功能。
鲑鱼(淡水)对人体健康的益处多种多样。
首先,鲑鱼(淡水)中富含的Omega-3脂肪酸被广泛认为对心脏健康至关重要。
这些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心脏病风险因素,并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此外,Omega-3脂肪酸还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有助于缓解炎症、支持免疫系统功能,降低癌症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
其次,鲑鱼(淡水)中的维生素D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
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维持骨骼的正常生长和维护。
不仅如此,维生素D还能提高免疫系统功能,降低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对心脏健康也有积极作用。
此外,鲑鱼(淡水)还富含维生素B12,这对于神经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
维生素B12参与合成和维护神经纤维髓鞘,有助于提高大脑功能、促进神经细胞的正常工作。
缺乏维生素B12可能导致贫血、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问题。
除了上述营养成分,鲑鱼(淡水)中富含钙、锌、硒和镁等矿物质。
钙对于骨骼和牙齿的健康至关重要,而锌则参与身体各种生理反应的正常运作,如免疫反应、DNA合成等。
硒是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剂,有助于抵抗自由基的损害,并预防癌症和心脏疾病。
镁则参与多种酶活性,调节神经和肌肉的功能,维持心律正常。
然而,虽然鲑鱼(淡水)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诸多健康益处,但在食用过程中仍需注意一些注意事项。
鲑鱼(淡水)有时会受到环境因素和饲养方式的影响,导致可能存在一些污染物。
各种淡水鱼的营养价值
各种淡水鱼的营养价值草鱼草鱼的俗称有:鲩、油鲩、草鲩、白鲩、草鱼、草根(东北)、混子、黑青鱼等。
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水库,一般喜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
性活泼,游泳迅速,常成群觅食。
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
在干流或湖泊的深水处越冬。
生殖季节亲鱼有溯游习性。
已移殖到亚、欧、美、非各洲的许多国家。
因其生长迅速,饲料来源广,是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
草鱼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血液循环有利,是心血管病人的良好食物;草鱼含有丰富的硒元素,经常食用有抗衰老、养颜的功效,而且对肿瘤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并具有暖胃和中、平肝祛风、治痹、截疟、益肠明目之功效,主治虚劳、风虚头痛、肝阳上亢、高血压、头痛、久疟。
草鱼味甘、性温、无毒,入肝、胃经。
1、草鱼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血液循环有利,是心血管病人的良好食物;2、草鱼含有丰富的硒元素,经常食用有抗衰老、养颜的功效,而且对肿瘤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3、对于身体瘦弱、食欲不振的人来说,草鱼肉嫩而不腻,可以开胃、滋补。
适烧、炖、酸汤鱼、水煮鱼片最佳。
鲫鱼又名河鲫、鲋鱼、喜头、鲫瓜子、喜头鱼、海附鱼、童子鲫、鲭。
鲫鱼是全价高蛋白低脂肪动物性食品。
养生功效:为补脾利水的养生食品。
日常食之可益脾胃、补需羸、通乳汁、利水湿,且性质平和,不濡不燥,尤宜养生食用。
鲫鱼益气健脾,利水消肿,清热解毒,通络下乳。
鲫鱼有利于心血管功能,可降低血液粘度,促进血液循环。
1、鲫鱼所含的蛋白质质优、齐全、易于消化吸收,是肝肾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良好蛋白质来源,常食可增强抗病能力,肝炎、肾炎、高血压、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患者可经常食用;2、鲫鱼有健脾利湿,和中开胃,活血通络、温中下气之功效,对脾胃虚弱、水肿、溃疡、气管炎、哮喘、糖尿病有很好的滋补食疗作用;产后妇女炖食鲫鱼汤,可补虚通乳;3、鲫鱼肉嫩味鲜,可做粥、做汤、做菜、做小吃等。
尤其适于做汤,鲫鱼汤不但味香汤鲜,而且具有较强的滋补作用,非常适合中老年人和病后虚弱者食用,也特别适合产妇食用。
水产养殖中的鱼类营养需求与饲料配方
水产养殖中的鱼类营养需求与饲料配方水产养殖业是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其中鱼类养殖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要实现鱼类养殖的高产、高效和高质量,了解鱼类的营养需求以及合理的饲料配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深入探讨水产养殖中鱼类的营养需求及相应的饲料配方。
一、鱼类的营养需求1. 蛋白质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非常高,它是构建鱼体组织和维持生理功能的重要营养成分。
优质的蛋白质可以增加鱼体的生长速度、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常见的供给蛋白质的饲料原料有鱼粉、虾粉、豆粕等。
2.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提供鱼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对于促进鱼类的生长和免疫力起着重要作用。
常见的碳水化合物饲料原料有玉米、小麦、蛋白粉等。
3. 脂肪脂肪是鱼类必需的能量来源,同时还提供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和不饱和脂肪酸。
脂肪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鱼类的生长和免疫功能。
优质的脂肪源包括鱼油、沙棘油等。
4. 维生素与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鱼类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
合理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供给可以提高鱼类的饵料利用率和抗病能力。
5. 水分适量的水分摄入有助于鱼类的新陈代谢和消化吸收,保持体液平衡。
鱼类通常通过水中的摄入和饲料中的水分摄入来满足其需求。
二、饲料配方的制定为了满足鱼类的营养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是关键所在。
1. 蛋白质含量与比例根据鱼类的品种、生长阶段和养殖环境的不同,需确定合适的蛋白质含量和比例。
一般来说,早期生长阶段的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更高,而成熟期则相对较低。
2. 能量与脂肪含量根据鱼类的生长速度和养殖环境来确定适宜的能量和脂肪含量。
不同品种的鱼类对能量和脂肪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在制定配方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添加根据鱼类的需求,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同时,应注意不要添加过量,以免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
4. 饲料颗粒大小饲料颗粒大小的选择要考虑到鱼类的口腔结构和消化道的特点。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养殖鱼类的营养需求与饲料配制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养殖鱼类的营养需求与饲料配制养殖渔业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广泛进行的一种养殖方式,通过对鱼类的生长、繁殖和饲养管理,可以实现鱼类的高效产出和商业化运作。
而养殖鱼类的营养需求与饲料配制则成为了养殖渔业工作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养殖鱼类的营养需求及相应的饲料配制方法。
一、养殖鱼类的营养需求1.蛋白质蛋白质是鱼类生长和免疫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鱼类的生长和身体机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种类的养殖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量有所差异,一般来说,肉食性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较高,而草食性鱼类则相对较低。
2.脂肪脂肪是营养价值较高的能量来源,能够提供养殖鱼类所需的热量和必需脂肪酸。
但是,脂肪含量过高或者不平衡的饲料可能导致养殖鱼类生长缓慢、免疫力下降等问题,因此在饲料配制过程中需要控制脂肪含量和比例。
3.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鱼类能量供应的重要来源,能够为养殖鱼类提供热量和能量。
在饲料配制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和种类的选择需要根据养殖鱼类的种类和生长阶段进行调整。
4.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鱼类生长和免疫力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在饲料配制中,需要根据养殖鱼类的种类和需要进行相应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添加,以满足其生长和健康发育的需求。
二、饲料配制方法1.确定饲料成分根据养殖鱼类的营养需求,选择合适的饲料成分。
常见的饲料成分包括蛋白质源(鱼粉、虾粉、豆粕等)、脂肪源(鱼油、动植物油等)、碳水化合物源(玉米粉、小麦粉等)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2.确定饲料配方根据养殖鱼类的种类和生长阶段,确定合适的饲料配方。
可以通过合理配置各种饲料成分的比例和用量,来满足鱼类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
3.饲料加工与制备将确定好的饲料配方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并进行破碎、调和、造粒等工艺处理,以获得符合鱼类口感和消化吸收需求的成品饲料。
4.饲喂管理根据养殖鱼类的生长发育情况和饲料的特点,制定合理的饲喂方案。
包括饲喂时间、饲喂量和饲喂频率等方面的管理。
养殖鱼类营养需求技术
养殖鱼类营养需求技术鱼类养殖业是一项重要的养殖行业,而养殖鱼类的健康和快速生长离不开合理的营养供给。
本文将介绍养殖鱼类的营养需求以及相应的技术措施。
1. 鱼类的主要营养需求1.1 蛋白质:蛋白质是鱼类生长和组织修复的主要营养物质。
不同种类的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和来源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肉食性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量更高,而植食性鱼类则相对较低。
为了满足鱼类的蛋白质需求,可以通过添加鱼粉、虾粉等富含蛋白质的饲料原料。
1.2 脂肪:脂肪是鱼类生长和生殖所必需的重要能源。
脂肪含有丰富的能量,对于鱼类的生长速度和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合理调节饲料中脂肪含量的比例,可以满足鱼类对脂肪的需求。
同时,脂肪还可以增加饲料的可口性,提高鱼类的食欲。
1.3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鱼类提供能量的重要来源。
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提供鱼类所需的能量,促进鱼类的生长发育。
饲料中的淀粉、葡萄糖等都是常见的碳水化合物来源。
1.4 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鱼类生长与健康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
它们参与调节鱼类的生理功能、维持鱼体的平衡,对于鱼类的免疫力、抗病能力等起到重要作用。
为了满足鱼类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可以添加富含这些营养物质的饲料补充剂。
2. 养殖鱼类营养技术2.1 饲料配方: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是满足养殖鱼类营养需求的基础。
饲料配方需要根据不同种类鱼类的需求以及实际的养殖情况进行调整。
要根据鱼类所需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含量来确定配比,以最大程度地满足鱼类的需求。
2.2 饲养管理:除了合理的饲料配方外,在鱼类的饲养管理中也有一些技术措施可以帮助满足其营养需求。
首先,要根据不同阶段鱼类的生长发育特点,适时调整饲料的投喂量和频率。
其次,要确保饲料的新鲜和卫生,避免变质和污染。
另外,要注意饲料的消化吸收效率,可以通过添加酶制剂等辅助饲料,在提供适量营养的同时减少浪费。
2.3 水质管理:良好的水质是养殖鱼类健康生长的重要保障。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鱼类营养需求与饲养管理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鱼类营养需求与饲养管理在养殖渔业工作中,了解鱼类的营养需求以及合理的饲养管理对于保障鱼类健康成长和提高生产效益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养殖渔业工作中鱼类的营养需求,以及如何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一、鱼类的营养需求鱼类的营养需求与其他动物类似,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其中,蛋白质是鱼类生长和免疫力的重要基础,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是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维生素和矿物质则扮演着调节代谢和生理功能的重要角色。
1. 蛋白质需求鱼类的蛋白质需求较高,尤其是肉食性鱼类。
蛋白质可影响鱼类的生长速度、免疫力、抗病能力等。
通常来说,蛋白质含量越高的饲料,对于鱼类的生长促进效果越好。
但是,过量的蛋白质摄入不仅会浪费饲料资源,还会对水质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应根据不同鱼类的生命阶段和生长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2. 碳水化合物与脂肪需求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是鱼类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
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效果较高,而脂肪的供能效果更好。
饲料中适量添加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可以提高鱼类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
然而,过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摄入可能导致肥满和肝功能异常等健康问题。
因此,在饲养管理中需要根据鱼类的生长速度和环境条件调整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供给量。
3. 维生素和矿物质需求维生素和矿物质是鱼类生长和健康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
维生素包括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和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B族)。
矿物质则包括钙、磷、锌、铜等。
这些元素在鱼类内部参与着多种生理代谢和组织构建。
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根据鱼类的需求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维持其正常生长和健康状态。
二、饲养管理饲养管理对于养殖渔业工作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个关键的饲养管理方面。
1. 饲料选择与投喂饲料选择是饲养管理中的关键一环。
应根据不同的鱼类种类和生长阶段,选择适合的饲料。
优质的饲料应具备全面的营养成分,能够满足鱼类的生长需求。
大宗淡水鱼类营养、饲料及投喂技术
饲料残留物对养殖水体环境的影响
探讨饲料残留物在养殖水体中的分解过程及其对水体环境的影响,为减少饲料浪费和环境 污染提供参考。
营养与饲料对养殖鱼类健康的影响
研究营养与饲料对养殖鱼类生长性能、免疫力、抗病力等方面的影响,为制定科学合理的 饲养管理方案提供指导。
添加剂预混料
含有维生素、矿物质、氨 基酸等添加剂,用于提高 饲料的营养价值。
不同生长阶段饲料选择
苗种阶段
主要选择浮游生物、轮虫等小型动物性饲料,同时辅 以熟蛋黄、豆浆等。
幼鱼阶段
逐渐过渡到以水生昆虫、枝角类等动物性饲料为主, 辅以配合饲料。
成鱼阶段
以配合饲料为主,辅以水生植物、水草等植物性饲料, 同时根据鱼类品种和养殖模式调整饲料配方。
饲料质量评估
营养成分分析
检测饲料中的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等营养成分 含量,评估其营养价值。
卫生指标检测
检测饲料中的有害微生物、重金属等卫生指标, 确保饲料安全无害。
饲养试验
通过饲养试验观察鱼类生长情况、成活率等指标, 评估饲料的实际效果。
03
投喂技术与方法
投喂量控制
根据鱼体大小、种类和生长阶段确定投喂量
水生昆虫
如摇蚊幼虫、蜻蜓幼虫等, 蛋白质含量高,是鱼类喜 食的饲料。
水草及水生植物
如浮萍、水葫芦等,富含 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 鱼类的消化和营养吸收。
人工合成饲料
配合饲料
根据鱼类营养需求,将多 种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而 成,营养均衡且易于消化 吸收。
浓缩饲料
高蛋白含量的饲料,通常 用于补充鱼类的蛋白质需 求。
食材天地——淡水鱼
食材天地——淡水鱼
一、 淡水鱼类
淡水鱼是指生活在江、湖、河池中的各种鱼类。 品种较之海水鱼少,约有800种。其中不少品种可人 工养殖。淡水鱼类一般无洄游习性,但有些品种原生 活在海洋,往往洄游江湖,并在江河捕获。如刀鱼、 鲥鱼等。
二、营养价值
鱼类蛋白质含量15%~20%,和肉相近,鱼肌肉 蛋白质组织结构松软,所以比肉类蛋白质容易消化, 鱼类脂肪与肉类不同,大部分是由不饱和脂肪酸组 成,通常呈液体状态,易消化,吸收率可达95%左 右,鱼中钙、磷、碘含量比肉高,含维生素B1、B2 也比较多。所以是具有很高营养价值的健康食品。
(一)活养 活养包括清水活养和冰鲜保存两种。 (二) 冷藏
中餐
五、 淡水鱼的品质鉴定
可以从鱼鳃、鱼唇、鱼鳍、鱼眼、 鱼皮、鱼肉等方面来进行好、中、差 的鉴定!
六、 淡水鱼的保管
市场上出售的淡水鱼品种繁多,有的是刚捕获 的新鲜产品,有的经过短时间储存的产品,有些经 过长时间的冷冻。进入饮食店后,必然给保管工作 带来困难。因此,要安全、科学的保管好淡水鱼, 就必须以淡水鱼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三、 淡水鱼的分类
鱼类是终生生活在水中,以鳍游动,用鳃呼吸 的卵生脊椎动物,其组织形态主要包括外部形态和 内部组织两个方面。Biblioteka 四、 淡水鱼类在烹饪中的运用
鱼类的烹饪运用相当普遍,菜品极多,适合于各 种烹调方法。所有的鱼均适合红烧,新鲜的、脂肪含 量高的鱼,以清蒸、氽汤、炒为多见。肉厚刺少的, 可取鱼肉切丝、片。尤其肉色白、蛋白质含量高的鱼, 可取鱼肉斩成茸,制成花色成型菜肴等。鱼类除鱼肉 供食用外,不少鱼的鳍、肝、皮、唇、软骨可作烹饪 原料,有的属于珍贵的干制品原料。
如何正确喂养淡水鱼类营养需求与喂食频率解析
如何正确喂养淡水鱼类营养需求与喂食频率解析淡水鱼类是许多鱼缸爱好者常养的宠物之一。
正确喂养是保持鱼类健康发展和营养平衡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如何正确喂养淡水鱼类,包括淡水鱼类的营养需求与喂食频率的解析。
一、了解淡水鱼类的营养需求淡水鱼类的营养需求与它们的物种和大小有关。
不同种类的淡水鱼类在饮食习惯和食物类型上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淡水鱼类的主要营养需求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1. 蛋白质:蛋白质是淡水鱼类生长和修复组织的重要营养物质。
常见的淡水鱼类如金鱼和孔雀鱼,需要高蛋白质的食物来满足其快速生长的需求。
2.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提供鱼类能量的重要来源。
它们可以来自碎屑、藻类和其他植物性食物。
不同的淡水鱼类需要不同种类和比例的碳水化合物。
3. 脂肪:脂肪是淡水鱼类储备能量的主要形式,也是脂溶性维生素的重要来源。
但是,过多的脂肪会对鱼类的消化和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适量控制脂肪的摄入。
4. 维生素和矿物质:淡水鱼类需要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维生素C对于金鱼等一些淡水鱼类尤为重要,维生素D则是帮助鱼类吸收钙质的关键。
二、喂食频率的解析1. 饱腹感:一般情况下,淡水鱼类应该被喂食到“饱腹感”,但不宜过度喂食。
饱腹感的判断可以通过观察鱼类吃饭后的腹部是否有轻微凸起,但不应出现明显膨胀或绷紧。
2. 喂食次数:对于成年淡水鱼类来说,一般每天喂食1-2次即可。
然而,对于年幼或生长迅速的鱼类,可以适当增加喂食次数。
3. 控制喂食量:喂食时应控制好食物的数量,避免喂食过多导致浪费和水质污染。
一般来说,每次喂食的量应该是鱼类口中能一次吞下的量。
4. 间歇性禁食:间歇性禁食是保持淡水鱼类消化系统健康的重要措施。
通过间断性禁食,可以让鱼类的消化系统得到充分休息和恢复。
一般建议每周至少有一天进行禁食,但不宜连续禁食太长时间。
三、适合的鱼类食物1. 活体饵料:一些淡水鱼类,如观赏鱼,可以食用活体饵料,如水蚤、血蚯蚓等。
淡水鱼类营养需求与饲料配制技术
第三节淡水鱼类配 合饲料质量的评定
方法
作者介绍
这是《淡水鱼类营养需求与饲料配制技术》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读书笔记
这是《淡水鱼类营养需求与饲料配制技术》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淡水鱼类营养需求与饲料配制技术》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目录分析
第二节蛋白质饲料
第一节饲料原料的 分类
第三节能量饲料
第四节粗饲料、 青绿饲料
第五节饲料源 的开发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营养性添加剂
第三节非营养性添加 剂
第四节饲料添加剂的 使用方法
1
第一节鲤鱼的 生物学特征
2
第二节青鱼的 生物学特征
3
第三节草鱼的 生物学特征
4
第四节鲢鱼的 生物学特征
5
第五节鳙鱼的 生物学特征
1
第六节鲫鱼的 生物学特征
2
第七节罗非鱼 的生物学特征
3
第八节团头鲂 的生物学特征
4
第九节虹鳟的 生物学特征
5
第 1
类对蛋白质和 氨基酸的营养 需求
第二节淡水鱼 2
类对脂肪和必 需脂肪酸的营 养需求
3 第三节淡水鱼
类对碳水化合 物(糖类)的 营养需求
谢谢观看
4 第四节淡水鱼
类对维生素的 营养需求
5 第五节淡水鱼
类对无机盐的 营养需求
第一节淡水鱼 类配合饲料配
方的设计
第二节淡水鱼 类的饲料配方 实例
第二节配合饲料配 制的主要工序
第一节淡水鱼类配 合饲料加工的主要
设备
第三节淡水鱼饲料 的加工工艺
第二节水产动物配 合饲料的储藏与保
淡水鱼类营养需要与配合饲料中营养素的供给
淡水鱼类营养需要与配合饲料中营养素的供给叶元土水产动物种类繁多,仅中国就有海水、淡水鱼类3000种左右,其中淡水鱼类达到900余种,目前在进行养殖生产的鱼类(包括引进种类)近100种。
目前进行这类研究的机构、人力和投入也非常有限,且这些研究力量与实际需求相比几乎是杯水车薪,因此,要完全掌握和了解全部的养殖水产动物营养需要标准还是一项难以实现的愿望。
目前对鲤鱼、草鱼、鲫鱼、武昌鱼等的营养研究有了一定的基础,对引进种类如斑点叉尾鮰、罗非鱼等的营养研究是中外结合也具备一定基础,而对于多数新增养殖种类还是参照现有养殖种类、并借助人类营养、畜禽营养的研究基础在进行饲料配制和生产。
一、关于蛋白质与氨基酸的营养、饲料配制技术1、蛋白质的需要量水产动物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营养需要量高于陆生动物,这是水产动物在长期的生物进行和对生态环境的适应变化中形成的,在自然水域中光合作用的产物非常有限,水生动物主要选择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高的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系统也主要适应于对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类物质。
在实际生产中对于水产动物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要的满足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关于蛋白质、氨基酸的总量的需求与供给,一般在25-45%的范围内;二是关于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质量的需求与供给,包括饲料可消化或利用蛋白质的量、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平衡模式等。
数量的满足较为容易,而质量的保障却非常困难。
对于饲料生产企业,在水产动物配合饲料配方编制时主要的困难在于如何保障配合饲料的氨基酸质量,以及根据饲料原料的变化、养殖季节的变化、养殖种类的变化对饲料配方进行适时的调整,这是配方技术的主要难点所在。
(1)水产动物饲料蛋白质含量的合理范围总结已经研究和应用的结果,水产动物的蛋白质需要量范围在25-45%左右,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范围值。
如果再结合我国蛋白质饲料原料和目前的生产情况分析,建议合理的范围应该在28-34%左右。
当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在低于28%左右时,一般是销售价格非常低的配合饲料,起配方成本必须控制在1300-1500元/吨,仅有极少数几只蛋白质原料的价格低于这个价格的,因此配方中限制了如鱼粉、豆粕等优质蛋白质原料的使用,一般只能选择如菜粕、棉粕等原料、甚至价格和质量更低的饲料原料,其配合饲料的养殖效果较差、饲料消化利用率很低、对水体的污染也很大,同时,养殖的水产动物也会出现免疫力、抵抗力较差、不耐运输等情况。
淡水鱼类营养及饲料
投喂频率与时间
投喂频率
一般根据鱼的生长阶段和摄食习性来确定,例如,稚鱼阶段每天4-6次,成鱼 阶段每天2-3次。
投喂时间
通常在早上日出后和傍晚日落前进行,此时水温适宜且鱼的食欲旺盛。
饲料的管理与保存
饲料的选择
根据鱼的种类和生长阶段选择合 适的饲料,确保饲料营养全面、
新鲜、无污染。
饲料的保存
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 避免饲料受潮、发霉和变质。
淡水鱼类营养及饲料
目录
• 淡水鱼类营养概述 • 淡水鱼类的营养成分 • 淡水鱼类饲料的种类与选择 • 淡水鱼类饲料的营养成分与配制 • 淡水鱼类饲料的投喂与管理
01 淡水鱼类营养概述
淡水鱼类的生理特点
01
02
03
生长速度快
淡水鱼类通常具有较快的 生长速度,尤其是在适宜 的生长环境中。
适应性强
淡水鱼类能够适应各种不 同的水质、温度和食物来 源,这与其广泛的食性和 适应能力有关。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适用于幼鱼和特种鱼类。
饲料选择的原则
营养均衡
适应鱼类生长阶段
确保饲料含有鱼类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
不同生长阶段的鱼类对饲料的需求不同。
质量保证
经济性
选择信誉良好的品牌和厂家,确保饲料质 量和安全。
在满足营养需求的前提下,选择价格合理 的饲料。
04 淡水鱼类饲料的营养成分 与配制
饲料中的营养成分
01
淡水鱼类的蛋白质含量较高,且质量较好,含有多种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蛋氨 酸、色氨酸等,有助于促进生长和维持生理功能。
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生长缓慢、免疫力下降等问题,而摄入过量则可能对水质造 成负面影响。
鱼肉营养价值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鱼肉营养价值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鱼肉是人类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拥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在水产养殖中,鱼肉不仅可以作为重要的食材,还可以应用于多个方面。
本文将介绍鱼肉的营养价值,并探讨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一、鱼肉的营养价值1. 蛋白质:鱼肉富含高质量的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九种必需氨基酸的重要来源之一。
适量摄入蛋白质可以促进肌肉生长和修复组织损伤,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2. 不饱和脂肪酸:鱼肉中富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Omega-3脂肪酸。
这种脂肪酸对心血管系统有益,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3. 矿物质和维生素:鱼肉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如钙、锌、铁、维生素D、维生素B12等。
这些营养素对于骨骼健康、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鱼肉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1. 鱼肉作为饲料:在水产养殖中,将一些鱼类加工成饲料,可以提高养殖动物的生长速度和免疫力。
鱼肉的高蛋白质含量可以为养殖动物提供充足的营养,促进其健康成长。
2. 鱼肉作为肥料:鱼类内脏和剩余部分可以进行肥料化处理,成为优质的有机肥料。
这些肥料富含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
3. 鱼肉作为健康产品:水产养殖中的鱼肉可以经过加工,制成各种健康产品,如鱼油、鱼胶原蛋白等。
这些产品因富含营养素而受到消费者的追捧,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
4. 鱼肉在水质调节中的应用:鱼肉可以促进水体中有益菌群的生长,起到调节水体酸碱度和氧含量的作用。
在水产养殖中合理利用鱼肉,可以提高水质,减少饲料的浪费。
总结:鱼肉拥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是人类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
在水产养殖中,鱼肉不仅可以作为重要的食材,还可以应用于饲料、肥料、健康产品和水质调节等方面。
合理利用鱼肉资源,可以提高水产养殖的效益,同时满足人们对于健康食品的需求。
淡水鱼类营养需要的研究与分析
淡水鱼类营养需要的研究与分析淡水鱼类是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日常餐桌上很常见的食材之一。
它们不仅具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一定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具有低脂肪、高蛋白、易消化吸收的特点。
然而,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鱼类消费需求的增加,淡水鱼类的品种、养殖环境、饲料等面临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淡水鱼类的营养成分以及对人体健康可能会产生影响,因此淡水鱼类营养方面的研究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一、淡水鱼类的蛋白质营养淡水鱼类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因此被广泛认为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之一。
其中,淡水鱼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合理,含有必需氨基酸。
研究表明,淡水鱼类蛋白质中的赖氨酸含量较高,在淡水鱼类营养中也占据了重要地位,而赖氨酸的缺乏会影响氨基酸的利用率,从而影响鱼类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
此外,淡水鱼类的蛋白质营养成分中还含有较高比例的粘附蛋白,这些蛋白质形成的凝胶对于肠胃消化和营养吸收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二、淡水鱼类的脂质营养淡水鱼类的脂肪含量相对较低,但是它们的脂质营养成分相对较为丰富。
脂肪酸是脂质营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人体内合成代谢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另外,淡水鱼类的主要脂肪酸成分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相对较高,其中以ω-3≥ω-6的比例更为适宜。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作用相对于ω-6多不饱和脂肪酸更为突出。
研究表明,摄入适量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能够降低人体的血脂、血压、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等。
三、淡水鱼类的维生素、矿物质、无机盐等营养淡水鱼类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无机盐等营养成分相对较为丰富。
其中,钙、磷、钾等矿物质的含量较高,而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等的含量稍低。
对于人体来说,无论是钙、磷等矿物质营养成分还是维生素等微量元素营养成分,相对都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钙、磷是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维生素A、C、D等对于维系人体免疫、增强人体抵抗力等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浅谈淡水鱼类矿物质营养
浅谈淡水鱼类矿物质营养淡水鱼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食材之一,富含高质量的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淡水鱼类正成为越来越多人们健康饮食的选择。
本文将着重讨论淡水鱼类的矿物质营养,为你详细介绍。
一、淡水鱼类常见矿物质1. 钙钙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矿物质之一,它不仅可以构建人骨骼和牙齿,还有助于血液凝固和神经和肌肉活动等。
淡水鱼类中富含钙的典型例子包括小鱼、桂鱼、乌鱼、泥鳅等。
2. 磷磷是维持人体生理正常功能的主要矿物质之一,它在合成骨骼和牙齿、维持DNA和RNA的稳定性和合成脂肪酸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淡水鱼类中常见的高磷鱼类有草鱼、鲤鱼、鲫鱼、鳙鱼以及鲢鱼等。
3. 钾钾在细胞内外都具有很多的生理功能,如维持心脏和肌肉的正常活动、平衡水分和电解质等。
淡水鱼类中富含钾的典型例子包括草鱼、鲤鱼、鳙鱼等。
4. 锌锌是一种微量元素,并且在人体内仅以极少量出现,但是它对健康非常重要。
锌可以增强免疫系统、促进生长发育、维持正常的生殖系统等。
淡水鱼类中富含锌的典型例子包括泥鳅、草鱼、鲤鱼等。
二、矿物质摄入与健康矿物质是人体内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它在维持人体健康和预防各种慢性疾病中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来说,合理地摄入矿物质对健康的影响也不同。
下面我们重点讨论一下淡水鱼类中常见矿物质营养的健康作用。
1. 钙钙是人体中维持骨骼健康正常的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合理地摄入足够的钙可以降低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
据统计,每天吃100克的钙含量高的淡水鱼类可以有效降低50岁以上男女骨折的风险。
2. 磷磷不仅是人体构建骨骼、牙齿和激活细胞的元素之一,还可以协调细胞的代谢,促进消化和吸收食物等。
理想情况下,磷与钙的比例应该是1:1的,因为钙和磷是互相结合而成的。
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寿命的延长,钙磷比例已经失衡,这时应该选择摄入较多磷的淡水鱼类,比如鲫鱼、鲢鱼等。
淡水养殖鱼类的营养需求及配合饲料技术:第二讲 淡水养殖鱼类的食性特点
淡水养殖鱼类的营养需求及配合饲料技术:第二讲淡水养殖鱼类的食性特点一一登二2—淡水养殖鱼类的营养需求及配合饲料技术鱼类的食性与其摄食器官和柄息环境有密切关系.研究鱼类的食性,尤其掌握不同莽殖鱼类的摄食特点以及环境条件,对揭示鱼类摄食生物学特性i提高鱼产量和培养优良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1算殖鱼类的食性殛摄食器官..裾围淡水鱼类有800杂种,已作为养殖对象的约有20余种.一般说亲,不同品种的鱼类摄取食物也不同可分为草食性肉食性,杂食性,浮游生物食性,雇牺生物食性和腐屑食性等.又因发育阶敏不同而引起食性转变,也必须了解清楚,以便在人工饲养过程中投喂相应的滔饵和人工饲料.鲢,鳙的食性鲢,鳙是典型的吃浮游生物的鱼类.为浮游生物食性.由于其鳃耙等滤食器官与其它鱼类不同,掇食方式为滤取食物,因此也髂拣食性由于鲢和铸的鳃耙结构不同,其滤食对象也不同.鲢的鳃耙间距为33~36微米,鳙的鳃耙间距为37~1O3微米,由于鲢的鳃耙间距先鳙小,同时水体中浮赫藻类比浮游动物昀个数乡而个体小,因此鲢以浮睹藻类为主食,攘则以浮游动物为主食.除滤食浮游生物外也滤禽有机碎片及细菌等.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也能摄取人工配合饲料或豆浆颗粒.但主要是在池塘内施肥培养浮游生物来满足蛙,鳙对天然饵料的摄取.各种鱼类的维鱼阶段,瞥浮游生物为饵料,随着鱼体的不断增长.食性也逐渐待化.在人工饲养过程中应当了解和掌捏鱼类食性转化规律.草鱼的食性草鱼是典型的草食性鱼娄.草鱼的摄食器官主要是具有锯齿状的咽齿,齿冠两倒有栉状突起,用以切割水草.喜食水体中的聚草,苦草,眼子菜,轮叶黑藻和浮萍等水生植物,陆生植物的嫩茎叶,树叶和瓜菜叶等也喜欢吃.草鱼虽然以植物为主食,但缺少纤维素分解醇,匿此不能消化利用纤维索,又因食量较大或贪☆腐贼变质的饲料,易感染肠炎而『起死亡,在人工饲养过释r’要特别注意预肪.草鱼鱼苗阶段的饵料浮游动物,底牺动物等为主.据实验观察,全长已选50毫米时仍继续摄食动物性饵料,但从此蹦后邈渐转化为草食性,开始摄取水生植物茎叶.鲭,一的食性妨,鳊的食性与草鱼楣似,为草食性鱼类.黑龙江产的三角鲂以水生植物,孢子和丝状藻为主.鳊鱼在初春以食藻类和无脊椎动物为主,蔓,秋季以食水生高等植_物为主gf八黑龙江省的团头鲂害柄息在沉水植物的地方,主要吃苦草,轮叶黑藻,聚草和眼子菜等.在7~8月份摄食强度最犬,晒管充满度可达80.鱼苗体长在3j毫米以前.以浮替动物为食,37毫米以上开始摄鸯水生植物的馓口从夏花阶段后是食性交替时期.团头鲂对植物性食物消化比较完仝,利用率也高,是人工养殖的优良品种.嗥鱼体长6.5~l8.8毫米时.主要以轮虫和藻?45?类为食,体19~33毫米H寸,:枝角类和摇蚊幼虫为主,并开始概食植物碎片.体长达4O毫米上皿tl l水生植物为主食.以上几种草食性鱼类,在凡工饲养过强巾,鱼l阶段以施肥培养浮}生物为:1,食物转化j永正璎清新,是草食性鱼类对水环境适应的特.奠,碍的禽性鲤.鲫是典型杂食性鱼类鲤门食性是偏动物性食性,而蟑的食性是偏植物性食性,j哥食方式都是吞食.鲤鱼有瓤二对,口伸缩芊.0.可控底琵10厘米蒹寻找食物,咽啬也较粗壮史选,皎压蚌壳也较容易鲤鱼的食物组成通常有季=性变艺.jL方地:,牟夏季以螺』l=,水栖足虫幼虫等底栖动物为主,秋季多吃植物或植物种子据调查,在黑龙匝下游鲤鱼i句食物葑1戒有:搞蚊幼虫占食物总量的52.5%,软体动物占23.0,永生植物占l2.6,植物种子占8.5,其它l与3.4%.采食最强期是在8月份,而9月和lo月也l棚舅商,l0月末到n月份娜忽一降.冬季州完全停摄食.人工饲养,瘟以配台颗粒饲料为主,恒鱼苗阶展,仍以浮游生物为主食如果投哩开口人工饲0 时,颗粒直径不能大亍0.2~0.5毫米,置自比盘接近天然饵料的蛋白比(浮游生物蛋白比为1:O.)鲫鱼的食物组成极为广泛,以附生藻类,缒状藻类玻有机醉屑为主其主要食物以生态环境的饵丰+生物蛔成为转移妨鱼浮游生物或单胞藻娄为F体L~:40毫米时,开始转化为接近成鱼的食性. 鲫鱼生较馒,在人工池塘[}】,多做为配养鱼养殖j耳杂交鲫一一异育锃鲫长鞍抉,可怍为一荐.授喂配合饲料饲养.青盏青鱼为底牺鱼类.是典型底栖生物食性,多以螺,蝴等软体动物为主食,咽齿为臼齿状,可将螺,蚬或妨蚌的硬壳压碎吞食,亦食水蚯蚓等环‘动物,亦可称岗食性鱼类.青盘幼鱼主食枝角类.体长100毫米时转食:体动物.岢鱼是四大家鱼之一,在人工饲养的条{粤下?也食人工饲料,但北方地区因食物泉潦鼠难, 困此人工饲养受到一定限制.此外,尚有一些肉食性鱼类,如鳜鱼,蠹白量等属于凶猛性白类,牙齿尖锐,多小型鱼类为食,也可人工饲养.涟水池塘养量是根据各种鱼类禽性特点,进行肯理搭配分最混养.如”一草养三邂”就是!,嵩?46?f料喂养食量太的草鱼,排出大鼍的蠢便又是肥料,可繁殖7冀中浮游生牦,供鲢,鳙滤食沉八弛底的食物残擅碎屑,又为底层鲤,鲫鱼所利用.这种混养方式,既可充分利用水资酥.又可充分』主i饲料.充分了解各种鱼类的食性特点,是科荐证昀生物学基础.2鱼类蠢食与环境因素承帕水温变化和溶解氧台量多少与摄食量有密切冀家菲鱼类多为温水性鱼.最适承温是2O~00℃,在这个范围内摄食量最.一般情况.永温每增招1℃,姐荚代谢率增加10,6,如30’0与2O’c相比,lf弋姑怍用就增加1倍.因耍匕,j方地慝在7~8月份要投喂充足的饲料,以促使鱼类加速生长.当温度低于15_c时食敏遂惭减退,低于lO℃时食量减少.低于8℃时便停止摄食而进入冬眠状态.水温高丁32”u时自欲同样会降低.溶解氧台量多少,皂嗣样影响鱼类的摄食量.鱼类在高溶氧承体中,摄食旺盛,生长汰.反之,摄食量低,生长也漫例如鲤鱼当溶氧量从9~毫克,升降到6~8毫克,升对,摄食量减少50据日奉千叶氏实瑟裘嘣,鲤鱼的生长和摄黄量的突变点是4.1毫克/升.草鱼的宴验也表明,在2.73毫克/升条件下饲养比在5.56毫克/升条件下饲养生长率低将近O倍,饲养系数却提高4倍.圈此,人l:控斜或调节地水温度和溶解氧的含量,是增加喜类摄食量,加速生长和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之。
淡水鱼类营养需要及其应用
淡水鱼类营养需要及其应用叶元土,苏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我国淡水鱼类营养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到目前历经30年左右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我国水产饲料在2005年突破1000万吨、水产淡水养殖产量达到1800万吨左右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而面对新的国际和国内形势~养殖业和水产饲料工业发展对淡水鱼类营养研究和技术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且淡水鱼类营养研究自身也面临着重要的转变时期。
我们总结过去、展望未来~肯定和总结已经取得的成绩是一个方面~而更重要的是找到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新形势如何发展~以及如何使我们已经取得的、有限的研究成果更紧密地与水产养殖、水产饲料工业结合~走自主创新、科技与生产相结合、适合我国特点的发展之路。
一、蛋白质、氨基酸营养及营养需要需要,一,蛋白质的营养及需要量目前我们基本确定了鲤鱼、草鱼、鲫鱼等重要养殖鱼类的蛋白质需要量~这也是我国淡水养殖鱼类养殖业和饲料工业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依然有许多问题我们还没有解决、或还没有解决好。
如何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应用好已有的研究成果~更好地为水产养殖业、水产饲料工业服务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1、多数鱼类的蛋白质需要量还没有确定我国的养殖种类数量之多是众所周知的~形成一定养殖产量的种类数量就多达50种以上~这是在其他国家、其他行业所难以见到的情况。
鱼的种类试验蛋白源最适CP,%, 参考文献草鱼酪蛋白 22.77,27.66 林鼎等,1980草鱼酪蛋白 36.70 毛永庆等,1985草鱼酪蛋白 41 陈茂松等,1976草鱼酪蛋白 28,32 廖朝兴等,1987草鱼酪蛋白 41,43 Dabrowski,1977青鱼酪蛋白 41 杨国华等,1981青鱼酪蛋白 29,41 王道尊等,1984鲮鱼酪蛋白 36,38 毛永庆等,1985团头鲂酪蛋白 33.91 邹志清等,1987鲤鱼酪蛋白 31,38 Ogino等,1970斑点叉尾鮰全卵蛋白 32,36 Garling等,1976酪蛋白,日本鳗鲡 Arg+Cys 44.5 Nose等,1972酪蛋白,虹鳞浓缩鱼蛋白 30,40 Ogino等,1976小口鲈鱼蛋白 45 Anderson等,1981酪蛋白,大口鲈浓缩鱼蛋白 40 Anderson等,1981莫桑比克罗非鱼白鱼粉 40 Jauncey,1982酪蛋白奥利亚非鲫,卵蛋白 56 Winfree等,1981这些种类包括~将野生养殖种类经济驯化并进行人工养殖的种类主要有青鱼、草鱼、鲢、鳙、鲤、鲫、银鲫、长春鳊、团头鲂、鲮、鳜、乌鳟、鳗鲡、黄鳝、泥鳅、大口鲶、鲶、长吻鮠、中华倒刺鲃、倒刺鲃、翘嘴红鲌、银鲴、塘鲺、中华鲟、史氏鲟、黄颡鱼、瓦氏雅罗鱼、胭脂鱼、梭鲈等30余种,经过人工杂交或选育的养殖种类主要有兴国红鲤、荷包红鲤、建鲤、彭泽鲫、颖鲤、丰鲤、岳鲤、荷元鲤、芙蓉鲤、异育银鲫、湘云鲫等10余种,我国从国外或境外引进经济鱼类主要有莫桑比克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德国镜鲤、白鲫、露斯塔野鲮、麦瑞加拉鲮、短盖巨脂鲤(淡水白鲳)、革胡子鲶、云斑鮰、斑点叉尾鮰、虹鳞、银鲑、高白鲑、加州鲈、匙吻鲟、欧洲鳗、大口胭脂鱼、大口黑鲈等近50余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一养殖种类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蛋白质需要量有一定的差异,这既是鱼体自身代谢需要的差异,也是其对饲料蛋白质消化能力、对饲料中有毒副作用物质耐受能力差异所致。养殖动物的阶段营养研究和饲料配制是非常必要的,既是对养殖生理需要的适应,也是对饲料物质的节约。
但是,到目前为止,一个特定养殖鱼类的生长阶段应该如何划分?每一个阶段对营养需要的差异到底有多大?诸如此类一系列的问题还没有准确的答案,这是淡水鱼类研究的一个重要缺陷,这将在一定时期内还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不同的饲料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不同的划分标准和方法,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鱼类生长有阶段性差异,鱼类的生活史中可有性成熟前、性成熟后期和衰老期三阶段,在三个阶段的生长速度有较大的差异。在性成熟前鱼体生长主要表现为体长的生长,而鱼体重量的生长表现不是很明显,该阶段全体重量与体长的关系曲线率变化较大;性成熟期鱼体生长主要表现为鱼体重量的增长,而鱼体体长的变化较小;性成熟后期鱼体生长主要为生殖生长,鱼体重量和体长的变化不明显。从鱼类在自然条件下的营养供给来看,在胚胎发育时期,在消化道形成前重要为内源营养阶段,有卵黄供给营养,在消化道形成时期,为混合营养阶段,既依赖卵黄的营养、有开始摄食外界营养(主要为生物活饵料),在仔稚鱼阶段(鱼苗)就依赖于摄食的外界营养物质满足需要,到发育完全的幼鱼以后,鱼体摄食能力得到加强,可以主动摄食事物满足营养的需要。
淡水鱼类营养需要及其应用
叶元土
(苏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我国淡水鱼类营养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到目前历经30年左右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我国水产饲料在2005年突破1000万吨、水产淡水养殖产量达到1800万吨左右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而面对新的国际和国内形势,养殖业和水产饲料工业发展对淡水鱼类营养研究和技术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且淡水鱼类营养研究自身也面临着重要的转变时期。我们总结过去、展望未来,肯定和总结已经取得的成绩是一个方面,而更重要的是找到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新形势如何发展,以及如何使我们已经取得的、有限的研究成果更紧密地与水产养殖、水产饲料工业结合,走自主创新、科技与生产相结合、适合我国特点的发展之路。
面对如此庞大的养殖种类数量,目前我们的营养研究有一定基础的种类也仅10余种,如青鱼、草鱼、鲤、鲫、银鲫、团头鲂、大口鲶、长吻鮠、建鲤、彭泽鲫、异育银鲫、湘云鲫、奥利亚罗非鱼、斑点叉尾鮰、虹鳟等。关于鲢、鳙其天然食性是摄食浮游生物的,由于市场行情较好,已经在开始使用人工饲料进行精养了,但是,困惑的是没有营养标准可执行,类似的情况很多。
一、蛋白质、氨基酸营养及营养需要需要
(一)蛋白质的营养及需要量
目前我们基本确定了鲤鱼、草鱼、鲫鱼等重要养殖鱼类的蛋白质需要量,这也是我国淡水养殖鱼类养殖业和饲料工业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依然有许多问题我们还没有解决、或还没有解决好。如何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应用好已有的研究成果,更好地为水产养殖业、水产饲料工业服务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表1:主要养殖鱼类适温能力(℃) 种类 生长最低温 适应低温 最适温 适应高温 最高温 鲤鱼 8 15 22~26 30 34 草鱼 10 15 24~28 32 35 青鱼 10 15 24~28 32 35 罗非鱼 14 20 25~30 35 38 虹鳟 3 8 10~18 20 25 不同种类的鱼对温度要求和适应范围有一定差异(表1)。鲤、鲫鱼的生长起点水温为8~9℃;而青鱼、草鱼、鲢、鳙、鲂等大多数鱼类在15℃以上才进入明显的生长期;罗非鱼、淡水白鲳在18℃以上开始明显的摄食生长,28~35℃为适宜生长期;虹鳟鱼在6℃以上开始明显摄食,10~20℃为适宜生长期,25℃以上就会因水温过高而死亡。
是否是所有的养殖鱼类一定要研究其营养需要、开发人工配合饲料呢?我们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将这么多的养殖种类进行营养研究,这是很现实的问题;但是,一个种类要形成一定的养殖规模必须解决二个关键的技术问题,哪就是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人工饲料的生产与供给。那些种类需要进行营养研究和饲料开?发除了我们的选择外,更重要的是市场选择的问题。
国红鲤、荷包红鲤、建鲤、彭泽鲫、颖鲤、丰鲤、岳鲤、荷元鲤、芙蓉鲤、异育银鲫、湘云鲫等10余种;我国从国外或境外引进经济鱼类主要有莫桑比克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德国镜鲤、白鲫、露斯塔野鲮、麦瑞加拉鲮、短盖巨脂鲤(淡水白鲳)、革胡子鲶、云斑鮰、斑点叉尾鮰、虹鳟、银鲑、高白鲑、加州鲈、匙吻鲟、欧洲鳗、大口胭脂鱼、大口黑鲈等近50余种。
结合我国蛋白质饲料原料和目前的生产情况分析,对于一般的养殖种类,建议合理的蛋白质需要量范围应该在28~34%左右。其理由是,当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在低于28%左右时,一般是销售价格非常低的配合饲料,其配方成本必须控制在1300~1500元/吨,仅有极少数几只蛋白质原料的价格低于这个价格,因此配方中限制了如鱼粉、豆粕等优质蛋白质原料的使用,一般只能选择如菜粕、棉粕等原料、甚至价格和质量更低的饲料原料,其配合饲料的养殖效果较差、饲料消化利用率很低、对水体的污染也很大,同时,养殖的淡水鱼类也会出现免疫力、抵抗力较差、不耐运输等情况。当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大于34%时,为了达到很好的养殖效果,饲料配方成本将超过3000元/吨,如果全部使用鱼粉、豆粕、菜粕、棉粕、花生粕等原料,如果蛋白质作到34%以上,配方成本将达到3200元/吨以上,且饲料配方空间基本被这些原料占据,使得淀粉原料、油脂原料、颗粒粘
1、多数鱼类的蛋白质需要量还没有确定
我国的养殖种类数量之多是众所周知的,形成一定养殖产量的种类数量就多达50种以上,这是在其他国家、其他行业所难以见到的情况。
鱼的种类 试验蛋白源 最适CP(%) 参考文献 草鱼 酪蛋白 22.77~27.66 林鼎等,1980 草鱼 酪蛋白 36.70 毛永庆等,1985 草鱼 酪蛋白 41 陈茂松等,1976 草鱼 酪蛋白 28~32 廖朝兴等,1987 草鱼 酪蛋白 41~43 Dabrowski,1977 青鱼 酪蛋白 41 杨国华等,1981 青鱼 酪蛋白 29~41 王道尊等,1984 鲮鱼 酪蛋白 36~38 毛永庆等,1985 团头鲂 酪蛋白 33.91 邹志清等,1987 鲤鱼 酪蛋白 31~38 Ogino等,1970 斑点叉尾鮰 全卵蛋白 32~36 Garling等,1976 日本鳗鲡 酪蛋白+
+卵蛋白
56
Winfree等,1981
这些种类包括,将野生养殖种类经济驯化并进行人工养殖的种类主要有青鱼、草鱼、鲢、鳙、鲤、鲫、银鲫、长春鳊、团头鲂、鲮、鳜、乌鳢、鳗鲡、黄鳝、泥鳅、大口鲶、鲶、长吻鮠、中华倒刺鲃、倒刺鲃、翘嘴红鲌、银鲴、塘鲺、中华鲟、史氏鲟、黄颡鱼、瓦氏雅罗鱼、胭脂鱼、梭鲈等30余种;经过人工杂交或选育的养殖种类主要有兴
水温是影响养殖鱼类生长发育、代谢强度的关键性环境因素。在水温低时要满足快速生长就必须增加配合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并保障蛋白质的质量,即要增加鱼粉等优质蛋白质原料的使用比例;当水温较高时,可以适当降低配合饲料中蛋白质的质量,即可以适当增加菜粕、棉粕的使用比例。但是,具体在何种水温、哪个季节该用多少蛋白质含量、何种程度的蛋白质质量进行匹配的问题还难以准确界定,这也是饲料配制技术的一大难点所在。
鱼苗期主要为开口饲料,由于对原料的粉碎细度要求很高,颗粒的大小又要很小,在
饲料加工上难度很大,饲料需求量也不大,所有一般很少生产淡水鱼开口饲料,在实际生产中多用天然饵料或卤虫卵。
我国养殖的绝大多数鱼类是在性成熟之前,只有少数种类如鲫鱼、罗非鱼、黄颡鱼以及用于繁殖的亲鱼等在性成熟后还在进行养殖。因此,养殖鱼类营养阶段的划分问题主要在性成熟之前。对于性成熟前期的鱼可以设置3个阶段,至于是否是其生长发育的阶段则没有准确的理论基础。每个阶段的蛋白质含量一般设置相差2个百分点即可,如250克/尾以前设置为34%、250~500克/尾设置为32%,500克/尾以后设置为30%。
Arg+Cys
44.5
Nose等,1972 虹鳟 酪蛋白+
浓缩鱼蛋白
30~40
Ogino等,1976 小口鲈 鱼蛋白 45 Anderson等,1981 大口鲈 酪蛋白+
浓缩鱼蛋白
40
Anderson等,1981 莫桑比克
罗非鱼
白鱼粉
40
Jauncey,1982 奥利亚非鲫 酪蛋白
4、蛋白质需要量与鱼体生长阶段、环境水温的适应
根据以上分析,配合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与水温(季节)变化的协调问题,可以保持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不便,但是蛋白质的质量、油脂含量和质量要做响应的调整。如在春季,可以适当增加油脂的含量,选择优质的油脂原料如猪油、豆油、膨化大豆、菜籽等,蛋白质原料可以适当增加鱼粉的用量。当水温达到25℃左右时,可以适当降低1或2个百分点的鱼粉的用量,增加菜粕、棉粕的用量,油脂原料也可以适当调整。
接性原料等难以进入配方,营养的平衡性较差。通常,为了藤出这些原料的空间、又要保证配合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就必须使用高蛋白质原料如血粉、羽毛粉、玉米蛋白粉等,而这些原料的消化率、蛋白质利用率和实际养殖效果并不好,这些原料对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的贡献是有限的。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将配合饲料蛋白质的含量设置如此高呢?因此,建议将淡水鱼配合饲料的蛋白质含量设置在28~34%较为适宜。
面对如此情况,饲料企业如何办?我们建议根据养殖种类的食性、饲料企业的特定情况确定未知蛋白质需要量的养殖种类营养需要指标,如肉食性鱼类蛋白质需要量较高,一般在34-40%左右,可以在此范围内确定企业标准,这些种类包括乌鳢、黄鳝、大口鲶、鲶、长吻鮠、加州鲈、翘嘴红鲌、中华鲟、史氏鲟、黄颡鱼、瓦氏雅罗鱼、梭鲈等;杂食性鱼类蛋白质需要量可以在30-34%范围内确定蛋白质需要量,这些种类包括中华倒刺鲃、倒刺鲃、银鲴、泥鳅、银鲫、湘云鲫、奥利亚罗非鱼、德国镜鲤、白鲫、云斑鮰、斑点叉尾鮰等;对于草食性鱼类,蛋白质需要量可以在24-28%范围内确定企业标准,蛋白质量不宜设置的过高,这些种类包括团头鲂、鲢、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