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治疗方案
小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有效性、安全性评价
![小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有效性、安全性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74545b547c1cfad6185fa75a.png)
● 1716 ●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9 May 30(10)小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有效性、安全性评价刘晏辰,张灿炜(郸城县妇幼保健院,河南 郸城 477150)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02例腹股沟疝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50例,给予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研究组52例,给予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比较2组术后各项手术指标、并发症及复发情况。
结果 研究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基本一致(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小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在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时具有较好的效果,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术后恢复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有效性;安全性中图分类号:R726.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8174(2019)10-1716-02腹股沟疝为临床小儿外科、普外科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婴幼儿时期发病率最高,且男孩比女孩发病高,主要是因腹壁发育异常而导致疝气形成,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大腿外侧疼痛感明显、腹股沟区有肿块、疝区存在疼痛感及坠胀感,并且随着病程不断发展,疝囊也持续增大,并逐渐降到大阴唇或阴囊内,严重者会引发疝内容物坏死、绞窄疝或嵌顿等,威胁患儿生命安全[1~3]。
对于6个月以下的患儿可采取药物治疗,但由于该疾病自愈性较低,超过6个月没有自愈的需采用手术治疗,而疝囊高位结扎术则是首选治疗方法。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不断发展,逐渐被应用于临床中[4]。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02例腹股沟疝患儿为研究对象。
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日间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疗效
![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日间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7b6bb2f4aef8941ea76e057f.png)
( 洛 阳 市第 六人 民 医院普 外科 , 河南 洛阳 4 7 1 0 0 3 )
摘 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 日间手术在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中的可行性和注意事项。方法 对洛阳市
第六人 民医院 2 0 0 8年 2月 至 2 0 1 1 年 2月 收 治 的 2 2 8例小 儿 腹 股 沟 疝 患 者 采 用 腹 腔 镜 下 疝 囊 高 位 结 扎 日间手 术 治 疗。 结果 2 2 8例患 者均 顺 利 完 成 手术 , 所有病例 2 4 h内 出 院 , 随访 1 年, 复发 1 例, 无其 他 并 发 症 发 生 。 结论 应 用
防止 呕 吐误 吸 , 监 测 患儿 生 命 体征 , 氧饱 和度 , 氧气 吸人 至 患儿 清 醒 , 一 般 术后 6 h可进 流质 饮食 。 观 察腹 股 沟 和 阴囊水 肿 及 血 肿情 况 , 尽量 减 少 术后
哭 闹和剧 烈 活动 等增加 腹压 因素 , 术 后 常规补 液 。 不
4天来 院 复查换 药 。 术 后 定期 随访 6 — 1 2个 月 。
2 结 果
2 2 8例患 者 均在 2 4 h内完成 住 院治疗 , 手术 均
均采 用气 管 插管 全身 麻 醉 , 手 术方 法 分 2种 , 其
步 闭合 的可 能 , 因此 小儿 腹 股 沟 疝 手术 仅 行 疝 囊 高 位 结 扎 即可 达 到 治 愈 目的 , 且 在 1岁 左 右 手 术 为
针, 于疝 环 l 2点 钟 位 置 , 在 操作 钳 配 合 下完 成 内环
外 半周 腹膜 荷包 , 于 6点钟 刺 出腹膜 进 入腹 腔 , 两 端
成 疝囊 高位 双重 结扎 , 疝环 即被关 闭 , 结 束手 术 。2 )
手术记录:疝囊高位结扎+无张力斜疝修补术
![手术记录:疝囊高位结扎+无张力斜疝修补术](https://img.taocdn.com/s3/m/3bda52f9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45.png)
手术记录:疝囊高位结扎+无张力斜疝修补术术前及术后诊断:患者男性,年龄56岁,因“右侧腹股沟区突出肿块”于2023年5月10日入院。
诊断为右侧腹股沟斜疝。
术前完善相关检查,未见明显手术禁忌。
手术方式:患者于2023年5月11日在全麻下行“疝囊高位结扎+无张力斜疝修补术”。
手术过程中,确认疝囊并高位结扎,同时使用人工补片对腹股沟管后壁进行修补,加强或修补腹股沟管壁。
术者细致操作,尽量保持疝周围组织的生机。
麻醉方式:患者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术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手术经过:1.麻醉生效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2.取右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2cm处切口,长约6cm。
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显露腹股沟管后壁。
3.游离精索,并找到疝囊。
将疝囊完全游离至高位,并高位结扎。
4.将人工补片修剪合适后,覆盖于腹股沟管后壁,并用可吸收缝线固定。
5.仔细止血,用生理盐水冲洗创口,并逐层缝合伤口。
6.术程顺利,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平稳。
术后注意事项:1.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加强伤口护理,防止感染。
2.患者术后平卧休息,下肢屈曲,减少阴囊及腹股沟区的张力,以减轻术后疼痛。
3.患者术后第一天可下床活动,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术后注意观察伤口及生命体征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5.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摄入高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6.患者术后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防止复发。
7.定期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该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恢复良好,已于2023年5月16日出院。
术后随访至今(2024年1月1日),患者恢复良好,无复发迹象。
小切口疝囊超高位结扎治疗小儿斜疝357例论文
![小切口疝囊超高位结扎治疗小儿斜疝357例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93f6f0de87101f69e319580.png)
小切口疝囊超高位结扎治疗小儿斜疝357例体会[摘要]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超高位结扎术在小儿疝手术中的方法、应用及疗效。
方法对357例小儿疝患者均在经腹股沟小切口腹股沟管疝囊高位结扎基础上采用疝囊超高位结扎术治疗。
结论全组效果良好。
手术操作时间短,创伤轻,并发症少、恢复快,切口无需拆线,术后疼痛轻、恢复快、费用低,很适合在基层医院普及。
[关键词] 小儿疝;小切口;超高位结扎术[中图分类号] r726[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methods,applications and efficacy of minimally invasive ultra-high ligation of hernia surgery in children.methods 357 cases of pediatric inguinal hernia patients had small incision in the inguinal canal by high ligation of hernia sac based on the use of ultra-high ligation of hernia sac.conclusion the overall effect is good. operative time is short,light trauma,fewer complications, faster recovery,incision without suture removal,postoperative pain,quick recovery,low cost,it is suitable for universal primary hospital.[key words] pediatric hernia; small incision; ultra-high ligation近年来,小儿斜疝术式多样化,多以微创(腹腔镜或微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为主;我院我科从2006年2月起,在经腹股沟小切口腹股沟管疝囊高位结扎基础上采用疝囊超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疝气,至今共计357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57例,男性342例(95.8%),女性15例(4.2%),年龄12个月-12岁,平均3.6岁;病程5个月-12年。
微小切口腹腔内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疝气60例临床分析
![微小切口腹腔内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疝气60例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b3075e25ef7ba0d4a733bb5.png)
健 康组 , 同时 D R组又 明显 高于 N D R组 , 差 异显著 , 详见 表 1 。
表1 3组研 究对象 相关 指标 检测情 况
对 相关 因素进 行 L og i s t i c 分析, 模 型 人 选标 准 为 0 . 0 5 , 人选变
0 . 0 5 8 、 0 . 0 1 2 、 0 . 4 2 6和 0 . 5 3 6 。
2 0 1 4年第 1 期
处理, 组 间 比较采用 t 检验 , 以 P< 0 . 0 5为差 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 并 对 影 响糖 尿病 视 网膜 病变 的 因素进行 L o g i s t i c 分析。
2 结 果
比较 3组研 究对象 的相 关指标 情况 , 结果 显示 D R组 和 N D R组 的舒 张 压 、 收 缩压 、 甘油三 酯 、 空 腹血糖 及糖 化红 蛋 白值 均 明显 高于
病变 中的表达 及 A N D 3 1 0 0干预 作 用 [ J ] . 国际 眼科 杂 志, 2 0 1 3 ,
( 1 7 ) 1 0: 1 9 6 0—1 9 6 4 .
以导致 细胞膜 质结 构 的改变 , 形 成 微血 栓 , 破 坏 视 网膜屏 障。本 次
研究 结果 显示 , 空腹 血 糖 与 D R的 发生 呈 明显 正相 关 。 同时 , 由于 空 腹血糖 只能表示 瞬间 的血糖 水平 , 具有 一定 的片面 性 。而 糖 化红 蛋 白则 能 较全 面的反 映出 患者在 一段 时间 内的血糖 控制 情况 , 能 够
量 为收缩 压 、 甘 油 三酯 、 空 腹血糖 和糖 化血红 蛋 白 , 回归 系数 分别 为 表2 . 糖 尿病 视 网膜 病 变相关 因素 L o g i s t i c 分析 结果
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56例
![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56例](https://img.taocdn.com/s3/m/b54e08deb14e852458fb57a3.png)
染的预防,结果术后并发腹腔脓肿,肝脓肿,以致全身衰竭而死亡。
排除原发疾病引起感染后,同时注意静脉导管性感染,其主要表现是突然的寒战,高热,体温骤然达39~40℃,初次发作常误认为输液反应。
当出现上述反应又查不出其他原因时,应果断拔除导管,剪下静脉内一小段作细菌培养,以便选用有效的抗菌药物。
近年研究显示,谷氨酰胺可为肠黏膜提供营养底物,并可能改善肠血流供应,预防或减轻肠屏障损伤,防止肠道内细菌和内毒素移位,在控制禁食病人肠道感染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2]。
3.4 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一旦明确诊断为肠瘘,首先给予基本治疗,包括禁食水,胃肠减压,保持引流通畅,加强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经过3~4周的病情稳定期,大多肠瘘可以自愈。
肠瘘早期有下列情况者需手术治疗:①肠瘘引流不畅形成弥漫性腹膜炎;②出现小肠梗阻;③小肠穿孔;④腹内脓肿形成;⑤伴腹腔内出血等。
对于不能自愈的肠瘘,如唇状肠瘘,瘘的远端有梗阻,2个以上的多发肠瘘,继发于肿瘤结核、克隆病的肠瘘,一般在充分引流2~4个月后手术较为适宜。
手术方式首选瘘口部位病变肠管切除再吻合。
对复杂性肠瘘应进行全面检查,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避免不必要的二次手术。
肠瘘病人在围术期应注意做好全身支持治疗,为手术及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制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1] TownsendCM,BeauchampDR,EversMB,etal.Sabistontextbookofsurgery.16thed.Philadephia:SaundersCompany,2001.873~916. [2] 秦新裕,刘寒.肠内营养与胃肠动力.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2):81.[3]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7.(收稿日期 2008-05-24)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56例王育生 郭献庭河南洛阳轴承集团公司总医院腹腔镜外科(471003)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的常见疾病,其传统的治疗方法为疝囊高位结扎术。
小儿腹腔镜疝高位结扎手术的配合及护理
![小儿腹腔镜疝高位结扎手术的配合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1f35a6d66c175f0e7dd1377a.png)
小儿腹腔镜疝高位结扎手术的配合及护理摘要:目的:总结分析30例3D腹腔镜下小儿疝高位结扎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将30例小儿疝气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3D腹腔镜下小儿疝高位结扎术进行治疗,比较手术效果。
结果:30例手术均很成功。
手术时间为 5~20 min,平均时间为(10±4.5)min,术中出血量为 1~5 ml,平均出血量为(3.2±1.1)ml,住院时间为 1~3 d,平均住院时间为(2±1.5)d,无无睾丸易位、精索粘连、睾丸萎缩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3D腹腔镜疝高位结扎手术手术,与普通腹腔镜手术相比,视野更清晰,出血更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复发率,保证手术安全等优势。
关键词:小儿;腹腔镜疝;护理小儿腹股沟疝是外科最常见病,系先天性腹膜鞘状突未闭形成,多无腹股沟管壁的缺损,只需单纯行疝囊高位结扎即可达到治疗目的。
而腹腔镜疝高位结扎手术是新发展起来的微创外科技术,由于具有手术创伤小、疼痛轻、肠蠕动恢复快、进食早、下床活动早、切口并发症少、术后切口美观、瘢痕小、安全性高、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很快被小儿外科医生、家长及患儿所接受。
现将本院我院在2016年12月--2017年4月30例3D腹腔镜下小儿疝高位结扎术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腹股沟斜疝患儿30例,年龄6月~12岁,平均年龄32.5±7.25月,其中男26例,女4例,其中右侧疝18例,左侧疝9例,双侧疝3例,均进行腹腔镜小儿疝高位结扎术,排除手术禁忌症患儿。
1.2手术方法患儿全身麻醉插管,取头低足高位,患侧可略抬高15。
左右,麻醉后,常规消毒铺巾,建立气腹:脐孔上缘切开皮肤3mm,穿刺置入气腹针,连接CO2管。
置Trocar:脐孔上缘进3mmTrocar,置入腹腔镜探查,以确定该侧腹股沟斜疝,在脐旁3cm处切开皮肤3cm置入3mmTrocar。
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小儿腹外疝治疗中的优势
![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小儿腹外疝治疗中的优势](https://img.taocdn.com/s3/m/68d8ce8084868762caaed5af.png)
【 上宝 . 3 ] 小切 E胆囊切除术 { 例J l j 临床分析 局解手 术学杂志 , 0, 2 : 1. ( ) 2 91 ) 12 0 8(
【】 英 杰 , 镔 , 钢 , . 4李 盂 王 等 小切 口传 统 胆 囊 切除 术 8 的 临 床 分析 【. 5例 J 局 1
解 手术 学 杂志 ,0 8 I 1 : 5 2 0 , 7( ) 3 .
3 讨 论
对 来 就诊 的腹 股沟疝 患 者 , 当采取 什 么样 的手 术方式 , 应
精 索 , 大减 少 了术 中 血 及对 输精 管 、 索 静 脉 的损 伤 , 大 精 术 后 阴囊 无 明显水 肿 。唯 一 缺点 就是 当术前 诊 断不 够 明 确 、 嵌 顿 疝致 疝 内容物 坏死需 行 内容 物切除 或合 并有 腹 内其他 病变 时 , Ul 口不能 进行 良好 的暴 露 , 口横 行 又不 便 于 延长 . J  ̄ t 切 切
两组 采用不 同的手术 方式进 行治疗 , 其 手术 时间 、 就 术后 复发率 、 平均住 院时 间 、 后 胃肠 道功能恢 复时 间进 行 比较 , 术 对 比优 劣。 结果 横行小切 口单 纯疝囊高位 结扎术在小儿 腹股沟疝治疗 方面具有明 优 势。 结论 横行小切 口单纯疝囊 高
位结扎 术在小儿腹股 沟疝治疗方 面具 有创伤小 、 手术迅速 、 术后疼 痛轻微 、 住院时 间短 、 术后 复发牢低等优点 , 值得 推广 【 关键词 ] 传统方法 ; 小切 口; 腹股沟疝 ; 单纯结 扎 ; 优势
横 行小 切 口单 纯疝 囊 高位结 扎 术治疗 。两组 患 者的一 般情 况 及病 程 、 临床症 状 比较 , 差异 无统计 学意 义( P> 00 , .5)具有 可
股疝高位结扎术病例讨论
![股疝高位结扎术病例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f7a1bfb7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d5.png)
目录
01. 病例介绍 02. 手术方案 03. 病例分析 04. 总结
患者基本信息
年龄:50岁 性别:男性 病史:有慢性咳嗽病史 症状:腹股沟区疼痛,站立时加重,平卧时缓解 诊断:股疝高位结扎术 治疗方案:采用股疝高位结扎术进行治疗
病史及症状
01
患者年龄:50岁
02
性别:男性
03
病史:股疝病史3年,近 期症状加重
并发症及处理
出血:术中止 血,术后观察, 必要时输血
疝复发:术后 观察,必要时 再次手术
01
03
02
感染:术前预 防,术后抗生 素治疗
04
神经损伤:术 中注意保护, 术后观察,必 要时康复治疗
经验教训及改进措施
01
术前评估: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包 02
手术技巧:熟练掌握手术技巧,避
括疝气类型、大小、位置等
04
症状:腹股沟区疼痛,站 立时加重,平卧时缓解
05
体检:腹股沟区可触及肿 块,压痛明显
06
辅助检查:超声检查显示 股疝,无其他异常
诊断及检查
01
病史:患者年 龄、性别、病 程、症状等
02
体格检查:腹 部检查、疝气 检查等
03
辅助检查:超 声检查、CT 检查、MRI检 查等
04
诊断:根据病 史、体格检查 和辅助检查结 果,确定股疝 高位结扎术的 适应症和禁忌 症。
免操作失误
03
术后护理:加强术后护理,预防并 04
患者教育: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
发症发生
者术后自我管理能力
05
团队协作:加强团队协作,提高手 06
持续改进:持续总结手术经验,不
术效率和质量
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疗效分析
![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ca9450c02020740be1e9b9d.png)
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疗效分析作者:林御文裴广华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3年第32期【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对小儿斜疝的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2012年确诊为腹股沟斜疝的小儿(年龄1~14岁)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进行腹腔镜结扎术和传统术式。
手术时记录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
术毕分别记录疼痛时间和程度、住院时间、总费用。
随访6个月记录复发率、并发症。
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比较。
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术中切口小,手术快,失血少,术毕疼痛恢复快,住院时间短,随访少复发,并发症发生率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腹腔镜;传统术式;疝囊高位结扎;小儿斜疝;疗效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小儿普外科常见疾病。
临床表现一般腹股沟区有一个突出的肿块,偶有胀痛[1]。
小儿斜疝疝环组织一般比较柔软,故若形成崁顿,崁顿后很少发生绞窄[2]。
腹股沟斜疝在小儿中一般难以自愈,如果不经及时处理,疝块有逐渐增大的可能。
除少数特殊情况外,腹股沟疝一般应该尽早施行手术治疗,腹股沟疝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即手术修补。
传统的疝修补术基本原则是疝囊高位结扎、加强或修补腹股沟管管壁[3]。
但该术式对腹股沟解剖结构有一定的破坏,术后易发生并发症。
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经腹腔镜高位修补术在临床上大量应用。
笔者对该种术式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确诊为腹股沟斜疝的14岁以内小儿100例。
其中50例行腹腔镜高位结扎术的小儿病例作为观察组,男37例,女13例,年龄1~13岁,平均(6±5.6)岁。
另50例为行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式的小儿病例作为对照组,男40例,女10例,年龄3~14岁,平均(7.5±6.2)岁。
两组均为单侧腹股沟疝。
腹腔镜下小儿疝气高位结扎手术的配合及护理
![腹腔镜下小儿疝气高位结扎手术的配合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aefec54abe1e650e53ea9902.png)
腹腔镜下小儿疝气高位结扎手术的配合及护理关键词儿童疝腹腔镜微创护理为探讨腹腔镜下小儿斜疝高位结扎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及经验,收治腹腔镜下进行高位结扎术的腹股沟斜疝患儿110例,加强术前评估和心理护理,完善各项检查,术前体位训练以及术中护理配合。
经治疗后,患儿均手术成功。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10例,男90例,女20例,年龄1~14岁,右侧腹股沟斜疝67例,左侧腹股沟斜疝30例,双侧腹股沟斜疝13例,均采用全身麻醉。
术中、术后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术后2~3天安全出院。
手术方法;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
取平卧位,头低足高倾斜15°,于脐下作切口,穿刺造co2气腹,置入腹腔镜,用手指按压内环口对应的腹壁确定进针点,切一2mm小口,先经腹壁刺入带可吸收线的缝针,沿疝内环口内半圈腹膜外潜行分离,然后在同口经腹壁再次刺入带可吸收线的缝针,沿疝内环口外半圈腹膜外潜行分离,然后利用操作钳将腹内2根线经下腹部trocar孔夹出腹外打结,腹外进针处2根线收紧再次打结即封闭疝内环口。
护理配合心理护理;小儿认知能力尚未成熟,缺乏足够的自我控制能力,敏感于环境的改变,进入手术室会产生恐惧感而哭闹不止。
手术室接到手术通知单后,于术前1天到病房行术前访视,访视者面带微笑,举止端庄,主动与患儿及家长沟通。
首先对患儿的认知能力进行评估,对年龄较小的患儿尽量采用抚摸的方法,让患儿对手术室护士有一种亲切感;对年龄较大的患儿给予一定的心理干预,采用支持、鼓励、表扬的方法,尽快消除他们对手术的恐惧心理。
主动介绍手术微创、安全、有效的优点,使家长认识到腹腔镜微创技术对患儿身体损伤轻微,术后恢复快,让他们帮助患儿以最佳的状态配合手术。
术前准备:①器械物品的准备:包括摄像显像系统、人工气腹系统、手术器械、缝合包、幕丝线、手术敷料、切口敷贴、无菌手术贴、小儿输液器、平衡液、生理盐水、留置针、无菌手套、吸引器。
②仪器摆放及性能检查:巡回护士与洗手护士必须全面掌握腹腔镜整套仪器的性能、使用方法,微型仪器的安装及连接方法,在手术开始前将光纤、导线、导管正确安装连接在仪器主机上。
腹腔镜下小儿疝气高位结扎手术的配合及体会
![腹腔镜下小儿疝气高位结扎手术的配合及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88c723023186bceb19e8bbd2.png)
腹腔镜下小儿疝气高位结扎手术的配合及体会摘要目的总结性分析腹腔镜下小儿疝气高位结扎手术的操作过程及配合方法。
方法30例小儿疝气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经腹腔镜下高位结扎术治疗,对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30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8~25 min,平均时间为(12.2±4.3)min,术中出血量为1~8 ml,平均出血量为(3.2±1.1)ml,住院时间为2~4 d,平均住院时间为(2.3±1.1)d。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恢复健康。
结论腹腔镜下高位结扎术是治疗小儿疝气常用手段,给予全方位手术配合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小儿疝气;腹腔镜;高位结扎术;手术配合小儿疝气是小儿常见病症之一,可在出生后数天、数月或数年后发生,临床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若得不到控制将会对患儿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造成不利影响,甚至会威胁到患儿生命安全,因此早期发现并给予及时、彻底的治疗尤为重要[1]。
本研究选取本院2015年2~7月诊治的30例小儿疝气患儿为研究对象,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2~7月收治的30例小儿疝气患儿,均经临床检查并确诊,符合小儿疝气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7个月~11岁,平均年龄(3.5±0.4)岁,斜疝18例,直疝12例,左侧疝16例(占53.3%),右侧疝9例(占30.0%),双侧疝5例(占16.7%)。
对于患有严重器质性病变和感染性疾病患儿予以排除。
1. 2 方法1. 2. 1 治疗方法所有患儿均行腹腔镜下小儿疝气高位结扎术,均在全身麻醉下进行,给予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256,5 ml∶250 μg)和丙泊酚(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318,50 ml∶1.0 g),剂量分别为1 μg/kg、1 mg/kg。
患儿取仰卧位,足部稍向上倾斜15°,在肚脐下方行切口,长度1 cm左右,置入0.5 cmTrocar,注入二氧化碳建立气腹,预限压为8 mm Hg(1 mm Hg=0.133 kPa),利用腹腔镜探测两侧腹腔,找出疝囊并进行结扎,均采用体外穿刺缝合内环和体外打结方法,具体操作为:先常规肩擦汗双侧腹股沟内环口处,一并处理隐匿疝,在患侧投影处带线穿刺,穿入腹腔应避开精索血管,左手缝合,右手持分离钳固定,完成缝合后,收紧结扎,放气,拔出套管及器械。
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有效性分析
![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有效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c01fc71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36.png)
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有效性分析引言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疾病,特别是在男性患儿中较为常见。
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开放手术和传统腹腔镜手术,但这些方法可能带来术后伤口愈合困难、疼痛明显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而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手术方法,其具有微创、伤口小、恢复快等优点,因此受到越来越多小儿外科医生的关注和青睐。
本文就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一、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特点单孔腹腔镜手术是一种通过一个小于1cm的脐部切口进行的微创手术。
相比传统腹腔镜手术,单孔腹腔镜手术能够减少创伤,减轻术后疼痛,加快术后恢复。
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是在单孔腹腔镜手术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特点是将疝囊固定在腹股沟环的上方,从而减少疝囊的下垂,预防疝囊再次脱垂。
此种手术方法不仅具有微创等优点,还能够有效降低腹股沟斜疝的复发率。
二、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应用目前,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已经在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手术中,医生通过脐部切口将腹腔镜插入腹腔,然后将疝囊固定在腹股沟环的上方,最后在切口处缝合。
整个手术过程在监视下完成,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三、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有效性分析通过分析相关临床文献和医疗数据,可以得出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有效性。
1. 术后并发症率低传统开放手术和传统腹腔镜手术术后并发症较为常见,例如术后疼痛、感染、肠梗阻等。
而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由于采用微创技术,创伤小,因而术后并发症率较低。
2. 术后疼痛明显减轻相比传统手术,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疼痛更轻,患儿术后不需要大量的镇痛药物,恢复更快。
3. 术后伤口愈合速度快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术后伤口较小,愈合速度快,疤痕更美观。
4. 术后复发率低通过临床观察数据,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术后复发率相比传统手术显著降低。
股疝高位结扎术
![股疝高位结扎术](https://img.taocdn.com/s3/m/7474ae88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a3.png)
《股疝高位结扎术》xx年xx月xx日•什么是股疝高位结扎术•股疝高位结扎术的手术流程•股疝高位结扎术的临床应用•股疝高位结扎术对患者的影响目•股疝高位结扎术的护理及注意事项录01什么是股疝高位结扎术定义股疝是指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通过股环进入股管而突出于卵圆窝处的疾病。
分类股疝分为可复性疝、难复性疝和嵌顿性疝三种类型。
股疝的简介定义股疝高位结扎术是一种外科手术,用于治疗股疝。
手术原理通过将疝囊高位结扎,关闭股环,以防止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再次进入股管。
股疝高位结扎术的简介适应症可复性股疝、难复性股疝和嵌顿性股疝。
禁忌症股管无完整外环者、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者、手术部位有炎症或溃疡者。
股疝高位结扎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02股疝高位结扎术的手术流程明确诊断股疝,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手术前的准备工作确定诊断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排除手术禁忌症。
术前评估进行必要的术前准备,如备皮、灌肠、禁食、输液等。
术前准备手术中的操作流程手术切口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约两横指处,作一长约3~4cm的切口。
麻醉对患者进行麻醉,减轻手术过程中的疼痛。
分离疝囊将疝囊从腹股沟管内分离出来,游离精索血管及输精管。
关闭切口缝合腹外斜肌腱膜、皮下组织及皮肤,关闭手术切口。
结扎疝囊将疝囊高位结扎,同时将腹膜外脂肪及腹膜向上推入腹股沟管内,覆盖并固定于腹股沟管后壁。
手术后的一般处理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后护理,如观察生命体征、防止感染等。
术后护理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活动指导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多吃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有利于伤口愈合。
饮食指导一般术后7~10天可拆线。
拆线时间03股疝高位结扎术的临床应用股疝高位结扎术的治愈率较高,可达90%以上。
治愈率术后疼痛轻,恢复快。
术后疼痛住院时间短,一般只需3-5天。
住院时间股疝高位结扎术的临床疗效复发率虽然股疝高位结扎术的复发率较低,但仍有一定的复发率,其中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患者年龄较大、组织松弛等因素所致。
单侧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流程
![单侧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1bae023b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50.png)
单侧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流程1. 介绍单侧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用于治疗单侧腹股沟斜疝。
本手术采用腹腔镜技术,通过在患者腹部开几个小孔,将镜头和手术器械插入到腹腔内进行操作,有效地修复疝囊并预防复发。
2. 术前准备在进行手术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确定疝囊的位置和大小。
患者需要进行全血检查、凝血功能检查等常规检查,并根据术前指南进行术前准备。
3. 麻醉手术当天,患者会被送到手术室,麻醉师会进行麻醉准备工作。
一般采用全麻,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没有疼痛感。
4. 手术操作医生会在患者腹部进行小切口,并插入腹腔镜。
医生会定位疝囊并将其放回腹腔,然后进行疝口修补并进行高位结扎术。
这个过程需要医生熟练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以确保手术效果。
5. 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患者会被送到恢复室进行监护,并在需要时给予镇痛和抗生素等药物。
患者需要保持适当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提重物,以免影响手术效果。
总结:单侧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是一种常见的腹腔镜手术,适用于治疗单侧腹股沟斜疝。
手术前的充分准备和术后的有效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患者在术后需要遵守医生的建议,并定期复查,以确保手术效果。
个人观点:作为一个文章写手,写这篇关于单侧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文章让我对这个手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手术过程的复杂性以及对医生技术的要求使我对医学领域的专业性有了新的认识。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读者也能对这一手术有更清晰的认识,并能够重视术前术后的护理工作。
单侧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用于治疗单侧腹股沟斜疝。
这种疾病一般是由于腹股沟区域的肌肉或组织发生损伤或松弛,导致腹内器官的一部分向腹壁轻微突出,形成了腹股沟疝。
腹股沟斜疝在患者中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腹股沟区域疼痛、肿块和不适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单侧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手术流程和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步骤
![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76cddf0f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4c.png)
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步骤
疝囊高位结扎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方法。
以下是该手术的一般步骤:
1. 麻醉:患者一般会接受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具体麻醉方法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而定。
2. 手术准备:在手术开始之前,患者常常需要进行一定的准备,包括消毒手术区域、覆盖无菌器械和毯子等。
3. 切口:医生会在腹部、鼠蹊部或腹股沟等处切开一个小的切口,以便于操作。
4. 暴露疝囊:医生会小心地将疝囊暴露出来,通常会选择将疝囊从腹股沟环的上方解剖、暴露和推回。
5. 高位结扎:医生会将疝囊在腹股沟或腹腔内高位结扎,以阻断疝囊和内脏的连接,避免再次膨出。
6. 手术修复:在完成高位结扎后,医生会仔细检查疝囊和周围组织,确保没有其他异常。
然后,医生会修复腹股沟环部分或进行其他相关手术修复。
7. 关闭切口:最后,医生会使用缝合线将切口缝合,保持伤口的愈合。
手术时间一般较短,通常在30分钟到1小时之间。
术后,患
者需要在医院中观察一段时间,并接受相应的护理和康复指导。
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要点
![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d8edea72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67.png)
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要点摘要:I.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简介A.手术定义B.手术目的C.手术适用对象II.手术前准备A.患者身体条件B.术前检查C.术前注意事项III.手术步骤A.手术操作流程B.具体手术方法C.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IV.手术后护理A.术后观察B.术后护理C.术后康复及注意事项V.手术效果及预后A.手术效果评估B.可能出现的复发情况C.预后及生活质量改善正文: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是一种治疗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法。
手术主要目的是通过高位结扎疝囊,阻止疝内容物继续通过腹股沟管向阴囊或大阴唇突出,从而消除症状并防止疝的复发。
该手术适用于腹股沟斜疝患者,特别是一些复杂性疝气或复发疝气的患者。
在手术前,医生会对患者的身体条件进行评估,确保患者符合手术要求。
术前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心电图等,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患者在术前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进食、喝水等,以减少手术风险。
手术步骤包括:1.患者采用仰卧位,消毒铺巾。
2.在腹股沟管内环口下方、耻骨结节上方做切口。
3.暴露疝囊及腹股沟韧带,注意保护血管和神经。
4.切开疝囊,高位结扎疝囊颈部。
5.仔细检查疝囊及周围组织,确认无遗漏。
6.关闭切口,放置引流。
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术中出血、感染、麻醉意外等,医生会在手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及时处理。
术后护理包括:1.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压等。
2.协助患者排尿,预防尿潴留。
3.保持切口清洁,预防感染。
4.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手术效果及预后方面,高位结扎疝囊手术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消除症状并降低复发率。
然而,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复发情况,需要再次手术。
视频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
![视频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https://img.taocdn.com/s3/m/1b120317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87.png)
视频腹腔镜⼩⼉疝囊⾼位结扎
【⼩编按】⼩⼉疝多数都是先天性斜疝,这是与睾丸的⽣长发育有关。
在今天的微创年代,腹腔镜技术可以使这种微创效果完全的显现出来。
本期为各位回放的是“第七届中国南⽅疝论坛”的9台⼿术⽰范之⼀,
⼿术者:姚⼲教授⼴东省医师协会疝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东省佛⼭市第⼀⼈民医院疝中⼼主任)
本视频是第七届中国南⽅疝论坛⼿术直播中第5台⼿术直播的录象。
腹腔镜⼩⼉疝囊⾼位结扎术是⼀较为精准且微创⼿术。
⼩编为认这⼀⼿术有三点应引起各位重视和注意:
1)在腹股内环处的穿刺点应在腹股沟中点上⽅,这样以利于通过⼿术恢复腹股沟管的长度与斜度。
2)腹膜应与腹横筋膜⼀起缝扎
3)确保没有结扎同侧的输精管
希望⼤家的⼿术越做越好。
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留⾔。
问题:当时与会者有提问:交通性鞘膜积液这种微创⼿术后鞘膜积液会不会复发?
本回书着落到此,赠⼈玫瑰,⼿有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治疗方案
导语:相信生活中一些朋友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就是疝块突然增大,并伴有明显疼痛,平卧或用手推送肿块不能使之回纳,肿块紧张发硬,且有明显触痛
相信生活中一些朋友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就是疝块突然增大,并伴有明显疼痛,平卧或用手推送肿块不能使之回纳,肿块紧张发硬,且有明显触痛,其实这是疝气的表现,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
好多患者,用了各种方法,也不能有效果。
疝囊高位结扎术是治疗疝气食物有效方式。
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它的治疗方案。
非手术治疗
腹股沟疝如不及时处理。
疝块可逐渐增大.将加重腹壁的损坏而影响劳动力;斜疝又常可发生嵌顿或绞窄而威胁病人的生命。
因此,除少数特殊情况外,腹股沟疝一般均应尽早施行手术治疗。
1岁以下婴幼儿可暂不手术。
因为婴幼儿腹肌可随躯体生长逐渐强壮,疝有自行消失的可能。
可采用棉线束带或绷带压住腹股沟臂深环,防止疝块突出并给发育中的腹肌以加强腹壁的机会。
年老体弱或伴有其他严重疾病而禁忌手术者,白天可在回纳疝内容物后,将医用疝带一端的软压垫对着疝环填住,阻止疝块突出。
长期使用疝带可使疝囊颈经常受到摩擦变得肥厚坚韧而增高疝嵌顿的发病率,并有促使疝囊与疝内容物发生粘连的可能。
手术治疗
腹股沟疝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修补。
但如有慢性咳嗽、排尿困难、便秘、腹水、妊娠等腹内压力增高情况或糖尿病存在时,手术前应先予处理,否则术后易复发。
手术方法可归纳为传统的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和经腹腔镜疝修补术。
传统的疝修补术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