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有哪些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有哪些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关乎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在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明确其重点任务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
首先,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差异显著。
因此,需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比如,对于生态脆弱的地区,要严格限制开发活动,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对于农业主产区,要保障耕地数量和质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对于城镇发展区域,要合理规划城市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通过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
长期以来,我国一些产业存在着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问题,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加快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
例如,在工业领域,推广应用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在农业领域,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推广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在服务业领域,鼓励发展节能环保、文化创意、健康养老等绿色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同时,要加强科技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
加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国虽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较低,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必须树立节约优先的理念,全面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在能源方面,加快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自给能力,降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在水资源方面,推广节水技术和措施,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土地资源方面,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加强土地复垦和整理,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
新时期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
封面故事COVER STORY新时期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解读Strategic deployment for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beautiful China in the new era■文 / 刘长松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2023年7月17日至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时隔五年党中央再次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
大会强调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取得巨大成就,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征程上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一、大会深化和发展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形势与任务作出研判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了四个“重大转变”、五个“重要关系”和六大“战略任务”,这既是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巨大成绩的系统总结,也是对新时代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高度凝练,充分表明我们党对生态环境治理规律的认识在持续深化,为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
一是总结分析了新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成就与实践经验,精辟概括生态环境治理领域出现了“四大转变”。
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正式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核心要义集中体现为“十个坚持”,充分反映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观、发展观和治理观。
五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辉煌成就,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生态环境治理出现了四个“重大转变”:从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从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从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生态环境质量空前改善,经济发展绿色动能不断增强,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
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环发〔2008〕12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副省级城市环境保护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以下意见:一、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生态文明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
因此,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升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保障。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但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耕地、淡水、森林、能源等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下降,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阻碍了我国可持续发展进程。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需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个战略阶段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发展阶段。
如果继续沿用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将难以完成。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当前在生产和消费领域,还存在着向大自然过度索取自然资源、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现象,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破坏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新时代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探析
新时代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探析【摘要】本文探讨了新时代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首先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其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接着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然后探讨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路径,强调了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的重要性。
最后讨论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强调了二者之间的互相促进关系。
总结指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并强调了共建美丽中国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探析,可以更好地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方向,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好的成效。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重要性、现状分析、主要路径、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经济社会发展、共建美丽中国、方向、未来、统一1. 引言1.1 新时代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探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我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新时代下,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析。
我们需要清醒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具体体现,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至关重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了解我国目前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找准发展方向和重点。
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我们需要探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路径。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改善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也是重要内容,需要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现经济与生态的良性互动。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分析,本文将全面展现新时代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探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和建议。
2. 正文2.1 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
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摘录】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 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出处】 《十八大报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 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并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
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推进生态文 明 建 设 的 重 要 保 障 ,要 在 五 个 方 面 加 强 生 态 文 明 制 度 建 设。一要加强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建设。必须改变唯 GDP 的观念,淡化 GDP 考核,增加生态文明在考核评价中 的权重,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 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 法、奖惩机制。二要健全基本的管理制度。根据我国国土 空间开发管理制度缺失的问题,必须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 护制度。三要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 革和税费改革还不到位,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虽已确立,但 没有体现生态价值,生态补偿制度正在探索中。要深化资 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 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 态补偿制度。四要建立市场化机制。建设生态文明同样 需要依靠市场机制,要用市场化办法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 环境保护,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 试点。五要健全责任追究和赔偿制度。资源环境是重要 的公共产品,对其的破坏和损害要追究责任,进行赔偿。 要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 损害赔偿制度。
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问答
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国 土空间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有力地支撑了经济快速 发展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必须高度重视和 需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必须 珍惜每一寸国土,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生产空间、生 活空间、生态空间三类空间科学布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三个效益有机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 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 空间山青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 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任务之一,旨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应注重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提高环境意识等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为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形成健全的法律体系,为环境保护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
其次,完善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的监测,及时掌握环境状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控和治理。
再次,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对环境违法者依法进行处罚,形成强力震慑,让违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最后,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工作,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修复力度,恢复生态系统的平衡。
二、推动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我们应该以推动经济绿色发展为导向,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为了推动绿色发展,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鼓励和支持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技术创新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质量。
其次,制定和落实绿色产业政策,鼓励企业向绿色产业转型,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再次,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最后,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扶持力度,培育和壮大环保产业,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
三、提高环境意识提高环境意识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只有人民群众形成环保意识,才能实现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目标。
为了提高环境意识,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在学校、社区等各个层面开展环境教育活动。
其次,加强媒体宣传,让人们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
再次,加强志愿者组织,动员更多的人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力军作用。
《形势与政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
论加快建设中国生态文明的重要性13工商5班赖志强 2013101090511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创造性地回答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问题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经济发展与节约环保,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正确面对并贯穿始终的一大难题,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所在。
没有节约环保的支撑和保障,发展就难以持续,甚至一时取得的繁荣也会丧失。
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是我们党随着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和认识的不断深化,集中全党意志和智慧,深刻把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生态环保规律,立足经济快速发展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着眼破解人与自然日益突出的尖锐矛盾,积极应对当前和长远发展不可持续的复杂局面,在继承中创新、创新中发展,加以提炼和概括的重大理论成果。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一、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问题1、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
它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规范和监督、约束力量。
没有制度建设的制定、执行和完善,就没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发展和完成。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能够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再认识,有助于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发展方向,它使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措施等方面更加合理和完善。
2、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制度支持。
它的实施将带来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因此,在制定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各种矛盾和挑战。
这些矛盾与挑战既可能来自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也可能来自既得利益的阻碍,还可能来自于技术条件的落后等方面的原因。
概括起来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1).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紧迫性与观念滞后的矛盾;(2).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期待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滞后的矛盾;(3).现有发展格局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矛盾。
3、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要动员和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加以推进;要把生态文明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任务融入各级政府的决策、评价、考核之中;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世纪工程、基础文明建设来实施;要实施教育优先、规划优先、补偿优先三大战略;着力实现从现代化到生态现代化的发展方式、消费方式、管理方式、创新方式四大转变。
主动适应新常态 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四梁八柱
主动适应新常态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四梁八柱(12月1日)——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二〇一四年年会上的讲话环境保护部部长、国合会中方执行副主席周生贤发表题为特别演讲摘录(个人认为有用的)今年的国合会以“绿色发展的管理制度创新”为主题进行研讨,契合当前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和中国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很有意义。
这里,我就适应新常态,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四梁八柱,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谈些看法,同大家交流探讨。
不久前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基本原则、工作布局和重点任务,提出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对于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全会明确提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法律制度,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制定完善生态补偿和土壤、水、大气污染防治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我们相信,随着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环境法治必将日趋完善,为推进环境与发展事业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和更加有力的武器。
从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目标任务,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再到四中全会,我们党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建设任务、改革任务、法律任务,显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
这充分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强环境保护认识上更加清醒,态度上更加坚决,内容上更加丰富,要求上更加明确。
生态文明建设行动实施方案
生态文明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一、背景与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关系人民福祉和子孙后代利益的长远大计。
实施生态文明建设行动方案,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总体目标。
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的总体目标是,到2035年,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建设美丽中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显著提升,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三、主要任务。
1. 推动绿色发展。
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绿色技术、绿色产品、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绿色金融等绿色发展模式的发展,推动形成绿色供应链和绿色消费链,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式。
2.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推动形成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3.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推动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加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推动形成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
4. 增强生态文明意识。
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加强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普及,推动形成全社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四、保障措施。
1. 健全政策法规。
加快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生态补偿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体系,强化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
2. 加大投入力度。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力度,优化投资结构,加大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投入机制。
3. 强化监督管理。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评估、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监督检查和惩处力度。
五、预期效果。
通过生态文明建设行动实施,预期将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显著提升,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建设美丽中国打下坚实基础。
论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独立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一论述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的高度重视,同时也证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对我们国家的迫切性与可行性。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单止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融,而是经济、政治、人文、生态等多方面相互协调和发展。
现在人们盲目追求微观上的和谐发展,却忽视了宏观世界的发展现状。
灰霾天气频密且大范围地来袭我国,各地区出现的极端洪涝和旱涝灾害,无一不警醒国人——我们的祖国生态环境正日趋严峻地变化着!“推进生态文明”已然是国人迫在眉睫的精神文明建设任务。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政策: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生态文明建设具体可分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和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四大措施。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
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指标(试行)解读
国家⽣态⽂明建设⽰范县、市指标(试⾏)解读强化顶层设计体现提档升级考虑区域差异——《国家⽣态⽂明建设⽰范县、市指标(试⾏)》解读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态⽂明建设的决策部署,指导和推动各地以市、县为重点全⾯推进⽣态⽂明建设,2016年1⽉28⽇,环境保护部正式印发《国家⽣态⽂明建设⽰范县、市指标(试⾏)》(以下简称《指标》),打造区域⽣态⽂明建设“升级版”。
《指标》从⽣态空间、⽣态经济、⽣态环境、⽣态⽣活、⽣态制度、⽣态⽂化六个⽅⾯,分别设置38项(⽰范县)和35项(⽰范市)建设指标,是衡量⼀个地区是否达到国家⽣态⽂明建设⽰范县、市标准的依据。
《指标》体现了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要求,尤其是⼗⼋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开放、共享的五⼤理念。
《指标》编制过程中,坚持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可达性和前瞻性原则,以国家⽣态县、市建设指标为基础,充分考虑了发展阶段和地区差异。
《指标》以促进形成绿⾊发展⽅式和绿⾊⽣活⽅式、改善⽣态环境质量为导向,内容侧重于优化国⼟空间开发格局、全⾯促进资源节约、加⼤⾃然⽣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度、加强⽣态⽂明制度建设等重点任务。
《指标》体现了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可达性和前瞻性⾃2000年国务院印发的《全国⽣态环境保护纲要》提出⽣态省建设以来,环境保护部⼤⼒推动,各地积极响应,⽣态⽰范建设已经成为各地改善区域⽣态环境质量、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
2007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印发《⽣态县、⽣态市、⽣态省建设指标(修订稿)》,各地按照指标要求,积极开展创建,⽬前全国已有福建、浙江、等16个省(区、市)正在开展⽣态省建设,超过1000多个市、县、区⼤⼒开展⽣态市县建设。
114个地区取得⽣态市县的阶段性成果、获得命名,涌现了⼀批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先进典型。
随着⽣态⽂明建设⽇益深⼊和各地⼯作的深⼊开展,原有指标体系与⽬前⼯作现状已不太适应,不能完全有效指导各地⼯作深⼊开展,迫切需要按照中央关于⽣态⽂明建设的最新要求进⾏提档升级。
中央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十条干货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意见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愿景、重点任务和制度体系,记者从中梳理出10条“干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穿全篇,意见提出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进一步优化、资源利用更加高效、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和生态文明重大制度基本确立四方面的目标,到2020年,使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意见要点:1、总体理念【形势判断】总体上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
【总体思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作为基本方针;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
2、明确目标【定量目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至45%,用水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65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
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0%以上。
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56%,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5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
【定性要求】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进一步优化;能源消耗强度持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重点流域和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3、制度建设【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
明确各类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边界,实现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按质量分级、梯级利用。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保护生态环境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和根本目标。
为了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生态状况、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生态文明建设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它意味着要保护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同时,生态环境的恶化也会加剧自然灾害的频发,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因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重要途径。
二、加强生态保护1. 提高环境意识作为公民,我们首先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从自身做起。
要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垃圾分类、节能减排、水电使用合理等,都是我们每个人可以做到的。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积极宣传环保知识,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加强环境监督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环境的监督和管理,加大对违法企业的惩处力度。
同时,要完善环境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并解决污染问题。
鼓励公民和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三、推进生态修复1. 治理水污染水污染是当前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要推进水污染治理,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体系和长效机制。
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高水质量,保证人民饮水安全。
此外,要加强水污染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防止水污染扩散。
2. 治理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是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人民健康的威胁。
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气体排放,推广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加强空气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及时发布空气质量信息,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四、促进生态经济发展1. 发展清洁能源清洁能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
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内容
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推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包括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各方。
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重视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首先,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
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环节。
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环境污染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为了改善环境质量,政府需要加大环境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于那些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
同时,也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污染排放,比如推广清洁能源、加强工业固废处理等。
另外,生态修复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湿地保护、森林植被的恢复等,这些都是为了建设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
其次,推动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
绿色发展是指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尽量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绿色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发展循环经济,即通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再生利用,推动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政府可以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展循环经济的研究和实践,推动行业从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向循环经济模式转变,实现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再生利用。
第三,推广节能减排和低碳生活。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不断增加,能源短缺和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缓解能源压力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需要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不断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
政府可以出台一些激励政策,比如对节能环保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和补贴等,引导企业和个人尽量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此外,也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比如鼓励大家骑自行车出行,少开车,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等,积极践行低碳生活方式。
第四,加强环境教育和公民素质提升。
环境教育是提高公民环境意识和环保意识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教育和宣传丰富环保知识,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的意识。
生态文明建设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生态文明建设这一重要课题。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关乎人类福祉。
在此,我谨代表全体与会人员,发表如下交流发言。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生态环境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1. 强化生态保护红线,严格生态环境监管。
我们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确保生态空间不受侵占。
同时,加强生态环境监管,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切实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2. 推进绿色发展,调整产业结构。
我们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同时,加强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3.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我们要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4.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生态环境问题。
我们要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生态环境问题。
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1.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 强化责任担当,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
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层层压实责任,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3. 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我们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创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宽领域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4. 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责任制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责任制一、明确各级领导干部责任各级领导干部是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应明确各自的责任范围和工作任务。
各级领导干部应深入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和措施,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压实各地区各部门主体责任各地区各部门是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主体,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各地区各部门应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明确责任人和工作任务,加强组织协调,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整改要求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对各地区各部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监督手段。
各地区各部门应认真对待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按照整改要求,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四、严格考核问责制度为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实效,应建立严格的考核问责制度。
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地区和部门进行表彰奖励,对表现不佳的地区和部门进行问责处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五、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手段。
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应深入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六、推动全民共建绿色低碳生活推动全民共建绿色低碳生活是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核心目标。
各级领导干部应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推动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等行为,营造良好的绿色低碳生活氛围。
七、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途径。
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环保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深入发展。
八、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保障。
我国应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力度,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实施。
九、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核心任务。
各级领导干部应积极推动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24年生态环保工作重点任务清单
2024年生态环保工作重点任务清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2024年生态环保工作重点任务清单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生态环保工作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2024年,我国生态环保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为了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制定出一份具体的生态环保工作重点任务清单至关重要。
以下是2024年生态环保工作的重点任务清单:一、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大气污染是当前我国环境污染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导致了雾霾等严重问题。
为了改善空气质量,2024年,我国将继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工业企业和车辆排放治理,推广清洁能源和清洁燃料,加强重点区域的治理和监测,力争实现PM2.5浓度持续下降的目标。
水污染是我国水环境最为紧迫的问题之一,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2024年,我国将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大重点水污染治理力度,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推动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整治,建设城乡水环境保护设施,努力改善水质和保护水资源。
土壤污染是我国环境问题的一大隐患,严重影响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2024年,我国将继续加强土壤污染治理,深入开展土壤污染调查和评估,加强农业面源和工业源土壤污染防治,推动土壤修复和重金属污染治理,确保农产品和环境安全。
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保护至关重要。
2024年,我国将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国家公园体系建设,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加大森林、湿地等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
五、加强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是21世纪环保发展的主题,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024年,我国将继续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加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推动绿色技术和绿色产品创新,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良性循环。
以上就是2024年生态环保工作的重点任务清单。
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愿景、行动导向与阶段任务
第20卷第3期2020年5月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Vol.20No.3May 2020DOI :10.12120/bjutskxb20200301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愿景㊁行动导向与阶段任务庄贵阳1,丁斐2(1.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北京 100028;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摘 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内涵为指导,系统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原则和生态文明体系建设之间的逻辑关系,探讨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愿景与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目标取向的契合性㊂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从2020年到2050年生态文明建设新的"两阶段"目标愿景:到2035年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㊁产业结构㊁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基本实现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到2050年全面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实现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成美丽中国㊂着眼于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体系建设,从生态文化体系㊁生态经济体系㊁目标责任体系㊁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生态安全体系建设五个角度,提出面向2050年的生态文明建设短期㊁中期和长期行动导向以及阶段性任务㊂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生态文明体系;低碳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X 2;F 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0398(2020)03-0001-08收稿日期:2019⁃12⁃20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专题项目(2017YCXZD007)作者简介:庄贵阳(1969 ),男,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丁 斐(1992 ),男,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㊂一㊁概 述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㊁以及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也是引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治理㊁携手世界各国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㊂党的十九大报告生动地描绘了 分两步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愿景,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对生态文明领域内的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㊂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的讲话中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并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目的是将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经济建设㊁政治建设㊁文化建设㊁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1-2]㊂从国际层面来看,中国正在积极落实联合国‘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下简称‘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3]和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4],提出要在2030年左右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5]㊂这些均表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愿景与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和气候治理在时间点上具有契合性㊂因此,我国有必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对标十九大报告提出的 两阶段” 两步走”发展战略安排,进一步明确面向2050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愿景和行动导向,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和阶段性任务,从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制度化㊁规范化㊂国家倡导建设生态文明,不是要放弃工业文明,回到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而是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㊁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建设生产发展㊁生活富裕㊁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6]㊂虽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目标从顶层设计角度为生态文明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但仍需要明确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的具体内涵与行动导向㊂笔者认为,当前,学界的研究侧重于对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愿景自身的理论阐释,没有成体系地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具体方案且可操作性不强,尚未见到对生态文明体系与行动导向进行战略关联的研究㊂因此,本文以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愿景为切入点,12020年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基本原则为指导思想,分析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的行动导向,明确生态文明建设三个阶段性的任务安排,从而更好地指导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中长期规划,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内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㊂二㊁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愿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愈发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㊂早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党的执政纲领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㊂这在世界上尚属首次[7]㊂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的出台,从顶层设计角度点明了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愿景[8]㊂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描绘了到本世纪中叶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愿景,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与 两阶段” 两步走”的历史任务有机结合起来,明确了2035年和21世纪中叶两大历史节点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㊂我国面向2050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愿景包括两层涵义:第一层涵义是 目标”,第二层涵义是 愿景”㊂根据‘现代汉语大词典“的词条释义, 目标”可理解为希望达到的地方或标准,而 愿景”代表着希望看到的情景㊂因此,我国面向生态2050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愿景既包含着对美丽中国的美好希冀,也要体现具体的实现标准㊂我国确立面向2050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愿景是一个宏伟的目标,并非无本之末的空谈,而是有着充分的现实依据,是基于我国现实国情所做出的必然抉择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呈下降趋势,但依然处在历史高位;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依然任重道远㊂我们必须通过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彻底扭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突出的环境问题,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设置高标准严要求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既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也与参与全球生态治理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激励相容㊂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国合会)的报告建议:2020 2035年为追赶和全面深化改革期,中国将在环境治理方面追赶发达国家,不只是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还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在生态文明基础上建立新的绿色发展模式;2035 2050年为赶超和部分领先期,2035年转型成功,是2050年目标成功的基础[9]㊂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出发,我国两阶段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两个阶段愿景㊂(一)第一阶段:2020年 2035年第一阶段的时间跨度为15年,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始,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㊂这一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愿景表现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㊁产业结构㊁生产方式㊁生活方式总体形成,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㊂同时,我国这一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导向性强,其主线是要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文化领域㊁经济领域㊁政治领域㊁社会发展领域等各个领域,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化㊁常态化㊂到2035年,我国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实现工业化㊁城市化㊁现代化;争取到2035年,污染物排放趋零,存量大幅削减,污染控制自然净化为主;生态系统自身良性循环,自然资产存量得以恢复,生态红利不断放大,实现生态中性㊂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没有生态赤字的增长,环境民生和经济福祉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㊂(二)第二阶段:2035年 2050年第二阶段时间跨度为15年左右,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2035年开始,到2050年以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㊂这一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愿景表现为物质文明㊁政治文明㊁精神文明㊁社会文明㊁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建成美丽中国㊂与第一阶段的目标愿景相比,第二阶段更突出愿景的属性,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展望㊂即到2050年,我国全面建成生态繁荣的文明社会,引导生态文明时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污染零排放,污染存量被去除,恢复自然本原状态;生态系统更具生态韧性,生态红利持续释放,人与自然均衡和谐,实现生态繁荣㊂我国生态文明社会规范体系基本建成并良好运行,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更加完善,全面实现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㊂三㊁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指引从现在起到21世纪中叶,我国面临的是国际社会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和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关键时期,与面向2050的 两阶2庄贵阳,等: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愿景㊁行动导向与阶段任务第3期段” 两步走”的奋斗目标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㊂为此,中国积极参与并加速推进这一进程,致力于在2030年初步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到2050年正式迈进生态文明新时代,将是对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巨大贡献和有效引领㊂(一)‘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与全球可持续发展方向2015年,联合国大会审议并通过了第70/1号决议,提出了‘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未来15年世界各国发展和国家发展合作指引方向㊂‘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是对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MDGs)的继承㊁延续和深化,下设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169个相关具体目标;不仅关注消除贫困㊁饥饿等传统议题,也在生态环境治理㊁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提出要求,希望到2030年全球实现经济发展㊁社会包容与环境的可持续性㊂党的十八大报告确立了 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布局,旨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向前迈进,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进人民福祉;同时,特别在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倡导生态文明建设㊂这与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既在核心主旨上相吻合,也在发展目标上相一致,还在制度安排上激励相容㊂因此,我国可借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相关内容,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㊂我们只有将可持续发展目标本土化,并与中国政府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相衔接,将可持续发展目标全面融入国家的发展政策和工程建设中,才能使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成为可能[10-11]㊂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突飞猛进,但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加剧,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上限㊂在解决自身环境问题的同时,中国更以理念和行动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实践者㊂中国已对联合国实现 千年发展目标”作出突出贡献,中国率先发布了‘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全面推进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㊂实现全球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㊂虽然工业革命后建立的基于大量物质消耗的传统工业化模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但这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终究不可持续㊂相反,中国绿色转型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仅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高度契合,也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㊂我们只有在生态文明的逻辑上,对工业文明发展范式进行系统性转变,才能在促进世界繁荣的同时,保护地球生态环境㊂(二)‘巴黎协定“与长期低碳排放发展目标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第二十一届会议通过了‘巴黎协定“,设定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中长期目标㊂为避免全球变暖趋势进一步恶化,全球应对尽快实现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达峰目标,并努力在21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4]㊂‘IPCC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指出,如果要避免气候变化的最严重影响,必须将温度上升限制在1.5摄氏度[12]㊂为了推动全球尽早实现深度减排,弥合各国自主贡献目标与全球2度温升控制目标之间的差距,‘巴黎协定“邀请所有缔约方,应不晚于2020年向公约秘书处通报21世纪中叶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㊂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始终致力于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携手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㊂‘巴黎协定“凝聚着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㊁与国际社会携手推进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努力㊂中国已经颁布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 2020年)“,在开始制定 十四五”规划之际,非常有必要在长期低排放战略中进一步明确短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明确 十四五”规划(2025年)㊁碳排放达峰(2030年),以及基本实现美丽中国(2035年)和21世纪中叶(2050年)不同时间节点的低碳排放目标和实施方案㊂中国有可能顺利完成国家自主贡献所提出的, 2030年左右碳排放达峰和碳强度较2005年下降60%~65%的目标㊂此后,非化石能源发展进一步加速,到205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占比达到44%左右,非化石电力在总发电量中占比达到78%㊂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峰值水平的大约115亿吨,逐步降至2050年的48亿吨㊂即2005年前的碳排放水平,碳强度较2005年下降90%以上㊂中国深度脱碳路径的实现必须建立在非化石能源高速发展的基础上,未来非化石能源增长主要依靠风能㊁太阳能和核能[13]㊂中国现有的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系统难以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继续支撑未来的经济增长㊂在2050年前,我国要加速能源系统转型,构建一个绿色低碳与现代化经济协同融合发展,以支撑生态文明社会的可持续长期稳定发展框架,形成以水能㊁太阳能㊁风能㊁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模式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为此而采32020年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取的一系列措施将带来巨大的环境收益,使得2050年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控制在30亿吨左右,同时,也实现世界卫生组织PM2.5宜居标准[10]㊂中国是全球碳排放第一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㊂因此,中国应积极推进碳减排工作,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不仅是面向世界的承诺,这不仅是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并且也是与面向2050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愿景激励相容㊂我国只有建立明确的面向2050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愿景,并转化为切实的行动,才能有效引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治理进程㊂鉴于中国作为全球第一排放大国而未受国际责难,主要原因在于中国零碳行动的情况㊂即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规模世界第一,中国碳市场的规模世界第一㊂我国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应使能源安全可控,成本更为低廉,还将可以带动产业链条更长和更多就业㊂因此,我国制定零碳导向或零碳引领的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长期战略既是一种责任担当,也是一种市场信号,并将有助于中国零碳产业 技术的提升和零碳产业链主导全球市场㊂四㊁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导向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及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㊂2019年,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概括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六项基本原则,并强调要加快生态文明体系建设①㊂① 在2018年5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同志提出包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㊁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最普惠的民生福祉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命运共同体㊁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㊁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六条基本原则,提出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㊂2018年6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追加了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和坚持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两条原则㊂我国要实现面向2050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愿景,既需要 仰望星空”,也需要 脚踏实地”,而且这也意味着要找准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发力点㊂同时,我国面向2050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是一场发展理念的颠覆性革命,必须将生态文明的发展思维贯穿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㊂为此,我国必须将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作为实现面向2050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愿景的行动指南,而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原则与生态文明体系建设之间具有逻辑关联性(见表1)㊂表1摇生态文明体系建设与基本原则的内在关联建设任务指导原则功能定位目标导向生态文化体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中国全民行动精神动力加快建设生态价值观㊁生态道德观㊁绿色发展观和生态政绩观生态经济体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物质基础进一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性,在经济建设中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目标责任体系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基本要求加快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具体任务,回应人民群众切身环境利益诉求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保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事业走向制度化㊁法治化进程,加快推进生态环境领域内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生态安全体系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安全基石进一步增强生态系统韧性,为全球生态安全做贡献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一)生态文化体系是整个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精神动力生态文化体系是整个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根本与前提,倘若我们忽视生态文化的基础性作用,整个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将成为无本之末㊂一方面,生态文化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向前发展的产物,是人 4庄贵阳,等: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愿景㊁行动导向与阶段任务第3期类文明进步的体现;另一方面,生态文化为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精神动力㊂我国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核心目标是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主张建立以尊重自然㊁顺应自然㊁保护自然为特征的生态文明时代人与自然关系;最终目的是将生态意识贯彻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形成资源节约㊁环境友好的现代生产生活方式㊂同时,我国生态文化体系的建设契合了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则,体现了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价值取向,加快建设生态价值观㊁生态道德观㊁绿色发展观和生态政绩观,为生态文明体系建设提供了最重要的精神动力;而 坚持建设美丽中国全面行动”则要求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不能仅停留在意识层面,而是要 知行合一”,将生态意识转化为自觉的生态行动㊂(二)生态经济体系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建设既要求用经济手段解决发展过程中日益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又要以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有机统一㊂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需求已逐渐由外在压力转变为内生动力㊂我们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家,就必须在经济建设的各个环节中牢固树立起绿色发展理念,既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发展高度融合,走低碳㊁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又要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条件与路径,做到在发展中保护㊁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增长㊂我国生态经济体系的建设契合了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基本原则,为生态文明体系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㊂为了加快建设生态经济体系,我们需要走 产业生态化”和 生态产业化”道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性,在经济建设中贯彻绿色发展理念㊂一方面,我们要积极挖掘减排潜力,走绿色㊁低碳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要积极释放生态红利,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实现 绿水青山”和 金山银山”的双赢㊂(三)加快目标责任体系建设是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目标责任体系可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引导和督导作用㊂目标责任体系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对政府部门相关主体明确权责配置并实施问责的体制机制㊂生态文明各项建设事业重在落实㊂目前,我国正处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时间紧㊁任务重㊁难度大㊂为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牢固树立底线意识㊁红线意识,科学制定能够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目标体系㊁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改革单一追求经济增长的考核体系㊂在目标设定阶段,应增强指标体系的合理性㊁科学性和民主性;在目标考核阶段,应确保考核过程的客观性㊁公正性和规范性;在目标应用阶段,应突出考核结果的激励性㊁实效性和导向性[13]㊂我国目标责任体系的建设契合了 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一基本原则,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㊂生态文明建设以回应人民群众切身生态环境诉求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和目标归宿㊂为此,必须强化目标责任体系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的 底线意识” 红线意识”与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紧密相连,让生态文明建设经得起人民的检验,经得起历史的检验㊂(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就是要通过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条例,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有效规范约束和激励引导㊂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存在不同程度上的体制不完善㊁机制不健全㊁法治不完备等问题,造成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合力不足㊁驱动不够㊁执行不力,影响了生态文明建设进程㊂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创新是保证生态文明建设方向和成效的关键㊂为此,我们应当结合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具体实践,以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等八项制度为根基,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事业朝着长效化㊁制度化㊁规范化道路迈进㊂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建设契合了 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和 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两大原则,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㊂其中,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是从国内层面来谈的㊂目前,我国以生态文明八项基本制度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正在有条不紊地建设当中,并逐渐发展完善,为面向2050的生态文明建设事业提供制度保障;而 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则是从国际层面来谈的,意味着中国既要履行自身国际承诺,彰显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又要讲好 中国故事”,积极地将生态文明推广为国际主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理念㊁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㊂5。
推进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分析
推进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分析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推进绿色发展是其核心目标之一。
本文将对推进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政策进行分析。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迫使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绿色发展。
十九大明确提出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促进绿色发展的政策措施(一)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推进绿色发展,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
同时,建立了环境保护部门和生态环境部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二)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发展绿色产业,推广绿色技术和环保产品。
此外,通过减税、补贴等手段,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绿色经济效益。
(三)推进节能减排为减少大气、水、土壤等污染,政府加强了对节能减排的力度。
通过加强环境监测,对超标排放进行处罚,同时积极推广清洁能源,降低能源消耗。
(四)加强生态补偿机制政府鼓励生态保护者,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生态环境做出贡献的个人和企业给予经济奖励,提高生态保护的积极性。
(五)推进绿色城市建设政府加大对城市绿化的投入力度,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品质。
倡导节约用水、节能减排的理念,推广循环经济模式,打造宜居宜业的绿色城市。
三、推进绿色发展政策的效果和挑战(一)取得的成效推进绿色发展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首先,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空气质量明显提升,水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其次,绿色产业快速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力。
再次,生态补偿机制激发了人们的环保意识,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二)面临的挑战推进绿色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时间,绿色产业发展仍存在一定难度和阻力。
其次,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对环保意识和法律法规执行不到位,导致环境保护措施难以到位。
再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依然存在,如何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仍需要进一步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当前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以主题功能定位为依据,加快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二、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抓手,有效减轻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
三、以全面加强资源节约为突破口,推动资源利用方式转变。
四、以加强污染治理为着力点,切实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水平。
五、以健全法律法规、创新体制机制为核心,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六、以促进绿色、低碳消费为重点,加快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福建生态省建设“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
2011年9月,省政府印发《福建省生态省建设“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生态省建设主要目标基本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成效显著,多数设区市达到或接近生态市创建标准,生态文明建设位居全国前列。
提出了以下五个目标:一是绿色低碳产业结构基本建立;二是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先进水平;三是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基本形成;四是生态安全保障更加坚实;五是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