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合集下载

广东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

广东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

45.6 57.2 44.3 21.4 13353.15 3310 97.7 14891.76 6111.18 3589.56 2521.62 -2.3 16.3 -10.8 -11.5 -9.7 19.5
46.0 58.3 44.6 22.0 15500 3900 103.0 17100 6400 3800 2600 3左右 15 5左右 5.3 4.6 16左右
附件:
广东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
2008年 计算单位 计划 实际 增长(%) 绝对数 增长(%) 绝对数 2009年 预计 增长(%) 绝对数 2010年 计划 增长(%)
一、经济规模
地区生产总值 其中:工业增加值 人均GDP
亿元
亿元
36796.71 17304.79 38748
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省重点建设项目投资
亿元 亿元 % 亿元 亿美元
亿美元 亿美元
四、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六、进出口总额
其中:出口总额 进口总额
-1-
2008年 计算单位 计划 实际 增长(%) 绝对数
2009年 预计 绝对数 增长(%) 绝对数
2010年 计划 增长(%)
增长(%)
2.11 39.07 27.0 72.0 2.43
6.6 10.1
2.28 40.11 28 78
8.1 2.8
2.45 43.86 28 79.9
16.1 12.3
2.7 46.0 28.5 83
10.2 4.9
6.1
2.49
4.2
2.53
4.1
2.63
4.0
十一、人口与居民收入
年末总人口(常住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万人 ‰ 元 元

2010年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2011年2月25日2010年,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广东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全面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大力推进“三促进一保持”,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扎扎实实惠民生,在科学发展轨道上迈出新的可喜步伐。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GDP)45472.83亿元,比上年增长12.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86.86亿元,增长4.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7%;第二产业增加值22918.07亿元,增长14.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2.9%;第三产业增加值20267.90亿元,增长10.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5.4%。

三次产业结构为5.0:50.4:44.6。

在现代产业中,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9466.35亿元,增长16.9%;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1102.80亿元,增长7.8%。

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4.1%,住宿和餐饮业增长9.1%,金融业增长6.0%,房地产业增长2.1%。

民营经济增加值19620.96亿元,增长13.1%。

分区域看,粤东西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为21.2%,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

表1 2010年分区域主要指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1%,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5.9%,居住类价格上涨4.8%。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2%,其中轻工业上涨1.7%,重工业上涨5.7%;生产资料上涨4.1%,生活资料上涨1.4%。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7.3%,其中燃料动力类上涨7.8%,黑色金属材料类上涨6.6%,有色金属材料和电线类上涨17.8%,化工原料类上涨9.4%。

广东省国民经济主要指标2010年10月

广东省国民经济主要指标2010年10月
数据广东
广 东省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1 0 1 0年 0月
( 东省 统 计 局 提 供 ) 广
圈 强 槐
省 __ _
- 一 ,■■■■■_
规模 以上 工业增 加值
在 总 计 中 : 轻 工 业 重 工 业
亿 元
亿 元 亿 元
14 .9 8 28
7 08 3 .1 1 l .8 1 20
货 运量 客 运量 主 要港 口货物 吞吐 量 邮 电业务 总 量


1 7 5 .4 6 3 7 9 3 5 9 .4 8 4 4 7 93 4O 64 .0 34 .5 9 5 1
1 . 63 34 . 1. 71 2 . 17
万 人 万 吨 亿 元
全社 会固定 资 产投 资
按种 类分 :基 础设 施 城 市 建设 房 地产 开 发
■ 唯_ ● i jt 昴E ; j 骊
亿 元
亿 元 亿 元 亿 元 亿 元 亿 元
亿 元
10 79 22 .7
4 3 .8 0 14 12 .2 7 69 2 7 .4 77 6 I 8 .3 5 5 5 1 6 .0 3 9 5
1 . 56 29 . 1. 43
, 吼 ^ 【 ■ ,
进 出 口总额 出 口总额 进 口总额
68 0 7 .0 3 27 9 .0 25 3 8 .0
6 7 .O 2 28 3 0 .0 6 05 2 7 .0 6 23
2 . 29 1 . 79 3 . 05
3 . 01 2 . 67 3 . 50
1 61 6 .5
3 .8 23 5 4 .7 6 5 I
2 . 82

广州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广州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州调查队(2011年3月18日)2010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环境,全市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以筹备和举办第16届亚运会和首届亚残运会为重心,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全市经济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主要任务。

一、综合经济经济总量全市经济保持较快发展。

2010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604.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3.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9.05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3950.64亿元,增长13.0%;第三产业增加值6464.79亿元,增长13.2%。

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1.8∶37.2∶61.0。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4%、38.4%和61.2%。

财政收支财政收入较快增长。

全年来源于广州地区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48亿元,增长26.1%。

其中,国税部门组织收入2057亿元,增长28.0%;地税部门组织收入887亿元,增长17.6 %。

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872.65亿元,增长24.2%。

其中,营业税177.73亿元,增长17.2%;增值税159.42亿元,增长15.9%;企业所得税93.52亿元,增长27.7%;个人所得税47.22亿元,增长21.1%;房产税41.70亿元,增长19.3%。

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支出978.22亿元,增长23.8%。

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4.12亿元,增长11.8%;环境保护支出24.33亿元,增长184%;教育支出112.63亿元,增长2.5%。

价格消费市场价格:消费价格明显上升。

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3.2%,其中,消费品价格上升4.1%,服务项目价格上升1.2%。

表1:2010年广州市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生产领域价格:生产价格持续上涨。

2010年广东省金融运行报告

2010年广东省金融运行报告

2010年广东省金融运行报告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内容摘要]2010年广东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

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金融业主动配合广东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断加大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

银行业稳健发展,货币信贷条件逐步向常态水平回归,证券和保险业快速发展,金融机构改革深入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成效。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广东省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广东将继续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积极实施扩大内需和自主创新战略,力促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广东金融业将继续保持稳健运行,不断完善市场机制,不断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为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目录一、金融运行情况 (4)(一)银行业稳健发展,货币信贷总量逐步向常态水平回归 (4)(二)证券业加快发展,融资效率大幅提高 (8)(三)保险业持续发展,积极服务广东经济社会建设 (8)(四)金融市场交易活跃,直接融资步伐明显加快 (8)(五)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成效 (10)二、经济运行情况 (10)(一)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内外需动力相对均衡 (10)(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成效明显,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11)(三)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基本控制在预期目标内 (12)(四)财政收入大幅增长,财政支出向民生领域投入力度加大 (13)(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不断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著 (13)(六)房地产市场交易放缓,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 (13)三、预测与展望 (14)附录: (16)(一)广东省经济金融大事记 (16)(二)广东省主要经济金融指标 (17)专栏专栏 1:把握区域融合发展新趋势 加快推进珠三角金融一体化 (6)表表 1 2010年广东省银行类金融机构情况 (4)表 2 2010年广东省金融机构现金收支情况表 (5)表 3 2010年广东省各利率浮动区间贷款占比表 (6)表 4 2010年广东省证券业基本情况表 (8)表 5 2010年广东省保险业基本情况表 (8)表 6 2001-2010年广东省非金融机构融资结构表 (9)表 7 2010年广东省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表 (9)表 8 2010年广东省金融机构票据贴现、转贴现利率表 (9)图图 1 2010年广东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长变化 (4)图 2 2010年广东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变化 (5)图 3 2009-2010年广东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变化 (5)图 4 2009-2010年广东省金融机构外币存款余额及外币存款利率 (6)图 5 1978-2010年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 (10)图 6 1980-2010年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率 (10)图 7 1978-2010年广东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率 (11)图 8 1978-2010年广东省外贸进出口变动情况 (11)图 9 1984-2010年广东省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11)图 10 1992-2010年广东省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率 (12)图 11 2001-2010年广东省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者价格变动趋势 (12)图 12 1978-2010年广东省财政收支状况 (13)图 13 2002-2010年广东省商品房施工和销售变动趋势 (14)图 14 2004-2010年广州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变动趋势 (14)一、金融运行情况2010年,广东省金融业主动配合广东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大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

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

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正确方针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力推进“六项建设”,千方百计破解难题,齐心协力,锐意进取,国民经济保持了积极增长的良好态势。

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一、综合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据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419.3亿元,比上年增长14.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9亿元,增长3. 1%;第二产业增加值314.7亿元,增长15.1%;第三产业增加值97.7亿元,增长11.2%。

二、农业农业经济持续发展。

全年全市完成农业增加值 6.9 亿元,增长 3.1%。

全年粮食总产量15.7万吨,比上年增长0.83%。

其中:夏粮产量7.9万吨,增长1 %;秋粮产量7.8万吨,比上年增长0.65%。

油料、蔬菜等经济作物生产进一步发展,水果产量24416吨,比上年增长11%。

蔬菜总产量46183吨,比上年增长9.3%,油料产量 4959吨,比上年增长4.4%,棉花产量461吨,比上年下降29.3%。

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76家,其中,郑州市级12家,2家农业企业进入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行列;新申报认定省级示范合作社3个、郑州市级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00个,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5个。

造林绿化有序进行。

全年成片造林面积达2390.6公顷,比上年下降31%;成林抚育面积 6598公顷,比上年下降10.6%;幼林抚育作业面积8592公顷/次;当年新育苗面积145.8公顷,四旁植树101万株。

畜牧业平稳发展。

全年肉类产量23105吨,比上年增长 2%;其中:猪牛羊肉产量19794吨,比上年增长4 %;禽蛋产量9359吨,比上年增长2%;奶类总产量5019吨,比上年增长0.9%;水产品产量980吨,比上年下降15.4 %。

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

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2月28日)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各种重大挑战,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397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0%。

居民消费价格一季度同比上涨2.2%,二季度上涨2.9%,三季度上涨3.5%,四季度上涨4.7%,全年平均比上年上涨3.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2%。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3.6%。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5%。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6%。

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0.9%。

表1: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70个大中城市房屋及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月度同比涨幅呈现先上升后回落趋势。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68万人,比上年增加66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比上年末下降0.2个百分点。

全年农民工[3]总量为24223万人,比上年增长5.4%。

其中,外出农民工15335万人,增长5.5%;本地农民工8888万人,增长5.2%。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2847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481亿美元。

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6227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3.0%。

全年财政收入83080亿元,比上年增加14562亿元,增长21.3%;其中税收收入73202亿元,增加13680亿元,增长23.0%。

2010年中国各省gdp

2010年中国各省gdp

2010年中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GDP完成情况中国及各省、市、自治区生产总值(GDP)历年汇总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增长10.3%2010年广东预计地区生产总值45636亿元增长12% 2010年江苏地区生产总值40903亿元增长12.6%2010年山东实现生产总值39416.2亿元增长12.5% 2010年浙江省生产总值27227亿元增长11.8%2010年河南地区生产总值22942.68亿元增长12.2% 2010年河北省生产总值20197.1亿元增长12.2%2010年辽宁省地区生产总值18278亿元增长14.1% 2010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16898.6亿元增长15.1% 2010年上海地区生产总值16872.42亿元增长9.9% 2010年湖南生产总值15902.12亿元增长14.5%2010年湖北地区生产总值15125.8亿元增长12.4% 2010年福建生产总值13800亿元增长13.8%2010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13777.9亿元增长10.2% 2010年安徽地区生产总值12263.4亿元增长14.5% 2010年内蒙古生产总值预计11620亿元增长15%2010年黑龙江地区生产总值10235亿元增长12.6% 2010年陕西生产总值预计10012亿元增长14.8%2010年广西地区生产总值9502.39亿元增长14.2% 2010年江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35亿元增长14%2010年天津地区生产总值9108.83亿元增长17.4% 2010年山西实现生产总值9088.1亿元增长13.9%2010年吉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77.06亿元增长13.7%2010年重庆实现生产总值7894.24亿元增长17.1%2010年云南省生产总值实现7220亿元增长12.3%2010年新疆生产总值5000亿元增长10.5%2010年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4594亿元增长12.8%2010年甘肃生产总值4100亿元增长11.5%2010年海南地区生产总值2052.12亿元增长15.8%2010年宁夏生产总值1643亿元增长13.4%2010年青海地区生产总值1350.43亿元增长15.3%2010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507.46亿元增长12.3%经济总量之名根据世界银行2010年12月15日统计数据库的数据,2009年,GDP排名前十的国家分别是美国(141190亿美元)、日本(50689.96亿美元)、中国(49854.61亿美元)、德国(33300.32亿美元)、法国(26493.9亿美元)、英国(21745.30亿美元)、意大利(21127.80亿美元)、巴西(15734.09亿美元)、西班牙(14602.50亿美元)、加拿大(13360.68亿美元)。

2010年广州南沙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广州南沙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广州南沙(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我区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统筹推进稳增长、惠民生等各项工作,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民生得到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综合经济总量:初步核算,201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5.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7.08%,增速位居全市第二。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3.95亿元,增长4.95%;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91.44亿元,增长18.3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80.29亿元,增长14.48%。

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87:80.60:16.53。

财政税收:2010年,全区实现税收总额215.21亿元,增长46.04%。

其中国税部门实现税收194.34亿元,增长50.34%;地税部门实现税收19.01亿元,增长13.32%;财政部门实现税收1.86亿元,增长40.06%。

全区一般预算财政收入25.29亿元,增长25.29%;一般预算支出32.77亿元,增长38.01%。

全年区级财政用于改善民生的投入达10.5亿元,占本级预算支出总额的7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城乡建设:2010年,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2.42亿元,下降29.46%。

其中,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4.38亿元,增长36%;工业项目完成投资51.08亿元,下降38.24 %,占全区投资的46.56%。

全区房屋施工面积274万平方米,增长35.85%;其中商品房215.38万平方米,增长47.32%。

房屋竣工面积76万平方米,增长11.49%;其中商品房54.21万平方米,增长33.54%。

龙穴造船基地、JFE180万吨冷轧钢板、保税港区工程等六个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0.36亿元,占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2.97%,完成年度投资计划2.01倍。

2010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2010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2010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2010年广东按照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全面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大力推进“三促进一保持”即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扎扎实实惠民生,在科学发展轨道上迈出新的可喜步伐。

注解:粤东西北地区生产总值只占全省比重为21.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30%。

注解: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1%,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5.9%,居住类价格上涨4.8%,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7%。

问题:1、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和出口明显复苏,虽然在短期内有利于经济回升,但同时也加大产业结构升级难度,不利于劳动生产率和人均水平的提高。

2、节能降耗压力加大。

3、对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投入不足,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任务十分迫切。

4、今年以来广东进出口回升势头慢于全国及兄弟省市,且面临不确定性。

国际市场愈加复杂多变,贸易摩擦和保护主义不断升温;欧洲债务危机增加了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难度和经济走势的变数。

对策:1、加强宏观调控政策的连续性、针对性、及时性,有利于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加快产业升级,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促进消费、投资、出口协调发展。

4、控制物价上涨,加强通胀预期管理5、着力改善民生,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强度和覆盖面,进一步稳定就业形势。

加快推进“双转移”战略,注解:今年入汛以来,广东接连经历了12次强降雨过程袭击,降雨历时长、范围广、强度大,部分中小河流水位暴涨,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局部地区农业生产受灾。

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影响技术推广。

措施:抓好晚造粮食生产要①落实粮食面积。

特别是早造受灾减产的地区,应想方设法保持和扩大粮食面积。

②做好农业生产服务工作,保障种子和各种农资供应。

201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09年工作回顾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我省跨入新世纪以来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我省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省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省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决策部署,科学谋划、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危中求进,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为主轴,大力推进“三促进一保持”,全力以赴保增长,抓住时机扩内需,着眼未来促转型,扎扎实实惠民生,既有效遏止了经济增长下滑态势,又为下一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基本完成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宏伟进程中迈出了新的坚实步伐。

过去一年,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一)认真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推进珠三角经济一体化。

1.召开全省动员大会和珠三角9市现场会,制定贯彻实施《规划纲要》的决定和方案,研究细化并分步推进《规划纲要》提出的试验区、示范区、重要基地、重点项目,迅速在全省掀起新一轮“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热潮。

2.与国家6部委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实施《规划纲要》。

3.出台推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指导意见,编制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城乡规划、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等五个一体化专项规划。

4.开工建设城际轨道交通,加快高速公路建设,推动区域内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二)坚持扩投资促消费稳外贸并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1.完善和实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措施,有效扩大投资需求。

2.认真落实家电汽车农机下乡和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及带薪休假等政策。

3.大力推动“广货北上西进”。

4.加强市场供应和价格调控监管,控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5.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支持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等问题。

广州开发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广州开发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广州开发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出口加工区、广州保税区(以下简称全区)在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和广州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广州市萝岗区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团结一致,深入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积极实施“双提升”战略,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型,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果,抓住亚运机遇,全区经济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势头,超额完成全年工作任务和“十一五”规划预期目标。

一、综合经济总量:201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下简称GDP)1617.83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8.6%,比广州市增长速度高出5.4个百分点,占广州市GDP的15.1%。

“十一五”规划期间,全区GDP年均增长19.42%,超出“十一五”规划目标3.42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2010年,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97.1亿元,增长16.8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20.73亿元,增长24.27%。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0:74.92:25.08调整为0:73.99:26.01,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比重提高近1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70.93%和29.07%。

“十一五”规划期间,三次产业年均分别增长0、17.9%和24.72%。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0.21:79.3:20.49调整为2010年的0:73.99:26.01,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比2005年提高5.52个百分点。

财政收支:2010年,全区实现财政收入388.56亿元,增长24.78%。

其中,国税部门组织的收入242.8亿元,增长15.93%;地税部门组织的收入70.6亿元,增长23.49%。

全年实现税收收入316.26亿元,增长18.16%。

全年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80.24亿元,增长8.18%,占广州市比重为9.19%。

2010年全国各省GDP数据及增速

2010年全国各省GDP数据及增速

2010年全国各省GDP数据及增速2010年全国各省GDP数据及增速排名1、广东 45472.83亿元同比增长12.2%2010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5472.83亿元,同比增长12.2%,人均GDP 折合接近7000美元,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江苏 40903亿元年均增长13.5%江苏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40903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3.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700美元。

财政总收入11743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080亿元。

3、山东 3941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5%据山东省统计局发布消息,2010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GDP)3941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5%,比上年加快0.3个百分点。

4、浙江 27100亿元同比增长11.8%据初步统计,2010年浙江省实现生产总值(GDP)27100亿元,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1.8%。

2010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359元,年均实际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303元,年均实际增长8.4%。

5、河南预计2.2万亿元以上比上年增长12%左右2010年,河南省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

预计全省生产总值(GDP)达2.2万亿元以上,比上年增长12%左右。

6、河北 2019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2%2010年,河北省生产总值(GDP)实现2019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2%,增速同比加快2.2个百分点。

这标志着河北省GDP 正式跨入2万亿元俱乐部行列,综合实力跃上一个新台阶。

7、辽宁预计1.75万亿元年均增长13%到2010年末,预计辽宁省生产总值(GDP)达到1.75万亿元,年均增长13%,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

8、四川 16898.6亿元比上年增长15.1%2010年四川省GDP达到16898.6亿元,比上年增长15.1%,高出全国4.8个百分点。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10-11 09:16:52| 分类:统计公报网|字号订阅2010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四区六化”为发展定位,全面实施五大发展战略,全力推进“两圈”建设与“三旧”改造,城市建设实现大跨越,城区文明程度得到较大提升。

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政策有力、内需提升、信心增强,全年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经济规模迈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良好。

一、经济发展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初步核算,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2.55亿元,经济总量突破600亿元大关,增长13.2%,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比例为0.8:28.4:70.8。

其中,三次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4.94、173.69、433.92亿元,分别增长0.5%、9.2%、15.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03%、21.7%和78.2%。

财税收入2010年,全区实现一般预算收入31.18亿元,增长14.7%;一般预算支出44.52亿元,增长23.2%。

税收总额实现快速增长,全年税收总额178.50亿元,增长32.2%。

其中,国税收入129.05亿元,增长32.8%;地税收入49.46亿元,增长30.8%。

固定资产投资2010年,按法人在地统计口径,固定资产投资实现97.15亿元,增长7.4%。

从三次产业看,投资集中于第三产业,全年完成92.6亿元,增长9.4%;第一和第二产业分别完成投资0.19亿元和4.35亿元,分别下降34.1%和20.9%。

2010年,按项目在地统计口径,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88.23亿元,增长27.0%,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逼近200亿大关。

对外经济贸易2010年,全区外贸出口总值为18.31亿美元,增长29.5%。

其中,一般贸易实现10.34亿美元,增长55.5%;进料加工实现7.64亿美元,增长7.11%。

从出口国家和地区看,香港、东盟和欧盟分列前三位,共占全区出口总值的68.9%;从出口商品种类看,车辆、航空器、船舶及运输设备类所占比重最大,达37.9%。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下达广东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粤府[2010]42号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下达广东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粤府[2010]42号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下达广东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正文:----------------------------------------------------------------------------------------------------------------------------------------------------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下达广东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粤府〔2010〕42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东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业经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批准,现下达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对巩固我省经济企稳向好势头、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在更长时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全面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大力推进“三促进一保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着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进自主创新,着力扩大内需,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着力加快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着力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

2010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人均生产总值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按可比口径增长9%;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6%;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1.8%;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排实现“十一五”目标;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3‰以内。

2010年广州市花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

2010年广州市花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

2010年广州市花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时间:2011-04-20 字体:[大中小]广州市花都区统计局(2011年4月)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花都区经济实现“转型提升、跨越发展”的关键一年。

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好亚运为契机,从生产、投资、消费等方面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和2010年的主要预期目标及重点任务,全区经济和社会实现“量”“质”齐头并进的发展局面。

一、综合经济经济总量:初步核算,2010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660.23亿元,比上年增长15.5%。

产业结构:第一产业增加值25.50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427.79亿元,增长15.7%;第三产业增加值206.94亿元,增长16.7%。

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3.9:64.8:31.3,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下降0.5和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0.8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次为0.5%、66.8%和32.7%,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分别为0.08、10.4和5.1个百分点。

就业:2010年,全区从业人员65.78万人,比上年增长4.3%,增加2.74万人。

从业人数排前的经济注册类型依次是:私营企业、个体经济、集体单位和港澳台及外商投资单位,从业人员分别为18.03万人、14.68万人、13.99万人和10.39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为27.4%、22.3%、21.3%和15.8%。

按行业分,制造业、农林牧渔业、批发零售业的从业人数仍居前三位,分别有31.49万人、13.10万人和10.25万人,占总从业人员的47.9%、19.9%和15.6%。

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二产业从业人员及所占比重均低于上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幅较大。

2010年,城镇新增登记失业人员3203人,登记失业率为1.6%。

全年安置城镇就业人数2974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72.4%。

2010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东莞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实施《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突出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继续稳增长,加力调结构,积极优环境,全面强管理,继续巩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的成果,国民经济发展逐步摆脱了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呈现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的格局。

一、经济发展经济总量初步核算,2010年东莞市生产总值(GDP)4246.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64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2183.18亿元,增长16.8%;第三产业增加值2046.43亿元,增长3.9%。

三大产业比例为0.4:51.4:48.2。

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6.9%,批发和零售业增长9.1%,住宿和餐饮业增长0.9%,金融业增长4.5%,房地产业下降1.1%,其他服务业增长3.4%。

全年来源于东莞的财政收入785.10亿元,比上年增长25.1%。

其中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277.84亿元,增长20.2%。

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增值税62.63亿元,增长17.2%;营业税45.87亿元,增长2.6%;企业所得税 24.80亿元,增长40.3%;个人所得税11.04亿元,增长26.5%;城市维护建设税11.38亿元,增长23.6%;房产税9.27亿元,增长 22.3%;契税18.70亿元,增长18.7%。

全年全市工商税收总额688.72亿元,比上年增长25.8%。

其中国税439.44亿元,增长 29.8%;地税249.29亿元,增长19.3%。

全年地方一般财政支出308.61亿元,比上年增长32.7%。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6.77亿元,公共安全支出28.86亿元,教育支出41.30亿元,科学技术支出8.60亿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66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05亿元,医疗卫生支出3.21亿元,环境保护支出12.26亿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19亿元,农林水事务支出9.86亿元,交通运输支出26.17亿元。

2010年全国各省GDP,官方2010年全国各省GDP,最新2010年全国各省GDP排名

2010年全国各省GDP,官方2010年全国各省GDP,最新2010年全国各省GDP排名
10、青岛市 4900亿元 增长11%(山东1)
11、佛山市 4814.50亿元 增长13.5% (广东3)
12、武汉市 4500亿元 增长13% (湖北1)
13、大连市 4410亿元 增长15%(辽宁1)
14、成都市 4380亿元 增长10% (四川1)
15、沈阳市 4350亿元 增长14.1%(辽宁2)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升,但物价上涨趋势需要警惕。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有望快于城镇居民。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334元,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4869元,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9.7%,农民人均纯收入全年增长预期超过8%,有望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速度。
22、济南市 3350亿元 增长12%(山东3)
23、长沙市 3300亿元 增长14.5%(湖南1)
24、哈尔滨市 3258.1亿元 增长13%(黑龙江1)
25、石家庄市 3110亿元 增长11.1%(河北2)
26、泉州市 3002.12 增长12.5% (福建1)
27、长春市 2919亿元 增长15%(吉林1)
教育改革纲领性文件颁布,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逐步实现。2010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纲要》明确提出,教育将被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012年国家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将达到4%,促进公平将成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2010发布的中国城市GDP排行榜60强

2010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州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广州调查队(2011年3月18日)2010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环境,全市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以筹备和举办第16届亚运会和首届亚残运会为重心,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全市经济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主要任务。

一、综合经济经济总量全市经济保持较快发展。

2010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604.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3.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9.05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3950.64亿元,增长13.0%;第三产业增加值6464.79亿元,增长13.2%。

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1.8∶37.2∶61.0。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4%、38.4%和61.2%。

财政收支财政收入较快增长。

全年来源于广州地区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48亿元,增长26.1%。

其中,国税部门组织收入2057亿元,增长28.0%;地税部门组织收入887亿元,增长17.6%。

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872.65亿元,增长24.2%。

其中,营业税177.73亿元,增长17.2%;增值税159.42亿元,增长15.9%;企业所得税93.52亿元,增长27.7%;个人所得税47.22亿元,增长21.1%;房产税41.70亿元,增长19.3%。

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支出978.22亿元,增长23.8%。

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4.12亿元,增长11.8%;环境保护支出24.33亿元,增长184%;教育支出112.63亿元,增长2.5%。

价格消费市场价格:消费价格明显上升。

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3.2%,其中,消费品价格上升4.1%,服务项目价格上升1.2%。

生产领域价格:生产价格持续上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howArticle2008.asp?ArticleID=2102072010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广东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全面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大力推进“三促进一保持”,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扎扎实实惠民生,在科学发展轨道上迈出新的可喜步伐。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GDP)45472.83亿元,比上年增长12.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86.86亿元,增长4.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7%;第二产业增加值22918.07亿元,增长14.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2.9%;第三产业增加值20267.90亿元,增长10.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5.4%。

三次产业结构为5.0:50.4:44.6。

在现代产业中,先进制造业增加值9466.35亿元,增长16.9%;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1102.80亿元,增长7.8%。

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4.1%,住宿和餐饮业增长9.1%,金融业增长6.0%,房地产业增长2.1%。

民营经济增加值19620.96亿元,增长13.1%。

分区域看,粤东西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为21.2%,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1%,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5.9%,居住类价格上涨4.8%。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2%,其中轻工业上涨1.7%,重工业上涨5.7%;生产资料上涨4.1%,生活资料上涨1.4%。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7.3%,其中燃料动力类上涨7.8%,黑色金属材料类上涨6.6%,有色金属材料和电线类上涨17.8%,化工原料类上涨9.4%。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3.0%。

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7.9%,其中,谷物上涨7.8%,蔬菜上涨15.6%,水果上涨14.6%,油料上涨14.4%,畜产品下降0.8%。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7%。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86.3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6.00万人。

年末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员39.2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52%,比上年末下降0.08个百分点。

年末共有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34个,组织农村劳动力培训84.70万人,转移就业人数147.10万人。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515.72亿元,增长23.8%;其中税收收入3801.88亿元,增长21.5%。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总量大而人均不高,经济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资源环境约束突出,改善民生任务繁重。

二、农业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531.90千公顷,比上年下降0.3%;糖蔗种植面积136.42千公顷,增长0.4%;油料种植面积337.42千公顷,增长1.8%;蔬菜种植面积1204.64千公顷,增长5.8%。

全年粮食产量1316.50万吨,增长0.2%;糖蔗产量1134.35万吨,增长1.6%;油料产量88.16万吨,增长4.2%;蔬菜产量2721.29万吨,增长6.0%;水果产量1128.73万吨,增长6.3%;茶叶产量5.26万吨,增长2.2%。

全年肉类总产量441.21万吨,增长3.3%。

其中,猪肉产量275.46万吨,增长5.1%;禽肉产量152.99万吨,增长0.3%。

全年水产品产量730.57万吨,增长3.9%。

其中,海洋捕捞153.95万吨,增长0.8%;海水养殖249.07万吨,增长6.2%;淡水捕捞12.88万吨,增长1.8%;淡水养殖314.67万吨,增长3.9%。

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21374.81亿元,比上年增长14.8%。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063.62亿元,增长16.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2.8%,民营企业增长22.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4.5%,股份制企业增长18.8%,集体企业增长19.4%,股份合作制企业增长10.5%。

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16.4%,重工业增长17.1%。

九大支柱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6.7%,其中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石油及化学三大新兴支柱产业增长16.2%,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三大传统支柱产业增长17.2%,森工造纸、医药、汽车及摩托车三大潜力产业增长18.6%。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8%,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21.0%,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增长5.8%,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7.0%,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21.9%,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12.5%。

先进制造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9.4%,钢铁冶炼及加工业增长16.0%,石油及化学行业增长9.9%。

装备制造业中,汽车制造业、船舶制造业、飞机制造及修理业、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9.9%、14.5%、5.8%和8.4%;钢铁冶炼及加工业中,炼铁业下降43.5%,炼钢业和钢材加工业分别增长2.6%和17.3%;石油及化学行业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16.9%,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长20.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4.5%,橡胶制品业增长22.8%。

传统优势产业增加值增长20.2%,其中纺织服装业增长19.9%,食品饮料业增长11.1%,家具制造业增长18.9%,建筑材料业增长21.3%,金属制品业增长20.2%,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增长21.6%。

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16.0%,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1.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6.0%,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0.8%,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4.2%。

1-11月,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99.1。

资产贡献率13.0%,资本保值增值率116.4%,资产负债率59.8%,流动资产周转次数2.66次,成本费用利润率5.4%,全员劳动生产率144310元/人年,产品销售率96.9%。

实现利润总额3713.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5%。

亏损企业亏损总额249.6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4.6%。

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4510个,比上年增长3.6%;实现增加值1543.26亿元,增长11.3%;实现利润总额194.96亿元,增长12.5%;利税总额364.37亿元,增长10.9%。

四、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113.19亿元,比上年增长20.7%。

分城乡看,城镇投资12870.25亿元,增长23.9%;农村投资3242.94亿元,增长9.4%。

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5150.08亿元,增长22.4%;民间投资8625 .20亿元,增长24 .0%;港澳台、外商经济投资2337.91亿元,增长6.8%。

分地区看,珠三角地区投资11355.80亿元,增长18.2%;东翼投资1475.51亿元,增长29.7%;西翼投资1100.32亿元,增长35.4%;山区投资2181.56亿元,增长21.3%。

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81.83亿元,增长40.0%;第二产业投资5234.92亿元,增长17.5%,其中工业投资5204.29亿元,增长17.2%;第三产业投资10696.44亿元,增长22.0%。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659.69亿元,比上年增长23.6%。

按地区分,珠三角地区3118.66亿元,增长20.7%;东翼118.49亿元,增长33.1%;西翼164.23亿元,增长55.8%;山区258.31亿元,增长40.6%。

按工程用途分,商品住宅投资2538.02亿元,增长21.4%;办公楼投资144.46亿元,增长13.2%;商业营业用房投资349.31亿元,增长25.0%;其他投资627.90亿元,增长35.3%。

城镇保障性住房投资82.37亿元,增长32.1%。

五、国内贸易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414.66亿元,比上年增长17.3%。

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4853.20亿元,增长17.5%;农村消费品零售额2561.46亿元,增长16.0%。

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5521.26亿元,增长17.7%;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893.40亿元,增长14.3%。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2.8%,中西药品类增长26.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1.6%,金银珠宝类增长37.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1.8%,家具类增长30.3%,通讯器材类增长20.9%,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0.2%,汽车类增长36.3%,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9.1%。

六、对外经济全年进出口总额7846.6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4%。

其中,出口4531.99亿美元,增长26.3%;进口3314.64亿美元,增长31.5%。

进出口差额(出口-进口)1217.3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149.20亿美元。

全年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5641个,合同外资金额246.01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9.8%和40.1%。

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202.61亿美元,增长3.7%;其中制造业占56.1%,房地产业占16.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4.5%,批发和零售业占9.8%,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占2.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2.8%。

全年经核准境外投资协议金额22.78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82.0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2%;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5.84亿美元,下降1.8%;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年末在外人员共3.85万人。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812.36亿元,比上年增长11.9%。

全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23300万吨,比上年增长20.0%;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43900万吨,增长15.7%。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4500万标准箱,增长22.3%。

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8.6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4834公里,比上年末增长19.8%。

年末全省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783.50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8.7%;其中私人汽车628.99万辆,增长21.7%。

民用轿车保有量达到420.52万辆,增长22.1%;其中私人轿车380.46万辆,增长23.5%。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083.98亿元,增长22.8%。

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77.26亿元,增长25.0%;电信业务总量4706.72亿元,增长22.7%。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169.11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235.93万户,乡村电话用户933.18万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