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等级划分及评价准则表-标准版
风险评价报告(JHA、SCL表)
风险评价报告书一、目的为规范部门风险管理工作,识别和评价作业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消除或减少事故危害,降低安全风险。
由部门风险评价领导小组负责进行危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估工作。
二、评价范围评价小组从部门工作的全过程,对所有可能造成危害和影响的活动进行了工作危害分析(JHA)和安全检查表分析(SCL),将部门部分作业过程及设备设施存在的风险进行逐一排查、识别。
三、评价组组长:(管理人员)成员:(安全部)、 (专业技术人员)、(员工代表)、四、评价方法部门发动员工参与风险评估,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与员工一起参与风险评估过程,采用了工作危害分析(JHA)和安全检查表(SCL)两种基本方法,进行风险评估时的程序如下:1、作业危害分析主要采用工作危害分析(JHA),由各单位的评价小组中岗位操作人员、班长、专业技术人员对本岗位的所有作业活动列出清单,并进行工作危害分析(JHA),做完成后先经科室负责人审查修改,修改完成后,上报部门评价组进行会审,对不合格者提出修改意见返回基层单位再进行修改,部门通过后上报公司风险评价组进行会审和确定。
2、设备设施的危害分析主要采取安全检查表(SCL)分析,由各单位的评价小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岗位操作人员列出设备设施清单,按安全检查表(SCL)分析进行,做完成后先经科室负责人审查修改,修改完成后,上报部门评价组进行会审,对不合格者提出修改意见返回基层单位再进行修改,部门通过后上报公司风险评价组进行会审和确定。
五、评价过程见部门的工作危害分析(JHA)表安全检查(SCL)分析表六、风险信息的更新1、在下列情况下安全检查表(SCL)分析记录和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进行更新:---工艺指标或操作规程变更时;---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有新项目---有因为事故、事件或其他而发生不同的认识;---其他变更。
2、如果没有上述变化时,部门一年进行一次评审或检查风险识别的结果。
安全标准化风险评价准则
风险评价准则1风险评价准则 1术语1.1风险:风险(R)是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L)及后果(S)的结合。
风险R=可能性L ×后果严重性S1.2危害:也叫危险源、危险因素、危害因素,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1.3危害辨识:识别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2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方法选择。
表1风险评价方法3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和安全检查表法(SCL)及风险等级判定 3.1工作危害分析(JHA) 3.1.13.1.2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订控制措施。
3.1.3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
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和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控制措施。
3.1.4作业步骤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
作业步骤的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的基础上,并应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进行分析。
3.1.5识别每一步骤可能发生的危害,对危害导致的事故发生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及严重性也应识别。
识别现有安全措施,进行风险评估,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的控制措施。
3.1.6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很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
每一块为一个大步骤,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3.1.7对采用工作危害分析的评价单元,其每一步骤均需判定风险等级,控制措施首先针对风险等级最高的步骤加以控制。
3.1.8频繁进行的类似作业,可事先制定标准的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
3.2安全检查表分析(SCL)3.2.1安全检查表分析方法是一种经验的分析方法,是分析人员针对拟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的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再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和评审。
风险等级的确定及划分标准
安全标准化风险等级的确定
按照实际情况,根据已确定的风险评价准则,参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 判断准则与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别准则来确定风险等级R,
即:R=L×S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风险值,判断是否属于可接受的风险。
如果是可接受的风险,可以维持原有的管理。
如果是不可接受风险,则应提出改进计划,用硬件方面的措施、软件方面的措施,或者说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等对风险实施控制,使之达到可接受的程度。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
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别准则
风险等级R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
重大风险的记录
根据风险评价结果,车间要对判定的重大风险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记录重大风险,并定期更新。
车间应对每一个重大风险制定出一套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
(1)技术措施:包括设施设计、建造、运转、维修,以及有计划的检查。
(2)组织措施:包括对人员的培训与指导、提供保证其安全的设备,工作人员水平、工作时间、职责的确定,以及对外来合同工和现场临时工的管理。
(3)管理措施:建立重大风险领导分工负责制。
(4)教育措施:包括对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培训和安全生产知识的教育培训。
制定应急救援计划
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经评估作为重大风险的应制订现场应急救援方案,并定期检验和评估现场应急救援的有效程度,每年进行一次修订。
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是抑制突发事件,减少事故对员工、居民和环境的危害。
因此,应急救援预案应提出详尽、实用、明确和有效的安全技术与组织措施。
危险源风险分级标准
1 用直接判定法评价风险,按照下表标准分级:
序号
危险源风险等级
判定准则
1
Ⅰ级
1.不能满足现行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最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
2.上级部门提出整改并要求通过改善方案解决的;
3.发现将直接引发事故,应立即停工整改的;
4.发生事故后原因未查明,未制定可靠纠正措施的;
2 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评价风险,按照下表标准分级:
序号
危险源风险等级
风险分值D值范围
1
Ⅰ级
风险分值≥260
2
Ⅱ级
120≤风险分值<260
3
Ⅲ级
62≤风险分值<120
4
Ⅳ级
20≤风险分值<62
5
Ⅴ级
1≤风险分值<20
6
忽灾、或主责以上含主责交通事故的;
6.列为公司级重大事故隐患实施治理的;
7.安排不具备岗位安全作业能力人员上岗作业的;
2
Ⅱ级
1.发生人员重伤的生产安全、火灾、主责以上含主责交通事故,重大险肇事故,急性中毒或职业病的;
2.列为厂部级重大事故隐患实施治理的;
3.列为厂、部安全禁令的不安全行为;
LEC风险评价标准及风险确定准则
LEC风险评价标准及风险确定准则一、引言风险评价是指对特定活动或者项目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进行系统评估和分析的过程。
LEC(Low Exposure Category)风险评价标准及风险确定准则是为了确保在特定活动或者项目中,对潜在风险进行准确评估和确定而制定的一套标准和准则。
二、背景在各种工程、科研项目和生产活动中,存在着各种潜在的风险。
为了保证人员的安全和项目的顺利进行,对这些风险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LEC 风险评价标准及风险确定准则的制定旨在提供一个统一的标准和准则,以确保风险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LEC风险评价标准1. 风险等级划分:根据潜在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将风险划分为五个等级:极高风险、高风险、中等风险、低风险和极低风险。
每一个等级对应的风险评估指标和风险管理要求需在标准中明确规定。
2. 风险评估指标: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制定相应的评估指标。
评估指标应包括但不限于潜在危害程度、暴露程度、风险传播途径、可能性等方面的内容。
每一个指标应有具体的评估方法和评分标准。
3. 风险管理要求: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提出相应的管理要求。
管理要求包括但不限于风险控制措施、应急预案、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内容。
每一个要求应有具体的实施措施和监督机制。
四、风险确定准则1. 风险确定流程:制定风险确定准则的流程应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判断和风险确定四个步骤。
每一个步骤应有明确的操作方法和数据依据。
2. 风险判断准则:风险判断准则应基于风险评估结果,根据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和相关法规要求,确定风险的具体等级,并给出相应的风险管理要求。
3. 风险确定结果:风险确定结果应以风险等级和风险管理要求的形式呈现。
结果应包括风险评估报告、风险判断报告和风险管理计划等内容。
五、结论LEC风险评价标准及风险确定准则是为了确保风险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制定的一套标准和准则。
通过采用这套标准和准则,可以对特定活动或者项目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从而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保障人员的安全和项目的顺利进行。
dfmea的rpn风险等级评价准则
dfmea的rpn风险等级评价准则
在DFMEA(Design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中,RPN(Risk Priority Number)是一种用于评估风险等级的方法。
RPN根据以下三个方面的评价指标计算得出:
1. Severity(严重性):评估潜在失效对系统功能和性能的影响程度。
常见的评价指标为数字等级(1-10),其中1表示对系统功能和性能没有明显影响,而10表示对系统功能和性能有极大的影响。
2. Occurrence(发生率):评估失效模式发生的概率或频率。
常见的评价指标为数字等级(1-10),其中1表示失效模式非常不可能发生,而10表示失效模式极有可能发生。
3. Detection(检测能力):评估当前设计或控制措施对失效模式的检测能力。
常见的评价指标为数字等级(1-10),其中1表示很容易检测到失效模式,而10表示很难或无法检测到失效模式。
根据以上三个方面的评价指标,RPN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RPN = Severity ×Occurrence ×Detection
RPN的数值范围为1-1000,数值越高表示风险等级越高。
通常,评估准则如下:
- RPN ≤80:风险等级低,可以接受;
- 80 < RPN ≤160:风险等级中等,可能需要采取补救措施;
- 160 < RPN ≤320:风险等级高,需要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 RPN > 320:风险等级很高,需要立即采取紧急控制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评估准则可能会有所变化,具体的评估准则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组织内部的标准来确定。
风险评价准则和相关取值标准
1
完全符合
无伤亡
无损失
没有停工
没有污染
形象没有受损
表3、风险等级控制措施及实施期限(R)
风险度
等级
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
实施期限
20-25
巨大风险
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时,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
立刻
15-16
重大风险
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
立即或近期整改
1
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
表2、评价危险及影响后果的严重性(S)
等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人
财产
停工
环境污染、资源消耗
公司形象级ຫໍສະໝຸດ (万元)5违反法律、法规
发生死亡
>50
部分装置(>2套)或设备停工
大规模、公司外
重大国际国内影响
9-12
中等
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沟通
2年内治理
4-8
可容忍
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但需定期检查
有条件、有经费时治理
<4
轻微或可忽略的风险
无需采用控制措施,但需保存记录
分析时机:常规活动每年一次,非常规活动开始之前。
企业应该识别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的生产活动,所有生产现场使用的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危害因素,通过工程控制、行政管理和个人防护等措施,遏制事故,避免人身伤害、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和工作环境破坏。
风险评价取值标准
采用风险度R=可能性L×后果严重性S的评价法,具体评价准则规定为:
表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
风险评价准则及风险评估对照表
风险评价准则工作危害分析法(JHA)风险(RR)=可能性(L)×后果严重性(S)1)危害发生的可能性L判定准则:表1:危害发生可能性L判定等级标准5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
4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发生过任何监测,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害常发生或在预期情况下发生。
3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或未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作过监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或在异常情况下类似事故或事件。
2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执行,或过去偶尔发生事故或事件。
1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
2)危害后果严重性S判定准则:表2:危害后果严重性S判定等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人员财产损失/万元停工公司形象5 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死亡>50 部分装置(>2套)或设备停工重大国际国内影响4 潜在违反法规和标准丧失劳动能力>25 2套装置停工、或设备停工行业内、省内影响3 不符合上级公司或行业的安全方针、制度、规定等截肢、骨折、听力丧失、慢性病>101套装置停工或设备地区影响2不符合公司的安全操作程序、规定轻微受伤、间歇不舒服<10受影响不大,几乎不停工公司及周边范围1 完全符合无伤亡无损失没有停工形象没有受损3)风险等级R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表3: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R风险度等级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实施期限21~25 巨大风险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立刻15~16 重大风险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立即或近期整改6~12 中等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沟通2年内治理1~5 可接受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但需定期检查或无需采用控制措施,但需保存记录有条件、有经费时治理注:R=L×S—危险性或风险度(危险性分值)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发生事故的频率)S——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风险矩阵法(LS)评价准则
2年内整改
<6
蓝色标识
低风险
无需采取控制措施,但需要保存记录
有条件、有经费时治理
四、颜色标示
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按照全省统一的色谱技术要求使用颜色。
安全风险等级四色标识RGB色谱标准
序号
风险等级
颜色
色谱标准
3
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防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或未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或危险、有害因素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作过监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或在异常情况下发生过类似事故或事件
2
危险有害因素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并有有效执行或过去偶尔发生危险事故或事件。
附件6:
风险矩阵法(L·S)
一、事件发生可能性L判定准则
等级
标准
5
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险有害因素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
4
危险有害因素的发生不能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作过任何监测,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险有害因素常发生或在预期情况下发生
丧失劳动能力
>25
公司内严重污染
2套装置停工或设备停工
行业内、省内影响
3
不符合上级公司或行业的安全方针、制度、规定等
截肢、骨折、听力丧失、慢性病
>10
公司范围内中等污染
一套装置或设备停工
地区影响
2
不符合公司的安全操作规程
轻微受伤、间歇不舒服
<10
装置范围污染
风险评价准则
风险评价准则1 目的为强化作业风险和岗位风险控制,便于对风险进行分级管理,制定本准则。
2 适用范围公司所有作业活动、岗位、部位、装置等的风险评价和风险分级。
3 术语3.1 风险:风险〔R〕是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L〕及后果〔S〕的结合。
风险 R=可能性L×后果严重性S3.2 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4 职责4.1 站长风险评价工作,成立评价组织;4.2 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风险评价归口管理;4.3 各部门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本部门的风险评价。
5 控制程序5.1 作业风险等级判定5.1.1 危害发生的可能性L判定准则:表1:危害发生可能性L判定L值防护措施经验其它5现场没有采用防范、保护、控制措施正常状况下曾重复发生危害危害发生时不能被发现4现场没有采用防保护措施或保护措施不当正常状况下发生过危害危害发生时不易被发现,未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现场没有采用控制措施或控制措施不当异常状况下发生过危害危害发生时容易被发现2现场没有采用防范措施或防范措施不当未发生过危害危害发生时能及时发现1现场有防范、保护、控制措施极不可能发生危害严格执行操作规程5.1.2 危害后果严重性S判定准则:表2:危害后果严重性S判定S值人员财产损失/万元停车其它5造成人员死亡50公司停车重大环境污染4造成人员重伤25部分关键装置停车公司形象受到重大负面影响3造成轻伤10降低生产负荷造成环境污染2造成人员稍微伤10影响不大,几乎不停车造成稍微环境污染1无人员伤亡无损失无停车无污染、无影响5.1.3 风险等级R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表3:风险等级R判定风险等级风险〔R= L×S〕控制措施庞大风险20~25在采用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持续作业,对改善措施进行评估重大风险15~16采用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中等风险9~12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强化培训及交流可接受风险4~8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定期检查可忽略风险4无需采纳控制措施,保存记录5.2 岗位〔部位、装置等〕风险等级判定5.2.1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评价法关于一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影响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有3个:a. 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L;b. 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状况E;c. 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C.用公式表示危险性,则为:D = L×E×C5.2.2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L判定准则: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其实际发生的概率相关。
2020年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报告-风险评价准则
XX有限公司MS-CARE-01社会责任及EHS手册(1.0版)制订:审批:2020-1-1发布2020-1-1实施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报告1 分级管控依据和范围1.1 分级管控目的在对有限公司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全面辨识和检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风险分类、危害因素的危害性、暴露强度、接触时间、接触人数、防护水平、健康效应、管理措施等因素,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风险进行分级,并据此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1.2 分级管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第52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7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73号《山东省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鲁安监发〔2013〕76号《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鲁安发﹝2016﹞16号《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一部分:生产性粉尘》GBZ/T229.1-20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二部分:化学物》 GBZ/T229.2-20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三部分:高温》 GBZ/T 229.3-20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四部分:噪声》 GBZ/T 229.4-2012《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分级》 GBZ230-2010《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0部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Z/T 189.10-2007DB37/T 2882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 2973-2017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1.3 分级管控内容和范围对有限公司在生产运行期间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并对其危害程度进行现场检测、实验室分析,对职业病危害的健康效应、防护水平以及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进行分析,确定各岗位、作业场所和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制订针对性的管控措施方案。
风险评价准则
建立合用于公司的安全标准化风险评价方法,为风险评价提供指导原则。
公司所有作业活动、岗位、部位、装置等的风险评价和风险分级。
风险:风险(R)是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L)及后果(S)的结合。
风险 R=可能性L×后果严重性 S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者状态。
( 1 )总经理直接负责风险评价工作,生产副总协助风险评价工作,成立评价组织进行风险评价;( 2 )由安全部门负责制定风险评价方法;( 3 )由风险评价使用部门选用适合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
(4)职工对作业场所危(wei)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对作业活动及设备设施及危(wei)险工艺进行风险评价。
L 值判定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就可判定为该级)54面影响1.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5 2.正常情况下时常发生危害3.危害发生时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1.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没做过任何监测;或者现场有控制措4 施,但未有效执行或者控制措施不当;2.或者危害常发生或者在预期情况下发生1.现场没有采取防范措施或者控制措施不当3 2.异常情况下发生过危害3.危害发生时容易被发现1.现场有防范措施并能有效执行2 2.过去偶而发生过危害事故或者事件3.危害发生时能及时发现1.有充分有效的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1 2.极不可能发生危害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重大环境污染公司形象受到重大负 公司停车部份关键装置停车 造成人员伤亡造成人员重伤 >50>253 造成轻伤 >10 降低生产负荷 造成环境污染2 造成人员轻微伤 <10 影响不大,几乎不停车 造成轻微环境污染1 无人员伤亡 无损失 无停车 无污染、无影响巨大风险重大风险中等风险可接受风险可忽略风险作业危害分析将对作业活动的每一步骤进行分析,从而辨识潜在的危 害并制定安全措施。
作业危害分析有助于将认可的职业安全健康原则在特 定作业中贯彻实施。
风险评级分类表
风险评级分类表
简介
风险评级分类表是用于评估不同风险等级的工具,以帮助公司
管理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
这个表格可以帮助公司确定哪些
风险是最紧急的,需要采取最高程度的控制措施。
使用方法
步骤一:确定风险
首先,公司需要确定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
这可以通过一些渠
道来获取信息,例如公司历史纪录,市场趋势,竞争对手的行动等。
步骤二:评估风险
其次,评估每个潜在风险的程度和影响。
这可以通过考虑经济、环境、政府政策等因素来实现。
步骤三:制定控制措施
接下来,确定适当的控制措施来减轻潜在的风险。
这可能包括
加强内部控制,投保保险,改变业务策略等。
步骤四:对风险进行分类
风险评级表格将根据风险的潜在影响和概率来给每个风险打分。
通常将评分分为高、中和低三个等级。
这些分级将有助于确定风险
优先级,并确定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
风险分类等级
下面是常见的风险分类等级及其含义:
- 高风险:这些风险是紧急需要处理的,如果不及时采取控制
措施,将对公司产生重大的损失。
- 中等风险:这些风险需要一定的管理和控制,但不会对公司
产生重大影响。
- 低风险:这些风险是可以接受的,但仍然需要被监测和管理。
结论
风险评级分类表是管理风险的重要工具,使公司能够更好地了
解可能发生的潜在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
企业应根据自身
情况制定适当的风险管理计划,并不断更新和优化这些计划,以确
保公司在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中保持成功。
LEC风险评价标准及风险确定准则
LEC风险评价标准及风险确定准则一、引言风险评价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用于识别、分析和评估潜在风险对特定目标的影响。
LEC(Low End Criticality)风险评价标准是一种常用的评估方法,用于确定风险的程度和优先级。
本文将介绍LEC风险评价标准的基本概念和风险确定准则。
二、LEC风险评价标准1. 概念LEC风险评价标准是一种基于风险的评估方法,用于确定特定风险对目标的重要性。
它将风险分为三个等级: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
这种评估方法主要基于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2. 风险可能性风险可能性是指特定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LEC风险评价标准将风险可能性分为五个等级:极低、低、中、高和极高。
这些等级根据过去的经验、专家意见和相关数据进行评估。
3. 风险影响程度风险影响程度是指特定风险事件对目标造成的影响程度。
LEC风险评价标准将风险影响程度分为五个等级:极小、小、中、大和极大。
这些等级根据目标的重要性、资源的可用性和相关数据进行评估。
4. 风险等级根据风险可能性和风险影响程度,LEC风险评价标准将风险划分为三个等级: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
风险等级的确定基于以下准则:- 低风险:风险可能性和风险影响程度均为低等级。
- 中风险:风险可能性和风险影响程度中有一个为中等级。
- 高风险:风险可能性和风险影响程度中有一个为高等级。
5. 风险优先级风险优先级是根据风险等级和其他因素确定的,用于确定应对风险的优先顺序。
LEC风险评价标准将风险优先级分为三个等级:低优先级、中优先级和高优先级。
风险优先级的确定基于以下准则:- 低优先级:低风险等级。
- 中优先级:中风险等级。
- 高优先级:高风险等级。
三、风险确定准则1. 经验法则LEC风险评价标准中的风险确定准则基于经验法则。
根据过去的经验和专家意见,确定风险可能性和风险影响程度的等级。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一种快速评估风险的方式。
2.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一种基于统计数据和相关信息的风险确定准则。
风险分区分级评估
********有限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区分级评估编制时间:2020年4月7日目录、八、-前言一、导言1.1评估目的1.2编制原则1.3编制依据1.4评估范围二、区域划分2.1区域划分原则2.2区域划分三、区域固有风险确定3.1区域内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取值准则3.2区域内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取值3.3区域内发生事故的严重性(S)取值准则3.4区域内发生事故的严重性(S)取值3.5区域固有风险矩阵(R)确定准则3.6区域固有风险矩阵(R)等级确定四、区域控制风险确定4.1风险矩阵分析法(LS)五、区域风险等级确定5.1区域风险等级判定准则5.2区域风险矩阵(R)等级确定六、区域安全风险级别校正七、区域安全风险分区分级示意图、八、▲前言为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方案)的通知》(苏办(2019)96号),统筹推进本公司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确保《江苏省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基本要求》落到实处。
根据《江苏省化工企业安全风险分区分级指南(试行)》编制本评估报告。
本评估报告是对英克化工科技(太仓)有限公司所存在的安全生产风险进行分区分级评估,评估包括区域划分、区域固有风险等级评估、区域控制风险等级评估、评估确定区域风险等级、校正确认区域风险等级等内容。
本文所有内容,仅限于本公司的生产范围。
安全生产风险分区分级评估一、导言1.1评估目的为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方案〉的通知》(苏办(2019)96号),统筹推进本公司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确保《江苏省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基本要求》落到实处。
根据《江苏省化工企业安全风险分区分级指南(试行)》(苏应急(2019)105号)的要求编制本评估报告。
依据《江苏省化工企业安全风险分区分级指南(试行)》的要求,英克化工科技(太仓)有限公司成立安全生产风险分区分级评估小组,通过区域划分、根据区域内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值和事故后果的严重性S值,计算风险R值,确定区域固有风险等级。
风险评价准则和取值标准 -
风险评价准则和取值标准一、目的为确保车间生产活动平稳进行,减少或避免各种不必要的作业风险,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及其他相关要求,结合车间生产实际状况,特制定本评价准则,使各系统生产趋于良性循环发展,使员工明白岗位风险及控制措施,提升安全生产意识及知识水平。
二、适用范围本评价准则适用于车间及安全生产、操作与各项检维修活动。
三、评价依据1、国家有关风险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3、公司的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4、公司安全目标中规定的内容;5、本公司和所发生相类似的事故统计资料;四、评价方法针对当前评价方法众多的实际,评价目的和对象的不同,因每种评价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应用条件,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应根据安全评价的对象和要达到的评价目的,选择适用的安全评价方法。
评价主要用的方法罗列如下:五、安全评价所适用准则1、安全评价准则公司制定的评价准则包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和事件后果的严重性S,以及与其对应的风险度R。
风险度R=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事件后果的严重性S。
2、安全评价的取值标准根据公司实际经营情况,相关标准罗列如下:2.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值大小判断准则:鉴于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与及其发生频率与现有的防范、预防、检测和控制措施息息相关,倘若各项控制措施到位,并处于良好状态,则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值会大大降低。
如下表所示,等级数值越大,说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2.2根据实际生产经营规模,将事件发生结果的严重性(S)罗列如下:2.3公司内各项活动存在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如下表所示:六、评价与治理1、风险评价的范围:1.1 人——人的不安全操作行为;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环境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管——规章制度的建立与落实1.2 (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阶段;(2)常规和非常规活动;(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7)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8)企业周围环境; (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产损失、设备设施损坏 无财产损失 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元以下 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5000元及以上, 1万元以下
4
事故(一人死亡)
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1万元及以 上,10万元以下
5
严重事故(死亡人数2人 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万元及以
以下)
上,500万元以下
6
特大事故,许多人伤亡 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500万元及以
表3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度:E 级号 1 2 3 4 5 6
暴露于危险环境频度 连续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每周一次或偶尔暴露
每月一次暴露 每年低于12次暴露 只有在特定情况暴露,或几乎不暴露
表4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级号
人员伤害情况
1
伤害,可以恢复
2
1至2 人轻伤
3
造成1至2人重伤3至6人 轻伤
15
引起国家主流媒体报道,社交网络大量转 载。
40
引起国际主流媒体报道,国内外社交网络 大量转载。
100
表2 事故的可能性:L
级号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
完全可以预见会发生
发生可能性的衡量(发生频率) 每天、经常发生、几乎每次作业发生
2
相当可能
1年内能发生10次或以上
3
可能,但不经常
每年可能发生一次
4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5年内可能发生一次
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10年内可能发生一次
6
极不可能
7
实际不会发生
10年以上可能发生一次
设备运行良好,基本不出故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错
设备运行优秀
有效防范控制措施
L分值 10 6 3 1 0.5 0.2 0.1
声誉影响 无声誉影响 公司内,没有造成公众影响 引起市级媒体报道或社交网络少量转载, 市级范围内造成公众影响
C分值 1 3
7
引起省级媒体报道或社交网络转载,省范 围内造成公众影响
业)。
、操作技能差)
检查(作业)标准不全或很少按标准检查(作 一般胜任(有上岗资格证、接受培训、但经验、
业)
技能不足,曾多次出错)
发生变更后检查(作业)标准未及时修订或多 能胜任(有上岗资格证、接受有效培训、经验、
数时候不按标准检查(作业)
技能较好,出差错频次一般)
标准完善但偶尔不按标准检查、作业
较胜任,偶然出差错(有上岗资格证、接受有效 培训、经验、技能较好,但偶尔出错)
潜在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职业病多发病 1人患职业病 多人患职业病
物
环
设备带病运行,不符合国家、行业规范 没有任何防范或控制措施
设备超期服役、经常出故障,不符合公司 规定
防范、控制措施不完善
设备过期未检、偶尔出故障
有,但没有完全使用(如个人防护用 品)
设备运行后期,可能出故障
有,仍然存在失去作用或出错
标准完善、按标准进行检查、作业
高度胜任(有上岗资格证、接受有效培训、经验 丰富,技能、安全意识强)
E分值 10 6 3 2 1 0.5
法律法规规程符合性 完全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项目部文件规定
不符合公司、项目部文件要求
职业相关病症 无职业病危害 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落实防护控制措施。
职业病引起的身体不适
风险程度=发生事 故的可能性×暴露 于危险环境的频繁 程度×发生事故产 生的后果 即 D =L × E × C
风险等级划分及评2 3 4 5
风险级别 红色风险 橙色风险 黄色风险 蓝色风险
危险程度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需改善后方 可作业 高度危险,应立即采取管理措施 显著危险,需要采取管理措施 一般危险,需要引起注意 稍有危险,在允许范围内
(3人以上死亡)
上
风险等级划分及评价准则表
D分值
>320
160-320 70-159 20-69
<20
事故发生可能性(L)判定提示表
管
人
没有检查(作业)标准或不按标准检查(作 不胜任(无上岗资格证、无任何培训、无操作技
业)
能)
没有检查(作业)标准或不按标准检查(作 不够胜任(有上岗资格证、但没有接受有效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