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一单元教案-文档

合集下载

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1课《胡同文化》wor教案

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1课《胡同文化》wor教案

《胡同文化》教学详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读全文,了解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特点,理通作者的行文脉络。

2、体味作者对胡同文化的复杂感情。

二、能力目标1、通过概括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特点,掌握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能力。

2、通过品读,体味本文京味语言的特色,提高学生的语言欣赏能力。

三、德育目标1、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

2、读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那种怀旧与超脱。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能力。

教学难点:品味胡同的文化韵味,体味作者对胡同文化的复杂感情。

教学方法:1、跳读法。

本文篇幅比较长,但是语言比较浅白,适合用以训练学生阅读的速度,同时找关键词、句,概括要点,提取精要。

2、分组学习法。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别概括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特点,不仅训练了学生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之间互助学习的氛围。

3、师生互动与教师讲解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中精神集中,提高学习效果。

4、朗读法。

语言要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品出其中的韵味,让学生读出其中的一些句子,并说说它的妙处。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计划:2课时预习提纲:1、通读全文,利用词典排除字词障碍。

2、再读课文,理通作者的行文脉络,整体感知全文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1)、北京的胡同有什么特点?(2)、什么是胡同文化,其内涵是什么?(3)、作者对胡同文化有着怎样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京味儿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和“六尺巷”的故事。

二、展开教学本文是汪曾祺为摄影集《胡同之没》写的序。

过去,北京每两排院落之间必会留出通道,这就是胡同。

在北京,大大小小的胡同织成荟萃的北京城。

胡同深处是无数温暖的家,这就是北京人对胡同有特殊感情的原因。

1、题解什么是文化?(出示多媒体课件)从广义来说,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的创作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辞海》这个定义比较广泛。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身边有很多文化现象,只要我们仔细观察一定会发现很多。

语文(拓展模块)教案

语文(拓展模块)教案

一、胡同文化教学目标:1.概括北京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的内涵,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2.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感情,品味其语言风格。

3.培养学生用文化眼光品评现实生活,透过生活现象看到其隐含的文化内涵的能力。

教学重点:1.概括要点,提取精要。

2.品味语言教学难点:通过对北京胡同文化的理解,初步体会“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教具准备:电教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如果到了北京去旅游,.最想去看看北京的哪些名胜古迹?“如果想要真正了解北京城,北京人,一定要去北京的胡同与四合院,去感受北京古老的文化气息。

”“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建城已有两千多年了。

北京胡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朝,蒙古族统一中国,元朝的皇帝把都城定在大都(即现在的北京),并对大都进行了城市规划,把京城建得方方正正.正中央是皇宫,象征着天子至高无上的威严,周围便是遍布京城的四四方方的胡同和四合院,时至今日,北京的胡同已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沧桑了.今天我们来学习汪曾祺老人的一篇文艺小品文《胡同文化》,走进北京的胡同,感受胡同文化。

”2.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听一听歌曲,看一看图片展示Flash课件,看图片,听歌曲<<北京的胡同>>,思考,歌曲唱出了北京胡同什么特点?二、学习1——4段,概括要点,掌握胡同特点课文中哪些段落也写北京的胡同?各段落中哪些句子点出了胡同的特点?根据这些段落和句子概括北京胡同特点。

明确1——4段,从北京胡同方正,取名,宽窄,网络几方面写出了正,俗,多,静的特点。

三、学习6——12段,突破重点,理解文化内涵1.歌曲唱的是“北京的胡同”,而本文的题目是“胡同文化”,因此本文的重点应是“文化”。

胡同是一种建筑,怎么会成为一种文化呢?其实文化的范畴很广,文化就在我们身边。

如饮食文化,服饰文化,酒文化等等。

民以食为天,我们就以饮食文化为例,例如四川人好吃辣,一种泼辣豪爽的性格;广东人什么都敢吃,一种敢为天下先的性格......一定的物质承载着一定的精神财富,可以反映出人们的生活习惯,思想性格.那么胡同作为一种建筑形式,它也是一种文化形态.胡同里的人们又有着怎样的生活习惯和思想性格呢?2.文章第几段提到胡同文化?这一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那么什么是胡同文化?(第五段,承上启下,我们通常说的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胡同文化)3.研习6——9段教师进行小结并进而过渡到下文。

中职教材语文(拓展模块)教学设计-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中职教材语文(拓展模块)教学设计-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第一部分课文解读内容解读这是一篇揭示音乐、绘画、建筑等艺术创作规律的科技说明文。

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即音乐、绘画、建筑创作都追求在时间的持续、空间的持续或时间、空间的综合持续中的重复与变化的和谐统一。

作者尤其重视“持续性”,即“有些是时间的持续;有些是空间转移的持续,由于作品或者观赏者由一个空间逐步转入另一空间,同时也具有时间的持续性,所以又有时间、空间的综合的持续。

”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

本文通过解说音乐、绘画、建筑中的典型实例,如舒伯特《鳟鱼》,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李公麟《临韦偃放牧图》,人民大会堂、故宫、天安门、颐和园,说明了有持续性的艺术作品应通过重复和变化而取得统一这一艺术创作中共通性的重要规律,强调了这个规律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应引起城市建筑规划设计员的重视。

这样写,是先用具体可感的实例来阐释抽象的美学原则,让读者很容易理解;从人们熟悉的音乐、舞蹈谈起,引入到建筑这一人们不很熟悉的艺术门类,让读者由熟悉的到不熟悉的,有一个认识上的过渡。

此外,还打开了视野,让读者驰骋想象的翅膀,去理解艺术中重复与变化统一的普遍规律。

结构思路全文采用总—分式结构。

全文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在有持续性的作品中,创作上的重复与变化特别重要。

“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

”第二部分(第2段至第16段):通过举例论证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音乐、舞蹈、绘画、建筑形象中的艺术效果。

可分为两层:第一层(第2段至第7段),举例论述音乐艺术、舞台艺术、绘画艺术创作中都是通过重复与变化突出某种艺术效果,《鳟鱼》五重奏、几乎所有舞蹈、《清明上河图》、《放牧图》,正是重复与变化和谐统一的重要例证;第二层(第8段至第16段),举例论证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重要作用。

中职教材语文(拓展模块)教学设计-荷塘月色1

中职教材语文(拓展模块)教学设计-荷塘月色1
②由视觉向听觉转移。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有某种相通之处;两种美好意象的叠加,艺术效果倍增,给原有的意境带来温馨、幽静的氛围;月光与树影是宁静的,用“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来形容,使人联想到《小夜曲》之类的名曲,将读者带入一种幻境。
回答问题
巩固新知
布置作业
(2分钟)
学生带着感情,自由朗读第四段,背诵第四段。
1.“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
明确: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设计意图
课前预习
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下列词语:
闰(rùn)纤(xiānபைடு நூலகம்腰
船棹(zhào)煤屑(xiè)
敛裾(jū)媛(yuàn)女
袅娜(niǎonuó)鹢(yì)首
踱(duó)颤(chàn)动
脉脉(mòmò)蓊蓊(wěngwěng)郁郁
学生课前预习解决,给字词注音、释义,学生齐读。
疏通生字词,扫除学生阅读障碍,增加词汇的积累。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回答问题
理清思路,是学习散文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
品读课文
品味语言
(20分钟)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月下荷塘”部分,解决以下问题:
1.美读本段
2.本段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从哪些角度描摹了荷塘的美景?
把学生分为四个小组,赋予他们不同角色和任务。第一小组是“朗诵者”,负责朗诵;第二小组是“朗诵观察员”,负责对“朗诵者”的情况进行评价;第三小组是“修辞观察员”,负责观察“朗诵者”朗诵内容中蕴含的修辞方法;第四小组是“角度观察员”,负责观察“朗诵者”朗诵内容中写景的角度。

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一单元 表达与交流 写作审题立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

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一单元  表达与交流 写作审题立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

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一单元表达与交流写作审题立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教学课题写作训练课型新授课时2教学目标学科核心素养围绕学科素养具体内容及培养目标,说明学科素养落实举措,包括信息获得、理解掌握、知识整合、研究探索、操作运用、语言表达、科学思维、人文思维、创新思维等;1、结合生活体验感受亲情,借助随笔表达亲情。

2、辨析随笔与作文的区别,进行审题和立意的方法指导,引导学生通过审题进行多角度立意。

3、通过审题和立意教学,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目标突出学生主体,一般采用动宾结构短语,1.知识目标:常用动词如“了解"、“理解”、“掌握"等。

2.能力目标:常用动词如“能”、“会"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常用动词如“形成”、“养成"、“关注”等。

思政元素\思政目标深挖内涵,体现盐溶于水,同向同行。

通过审题和立意教学,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辨析随笔与作文的区别,进行审题和立意的方法指导,引导学生通过审题进行多角度立意。

教学难点通过审题和立意教学,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准备(教学使用器材、教具、多媒体、课件、微课、学案、自助等)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实验探究、启发诱导、案例分析、任务驱动、项目教学、讲授法、练习法等)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谈话导入,随笔回读二、读评辨析随笔和作文差异,结合审题探讨进行多角度立意。

母亲节刚刚过去,大家在随笔中也都记录下自己的情思,请大家翻阅一下随笔,重温那一份温馨的感觉。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写作的内容的优点和不足。

(2)结合抒发的情感和表现的主题谈随笔的立意。

同学们回读自己写的文字,画出在读的过程中触动自己的句子,并进行交流。

高教版中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高教版中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高教版中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第一篇:高教版中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中等职业学校授课教案授课人:金晓难课程:语文(基础模块下)二〇一三年二月第一单元阅读与欣赏一、合欢树教学目标:1、体会无私的母爱以及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和沉重的内疚交织的感情。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寓意。

教学重点: 品味词句意蕴。

教学难点: “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课文讲析一、教学导入:但丁说“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

”古往今来,关于母亲的故事、文章很多,大家熟悉的故事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文章有《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母亲绵绵的爱化作了密密的针脚。

冰心在《繁星》中写道“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进它的巢里,我心中的风雨来了,我躲进母亲的怀里”可见,母亲还是儿女心灵的港湾,这一类的文章还有很多。

每个人笔下的母亲都不尽相同,因为发生的事情不一样,个人的体验不同。

今天,我们学习史铁生的《合欢树》,再一次感受伟大的母爱。

二、初步感知课文1、学生浏览,把握文意。

教师提问:这篇文章是一篇什么表达形式的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事情?你在其中体会到了什么情感?(见课文导读)2、精彩赏读。

教师示范引导:在整篇课文中,最能感动你,打动你心弦的段落是哪一段?能声情并茂地给大家朗读一下吗?为什么能够感动你?(示范朗读2、3自然段)母亲对残废的“我”的照顾、治疗、鼓励,从中体会到了浓浓的母爱。

3、理清课文思路。

教师提问:作者写了人生中哪几个年龄段的哪些事情,板书设计:年龄“ 我” 母亲十岁作文获奖回忆自己,做裙子二十岁双腿残废做各种事情照顾、治疗、鼓励“我”三十岁小说发表不在人世三十多岁聊起合欢树已去世多年三、深析课文(一)介绍作者作者在青年时代遭遇意外残废后,一度意志消沉,想以死来解脱自己,后来在母亲的照料、关心、鼓励下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中职语文高教版拓展模块第一单元课外古诗词《登高》教案

中职语文高教版拓展模块第一单元课外古诗词《登高》教案
课题
登高
教学目标
1、在吟诵的基础上掌控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2、体会诗人在本诗中显露出的深沉的情感和忧思并感悟杜诗沉郁顿挫的特点。
3、体会诗中情形交融的妙处。
教材分析
重点:描画诗歌画面,体会诗歌意境,掌控情形交融这一手法。
难点:描画诗歌画面,体会诗歌意境,掌控情形交融这一手法。
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进程
尾联:国破家亡无穷凄凉,想那壮志还未酬,镜中衰鬓已先斑,心中无穷悲苦。)
4、现在大家结合自己小组的改写讨论结果结果,以画面的情势来出现自己对这首诗的知道。(叫小组上来展现,并解说为何要如此构图,重点想表现什么?)
5、展现结束后叫别的同学来点评。
6、再来朗诵一遍本诗。(注意情感的掌控)
7、这首诗结构上有什么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2、同学们自己挑选一首音乐作为本诗的背景音乐,并配乐朗诵(老师放学生挑选)
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诗
2、完成课后练习题
板书设计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教学后记
学生感遭到杜甫的现实主义情怀及其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知道杜甫“诗圣”和“诗史”的称号。
3、分别叫四个小组来展现,然后叫别的同学来点评,最后老师自己展现自己的改写成果与学生一起交换展现。
老师改写:
首联: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孤零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的归鸟
颔联:那无边的树木萧萧而下,那不尽的长江滚滚东去。一叶落而知秋,生命如此短暂,只有那滔滔不绝的江水亘古如斯。
颈联:常年漂泊异乡,在这九九重阳万家团圆的登高日子,我却孤苦在此。
(明确: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四句写出了秋天广阔肃杀的风景,后四句抒发了诗人常年漂泊孤苦无依,壮志未酬忧国忧民的感情。这样写景中有情,情形交融。)

2024中职语文人教版中职拓展模块优秀教案全册

2024中职语文人教版中职拓展模块优秀教案全册

1 2
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介绍影视艺术的基本定义、发展历程、主要特点 等,帮助学生了解影视艺术的基本面貌。
影视艺术的构成元素
详细解析影视艺术中的画面、声音、剪辑等构成 元素,以及它们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3
影视艺术的流派与风格
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影视艺术流派和风格,如 好莱坞电影、法国新浪潮、日本动画等,拓宽学 生的国际视野。
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经典诵读篇 目,如《诗经》、《楚辞》、唐
诗宋词等。
排练诵读节目
组织学生排练诵读节目,包括个人 朗诵、集体朗诵等,提高学生的诵 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举办诵读比赛
策划并举办经典诵读比赛,邀请专 业人士担任评委,对参赛节目进行 点评和颁奖。
05
影视欣赏与评论写作指导
影视艺术基础知识普及
社会热点问题调查报告撰写
确定调查主题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 题,如环保、教育、就业 等,确定调查主题。
设计调查问卷
指导学生设计调查问卷, 明确调查目的和问题,收 集相关数据。
分析调查结果
组织学生对收集的数据进 行整理、分析,撰写调查 报告,提出自己的看法和 建议。
经典诵读比赛组织实施
选择诵读篇目
小说文本解读与人物形象分析
梳理故事情节
通过阅读小说,理清 故事的发展脉络,把 握情节的起承转合。
分析人物形象
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 、语言、行动和心理 等方面,分析人物的 性格特点、思想情感 和命运遭遇。
探究小说主题
通过解读小说的情节 、人物和环境等要素 ,探究小说的主题和 意义。
品味小说语言
欣赏小说中的精彩语 句和段落,体会其独 特的语言风格和表达 技巧。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一单元教案-文档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一单元教案-文档

1. 谈谈自己对于北京的印象.(庄严,古老,现代……)2. 学生发言,谈谈对与北京的印象3. 自己总结:北京不仅是帝王之都,也不仅是现代化大都市。

在北京城里有着许许多多的胡同,它们一样也是北京文化发展和历史变迁的见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北京胡同的文章。

二、作者简介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

1939年考入西南职大中国文学系。

他当过教师、编辑。

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之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

而且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三、整体感知,明确学习内容1.提问:你们觉得胡同是什么样的?接着用多媒体观看几张胡同的图片。

2.提问:什么是文化呢?总结明确: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

文化具有阶级性、地域性、民族性。

3.提问:什么是胡同文化呢?请同学翻看文章找出有关语句。

呈现有关语句:“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等等( 学生分组讨论),谈谈比如“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的看法,以及北京人“安分守己”的优缺点,有意识得培养学生辨证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四、理清思路,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

1.齐读1—4段,谈谈北京的胡同有哪些特点。

方法:抓关键句子和关键词(在学生读课文的同时自己板书:布局,名字,数目,环境)(让学生走上来在黑板上填写有关特点的字词)胡同的特点(1)布局——方正(2)名字——市民气息(3)数目——多(4)环境——静2.齐读5——12段,谈谈胡同里的居民形成了怎样一种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方法:抓关键句子和关键词。

(1)安土重迁,不愿搬家(2)独门独院,过往不多(3)易于满足,要求不高(4)爱瞧热闹,不管闲事(5)安分守己,逆来顺受3.生活在胡同里的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作者称之为“胡同文化”。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教案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教案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教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教案【篇一: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祝福》word教案】《祝福》教案【导入设计】人物的塑造,鲁迅先生可谓高手而且还有高论:画人物,最有效的莫过于画他的眼睛。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位高手是怎样通过画眼睛来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的。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识记:作者、作品等相关文学常识。

二、理解:1.梳理文章情节结构;2.初步了解祥林嫂的人生悲剧;3.认识封建社会对人性的迫害。

【使用说明】1.10分钟课前独立完成导学案.2.20分钟讨论、交流、质疑,老师点拔.3.10分钟当堂训练.4.5分钟巩固、记诵、小结.【预习热身】一.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南腔北调集》、《坟》、《热风》等十五部。

《呐喊》收录了他自1918至1922年间所写的《故乡》《社戏》《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14篇作品,此时的作品保留着“五四”“祝福”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过的一种迷信习俗。

每当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杀鸡、宰鹅、买猪肉,并将三牲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享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

补充:封建思想的几个主要组成部分:(1)贞节从宋代起,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封建思想越加保守、僵化、反动。

此时理学出现了,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夫权自然是“天理”,而寡妇再嫁,就是以正常的“人欲”破坏了这个“天理”。

理学提倡妇女守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寡妇再嫁当然不可以,就连未婚夫死了,也要为他守一辈子。

最后更残忍地提出妇女要为死去的丈夫甚至未婚夫自杀殉葬,并为这样的妇女立牌坊。

封建思想已经发展到灭绝人性的地步。

(2)秩序封建思想的核心是维护封建秩序,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任何人都不允许破坏封建社会的尊卑秩序。

中等职业中专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中等职业中专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一、我的母亲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概况.2、学习课文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感受母亲形象,能够把父母的那种深沉的爱在作文中运用自然朴素的语言表现出来。

3、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4、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以及细节描写及其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学习方式上,针对本课特点与学生实际情况,七八个同学一组,每组选出一位同学负责本组活动。

通过阅读、质疑、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能力。

2、在教学方式上,我主要采用导读启示——赏析探究——评价归纳——训练迁移四步立体的教学方法,通过重点赏析、朗读品味、写作体验等感受母子亲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验母爱的伟大无私,热爱母亲。

2、感受作者的博大志远,学习作者的感恩亲情,反省自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1、学习课文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感受母亲形象,能够把父母的那种深沉的爱在作文中运用自然朴素的语言表现出来。

2、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以及细节描写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教学要点:作者简介;整体阅读;理清时间顺序。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有这样一条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你们能说说这条短信的故事吗?5•12汶川大地震中,在都江堰一处坍陷的民宅上,一位已经死亡了的母亲保持着双膝跪地、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自己的身体,她的身下有个三四个月大的孩子,孩子安然无恙。

已经死亡了的母亲的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已经编辑好了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这位伟大的妈妈,和所有的妈妈一样,不但用血汗培养孩子、而且用生命保护着自己的孩子。

这位伟大的妈妈伟大无私的母爱,让所有在场的战士和医生等救援人员泪流满面。

大家说说,是什么力量让母亲当时会有如此坚韧的毅力呢?(生自由发言)二、解题:1、作者简介: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

中职语文高教版拓展模块第一单元第2课《废墟的召唤》一等奖创新教案

中职语文高教版拓展模块第一单元第2课《废墟的召唤》一等奖创新教案

中职语文高教版拓展模块第一单元第2课《废墟的召唤》一等奖创新教案课题胡同文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品味、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梳理作品的引文脉络。

学习课文运用拟人手法。

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在描写中运用动静对比、色彩对比,使得一切景语皆情语,吸纳其中描写精当的语句。

过程与方法本篇的主旨带有鲜明的时代性,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本文在构思上有着明显的主题先行的痕迹,让学生自己进行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一起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并通过画面蕴涵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我们要响应时代的召唤,投身到伟大的变革中,去奋斗,去建设新的一切。

教材分析重点:领会作者通过画面蕴涵的意象传达出的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难点:本文在语言上表现出的较高驾驭语言的能力。

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预习给加点字注音嗫嚅nie ru 迤逦yi li 甲胄zhou解释词语甲胄:盔甲。

嗫嚅:形容想说话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

迤逦:曲折连绵。

导入作者简介:宗璞,现代女作家。

原名冯宗璞。

曾任《文艺报》《世界文学》等刊物的编辑。

现列入1986年国际名人录和国际著名作家名人录。

作品有《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丁香结》,童话《蜗居》、《我是谁》、《总鳍鱼的故事》(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长篇小说《南渡记》。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明确: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3段):对园明园废墟的整体描绘。

第二部分(第4-10段):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重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泊”。

第三部分(第11-20段):作者通过“我”与年轻人的对话,由前面自我情感的直接表达,到转向全社会的呼唤,尤其是对青年人的呼唤。

第四部分(第21-22段):篇末点题,表明全文主旨。

中职语文高教版拓展模块第一单元第1课《胡同文化》一等奖创新教案

中职语文高教版拓展模块第一单元第1课《胡同文化》一等奖创新教案

中职语文高教版拓展模块第一单元第1课《胡同文化》一等奖创新教案课题胡同文化教学目标1、了解北京胡同的特点及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复杂的思想感情。

2、领略本文浓郁的文化气息,品味作品的语言风格。

3、初步培养学生感悟文化的能力,分析隐藏在事物现象背后的文化现象。

教材分析重点: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理解作品的艺术风格。

难点: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复杂的思想感情。

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提起文化,我们会联想到很多文化,如我们的衣食住行都有文化,如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等等。

那么,人们习以为常的“胡同”也有文化吗?对于“胡同“,我们并不陌生,有的同学甚至熟视无睹了。

《现代汉语词典》对“胡同”的解释是“巷子,小街道”。

(投影:胡同)不论是农村还是城镇,住来于胡同之中经验总是有的。

但对于胡同中蕴含着的文化内涵却不大注意。

北京的胡同文化独具特色,一般人习以为常,作家汪曾祺却能以独到的眼光,凭深厚的文化底蕴,审视北京的胡同,发掘出北京胡同文化的意蕴,认为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就我们一起随作者漫步于北京的胡同,去品味北京的胡同文化吧。

二、作者简介作者汪曾祺( 1920-1998) ,江苏高邮人,当代著名作家。

汪曾祺出身于书香门第,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自幼能书能画,多才多艺,19 岁入昆明西南联大中文系读书,受教于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先生。

他不仅深谙经史子集,而且专攻中国民间文学和戏曲艺术,此外还接受了一些“现代派”的东西,因此他从气质和造诣上都高于一般作家,有自己独特的美学追求和特殊的艺术风格。

汪曾祺的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他的小说具有一种散文美,以朴素的文笔,书写生活的诗意。

《受戒》是他最具代表性的小说,发表于1980年,它以平淡素雅的色彩,朴素活脱的语言描绘了小明尚海明和农村小姑娘小英子之间纯真的友谊和美好的爱情,歌颂了人世间的人情美、人性美。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职语文拓展模块(上册)第一单元教案2024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职语文拓展模块(上册)第一单元教案2024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职语文拓展模块(上册)拓展模块上册第一单元学习任务一:理解作者观点感受思想力量教学目标1.梳理课文内容,领会毛泽东阐述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领悟鲁迅反对侵略、反对卖国的思想,理解冯友兰阐述的不同等级人生境界的内涵,感受苏格拉底唯正义是从的道德信念。

2.领会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课文结构。

3.结合写作背景,理解课文的针对性、现实性。

教学重点1.把握课文观点,理解课文的针对性、现实性。

2.领会作者的写作思路。

教学难点领会课文观点。

学时安排 3 学时第 1 学时课前准备 1.通读《改造我们的学习》,画出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绘制思维导图。

2.预习《“友邦惊诧”论》,梳理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一、学习《改造我们的学习》任务:阅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理清论述结构,完成下面的表格。

论述结构关键词句论述内容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分解任务 1:找出每个部分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点拨:采用“跳读法”,抓关键语句。

明确:引言: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

第一部分: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

第二部分:但是我们还是有缺点的,而且还有很大的缺点……而且为数相当地多,为害相当地大,不可等闲视之的。

第三部分:为了反复地说明这个意思,我想将两种互相对立的态度对照地讲一下。

第四部分:依据上述意见,我有下列提议……在如此生动丰富的中国革命环境和世界革命环境中,我们在学习问题上的这一改造,我相信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分解任务 2:给第一至四部分分别拟写一个小标题明确:第一部分:进步和成绩(理论和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第二部分:缺点(理论和实际脱离的三大缺点)第三部分:两种对立的态度(两种不同学风的比较)第四部分:具体建议(转变学风的具体提议)分解任务 3:作者的逻辑思路就隐藏在文中几个关键句子中,请同学们抽丝剥茧,找出显示文章脉络的词语拓展模块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示例3点拨:引导学生对上述语句进行归类。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春之声word说课稿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春之声word说课稿

《春之声》说课稿一、说教材这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音乐课第一单元《春之声》的第四课时。

本节课以“春之声”这一主题为起点,通过让学生聆听、演出、学唱、配乐朗诵刻画春天的《新疆之春》、《春晓》、《春》、《期望春天》等音乐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并体验音乐与大自然、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音乐与相关文化结合产生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体验。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信为:一、通过欣赏以刻画春天为主题的声乐、器乐作品指导学生进行艺术实践活动,了解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并感受其抒情性、审美性。

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在清新流畅的音乐中焕发着青春气息及对大自然、对生活的酷爱之情。

这两个教学目标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依照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并结合学生实际,确信本节课的重点是培育学生良好的音乐听赏能力;本节课的难点是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唱、舞、编)表达“春之声”这一主题,体会音乐艺术与其它相关文化艺术结合而产生的美感。

二、说学情初一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时期,而音乐欣赏恰恰确实是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学习方式。

加上十三、四岁的学生,处于青春发育变声期,教师要用正确的方式,知识,通过聆听音乐,找到切入口,着重让学生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开阔音乐视野,并踊跃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三、说教法、学法依照初中音乐课程标准和教材特点及初一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我以为本课音乐欣赏没必要要精讲细唱。

只需从整体上把握,培育学生音乐欣赏感知力,开阔音乐视野,训练学生“触类旁通”、“触类旁通”的能力。

鉴于这点熟悉,本课我采纳以下教学方式:①愉快教学法;②试唱教学法;③提问教学法。

运用多媒体及教具电子琴等辅助教学。

自学法:在本课中,通过欣赏、演唱、演出等着重培育学生音乐欣赏的适应,达到自觉主动参与音乐欣赏实践活动。

提倡自主、合作、探讨的学习方式。

四、说教学程序《春之声》教案[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以刻画春天为主题的声乐、器乐作品指导学生进行艺术实践活动,了解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并感受其抒情性、审美性。

【人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1-24课教案设计(39份打包,Word版)

【人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1-24课教案设计(39份打包,Word版)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和主张;体会演讲稿中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悟马丁•路德•金的崇高献身精神,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奋斗。

教学重点1、体悟马丁路德金崇高的献身精神。

2、体会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马丁•路德•金崇高使命以及献身精神所产生的时代背景。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1963年8月28日,25万名美国黑人群众聚集在华盛顿,举行了和平示威集会,争取应该属于他们的自由、民主权利。

在这次集会上,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发表了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这篇演讲词,一起来感受这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演讲中震撼人心的力量。

二、明确学习目标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示:这是一篇慷慨激昂的演讲词,在朗读的时候一定要读出感情和气势。

教师给学生范读第二段。

然后学生自己读,并且思考以下问题:1、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相关段落读一读,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的梦想。

2、马丁•路德•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3、马丁•路德•金主张怎样去实现梦想四、精读课文、品味赏析。

问题导入:这是一篇富有文采,热情洋溢的演讲,极富感染力和号召力,请从课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段或几段,大声地朗读,并且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出示朗读要求:感情充沛,掌握好情感表达的轻重缓急)教师根据学生的理由总结出演讲稿语言方面的特点:五、质疑探究。

“学贵有疑”,同学们在学习本文的过程中是否还存在疑问,是否有新的发现。

请大胆说出来,让大家一起来探讨。

(预设:马丁•路德•金为什么能够获得诺贝尔奖?或者他有哪些精神品质?)六、拓展训练。

请同学们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写一段简短的演讲词,表明你对未来的展望。

人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课《故都的秋》word教案 (一)

人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课《故都的秋》word教案 (一)

人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课《故都的秋》
word教案 (一)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关于秋天和故都的知识,并且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阅读理解,语文写作。

教学难点:文学鉴赏能力。

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为人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一课《故都的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秋季是令人感到舒适的季节,也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

请同学们谈谈你们对秋天的想象和感受。

二、阅读教学
请同学们根据书籍《故都的秋》进行阅读,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1、作者在文中写出了什么句子表达他对秋季的喜爱之情?
2、文中的故都让作者产生了什么感悟?
3、文中描写的故都秋天有哪些特点?
4、从文中我们可以读出什么感受?
三、写作创作
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一篇关于秋季的文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作:
1、秋季给你带来的感受。

2、秋季的景色和气氛。

3、你在秋季做的事情。

4、你最喜欢秋季的什么事情。

四、完成作业
同学们完成自己的作文,并且交给老师批改。

五、课后反思
同学们反思自己在这节课上的学习成果,思考如何进一步加强自己的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评价:本节课通过阅读教学和写作创作,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秋季的美好。

2020中职语文拓展模块教案第一单元

2020中职语文拓展模块教案第一单元

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苑道平2020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设计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一单元授课教师:苑道平课程名称:中职语文所属系部:基础教学部二零二零年九月授课周次:第周授课时间:月日至日课题《胡同文化》课型新课课时 2教学目标1.概括北京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的内涵,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2、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感情,品味其语言风格。

3.培养学生用文化眼光品评现实生活,透过生活现象看到其隐含的文化内涵的能力。

教学重点1、概括要点,提取精要。

2、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通过对北京胡同文化的理解,初步体会“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教学方法导入启发,诵读感知,情景进入。

板书设计胡同文化汪曾祺第一部分(1-4)介绍北京胡同的特点;第二部分(5-12)介绍胡同文化特征,揭示其内涵;第三部分(13-15)作者对胡同文化没落的感受与思考。

教学设计授课周次:第周授课时间:月日至日课题《废墟的召唤》课型新课课时 2教学目标1、体会文章所流露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

2、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3、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4、理解拟人手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结合语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所流露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

教学方法导入启发,诵读感知,讨论交流板书设计整体结构:第一部分(1—3)整体描绘,突出其凝固、停滞的现状,透视出作者面对圆明园废墟所表现出的忧患和惆怅,抒发了渴望更新的激情。

第二部分(4—10)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

第三部分(11—20)通过“我”与年轻人的对话,由前面自我情感的直接表达,转而全社会呼唤尤其是对青年人的呼唤。

第四部分(20-22)篇末点题,表明全文主旨。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时间分配及辅助手段第一课时课前自主预习:1、生字词:远瀛(yíng)观甲胄(zhòu)充塞(sè)碣(jié)石嗫(niè)嚅(rú)迤逦(yǐ lǐ)窸窣(xī sū)2、词语解释:莽苍苍:郊野苍茫广大的景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内容分析散文的欣赏本单元的五篇散文具有丰富内涵。

《胡同文化》用审视的眼光展示了以“忍”为精义的胡同文化,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眷恋之情。

《废墟的召唤》道出了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不要忘记民族历史上的耻辱,每个人都要立志“改造凝固的历史”。

《过万重山漫想》以游三峡所见之景为依据,讴歌了“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和历史上无数的“第一人”的首创精神,号召人们要发扬光大这种精神,创造新的辉煌。

《内蒙访古》从众多的见闻中精选三处古迹加以叙述,结合议论与抒情,表达了“加强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进步的观点。

《把栏杆拍遍》则再现了宋朝词人辛弃疾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

学习本单元,我们要进一步掌握散文欣赏的基本方法。

如何对散文进行欣赏?一是抓住散文的线索,理清散文的结构,这是散文欣赏的重要的路径;二是研究散文的抒情方式,体察作者的感情;三是探究散文的意境;四是研究散文的语言,仔细品味散文如何通过具体的语言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

我们要掌握语言辨析和作批注的阅读方法。

语言辨析即通过对所阅读的优秀文本语言的分辨、剖析,品味其丰富的表现力。

作批注就是在阅读时把对原文内容或表达方面的理解、体会、评判、质疑,以及引申开去的看法和由此及彼的联想等言简意赅地写在原文书页的相应位置。

我们要认真学习在写作中如何审题与立意,并通过“口语交际讨论”的自学进行表达与交流的训练。

切实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胡同文化》2课时《废墟的召唤》2课时《过万重山漫想》2课时《内蒙访古》2课时《把栏杆拍遍》2课时写作审题与立意2课时《胡同文化》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北京的胡同及作者赋予胡同文化的内涵。

2. 体味作者对胡同文化的复杂情感。

能力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概括要点、提取精义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赋予胡同文化的内涵。

教学难点:作者对胡同文化所持的态度。

教学方法: 1.教法:点拨法3.学法:朗读法、讨论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谈谈自己对于北京的印象.(庄严,古老,现代……)2. 学生发言,谈谈对与北京的印象3. 自己总结:北京不仅是帝王之都,也不仅是现代化大都市。

在北京城里有着许许多多的胡同,它们一样也是北京文化发展和历史变迁的见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北京胡同的文章。

二、作者简介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

1939年考入西南职大中国文学系。

他当过教师、编辑。

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之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

而且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三、整体感知,明确学习内容1.提问:你们觉得胡同是什么样的?接着用多媒体观看几张胡同的图片。

2.提问:什么是文化呢?总结明确: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

文化具有阶级性、地域性、民族性。

3.提问:什么是胡同文化呢?请同学翻看文章找出有关语句。

呈现有关语句:“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等等( 学生分组讨论),谈谈比如“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的看法,以及北京人“安分守己”的优缺点,有意识得培养学生辨证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四、理清思路,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

1.齐读1—4段,谈谈北京的胡同有哪些特点。

方法:抓关键句子和关键词(在学生读课文的同时自己板书:布局,名字,数目,环境)(让学生走上来在黑板上填写有关特点的字词)胡同的特点(1)布局——方正(2)名字——市民气息(3)数目——多(4)环境——静2.齐读5——12段,谈谈胡同里的居民形成了怎样一种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方法:抓关键句子和关键词。

(1)安土重迁,不愿搬家(2)独门独院,过往不多(3)易于满足,要求不高(4)爱瞧热闹,不管闲事(5)安分守己,逆来顺受3.生活在胡同里的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作者称之为“胡同文化”。

那么作者认为这种胡同文化是一种什么文化呢?其精义又是什么?封闭的文化,精义是——忍4.作者是如何向我们展现“胡同文化”的呢?(分组讨论)关键词——封闭!忍!关键句:各人各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安分守纪,逆来顺受。

自己明确:先写人们的生活习惯,再写他们的人际交往,然后写到处世哲学及精神面貌。

在这种封闭的文化氛围中,作者剖析了人们的心态:一是说北京人平常日子过往不多,更多的时候是“各人各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二是易于满足,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只求过得去的自我满足的心态。

三是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

所以,作者用一个字准确地抓住了这种封闭文化的核心——“忍”。

作者举了两个例子来证明老北京的“忍”劲。

“睡不着眯着”这话形象地活画出一个“忍者”的形象。

“眯着”,就是本来谁不着但又非得把眼睛微微闭上装睡。

作者对胡同文化持有批判的态度,胡同的没落,四合院的衰败,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是时间前行的结果,是时代变迁的结果。

但是人的情感是复杂的,住在胡同里的作者又是流露出什么样的情感呢?请同学齐声朗诵13-15节,在朗诵中体会作者表现和流露了怎样的情感?(分组讨论)分析:作者是在北京的胡同里长大大,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对正在消失的胡同和胡同文化,自然有一种怅惘,一种莫名的留恋。

但他又同时清醒的意识到胡同文化是一种小市民文化,是一种衰落的文化,一种无力抗争的文化,一种跟不上时代的文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胡同文化终究要走向消亡,他只能表示无奈。

所以作者结尾时在“胡同”之前加了“再见吧”三个字,幽默地表达了一种乐观超脱的态度。

五、作业1.课后习题二。

本文的语言有的平实朴实,有的典雅,还有丰富的北京方言,口语性强,极富表现力。

仔细品味,说说你的看法。

并可以在写作中借鉴,远离堆砌辞藻、华而不实的文风。

2.可以去考察你自己家乡人们的生活形态,探究其中的文化意味。

六、教后记:《废墟的召唤》教案一、目的要求:1、了解有关历史,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

2、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

3、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4、能说出题目“废墟的召唤”的“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品味赏析语言。

难点:理解文中“年轻人”的矛盾心理;领悟文章的主旨。

三、教学时数:2教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废墟么?废墟给你们怎样的感觉?——火灾、地震、海啸后的一片狼藉,毁灭的感觉。

自然灾害造成的也许很难避免,可是人为的那种废墟,留给人的又会是怎样的思考呢?简介《火烧圆明园》的片段,学生看后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指出:圆明园虽然现在常年沉睡着,但是,他却留给我们——圆明园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口,代表着一段屈辱的历史。

女作家宗璞凭吊圆明园这片废墟的时候写下了自己的感受和深沉的思考。

“召唤”什么意思呢?召唤什么?。

二、作者简介宗璞,原名冯宗璞,祖籍河南唐河,1928年生于北京。

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幼承家学,就读清华大学附属成志小学校。

抗战爆发,随父赴昆明,就读西南联大附属中学。

1945年回北京。

1946年入南开大学外文系,1948年转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先后在中国文联、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

主要作品:《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野葫芦引》第一部《南渡记》、第二部《东藏记》,《东藏记》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三、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1、作者写了一个怎样的废墟?2、作者是单纯地描绘废墟吗?还是有什么目的?3、题目为什么叫《废墟的召唤》?“废墟”召唤的是什么?整理课文的写作思路:第一部分:(1~3段)对圆明园废墟进行整体描绘,突出其凝固、停滞的现状,透视出作者面对圆明园废墟所表现出的忧患和惆怅,抒发了作者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

第二部分:(4~10段)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泊。

”第三部分:(11~20段)作者通过“我”与年轻人的对话,由前面自我情感的直接表达,转而全社会呼唤尤其是对青年人的呼唤。

第四部分:(20~22段)篇末点题,表明全文主旨。

四、问题讨论(理解课文内容)1、作者是什么季节来到圆明园凭吊的?面对废墟,作者是怎样的情感态度?明确:冬日,心情沉重2、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A、“对着这一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为什么说“历史”是“凝固的”?明确:因为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的停泊着,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而废墟永远象征了那段与它有关的历史。

所以说历史凝固了。

B、如何理解:“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么?”明确:个人虽然渺小,但依然在历史上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

可以无愧于人“小得多的概念。

”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给予我们的就是无形而宝贵的精神价值。

他在《离骚》中写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文章前面说“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但后文却说“能源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最好是远观一带,或只是这座断桥,也可以的”,这样行文前后是否矛盾?明确:前面说的是改造历史,后面说的是不忘记历史,两者相辅相成,作者内心经历了一定的挣扎和思考。

4、和年轻人说过哪些对话?你能否理解年轻人的矛盾心理?明确:“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身旁的年轻人在自言自语。

“留下来吧,就因为是废墟,需要每一个你啊。

”“匹夫有责。

”年轻人是敏锐的,他清楚的说出我嗫嚅的话,但是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允许每一个我尽责任?“他微笑,笑容却介于冷和苦之间。

“他不是画家”年轻人评论道:“他只是爱这景色——”“我也许可以想一想,想一想这废墟的召唤。

”年轻人忽然微笑说,那笑容仍介于冷和苦之间。

本段话,“介于冷和苦之间”的笑容,神态和语言,无不反映出“年轻人既有责任意识又存疑虑情绪的矛盾心理。

5、文章前面说“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后文却说“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最好是这瀛观一带,或只是这座断桥,也可以的”,这样行文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明确:不矛盾,前文说的是改造历史,后文说的是不忘记历史,两者相辅相成。

作者是经历一定的挣扎和思考。

6、题目中的“召唤”具体指的什么内容?让学生讨论明确:生命的短暂,自然的永恒,历史的沧桑,总会令人不禁唏唏感叹,但是除了感叹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呢?而且没有忧国忧民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那人的感叹就只能是浅薄和虚华。

所以“召唤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做出努力,应是每一个“我”的责任。

五、归纳总结:(中心内容)本文通过对圆明园荒芜景象的描写,在凭吊历史的同时,抒发了内心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号召每一个有志之士都投入到时代的大变革和百废待兴的建设浪潮中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