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部基本标准
门诊部诊所标准
附件一门诊部、诊所基本标准门诊部综合门诊部一、科室设置㈠临床科室:至少设有5个临床科室。
急诊室、内科、外科为必设科室,妇科、儿科、中医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预防保健科等为选设科室。
㈡医技科室必设药房、化验室、X光室、治疗室、处置室、观察室、消毒供应室。
根据开设的诊疗科目和工作需要,选设B超检查室、心电图检查室等相应的医技科室以及病案资料室。
增加辅助检查项目均需单设检查室(医学检验有统一安排的,可不做要求)(三)其他开展手术项目的需增设手术室、换药室、抢救室。
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留观室。
二、人员㈠至少有7名执业医师,必设科室至少各有一名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
㈡其它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具备以下条件的执业医师:1、具有五年以上同一执业范围工作经历;2、具有与专科对应的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
㈢至少有8名注册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
㈣每个医技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相应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三、房屋建筑面积不少于600 平方米。
每室必须独立,各室设置要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其中各室使用面积如下:1、X光室不少于60平方米(包括放射检查、洗片室、放射诊断室等)。
2、观察室每个单元不少于16平方米。
3、手术区域不少于40 平方米,手术室(间)不少于20 平方米。
(根据设置手术间数,区域面积依级递增)。
4、各科专业诊室独立设置,每室不少于10 平方米。
5、消毒供应室、化验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不少于15 平方米。
6、各辅助检查科室(如心电图检查室等)不少于15 平方米。
㈣设口腔科的,每牙科综合治疗椅净使用面积不少于8平方米。
㈤公用面积不少于总使用面积的15%。
四、设备㈠基本设备诊桌、诊椅、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心电图机、B 超诊断仪。
㈡科室设备X光室:X线机化验室:显微镜、尿常规分析仪、血球计数器、生化分析仪、血液粘度测定仪、恒温箱、电冰箱、紫外线消毒灯。
2023医疗机构基本标准
2023医疗机构基本标准
2023年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因不同的医疗机构类型而有所不同,以下仅供参考,请查询国家卫健委官网或咨询当地卫健委工作人员获取详细信息。
1.门诊部基本标准:至少设有急诊室、内科、外科为必设科室。
妇科、儿科、中医科、耳鼻喉科、口腔科为选设科室。
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房、化验室、X光室、治疗室、处置室、消毒供应室。
2.房屋:建筑面积不少于600M2。
3.科室设置:临床科室至少设有急诊室、内科、外科为必设科室;医技科室必设药房、化验室、X光室治疗室、处置室、消毒供应室。
4.人员:负责人必须具备执业医疗资格;人员编制至少配备有临床科室负责人1人、医技科室负责人1人。
5.设备:应配备有基本设备及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它设备。
6.制定并张挂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和防范、处理医疗事故的预案。
7.注册资金到位。
总之。
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因具体类型和规定而异,建议查询国家卫健委官网或咨询当地卫健委工作人员获取最新和详细的标准。
制定:审核:批准:。
2023年综合门诊部设置标准
综合门诊部设置标准综合门诊部设置标准一、诊疗科目综合门诊部应具备以下诊疗科目:1.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口腔科等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科目。
2.应至少设置两个中医临床科室,并确定重点专科。
3.可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医技科室。
二、床位综合门诊部应设置一定数量的住院床位,其数量应符合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
三、科室设置综合门诊部应设置以下科室:1.急诊室:应24小时对外开放,具备急诊抢救和急诊观察床位,急诊药品和抢救设备等。
2.临床科室:应根据当地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情况,设置相应数量的临床科室,如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
3.中医科室:应设置中医门诊和中医临床科室,确定重点专科,并具备中医临床药事服务能力。
4.医技科室:应设置相应的医技科室,如检验科、影像科、手术室等。
5.其他科室:可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科室,如健康管理科、医疗美容科等。
四、人员配备综合门诊部的人员配备应符合以下要求:1.医生:医生应具有国家认可的执业资格证书,并具备相应的专业背景和临床经验。
2.护士:护士应具有国家认可的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并具备相应的临床经验。
3.药师:药师应具有国家认可的药师执业资格证书,并具备相应的药学服务能力。
4.其他技术人员:如检验师、影像师等应具有国家认可的相关资格证书,并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经验。
五、设备和设施综合门诊部应具备以下设备和设施:1.基本设备:包括诊疗床、观察床、心电图机、超声仪器、给氧装置、电动吸引器、呼吸机等。
2.急救设备:包括急救药品、急救器械等。
3.检验设备:包括生化分析仪、尿常规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等。
4.辅助设备:包括病历柜、药品柜、抢救车等。
5.信息化设备:包括计算机、打印机、投影仪等。
六、管理制度综合门诊部应建立健全以下管理制度:1.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2.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3.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4.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门诊部、诊所基本标准
附件一门诊部、诊所基本标准门诊部综合门诊部一、科室设置㈠临床科室:至少设有5个临床科室。
急诊室、内科、外科为必设科室,妇科、儿科、中医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预防保健科等为选设科室。
㈡医技科室必设药房、化验室、X光室、治疗室、处置室、观察室、消毒供应室。
根据开设的诊疗科目和工作需要,选设B超检查室、心电图检查室等相应的医技科室以及病案资料室。
增加辅助检查项目均需单设检查室(医学检验有统一安排的,可不做要求)(三)其他开展手术项目的需增设手术室、换药室、抢救室。
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留观室。
二、人员㈠至少有7名执业医师,必设科室至少各有一名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
㈡其它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具备以下条件的执业医师:1、具有五年以上同一执业范围工作经历;2、具有与专科对应的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
㈢至少有8名注册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
㈣每个医技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相应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三、房屋建筑面积不少于600 平方米。
每室必须独立,各室设置要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其中各室使用面积如下:1、X光室不少于60平方米(包括放射检查、洗片室、放射诊断室等)。
2、观察室每个单元不少于16平方米。
3、手术区域不少于40 平方米,手术室(间)不少于20 平方米。
(根据设置手术间数,区域面积依级递增)。
4、各科专业诊室独立设置,每室不少于10 平方米。
5、消毒供应室、化验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不少于15 平方米。
6、各辅助检查科室(如心电图检查室等)不少于15 平方米。
㈣设口腔科的,每牙科综合治疗椅净使用面积不少于8平方米。
㈤公用面积不少于总使用面积的15%。
四、设备㈠基本设备诊桌、诊椅、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心电图机、B 超诊断仪。
㈡科室设备X光室:X线机化验室:显微镜、尿常规分析仪、血球计数器、生化分析仪、血液粘度测定仪、恒温箱、电冰箱、紫外线消毒灯。
门诊部的设置标准
门诊部的设置标准————————————————————————————————作者:————————————————————————————————日期:门诊部、诊所基本标准ﻫ门诊部综合门诊部一、科室设置㈠临床科室:至少设有5个临床科室。
急诊室、内科、外科为必设科室,妇科、儿科、中医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预防保健科等为选设科室。
ﻫ㈡医技科室必设药房、化验室、X光室、治疗室、处置室、观察室、消毒供应室。
根据开设的诊疗科目和工作需要,选设B超检查室、心电图检查室等相应的医技科室以及病案资料室。
增加辅助检查项目均需单设检查室(医学检验有统一安排的,可不做要求)ﻫ(三)其他开展手术项目的需增设手术室、换药室、抢救室。
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留观室。
二、人员ﻫ㈠至少有7名执业医师,必设科室至少各有一名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
ﻫ㈡其它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具备以下条件的执业医师:1、具有五年以上同一执业范围工作经历;ﻫ2、具有与专科对应的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
㈢至少有8名注册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
㈣每个医技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相应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ﻫ三、房屋建筑面积不少于600 平方米。
ﻫ每室必须独立,各室设置要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其中各室使用面积如下:ﻫ1、X光室不少于60平方米(包括放射检查、洗片室、放射诊断室等)。
ﻫ2、观察室每个单元不少于16平方米。
3、手术区域不少于40 平方米,手术室(间)不少于20 平方米。
(根据设置手术间数,区域面积依级递增)。
4、各科专业诊室独立设置,每室不少于10 平方米。
ﻫ5、消毒供应室、化验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不少于15平方米。
6、各辅助检查科室(如心电图检查室等)不少于15平方米。
㈣设口腔科的,每牙科综合治疗椅净使用面积不少于8平方米。
㈤公用面积不少于总使用面积的15%。
四、设备㈠基本设备ﻫ诊桌、诊椅、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心电图机、B 超诊断仪。
综合门诊部基本标准
综合门诊部基本标准综合门诊部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对外服务的窗口,也是医院门诊服务的主要承担者。
因此,综合门诊部的基本标准对于医院的整体形象和门诊服务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综合门诊部的基本标准入手,对其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综合门诊部的基本标准包括医疗设施和设备的要求。
医疗设施应当符合卫生部门的相关规定,设施设备应当齐全,功能齐全,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医疗设备应当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安全。
其次,综合门诊部的基本标准还包括医务人员的要求。
医务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的执业资格和专业技能,医生、护士等医务人员应当热情、耐心地对待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务人员应当穿着整洁、工作认真负责,严格遵守医疗纪律和道德规范。
另外,综合门诊部的基本标准还包括医疗服务流程的要求。
医疗服务流程应当合理、规范,患者就诊应当便捷、高效。
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的预约挂号、就诊、缴费、取药等流程,为患者提供便利的就医服务。
此外,综合门诊部的基本标准还包括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
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医疗服务质量的监督和评估,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
最后,综合门诊部的基本标准还包括医疗安全管理的要求。
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医疗安全风险的评估和控制,确保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安全。
综合门诊部的基本标准是医院门诊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医院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标准要求,不断提升综合门诊部的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同时,相关管理部门也应当加强对综合门诊部的监督和管理,确保综合门诊部的正常运转和服务质量。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对综合门诊部的基本标准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为医院的综合门诊部建设和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门诊部、诊所基本标准
门诊部和诊所是医疗机构中提供非住院医疗服务的单位。
虽然标准可能因国家、地区和机构而异,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门诊部和诊所的基本标准:
1. 设施和环境:门诊部和诊所应具备清洁、安全、舒适的环境。
包括适当的室内空气质量、良好的照明和通风系统,以及满足残疾人士和老年人的无障碍设施。
2. 资质与执业许可:门诊部和诊所应当具备合法的营业执照和相关专业医疗人员的执业许可证,确保医疗服务的合法性和专业性。
3. 医疗设备和设施:门诊部和诊所应根据其提供的医疗服务,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设施,保证能够提供基本的诊断、治疗和急救服务。
4. 卫生控制与感染预防:门诊部和诊所应制定卫生控制和感染预防的政策和程序,包括医疗废物的处理、手卫生、器械消毒和灭菌等。
5. 医疗文书和记录管理:门诊部和诊所应确保医疗文书和记录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保密性,包括病历、医嘱、诊断报告
等。
6. 应急准备与管理:门诊部和诊所应具备应急管理计划,并定期进行演练,确保在突发事件或疾病暴发时能够有效应对。
7. 专业人员和培训:门诊部和诊所应拥有合格和经验丰富的医疗专业人员,并提供持续的培训和教育,以确保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安全意识。
请注意,具体的门诊部和诊所的标准可能因国家、地区、拥有组织的规模和特殊性质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当地法规和医疗管理部门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标准和操作规程。
中医门诊部设置基本标准
中医门诊部设置基本标准中医门诊部是中医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传统医疗服务的主要窗口。
为了规范中医门诊部的设置和运行,提高中医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制定和实施中医门诊部设置基本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一、地理位置。
中医门诊部应当选择在交通便利、人流密集的地段,便于患者就医。
同时,应当避免与污染源、噪音源等相邻,确保就医环境安静、清洁。
二、场所设施。
中医门诊部的场所设施应当符合卫生标准,保证患者就医的安全和舒适。
包括诊室、候诊区、药房等,应当设置合理,布局合理,并符合消防、卫生等相关规定。
三、人员配备。
中医门诊部应当配备合格的中医医生和护士,他们应当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和专业技能,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中医诊疗服务。
四、医疗设备。
中医门诊部应当配备必要的中医诊疗设备,包括中药煎煮设备、针灸治疗设备等,确保为患者提供全面的中医诊疗服务。
五、服务项目。
中医门诊部应当提供中医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同时可以根据需要提供中医特色疗法的诊疗服务,如针灸、推拿等,满足患者的多样化需求。
六、医疗质量管理。
中医门诊部应当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确保医疗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提高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七、卫生防护。
中医门诊部应当加强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处理工作,防止医疗废物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伤害。
总之,中医门诊部是中医医院的窗口和基础,其设置和运行对中医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制定和实施中医门诊部设置基本标准,对于推动中医事业的发展,提高中医服务的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各相关部门和中医医院能够严格遵守相关标准,不断提高中医门诊部的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中医医疗服务。
门诊部标准
门诊部标准———————————————————————————————— 作者:———————————————————————————————— 日期:ﻩ综合门诊部标准一、科室设置:(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5个临床科室。
急诊室、内科、外科、为必设科室,妇(产)科、儿科、中医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预防保健科等为选设科室;(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房、化验室、X光室、治疗室、处置室、消毒供应室。
二、人员:(一)至少有5名医师,其中有1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二)每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医师;(三)至少有5名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四)医技科室至少有1名相应专业的卫生技术人员。
三、房屋:(一)建筑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二)每室必须独立。
四、设备:(一)基本设备:氧气瓶、人工呼吸机、电动吸引器、气管插管、洗胃机、心电图机、显微镜、尿常规分析仪、血球计数器、生化分析仪、血液粘度仪、恒温箱、电冰箱、X光机、紫外线灯、高压灭菌设备、B超、药柜、转台、密集架、调剂台、静脉切开包、气管切开包及规定的抢救药品。
(二)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五、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六、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普通专科门诊部一、科室设置:(一)至少设有1个一级科目或2个二级科目或4个以上二级科目以下的专业科室;(二)至少设有药房、化验室、X光室、处置室、治疗室、消毒供应室。
二、人员:(一)至少有5名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二)每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医师;(三)至少有5名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四)医技科室有具有士以上技术职称的相应的卫生技术人员。
三、房屋:(一)建筑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二)每室必须独立。
四、设备:(一)基本设备:氧气瓶、人工呼吸机、气管插管、电动吸引器、洗胃机、心电图机、显微镜、尿常规分析仪、生化分析仪、血球计数仪、恒温箱、电冰箱、X光机、药柜、转台、密集架、调剂台、紫外线灯、高压灭菌设备(二)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各种门诊部设置基本要求
各种门诊部设置基本要求门诊部是医疗机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供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
门诊部的设置需要满足一定的基本要求,既要兼顾医患之间的需要,又要符合卫生标准和规范。
下面是门诊部设置的基本要求:1.空间布局要合理门诊部需要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如前台接待区、等候区、诊室区、检验室、药房等。
每一区域之间要有合理的布局和通道,以方便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流动,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设备设施要先进门诊部需要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设施,如医用诊断仪器、治疗设备、监护设备等。
这些设备设施要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及时维护和更新,以保证诊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3.涉及的科室要完备门诊部需要设置不同科室,如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以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
每个科室应有相应的诊室和工作人员,可以进行基本的诊断和治疗,如发放药物、取样化验等。
4.医生护士配备要足够门诊部需要有足够数量的医生和护士,以保证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生和护士的专业水平要过硬,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能够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5.排队和叫号系统要方便为了提高门诊部的工作效率和患者就诊体验,门诊部需要安装排队和叫号系统。
患者可以通过取号和排队等待来就诊,减少混乱和长时间的等待。
同时,叫号系统可以方便医务人员掌握患者的就诊进程,提高工作效率。
6.医疗废物处理要规范门诊部需要建立健全的医疗废物处理制度和设施,包括废物收集、分装、运输和处置等环节。
医疗废物需要分类收集和妥善处理,以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7.卫生环境要整洁门诊部的卫生环境要保持整洁、干净,减少病原微生物和垃圾的滋生和传播。
每天要进行必要的卫生清洁,定期进行全面的消毒和杀菌,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畅通。
8.信息化管理要完善门诊部需要建立健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电子病历、医疗数据管理、医疗器械管理等。
借助信息化手段,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方便医务人员和患者查询和交流。
综合门诊部设立标准
综合门诊部设立标准
一、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5个临床科室。
急诊室、内科、外科为必设科室,妇(产)科、儿科、中医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预防保健科等为选设科室;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房、化验室、X光室、治疗室、处置室、消毒供应室。
二、人员:
(一)至少有5名医师,其中有1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
(二)每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医师;
(三)至少有5名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
(四)医技科室至少有1名相应专业的卫生技术人员。
三、房屋:
(一)建筑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
(二)每室必须独立。
四、设备:详见《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全文。
五、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六、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中医门诊部设置基本标准
中医门诊部设置基本标准中医门诊部是中医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服务的窗口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规范中医门诊部的设置和管理,提高中医门诊部的服务水平,保障患者的就医需求,制定中医门诊部设置基本标准十分必要。
一、基本要求。
1. 中医门诊部应当设立在符合卫生防疫要求的场所,建筑面积不得少于规定标准,且应当具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
2. 中医门诊部应当配备一定数量的中医医生和护士,其中包括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等专业技术人员,确保患者能够得到专业、规范的中医诊疗服务。
3. 中医门诊部应当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有效和规范。
二、服务内容。
1. 中医门诊部应当提供中医诊疗、中药治疗等基本医疗服务,并根据需要提供中医推拿、针灸等辅助治疗服务。
2. 中医门诊部应当开展中医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等服务,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3. 中医门诊部应当积极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慢性病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等服务,促进居民健康。
三、管理要求。
1. 中医门诊部应当建立健全的患者档案管理制度,做好患者的诊疗记录和随访管理,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
2. 中医门诊部应当加强对医疗器械和药品的管理,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使用,药品的合理使用。
3. 中医门诊部应当建立健全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医疗纠纷,维护医疗秩序。
四、人员素质。
1. 中医门诊部的医务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中医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2. 中医门诊部的医务人员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尊重患者,关爱患者,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3. 中医门诊部的医务人员应当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医疗技术水平。
五、结语。
中医门诊部是中医医院的重要窗口,是服务患者的重要平台。
规范中医门诊部的设置和管理,提高中医门诊部的服务水平,不仅是中医医院的内在要求,也是对患者负责的体现。
门诊部基本标准
门诊部基本标准一、科室设置1.门诊部应设置候诊区、诊疗区、输液区、取药区、行政办公区等基本功能区域。
2.根据需要可设置独立的挂号收费室、检验室、影像室、中西药房等辅助功能区域。
二、人员资质1.门诊部应配备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生,其数量和资质应与门诊部的规模和业务需求相适应。
2.门诊部应配备相应的护理人员,并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
3.门诊部应配备药剂人员,并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
4.门诊部应配备清洁工作人员,负责门诊部的环境卫生工作。
三、诊疗设备1.门诊部应配备基本的诊疗设备,如诊察床、诊察锤、血压计、听诊器、心电图机等。
2.根据业务需求,门诊部可配备相应的检查设备,如B超、X光机、CT等。
3.门诊部应定期对诊疗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药品管理1.门诊部应建立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2.门诊部应配备合格的药品储存设施和设备,确保药品的储存条件符合规定。
3.门诊部应配备合格的药品检验设备和人员,对药品进行质量检验和管理。
4.门诊部应定期对药品进行检查和盘点,确保药品的库存和使用的规范和安全。
五、医疗废物处理1.门诊部应建立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储存和处理。
2.门诊部应配备合格的医疗废物储存和处理设施,确保医疗废物的储存和处理符合规定。
3.门诊部应对医疗废物进行定期检查和清理,确保医疗废物的处理安全和合规。
六、规章制度1.门诊部应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包括医生工作制度、护理工作制度、药剂工作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等。
2.规章制度应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工作流程,确保门诊部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3.门诊部应定期对规章制度进行检查和更新,确保规章制度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七、环境卫生1.门诊部应保持环境整洁、美观,空气清新,设施设备摆放有序。
2.门诊部应定期进行环境卫生清理和消毒工作,确保环境卫生符合规定。
3.门诊部应配备相应的垃圾处理设施和设备,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和管理。
门诊部基本标准
门诊部基本标准综合门诊部一、科室设置㈠临床科室:至少设有5个临床科室..急诊室、内科、外科为必设科室;妇科、儿科、中医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预防保健科等为选设科室..㈡医技科室必设药房、化验室、X光室、治疗室、处置室、观察室、消毒供应室..根据开设的诊疗科目和工作需要;选设B超检查室、心电图检查室等相应的医技科室以及病案资料室..增加辅助检查项目均需单设检查室医学检验有统一安排的;可不做要求三其他开展手术项目的需增设手术室、换药室、抢救室..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留观室..二、人员㈠至少有7名执业医师;必设科室至少各有一名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㈡其它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具备以下条件的执业医师:1、具有五年以上同一执业范围工作经历;2、具有与专科对应的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㈢至少有8名注册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㈣每个医技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相应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三、房屋建筑面积不少于600 平方米..每室必须独立;各室设置要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其中各室使用面积如下:1、X光室不少于60平方米包括放射检查、洗片室、放射诊断室等..2、观察室每个单元不少于16平方米..3、手术区域不少于40 平方米;手术室间不少于20 平方米..根据设置手术间数;区域面积依级递增..4、各科专业诊室独立设置;每室不少于10 平方米..5、消毒供应室、化验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不少于15 平方米..6、各辅助检查科室如心电图检查室等不少于15 平方米..㈣设口腔科的;每牙科综合治疗椅净使用面积不少于8平方米..㈤公用面积不少于总使用面积的15%..四、设备㈠基本设备诊桌、诊椅、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心电图机、B超诊断仪..㈡科室设备X光室:X线机化验室:显微镜、尿常规分析仪、血球计数器、生化分析仪、血液粘度测定仪、恒温箱、电冰箱、紫外线消毒灯..急诊室:氧气瓶、人工呼吸机、电动吸引器、气管插管、洗胃机、心脏体外起搏器..消毒供应室:高压灭菌设备、静脉切开包、气管切开包及规定的抢救药品..药房:药柜、转台、密集架、调剂台..㈢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五、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和技术操作规范..六、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普通专科门诊部一、科室设置㈠临床科室设有一个一级诊疗科目或2个以上二级诊疗科目的专业科室..㈡医技科室必设药房、化验室、X光室、治疗室、处置室、观察室、消毒供应室..根据开设的科目;可选设B超室、心电图等检查室、门诊手术室、换药室..每增加辅助检查项目均需单设检查室医学检验有统一安排的;可不做要求..二、人员㈠至少有3名执业医师;其中至少有一名医师具备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㈡每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具备以下条件的执业医师:1、具有五年以上同一执业范围工作经历;2、具有与专科对应的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㈢至少有5名注册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㈣每个医技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相应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三、房屋建筑面积不少于300 平方米..每室必须独立;各室设置要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其中各室使用面积、净使用面积、公用面积及重点部门的卫生学要求同综合门诊部..四、设备㈠基本设备诊桌、诊椅、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氧气瓶.. ㈡科室设备X光室:X线机化验室:显微镜、尿常规分析仪、血球计数器、生化分析仪、血液粘度测定仪、恒温箱、电冰箱、紫外线消毒灯、消毒供应室:高压灭菌设备、静脉切开包、气管切开包及规定的抢救药品..药房:药柜、转台、密集架、调剂台、㈢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五、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和技术操作规范..六、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医疗美容门诊部一、科室设置㈠临床科室必设医疗美容咨询室、美容外科;可设美容牙科、美容皮肤科、美容中医科、麻醉科..㈡医技科室必设手术室、药房、化验室、X光室、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观察室、消毒供应室、病案室..根据开设的科目;可选设B超室、心电图等检查室..每增加辅助检查项目均需单设检查室医学检验有统一安排的;可不做要求..二、人员㈠至少有6名执业医师;其中至少有一名是具备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主诊医师..㈡每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具备以下条件的执业医师:1、具有五年以上同一执业范围工作经历;2、具有与专科对应的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㈢至少有5名注册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㈣每个医技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相应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三、房屋建筑面积不少于400 平方米..每室必须独立;各室设置要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其中各室使用面积、净使用面积、公用面积及重点部门的卫生学要求同综合门诊部..四、设备㈠基本设备诊桌、诊椅、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氧气瓶、抢救车、雾化吸入器、无影灯..㈡科室设备美容外科:电动吸引器、心电监护仪、体外除颤器、麻醉机、自动血压监测仪、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双极电凝器..美容牙科:超声波洁牙机、光固化机、牙髓活力测定仪、牙齿漂白治疗仪、高频电刀治疗仪、比色仪、口腔内窥镜、X光牙片机、口腔全景X光机、牙科种植机、清洗设备、牙科高压蒸汽灭菌设备..美容皮肤科:离子喷雾器、激光治疗仪包括激光色素病治疗仪、激光血管病治疗仪、激光脱毛仪、激光除皱仪、光子治疗仪、射频治疗仪、电离子治疗仪或微波治疗仪或高频电治疗仪或超高频电治疗仪中具备一种以上、液氮冷冻治疗仪、皮肤磨削机、文眉机、超声波美容治疗仪..X光室:X线机化验室:显微镜、尿常规分析仪、血球计数器、生化分析仪、血液粘度测定仪、恒温箱、电冰箱、紫外线消毒灯、消毒供应室:高压灭菌设备、静脉切开包、气管切开包及规定的抢救药品..药房:药柜、转台、密集架、调剂台五、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和技术操作规范..六、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口腔门诊部一、口腔综合治疗台:至少设有口腔综合治疗台10台..二、科室设置:一能开展牙体牙髓病、牙周病、儿童口腔病、口腔粘膜病、口腔外科、口腔修复以及口腔预防保健等专业的诊治工作..至少应当分设两个专业科室;其他可分设专业组..二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设置的其他口腔诊疗项目口腔正畸、口腔种植等专业..三有与上述诊疗项目相适应的放射、化验、药剂、消毒供应等设施和条件药剂与化验有统一安排的可不要求..三、人员:一人员与口腔综合治疗台配置每口腔综合治疗台至少配备1.1名卫生技术人员..二医师至少有5名取得口腔类别执业医师资格后从事5年以上临床工作的口腔医师;有与所开展诊疗项目相符合的口腔主治医师..医生与口腔辅助治疗人员之比不低于1:1.5..三其他至少有5名取得护士执业资格的护理人员..从事放射、消毒工作的人员应当符合相关资质要求..所有从业人员应当具备相关资质要求..四、房屋:一每口腔综合治疗台建筑面积不少于30m..2二诊室每口腔综合治疗台净使用面积不少于9m..三其他 2消毒室应当独立设置并符合有关要求..X线机房应当独立设置并符合有关要求..开展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口腔诊疗项目应当符合有关专业对房屋的设置要求..五、设备:一基本设备X线牙片机曲面体层X线机光固化灯超声洁治器空气消毒器材高温高压消毒灭菌设施急救设施及药品二单元设备/每口腔综合治疗台牙科治疗椅附手术灯1个、痰盂1个、器械盘1个1台高速和低速牙科切割装置1套吸唾装置1套三用喷枪 1支医师座椅1个病历书写桌1张口腔检查器械1套诊疗器械符合一人一用一消毒配置三其他设备有与开展诊疗项目相适应的其他设施..六、管理内容一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二医疗质量监控制度三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四医疗技术准入制度五中华口腔医学会制定的或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口腔诊疗指南/口腔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六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七传染病管理制度八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九放射诊疗管理制度十医疗价格公示及告知制度十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十二义齿加工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工商行政部门管理要求七、注册资金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广州门诊部基本标准
广州门诊部基本标准
门诊部基本标准:
1、科室设置
①临床科室:至少设有5个临床科室。
急诊室、内科、外科为必设科室,妇科、儿科、中医科、耳鼻喉科、口腔科为选设科室。
②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房、化验室、X光室、治疗室、处置室、消毒供应室。
2、人员:
①负责人必须具备执业医疗资格;
②至少有5名执业医师、其中1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
③至少有5名执业护士,其中1名具有护师以上职称;
④医技科室至少有1名相应专业的卫生技术人员。
3、房屋:
①建筑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
②每室必须独立并配备紫外线灯。
4、设备:应配备有基本设备及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它设备。
5、制定并张挂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
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制定防范、处理医疗事故的预案,并成册可用。
6、注册资金到位。
中医门诊部设置基本标准
中医门诊部设置基本标准中医门诊部是中医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医疗服务的窗口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门诊部的设置标准直接关系到中医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也关系到广大患者的健康和利益。
为了规范中医门诊部的设置,提高中医门诊部的服务质量,必须制定和实施中医门诊部设置的基本标准。
一、中医门诊部的基本功能。
中医门诊部是中医医院的门面,是中医医疗服务的重要窗口,其基本功能应包括,接诊患者,进行中医诊断,开具中医处方,进行中医治疗,开展中医保健指导等。
中医门诊部还应当开展中医健康教育、中医预防保健等服务。
二、中医门诊部的基本条件。
1. 人员条件,中医门诊部应当配备有中医医师和相应的中医辅助人员,其中中医医师应当具有相应的执业资格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2. 装备条件,中医门诊部应当配备有必要的中医诊疗设备和器材,如中医诊断仪器、中药熬制设备等。
3. 环境条件,中医门诊部应当具备良好的诊疗环境,包括整洁、明亮、通风、安静等。
4. 药品条件,中医门诊部应当配备有必要的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保证患者的用药需求。
5. 文献资料条件,中医门诊部应当具备有丰富的中医文献资料,方便医师进行诊疗和学术交流。
三、中医门诊部的服务标准。
1. 诊疗服务,中医门诊部应当按照规定的诊疗时间对患者进行诊疗服务,保证患者的诊疗需求。
2. 医疗质量,中医门诊部应当保证医疗质量,严格遵守中医临床诊疗规范,确保患者的诊疗效果。
3. 医疗安全,中医门诊部应当加强医疗安全管理,确保患者的医疗安全。
4. 医疗服务态度,中医门诊部应当做到服务热情、耐心细致,关心患者,尊重患者的意见和选择。
四、中医门诊部的管理标准。
1. 组织管理,中医门诊部应当建立健全的组织管理制度,明确各项工作任务和责任。
2. 财务管理,中医门诊部应当加强财务管理,规范收费标准,保证医疗服务的合理收费。
3. 资料管理,中医门诊部应当建立健全的医疗档案管理制度,妥善保存患者的医疗档案。
门诊部的设置标准[详]
门诊部、诊所基本标准门诊部综合门诊部一、科室设置㈠临床科室:至少设有5个临床科室。
急诊室、科、外科为必设科室,妇科、儿科、中医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预防保健科等为选设科室。
㈡医技科室必设药房、化验室、X光室、治疗室、处置室、观察室、消毒供应室。
根据开设的诊疗科目和工作需要,选设B超检查室、心电图检查室等相应的医技科室以及病案资料室。
增加辅助检查项目均需单设检查室(医学检验有统一安排的,可不做要求)(三)其他开展手术项目的需增设手术室、换药室、抢救室。
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留观室。
二、人员㈠至少有7名执业医师,必设科室至少各有一名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
㈡其它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具备以下条件的执业医师:1、具有五年以上同一执业围工作经历;2、具有与专科对应的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
㈢至少有8名注册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
㈣每个医技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相应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三、房屋建筑面积不少于600 平方米。
每室必须独立,各室设置要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其中各室使用面积如下:1、X光室不少于60平方米(包括放射检查、洗片室、放射诊断室等)。
2、观察室每个单元不少于16平方米。
3、手术区域不少于40 平方米,手术室(间)不少于20 平方米。
(根据设置手术间数,区域面积依级递增)。
4、各科专业诊室独立设置,每室不少于10 平方米。
5、消毒供应室、化验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不少于15 平方米。
6、各辅助检查科室(如心电图检查室等)不少于15 平方米。
㈣设口腔科的,每牙科综合治疗椅净使用面积不少于8平方米。
㈤公用面积不少于总使用面积的15%。
四、设备㈠基本设备诊桌、诊椅、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心电图机、B超诊断仪。
㈡科室设备X光室:X线机化验室:显微镜、尿常规分析仪、血球计数器、生化分析仪、血液粘度测定仪、恒温箱、电冰箱、紫外线消毒灯。
急诊室:氧气瓶、人工呼吸机、电动吸引器、气管插管、洗胃机、心脏体外起搏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机构设置审批许可2010—03-03申报条件ﻩ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得申报条件办理所需证件ﻩ1、医疗机构设置申请书;2、医疗机构设置可行性研究报告;3、医疗机构选址报告与建筑设计平面图。
办理流程1、申请人向济南市历城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提出申请,领取设置申请书;2、提交相关材料;3、符合受理条件予以受理,发给《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受理通知书》;4、审查;5、批准设置得发给《医疗机构设置批准书》;不批准设置得发给《设置医疗机构驳回通知书》。
收费标准不收费提交材料办理地点历城区卫生局业务科办理期限收到全部申请材料后30天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7:00咨询电话ﻩ88112854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门诊部基本标准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34451 更新时间:2007/10/11门诊部基本标准一、综合门诊部一、科室设置:(一) 临床科室:至少设有5个临床科室。
急诊室、内科、外科、为必设科室,妇(产)科、儿科、中医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预防保健科等为选设科室;(二) 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房、化验室、X光室、治疗室、处置室、消毒供应室、二、人员:(一)至少有5名医师,其中有1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得医师;(二) 每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医师;(三) 至少有5名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护师以上职称得护士;(四) 医技科室至少有1名相应专业得卫生技术人员。
三、房屋:(一) 建筑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二) 每室必须独立。
四、设备:(一) 基本设备:氧气瓶人工呼吸机电动吸引器气管插管洗胃机心电图机显微镜尿常规分析仪血球计数器生化分析仪血液粘度仪恒温箱电冰箱X光机紫外线灯高压灭菌设备B超药柜、转台、密集架、调剂台静脉切开包、气管切开包及规定得抢救药品(二)有与开展得诊疗科目相应得其她设备。
五、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得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六、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中医门诊部中医门诊部得中医药治疗率不得低于85%。
一、科室设置:(一) 临床科室:至少设有三个中医临床科室;(二) 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房、化验室、处置室等与门诊部功能相适应得医技科室。
二、人员:(一) 中医药人员占医药人员总数得比例不低于70%;(二) 至少有4名中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得中医师;(三) 至少有2名护士、1名中药士及相应得检验、放射等技术人员。
三、房屋:(一) 建筑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二) 每室必须独立。
四、设备:有基本设备与与开展得诊疗科目相应得设备及中医诊疗器具。
五、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得中医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六、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中西医结合门诊部一、科室设置:(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急诊室、内科、外科;(二) 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房、化验室、X光室、处置室、注射室、消毒供应室。
二、人员:(一)至少有3名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二年以上得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得中西医结合医师或中医师;(二)至少有5名护士;(三) 医技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相应专业得卫生技术人员、三、房屋:(一) 建筑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二) 每室必须独立。
四、设备:(一) 基本设备:氧气瓶电冰箱心电图机显微镜B超尿常规分析仪X光机血球计数器人工呼吸机紫外线消毒灯洗胃机药柜气管插管调剂台吸引器静脉切开包高压灭菌设备规定得各种抢救药品(二)有与开展得诊疗科目相应得其她设备。
五、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得中医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六、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民族医门诊部一、科室设置:设有三个以上民族医门诊科室。
设有民族药药房并具有民族药基本保管与炮制能力。
二、人员:至少有3名民族医医师、1名民族药药士与1名检验士、1名护士。
民族医药人员占人员总数得比例不低于70%。
三、房屋:(一) 建筑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二) 每室必须独立、四、设备:有基本设备与与开展得诊疗科目相应得设备及诊疗器具。
五、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得中医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六、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专科门诊部普通专科门诊部一、科室设置:(一) 至少设有1个一级科目或2个二级科目或4个以上二级科目以下得专业科室;(二)至少设有药房、化验室、X光室、处置室、治疗室、消毒供应室、二、人员:(一) 至少有5名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得医师;(二)每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医师;(三) 至少有5名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护师以上职称得护士;(四) 医技科室有具有士以上技术职称得相应得卫生技术人员。
三、房屋:(一)建筑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恒温箱电冰箱X光机药柜、转台、密集架、调剂台紫外线灯高压灭菌设备(二) 有与开展得诊疗科目相应得其她设备。
五、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得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六、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二、口腔门诊部一、牙椅:至少设有牙科治疗椅4台。
二、科室设置:不设分科。
能开展口腔内科、口腔外科与口腔修复科得大部分诊治工作,有条件得可分设专业组(室)。
有专人负责药剂、化验(检验中心有统一安排得可不要求)、放射、消毒供应等工作、三、人员:(一)每牙科治疗椅至少配备1.03名卫生技术人员;(二) 至少有2名口腔科医师,其中1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三) 牙科治疗椅超过4台得,每增设4台牙椅,至少增加1名口腔科医师;(四) 医生与护理人员之比不低于1:1。
四、房屋:(一) 每牙科治疗椅建筑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二) 诊室每牙科治疗椅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
五、设备:(一) 基本设备:电动吸引器显微镜X光牙片机银汞搅拌器光敏固化灯超声洁治器铸造机紫外线灯高压灭菌设备(二) 每牙椅单元设备:牙科治疗椅1台手术灯1个痰盂1个器械盘1个低速牙科切割装置1套医师座椅1个病历书写桌1张口腔检查器械1套配备中高速牙科切割装置不少于牙科治疗椅总数得1/2;(三) 有与开展得诊疗科目相应得其她设备。
六、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得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七、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三、整形外科门诊部一、科室设置:至少设有整形外科、观察室、手术室、药房、化验室、处置室、治疗室、消毒供应室。
二、人员:(一) 每台手术床至少配备2.7名卫生技术人员;(二)至少有5名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从事整形外科工作5年以上并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得整形外科医师;(三) 至少有5名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护师以上职称得护士。
三、房屋:(一) 建筑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二) 每室必须独立;(三) 手术室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在两台手术床得基础上,每增加1台手术床应增加手术室使用面积7平方米。
四、设备:(一) 基本设备:手术床2台与相应得成套整形外科手术器械吸引器显微镜电冰箱双极电凝器紫外线消毒灯高压灭菌设备(二) 有与开展得诊疗科目相应得其她设备。
五、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得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六、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四、医疗美容门诊部一、床位:至少设有美容床4张,手术床2台。
二、科室设置:(一) 临床科室:至少设有美容外科、皮肤科、物理治疗室、美容咨询室;(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房、化验室、手术室、治疗室、处置室、消毒供应室、三、人员:(一) 每台手术床至少配备2。
4名卫生技术人员;(二) 每张美容床至少配备1。
4名卫生技术人员;(三) 至少有5名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从事美容外科临床工作5年以上并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得医师与1名从事皮肤科临床工作5年以上得医师;(四) 至少有5名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护师以上职称得护士。
四、房屋:(一) 建筑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二) 每室必须独立;(三) 手术室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四) 诊室每美容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
五、设备:(一)基本设备:手术床2台与相应得成套美容外科手术器械离子喷雾器多功能美容仪皮肤磨削机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机吸引器电冰箱双极电凝器紫外线消毒灯高压灭菌设备(二) 有与开展得诊疗科目相应得其她设备。
六、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得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七、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甲级卫生所(室)标准及职责(1)设置标准①房屋设置:每个卫生所(室)医疗用房在3间以上。
诊断室、治疗室、药房、处置室、观察室四室分开。
—-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
——卫生所(室)治疗区应与生活区分设。
②人员:至少有一名以上乡村医生。
③设备:——基本设备: 诊查床、诊断桌椅、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出诊箱、身高体重计、接种包、药品柜、一次性各种规格注射器、有盖方盘、消毒缸、高压灭菌设备、污物桶、资料柜、健康教育宣传版——有与开展得诊疗科目相应得其她设备④药品:按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执行。
⑤有相关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得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2)甲级村卫生所(室)得基本职能承担公共卫生甲级村卫生所(室)得基本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