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知识点总结(更新)
上海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上海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eab1a1f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74.png)
上海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一、力学1.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速度的定义、速度的计算公式、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的计算公式;2.牛顿三定律: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的表达和应用;3.弹簧的压缩和拉伸:弹簧的本质、弹簧力的计算、胡克定律;4.力的分解和合成: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5.周期现象:周期的定义、频率的计算、周期与频率的关系;6.机械能守恒:势能和动能的定义、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7.斜面运动:斜面运动的特点、斜面运动的计算公式、应用;8.重力:重力的概念、重力的计算公式、重力的应用。
二、光学1.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2.光的成像:平面镜成像、球面镜成像;3.光的色散:光的折射偏差、光的色散原理;4.性质和应用:光的光谱、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光的偏振。
三、电学1.电流和电压:电流的定义、电压的定义、电阻的定义、电流和电压的关系;2.静电:静电荷、静电力、静电力的计算;3.电路: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和电压的计算、电功和电功率;4.磁学:磁感线、磁场强度的计算、磁感应强度的计算、电磁感应的原理和应用。
四、热学1.热量和温度:热量的定义、温度的定义、热平衡和热不平衡;2.热传导:热传导的规律、热传导的应用;3.热膨胀:热膨胀的原理、线热膨胀和体热膨胀的计算;4.状态方程:气体的状态方程、气体的压强、温度、体积之间的关系;5.相变:物质的凝固、熔化、汽化、凝聚过程。
五、力学1.动量和力的作用时间积:动量的定义、力的作用时间积的概念、动量守恒定律;2.势能和势能曲线:势能的定义、势能曲线的特点、势能的计算。
以上只是上海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的概览,并不能详尽地涵盖所有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上海中考跨学科知识点
![上海中考跨学科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b0a2ba6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4d.png)
上海中考跨学科知识点
1. 历史与地理:上海的历史与文化、上海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上海的城市规划与发展
2. 政治与法律: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的法律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 数学与物理:数学中的代数、几何、概率与统计等知识点、力学中的运动、力、能量、功等知识点
4. 化学与生物:化学中的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化学反应等知识点、生物中的细胞、遗传、生态等知识点
5. 语文与文学:上海地方文化、现代文学作品、文学常识与修辞手法等知识点
6. 英语与国际化:英语语法、词汇、阅读理解、听力等知识点、全球化、国际贸易等知识点。
- 1 -。
上海中考初三历史知识点
![上海中考初三历史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8cdfa43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aa.png)
上海中考初三历史知识点上海中考初三历史知识点涵盖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人物、文化发展以及政治经济变迁。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知识点:1. 中国史前时期:- 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
- 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重要文化遗址。
2. 夏、商、周:- 夏朝的建立和青铜器的制造。
- 商朝的甲骨文和青铜器文化。
- 西周的分封制和礼乐文化。
3.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 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 法家、道家等哲学思想的发展。
4. 秦汉时期:- 秦始皇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 汉朝的丝绸之路和对外交流。
- 汉武帝时期的文化繁荣和儒家思想的推广。
5.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的政治格局。
- 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发展。
- 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融合。
6. 隋唐五代:- 隋朝的大运河和科举制度。
- 唐朝的盛世和文化成就。
- 五代十国的动荡和地方割据。
7. 宋元明清:- 北宋的科技和经济繁荣。
- 元朝的蒙古帝国和对外征服。
- 明朝的海禁政策和郑和下西洋。
- 清朝的康乾盛世和民族融合。
8. 近现代史:- 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 抗日战争和新中国的成立。
9. 世界古代史:- 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的兴起和衰落。
- 基督教的产生和传播。
10. 世界近现代史:-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
-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11. 科学技术与文化:- 四大发明和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 欧洲的科学革命和现代科技的发展。
-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
12. 经济与政治制度:- 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比较。
-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特点。
- 民主政治和专制政治的异同。
这些知识点是上海中考历史科目的基础,学生需要对这些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和记忆,以便在考试中能够准确回答相关问题。
(上海)中考语文--知识点
![(上海)中考语文--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491cf10c281e53a5802ffcb.png)
一、说明方法及作用 1.举例子:举了什么例子,具体地说明了……
2.列数字:准确地说明了……
3.作比较:把什么和什么相比较,突出说明了……
一、论证方法及作用 1.举例论证:举了什么例子,有力地论证了……
2.对比论证:把…和…对比,有力地论证了……
3.引用论证:引用谁的话或名言,有力地论证了……
1.该段中心句
作用(位置) 2.前面的总结句
3.上下文
4.概括划线句
(作为什么论据,证明什么观点)
一、概括1.事情:背景(时间、地点)+人+事(经过、结果)
1.确定范围
2.参考示例进行概括
二、句式: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
2.破折号 1.解释说明
2.话题突然转变
3.声音延长
4.事项列举分承的各项之前
3.省略号 1.引文的省略
2.列举的省略
3.说话断断续续
语义的省略
①标题的作用 1.结构:铺垫、呼应、对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承上启下
2.内容:文章内容,人物品质心情感情,中心主旨
②句子的作用 1.结构:铺垫、呼应、对比,反衬、承上启下
2.内容:句子内容,人物品质心情感情,中心主旨
1.提一个观点 (我们要……)
2.结合文中事例 (比如文中…..)
3.联系生活实际论证 (在生活中……)。
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新
![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新](https://img.taocdn.com/s3/m/7aefe14d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18.png)
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新一、数与式1.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实数的近似数及其应用。
3.代数式:含有字母的算式。
4.代数式的化简、展开和因式分解。
5.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近似计算。
二、方程与不等式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应用。
2.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
3.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应用。
4.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应用。
三、函数1.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
2.线性函数的性质及图象。
3.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及其图象。
4.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
5.导数的概念及计算。
四、图形的性质1.点、线、面、角的概念。
2.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3.平行线与垂直线的性质。
4.同位角与内错角的性质。
5.平行四边形与特殊四边形的性质。
6.三角形的基本性质。
7.三角形的分类及其性质。
8.圆的相关概念及性质。
五、空间与图形运动1.空间坐标系的建立及应用。
2.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3.空间中的图形运动。
4.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等变换。
六、数据与统计1.统计中的基本概念。
2.统计中的图表和图形。
3.列数据的分组、统计和分析。
4.事件的概念与性质。
七、几何证明1.几何证明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2.证明方法的灵活运用。
3.利用已知条件论证结论的正确性。
4.聪明构造和直观推理的应用。
以上是上海中考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包含了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图形的性质、空间与图形运动、数据与统计以及几何证明等内容。
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中考数学考试。
上海中考知识点总结材料(更新)
![上海中考知识点总结材料(更新)](https://img.taocdn.com/s3/m/7ba255d65ef7ba0d4a733b6f.png)
考点一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知识点1.标题的含义。
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的两个方面来分析。
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标题的表层含义是夹竹桃凋谢,深层含义是爸爸的去世。
标题如果是比喻句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那么我们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
知识点2.标题的作用。
要了解标题的作用有哪些,教材的几篇课文:《羚羊木雕》——贯穿全文线索;《顶碗少年》——表明写作对象;《在埃及数骆驼》——关联主要情节;《生命的舞蹈》——象征或比喻;《秋天的怀念》——透露情感主旨。
归纳起来,作用有以下几类:(1)作为全文的线索;(2)突出主题,点明主旨;(3)造成悬念,引起读者关注;(4)反映作者情感;(5)概括了文章的主要情节;(6)一语双关。
知识点3.标题的好处与妙处。
这种题型实际上是上面两种题型的综合式。
从两个方面答题:1、标题的含义;(一般答深层含义)2、标题的作用。
知识点4.给文章取个合适的标题。
要给文章取一个合适的标题,不妨从标题的作用入手:(1)用点明文章中心思想的词语作题目:《为人发服务》《走向生活》;(2)用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个短语作题目:《草船借箭》《鲁滨逊漂流记》;(3)用贯穿全文的线索作题目:《灯光》;(4)用与文章内容密切相关的特定时间、地点作题目:《在仙台》《景阳冈》;(5)用文章所写的主要人物、事情、物品、地方的名字作题目:《詹天佑》《卖火柴的小女孩》《桂林山水》;此外,在拟题时一定要注意标题的特点,要紧扣文本,要言简意赅。
知识点5.为什么以此为标题。
要完成此类题目,必须在把握文章内容、主旨和情感的基础上,从标题的含义和作用两个方面来答。
考点二:概括主旨(重点、难点、高频考点)1、段落主旨:(人【主要人物】+事+结果)2、文章主旨:(记叙文六要素)答题模板:通过……事情,写了……内容,表达了……感情,揭示了……道理。
完整版)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梳理
![完整版)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0689205d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a1.png)
完整版)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梳理3)掌握整式的加减法、单项式的乘法和除法、多项式的乘法和除法,以及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乘除法和加减法等运算法则。
3.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掌握整式和分式的基本性质和运算法则,以及因式分解的方法。
难点是理解代数式的概念和文字语言与数学式子的转换,以及分式的加减法。
4.知识结构代数式整式单项式多项式加减法乘法除法因式分解分式约分通分乘除法加减法二、方程与不等式1.内容要目一元一次方程及其应用,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简单的分式方程和含有绝对值的方程。
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应用,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应用,简单的分式不等式和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2.基本要求1)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应用的方法,理解解方程的意义。
2)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的方法,理解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
3)掌握解简单的分式方程和含有绝对值的方程的方法,理解绝对值的概念和性质。
4)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应用的方法,理解不等式的意义。
5)掌握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应用的方法,理解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
6)掌握解简单的分式不等式和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方法,理解绝对值的概念和性质。
3.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和不等式的方法,以及含有绝对值的方程和不等式的解法。
难点是理解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和绝对值的概念和性质,以及运用它们解题的能力。
4.知识结构一元一次方程及应用一元二次方程及应用分式方程和含有绝对值的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应用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应用分式不等式和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本文介绍了数学中的几个重要概念和解法,包括二次根式、一次方程与不等式组、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代数方程。
其中,二次根式的性质包括最简和同类,以及分母有理化的方法。
在一次方程与不等式组中,主要包括概念、解法、性质和应用,例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不等式的解集和利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等。
在一元二次方程中,涉及到解法、根的判别式和应用,例如利用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和公式法解特殊的一元二次方程,以及利用判别式判断实数根的情况。
上海数学中考知识点
![上海数学中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ba4a94b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d2.png)
上海数学中考知识点数学中考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一次全面考查,对于上海的考生来说,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以下将为大家详细梳理上海数学中考的主要知识点。
一、数与代数1、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有理数的运算规则,如加减乘除、乘方等,要熟练掌握。
无理数如根号 2、π 等的概念和基本性质也要清楚。
实数的大小比较、绝对值、相反数等都是常见考点。
2、代数式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特别是幂的运算规则(同底数幂相乘、幂的乘方、积的乘方等)。
因式分解的方法,如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
分式的化简求值,要注意分母不能为零。
3、方程与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应用。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根的判别式,以及用配方法、公式法求解。
不等式的性质和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4、函数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包括斜率、截距的意义,以及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重点是其对称性和增减性。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是重点中的重点,包括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最值等,同时要能根据题目条件灵活运用配方法、公式法求函数解析式。
二、图形与几何1、三角形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如内角和定理、外角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SS、SAS、ASA、AAS、HL),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包括相似比的应用。
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2、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
3、圆圆的基本性质,如垂径定理、圆心角定理、圆周角定理。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相离、相切、相交),以及切线的性质和判定。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4、图形的变换平移、旋转、轴对称的性质和作图。
三、统计与概率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
2、数据的分析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和意义,方差的计算和意义,用于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上海中考英语知识点
![上海中考英语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8d8cdfc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0c.png)
上海中考英语知识点一、语法1.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常见时态的用法。
2.语态: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转换及用法。
3.句型转换:一般疑问句、否定句、祈使句、条件句等句型的转换。
4.并列和从属关系:并列连词及从属连词的使用。
5.名词性从句:宾语从句、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的结构和功能。
6.定语从句:关系词的用法及引导定语从句的关系词的选择。
7.状语从句:时间状语、条件状语、原因状语、目的状语、结果状语和方式状语从句的用法。
二、词汇1.同义词和近义词:根据上下文的意思选择同义词或近义词进行填空或选择题。
2.动词短语:常用的动词短语及其用法。
3.词性转换: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转换及用法。
4.习惯用语:一些常用的固定搭配和习惯用语的使用。
5.词汇辨析:根据词义辨析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三、阅读理解1.细节理解: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要求准确理解文意。
2.推理判断:根据短文中的线索进行推理判断。
3.阅读技巧:通过预测题目、查找关键词、注意修饰词等技巧快速定位答案。
4.文章结构:了解文章的结构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5.标题概括:根据短文内容选择合适的标题或进行概括。
四、写作1.书面表达:根据所给的提示和要求写出完整的句子或段落。
2.短文改错:对短文进行修改,包括语法、拼写、标点等方面的错误。
3.作文结构:组织语言,合理安排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
4.内容连贯:使用逻辑连接词和过渡词使文章内容有条理。
这些知识点是上海中考英语考试的重点,通过复习和练习可以提高应试能力。
不同的学校和教材可能会有些许差异,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同时需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和理解,要边读边记,并在课后进行巩固练习。
上海中考道法知识点归纳
![上海中考道法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83b1d56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70.png)
上海中考道法知识点归纳道法作为上海中考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法律基础、公民权利与义务、道德规范等。
以下是对上海中考道法知识点的归纳:法律基础1. 法律的定义: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
2. 法律的作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规范社会行为。
3. 法律的分类: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
4. 法律的效力: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公民权利与义务1.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权利是法律赋予公民的,可以自由行使的;义务是法律要求公民必须履行的。
2. 基本权利:人身自由、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教育权等。
3. 基本义务:遵守法律、维护国家安全、保护环境、纳税等。
道德规范1. 道德的定义:社会公认的行为准则,指导人们正确行为的规范。
2. 道德的作用:提升个人品质,促进社会和谐。
3. 基本道德规范: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公平正义、助人为乐等。
社会公德1. 社会公德的重要性: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
2.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遵守公共秩序、尊重公共财产、关爱弱势群体等。
家庭美德1. 家庭美德的重要性:是构建和谐家庭,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和支持的基础。
2. 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等。
个人品德1. 个人品德的重要性:是个人在社会中立足和发展的关键。
2. 个人品德的主要内容:诚实守信、勤奋学习、尊重他人、勇于创新等。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1. 法律与道德的联系:法律是道德的底线,道德是法律的补充。
2.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法律具有强制性,道德具有引导性。
法治与德治1. 法治的含义:依法治国,以法律规范社会行为。
2. 德治的含义:以道德引导人们的行为,促进社会和谐。
3. 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结束语:通过对上海中考道法知识点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出,法律与道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点的过程中,不仅要理解其理论内涵,更要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法律与道德规范,为成为有责任感、有道德感的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海初三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图
![上海初三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图](https://img.taocdn.com/s3/m/f1cdcb80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bb.png)
上海初三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图在初三语文学习阶段,学生需要掌握并理解大量的语文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包括语法、作文技巧、阅读理解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通过图表的形式,对上海初三语文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这些知识点。
一、语法知识点
1. 词法
- 词的构成:字、词、词组、短语、句子
- 词类划分: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数词、量词
- 词义辨析:近义词、反义词
2. 句法
- 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 句子结构: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
- 句子类型: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 句子衔接:连词的使用及其语义关系分析
3. 语篇分析
- 语法错误识别与改正
- 上下文推测词义
二、作文技巧知识点
1. 写作结构
- 开头段:引言、背景介绍
- 主体段:论证、例证、对比、批判
- 结尾段:总结、提出建议
2. 写作风格
- 语言的简练、准确、形象
- 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3. 写作注意
- 语法错误、标点符号的准确使用
- 文章结构合理、逻辑清晰
三、阅读理解知识点
1. 文本分析
- 文章主旨的把握
- 文章结构与段落关系
2. 词语理解
- 生词的意义推测
- 上下文中词语的解释
3. 阅读策略
- 扫读、略读、精读技巧
- 小标题、关键词的利用
- 题目解答技巧
以上是上海初三语文学习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深入学习和理解,学生可以提高语文水平,更好地应对语文考试。
希望本文的归纳总结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祝大家取得优异的成绩!。
上海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2024年
![上海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2024年](https://img.taocdn.com/s3/m/b252ca67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11.png)
上海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2024年哇塞!亲爱的同学们,今天咱们要来好好聊聊2024 年上海中考化学的知识点总结!这可太重要啦!第一,咱们先来说说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周期表那可是化学的基础呀!像氢、氧、碳这些常见元素,一定要搞得清清楚楚。
氢是宇宙中最常见的元素之一,氧对于生命来说至关重要,碳更是构成有机物的关键!还有各种化合物,像水、二氧化碳、氯化钠等等。
水是生命之源,大家都知道吧?那二氧化碳在温室效应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氯化钠不就是咱们吃的盐嘛,但是它在化学中的作用可不止调味这么简单哟!第二,化学反应这一块可不能忽视!什么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都得心里有数。
化合反应就像是几个小伙伴手拉手凑在一起变成新的小伙伴,分解反应呢,则是一个大伙伴分成几个小伙伴。
置换反应就更有趣啦,好比是一个小伙伴把另一个小伙伴挤走,自己占了位置。
而复分解反应呢,是小伙伴们交换位置,重新组合!第三,化学实验操作那也是重点中的重点!比如说制取氧气、氢气,实验步骤、注意事项都要牢记在心。
制取氧气的时候,要用什么装置?怎样收集?制取氢气的时候,又有哪些不同?还有那些化学仪器,像量筒、试管、酒精灯等等,都要知道怎么正确使用,不然实验可就要出岔子啦!第四,化学计算也很关键哟!有关化学式的计算,要能算出相对分子质量、元素质量比。
还有溶液的计算,溶质质量分数怎么算?这些可都不能马虎!第五,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也很紧密呢!比如说,为什么铁会生锈?怎样防止铁生锈?厨房里的醋和小苏打混合会产生什么现象?塑料、纤维这些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又有哪些?哎呀呀,2024 年上海中考化学的知识点可真是不少!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复习,多加练习,相信大家都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加油加油!。
上海中考物理知识点复习
![上海中考物理知识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96c83e0c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68.png)
上海中考物理知识点复习上海中考物理知识点复习一、物理定律、原理: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2、阿基米德原理3、光的发射定律4、欧姆定律5、焦耳定律6、能量守恒定律二、物理规律: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光的折射规律3、凸透镜成像规律4、两力平衡的条件和运用5、力和运动的关系6、液体压强特点7、物体浮沉条件 8、杠杆平衡条件 9、分子动理论10、做功与内能改变的规律 11、安培定则 12、电荷间的作用规律13、磁极间的作用规律 14、串、并联电路的电阻、电流、电压、电功、电功率、电热的分配规律三、应记住的常量:1、热: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体温计的量程:35℃~42℃分度值为0.1℃水的比热:C水=4.2103J/(kg.℃)2、速度:1m/s=3.6km/h声音在空气的传播速度:V=340m/s V固V液V气光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电磁波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3108m/s3、密度:水=人=103kg/m3 水冰铜铁铝1g/cm3=103kg/m3 1L=1dm3 1mL=1cm3g=9.8N/kg4、一个标准大气压:P0=1.01105Pa=76cm汞柱10m水柱5、元电荷的电量:1e=1.610-19C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蓄电池的电压:2V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照明电路的电压:220V 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我国交流电的周期是0.02s,频率是50Hz,每秒换向100次。
1度=1Kw.h=3.6106 J四、物理中的不变量: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跟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2、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跟物质的吸收的热量、质量、温度改变无关。
3、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跟燃料的燃烧情况、质量、放出热量的多少无关。
4、电阻:是导体的一种属性,它由电阻自身情况(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而跟所加的电压的大小,通过电流的大小无关。
上海中考物理基础知识点复习资料汇总
![上海中考物理基础知识点复习资料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398b0c3b2e3f5727a4e96231.png)
上海中考物理基础知识点复习资料汇总一、物理定律、原理: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2、阿基米德原理3、光的反射定律4、欧姆定律5、能量守恒定律二、物理规律: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光的折射规律3、凸透镜成像规律4、两力平衡的条件和运用5、力和运动的关系6、液体内部压强特点(规律)7、物体浮沉条件8、杠杆平衡条件9、分子动理论10、做功与内能改变的规律11、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12、电荷间的作用规律13、磁极间的作用规律14、串、并联电路的电阻、电流、电压、电功、电功率的分配规律三、应记住的常量:1、热: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 体温计的量程:35℃~42℃最小分度值为0.1℃,水的比热:C水=4.2×103J/(kg.℃)2、速度:1m/s=3.6km/h声音在空气的传播速度:V=340m/sV固>V液>V气光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电磁波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3×108m/s3、密度:ρ水=ρ人=103kg/m3ρ水>ρ冰ρ铜>ρ铁>ρ铝1g/cm3=103kg/m31L=1dm31mL=1cm3g=9.8N/kg4、一个标准大气压:P0=1.01×105Pa=76cm汞柱≈10m水柱5、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蓄电池的电压:2V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照明电路的电压:220V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我国交流电的周期是0.02s,频率是50Hz。
1度=1千瓦时=1Kw.h=3.6×106J四、物理中的不变量: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跟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2、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跟物质的吸收的热量、质量、温度改变无关。
3、电阻:是导体的一种属性,它由电阻自身情况(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而跟所加的电压的大小,通过电流的大小无关。
上海数学中考知识点
![上海数学中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db04c91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8f.png)
上海数学中考知识点上海数学中考知识点概述一、代数知识1. 整数与有理数- 整数: 正整数、负整数、零- 有理数: 分数、小数、比例-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绝对值与有理数的比较2. 代数表达式- 单项式与多项式- 代数式的加减运算- 代数式的乘除运算- 因式分解3. 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 方程与方程的解- 解一元一次方程- 不等式及其解集- 线性不等式的解法4. 二元一次方程组- 代入法与消元法- 方程组的解集- 线性方程组的应用问题二、几何知识1. 平面几何- 点、线、面的基本性质- 角的概念及分类- 三角形的性质- 四边形的性质- 圆的性质2. 空间几何- 空间图形的认识-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与体积计算 - 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3. 坐标几何- 平面直角坐标系- 点的坐标表示- 线段、射线、直线的方程- 距离公式与斜率概念三、数列与函数1. 数列-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 - 数列的实际应用2. 函数- 函数的概念与表示方法- 线性函数与二次函数- 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函数的应用问题四、概率与统计1. 概率- 随机事件的概率- 概率的计算- 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2. 统计-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统计量的概念与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 统计图表的绘制与解读五、解题技巧与策略1. 题目分析- 理解题意与要求- 提取关键信息2. 解题方法- 选择适当的解题途径- 运用数学公式与定理3. 答题规范- 答题的格式与步骤- 检查与验算六、历年真题分析1. 真题回顾- 分析历年中考数学试题- 归纳常见题型与考点2. 模拟练习- 根据真题进行模拟练习- 针对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上海数学中考知识点的概述,具体的学习与复习应结合教材和教师的指导进行。
同时,考生应关注最新的考试大纲和相关信息,以确保所学内容与考试要求相符。
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汇总(简洁版)
![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汇总(简洁版)](https://img.taocdn.com/s3/m/cfefd1ffec3a87c24128c458.png)
上海初中数学知识点汇总
第九章
解直角三角形
一、三角函数
1.定义:在Rt△ABC中,∠C=Rt∠,则sinA= ;cosA= ;tgA= ;ctgA= .
2.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0° 30° 45° 60° 90°
3.互余两角的三角函数关系:sin(90°-α)=cosα
4.三角函数值随角度变化的关系
5.查三角函数表
二、解直角三角形
1.定义:已知边和角(两个,其中必有一边)→所有未知的边和
角。
2.依据:①边的关系:
②角的关系:A+B=90°
③边角关系:三角函数的定义。
注意:尽量避免使用中间数据和除法。
三、对实际问题的
处理
1.俯、仰角
2.方位角、象限角
3.坡度
4.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都缺解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时,可用列方
程的办法解决。
★重点★解直角三角形
第十
章圆一、圆的基本性质
1.圆的定义(两种)
2.有关概念:弦、直径;弧、等弧、优弧、劣弧、半圆;弦心距;等
圆、同圆、同心圆。
3.“三点定圆”定理
4.垂径定理及其推论
5.“等对等”定理及其推论
6.与圆有关的角:
⑴圆心角定义(等对等定理)
⑵圆周角定义(圆周角定理,与圆心角的关系)
⑶弦切角定义(弦切角定理)
弦切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夹的弧的圆心角的度数的一半.
Welcome To 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上海初中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上海初中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0bddd49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e5.png)
上海初中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一、整数和有理数1.整数概念:正整数、负整数、0。
数轴图示。
2.整数的比较和大小关系。
3.整数的加减运算:同号相加、异号相减。
整数的运算性质。
4.有理数的概念:正有理数、负有理数、0。
5.有理数的比较和大小关系。
6.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二、代数表达式与证明1.代数表达式:由常数、变量和运算符组成的表达式。
2.代数式的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乘方。
3.代数式的化简和拓展。
4.方程与方程的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
三、平面图形与几何体1.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点、线、线段、直线、射线等。
2.角度的概念:锐角、直角、钝角、平角。
3.各种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
4.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角线互相平分。
5.直角梯形、矩形、正方形的性质。
6.圆的概念:圆心、半径、直径。
7.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
8.圆锥、圆柱、直角锥、直角柱的性质与计算。
四、函数与图像1.函数概念:自变量、因变量。
2.函数的性质:奇函数、偶函数、周期函数。
3.函数图像的绘制: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绝对值函数等。
五、数据与图表1.统计概念:数据、频数、频率、平均数。
2.统计图表的绘制与分析:折线图、柱状图、扇形图等。
六、几何运动1.直角坐标系:坐标、横坐标、纵坐标、坐标轴。
2.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等变换。
3.坐标变换与对称性。
七、概率与统计1.事件与概率:基本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
2.概率的计算:概率的加法原理、概率的乘法原理。
3.实际问题的概率计算。
4.统计的概念与方法:样本、总数、频数统计等。
总结:上海初中中考数学涵盖了整数和有理数、代数表达式与证明、平面图形与几何体、函数与图像、数据与图表、几何运动、概率与统计等多个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包括整数和有理数的运算、代数表达式的化简和扩展、平面图形和几何体的性质、函数的概念和图像的绘制、统计的概念和方法等。
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律,提高解题能力和数学思维。
上海中考名著知识点
![上海中考名著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cc981ad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63.png)
上海中考名著知识点一、《西游记》1、作者: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2、主要内容:本书以孙悟空出世跟随菩提祖师学艺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3、人物形象:(1)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忠诚、嫉恶如仇,在民间文化中代表了机智、勇敢。
(2)猪八戒:性格温和,憨厚单纯,力气大,但又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宜,贪图女色。
(3)沙僧:忠厚诚恳,任劳任怨,正直无私,但有些木讷,缺乏个性。
(4)唐僧:品行端正,但有时贤愚不分,好坏不辨。
4、艺术特色:(1)塑造的人物形象既有个性,又有共性;既有魔气,又有人气;既有动物性,又有植物性。
(2)巧妙地将取经之路置于一个具有惊险的山水环境之中,以游戏笔墨折服玩弄八方妖邪。
(3)将降妖伏怪作为劳作关津来描写,同时对降妖伏怪给以无情的嘲弄。
(4)文本中的幻想具有民间文学的浪漫色彩。
二、《骆驼祥子》1、作者:老舍,现代作家。
2、主要内容:这部小说通过一个旧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描绘了旧社会如何把一个正直、好强、善良、自食其力的洋车夫从肉体到灵魂加以毁灭的过程。
3、人物形象:(1)祥子: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凭自己的努力挣来了第一辆车。
(2)虎妞:大胆、豪爽、刚强、直爽泼辣、有追求幸福的本能。
(3)刘四爷:残忍霸道、自私自利的小私有者。
4、艺术特色:(1)作品运用了地道的北京话,使语言充满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2)作品所描绘的人物生活图景是民俗风情的展示。
(3)作品的结构安排十分精妙严谨。
(4)作品的语言准确生动富有感情色彩。
三、《海底两万里》1、作者:儒勒·凡尔纳,法国著名科幻作家。
2、主要内容: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3、人物形象:(1)阿龙纳斯:博物学家,博古通今,乘潜艇在水下航行,使他饱览了海洋里的各种动植物。
上海中考知识点总结(更新)
![上海中考知识点总结(更新)](https://img.taocdn.com/s3/m/1a4054dcfe4733687e21aaf6.png)
考点一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知识点1.标题的含义。
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的两个方面来分析。
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标题的表层含义是夹竹桃凋谢,深层含义是爸爸的去世。
标题如果是比喻句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那么我们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
知识点2.标题的作用。
要了解标题的作用有哪些,教材的几篇课文:《羚羊木雕》——贯穿全文线索;《顶碗少年》——表明写作对象;《在埃及数骆驼》——关联主要情节;《生命的舞蹈》——象征或比喻;《秋天的怀念》——透露情感主旨。
归纳起来,作用有以下几类:(1)作为全文的线索;(2)突出主题,点明主旨;(3)造成悬念,引起读者关注;(4)反映作者情感;(5)概括了文章的主要情节;(6)一语双关。
知识点3.标题的好处与妙处。
这种题型实际上是上面两种题型的综合式。
从两个方面答题:1、标题的含义;(一般答深层含义)2、标题的作用。
知识点4.给文章取个合适的标题。
要给文章取一个合适的标题,不妨从标题的作用入手:(1)用点明文章中心思想的词语作题目:《为人发服务》《走向生活》;(2)用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个短语作题目:《草船借箭》《鲁滨逊漂流记》;(3)用贯穿全文的线索作题目:《灯光》;(4)用与文章内容密切相关的特定时间、地点作题目:《在仙台》《景阳冈》;(5)用文章所写的主要人物、事情、物品、地方的名字作题目:《詹天佑》《卖火柴的小女孩》《桂林山水》;此外,在拟题时一定要注意标题的特点,要紧扣文本,要言简意赅。
知识点5.为什么以此为标题。
要完成此类题目,必须在把握文章内容、主旨和情感的基础上,从标题的含义和作用两个方面来答。
考点二:概括主旨(重点、难点、高频考点)1、段落主旨:(人【主要人物】+事+结果)2、文章主旨:(记叙文六要素)答题模板:通过……事情,写了……内容,表达了……感情,揭示了……道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一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知识点1.标题的含义。
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的两个方面来分析。
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标题的表层含义是夹竹桃凋谢,深层含义是爸爸的去世。
标题如果是比喻句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那么我们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
知识点2.标题的作用。
要了解标题的作用有哪些,教材的几篇课文:《羚羊木雕》——贯穿全文线索;《顶碗少年》——表明写作对象;《在埃及数骆驼》——关联主要情节;《生命的舞蹈》——象征或比喻;《秋天的怀念》——透露情感主旨。
归纳起来,作用有以下几类:(1)作为全文的线索;(2)突出主题,点明主旨;(3)造成悬念,引起读者关注;(4)反映作者情感;(5)概括了文章的主要情节;(6)一语双关。
知识点3.标题的好处与妙处。
这种题型实际上是上面两种题型的综合式。
从两个方面答题:1、标题的含义;(一般答深层含义)2、标题的作用。
知识点4.给文章取个合适的标题。
要给文章取一个合适的标题,不妨从标题的作用入手:(1)用点明文章中心思想的词语作题目:《为人发服务》《走向生活》;(2)用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个短语作题目:《草船借箭》《鲁滨逊漂流记》;(3)用贯穿全文的线索作题目:《灯光》;(4)用与文章内容密切相关的特定时间、地点作题目:《在仙台》《景阳冈》;(5)用文章所写的主要人物、事情、物品、地方的名字作题目:《詹天佑》《卖火柴的小女孩》《桂林山水》;此外,在拟题时一定要注意标题的特点,要紧扣文本,要言简意赅。
知识点5.为什么以此为标题。
要完成此类题目,必须在把握文章内容、主旨和情感的基础上,从标题的含义和作用两个方面来答。
考点二:概括主旨(重点、难点、高频考点)1、段落主旨:(人【主要人物】+事+结果)2、文章主旨:(记叙文六要素)答题模板:通过……事情,写了……内容,表达了……感情,揭示了……道理。
3、填空形式的概括主旨:(要点:与所给出内容形式一致、语法一致)考点三句子、段落的含义和作用,为下文做铺垫]、承上启下】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深化主旨,首尾呼应【首尾相同,首尾相似,原因结果】1、句子的含义和作用含义:表层(记述事件)深层(表达感情,塑造人物形象)作用:内容上,修辞(表达效果)。
例如问:原句、改句哪个好?原句有什么好处?等句式(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反问、设问是修辞,不是句式】,祈使句,倒装句【强调】)符号(省略号:省略内容,说话断断续续,思考时间长引号:引用内容,特殊含义,反语破折号:声音延长,解释)描写(人物描写:语言、动作、肖像【外貌、神态】、对比、衬托、心理景物描写:交代人物背景,渲染气氛,衬托,为下文铺垫,呼应)结构上,句子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才有结构上的作用:第一,句子单独成段;第二,句子处于特殊位置。
2、段落含义:表层(记述事件)深层(表达感情,塑造人物形象)作用:内容(围绕中心)结构:开头,引出下文,总领全文,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倒叙】,首尾呼应中间,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开启下文[引出下文考点四记叙顺序及其作用考点五:词语的含义和作用1、词语的含义:(事件+概括)2、词语的作用:修辞(常考的六种修辞)反语(词语的感情色彩及效果)性质3、指示代词考点六 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比喻:生动形象 拟人:生动形象 夸张:突出强调排比:增强语势,突出强调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吸引读者 反问:加强语气,强调考点七 人物描写方法和环境描写方法及其作用肖像地位、经历(遭遇)语言人物描写 动作心理1、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环境、背景等。
2、渲染气氛。
3、烘托人物心情。
自然环境 4、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环境描写 5、突出主旨。
6、为下文做铺垫。
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社会环境 人物的身份、地位考点八 表达方式表达方式 记叙:记叙顺序(略)人称,第一人称,亲切、真实 第二人称,直接 第三人称,客观 说明 议论 抒情 描写议论抒情句,升华主题,点明主旨的作用(一般用于文章结尾)议论文知识点总结1、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点: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证明)论据: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论证: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2、议论文的分类:立论和驳论(论证方式)3、议论文的结构:基本结构:引论——开头部分,提出问题。
本论——主体部分,分析问题。
结论——结尾部分,解决问题。
论证结构: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总分分总总分总4、论证的方法: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5、议论文的语言:准确、严密(一)论点——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1、论点的引入:(1)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2)针对现象提出问题,再提出中心论点(3)根据亲身经历的某个生活事例提出论点(4)从故事中引出问题,再提出论点(5)用某种方法提出中心论点。
比如,比喻、对比等等2、论点的表述形式:往往是一个表肯定的判断句,它必须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复句。
如:“……是……”;“我们要/应该……”【题型】1、归纳和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或分论点2、补出中心论点或分论点【方法和步骤】1、注意论点的一般位置。
1)看标题(论点式、论题式)2)看开头(不仅第一段,中心句)3)看结尾(扣中心,点中心)分论点:段落的首尾句(比较概念大小)2、审查论题。
(找作为论点的关键词)明确文章论题→论题中作者的看法、主张是?3、通过论据来反推论点。
看文中所运用的事实或道理论据用来证明什么,尤其要抓住作者对论据所阐述的话。
4、注意文中的标志性词语。
(如“可见”“由此可知”“我认为”“因此”“这个道理”“应该、应当”“我们要”“依我之见”等)5、分析分论点,找到中心论点。
(总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统领所述的关系)(二)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
1、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②道理论据2、论据的作用:证明中心论点、分论点、论证过程中的某一论述引用作用【题型】1、概括论据技巧:必须包含两要素:人物+事情(与论点相关)+结果2、补充论据技巧:(1)基本要求:a、要典型;b、要真实;c、要与论点一致;d、要简洁概括。
(2)格式:人物(谁)+事例(与论点相关)+简短评也可模仿原文的事例格式来写3、论据还原(放回原文的什么位置及理由)4、论据的作用(举…的事例,阐明了…)事实论据理论论据(引用作用)5、论据的典型性、全面性(三)理清论证过程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题型】论证要严密、具有说服力。
1、全文结构的划分2、对重点语段的层次划分3、分析过渡句或起始句、结尾句的作用4、段落能否调换位置(A:古今中外B:逻辑、递进、转折、因果)答题技巧:本段论证了……分论点,它在开头、中间、结尾的作用段落作用:开头段(并非仅指第一段)作为……的论据,提出论点,提出论题,吸引读者中间段承上启下形成……关系结尾段(并非仅指最后一段)总结,呼应,补充,辩证(四)议论文的语言1、议论文语言风格——概括性、严密性。
好的议论文,不仅能以理服人,而且能以情动人,具有强烈的感性色彩。
其中的语言饱含感情,掷地有声。
2、阅读议论文,就要抓住这些关键性句子中的关键性词语,反复琢磨。
详讲:1)修饰语、限制语的运用。
2)复句的运用。
(并列、递进、因果、条件、假设、转折)略讲:3)语序的安排。
(逻辑关系)(五)论证方法论证方法的作用:作用二个要点。
具体如下:1、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正面,反面)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3、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
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说明文:一、【中考考点】:说明文的类型1、【知识要点】:从说明对象的角度划分:①事物说明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为具体事物的说明文;(时间、空间)如:门是什么②事理说明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为抽象事理的说明文。
(逻辑)如:门为什么可以挡风2、【常见题型】:①、请说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②、本文的说明文类型是什么?二、【中考考点】:说明文的说明顺序1、【知识要点】: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①分类及作用②怎么判断(看说明文分类;时间词、方位词、找原因)(1)时间顺序的语言标志是表时间的词语,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如: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程序顺序。
(2)空间顺序的的语言标志是表方位的词,如: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远到近等等,也可反过来。
(3)逻辑顺序是以思维的规律为序,如:主要—次要、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为什么文章是逻辑顺序?内容由××到××的顺序展示对象的××特点,符合人们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
2、【常见题型】:①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
)②、选文的A段和B段能够调换顺序?为什么?【答题格式】:不能调换: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
三、【中考考点】:说明文的说明结构1、【知识要点】: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总分,分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
2、【常见题型】:①本文的说明结构属于×××结构。
【答题技巧】: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四、【中考考点】: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作用1、【知识要点】:主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列图表。
2、【常见题型】:①、选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举例子】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列数字】科学、具体、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