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学》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次考试共四种题型: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应用题

填空题:(举例如:)(每空1分,共10分)

1.语用学源于哲学家对语言的探索。“语用学”这一术语是由美国哲学家(莫里斯)于1938年首先提出的。

2. 1977年,(《语用学杂志》)在荷兰正式出版发行,“语用学成为语言学的一门独立新兴学科”最终得到认可。

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

•语用学:研究在不同语境中话语意义的恰当地表达和准确地理解,寻找并确立使话语意义得以恰当地表达和准确地理解的基本原则和准则。

•语境:语境是人们运用自然语言进行言语交际的言语环境。语境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观因素。

•指示词语:指示词语就是表示指示信息的词语。?

•隐性施为句: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实际上更经常使用一些不那么明确、不那么特定的语言手段来实施某种行为。

•优选结构:相邻对中所有可能跟始发语配对的应答语并不具有同等地位,有一组优选结构在起作用,即各种可能的应答语中至少有一类是“合意的”(即听话人的应答能满足说话人发话的期待),有一类是“不合意的”(即听话人的应答不是说话人所期待的)。

•预示序列:说话人在以言行事之前用以探听虚实的一类话语。说话人使用这类话语的主要动机是考察有无向听话人实施某一言语行为的可能性,即说话人实施某一言语行为能否从听话人那里得到“期待的”反应。

•会话含义:格赖斯将会话含义分为两类:一般性会话含义和特殊性会话含义。一般性会话含义:不需要特殊语境就能推导出来的含义。特殊性会话含义:需要依赖特殊语境才能推导出来的含义。?

•直接言语行为:字面意义和说话意图相吻合,也就是句子的结构和功能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

•间接言语行为:人们是通过间接的表达方式实现说话的意图,也可以说句子的结构和功能之间存在着间接的关系

•分支系列:一种打断某话轮的系列,常由一个相邻对或者“疑问+澄清+结束语”单个话轮的组合形式充当,后者的作用在于提请说话者修正或者重复他正在说的话语。

•预设触发语:有些词,它直接联系的词语或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着话语的预设,这些词叫预设触发词?

•话轮:会话局部结构中的最小单位,它指一个说话者在会话过程中从开始说话起直到停止说话或者被别人打断、替代为止所说出的一席话。

•话轮对:由不同的交际者各自所说的两个或多个话轮交替组合构成的一个引答结构。最典型的话轮对是相邻对,它是会话局部结构的基本单位。

简答题:(每个10分,共30分)

1.简述语境的类别。(幻灯片22)

语境可分为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民族文化传统语境。其中上下文语境又分为口语和书面语;情景语境包括时间、地点、话题、场合、交际参与者(身份、职业、思想、教养、心态);民族文化传统语境包括历史文化背景、社会规范和习俗以及价值观。

2.简述指示词语的分类。(幻38)

指示词语传统分为人称指示、时间指示、地点指示,后又增加语篇指示和社交指示两种。?

3.简述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幻109)

塞尔将间接言语行为分为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

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通过使用一定的规约手段来实现的,依据施事行为的构成规则即合适条件可给以解释,听话人是根据语句的字面之力,按照使用的规约习惯推断出言外之力或说话人的交际意图。

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没有明显的句法标记,要给以充分的解释,听话人必须联系语境依据说话双方共有的知识、言语行为理论和某些会话原则才能推断出言外之力或说话人的交际意图。

4.简述格赖斯会话原则的四准则。(幻49)

1.量的准则:指所提供的信息的量。1)按交谈目的的需要提供足量的信息。

2)不要提供比需要更多的信息。

2.质的准则:所说的话力求真实。1)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

2)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3. 相关准则:在关系范畴下,只提出一个准则,即所说的话是相关的。

4. 方式准则:清楚明白地说出要说的话。1)避免晦涩;2)避免歧义;

3)简练;4)有条理。

5.简述奥斯汀的言语行为三分说。(幻104)

述事行为:说出合乎语言习惯的有意义的话语;其功能是“以言指事”

行事行为:在特定的语境中赋予有意义的话语一种“言语行为力量”,即语力;

其功能是“以言行事”

成事行为:说话行为或施事行为在听者身上所产生的某种效果。“以言成事”

6.简述相邻对的特征。(幻121)

相邻对指一前一后两轮话,这两轮话的特征:

A、由两个话轮组成;

B、它们先后相邻;

C、由两个交际者分别说出;

D、先说的话轮是始发语,后说的话轮是应答语;

E、引发语和应答语有一定的配合关系,形成相应的配合类型。始发语要有特

定的应答语相匹配。

有一条规则支配相邻对:在说出相邻对的始发语后,该说话人必须停止说话,下一个说话人此时必须说出这个相邻对的应答语。

7.简述预示序列的基本类型。(幻140)

1、邀请预示序列:说话人的发话是探听有无向听话人发出邀请的可能性。听话

人理解说话人发的话是个邀请预示序列,因此,听话人的回答必定尽量跟说话人接着可能发出的邀请相协调。

2、请求预示序列:说话人想凭借它来探听即将发出的请求能否得到“合意的”

反应(不被听话人拒绝)。

3、宣告预示序列:由两轮互相交迭的相邻对组成,第一轮相邻对的应答语跟第

二轮相邻对的始发语重合为一轮话。

8.简述会话含义的特征。(幻58)

1.可消除性:如果在原初的某一话语上附加上某些前提,某种会话含义就会被

取消。

2.不可分离性:同义词语替换不会使会话含义产生变化。这是因为会话含义依附

于所说话的语义内容,不依附于语言形式。在等义或近义的前提下,改变话语的形式,不会改变话语在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

3.可推导性:听话人根据话语的字面意义,结合说话人是否遵守合作原则,

就可以推导出他所说话语的隐含意义。

4.非规约性:即会话含义和字面意义无固定的联系,它必须由推导而获得。

5.不确定性:在字面意义上看无歧义的话在不同的使用场合可能产生不同的会

话意义。

9.简述预设触发语的含义及种类。(幻87)

定义:?

A、动词性预设触发语

B、副词性预设触发语

C、代词性预设触发语

D、修饰性、限定性预设触发语

10.简述话轮对的四种主要形式。(幻123)

1.顺接:话轮对的常见延续形式是一个个相邻对按时间顺序衔接,可称为顺接。

2.转接:话轮对的另一种常见的延续形式是答话者在回答之后又转而成为主动

的说话者,说出引发语,使原先的主动方成为被动方。

3.递加:如果话轮由陈述句构成,则应答语和引发语常常融为一体。这时候除

去第一个说话者所说的是引发语外,底下的每一个话轮都可以一身两任:既是应答语,又是引发语。

4.内包:一般认为相邻对是会话结构的一种基本单位。但是,话轮对本身可以

复杂化,其基本形式是一个插入序列插入了原本可以相邻的话轮对中间,使它分为两个遥相呼应的部分。如在一问一答之间插入另一个一问一答。11.简述礼貌原则及其次准则。(幻71)

得体准则,即不通过说话去麻烦或损害他人,应该反其道行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