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新-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公开课)

合集下载

弘扬民族精神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

弘扬民族精神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

弘扬民族精神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弘扬民族精神公开课教案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授课者:江利梅【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 了解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丰富与发展。

分析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探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2、能力目标:增强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增强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教学难点】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孕育和积淀了雄厚的精神力量。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二、讲授新课:探究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1、深深根植于绵延数千年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是否是一成不变的呢?为什么?明确:① 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②文化继承、发展和创新的目的是要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2、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分别在革命时期、建设和改革时期是如何发展的呢?明确:①新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②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被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如: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等3、从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所体现出来的新的内容,我们可以概括出,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哪些特性?民族性、时代性、先进性探究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因重要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和根本;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民族之魂。

2018年版思修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教案

2018年版思修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教案

2018年版思修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教案授课内容:课程导⼊—理性爱国钓鱼岛事件回顾:钓鱼岛是钓鱼岛列屿的主岛,位于台湾东北外海,战略位置重要,资源丰富。

甲午中⽇战争之后,钓鱼岛被⽇本从清政府⼿中抢了去,1945年⽇本战败后,钓鱼岛由美国监管,1972年美国⼜将钓鱼岛移交给⽇本。

此后,钓鱼岛风波就⼀浪⾼过⼀浪,成为中美⽇及台湾所关注的焦点。

爱国——该如何表达?⽇本政府及某些右翼分⼦对待钓鱼岛的态度,激起了中国⼈的强烈愤慨,很多年轻⼈通过各种⽅式表达了不满。

14年8⽉19⽇上午,北京、济南、青岛、⼴州、深圳、太原、杭州等中国10多个城市均有规模不⼀的群众聚集、游⾏,⾼喊抵制⽇货的⼝号,抗议⽇本右翼分⼦当天⾮法登上中国的钓鱼岛。

爱国——该如何表达?西安9〃15“打砸抢烧”中华⼈民共和国刑法第⼆百七⼗五条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数额巨⼤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爱国主义作为⼀种思想理论和主张,是⼈们忠诚、热爱、报效祖国的⼀种集思想、情感、意志为⼀体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调节个⼈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价值规范和法律规范;是在⼈类进程中形成、发展和巩固起来的⼀种团结、凝聚国家、民族,推动历史发展的强⼤精神⼒量,是民族精神的核⼼。

爱国主义是中化地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精神动⼒。

机关报形势下爱国主义有了新的内涵。

继承爱国主义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做⼀个⾃觉的、忠诚的爱国者是对当代中国⼤学⽣的基本要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的民族精神和以改⾰创新为核⼼的时代精神。

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起的精神纽带,改⾰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量。

⼤学⽣要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最根本的是要努⼒做忠诚的爱国者和勇于创新的实践者。

弘扬中国精神通用课件

弘扬中国精神通用课件

华为
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通信技术企业,凭借自主创新和艰苦 奋斗的精神,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体现了中国 精神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比亚迪
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佼佼者,致力于环保技术的 研发和应用,体现了中国精神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追求和 担当。
THANKS
感谢观看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精神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以更好地适应时 代需求和社会发展。
中国精神的发展前景
未来中国精神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贡献。
06
案例分析
历史人物案例
总结词
孔子
通过历史人物的事迹,展示中国精神的传 承和发展。
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强调仁爱 、忠诚、礼仪和智慧,对中国文化和精神 产生了深远影响。
北京奥运会
北京奥运会是中国向世界展示 自身精神风貌的重要舞台,体 现了开放、包容、自信的中国 精神。
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政策是中国政府致力 于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 实践,体现了中国精神的民生
情怀。
成功企业案例
总结词
通过成功企业的发展历程,展示中国精神的创新和奋斗精 神。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从一个创业公司发展成为全球电商巨头,其成功 的背后是敢于冒险、勇于创新的创业精神,是中国精神在 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实践。
注重实践与体验
学校应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 体验和感悟中国精神。
社会教育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营造尊 重中华文化、弘扬中国精神的良好社 会氛围。
政府应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 极参与弘扬中国精神的相关活动,形 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局面。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公开课) PPT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公开课) PPT


中华文化 征
集 中 表 现
源远流长 历程: 见证:汉字、史书典籍
原因
包容性: 内容、意义
原因


博大精深
独特性 区域性 民族性
中华民 是什么:基本内涵(核心、主题) 族精神
为什么:弘扬和培育必要性、重要性




要 求







“环顾世界的沉思”
探究1:结合课本81页材料一、材料二 思考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 发展。
(2)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增强,提高 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3)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有利于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使整个中华民族始终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对于:维护国家统 一和民族团结,激励中华儿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伟 大复兴而奋斗具有重要意义。
(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易误易混辨析
1. 认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仅得益于汉字和史 学典籍的延续。
2. 认为弘扬民族精神会影响经济建设。 3. 认为民族不同,民族文化就没有共同之处。 4. 认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会导致狭隘的民
族主义。 5. 认为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是矛盾的。 6. 认为中华民族精神是一成不变的。
课堂练习
1、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给我们的启示 是( ) A 摒弃一切传统思想的束缚,建立起全新的民族精神体系 B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展示中华民族精 神的全新面貌 C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民族精神 D 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是中华民族之魂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课件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课件
1.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蔑视、 鄙视、进一步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 产主义教条。替他们制造对色情的兴趣和机会,进而鼓 励他们进行性的滥交。让他们不以肤浅、虚荣为羞耻。 一定要毁掉他们强调过的刻苦耐劳精神。
2.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宣传工作,包括电影、书籍、 电视、无线电波……核心是宗教传布。只要他们向往我 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 一半。
②增是不强断综提合高国我力国③国弘际竞扬争和力培的育要民求族精神是
我国当前的中心任务④民族精神是综合 ③国是力坚持的社基会础主,义是道综路合的需国要力的最重要因素
(A3、)中①华②民族精神的作用 C、①④
B、③④ D、②③
美国中央情报局关于对付中国的《十条戒令》
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其极机密的《行事手册》中,关于对付中 国的部分最初撰写于1951年,以后曾经修改多次,至今共成十 项,内部代号称为《十条戒令》,其内容如下:
◇识记 :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理解: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意义
◇分析:结合当今世界思想文化发展的实际及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分析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 族精神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2、能力目标
联系历史和现实,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及透过 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提高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和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 自豪感和自信心,为中华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贡献 自己的力量
课堂总结
弘 形成发展

作用(民族之魂)

培 为什么弘扬 重要任务
育 中 华 民 族 如何弘扬 精 神
重要性(综合素质、国际竞争力、 社会主义道路)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课件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课件

美国中央情报局关于对付中国的《十条戒令》

1.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蔑视、 鄙视、进一步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 产主义教条。替他们制造对色情的兴趣和机会,进而鼓 励他们进行性的滥交。让他们不以肤浅、虚荣为羞耻。 一定要毁掉他们强调过的刻苦耐劳精神。 2.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宣传工作,包括电影、书籍、 电视、无线电波……核心是宗教传布。只要他们向往我 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 一半。 3.一定要把他们的青年的注意力从他们以政府为中心的 传统引开来。让他们的头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籍、 享乐、游戏、犯罪性的电影,以及宗教迷信。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集 中 体 现 为
组 成
民族精神
有 利
现代化建设、社会进步
观点一:经济建设是所 有工作的中心,弘扬民 族精神是可有可无的。 观点二:弘扬民族精神 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综 合国力的提高。弘扬民 族精神是十分必要的。
你赞成哪种观点, 阐述你的观点?
2、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
(2)是不断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自主学习
• 1、中华民族精神是上个动态过程,还是一个静态 过程? • 2、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有哪 些呢? • 3、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 4、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重要性、要求是什 么? • 5、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应该怎么做?
2、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有哪些呢?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集 中 体 现
党领导人 建设 民奋斗的 历程中
改革
革命
丰富 中华民

2018年最新-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公开课)

2018年最新-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公开课)
于胜利。 2021/2/4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 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 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 雄主义;重于求实,独 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 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
体主义。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解放思想、实事求
是的思想路线;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
本宗旨;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6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2021/2/4
31
课堂练习
1、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给我们的启示 是( )
A 摒弃一切传统思想的束缚,建立起全新的民族精B神体系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需要。
2021/2/4
21
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重点)
精神纽带、精神支柱、精神动力
1.重要性
民族之魂
2.地位 体现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永远的精神火炬
3.必要性
一背景+三要求
提高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严”的求实精神。胸
怀全局、为国分忧的
奉献精神。
8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载人航天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
抗洪精神
主要内涵是: “特 别能吃苦、特别能 战斗、特别能攻关 、特别能奉献”的 载人航天精神。
2021/2/4
主要内涵是“万众 一心,众志成城, 不畏艰险,百折不 挠,以人为民族性
中华民 是什么:基本内涵(核心、主题) 族精神
为什么:弘扬和培育必要性、重要性
2021/2/4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ppt课件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ppt课件

(时代性) 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民族精神

扬 中 华 民
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必然要求 永远高擎中
华民族的精(—— 必要性) 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族 神火炬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本质 共同续写民族精神
的新篇章
做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18
课堂练习
1.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期有新的时代内容:如
④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 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16
误区集锦:
1、中华民族精神永恒不变 2、民族精神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基础 3、民族精神决定着综合国力的强弱 4、弘扬民族精神必须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
17
课文小结
民族精神是变化发展的 薪火相传, 越燃越旺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精神
思考: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么要 弘扬和培育民族 精神?
11
二、高擎中华民族精神的火炬 ➢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1)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P79末段)
思考:为什么这么说呢?
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 和集中体现;高昂奋进的民族精神能产生巨 大的能量,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12
二、高擎中华民族精神的火炬 ➢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思考:为什么这么说呢?
西透化 ,:灌进输西行西方文方化的敌渗价对势力不愿意看到中国分 对化 势的:力发培,植搞展内分壮部裂敌、大, 值不观念断、对生活我方国式,实施西化、分化。面闹对独这立,种制挑造动战乱,。 要 使向抵往人西们制方崇外社洋会媚来制外腐度,。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弘扬和培育民族 精神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_公开课_优秀课件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_公开课_优秀课件

三鹿奶粉:免检产品添加 三聚氰胺导致婴幼儿结石
从文化的角度,这说明我国某些公民的素质存在什 ①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 么情况?可以通过什么办法提高? 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二) 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
——必要性
1、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民 族 的 发 展
不仅取决于
经济、科技发展水平 (物质)
(如何继承和发扬?)
第三: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如何正确对待?)
第四: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3)根据上述材料,思考我们当前 应该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①要发挥 "主心骨"的作用,即充分发挥毛泽东思
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现代 化建设中的指导作用。有了“主心骨”,才有了 民族精神之魂,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 神支柱。

④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既要弘扬以爱国主
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 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既不移根基 又丰富发展。
注意: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民族精神核心:爱国主义 时代精神核心:改革创新
关系:(1)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
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2)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 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 (3)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 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11、中科院院士杨叔子说:“一个国家,一个民 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先进技术,一打就垮。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传统,没有民 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据此回答12~13题。 12.“一打就垮”和“不打自垮”都说明了 ( ) A.必须提高国家的安全实力 B.必须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C.必须提高国家的科技水平 D.必须提高国家的文化竞争力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精选3篇)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精选3篇)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精选3篇)《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篇1科任任教班级《文化生活》第七课教案集体备课部分课题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中心发言人备课时间第七周上课时间第八周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识记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2、理解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意义(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含义,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重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意义难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意义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这一节我们进一步探究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意义。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76――79页内容,并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历程。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教师点评:这一内容说明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

一、薪火相传,越燃越旺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就已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例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都是这个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这个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
1、必要性
(1)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激荡, 要使全体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必须高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 重要的任务。
2、重要性(现实意义)
(1)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民 族 的 发 展
不仅取决于
经济、科技发展水平 (硬实力) 民族的综合素质
(一)薪火相传 越燃越旺
1、民族精神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原因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集中体现),其 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发展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 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2、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特点和突出 表现:P76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中华民族精神的新发展和突 出表现P77
薪火相传, 丰富和 越燃越旺
新民主主义革命
知识拓展和整合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加强文化建设是一种什么关系?
(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 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文化传统之中。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 族之魂。因此,加强文化建设包含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加强文化建设的要求和重要任务, 反过来也可以推进文化建设的发展。
探究2:根据P82材料三~五,思考我们 应该弘扬和培育什么样的民族精神?
我们应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 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 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
探究3:为什么一些中国青少年热衷于过西方的圣诞节 等节日?
①外部因素:西方文化对我国文化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第二: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主心骨是什么?) 第三:必) 第四: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如何正确对待?) 第五: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易误易混辨析
1. 认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仅得益于汉字和史 学典籍的延续。 2. 认为弘扬民族精神会影响经济建设。 3. 认为民族不同,民族文化就没有共同之处。 4. 认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会导致狭隘的民 族主义。 5. 认为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是矛盾的。 6. 认为中华民族精神是一成不变的。
(1)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 发展。 (2)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增强,提高 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3)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有利于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使整个中华民族始终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对于:维护国家统 一和民族团结,激励中华儿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伟 大复兴而奋斗具有重要意义。
先进性
注意: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区别:民族精神核心:爱国主义
时代精神核心:改革创新
联系(1)两者相辅相承,相互支撑,统一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2)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
(3)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1)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根本 途径)
(2)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方向)
(3)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传统文化) (4)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对外来文化) (5)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继承与发展) (6)人人都应该成为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 建设者。(主体)


民族性 时代性 先进性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悠久历史的积淀,是一个民族 的理想信念,都有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深深烙印。 民族精神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形成的,是与时俱进的。 根据时代的进步、世界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不断 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魅力就在于它的 活力,在于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4)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
顶住霸权主义的种种压力,抵 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三)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1、时代要求: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 践,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
2、本质所在: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 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3、青年使命:当代青年人人都应该成为做民族精神的传播 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雷锋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 大庆精神
主要内涵是:“把 有限的生命投入到 无限的为人民服务 之中”的“全心全 意为人民服务”的 雷锋精神。
为国争光、为民族争 主要内涵:“热爱祖 气的爱国主义精神, 国、无私奉献、自力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的艰苦创业的精神, 更生、艰苦奋斗、大 讲求科学 “三老四 力协同、勇于登攀” 严”的求实精神。胸 的“两弹一星”精神。 怀全局、为国分忧的 奉献精神。
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重点)
1、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⑴中华民族精神就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⑵支 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⑶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 精神动力,⑷是中华民族之魂。 2.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 ⑴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 体风貌和精神特征,⑵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⑶是中华 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3. 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⑴当前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 要任务;①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②是不断增强我国 国际竞争力的要求;③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4.意义: 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就是为 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需要。
源远流长 历程: 见证: 汉字、史书典籍 弘 扬 中 华 文 化 和 民 族 精 神
特 征 原因
中华文化
集 中 表 现
包容性: 内容、意义
原因
表 现
博大精深
独特性 区域性 民族性
要 求
是什么: 基本内涵(核心、主题) 中华民 族精神 为什么: 弘扬和培育必要性、重要性
“环顾世界的沉思”
探究1:结合课本81页材料一、材料二 思考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的思想路线;全心全 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 宗旨;自力更生、艰 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西柏坡精神
红岩精神
敢于斗争,敢于胜 利,实事求是,艰 苦奋斗,依靠群众, 为民创业和守业。
红岩精神体现了共产党人矢志不 渝的崇高理想,百折不挠的革命 斗志,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以及 共产党人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
体现
民族精神是变化发展的 弘 扬 中 华 民 族 精 神 中国共产党人 社会主义革命和 发展 建设 时代要求 必要性 文化建设的任务 永远高擎中 华民族的精 提高全民族素质 神火炬 增强国际竞争力 重要性 (为什么)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时代的课题 青年——做传播者、 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 弘扬者和建设者 章 做法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的血脉,民族精神是民 族自立的精神基石。
(四)怎样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 • • • • • • (1)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作用 (“主心骨”是什么?) 民族性 (2)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如何继承和发扬?) (3)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包容性 (如何正确对待?) (4)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时代性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延安精神
井冈山精神最重要 的方面,就是坚定 信念、艰苦奋斗, 实事求是、敢闯新 路,依靠群众、勇 于胜利。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 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 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 雄主义;重于求实,独 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 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 体主义。
(3)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要为我们的民族 和人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 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 业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因此,弘扬和 培育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重点)
精神纽带、精神支柱、精神动力
1.重要性
民族之魂
2.地位
体现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永远的精神火炬 提高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3.必要性
一背景+三要求
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4.意义
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载人航天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 抗洪精神
主要内涵是: “特 别能吃苦、特别能 战斗、特别能攻关、 特别能奉献”的载 人航天精神。
主要内涵是“万众 一心,众志成城, 不畏艰险,百折不 挠,以人为本,尊 重科学”
主要内涵是: “万 众一心、众志成城, 不怕困难、顽强拼 搏,坚韧不拔、敢 于胜利”的伟大抗 洪精神。
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对内) 展示民族形象(对外)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 道路的需要
• 一位美国参议员公开宣称: “美国接受中国访问学者和 留学生不是免费的午餐,慈善心绝不是首要因素。我们 怀有明确的目标,就是要让外国留学生接受作为美国立 国之本的民主自由原则的熏陶。” • 美国著名电影导演达利尔更明确地指出, “我相信,美 国影片是对共产主义最有效的摧毁力量”。 • “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 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否则 我们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就会 被种种资本主义势力所侵蚀腐化。” --邓小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