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论文

题目: 植物保护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

院(系): XXX

专业年级: XXXXXXX

姓名: XXX

学号: XXXXXXXXXX

指导教师: XXX

XXXX年X月X日

植物保护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

摘要:概述了粮食安全概念的发展和演变,阐述了有害生物对粮食安全的种种危害,论述了植物保护对粮食安全的重大贡献.同时分析了以化学农药为主要防治手段的植物保护对粮食安全的各种负面影响,以及抗性转基因作物生产对粮食安全可能产生的危害,指出植物保护是影响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进而提出了实施可持续植保,促进粮食安全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粮食安全;有害生物;植物保护

植物保护(简称植保)是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以科学和经济的方法,保护人类的目标植物免受有害生物危害,提高生产投入的回报,维护人类的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实用科学[1];作为农业技术措施,它是根据人类社会的需要,按照有害生物(病、虫、草、鼠)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和技术及管理的可能性,所进行的农事管理活动的一部分[2]。随着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植物保护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粮食安全是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植物保护与粮食安全之间必然存在着紧密的关系。笔者旨在通过全面分析有害生物和植物保护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指出植物保护对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呼吁全社会更加重视植物保护,更好地促进粮食安全。

1粮食安全概念的发展演变

1972-1974年世界范围内的粮食危机爆发后,联合国粮农组织1974年11月在罗马召开了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首次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概念,即为了“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足够的食品”。从此,粮食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以及各个国家和国际社会所追求的核心政策目标。30年多来,“粮食安全”的概念一直处于发展演变之中。1983年4月,粮农组织又对该概念进行了修改,提出粮食安全的目标为“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所需要的基本食品”。这一新概念包括三项具体目标:(l)确保生产足够多的粮食;(2)最大限度地稳定粮食供应;(3)确保所有需要粮食人们都能获得粮食。这一论述使粮食安全的概念涵盖了生产、储备供给和农民收入等范畴,并且强调粮食的市场安全问题。目前,这个定义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认同,中国政府和学术界在使用“粮食安全”概念的时候,实际上就是这个含义[3]。1996年11月,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的《罗马宣言》又对“粮食安全”做出第三次的表述:“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这一概念将粮食安全和营养问题直接联系起来,把营养品质安全作为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的活动主题是“粮食安全与生物多样性”。

FAO总干事迪乌夫在活动上发言时指出,“世界的粮食安全不仅取决于要保护好全球的遗传资源,而且取决于确保这些遗传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为促进人类的粮食安全服务”【4】。这一主题的提出,再次深化了人类对粮食安全的认识,明确了粮食安全必须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基础之上。

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粮食安全即Food Security主要指供给方面的保障程度,包括生产安全、储备安全、贸易安全和支撑粮食生产可持续增长的生态安全;从需求方面看,粮食安全即Food Safety主要指营养、健康方面的保障程度,也就是说粮食安全包括数量安全、品质安全和低收入人群的粮食可获得性。因此,从粮食安全的整体性因素考虑,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所面临的不仅是数量安全问题,还涉及营养安全与生态安全问题:不仅涉及到市场安全、居民粮食安全(买得起与能买到)问题,更涉及到国家粮食安全(总量供给与收入分配)问题[5]。如何处理好加强粮食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消除贫困的关系是一个引起各国政府日益重视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民间机构、农民、科学家等各界的共同努力。

2有害生物对粮食安全的制约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努力建立并经营着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一切不利于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目标实现的系统内生物便成了有害生物。有害生物对粮食作物生产的产量和品质构成很大的威胁,严重阻碍了粮食生产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制约了粮食安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有害生物危害粮食的生产安全和量安全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估计,世界粮食生产因虫害常年损失14%,因病害损失10%,因草害损失11%,因鼠害损失20%,如水稻东格鲁病在东南亚国家具有毁灭性,仅菲律宾在20世纪40年代每年造成的稻谷损失就达14亿kg;该病害至今仍是东南亚国家水稻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据估计每年因此病害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5亿美元以上【6】。

在中国,农作物生物灾害种类多、发生重、危害大,是农业增产和农产品质量提高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农业生物灾害的危害状况与FAO的估计类似。由于中国农业有害生物种类繁多,成灾条件复杂,每年都有一些重大病、虫、草、鼠害暴发流行,狷獗为害。尽管历经防治,每年因农业生物灾害损失的粮食仍高达1600多万t【7】。

随着耕作制度改革、水肥条件改善、农药频繁使用,人类对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加剧,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综合影响,使得病虫害的发生有增无减,农业生物灾害的成灾频率明显加快,致灾强度逐年加剧,中国粮食生产正面临着臼益严峻的生物灾害威胁。例如1991年稻飞虱大爆发,就损失稻谷1780万t【8】;1993年稻瘟病大爆发,造成稻谷减产1 500

万t。

2.2有害生物危害粮食的品质安全

有害生物不仅使粮食减产,而且会降低粮食的品质,主要表现为粮食的内在品质变差或致毒、外观变坏和保质期变短,危害粮食的品质安全。例如:食用小麦赤霉病的病麦磨出的面粉后,轻则头疼、呕吐,重则有生命危险。黑麦和牧草的麦角若混入产品被食用,则会导致人畜中毒和流产【9】。感染玉米的串珠镰刀菌会产生对人类和动物有严重危害的伏马毒素【10】。凡此种种,不能不引起社会对有害生物的关切和重视。

2.3有害生物危害粮食的储备安全

粮食在储备过程中,有害生物为害造成储备粮食损失增加和经济价值下降。有研究显示,从田间到餐桌,发展中国家粮食损失至少在7000万t,主要的原因就是储粮虫害、鼠害和霉烂,其次是管理不善【11】。中国分储于农户的粮食受病虫害的损失也达到约为9%的程度。减少这些损失就等于增加相同数量的粮食产量,也就意味着增强了储粮安全。同时,受到储粮有害生物为害的粮食还会加快陈化速度,致使经济价值相应地快速贬值,而且入库的粮食已经付出全部生产成本,所以粮食的产后经济损失比产中更为可怕。

3.1植物保护为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以化学农药为主要防治手段的植物保护为粮食安全做出的重大贡献20世纪30年代瑞士人缪勒发明了DDT,推动了世界农业植物保护方式的革命,以化学农药为主的防治模式取代“二战”以前以农业为主的传统模式。在这之后的30年里,化学农药使用范围随着合成农药的发展和第一次(以培育矮秆高产品种为目标的)“绿色革命”的兴起,不断扩展,风靡全球,为农业的增产增收做出了重大贡献。自1960年以来,在没有增加耕地面积的情况下,世界农业生产产量提高了3倍,因此得以养活已猛增了80%的世界人口,这主要是依靠了农作物新品种及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所做出的贡献【12】。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合成农药仍将保持其在世界有害生物防治中的重要地位。

近年来中国每年病虫草鼠的发生防治面积约4亿hm2次,通过开展有效防治,挽回粮食损失6000万t,植物保护工作功不可没【13】。1949年以来中国农业生产量的大幅度增长虽然有众多因素,但同政府大力扶持发展农药生产、采用化学防治法控制有害生物分不开。

在全国有害生物防治中,化学防治面积占全部防治面积的90%多。蔡承智等(2004)以中国粮食单产为母序列,选择对粮食作物单产影响较大的以下6个因子(有效灌溉面积、化肥、农业机械总动力、农药、良种和复种指数)为子序列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1952-1997年间这6大因子对粮食作物单产的贡献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灌溉面积>良种>农药>复种指数>化肥>农机动力,近10年农药投入量与农作物产量的关联度为0.7674。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