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形态结构观察与分类
高一生物必修一蓝藻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一蓝藻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8d4e16d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5c.png)
高一生物必修一蓝藻知识点蓝藻(cyanobacteria),又称藍绿藻,是一类原核生物,多为细菌状,能进行光合作用。
它们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之一,对地球的生态环境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高一生物必修一关于蓝藻的知识点。
1. 蓝藻的分类蓝藻是一类原核生物,属于原核界蓝藻门(Cyanobacteria),通常分为真蓝藻和假蓝藻两大类。
真蓝藻具有一层特殊的蓝绿色细胞壁,而假蓝藻没有细胞壁。
2. 蓝藻的形态特征蓝藻的形态多样,包括丝状、球状、膜状等。
它们的体积较小,一般为微米级别。
蓝藻的细胞内含有蓝绿色的色素,因此被称为蓝藻。
3. 蓝藻的生活方式蓝藻是光合作用生物,能够利用阳光合成有机物质。
它们存在于水中、泥土中以及其他湿润的环境中。
蓝藻有些是自由生活的,如螺旋藻,有些则以共生方式存在于其他生物体内,如蓝藻固氮菌与植物的共生关系。
4. 蓝藻的重要作用蓝藻在地球的生态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它们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化学能,并释放出氧气。
这对维持地球上氧气的平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蓝藻具有固氮能力,可以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氨氮,促进植物的生长。
此外,蓝藻还可以作为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其他生物提供养分。
5. 蓝藻的应用价值蓝藻在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们可以作为微生物模型生物,用于研究生物细胞结构和功能。
蓝藻还可以用来制备生物柴油和生物塑料等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前景。
6. 蓝藻的危害尽管蓝藻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过度生长的蓝藻却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当环境中的营养物质过多时,蓝藻会迅速繁殖,形成大量的藻华。
藻华会消耗水中的氧气,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质污染,并对水生生物造成威胁,甚至引发赤潮事件。
7. 蓝藻的保护与管理为了保护水环境与维护生态平衡,对蓝藻的管理和防控至关重要。
在农业生产中,需要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减少养分进入水体。
高中蓝藻知识点
![高中蓝藻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337c15d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52.png)
高中蓝藻知识点蓝藻是一类原生生物,也被称为蓝藻藻类或蓝细菌。
它们是一类原核生物,属于蓝藻门,可以在水中生长。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蓝藻常常被作为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来学习。
本文将通过逐步思考的方式介绍高中蓝藻的相关知识。
第一步:了解蓝藻的基本特征和分类蓝藻是一类原核生物,其细胞结构相对简单。
它们具有细胞壁、细胞膜和胞质等基本结构,但不包含细胞核。
根据蓝藻的形态和结构特征,可以将其分为盘藻类、纤维藻类和珠藻类等不同的类群。
第二步:了解蓝藻的生活习性和生态功能蓝藻通常生活在淡水环境中,如湖泊、池塘和河流等地方。
它们对光合作用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能量和氧气。
同时,蓝藻也能够固氮,将大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形式。
这一特性使得蓝藻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第三步:了解蓝藻的繁殖方式和适应性蓝藻的繁殖方式多样,可以通过二分裂、孢子或分枝等方式进行繁殖。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蓝藻的繁殖速度非常快,有时会形成大量的蓝藻水华。
蓝藻对环境的适应性也很强,可以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生存和繁殖。
第四步:了解蓝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尽管蓝藻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但当其数量过多时,也会对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大量的蓝藻水华会消耗水体中的氧气,导致水中生物缺氧甚至死亡。
此外,蓝藻水华还会释放出毒素,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第五步:了解预防和控制蓝藻水华的方法为了预防和控制蓝藻水华,一些措施可以采取。
首先,减少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输入,如化肥和工业废水等,可以防止蓝藻过度生长。
其次,改善水体的流动性和氧气含量,可以提高水中生物的生存条件。
此外,定期监测和评估水体中蓝藻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总结:蓝藻是高中生物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了解蓝藻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生态功能对理解生态系统以及环境保护都有重要意义。
同时,预防和控制蓝藻水华也是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任务。
通过逐步思考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蓝藻的相关知识,并为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3第二章 蓝藻门
![3第二章 蓝藻门](https://img.taocdn.com/s3/m/445bbe2843323968011c92c3.png)
第二节 蓝藻的繁殖
没有有性生殖,也没有具鞭毛的生殖细胞 1、细胞分裂:最常见的繁殖方法 2、段殖体: 3、孢子繁殖: 4、异形胞:
2、段殖体
蓝藻藻丝上两个营养细胞间生出的胶质隔片(凹面体) 或由间生异形胞断开后形成的若干短的藻丝分段, 又称段殖体或连锁体。
3、孢子繁殖
内生孢子、外生孢子、厚壁孢子(休眠孢子)、藻殖孢。
螺旋藻(Spirulina maxima) 螺旋藻是世界上部分湖泊中生 长的藻类植物,富含人体所需的 18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是一 种碱性的营养保健食品,可以使 人体的酸性体质变为健康的弱碱 性体质。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力, 防止器官衰老。 螺旋藻被联合国卫生组织定 为21世纪最佳保健品,被联合国 工业发展组织定为最理想食品, 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为21世纪 最佳绿色食品。
第四节 蓝藻的生态分布和意义
蓝藻在自然界在分布很广,凡是潮湿、有光照的地方都能 生长,蓝藻多喜生于有机质丰富的碱性水体中,湖泊中以 表层水及近岸部分较多,小型湖泊较大型湖泊多,在我国 南方水体常年可见。 在温暖、阳光充足的季节,富含营养的水体常见蓝藻过盛 繁殖形成水华(赤潮) 。 形成水华的蓝藻主要有:微囊藻、鱼腥藻、色球藻、螺旋 藻、拟项圈藻、腔球藻、尖头藻、颤藻、裂面藻、胶鞘藻、 节球藻、束毛藻等十多个属。微囊藻水华极为常见,它是 水体富营养化的标志。
※内生孢子:在单细胞或群体类型 ※外生孢子:单细胞的管孢藻属和列管藻属
※厚壁(垣)孢子:丝状蓝藻
普通营养细胞通过体积增大,营养物质的积累,细胞壁的 增厚而形成。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能在不利的环境中长期
休眠,等外界条件变好后再萌发成新的丝状体。
※藻殖孢:也是一种短丝体与藻殖段的不同之处是外部具 有胶鞘包围,形如含一藻殖段的孢子,位于母株分枝的顶 端,萌发时胶鞘的一端或两端破裂,发育为新的个体。
蓝藻
![蓝藻](https://img.taocdn.com/s3/m/c9e373d08bd63186bcebbc39.png)
• 鱼种放养不合理:以吃食性鱼类为主的鱼塘易发生
• 内因:微事藻生物学特性,对高温、低光强和紫外线的适应,可以 过量摄取无机碳和营养物质,低的氮磷比等因素都有利于蓝藻生长。
• 2010年11月29日,云南昆明滇池蓝藻大量繁殖,在昆明滇 池海埂一线的岸昆明滇池暴发蓝藻 • 边,湖水如绿油漆一般。 绿浪翻滚的湖水涌向岸边,带来 一阵阵腥臭气味。滇池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中污染最严重的 一个,现在水质为劣V类,每当气温上升,加之富营养化严 重,均要引起蓝藻爆发,造成严重污染。 • 2011年8月21日,受持续高温影响,安徽巢湖局部湖面 蓝藻又开始“抬头”,出现较大面积蓝藻集聚。巢湖市高度 关注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开展蓝藻拦截、打 捞和自来水深度处理措施。
Oscillatoria culture specimens did possess sheaths (arrow).
Oscillatoria sp.
1]潮湿或小型水体
2]单列组成的丝状体
3]短圆柱状 4]藻体前后运动或摆动 5]dead ce
• 蓝藻类有些种类具有固氮能力,特别是具有异形胞 的种类。国内外正在从事利用蓝藻固定游离氮的研 究,为农作物的肥源寻找新的途径。如稻田中接种 培养固氮蓝藻-满江红鱼腥藻A. azollae (与满江 红共生)可增加水稻产量。 • 有的蓝藻可作为水质的指示生物:
–褐色管孢藻Chamaesiphon fuscus -清水 –泥生颤藻 Oscillatoria limosa-水体污染
称为蓝细菌(Cyanobacteria)
胶被
胶鞘
蓝藻(Cyanophyta)
一、蓝藻一般特征 blue-green algae;粘藻-细胞壁外有胶鞘;裂殖 [一]藻体形态
水生生物学1-蓝藻
![水生生物学1-蓝藻](https://img.taocdn.com/s3/m/34d7512d0066f5335a812114.png)
§⑥ 束球藻属
每个细胞和 一条胶质柄 相连,2个或 4个细胞为一 组,每组的 胶质柄又互 相连接,组 成一个由中 心发出的放 射状系统。
§⑦ 腔球藻属
细胞群体作 辐射状排列。 绿色。营浮 游生活。繁 殖为细胞分 裂或群体断 裂方式。
§⑧ 平裂藻属
细胞规律排列,常两两成双, 两对一组,集合成平板状。多 为浮游性种类。
个新的植物体。 两个 有性繁殖: 配子 结合 新个体 合子 孢子 新个体
同配:2个配子形态、生理相同 异配:2个配子形态结构不同 大、较不活动-雌配子 小、较活动-雄配子 卵配:2个配子形态差异明显 大、不动-卵 小、游动-精子
孢子:是植物所产生的一种有繁殖或休
眠作用的细胞,能直接发育成新个体。
不需和其他细胞结合,即可萌发成新的植物体。 一般微小,单细胞。通常为无性生殖过程所产生的
定义:
一群具有叶绿素,营自养生活, 没有真正的根、茎、叶分化,以 单细胞的孢子或合子进行繁殖的 低等植物,又叫孢子植物 (spore plant)、叶状体植物、 自养原植体植物。
藻类特点
① 藻体各式各样。有单细胞、群体、丝状体、
囊状体、叶状体、枝状体等各种类型。
②个体大小相差悬殊。绝大多数藻类植物微
红海束毛藻
埃及红海
§③ 颤藻属
单条藻丝,或由许多藻 丝组成皮壳状、块状。 藻丝不分枝,直或扭曲, 能颤动。以段殖体繁殖。 分布很广。
高一生物必修一蓝藻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一蓝藻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39e4974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d4.png)
高一生物必修一蓝藻知识点蓝藻,又称蓝藻菌,是一类原核生物,具有单细胞的结构。
它们生活在水体中,能够合成有机物并维持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
蓝藻在生物学中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下面将介绍高一生物必修一中与蓝藻相关的重要知识点。
一、蓝藻的分类蓝藻属于原核生物,不属于真核生物,其细胞没有真正的细胞核。
根据其形态和营养方式的不同,蓝藻可以分为球形蓝藻、丝状蓝藻和藻类蓝藻等。
其中,球形蓝藻具有球形细胞,通常生活在水体中;丝状蓝藻则由圆形细胞组成,形成细胞链或丝状结构;藻类蓝藻是指一些外形与蓝藻相似的藻类。
二、蓝藻的特征1. 原核生物结构:蓝藻细胞没有真正的细胞核,其DNA位于细胞质中。
2. 光能合成:蓝藻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并产生氧气。
它们具有叶绿素a、蓝藻素和辅助色素等光合色素,可以利用阳光中的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3. 氮固定作用:蓝藻细胞具有一种叫做蓝藻固氮酶的酶,可以将空气中的氮气固定为氨,进而形成有机氮化合物,为周围生物提供重要的营养物质。
4. 生态环境适应性:蓝藻能够适应各种水体环境,包括淡水、海水以及一些特殊环境,如高温、高盐、低光等。
5. 微囊藻毒素:一些蓝藻种类可以产生微囊藻毒素,当水质中蓝藻过度繁殖,水体中的微囊藻毒素含量过高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三、蓝藻的生态作用1. 水体生态平衡:蓝藻通过光合作用和氮固定作用,维持水体中有机物的供应,促进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等的生长繁殖,维持水体的生态平衡。
2. 餐桌美食:部分蓝藻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一种重要食材,如螺旋藻、鳝尾藻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并具有多种保健功效。
3. 蓝藻固氮:蓝藻通过固氮酶固定空气中的氮气,为周围植物提供可利用的氮源,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4. 生态监测:蓝藻作为水体中的指示生物,可以用于监测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和污染程度,对水质健康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蓝藻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其结构、代谢、生态适应性等方面研究成果对于认识原核生物、揭示生态学规律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学 植物分类
![植物学 植物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6e6c77ae336c1eb91b375d0e.png)
高中生物系列
分裂,产生果孢子,发育成配子体植物;有的不进行减数分裂发育成果孢子体,不
能独立生活,寄生在配子体上。
㈢、分布 红藻植物绝大多数分布于海水中。
②代表植物:紫菜、石花菜
褐藻门
①主要特征
㈠、形态和构造 褐藻门植物体是多细胞的。植物体基本上分为三大类:第一
类是分枝的丝状体;第二类是由分枝的丝状体互相紧密结合,形成假薄壁组织;第
第 1 页 共 27 页
高中生物系列
裸藻门 ①主要特征: ㈠、形态和构造 裸藻门除胶柄藻属外,均为无细胞壁,有鞭毛,能自由游动 的单细胞植物。藻体前端有胞口和狭长的胞咽,胞咽下部膨大部分为储蓄泡,其周 围有一至多个伸缩泡。鞭毛 1—3 根,由中央轴丝和外部的鞭毛鞘构成。轴丝由微管 构成,鞭毛鞘由原生质膜构成,在鞭毛鞘上有 1 列螺旋排列的鞭茸,故称为茸鞭 型,其横断面在鞭毛鞘内周边部有 9 条轴丝,每条轴丝由两条微管组成,中央有两 条轴丝,每条轴丝由一条微管组成,故称为 9+2 条轴丝。眼点一般位于储蓄泡和胞 咽之间的背面,由 20 至 50 个橙色油滴组成,主要含有叶绿素 a、b 和β—胡萝卜素 和三种叶黄素。载色体有三层膜包围,外边一层是内质网膜,里边两层是载色体 膜,类囊体是 3 条一束。同化产物是裸藻淀粉和油。裸藻淀粉是裸藻特有的产物, 只存在细胞质中,绝不在载色体中。 ㈡、繁殖 裸藻以细胞纵裂方式进行繁殖。分裂开始,着生鞭毛一端发生凹 陷,同时细胞核开始有丝分裂,鞭毛器和眼点也分裂,这些结束后,细胞本身发生 溢裂,结果每个子细胞各保留一半的叶绿体和裸藻淀粉粒,一个细胞保留原有的鞭 毛,另一个子细胞长出一条新的鞭毛。 ㈢、分布 裸藻大多分布在淡水中,少数生长在半咸水,很少分布于海水中。 特别在有机质丰富的水中,生长良好,是水质污染的指示植物。夏季大量繁殖,浮 在水面上形成水华。 ②代表植物:眼虫 硅藻门 ①主要特征: ㈠、形态和构造 硅藻植物体单细胞,可以连接上丝状或其他形状的群体。细 胞壁由两个套合的半片所组成,称半片为瓣。外面的半片为上壳,里面的半片为下 壳,瓣的正面叫做壳面,侧面是两个瓣套合的地方,很像一条环形的带,称做环 带。上壳和下壳都是由果胶质和硅质组成的,没有纤维素。壳面上有各种各样的花 纹,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辐射硅藻类、圆形、辐射对称,壳面上花纹自中央一
第五章-蓝藻
![第五章-蓝藻](https://img.taocdn.com/s3/m/bfe885274b35eefdc8d3333e.png)
真枝藻属 Stigonema
螺旋藻 Spirulina
藻殖段Homogonium
异形胞heterocyst
细胞壁厚、浅色,可将
藻丝细胞分隔成藻殖 段;可进行固氮作用的 细胞。
分离盘separation
disc
分离盘是一种死细胞,
呈双凹型。丝状体因外 力的作用从分离盘处断 裂形成藻殖段
皮果藻属 Dermocarpa
颤藻属(Microcystis): 丝 状体
地木耳 Nostoc commune 1.胶质鞘 2.异形胞 3.厚壁 孢子 4.营养细胞 5.厚壁孢子 萌发
发菜Nostoc flagilliforme 是我国西北地区可供食用的 一种蓝藻。
鱼腥藻属(Anabaena): 具有固氮作用
第五章 蓝藻的形态 和结构
Blue-green Algae
蓝藻门Cyanophyta的特征
藻体形态:单细胞、群体、丝状体
皮果藻属 Dermocarpa
Hale Waihona Puke 腔球藻属 Coelosphaerium
颤藻属 Microcystis
细胞壁: 主要的成分为肽聚糖(peptidoglycan), 可被溶菌酶溶解;外面有果胶酸和粘多糖构成 的胶质鞘(gelatinous sheath)包围。
生境和分布:蓝藻主要生活在淡水中,海水 中也有。在营养丰富的水体中,夏季大量繁 殖,集聚水面,形成水华(water bloom)。 有些种类与真菌共生形成地衣。
蓝藻门的代表类群
蓝藻约1500~2000种,一般分为3个纲: 色球藻纲(Chroococcophyceae) 段殖体纲(Hormogonephyceae) 真枝藻纲(Stigonematophyceae)
蓝藻的知识点总结
![蓝藻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aa95aa0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eb.png)
蓝藻的知识点总结一、蓝藻的分类学特征1.形态特征:蓝藻有各种形态和大小,既有单细胞的也有复合细胞的。
一般呈丝状、群体或片状分布在水体中。
2.生物特征:蓝藻是一种原核生物,其细胞内部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
3.色素特征:除了叶绿素外,蓝藻叶绿素外还含有蓝藻素和藻蓝素。
4.生物组织特征:蓝藻的细胞结构单一,缺乏真核细胞的细胞器,包括核膜、内质网和线粒体。
二、蓝藻的生活习性1.生活环境:蓝藻广泛分布于淡水、海水和土壤中,特别多见于温暖的水体中。
2.光合作用:蓝藻主要依靠光合作用来获取生存所需的能量。
3.营养方式:蓝藻既可以自养(光合作用)也可以异养(吸收溶解有机物质)。
4.生活方式:蓝藻通常以藻丝的形式生活在水体中,但也有种类能够以单细胞的形式生存。
三、蓝藻的生物学特性1.光和温度对生长的影响:蓝藻能够在不同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生存,但适宜的光照和温度会促进其生长和繁殖。
2.生长条件:蓝藻对水质和营养盐的要求很低,因此在水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生长,有些蓝藻甚至能在富含硝酸盐的土壤中生长。
3.生长繁殖:蓝藻能够通过二分裂和孢子生殖的方式进行繁殖。
4.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蓝藻对酸碱度、温度和盐度的适应能力很强,它能够在各种自然环境中生存。
四、蓝藻的生态影响1.氮环境的调节:蓝藻能够吸收和固定大量氮素,从而在水体中起到一定的氮环境调节作用。
2.氧气的释放:蓝藻进行光合作用时能够释放氧气,提高水体中的氧气含量,有利于水生生物的生存。
3.水质污染:在某些情况下,蓝藻能够形成大量赤潮,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质和生态平衡。
4.能量来源:蓝藻是水生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水生生物提供营养和能量。
五、蓝藻的应用价值1.环境修复:蓝藻具有吸收和净化水体中重金属和有机物的能力,在水体修复和治理方面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2.食品利用:有些蓝藻种类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可以作为食品和饲料使用。
3.生物能源:部分蓝藻可以通过生物发酵生产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具有一定的生物能源开发潜力。
藻类学
![藻类学](https://img.taocdn.com/s3/m/fd4f7cc805087632311212fb.png)
这是宁波大学藻类学笔记的整理,系个人制作
隐丝藻目 厚膜藻
隐丝藻目 拟厚膜藻
隐丝藻目 亮管藻
杉藻目
叉枝藻
杉藻目 江离
这是宁波大学藻类学笔记的整理,系个人制作
杉藻目 麒麟菜
红皮藻目 红皮藻
金膜藻
仙菜目
仙菜
凹顶藻
鸭毛藻(褐红)
软骨藻(褐色)
这是宁波大学藻类学笔记的整理,系个人制作
多管藻
长紫菜 圆紫菜 坛子菜
三角褐指藻 穹杆藻 卵形藻
有壳缝目——双壳缝亚目 舟形藻科:舟形藻
布纹藻 粗纹藻 双壁藻 茧形藻 斜纹藻
曲舟藻
有壳缝目——菱形亚目 新月菱形藻
这是宁波大学藻类学笔记的整理,系个人制作
有壳缝目——双菱亚目
菱形藻 一个壳面有两个龙骨点 双菱藻 马鞍藻 曲壳藻
这是宁波大学藻类学笔记的整理,系个人制作
第四章 红藻门
第一节 一般特征
大部分肉眼可见;藻体红色;有 3740 种生长在海洋,3 种生长在淡水
形态:单细胞(紫球藻属),群体(角毛藻属),多细胞体,简单的丝状体(红毛菜属),
复杂的丝状体(单轴型:石花菜目;多轴型:红皮藻目)
细胞学特征
细胞壁:内层纤维质,外层藻胶:卡拉胶、海萝胶、球胶
色素:叶绿素 a、叶绿素 d、叶黄素和胡萝卜素,以及大量的藻红蛋白和藻蓝蛋白
根管藻科:根管藻,两端尖
3)盒形藻目(包含辐杆藻科、角毛藻科、盒形藻科、真弯藻科) a 辐杆藻科 一圈刺毛,多群体,有的刺毛分叉
b 角毛藻科 四角刺毛 牟氏角毛藻:单细胞
c 盒形藻科: 双尾藻
盒形藻
角状藻
这是宁波大学藻类学笔记的整理,系个人制作
三角藻
试验一蓝藻门常见种类及细胞形态观察
![试验一蓝藻门常见种类及细胞形态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4702e32b10661ed9ad51f34f.png)
实验一蓝藻门常见种类及细胞形态观察一、蓝藻门的特点无色素体。
无鞭毛。
无真正的细胞核(具核质而无核仁、核膜)。
同化产物为蓝藻淀粉(遇鲁哥氏液呈淡红褐色)。
细胞壁外层为果胶质,内层为纤维质。
细胞为球形、卵形、椭圆形、圆柱形、楔形、茄形、纤维形等。
单细胞或形成片状、球状、不规则状、团状、丝状等群体。
注意以下细胞结构的观察:伪空泡:又称假空泡,是一些氮气的气泡,在显微镜下呈黑色、红色或紫色,不规则形。
藻殖段(连锁体):由两个营养细胞间生出胶质隔片(凹面体)或由间生异形胞而形成,在一条藻丝上分隔出若干短的藻丝分段。
见于丝状种类。
厚壁孢子:由普通营养细胞增大体积,积累丰富营养,细胞壁加厚而成。
多见于丝状蓝藻。
异形胞:由营养细胞变态而成。
成熟的异形胞透明,其细胞壁在与相邻细胞相连接处有钮状增厚部(极节球),在显微镜下观察很亮。
异形胞着生位置(端生、间生或与厚壁孢子相邻等)为分类依据。
存在于除颤藻目外的丝状蓝藻中。
二、蓝藻门常见种类观察要点l.微囊藻属Microcystis(又称微胞藻、湖淀)群体漂浮,呈球形、不规则或穿孔成网状的团块,常大量出现使水呈铜绿色。
公共衣鞘均匀无色,细胞球状或长圆形,互相贴靠,无个体衣鞘,一般不易见到两两成对的情况。
观察是否具有伪空泡,其颜色、形状和数量。
图1-1 微囊藻属Microcystis2.囊球藻属Coelosphaerium(腔球藻)植物体由多细胞组成,呈球形、椭圆形或长圆形,个体细胞大多无衣鞘,群体细胞胶被宽厚,透明无色。
注意观察胶被,伪空泡结构。
比较与微囊藻的区别。
图1-2 腔球藻属Coelosphaerium3.蓝球藻属Chroococcus(色球藻)常由两个半球形细胞组成群体,亦有单细胞个体,细胞内含物均匀或具小颗粒,群体胶被厚。
观察是否具胶被、伪空泡。
图1-3 色球藻属Chroococcus4.蓝纤维藻属Dactylococcopsis单细胞。
细胞细长,两端狭小而尖,多呈纤维形、S型等。
蓝藻的分类
![蓝藻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733255e8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d8.png)
蓝藻的分类蓝藻是一类比较特殊的植物,它们在地球上自古以来一直存在着,并对浅海水生态系统产生了重要影响。
蓝藻拥有五大类,每一类都拥有不同的特征。
这篇文章将对蓝藻的五个分类进行介绍,以便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蓝藻及其在浅海水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
蓝藻第一大类为蓝藻属,也称动物藻类。
它们是一类多细胞的无性生物,可以通过分裂形成数量庞大的单细胞,从而在短期内成百上千倍的繁殖。
蓝藻属的形态多样,大多呈球、板、管或绵状,具有非常强的光合作用,可以在高温、高盐度环境下生存。
第二大类是刚毛藻类,也叫拟蓝藻类。
它们的外观很像蓝藻而不同,它们更像似椰子树叶或类似螺旋状的绿色物质。
它们分布于低海拔地区,如海岸、河口、湖泊等湿润地带,主要是以叶状形态存在。
第三大类是缢缩藻,也叫缢缩假藻。
它们多形态,介于真蓝藻和拟蓝藻之间,是一类多细胞无性生物,可以繁殖数量增加。
它们主要以缢缩状存在,能够抗炎,对浅海水生态有重要作用。
第四大类是青藻属,也叫植物藻类。
它们是介于真蓝藻和拟蓝藻之间的一个类群,它们体型大,叶状,有时也可呈圆球状。
除了吸收营养成分外,它们还可以通过气体汇集和代谢来产生气体,对浅海水生态有重要作用。
最后一大类是紫藻属。
它们是一类深海紫藻,体型较小,形态非常多样,有的半球形,有的管状,另外一种是多分节离心式,有的一端叉形,有的两端曲钩形。
紫藻比较少见,主要分布在深海的沉积物中,有重要作用的是它们会通过水体扩散,增加深海水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以上就是对蓝藻五大类别的介绍,它们在浅海水生态系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蓝藻也是浅海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原生生物之一,因此,必须重视蓝藻的保护。
可见,蓝藻不仅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还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植物,它们的分类也令人印象深刻。
试验一蓝藻门常见种类及细胞形态观察
![试验一蓝藻门常见种类及细胞形态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75400b6eec3a87c24128c43c.png)
实验一蓝藻门常见种类及细胞形态观察一、蓝藻门的特点无色素体。
无鞭毛。
无真正的细胞核(具核质而无核仁、核膜)。
同化产物为蓝藻淀粉(遇鲁哥氏液呈淡红褐色)。
细胞壁外层为果胶质,内层为纤维质。
细胞为球形、卵形、椭圆形、圆柱形、楔形、茄形、纤维形等。
单细胞或形成片状、球状、不规则状、团状、丝状等群体。
注意以下细胞结构的观察:伪空泡:又称假空泡,是一些氮气的气泡,在显微镜下呈黑色、红色或紫色,不规则形。
藻殖段(连锁体):由两个营养细胞间生出胶质隔片(凹面体)或由间生异形胞而形成,在一条藻丝上分隔出若干短的藻丝分段。
见于丝状种类。
厚壁孢子:由普通营养细胞增大体积,积累丰富营养,细胞壁加厚而成。
多见于丝状蓝藻。
异形胞:由营养细胞变态而成。
成熟的异形胞透明,其细胞壁在与相邻细胞相连接处有钮状增厚部(极节球),在显微镜下观察很亮。
异形胞着生位置(端生、间生或与厚壁孢子相邻等)为分类依据。
存在于除颤藻目外的丝状蓝藻中。
二、蓝藻门常见种类观察要点l.微囊藻属Microcystis(又称微胞藻、湖淀)群体漂浮,呈球形、不规则或穿孔成网状的团块,常大量出现使水呈铜绿色。
公共衣鞘均匀无色,细胞球状或长圆形,互相贴靠,无个体衣鞘,一般不易见到两两成对的情况。
观察是否具有伪空泡,其颜色、形状和数量。
图1-1 微囊藻属Microcystis2.囊球藻属Coelosphaerium(腔球藻)植物体由多细胞组成,呈球形、椭圆形或长圆形,个体细胞大多无衣鞘,群体细胞胶被宽厚,透明无色。
注意观察胶被,伪空泡结构。
比较与微囊藻的区别。
图1-2 腔球藻属Coelosphaerium3.蓝球藻属Chroococcus(色球藻)常由两个半球形细胞组成群体,亦有单细胞个体,细胞内含物均匀或具小颗粒,群体胶被厚。
观察是否具胶被、伪空泡。
图1-3 色球藻属Chroococcus4.蓝纤维藻属Dactylococcopsis单细胞。
细胞细长,两端狭小而尖,多呈纤维形、S型等。
蓝藻的分类以及对养殖的影响
![蓝藻的分类以及对养殖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294f5c9f8c75fbfc77db2b5.png)
席 藻 属 Phormidium( 胶 鞘 藻 ) : 丝状体顶端 稍尖细或大体是等 粗的圆筒状.顶端 细胞圆锥形。藻丝 外有胶质衣鞘。常 见种类见图2—12。
鞘丝藻属 Lyngbya : 植 物体为不分枝的单列丝状 体,或聚集成或厚或薄的 团块,以基部着生。丝状 体呈螺旋形弯曲,或弯曲 成弧形而以中间部分着生 在他物上,少数以整个丝 状体着生。有的营漂浮生 活。胶质鞘坚固,无色、 黄色至褐色或红色,分层 或不分层。丝状体直或有 规则螺旋形缠绕。细胞内 含物均匀,或具假空泡和 颗粒,亮绿色或灰绿色。 海水、淡水、半咸水中皆 有分布。海生种类是紫菜 养殖上的主要害藻之一。
色球藻属Chroococcus (蓝球藻): 细胞球形、半球形。一般由2、4、 8、16或更多细胞(很少超过64或 128个细胞)所组成的群体,单个的 较少见。每个细胞内含有均匀的或 作不规则的小颗粒体。假空泡或有 或无。细胞的色素区的色彩白灰色 以至淡蓝绿色、蓝绿色、橄揽绿色、 橙黄或蓝紫色等。每个细胞外都被 有质地均匀,具有层理的个体衣鞘, 借此与群体中的各细胞相互分开; 群体的胶质衣鞘较厚,均匀或有层 理,坚固或因含多量水分而柔弱透 明。细胞分裂面有三个。在群体中 的有些细胞,有时两细胞的相贴靠 处大多平直呈现棱角,因此细胞往 往呈半球形。常见的种类有湖沼色 球藻C. limneticus、束缚色球藻C. tenax、小形色球藻C. minor和微小 色球藻C. minutus。
微囊藻属 Microcystis (微胞 藻) (图2—9): 群体呈球形团块 状或不规则形成穿孔的网状团块。 公共胶被均匀无色。细胞球形或 长圆形,互相贴靠,一般不易见 到两两成对的情况。细胞内含物 在浮游种类中,常有无数颗粒状 泡沫形的假空泡。在一些非浮游 种类中,内含物则均匀无假空泡, 内含物淡蓝绿色、亮蓝绿色或橄 榄绿色或玫瑰色。细胞分裂面3个。 常见的有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水华微囊藻M. flesaquae、具缘微囊藻M. marginata 和不定微囊藻M. incerta等。微囊 藻多生长在湖泊、池塘等有机质 丰富的水体中,营浮游生活。PH 值以8-9.5为宜。温暖季节水温在 28~32℃时繁殖快,生长旺盛,使 水体呈灰绿色,形成水华,肉眼 可见,其浮膜似铜绿色油漆,有 臭味。人们通常把微囊藻水华统
蓝藻的辨别
![蓝藻的辨别](https://img.taocdn.com/s3/m/2cdcbe3d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b7.png)
蓝藻的辨别
蓝藻是一种单细胞或多细胞的藻类,广泛分布于淡水和海水中。
由于蓝藻的生物量增长快,容易形成水华,对水体的生态安全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对蓝藻的辨别非常重要。
首先,蓝藻的形态特征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初步的辨别。
蓝藻的形态多样,有丝状、球形、链状等不同形态。
其中比较常见的是链状蓝藻,其细胞排列成一条条链,链的长度和数量均有所不同。
此外,蓝藻的颜色也有所不同,从深绿色到蓝绿色不等。
其次,蓝藻在显微镜下的形态特征也是进行辨别的关键。
使用显微镜观察蓝藻时,可以看到其细胞内部的色素体和气泡等结构物。
此外,不同种类的蓝藻在显微镜下的形态也有所不同,比如球形蓝藻和链状蓝藻在形态上就有明显的差异。
最后,对蓝藻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也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辨别。
通过PCR技术,可以对蓝藻的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序,从而确定其种属和亚种的归属。
总之,蓝藻的辨别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正确的辨别,才能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减少其对水体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 1 -。
实验一蓝藻门常见种类及细胞形态的观察
![实验一蓝藻门常见种类及细胞形态的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db0a0666af45b307e87197af.png)
颤藻
螺 旋 藻
d
ab c
e
常见种类有: a为首螺旋藻S.princeps b极大螺旋藻S. maxima c大螺旋藻S. major d方胞螺旋藻S.jenneri e钝顶螺旋藻S. platensi
鱼腥藻
六、作业
1.何为异形胞、胶被、厚壁孢子、藻殖 段?显微镜下如何区分这些结构?
2. 绘颤藻藻丝体图,示藻殖段结构。 3. 绘鱼腥藻结构图,示异形胞和厚壁孢
三、实验材料
浸制标本
四、实验步骤
制片→显微镜观察
五、实验内容:
1.代表种类:微囊藻、颤藻、鱼腥藻、 螺旋藻的观察。 2.其他常见种类:色球藻、隐球藻、蓝 纤维藻、平列 铜绿微囊藻M. aeruginosa c. 水华微囊藻M. fles-aquae d. 具缘微囊藻M. marginata e. 不定微囊藻M. incerta
实验一 蓝藻门常见种类 及细胞形态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典型种类的观察,了解蓝藻门细胞 的结构,掌握其主要特征。
2、通过制片观测,掌握藻类简易制片的方 法。
3、注意在显微镜下识别异形胞、厚壁孢子 和藻殖段。
4、识别蓝藻门常见的属种。
二、实验仪器、用品
生物显微镜、盖玻片、载玻片、吸管、 纱布、擦镜纸及绘图工具
蓝藻细胞结构
![蓝藻细胞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78b7d171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c1.png)
蓝藻细胞结构蓝藻是一类原始的单细胞藻类,属于蓝藻门,具有无核细胞结构,叶绿体位于细胞质内,并包含原核生物独有的特点。
蓝藻细胞结构复杂,结构上与其他原核生物相似,但与细胞核的结构不同。
以下是关于蓝藻细胞结构的介绍:一、细胞壁蓝藻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和胆固醇组成,壁内含有一定量的胞质骨架和网状结构,保护细胞,增加细胞刚性,维持细胞形态。
二、细胞膜蓝藻的细胞膜分为内、外两层,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
外层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能够识别并吸附营养物质,内层则具有保护作用。
三、质外基质质外基质是包围在细胞外的细胞分泌物,具有很强的保护功能。
蓝藻的质外基质主要由黏多糖组成,形成黏稠的粘质层保护细胞,防止外界生物和化学物质的侵袭。
四、细胞质蓝藻细胞质为无核细胞质,包含光合体、核酸、酶类、多种小有机分子等,具有代谢和光合作用的重要功能。
五、核糖体核糖体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基本机器之一,蓝藻的核糖体为70S型,由30S和50S亚基组成,蓝藻细胞内含有多个核糖体。
六、光合体蓝藻的光合体在细胞内随处可见,通常位于细胞表面和固定区域。
光合体内含有叶绿素和其他光合色素,可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和氧气等有机物质。
七、核酸蓝藻细胞内含有DNA和RNA,但不具有真核生物的细胞核结构。
DNA主要存在于非常紧密的细胞核区域,RNA则广泛分布于细胞质中,具有制造蛋白质的作用。
以上就是关于蓝藻细胞结构的详细介绍。
蓝藻细胞具有一定的抗性能力,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科学研究、食品生产、医药制造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蓝藻的分类
![蓝藻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d389c4c7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89.png)
蓝藻的分类蓝藻一直以来就是淡水和海水等各种水体中的重要植物,它们可以开花繁衍,以使水体充满活力,发展环境生态。
蓝藻有着非常丰富的种类,根据不同生活环境和形态特征,将其分为多种分类,如藻类、海藻、细菌藻、绿藻、浮游藻等。
蓝藻最常见的类型是藻类,它们在淡水和海水中都有分布,以暴露在水体的底部为主。
它们的主要结构包括叶、瘤、茎、柄和子茎等。
它们的生活环境是比较潮湿的,如溪流、湖泊、沼泽等,有时也可以在湖面上。
它们的生长速度比较慢,但是能够繁衍出更多的类型。
海藻,也被称为海草,位于近海和沿海水域,它们有许多独特的生物特性,包括张力、可弯曲性和可延伸性等,这些特性使它们能够抵抗海水和潮汐对它们的侵蚀。
它们的形态可以根据不同海域分为缠绕状、碍型、球状、扇状等。
细菌藻是一类非常有趣的微生物,它们可以在淡水水体和海水水体中都能生存,这充分证明它们的适应性强,而且细菌藻实际上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原生物种,它们的生命力极为活跃,能够对环境中的多种化学物质进行利用,使之成为潜在的有机肥料。
绿藻是一类具有植物特性的微生物,它们可以用光合作用来获取能量,以便更好地适应它们的生活环境和生存需要。
它们的形态结构包括藻体、叶、基质和丝状体等,它们的大小和形状也不尽相同,有的大小仅有几微米,有的可以长到几厘米,但大多数绿藻都只有0.2厘米左右。
浮游藻也是一类重要的植物,它们的特点是以叶片或褶状的形态漂浮在水体上,它们的叶片大小和类型不尽相同,根据不同种类分别有单片叶藻、多片叶藻、片状叶藻等,浮游藻主要分布在淡水水体,但也能在海水环境中获得营养,成为水体的重要植物。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蓝藻是一类多样化丰富的植物,它们分布在淡水水体和海水水体中,有许多子类,每一类都有着其特定的生活环境,形态特征,它们为水体的生态环境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蓝藻的多样性极大地丰富了水体的生态环境,促进了水体的发展,由此可见,蓝藻在水体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性。
海洋蓝藻种类
![海洋蓝藻种类](https://img.taocdn.com/s3/m/bc914d25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f5.png)
海洋蓝藻种类引言海洋蓝藻是一类重要的原核生物,属于细菌门蓝细菌纲。
它们广泛分布于全球的淡水和咸水环境中,包括海洋、湖泊、河流等。
海洋蓝藻种类繁多,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海洋蓝藻种类,包括其分类特征、生态习性以及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1. 针形蓝藻(Trichodesmium)针形蓝藻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大洋的浮游生物。
它们通常呈现为长而细的丝状结构,因此得名。
针形蓝藻具有光合作用能力,并能固氮。
针形蓝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们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并且固定大量氮素,为其他生物提供了重要的营养物质。
此外,针形蓝藻还能够形成大规模的团聚体,对海洋的物理和化学过程产生影响。
然而,针形蓝藻也可能引发蓝藻水华。
当环境条件适宜时,针形蓝藻会迅速繁殖,形成大量的生物量。
这种现象不仅会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影响,还可能对人类活动产生负面影响。
2. 红色赤潮藻(Karenia brevis)红色赤潮藻是一种常见的海洋蓝藻,也被称为浮游海鞭。
它们通常呈现为红色或棕色,且具有毒性。
红色赤潮藻在某些地区会引发赤潮现象。
赤潮是指水体中大量浮游生物繁殖导致水体颜色变红或棕,并释放毒素的现象。
这种现象不仅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危害,还会对渔业和旅游业产生负面影响。
3. 微囊藻(Microcystis)微囊藻是一种淡水环境中常见的海洋蓝藻。
它们通常呈现为绿色或青色,具有球状或椭圆形的细胞。
微囊藻通常会形成水华,尤其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
水华是指水体中大量浮游生物聚集并产生显著影响的现象。
微囊藻水华会释放出毒素,对水质和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此外,微囊藻还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类体内,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4. 硅藻(Diatoms)硅藻是一类广泛分布于海洋和淡水环境中的海洋蓝藻。
它们具有玻璃质的细胞壳,并且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
硅藻是海洋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之一。
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蓝藻门各属种观察
XXX,YYY,ZZZ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代表种类的实验观察,掌握蓝藻门的主要特征,学会区分各种蓝藻。
2.理解蓝藻在植物界演化中的地位。
3.制作螺旋藻装片,碘染,观察、分析结果。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
1.实验仪器:显微照相系统、载玻片、盖玻片、蓝藻装片、吸管、培养皿。
2.实验材料:活体螺旋藻。
三、实验内容:
(一)蓝藻各代表属种的装片观察并照相:
1.实验材料:色球藻属、微囊藻属、螺旋藻属、颤藻属、念珠藻属、鱼腥藻属装片。
2.实验步骤及方法:
(1)将各种蓝藻的装片,置于低倍镜及高倍镜下观察并照相。
蓝藻各属照相图片如下:1.色球藻目Chroococcales:
【特征】藻体单细胞或非丝状群体,无论是单细胞体还是群体都是呈球形。
繁殖方法通常是营养细胞的分裂,少数物种能产生微孢子,不产生内、外生孢子。
1.1色球藻科Chroococcaceae
【特征】藻体单个细胞呈球形、盘状或卵形,但通常以群体状态出现。
群体外被胶质鞘,鞘内细胞排列规则或不规则。
由于群体内细胞分裂方式不同,群体呈球
状或扁平状。
繁殖为细胞分裂和群体断裂,不产生内、外生孢子。
1.1.1色球藻属Chrococcus
【特征】藻体通常由2-4个细胞组成小群体、或由更多的细胞组成较大的胶质群体、或由小群体间凭借胶质鞘彼此相连而成膜状群体。
群体有明显的胶质鞘。
胶
质鞘透明无色,厚薄不等,具层次或无层次。
藻体细胞球形、半球形或椭球
形。
细胞内有或无细小颗粒。
【通过分析特征,初步确认右图为湖沼色球藻盐泽变种Chrococcus limneticus Lemm.var.subsalsus Lemm.】
1.1.2微囊藻属Microcystis Kuetzing,1833
【特征】藻体通常由很多细胞结集成群体。
群体外被无色、质黏、均匀的胶质鞘。
群体内细胞球形,排列很紧密。
细胞内常有细小的颗粒或假空泡。
生殖方式为细胞分裂,少数产生微孢子。
藻体自由漂浮或附着,多生于淡水湖泊和池塘中,温暖季节常大量生长而形成水花;海生物种较少,自由漂浮或附着生活。
【通过分析特征,初步确认右图为铜锈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Kuetzing】
2.颤藻目Oscillatoriales
【特征】藻体为丝状体。
繁殖时不产生内外生孢子,而是形成藻殖段(连锁体)、异形胞或厚壁孢子。
有学者根据藻丝体是否产生异形胞,把颤藻目分为两个亚目。
2.1颤藻科Oscillatoriaceae
【特征】藻体为不分枝的单列丝状体,直形或螺旋状弯曲,单条或多条丝体在一起生活,胶质鞘有或无。
丝状体的顶端细胞外侧钝圆或尖细。
繁殖时形成藻殖段,
不产生异形胞。
2.1.1颤藻属Oscillatoria
【特征】藻体为不分枝的单列丝状体,直形或略有弯曲,没有胶质鞘,或有一层非常薄的胶质。
细胞圆柱形,环面呈窄长方形(少数呈正方形),宽大于高。
藻
丝体所有的细胞宽度相等,或细胞由丝体前段向顶端其宽度逐渐减小,使丝
体末端渐尖。
顶端细胞的外侧呈弧形凸出或钝圆。
藻丝有特征性的摆动运动。
【通过分析特征,初步确认右图为庞氏颤藻Oscillatoria bonnemaisonii Grouan】
2.1.2螺旋藻属Spirulina Turpin,1829
【特征】本物种与颤藻属的不同之处在于藻丝体常围绕其纵轴旋转,呈螺旋状卷曲。
本属物种有横壁,具活动能力藻丝体能做螺旋状或弯曲状活动。
分布较广,
淡水和海水中都有本属物种。
营附着或浮游生活。
【通过分析特征,初步确认右图为大螺旋藻Spirulina major Kuetzing】
2.2念珠藻科Nostocaceae
【特征】藻丝体不分枝,繁殖时产生异形胞和厚壁孢子。
异形胞在丝体的顶部或插在丝体的中央产生。
此外,细胞直接分裂。
2.2.1念珠藻属Nostoc Vaucher,1803
【特征】藻丝体不分枝,丝体通常结集成较大的肉眼可见的胶质球形或不规则形群体。
细胞通常呈球形或卵形。
繁殖时产生过异形胞和厚壁孢子。
本属物种
主要分布生活在在淡水环境中和潮湿的土壤表面。
2.2.2鱼腥藻属Anabaena Bory,1822
【特征】藻丝体不分枝,外被胶质鞘,单独生活或结集成小团块。
细胞球形至椭球形,异形胞间生,厚壁孢子间生或顶生。
海生种较少,淡水种较多,有的
能固定游离氮素。
【通过分析特征,初步确认右图为多变鱼腥藻Anabaena variabilis Kuetz】
(二)螺旋藻活体观察:
实验材料:新鲜螺旋藻属样品
实验方法:
1.用镊子夹取少许样品置于载玻片中央,将其展评,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2.将丝状蓝藻放置在载玻片中央,在显微镜下观察。
注意观察蓝藻的储藏物质蓝藻颗粒体。
3.照相并保存。
(三)蓝藻储存物质的观察:
实验材料:I-KI溶液
实验内容及方法:
1.滴加I-KI溶液于螺旋藻装片一侧,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使藻体内蓝藻颗粒体染色。
2.观察显色反应。
【通过染色及观察,得出蓝藻(螺旋藻)体内储存物质为肝醣类物质。
利用I-KI溶液可将其染成棕褐色。
】
四、实验注意事项:
1.制作螺旋藻活体装片时注意小心操作,以免将水溅出,污染显微镜。
2.使用显微照相系统后,要依据使用情况填写使用记录。
3.显微镜使用完毕后,要将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4.蓝藻装片使用完毕要放回原处。
桌面要清扫干净。
五、实验总结:
在本次实验中,我组同学通过对蓝藻代表种类的实际观察,初步掌握了蓝藻门的主要特征,学会了各种蓝藻区分方法;通过查阅资料以及形态观察,同学们理解了蓝藻在植物界演化中的地位;实验中,同学们每人制作了螺旋藻装片,进行碘染,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分析,得出了初步结果,基本上达到了本次实验的目的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