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分科)(2020年整理).pptx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设置标准(仅供参考)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设置标准(仅供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e283a7a50975f46527d3e165.png)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设置标准(仅供参考)一、课程设置小学、初中课程设置安排建议表附后。
二、相关说明1、学校要按照本课程设置安排建议,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不得随意提前结束课程。
2、严格遵守义务教育阶段一、二年级26课时,三至六年级30课时,七至九年级34课时的周课时总数的规定。
其中,小学一般每课时为40分钟,中学一般每课时为45分钟(九年一贯制学校可按学校实际予以适当调整)。
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增加周课时数或课节用时,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3、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包括自习)小学不超过6小时,初中不超过8小时;睡眠时间小学不少于10小时,初中不少于9小时。
寄宿制学校学生早上起床时间小学不早于7:00,初中不早于6:30;晚上熄灯时间小学不晚于8:30,初中不晚于9:00。
走读生到校时间小学夏季不早于7:30,冬季不早于7:50,初中夏季不早于7:00,冬季不早于7:30。
4、寄宿制小学晚饭后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观看影视、参加兴趣小组活动、做游戏、开展团体心理咨询活动等)。
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电视、电脑、多媒体等设备设施,制定课外活动安排表,要求做到有目标、有内容、有时间、有人员、有责任、有考核,逐步形成晚饭后学生在校活动的长效机制。
5、学校要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体育活动一小时,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按照调整后的体育课要求,小学1-2年级每周3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2课时,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
同时将课间操、课外活动纳入教学计划,认真抓好落实。
6、学校要按照课程设置标准,对现有教师任课进行调整。
首先要加强体育、音乐、美术三个学科教师重点调整,在学科专任教师不足的情况下,鼓励有体育、音乐、美术专长的其他学科教师暂时兼职。
初中及500人以上小学,音体美教师必须达到专职安排,300人以上小学,音体美三科至少有1—2科设专职教师。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标准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ee55395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ad.png)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时含“信息技术”必修课程 1 节。 4.根据国家及省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对小学一、二年级的体育、地方与学校课程
进行了适当调整。
附件 2:
义务教育学校课时安排表
课程
品德与生活 思品与社会
思想品德 历史 地理 科学 生物 物理 化学 语文 数学 外语 体育 音乐 美术
综合实践 地方与学校课程
活动
44
地方与
3 3 3 3 2 2 4 3 2 25
学校课程
10.9% 16.1%
周总课时数 26 26 30 30 30 30 34 34 34
274
学年 总课时数
910 910 1050 1050 1050 1050 1190 1190 1122
9522
注:1.表格内为各门课的周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数按每学年 35 周上课时间计算; 2.初中最后一年的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增加 2 周(九年授课时数为 33 周);
周总课时数
年级
一 二三四 五六七 八九
3
3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2Βιβλιοθήκη 2348
8
7
7
6
6
5
5
5
4
4
5
5
5
5
5
5
5
4
4
4
4
4
4
4
4
4
4
4
3
3
3
3
3
3
3
2
2
2
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2020整理)(13页)
![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2020整理)(13页)](https://img.taocdn.com/s3/m/c702ac8f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b6.png)
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2020整理)一、总则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实施义务教育,教育部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整理,旨在为学校教育提供科学、规范、系统的指导。
二、语文课程标准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综合素质。
2. 教学内容: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六个方面。
3. 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数学课程标准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素养和数学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2. 教学内容: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等四个方面。
3. 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 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英语课程标准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
2. 教学内容:包括语音、词汇、语法、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六个方面。
3. 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4. 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科学课程标准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综合素质。
2. 教学内容: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球科学等四个方面。
3. 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探究式、实验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 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体育课程标准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运动能力和健康意识,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表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表](https://img.taocdn.com/s3/m/8687a348a98271fe910ef9ab.png)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10~11%
艺术(或选择音乐、美术)
9~11%
综合实践活动
16~20%
地方与学校课程
周总课数(节)
26
26
30
30
30
30
34
34
34
274
学年总时(节)
910
910
1050
1050
1050
1050
1190
1190
1122
9522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
云南省义务教育1~6年级
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意见(试行)
年级
一
二
三
社会
2
2
2
2
2
2
科学
2
2
3
3
语文
10
10
7
7
7
7
数学
5
5
5
5
5
5
外语
2
2
2
2
体育
3
3
3
3
2
2
音乐
2
2
2
2
2
2
美术
2
2
2
2
2
2
综合实践
信息技术
2
2
2
2
研究性学习
1
1
1
1
劳动
1
1
1
1
社区服务与实践
1
1
1
1
地方与学校课程
1
1
周总课时数
34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分科)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分科)](https://img.taocdn.com/s3/m/b1d1cc10f78a6529647d5343.png)
表三: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分科)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说明1.表一为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一至九年级的课程设置;表二为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周课时数、学年总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数和各门课程课时比例;表三、表四是根据我省实际分别制定的义务教育分科类和综合类的课程计划实施表,供各地选择。
各地在制定本地课程计划实施方案时,应结合本地实际在国家规定的课程设置和课时比例范围内作调整。
民族学校、复式教学点、简易小学等学校的课程设置,由各市、州依据本文精神,结合当地实际作出相应调整,并报省教育厅备案。
2.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
学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如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
复习考试时间2周(九年级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增加2周)。
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3周。
晨会、班队会、科技文体活动等,由学校自主安排。
3.地方和学校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共占课时总量的16%~20%,该部分课时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是课程层次化、多样化的体现,各地在课时的具体分配上要体现课程均衡性原则;其它学科不得挤占综合实践活动以及地方和校本课程的课时。
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各门课程普遍增加了实践活动的内容。
学校应根据活动的性质和内容,统筹合理安排。
4.课程的设置既有分科课程,又有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由各地依据当地实际选择开设。
七至九年级若选择科学、历史、地理,可相应减少自然地理的内容;若选择历史与社会、生物、物理、化学,则应参照有关课程标准安排自然地理的内容。
5.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起始年级一般为三年级。
具体要求按省教育厅关于转发《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鄂教基[2001]16号)执行。
初中阶段开设外语课程的语种,可在英语、日语、俄语等语种中任选一种。
外国语学校或其他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第二外语。
6.各门课程均应结合学科特点,有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2020年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2020年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5ad13deff9aef8941e06ad.png)
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设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
课程设置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1.均衡设置课程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应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逐渐增加。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
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
1-2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3-6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以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经验不断丰富,社会性逐步发展;3-9年级设科学课,旨在从生活经验出发,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精神;1-9年级设艺术课,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多种艺术,提高审美情趣。
增设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分科)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分科)](https://img.taocdn.com/s3/m/57685187240c844769eaee67.png)
表三: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分科)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说明1.表一为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一至九年级的课程设置;表二为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周课时数、学年总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数和各门课程课时比例;表三、表四是根据我省实际分别制定的义务教育分科类和综合类的课程计划实施表,供各地选择。
各地在制定本地课程计划实施方案时,应结合本地实际在国家规定的课程设置和课时比例范围内作调整。
民族学校、复式教学点、简易小学等学校的课程设置,由各市、州依据本文精神,结合当地实际作出相应调整,并报省教育厅备案。
2.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
学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如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
复习考试时间2周(九年级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增加2周)。
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3周。
晨会、班队会、科技文体活动等,由学校自主安排。
3.地方和学校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共占课时总量的16%~20%,该部分课时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是课程层次化、多样化的体现,各地在课时的具体分配上要体现课程均衡性原则;其它学科不得挤占综合实践活动以及地方和校本课程的课时。
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各门课程普遍增加了实践活动的内容。
学校应根据活动的性质和内容,统筹合理安排。
4.课程的设置既有分科课程,又有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由各地依据当地实际选择开设。
七至九年级若选择科学、历史、地理,可相应减少自然地理的内容;若选择历史与社会、生物、物理、化学,则应参照有关课程标准安排自然地理的内容。
5.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起始年级一般为三年级。
具体要求按省教育厅关于转发《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鄂教基[2001]16号)执行。
初中阶段开设外语课程的语种,可在英语、日语、俄语等语种中任选一种。
外国语学校或其他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第二外语。
6.各门课程均应结合学科特点,有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2020年整理).pptx
![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2020年整理).pptx](https://img.taocdn.com/s3/m/fcb2f6af43323968011c92e6.png)
11 1
// / /2 3 // 3 22 / 32 /
22 2
信息技术 / / 1 1 1 1 2 2 2
综合实践 // 3 3
程
1985 1357 832
1009
523 523 350 169 99 140 175 206 346
1182
周课时总数 26 26 30 30 30 30 34 34 34 学年总课时 910 910 1050 1050 1050 1050 1190 1190 1122
4:没有体育课的当天要安排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外语 / / 3 3 3 3 4 4 4
体育 4 4
课 体育与健 //
康 程
音乐 2 2
33 // 22
33 // 22
// / 33 3 11 1
美术 2 2 门
科学 / / 物理 / / 类 化学 / / 地理 / / 生物 / /
历史 / /
22
22 // // // //
//
22
33 // // // //
274 9522
学海无涯
说 明 : 1:表格内为各门课的周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按 每学年 35 周
上课时间计算。 2:“综合实践活动”(自小学 3 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 3
课时)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 实践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时可分散每周安排也可集中使用 ②以融合方式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指定领 域,合理整合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 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交叉重合,根 据活动内容二者可以打通进行,统一安排。 ④除以上指定领域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 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 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这些活 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也可以单 独开设,但课程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 总之,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互为补充,其共同构成内容丰 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3:“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中安排:法制教育、文明礼貌教 育、安全教育、民族知识教育、人民防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环境教育、禁毒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随州历史、广水历史等 课程,由学校根据要求及实际合理分散或集中安排。
湖南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设置表(2020年整理).pptx
![湖南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设置表(2020年整理).pptx](https://img.taocdn.com/s3/m/a6cdd90b6bec0975f565e22b.png)
3、7-9 年级选择综合课程的学校,学校课程为559 节,选择分科课程的为593 节。 4、地方课程设置:3-9 年级开设生命与健康课 1 节,3-6 年级开设科技活动课 1 节,7-8 年级开设湖
南地方文化常识课 1 节,9 年级以每周 1 课时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
556-
2
2
2
2 1-2 1-2 2-1 593
30 30 30 30 34 34 34
274
5.836.22
学年总课时数(节)
910 910 1050 1050 1050 1050 1190 1190 1122 9522
注:1、表格内为各门课的周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按每学年 35 周上课时间计算。 2、3-6 年级英语课程按长短课时安排,每周一节长课时,2 节短课时,短课时 20-25 分钟,长短
5、创森知识、生态文明教育进课堂请在学校课程里设置(每学年 4 课时)。
学海无 涯
学海无涯
湖南省义务教育课程(实验)计划设置表
课程
年级 周课时
一二
9 年 占课时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总课时 比 例
品德与生活
33
品德与社会
2222
696
7.30
思想品德
222
语文
99
7666555
2020 21.21
数学
44
4444554
1322 13.88
科学(七、八、九年级或 选生物、物理、化学)
音乐 美术
22
2211111
906
9.51
22
2211111
信息技术教育
11111
山东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2020年整理).pptx
![山东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2020年整理).pptx](https://img.taocdn.com/s3/m/c9209c2e69dc5022abea007d.png)
选修Ⅰ:在美术表现系列或者选修Ⅰ中选 0-5 个模块。选修Ⅱ:其他模块
体育与健康 必修 12 个模块,选修Ⅰ:除必修之外选修 0-18 模块;选修Ⅱ:其他模块
综 考察探究 包含研究性学习活动、研学旅行、野外考察等,至少完成 2 个课题(或项目)
合 活动
实 社会服务 以公益活动、志愿服务为主,三年不少于 25 个工作日
践 活动
活 职业体验 其中,军训 1 学分;职业行业体验 3 学分,合并到学生发展指导课程中一并实施
学海无 涯
动 活动
党团教育
活动
1 学分
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 学分,占用选修Ⅱ学分,高一、高二每周 1 课时;学生发展指导 4 学 分,其中占用综合实践活动 3 学分,占用选修Ⅱ1 学分,高一、高二每周 1 课时。 学校可利用选修Ⅱ学分,开设不少于 9 学分的校本课程。
历史与 /
历史与 社会
/ //
// 3 3 3 9 9
3.2%
社会 历史 / / / / / / 2 2 2 6
10 3.6% 地理 / / / / / / 2 2 / 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科 科学 1 1 2 2 2 2 4 6 5 25 25 8.9%
学
生物 / / / / / / 3 3 / 6
物理 / / / / / / 化学 / / / / / /
/ 2 3 5 14 / /33
8.6%
语文
8 8 7 7 6 6 5 4 5 56 56 20%
数学
4 4 4 4 5 5 4 4 5 39 39 13.9%
外语
/ / 2 2 3 3 4 4 4 22 22 7.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表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表 (1)](https://img.taocdn.com/s3/m/432e99cb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1d.png)
语文9
语文7
语文7
语文7
语文6
语文4
语文4
语文4
1987(20.5%)
数学4
数学4
数学4
数学4
数学4
数学4
数学4
数学4
数学4
1252(13.6%)
科学2
科学2
科学3
科学4
385(3.8%)
生物3
生物3
210(2.3%)
物理2
物理2
136(1.5%)
化学3
99(1.1%)
外语2
外语2
外语2
外语2
3
3
年 级
课
程
门
类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思想品德
思想品德
思想品德
历史与社会
(或选择历史、地理)
科学
科学
(或选择生物、物理、化学)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艺术(或选择音乐、美术)
每天15分钟
班团队活动
1
1
1
1
1
1
体育活动
2
2
2
2
2
(新)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说明
![(新)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a042c4f2f705cc17552709a5.png)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说明:
一、表格内为各门课程的周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按每学年35周上课时间计算。
二、“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时可分散每周安排也可集中使用
2、以融合方式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指定领域,合理整合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交叉重合,根据活动内容二者可以打通进行,统一安排。
4、除以上指定领域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学校常规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也可以单独开设,但课程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
三、“地方与学校课程”中安排:文明礼貌与学习习惯教育、安全教育、国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民族知识教育、法制教育、环境教育、禁毒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可爱的广水(人物、地理、物产)、校本等课程,由学校根据要求及实际合理分散或集中安排。
义务教育课时安排表
![义务教育课时安排表](https://img.taocdn.com/s3/m/a624656d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6f.png)
义务教育课时安排表一、总课程设置义务教育阶段总课程设置应符合国家课程标准要求,涵盖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确保学生全面发展。
课程设置应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必修课程应占总课时的绝大部分。
二、课程类别划分1.必修课程: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历史与社会、体育与健康等。
2.选修课程:艺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家政服务等。
三、课时分配原则1.均衡性原则:各科目课时分配应均衡,避免偏科现象。
2.循序渐进原则: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科特点,合理安排课时。
3.多样性原则:考虑学生兴趣和特长,开设多样化的选修课程。
四、课程实施要求1.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实施教学,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或改变教学内容。
2.教师应对所任教的科目进行整体把握,注重知识的前后衔接和系统性。
3.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程评价标准1.知识技能评价: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2.学习态度评价: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3.综合素质评价: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课时调整规定1.因特殊原因需要调整课时,须经学校教务部门批准,并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2.调整后的课时应确保不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不得随意占用学生休息时间。
七、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教师工作量应以完成教学任务的课时数为主要依据,同时考虑教师承担的教研任务、学生辅导工作等因素。
工作量计算应公平合理,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
八、课程表编制与使用要求1.课程表编制应符合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要求,确保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
(2020年整理)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pptx
![(2020年整理)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pptx](https://img.taocdn.com/s3/m/90b599dce518964bcf847cec.png)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 素 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设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课程设置应体现义务教育的 基本 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 全面发 展奠定基础。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 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 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 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1. 均衡设置课程 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 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应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 逻辑,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发展 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逐渐增加。 2. 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 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1-2 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3-6 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以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 庭扩展到学校、社会,经验不断丰富,社会性逐步发展;3-9 年级设科学课,旨在从生活经验出发,体验 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精神;1-9 年级设艺术课,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多种艺术,提高审美
2020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标准
![2020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be06a72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62.png)
2020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标准2020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标准一、绪论本文档旨在规范2020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下是对各学科课程设置的具体要求。
二、语文1.语文课程要求1.1 发展学生的语言文字基本技能,包括听、说、读、写。
1.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1.3 引导学生热爱读书,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1.4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维品质。
2.课程内容2.1 语文课程内容包括基础知识、课文阅读、作文和综合能力培养。
2.2 基础知识包括汉字、词汇、语法等。
2.3 课文阅读包括文言文和现代文的阅读理解。
2.4 作文要求学生能够写出规范的文章和作文。
2.5 综合能力培养包括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三、数学1.数学课程要求1.1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培养学生的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
1.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1.4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课程内容2.1 数学课程内容包括数与代数、几何、统计与概率等。
2.2 数与代数要求学生具备数的认知和运算能力。
2.3 几何要求学生具备几何图形的认知和判断能力。
2.4 统计与概率要求学生掌握数据分析和概率计算能力。
四、英语1.英语课程要求1.1 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
1.2 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和交际能力。
1.3 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和学习能力。
1.4 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
2.课程内容2.1 英语课程内容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
2.2 听力要求学生具备听懂英语对话和短文的能力。
2.3 口语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英语表达和交流能力。
2.4 阅读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英语文章和故事。
2.5 写作要求学生能够写出简短的英语作文和信件。
附件:1.附件1.2020年中小学课程目标2.附件2.2020年义务教育教材列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义务教育:指国家实施的为期九年的基础教育,包括小学和初中阶段。
2.课程设置标准:指对各学科课程内容、要求和目标的规范和规定。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比例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比例](https://img.taocdn.com/s3/m/313c502b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14.png)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比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安排比例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课程安排比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探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比例的问题。
一、语文课程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言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应占到课程安排比例的20%左右。
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数学课程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应占到课程安排比例的15%左右。
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日后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英语课程随着国际交流的加强,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应占到课程安排比例的15%左右。
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并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
四、科学课程科学是一门探索自然规律的学科,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义务教育阶段,科学课程应占到课程安排比例的20%左右。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兴趣。
五、社会课程社会课程包括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通过社会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在义务教育阶段,社会课程应占到课程安排比例的15%左右。
通过社会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国家和社会,培养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将来的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六、体育课程体育课程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应占到课程安排比例的15%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学校、复式教学点、简易小学等学校的课程设置,由各市、州依据本文精神,结合 当地实际作出相应调整,并报省教育厅备案。
2. 每学年上课时间 35 周。学校机动时间 2 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如文化节 、
运动会、远足等。复习考试时间 2 周(九年级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增加 2 周)。寒暑 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 13 周。
26 30 30 30 30 34 34 34 910 1050 1050 1050 1050 1190 1190 1122
9522
100%
1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说明 1. 表一为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一至九年级的课程设置;表二为国家规定的义务教 育 阶段各年级周课时数、学年总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数和各门课程课时比例;表三、表四是 根据我省实际分别制定的义务教育分科类和综合类的课程计划实施表,供各地选择。各地 在 制定本地课程计划实施方案时,应结合本地实际在国家规定的课程设置和课时比例范围 内作 调整。
初中阶段开设外语课程的语种,可在英语、日语、俄语等语种中任选一种。外国语学
校 或其他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第二外语。
6. 各门课程均应结合学科特点,有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健康、国防、安全等
教育也应渗透在相应课程中进行。
2
表三: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分科)
年
各类课程
周
级
各学科 课时占总
国家规定的
课
一
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九年总 课时的百
百分比
时
课时
分比
课程门类
品德与生活 3
3
品德与社会
2
2
2
2
696
思想品 德
2
2
2
7.3%
7%~9% 666.54~856.98
历
史
地
理
2
2
1
313
2
2
3.3%
3%~4% 285.66~380.88
科
学
2
2
3
3
生
物
物
理
3
2
793
2
3
8.3%
7%~9% 666.54~856.98
化
学
3
20%~22%
语
文8
8
7
7
6
6
5
5
5
1985
20.8%
1904.4~2094.8
13%~15%
数
学4
4
4
4
5
5
5
5
5
1425
15%
1237.86~1428.3
外
语
6%~8%
3
4
5
5
4
4
4
762
8%
571.32~761.76
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各门课程普遍增加了实践活动的内容。学校应根
据 活动的性质和内容,统筹合理安排。
4. 课程的设置既有分科课程,又有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由各地依据当地实际选 择 开设。七至九年级若选择科学、历史、地理,可相应减少自然地理的内容;若选择历史与
社会、生物、物理、化学,则应参照有关课程标准安排自然地理的内容。 5. 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起始年级一般为三年级。具体要求按省教育厅关于转发《教 育 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鄂教基[XXXX]16 号)执行。
体
育4
4
3
3
3
3
939
体育与健康
3
3
3
9.9%
10~11% 952.2~1047.42
音
乐2
2
2
2
1
1
1
1
1
9~11%
906
9.5%
美
术2
2
2
2
1
1
1
1
1
856.98~1047.42
综合实践活动
16~20%
5
4
4
4
6
5
6
1703
17.9%
地方与学校课程 3
3
1523.52~1904.4
周 总 课 时 26 学 年 总 课 时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