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远程教育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提纲.docx
春季学期经济类专业《宏观经济学》课程期末复习提纲
春季学期经济类专业《宏观经济学》课程期末复习提纲2012年春季学期经济类专业《宏观经济学》课程期末复习提纲一、复习的总体要求考试的范围主要是本提纲中列出的达到掌握和理解层次的内容,当然为了体现考生水平差别,不排除有部分了解层次的知识点出现在考卷上。
所有知识点要求至少达到“了解”的程度,这里“了解”指的是能大致说出概念的含义和模型的内容。
另外,有极个别的考题所包含的知识点并不明确,但只要掌握了提纲中所标明的知识点,解答也不难。
复习的总体最低要求是熟悉提纲中列举出来的重点知识点,能大致说明其具体内容及原理,能大致明了其运用。
二、复习资料教材:1、《中级宏观经济学》,张延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第一版视频教学课件:张延,《宏观经济学》视频教学课件,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作业题:作业内容务必掌握,考试出题形式与作业相似面授课PPT:是课程内容的缩略版(见课程论坛)课程论坛上的每周导学也是复习的好资料,上面标注的难点和重点内容也将是本课程复习的重点。
语音答疑资料关于教材和视频教学课件的关系:张延老师编写的《中级宏观经济学》教材与视频教学课件知识点顺序基本一致,章节编号和内容均是同步的。
同学们可以上网院的视频点播系统在线学习。
三、考试题型分布:1、名词解释2、简答题3、计算题4、论述题或材料分析题四、复习方法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结合得十分紧密的学科,尤其注重对关键概念和模型的把握。
宏观经济学的期末复习主要从教材、视频教学课件和作业题入手,并重点熟练平时作业中的题目。
在全面对教材知识和作业进行复习之后,同学们可以对照复习提纲中列出来的知识点进行巩固,根据每个知识点后标明的掌握层次进行自我检测。
在复习中,请同学们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该理解的概念一定理解清楚;重点的理论要熟悉其主要的理论内容;计算类型的知识点要结合具体的例子做一定训练。
五、关于考核方式和成绩分布注意本门课程为闭卷考试!六、复习要点复习提示:宏观经济学的复习其实很简单,整个课程内容由两个重要的模型构成,即收入-支出模型和IS-LM模型,整个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就是从两个模型展开的。
(完整word版)《宏观经济学》期末总复习
《宏观经济学》总复习1、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框架。
2、试述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指标:GDP、NDP、NI、PI、DPI之间的关系。
(1)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总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国内生产净值(NDP):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新增加的产值,即在GDP中扣除了折旧后的产值。
(总投资、净投资、重置投资的概念)国民收入(NI):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生产的各种生产洋提供者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货币价值之和。
个人收入(PI):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个人得到的全部收入之和。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最后归个人所有并能直接支配和使用的全部收入。
(2)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指标之间的关系GDP-折旧(资本消耗)=NDPNDP-企业间接税=NINI-(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公司未分配利润)+政府和企业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利息调整+红利=PIPI-个人所得税=DPI3、凯恩斯提出的基本心理规律有那些?凯恩斯提出的基本心理规律有: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以及流动性偏好。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是指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
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是指由于资本家普遍对未来存在信心不足,从而导致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
流动偏好指出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以及投机动机而使人们对货币的流动性产生偏好。
4、凯恩斯理论的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在何时达到均衡?如何调整以实现均衡?(1)凯恩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认为,当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时,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经济达到均衡。
(2)如果投资大于储蓄,经济社会的总支出大于总收入,企业的非意愿存货投资大于零,即企业的存货会增加,企业会削减生产。
反之,储蓄大于投资,经济社会的总收入大于总支出,企业的非意愿存货投资小于零,即企业的存货会减少,于是,企业会扩大生产。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1、国民收入核算的五个个总量2、国民收入核算3、两部门经济、三部门经济、四部门经济模型4、GNP与GDP、实际GNP与名义GNP5、消费价格平减指数(P32)6、购买力平价(P33)7、各类乘数的概念及计算●货币乘数:●消费乘数:在投资I不变的条件下,由消费变化ΔC引起的产出变化ΔY,根据式(3)来推导:消费乘数=(1 / 1 – b ),b——边际消费倾向[例]假设边际消费倾向b = 0.8,消费或投资扩大100亿元,则由它引发的有效需求的变动为:100+100·0.8+100·0.8·0.8 + ·················=100·(0.80 + 0.81+0.82+···+0.8n - 1)=100·(1/1-0.8)=500边际消费倾向=500/100=5。
或者边际消费倾向=1/(1- b)=1/0.2=5●投资系数●各项政府乘数[例]假设某一经济状态有如下模型:Y = C + I + GC = 160 + 0.75 YdYd = Y - TT = -100 + 0.2YI = 100 + 0.1YG = 400(式中Y为收入、C为消费、Yd为个人可支配收入、T为税收、I为投资、G为政府支出)试求:该经济状态的有效需求、消费、投资、国家税收以及相应的消费乘数、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和税收乘数。
答案Y = 160 + 0.75(Y + 100 - 0.2Y)+ 100 + 0.1Y + 400 = 735+0.7YY = 2450C = 160 + 0.75 *(2450 - 390)= 1705I = 100 + 0.1 * 2450 = 345T = -100 +0.2 * 2450 = 390KC = KI = KG = 1/1-b(1-t)=1/1-0.75(1-0.2)=1/0.4=2.5Kg = b/1-b(1-t)=0.75/1-0.75(1-0.2)=0.75/0.4=1.875KT = -b/1-b(1-t)=-0.75/1-0.75(1-0.2)=-0.75/0.4=-1.8758、资本边际效率9、IS曲线的含义10、货币市场供求及均衡11、IS-LM模型计算[例] 若某一宏观经济模型的参数如下:C = 200 + 0.8YI = 300 - 5rL = 0.2Y - 5rM = 300 ( 单位:亿元)试求:(1)IS — LM模型和均衡条件下的产出水平及利率水平,并作图进行分析。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鸿业《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宏观经济学基本框架⼆、各章知识点分析第12章国民收⼊核算⼀、了解与识记1、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法:即均衡国民收⼊理论和总量分析⽅法2、GDP的内涵,(知道什么项⽬计⼊GDP,GDP与GNP的关系,实际GDP与名义GDP的关系)3、核算国民收⼊的三种⽅法(⽀出法、收⼊法、增殖法需要了解)4、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区别5、GDP折算数⼆、理解与分析1、国民收⼊各个核算指标之间的关系第13章简单国民收⼊核算理论⼀、了解与识记1、简单国民收⼊决定理论的含义及简章经济的假设条件2、均衡产出的含义及条件3、凯恩斯的绝对收⼊消费理论(理解与分析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4、其他消费理论⼆、理解与分析1、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略)国民收⼊的决定及变动(重点)2、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略)的各个乘数(重点)第14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般均衡(重点章节)⼀、了解与识记1、经济学投资的概念、投资函数、投资的影响因素2、IS曲线的含义3、货币需求函数、交易需求及投机需求4、凯恩斯陷阱、古典极端5、LM曲线的含义6、货币的供给(名义供给与实际供给)⼆、理解与分析1、两部门、三部门IS曲线(⽅程)及其移动(IS曲线的推导——图形分析)2、均衡利率的决定及其变动(LM曲线的推导——图形分析)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般均衡及均衡的变动4、失衡的区域及失衡的恢复第15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重点章节)⼀、了解与识记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理解与分析1、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般情形、极端情形)2、货币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般情形、极端情形)3、挤出效应的内涵、图形分析、影响因素。
4、两种政策混合使⽤的政策效应第16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重点章节)⼀、了解与识记1、⾃然失业率(结合第18章充分理解)2、财政政策、政策⼯具(哪些是扩张性的,哪些是紧缩性的?)、局限性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施的总原则是什么?——“逆经济风向⾏事”4、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证券价格决定,买空(多头),卖空(空头),⼀级市场,⼆级市场,主板市场,⼆板市场)(可以略看)⼆、理解与分析1、经济政策的⽬标及相互关系⽬标: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国际收⽀平衡关系:四个⽬标是⽭盾统⼀的。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docx
1、个人可支配收入(DPI):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由个人实际支配使用的全部收入,即个人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
2、名义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3、实际GDP: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來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4、为什么要计算名义GDP?名义GDP和实际GDP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名义GDP是指用生产产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 是指用从前某一年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产品的价格变化是经常发生的,在这样的情况下,直接用名义GDP指标比较各年的总产出水平,势必包括虚假的信息,因为总产出的变化可能是有价格变化的因素引起的,所以为了准确地比较各年的总产出水平,就必须剔除GDP统计中价格因素的影响。
一般我们用GDP折算指数,即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换算。
GDP折算指数衡量了和某一年相比,报告期各产品的价格平均变化的幅度。
5、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又称边际消费递减规律,是凯恩斯剔除的三大基本心里规律之一。
它是指人们的消费虽然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消费的增量不如收入的增量那样多。
由于人们总是不把所有增加的收入全部消耗掉,而要留下一部分作为储蓄,这样人们的收入越是增加,消费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就越小。
凯恩斯认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有人类的天性所决定的。
由于这个规律的作用,增加的产量在除去个人消费增加以后,就留下了一缺口。
假如没有相应的投资来填补这个缺口,产品就会有一部分无法销售出去,于是就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生产紧缩和失业。
6、流动陷阱:又称凯恩斯陷阱或灵活陷阱,是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的一个概念,具体是指当利率水平极低时,人们对货币需求趋于无限大,货币当局即使增加货币供给也不能降低利率,从而不能增加投资引诱的一种经济状态。
当利率极低时,有价证券的价格会达到很高, 人们为了避免因有价证券价格跌落而遭受损失,几乎每个人都F愿持有现金而不远持有有价证券,这意味着货币需求会变的完全有弹性,人们对货币的需求趋于无限大,表现为流动偏好曲线或货币需求曲线的右端会变成水平线。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提纲
2、假定某经济社会有 A、B、C 三个厂商,A 厂商年产出 5000 美元,卖给 B、C 和消费者。其中 B 买 A 产出 200 美元, C 买 2000 美元,其余 2800 美元卖给消费者。B 年产出 500 美元,直接卖给消费者,C 年产出 6000 美元,其中 3000 美元由 A 买,其余由消费者买。 (1)假定投入在生产中用光,计算价值增加多少? (2)计算 GDP 为多少? (3)如果只有 C 有 500 美元折旧,计算 NDP. (4)若只有 C 缴纳了 300 美元的间接税,并获得政府 350 美元的补助金,计算 NI. 【答案】 (1)A 的增加值为:5000-3000=2000,B 为:500-200=300,C 为:6000-2000=4000,
二、重要知识点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1、如何理解 GDP 的内在涵义。(教材 P368)
①GDP 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②GDP 测度的是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 GDP,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③GDP 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注意:二手货、存货不计入 GDP) ④GDP 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是流量而非存量。 ⑤GDP 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合计价值增加:2000+300+4000=6300(美元) (2)GDP=2800+500+(6000-3000)=6300(美元) (3)国内生产净值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纲要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纲要一、简答题1、失业的社会影响与经济影响社会影响:(1)失业威胁着作为社会单位和经济单位的家庭的稳定。
没有收入或收入遭受损失,户主就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家庭的要求和需要得不到满足,家庭关系将因此而受到损害。
(2)家庭之外的人际关系也受到失业的严重影响。
一个失业者在就业的人员当中失去了自尊和影响力,面临着被同事拒绝的可能性,并且可能要失去自尊和自信。
最终,失业者在情感上受到严重打击给失业者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
(3)影响社会稳定,。
如导致自杀率和犯罪率上升;引发对社会失望和不满情绪。
经济影响:影响总产出和经济发展。
失业的经济影响可以用机会成本的概念来理解。
当失业率上升时,经济中本可由失业工人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就损失了。
衰退期间的损失,就好像是将众多的汽车、房屋、衣物和其他物品都销毁掉了。
从产出核算的角度看,失业者的收入总损失等于生产的损失,因此,丧失的产量是计量周期性失业损失的主要尺度,因为它表明经济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2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的主要内容。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用于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政府支出以及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总额,它反映本期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及构成。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净出口NX=出口(X)-进口(M)3、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
通货膨胀最直接的原因是由于货币供需失衡,即表现为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从而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进而演变为通货膨胀。
深层次的原因要和通货膨胀的类型相结合一起分析,不同类型的通货膨胀原因也不同。
(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通货膨胀类型,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经济中的总需求超出了产品与劳务的总供给量,导致物价的上涨与货币的贬值。
引发总需求量扩张的因素有:一定时期内消费量的过分扩张;一定时期内社会投资量的过分扩张;一定时期内政府支出的扩张与对外净出品的扩张。
《宏观经济学》复习考试大纲
《宏观经济学》复习考试大纲(红色部分不考)《宏观经济学》考试课:3学分,有计算题;2学分,没有计算题,其余内容一致。
第九章宏观经济运行与国民收入核算第一节宏观经济运行与宏观经济的均衡一、宏观经济学循环流程与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二、储蓄、投资、政府预算与对外贸易第二节经济活动水平的衡量一、衡量经济活动水平的指标二、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三、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第三节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一、两种常用的核算国民收入方法二、以GDP为核心核算国民收入的缺陷复习要求: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国民收入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即投资储蓄恒等式,掌握名义GDP与实际GDP的区别、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以GDP 为核心核算国民收入的缺陷。
第十章总需求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第一节均衡产出、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一、总需求与均衡产出二、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第二节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一、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二、政府部门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作用第三节乘数作用一、投资乘数二、政府购买乘数三、税收乘数四、政府转移支付乘数五、平衡预算乘数六、税收随收入变动条件下的乘数七、乘数发挥作用的条件复习要求:总需求、总产出、消费函数、两部门经济中的均衡产出决定模型、乘数的含义以及乘数发挥作用的条件。
第十一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第一节产品市场的均衡和IS曲线一、投资函数二、产品市场的均衡和IS曲线第二节货币市场的均衡和LM曲线一、货币需求和货币需求函数二、货币供给和货币供给函数三、货币市场的均衡和利率的决定四、货币市场的均衡和LM曲线第三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模型一、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决定二、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利率的变动第四节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复习要求:投资函数、产品市场的均衡与IS曲线的推导、货币需求、流动偏好陷阱、货币供给、货币市场均衡与LM曲线的推导、IS-LM模型、均衡国名收入和利率是如何变动、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经济复习宏观经济学复习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docx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第一讲序论一、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对整个经济行为的研究:它分析长期的经济增长以及总产岀的周期波动、失业率和通货膨胀、货币供给和预算赤字、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
与之相对应的是研究个别市场、价格及产岀行为的微观经济学。
所有的市场经济需要面对的三个核心的宏观经济问题是:(1)产岀和就业率为什么有时会下降?如何减少失业率?(2)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控制它?(3)-国如何提高其经济增长率?二、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的出版,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系统理论的开端。
凯恩斯在理论、方法和政策三个方面都提出了不同丁20世纪30年代以前居于西方经济学界正统地位的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和主张。
在理论上,传统经济学以“萨伊定律”(即“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为基础,以供给为中心,断定需求是供给的函数。
因此坚持在资木主义经济中将存在保证充分就业均衡趋势的自动机制这一信条。
凯恩斯否定了“萨伊定律”,从而抛弃了“储蓄会自动转化为投资”的传统观点。
他认为,“需求会自动创造供给”(即凯恩斯定律),供给就是需求的函数,即产出量和就业量的总水平决定于总有效需求(所谓“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在方法上,传统经济学关心个别厂商和个别消费者的行为活动,以及单个商品市场的交换过程及其相对价格的决定,即着重个量分析或微观经济分析。
凯恩斯则关心经济中的总量(总产量或国民收入总量、总消费、总投资、总就业等)行为活动,特别是总产出(投资支出、消费支出、政府支岀)所产生的收入效应。
他开创了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即总量分析。
在政策上,凯恩斯反对传统经济学提倡的“自由放任”,积极主张政府干预和调节私营经济。
由以上三个方面的“变革”而形成的凯恩斯经济学或凯恩斯主义,在二战后成为西方经济学的新正统。
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界围绕凯恩斯经济学的讨论已演变成两大派:现代凯恩斯学派和现代古典学派——就经济哲学而言,无非是政府干预派和自由放任派。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纲要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纲要复习纲要名词解释1、名义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2、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而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业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
3、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4、利率传导机制:央行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使利率下降,从而导致投资增加,最终引起收入上升的过程。
5、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
6、滞胀:高失业率高膨胀率的状态,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
7、资本存量的稳态:人均资本量将不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一种状态。
8、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9、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10、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
11、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按法定准备率提留的准备金。
16、存款准备金:经常保留的供支付存款提取用的一定金额12、货币流动性陷阱: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在手中。
13、奥肯定律: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
14、消费物价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15、费雪效应:费雪效应是名义利率随着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而变化。
名义利率、实际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17、通货膨胀: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持续上升。
19、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
20、公开市场业务:实质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简答1、在索洛模型中,储蓄率是怎样影响稳定状态产出水平,以及稳定状态增长率的?如图:如果△k=0,人均储蓄必须正好等于资本的广化加折旧。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整理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整理一、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1.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2.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方法3.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变量和指标二、需求与供给1.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概念和构成要素2.宏观经济平衡和市场均衡的关系3.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决定因素和调节机制三、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1.经济增长的基本概念和测算方法2.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和推动力量3.经济周期的定义和特征4.经济周期的理论解释和调控方法四、通货膨胀与失业1.通货膨胀的概念和测算方法2.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和类型3.失业的定义和测算方法4.失业的类型和影响因素五、国际贸易与汇率1.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模型2.贸易的利益和限制因素3.汇率的概念和变动原因4.汇率制度和汇率政策六、货币与金融1.货币的职能和货币供求的决定因素2.货币发行与流通的机制与政策3.银行与央行的职能与作用4.股票、债券市场与金融创新七、政府与经济1.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与手段2.财政政策的目标和工具3.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工具4.国际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和合作八、经济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1.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和特征2.全球经济治理与国际经济组织3.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目标4.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和实践在复习过程中,需要注重以下几点:1.理解和记忆重点概念和理论,例如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定义、影响因素和调控手段等。
2.研究并理解各个方面的经济数据和指标,例如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实际经济情况和事件,例如通货膨胀的原因和影响、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等。
4.细化学习内容,建立系统性和逻辑性,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或制作总结表格来整理复习材料。
5.进行真题练习和模拟考试,检验复习成果,找到巩固和提高的重点。
通过系统地复习和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宏观经济现象,为未来的经济决策和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一、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整个经济的总体运行情况,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国际贸易等方面。
其关注的是总体经济现象,而非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
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它衡量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增加量。
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来表示。
通货膨胀指的是总体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
这会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经济的稳定。
失业则是指有劳动能力并且愿意工作的人没有工作的状态。
失业率是衡量失业程度的重要指标。
二、国民收入核算1、国内生产总值(GDP)GDP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理解 GDP 的定义需要注意几个要点:首先,GDP 只计算最终产品和服务,避免重复计算;其次,GDP 是市场价值的总和,需要通过市场价格来衡量;最后,GDP 是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而非销售的。
2、其他相关指标除了 GDP,还有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个人可支配收入(DPI)等指标。
GNP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它与 GDP 的区别在于计算的是本国国民的生产,而不管生产活动是在国内还是国外进行。
NDP 是从 GDP 中扣除折旧后的净值。
NI 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PI 是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后形成的个人收入。
DPI 则是个人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
3、国民收入核算的方法主要有支出法、收入法和生产法三种。
支出法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支出,即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和净出口(NX)之和来计算 GDP。
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中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来计算 GDP,包括工资、利息、租金、利润等。
《宏观经济学》复习纲要word资料10页
《宏观经济学》复习纲要第一章宏观经济学的科学重要概念:市场出清,内生变量,外生变量,通货紧缩复习重点:(1)经济模型:经济模型是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是现代西方经济理论的一种主要分析方法。
其关键特征是假设价格是有伸缩性的还是黏性的。
(2)市场出清模型:市场出清模型的假设条件是价格有伸缩性,但只适用于描述长期经济,而价格黏性模型可以更好地描述短期经济。
第二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重要概念:奥肯定律,存量与流量,CPI,GDP平减指数,劳动力参与率,国民收核算恒等式复习重点:(1)GDP同时衡量①经济中所有人的收入;②对经济生产出来的产品与服务产出的总支出从整个宏观经济体系看,两个量必然相等,收入必定等于支出(2)名义GDP与实际GDP的区别:名义GDP是用现期价格估价产品与服务,实际GDP 是用不变价格估价产品与服务。
只有产品与服务量增加时,实际GDP才增加。
而名义GDP 的增加既可能是由于产出增加,也可能是由于价格上涨。
(3)能够区分经济中的四种支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四种支出之和即为GDP。
(4)几种指标之间的关系GNP=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向国外的要素支出NNP=GNP-折旧NI=NNP-企业间接税PI=NI-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净利息-股息+政府向个人的转移支付+个人利息收入DPI=PI-个人税收和非税收支付(5)GDP平减指数(帕氏指数)与CPI(拉斯派尔指数)CPI是衡量一个典型消费者购买的固定的一篮子产品与服务的价格(计算公式),GDP平减指数是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率(计算公式)。
二者都用来衡量物价水平。
三个关键差别:①GDP平减指数衡量生产出来的所有产品与服务的价格,而CPI只衡量消费者购买的产品与服务的价格。
如,企业与政府购买的产品的价格的上升将反映在GDP平减指数上,但不反映在CPI上。
②GDP平减指数只包括国内生产的产品,不包括进口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冋忆:与微观经济学有何不同? Q;微观经济学研究什么?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理论
弹性理论(需求弹性、供给弹性)
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无并异1111线)
厂商理论(牛产理论、成本理论)
市场理论
(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寡头)
分配理论
(工资理论、利息理论、地租理论、利润理论)
宏观经济学的政策目标(研究课题)
1.研究总产出,怎样使总产出达到最大值,即潜在水平或充分就业水平,促进经济增长;
2.怎样减少失业,实现劳动的充分就业;
3.怎样降低通货膨胀,实现物价稳定;
4.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还需要研究怎样兼顾国内目标和改善国际收支冃标。
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社会收入分配状况。
为了研究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问题,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M.O.Lorenz)提出了著名的洛伦兹曲线。
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GGini)在此基础上定义了基尼系数。
洛伦茨曲线:表示和分析收入与财富比例分配的一种曲线,用以比较和分析一个国家在不同时代或者不同国家在同一时代的财富不平等状况。
显然,其弯曲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弯曲程度越小(越接近绝对平均线),收入分配越接近平等;
/弯曲程度越大(越远离绝对平均线),收入分配越不平等;
/折线OBY表示绝对的不平等。
人口百分比P
直接税vs 间接税
划分方法:税收负担能否转嫁 丁直接税:直接向个人或企业开征的税,包括対所得、劳动报酬和利润的征税。
如:所得税、房产税、遗产税、社会保险税 /间接税:对商殆和服务征收的税,因而只是间接地以公众为征税对象。
如:增值税、消费税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国内厂商和个人 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及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名义GDP : —年内所牛产出來的产品和服务按当年的市场价值统计出來的数值。
实际GDP : —年内所生产岀来的产品和服务按某一基年的市场价值统计岀来的数值。
GDP 价格矫正指数:名义GDP 和实际GDPZ 比
思考题:
假设某国政府2009年的债务为1000亿元,物价水平为100;
2010年的债务为1100亿元,物价水平为110o
你认为2010年是否存在实际赤字?是多少?
1100 亿7U/1000 亿元=110/100 增幅相等,实际赤字为零
最终产品VS 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在核算期内不需要再继续加工、直接可供社会投资和消费的产品和劳务。
如:商场里出售的衣服、家庭用天然气……
/中间产品:在核算期间须进一步加工、FI 前还不能作为社会投资和消费的产品和劳 务。
如:发电厂用的煤、盖房子用的水泥……
注意:产品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并不是由其木身形态决左的。
例如,钢材对钢铁厂来 说是最终产品,对造船厂来说则是中间产品。
A
总收人的百分比 L(P)
经济总流程
>最简单经济流程——两部门经济循环
>家庭、厂商
,政府部门的介入——三部门经济循环
>家庭、厂商、政府
》开放经济——四部门经济循环
>家庭、厂商、政府、外商
>两部门经济循环——家庭、厂商
家庭总收入(地租、工资、利息、利润$ 1 000 000)
:I
产品和服务
消费总支岀($ 1 000 000)
—-货币流程
•••一实物流程
图13-1
消费函数
反映人们的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Z间的依存关系。
决定消费水平的因素很多,如收入、财产、利率、收入分布等,其屮收入是最根本的因素。
因此,消费函数实质上是指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 G ~ C()+cY t
这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边际消费倾向:C保持不变(0< C <1)
平均消费倾向:CO/Yt+c递减
投资:表示一定时间内牛•产能力的增量。
注意:宏观经济学所讲的投资是指企业为维持或扩大生产规模而对投资物品的购买,不同于购买有价证券的“金融投资”。
企业的投资包括:
/对厂房和住宅的建筑投资
/对机器设备等投资品的购买
/净投资:即“存货投资”(年终的存货量减去年初的存货罐,可正可负)例如某汽车厂2010年生产的小汽车中冇1万辆没冇销售出去。
如果国民收入在某个时期保持稳定,则净投资可
能为零。
投资波动的主要原因:
►加速原理
►投资增长通过乘数的作用会引起总收入或总供给的增加,而总收入或总供给增加以后,将引起消费的增加,消费品数虽的增加乂会引起投资的再增加。
不仅如此,
这种投资增长的速度要比总收入或总供给增长的速度更快。
►预期的不确定性
►投资时间的灵活性
乘数理论乘数(multiplier),又译作倍数。
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卡恩(R.F.Kahn)于1931年提出,后被凯恩斯加以利用,成为凯恩斯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析工具。
政府支出乘数:政府的支出能使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
斤=竺
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卜衡预算乘数统称为财政政策乘数
注意:由于利率变动对国民收入具有挤出效应,所以财政政策乘数的效果要小丁•政府支出乘数。
只有在LM曲线为水平线(流动性陷阱)条件下,两者相等。
屮央银行的三人货币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操作、调整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改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库存现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法定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X存款总额超额存款准备金=实际存款准备金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思考:若市场利率提高,超额准备金会减少。
为什么?答: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则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中上缴给中央银行的的比例提高,商业银行可贷款的资金减少,即货币供应减少,利率是货币供求的价格,商业银行为了保证同样的盈利水平,通过增加利率•所以两者是同向变化的关系,即准备金率提高会引起利率的提高.
IS曲线:能够保持商品市场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与利率水平各种可能组合所形成的一条曲线。
LM曲线:能够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与利率水平各种可能组合所形成的一条曲线。
►经迸凰期是指经济从高涨到低潮上下反复波动的循环过程。
►经济周期的种类:
►1•“长周期”或“长波”。
其长度平均50-60年,由苏联经济学家康徳拉耶夫(Kondratieff)于1926年提出,故乂称"康德拉耶夫周期
► 2.“建筑周期”。
其长度平均约15年到20年左右,由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Kuznets) 最早提出,故乂称为“库兹涅茨周期”。
该周期主要是以建筑业的兴旺和衰落这一周期性波动现象为标志加以划分的。
► 3.“屮周期”或“屮波”。
其长度平均约8年到10年,由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Juglar) 于1860年提岀,故乂称为“朱格拉周期”。
该周期以国民收入、失业率和大多数经济部门的生产、利润和价格的波动为标志加以划分的。
►4•“短周期”或“短波”。
其长度平均约40个月(近三年半),由美国经济学家基钦(Kitchin)于1923年提出,故又称为“基钦周期”。
短周期的长度约为中周期的一半,一个中周期通常包括两个短周期。
经济周期理论主要有:
/消费不足论
/货币性投资过度论
/创新论
/心理自生周期论
/太阳黑子论
/政治因素论
心理自生周期论—庇谷、巴奇霍特
用心理因素说明经济危机的原因。
人在心理上都有一•种“自牛的周期”,使人的情绪在乐观和悲观之间反复交替出现, 这种周而复始的情绪变动是难以控制的,它会对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投资行为产牛彩响。
当人们乐观时,消费和投资部会增加,从而引起经济繁荣;当人们悲观时,消费和投资都会减少,从而导致经济萧条。
这种情绪周期性变化,使得经济也相应地发生周期性变化。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经济活动能力的扩大,莫衡量标准就是一国GDP的增长状况,或人均GDP 的增长状况。
经济增长理论主要有:
/哈罗徳-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新山典经济增长模型
/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经济增氏极限理论
注意:各个经济增长模型的假设条件有些相同、有些则不同,其中不和同的假设条件具有决定性的垂要意义,正是它们导致了不同的结论。
例如: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假设资本与苛动町以耳相替代,与哈罗徳模型屮固定系数的牛产函数假定截然不同,从而克服了哈罗德模型的不足,对西方国家的典型经济增长事实给出了较好的理论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