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对教学设计的浅思

新课程理念下对教学设计的浅思
法 、角色扮演策 略、发送 问题法 、
看 出 信 息 化 教 学 设 计 及 其 组 织 实
施 的 大 致 过 程 虽 相 似 , 但 教 学 效
互 问 互 答 法 、 协 作 阅读 理 解 策 略 、 消 除 不 安 策 略 、 四 角策 略 、多 次选 举 策略 、焦 点列 表策略 等 等。
最 佳 契机 ;( 3)学 生之 问 的 社 会化
交往强 度增 加 。 既 然 协 作 学 习 策 略 是 个 体 认
课例 二 : 金 属铝
金 属 铝 》 足 国 内 高 二 化 学 教 师 通 过 英 特 尔 未 来 教 育 项 目 培 训 后 ,所 做 的 一 课章 教 学 设 计 。课 项
影 子 》 是 美 国 一 位 山 村 小 学
育 领 域 中 , 信 息 技 术 使 原 先 的 一
些先进 的教育教学观 念成为现 实,
教 师 向 小 学 生 们 提 出 的 一 项 研 究 小课 题 ——观 察 春 夏 秋 冬 自 己影 子 的 变 化 , 对 所 提 出 的 问题 做 出 回 答, 并 完 成 电 子报 告 对 外 交流 。 小 学 生 们 通 过一 年 的观 察 、记 录 、拍 摄 等 , 完 成 J电子 报 告 , 完成 了教 ,
教 学 研 讨


/ ie u. g c h t /w w w .t d . n强 ■| tP:www t u or . ■目 霹J / ed
往 的 障 碍 以 及 如 何 设 计 协 作 学 习
的任 务上 。
2。 设 计 基 于资 源 和 工 具 的 学 习 任 务
4. 多 角 度 出 发 , 实 现 信 息 从
的 、 微 观 的 研 究 问 题 上 仍 然 会 有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与策略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与策略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与策略一、引言新课程改革的出台,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程的理念与要求,教学设计需要符合新课程的指导思想,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本文将在教学设计理念与策略方面进行探讨,从内容的选择、教学方式和评价方法等方面提出相应的理念与策略。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新课程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选择有挑战性且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课程自主安排、研讨交流和多元资源整合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内容。

在教学设计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阅读和写作实践,通过亲身体验,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往往是知识的主要传授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

而在新课程下,教学方法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采用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和项目制学习等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评价的方法传统教育下,教学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强调对知识的记忆和应用能力。

然而,新课程下的教学评价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

评价方法应立足于学生的表现和成长情况,综合运用笔试、口试、实践操作和项目展示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同时,教师还应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激励学生进一步提高。

五、教学设计实施的策略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程的教学设计理念,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学生具有不同的兴趣、需求和学习方式,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个性化教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

2.创设情景。

通过创设情境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例如,在数学课上,可以设计数学游戏和数学建模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要素
1.教学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是什么?(教 学目标)
• 2.为达到预期目的,应选择怎样的知识 经验?(教学内容)
• 3.如何组织有效的教学?(教学模式、 方法、教学媒体)
• 4.如何获取必要的反馈信息?(教学评 价)
教学设计“”十二字诀
• 为什么?(学生需要) • 是什么?(教学内容) • 怎么办?(教学策略) • 怎么样?(教学评价)
系 统 方 法 模 式
1、教学需要分析
• (1)对学习者已有经验的分析。新课程 非常强调学生的体验性学习,因此,为 了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适应和 满足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需求,教学设计 必须充分考虑和分析学习者已有的相关 经验。
(2)在教学目标分析上,强调
教学目标的“非先决性”。
教学目标的确立依据考试大纲或课程 标准,但不拘泥于大纲,实际需要达到什 么样的目标,根本上是看学习者具有什么 样的认知结构、能力、兴趣、经验、认知 风格,学习内容属什么类型,需要什么样 的内外部条件,在两者的结合部上(学习 者特征能在多大程度上契合学习内容类型 所需要内外部条件)确定最终的教学目标, 以适应地区差异和个性差异。
目标 学生掌握知识
组织教学
复习旧课
讲授新课
布置作业
巩固新课
1、关于课堂的认识
• 课堂是一个生态系统,是教师、学生、教 学媒介以及环境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在 这个生态系统中,这四个因素是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的,犹如一条“生物链”,必须 全面地考虑四种因素在系统中的作用,而 不能只重视其中一个或两个。因此,教学 设计其实就是对这个生态系统的设计,教 师要用系统的观点审视整个教学过程。
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与策略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与策略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与策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在我国的教育教学中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推广,也在不断地演进与完善。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与策略是教师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工具和思想基础,本文将对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与策略进行浅谈。

一、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新课程的教学设计理念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 学生主体性原则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当引导者、辅助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

2. 关注学习的质量和效果重视学生学习质量,对于教学质量的检测和评价通过对学习效果的实际检测来完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对学习效果的关注和注重。

3. 实现多元化教学不单一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实现多元化的教学,通过多角度的教学手段来完成根据学情、课程类型、课程适应性等的情况来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教学。

4.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要关注教学内容的设置以及教学的方式和形式,可以课程内容的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并考虑学生的差异化和多样性。

二、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策略1、因材施教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策略是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这一点对于新课程设计中十分重要。

“因材施教”是一种教育方法,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差异来进行教学设计和安排,使学生的学习得到更好的提高。

这种教育方法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进而创造个性化教育环境。

2、个性化的多样化教学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个性化多样化教学,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有效的应用。

教育者应该考虑到每个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的方式和方法的差异,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为自信,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创新能力新课程注重的是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和学习主动性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合作完成任务,彼此激励、相互交流和学习,充分展示和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能力。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与策略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与策略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与策略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教学设计理念和策略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性,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因此,在教学设计方面应因时而变,灵活变通,在满足教学目标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的实际需求,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探讨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和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探究式教学新课程强调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积极思考、体验实践,使之过程化、体验化。

探究式教学小组对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性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设计中引入项目式教学、问题式学习等形式,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进行加强合作及提高互动交流的训练,达到相互促进和全方位的发展。

教师还可以通过提供资源、设置学会设计的难点和课堂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全面提高科学技术素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情境教学情境教学强调的是在现实情境中,让学生快速形成所学知识的应用场景,最大程度的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模拟、案例研究等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更快地进入角色,感受到学习细节以及具有现实应用能力的体验,从而达到加深思维和记忆的效果。

情境教学还能够通过案例式教学,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实际问题背景、知识应用的意义和难点。

对于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项目式教学在新课程中,项目式教学的理念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项目式教学鼓励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学习和实践,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实践,快速获得学习成效。

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扮演的是主动学习者的角色,教师则扮演的是学习资源的协调者和指导者的角色,而项目作为教学资源的媒介,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的意义。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与策略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与策略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与策略教育教学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关键。

新课程的实施是教育教学的重要改革,也是未来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程。

新的课程体系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道德素养和实践能力。

因此,教学设计理念与策略也需要根据新课程的特点进行改变和调整。

一、教学设计的新理念新课程的实施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提倡以探究性、合作性和综合性为主要特点的教学模式。

因此,教学设计理念也应该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基础,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注重个性化、差异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

1.以学生为主体。

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学设计需要围绕学生的需求和能力进行展开,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和形式。

让学生在互动、探究、合作、实践的过程中产生有效的学习体验,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时代新任务和新要求,培养具备自主、批判和创新思维的新一代人才。

2.多元化教学策略。

新课程要求学校和教师要注重教学形式的多元化,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能力需求。

教学策略需要根据不同的课程目标和学习情境,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课堂讲授、实验探究、小组合作、信息技术应用等。

例如,富有探究性质和探究精神的“问题教学”、“案例教学”、和“综合性实践活动”等教学策略在新课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多重的学习情境下获得能力的提升。

3.着力培养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新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新课程倡导将核心素养融入到教学设计过程中,着力解决日常教学中存在的“知识为王”的问题,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因此,教学设计的实施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实践能力和道德素养等核心素养。

例如,在学习科学和数学时,老师可以设计探究性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探究中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在解决问题中有效促进创新能力。

二、教学设计的新策略新课程下教学设计需要根据教育教学的变革和当前社会情况来调整和改进,对现有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和升级。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与说课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与说课

教学方法的运用
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 优化。
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如考试、 作品评定、口头表达等,全面评
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评价标准的制定
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确保评价的 客观性和公正性。
评价结果的反馈
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帮助学 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促进学生 的学习进步。
详细描述
针对评价机制改革的挑战,教师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有机结合, 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此外,教师还需要探索新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如表现性 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等,以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05
总结与展望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设计的成果与不足
成果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更加注重 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 质。同时,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也取得 了显著进步,能够更好地把握教材和课 堂节奏。
03
说课技巧与实践
说课稿的撰写
明确教学目标
在撰写说课稿时,应首先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内容与 目标相一致。
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说课稿中应突出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以便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教 学节奏和深度。
详述教学步骤和方法
说课稿中应详细描述教学步骤和方法,包括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 如何组织课堂活动等。
分析案例特点
在案例分析中,要深入分析案例的特点和亮点, 以及案例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总结案例经验
通过案例分析,总结教学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提 供参考和借鉴。
04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挑战与对策

新课程理念下的项目式教学设计:内涵体例与活动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项目式教学设计:内涵体例与活动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项目式教学设计:内涵体例与活动设计一、项目式教学的内涵及特点项目式教学是一种以项目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其内核是通过学生参与实际项目活动,融合各学科知识和技能,并通过项目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项目式教学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任务驱动项目式教学的设计以任务为主导,教学活动以任务为中心,任务本身是教学的起点和落脚点。

学生通过任务的开展,自觉地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形成价值观和人格品质。

2.跨学科整合项目式教学需要整合各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打破学科间的壁垒,从而让学生在项目实践中能够全面发展。

在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应用数学、语文、科学、社会等各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3.问题导向在项目式教学中,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进行研究与解决,学习科学问题解决的方法与技能。

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找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4.学生主体性项目式教学的核心是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项目任务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尽情地展现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5.实践性项目式教学要求学生通过实际项目活动,进行实践探究,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项目式教学活动设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项目式教学的活动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一项好的项目式教学活动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下面将结合数学学科,设计一项具体的项目式教学活动。

项目名称:《实践中的数学》项目目标:通过设计一个主题为“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的实践项目,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项目步骤:第一步:确定项目主题在进行项目式教学的活动设计之前,首先需要确定项目的主题。

在确定项目主题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以及所学知识和技能。

新课程理念下的项目式教学设计:内涵体例与活动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项目式教学设计:内涵体例与活动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项目式教学设计:内涵体例与活动设计【摘要】项目式教学是新课程理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知识和技能。

本文首先介绍了项目式教学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详细探讨了项目式教学设计的概念、特点、内涵、体例和活动设计,并分析了其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意义。

结合新课程理念和项目式教学设计的特点,提出了对未来教学的启示和发展方向,希望能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项目式教学设计在教育领域的价值和作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实践策略,促进教育改革和新课程理念的实践落地。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新课程理念、教学设计、内涵、体例、活动设计、研究意义、启示、发展方向。

1. 引言1.1 项目式教学的背景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教学方式逐渐显露出无法满足当代学习需求的弊端。

学生需要的不只是死记硬背的知识,更需要的是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项目式教学应运而生,通过打破传统学科界限,跨学科整合知识,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了解项目式教学的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其在新课程理念下的重要性和意义。

1.2 研究意义项目式教学设计在新课程理念下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升学生学习动机和参与度。

项目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实践性和参与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参与项目设计、实施和评价等环节,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知识,增强学习的实践性,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动机和参与度。

2.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项目式教学设计强调学生在项目中的综合运用能力,包括问题解决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通过项目式教学,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培养和提升这些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

3.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项目式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具备全面的教学素养,包括项目设计的能力、指导学生的能力、评价学生的能力等,通过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师能够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推动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

新课程理念下的项目式教学设计:内涵体例与活动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项目式教学设计:内涵体例与活动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项目式教学设计:内涵体例与活动设计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推进,项目式教学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项目式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实现一个个的项目来达到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提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项目式教学的内涵体例和活动设计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项目式教学的内涵体例1. 项目式教学的基本意义项目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实现一个个的项目来达到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提升。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项目式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自主学习。

通过不断地实践,学生能够积累知识和经验,从而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项目式教学的基本要素包括:项目的主题、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评价、项目成果共享等。

在项目的主题方面,要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能够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能够在项目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

在项目设计方面,要把握好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注重学生的实际参与和探究,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

在项目实施方面,要注重学生的合作和交流,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实地调查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经验。

在项目评价方面,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注重学生的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

在项目成果共享方面,要注重学生的总结和反思,注重学生的表现和展示,让学生能够分享自己的成果,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项目式教学的实施形式包括课程项目、课外项目、社会实践项目等。

在课程项目方面,要结合课程内容和学习目标,设计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项目,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以致用。

在课外项目方面,要针对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展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的项目,让学生在外出实践中积累知识和经验。

在社会实践项目方面,要注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验生活、学习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项目式教学的活动设计在项目式教学的前期调查中,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确定合适的项目主题和项目目标,为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对课程的结构、标准、管理与评价等做了重大调整和改革,构建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其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应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然而因教学设计涉及的因素多,基础理论多,是一个动态的发展体,因此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适,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教育教学。

【关键词】教学设计问题对策教学设计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以它独特的程序性、精确性和合理性的现代教学技术的魅力,深受人们的关注和青睐,使传统经验型教学受到挑战。

加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使得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材的内容、师生关系等发生了变化,在教学设计中要做相应的调整。

一、教学设计的概述人们把学习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理论和教学理论作为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尤其是对学习理论普遍看好,一致认为是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表明教学设计的取向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这与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是一致的。

人们把学习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理论和教学理论作为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尤其是对学习理论普遍看好,一致认为是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表明教学设计的取向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这与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是一致的。

二、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教学设计是一个针对活生生的个体的设计,有很多因素需要考虑,基于不同环境、应用的设计也不同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设计理论要真正植根于中国的教育土壤,需要经过借鉴——协同——融合——创新的过程,若要生搬硬套,就会形成理论和实践“两张皮”的结果。

我们在运用教学设计指导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存在一定差异。

表现为理论超前,而实践结果滞后,如有些设计实验,理论指导为认知理论的高度,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学习通过同化、构建等等,而设计的方案也仅仅是传统教案的变形而已,使教学设计流于形式。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新理念及其新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新理念及其新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新理念及其新策略1000字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新理念及其新策略已经得到广泛的探讨和应用。

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新理念及其新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情境教学在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注重情境教学被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教师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真实的情境模拟、有趣的互动体验等方式,将语文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外阅读、课堂讲授、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情感共鸣和认知体验,从而加强学生的自觉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

二、强化“知行合一”教育在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强化“知行合一”教育被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将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去。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途径提供真实的学习场景,让学生真实地感受语文知识的实际应用和价值意义,从而增强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同感和自我价值感。

三、鼓励多元化教学在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鼓励多元化教学被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教师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多样的教学工具等方式,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开展个性化的教学活动,从而满足学生科学探究、创造性思维、实践实验等多元化学习需求。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情境模拟等方式开展多元化的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探索答案、创造新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新理念及其新策略,旨在通过情境教学、知行合一教育、多元化教学等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价值感和自我认同感,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和自主成长,从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成果的不断提高。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引言:新课程理念是指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本位、以发展为导向的一种教育理念,在当今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应该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和能力,以培养其全面发展和创造力为目标。

本文将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思想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本位、以创新发展为导向。

学生需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建立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学习应该是有过程、有目标和有意义的;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第二部分: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情境化思维:将教学内容融入到现实生活中,通过情境化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启发性思维:教师应该尽量使用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和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个性化思维:教学设计应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潜能,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提高学习效果。

4.开放性思维:教学设计应开放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第三部分:教学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和方法。

1.目标设定: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能力水平,设定具体、可达到的学习目标,明确学生应该达到什么水平。

2.情境设计:将教学内容融入到现实生活中,设计适合学生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

3.学习资源准备:准备好适合学生学习的资源,包括教材、课件、实验设备等,以支持学生的学习。

4.教学策略选择: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如启发式教学、合作学习、案例教学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5.评价与反馈:通过评价和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四部分:教学设计的效果评价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应通过效果评价来判断其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在新时代下,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深入推进,教学理念和设计也逐渐向着更能够满足学生综合发展需求的方向转变。

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实现优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者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主要涉及可持续发展、素养教育和数理化思维能力三个方面。

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针对21世纪全球环境和经济发展趋势的革命性计划,致力于培养具有环境、经济和社会思维方法的人才。

素养教育则是一种综合型的教育方式,涉及到文化素养、体育素质、心理素质、职业素质和创新素质。

数理化思维能力则是即将进入崇尚“创新”时代的我国基础教育核心,是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在教学设计中,首先应该把学生作为主体,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和多元化需求,充分发挥个体潜力,支持学生开展独立探究和自我评价。

此外,教学设计应该更多地注重情感体验的影响,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高品质的教育与人文关怀。

同时,在教学中加入适度的游戏元素,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兴趣,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新课程设计模式中,要让学生掌握各种多样的学习素材,例如是教师提供的电子文献、网络资源与多重媒体课件等。

让学生主动学参与到学习中来,将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更好地达到知识的吸收与转移。

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现代社会,知识变化日新月异,学生如何快速地解析问题、提取相关信息和解决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析一道问题,并通过多种方式去解决。

同时,在教育领域和教学设计中,教师也应该在教育诱导中,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机会去思考。

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积极的发现问题并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更加注重实际应用的传授。

另外,在新课程理念下,教育者应更加注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学生的综合素质是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一、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1、要有科学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准确、全面、具体,不仅要有知识与技能目标,还要有过程、方法与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学目标要具有层次性,符合各类学生的实际情况。

课堂一切活动都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目标要统领教学各个环节,贯穿教学活动始终。

2、要有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师生之间的关系民主、平等。

课堂气氛既是紧张和严肃的,又是和谐愉悦的;课堂内既有大量的信息交流,又有充分的情感交流和体验。

课堂充满生气,充满活力。

3、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指导学生开展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学习活动,形成学生独立学习、同学间合作学习和师生间共同学习的动态组合。

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积极主动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

4、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要努力改变学生单一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教师要尽量给学生提供开展科学探究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过程。

5、要有充分的思维训练教学过程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

教师要不断启迪学生的思维,创设学生思维相互碰撞的条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6、方法最优化,手段现代化根据需要选择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最优化。

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调动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二、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界定教学设计是在把握学生的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实际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内容,确定恰当的教学起点和标高,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

教学设计的重点是精心设计让学生主体性得到尊重、展现和发展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

教学设计的内容(一)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规定,即预期学生在认知、情意和行为方面应产生的变化的具体明确的规定。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影响着每一个人的未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改革创新,其中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本文将浅谈关于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一、什么是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理念是指一种以学生为本、以质量为中心、以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课程整合为重点的教育理念。

它主张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应得到重视,要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自主学习;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注重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主干地位;培养学生多元化的能力,包括学科基础知识、学科思维、学科方法与技能、学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跨学科问题解决能力等。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一)以学科内容为核心新课改革将学科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重点,注重学科课程内容的教学设计。

我们需要通过构建具有吸引力和意义的课程内容,让学生感到学习的欲望。

例如,在语文课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选择经典的文章、故事等素材,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情感能力、修养素质、价值观念等。

(二)强调跨学科整合新课程理念下,跨学科整合已经成为了教学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我们可以将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联接起来,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相关的知识。

例如,在地理课程中,我们可以将学科知识与本地的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相结合,更好地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地理知识。

(三)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也越来越被重视。

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合理的教学资源和指导,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主探究和学习相关知识。

例如,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应该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利用网上英语学习资源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知识,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四)教学形式多样化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形式也应该更加多样化。

学生能够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方式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与策略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与策略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与策略一、引言新课程改革是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为学生提供更为完善、现代化的教育体系,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

为了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教学设计理念与策略的制定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与策略,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设计理念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新课程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兴趣、学习风格等因素,采用差异化的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宜的学习机会和资源。

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新课程要求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尝试,并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和资源,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注重跨学科整合新课程要求学科之间的融合与整合。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积极寻找学科之间的联系,将知识与技能进行跨学科的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教师还应借助合作学习等方法,促进学科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4.强调实践与实践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精神的培养。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践经验,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课程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

三、教学设计策略1.拓宽教学资源教师应积极拓宽教学资源,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技术,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例如,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借助网络资源进行学科拓展等。

2.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应多样化,既包括讲授法、讨论法等传统教学方法,也包括合作学习、问题解决、案例研究等现代教学方法。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3.开展项目式和研究性学习通过项目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某一主题或问题,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项目和研究课题,引导学生进行调查、探究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思品课堂的教学设计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思品课堂的教学设计
本 ,为他们先提供 一些案例让 他们进行独设计必须体现教师引领者、合作者、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教师只能是配角。教师不能霸 占课
过小 组合作学 习的方式展 现出他们这个 年龄段面对 来 自亲朋长 参与者 的角色 辈 、公共传媒 发出的信息 、社 会流行 等的影响的判 断, 由此引 导他们如何正确对 待社会影 响。 请你来评一评 ’
堂 ,强 占时间 。教 师只能是学生 学习活动 的平等参与者 、引导
小 明周末在 家做作业 , 爸爸带 了几个 朋友在家打麻将 , 在途 中, 爸爸接到的手机响 了, 于 是叫小明顶上 他打 一阵。 小明的父亲是开饭店的老板 , 他总是把一些客人吃剩的菜
者 、启发者 、点拨 者 、评价者 、激励者 。要牢记 “ 少教 多学,
展” ,在教学设计 中围绕以学生期望为本,以学生发展 为本,以 得 多。 . 学生差异为本 的基本设计理念 ,突出课堂全面依靠学生。 二、课堂教学设计必须体现 “ 全面依 靠学生”. 关键 词 教 学设计 新理念 课 堂教 学 改革 学 生不 仅是 教育 对象 ,学 生更 是教 育资 源 。课堂 J 二 各 个 思 品课 堂教 学 的一个 重 要任 务是 帮助学 生 形成 高 尚的道 环 节,都需要学 生全员活动 。通 过化整为零 ,以学 习小 组为单 德情 操,树立 科学的人生观 、世界观 ,用简单的说教 达不到教 位, 、 止每个 学 生都 参 与进 来, 交流讨 论 、合作 探 究 、展示 质 育 目的,相反 只能引起学 生的反感 。因此,我们在教 学设计 中 疑 ,完成学 习任务 。 应该 突 出 “ 一 切为 了每 一位学生的 发展 ”的核心理念 ,转变教 课 堂是 学生 的, 应将 课堂 还给 学生 。应 将粉 笔 等教学 用 师教 学方式和学 生学 习方 式,充分 发挥 教师主导 和学 生主体作 具 变成学生 的学 具,将教 室变成学室 ,讲 堂变成学堂 ,讲台变 用,形成师生 积极参与 、交流互动 、共 同学习 的过程 。在教学 成学 生的 展 台 。相 信学 生有 学 习的潜 能 ,愿 学 、会学 、能学 过程 中注重 因材施教 ,激发并保护学 生的好奇心 ,给学生 留有 好 ”,实现 把 “ 学 习权 ”真正还给学生 。 自主学 习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 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 我们在 引导学生如何 “ 正确对待认识社会 流行 ”时的教学 教 师的教学观念转变 了,是不是就 能够 好好的把握课堂 了 设 计,就应该 给学生足够 的时间和空 间,在学生交 流讨 沦中完 呢?是不 是 只要把课堂 还给了学生 ,课堂闹热 、活跃起来 了就 成对 知识的掌握。 体现 了学 生的 自主 、合 作 、探究 了呢?我想在课 堂结构的设计 材料 : 有 的追星族追得动 了真情 :“ 周杰伦 ,我虽没有那个 方面也应该要有一定的新理 念。 九 中的女孩学习好,可我更爱你!” ; 有的追 星族追得将生养 自 思品课堂的教 学设计 必须以学为本 己的父母都 忘了 :“ T W I N S ,今 天我 妈妈住院 了,我 没看她来看 思 品课 堂教学 设计 应 该 围绕学 生期 望为 本 ,学生 发展 为 你”; 有的为了获得签名,居然在 “ 星”的宾馆门口 死守,一等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3、实践统计,巩固新知
(1)收下了小动物送的礼物,大象蓝蓝拿出了丰盛的 水果招待大家(出示水果统计表)。有小猴爱吃的桃子, 小猪爱吃的西瓜,好客的蓝蓝还想请小朋友吃水果呢!
(2)每个小朋友只能选一个最喜爱的水果,把它贴在 那种水果的上面。然后请负责统计的同学统计好爱吃每 种水果的各有几个人,
(3)学生贴水果,负责统计的同学统计好,汇报情况。
E、社会适应: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完成活动的意识
新课程要求在设定教学目标时以学生为出发点, 把学生作为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教师做好由传授者 向参与者、由控制者向帮助者、由主导者向引导者的 真正转变。在语言上,要使用恰当的动词,使教学目 标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例如: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知领域的目标
表现出一定的坚定性
区别、解悉、评价、继续
组织
把许多不同的价值标准组 成一个体系并确定它们之 间的相互关系,建立重要
的和一般的价值
讨论、组织、判断、使联系、确定、 建立、选择、比较、下定义、系统
阐述、权衡、制订计划、决定
价值与价 值体系的 个性化
具有长期控制自己的行为 乃至发展了个性化的价值
体系
修正、改变、接收、判断、拒绝、 相信、继续、解决、贯彻、抵制、
旅行
(二)从课题入手,学习课文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植物吗?
花草、树木、蔬菜、庄稼都是植物,植物妈妈有办法,有 些什么办法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
1.学习课文第1节。
(1)默读,找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标出)
(2)重点理解:“孩子”、“长大”、“四海为家”、 “旅行”四个词语各表示什么意思?(孩子:在本课指的 是植物的种子。长大:是指种子已经成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On the teaching design under the new curricu lum concept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古树思语众所周知,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必先有一个成功的教学设计。

传统的教学设计还停留在只考虑知识的重点难点的讲解和教学过程所安排的逻辑起点上。

其实教学设计除要考虑以上问题,还应该体现对学习环境的创设、学习情感的培养、学习方式的指导和学习技术(策略)的关注。

教学设计从关注学生为什么学,怎么样去学出发,来考虑教师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样去教,直至学生学得怎么样,考查和评价教学行为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掌握。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教学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

任务及对象、策略、过程和评价四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

(一)教学任务分析。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学思路的一个基本着眼点。

以往教师关注的主要是“如何教”问题,那么现今教师应关注的首先是“教什么”问题。

也就是需要明确教学的任务,进而提出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策略。

l。

教学背景。

教学背景分析是教学的起点。

教学关注教师、学生、内容和环境等,那么,教学背景分析也要从这几方面去呈现在教学前的实际状况。

首先,了解学生在知识技能上已达到何种程度,对于本内容的学习所需要的情感态度和学习方式都有哪些准备,等等。

也就是从学生的原认知水平、认知态度和认知加工能力几个方面来认识教学对象。

其次,对于本教学任务的完成,在环境的设置上,当前已经有了哪些准备?对教学媒体的设施和班级的设置,班级学习氛围、课堂教学评价……在教学任务分析中,还需要进一步对教学的内容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状况再作出更明确的分析。

如《背影》一课,从小倍受宠爱的学生很可能认为父亲买桔送别事小,不值一提。

讲解的时候就要注意避开对事件本身的谈论,着眼于对父亲爬月台的艰难,送别时的担忧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让学生从这些细微之处去感受细腻的情感。

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载体。

以往我们仅关注教材分析,教材的分析基本关注教学的重点、难点及考点方面,较少关注与学习教材内容有密切关系的认知和心理因素,以及教材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而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只是阐述其内容,没有做进一步的分析。

事实上,教学的载体已不仅仅局限在教材,教师在教学中对于教材应该二度加工,是一种再创造过程,因此,对教材也不仅仅局限在显性方面,不再仅是教材的分析,而是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

要充分彻底地分析所教学的内容,应该针对培养目标,综合学生认知结构相互作用的形式、特点和规律以及知识结构图到学生学习能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去进行学习重点、难点的分析。

如《孔乙己》一文,主题深刻,语言含蓄,值得研究探讨的东西很多。

如果仅凭学生先有的知识及思维方式,要达到迅速的领会作者材料安排的意图,是非常困难的。

不如从人物入手,先提示学生找出能概括孔乙己特殊身份的一句话,抓住三个要点,联系此句话的前后内容,以此为阅读的突破口,化难为易。

3.教学对象。

学生是分析教学任务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分析学生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难点是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思维规律和特点决定的,因此从学生实际出发,对学生学习心理、思维障碍分析,结合学情考虑学生在学习此内容时的心理特征及遇到的困难是很重要的。

(二)制定教学策略所谓教学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综合性方案。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加以考虑。

1、教学组织形式。

由于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的增加,传统的单一的课堂组织形式显然不能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出现了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发展学生学习潜能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因此,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教学目标要求的新的课堂组织形式,也成为教学设计不可忽视的一个要素。

在自主学习中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探究学习中学生对于问题情景的体验和问题解决的结论论证,合作学习中师生、生生间的交流等,都不可能用以往的授课组织形式替代。

2.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教学有规。

面对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哪些是教学设计中应优先考虑的方法?这些方法又该如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些都是制定教学策略的基本问题。

虽然,教学方法灵活多变,但是教学还需遵循一定的规律,一般教学论著作中对选择教学方法的原则均有过论述,认为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学科特点、教师特点、教学环境、教学时间、教学技术条件等诸多因素来选择教学方法。

此外,除了需要依据一定的原则,还需要考虑适当的选择程序。

应避免以下问题:第一,对学法不重视。

既然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就应该既包括教法也包括学法,但是,目前的教学方法都是仅仅从教师活动来说的。

第二,教学方法的设计过于一般化,缺乏针对性。

如“讲解”和“讨论”,“归纳”和“演绎”等。

第三,对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方法缺乏研究。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不可能完全照搬已有的教学方法,这是没有人能够否认的,但是,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方法到底有哪些?很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探索。

因此,在考虑教学方法的同时还需考虑学法指导。

3.学法指导。

(1)制定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把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放在首位,重在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努力营造一个宽容的课堂学习环境,让学生置身于民主的、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放飞思维。

(2)制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

教师要关注教学过程的问题化,从学生的经验、生活出发,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时间和空间;通过组织多形式、多层次的课堂讨论、交流、辩论、竞赛等丰富多样的活动来—充实教学过程。

(3)制定促进学生创新学习的教学策略。

教学设计中要考虑让学生学会质疑,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学会探究,乐于进行研究性学习;学会评价,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和独特的见解。

4.教学媒体。

媒体可以是作为教学环,境设计的一个部分;也是教学活动中教学呈现的一种载体,他们不是独立地存在于教学之中,而是与教学方式结合在一起成为教学策略的主要因素。

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对媒体运用设计存在的问题,如:所选择或制定的教学媒体与本节课的主题联系不当、华而不实、喧宾夺主引起注意的混乱,从形式上看很生动、很美观,而内容却无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等等。

板书作为传统的、常规的媒体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应该有一席之地,而且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所以在设计媒体时千万别忽视了对板书的设计。

(三)教学过程众所周知,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媒体的选择,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选择与组合等,都将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

那么怎么样在新课程理念下,把诸因素很好地组合,是教学设计的一大难题。

教学设计是以目标导向的,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目标的达成与否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反馈调控来实现的。

而预期效果的设计便是实现反馈调控的一个关键的手段。

另外,教学设计的目的是能够使教师在目标指引下理性地进行教学,因此,对于每一环节中的教学目的也应该有充分的认识,所以在过程设计中,增加教学目的这一要素。

(四)自我评价教学设计,首先能够促使教师去理性地思考教学,同时在教学元认知能力上有所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体现教师与学生双发展的教育目的。

为了实现这一功能,教学设计的自我评价是教学设计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教学设计的评价,可以通过两条途径进行。

一是在设计完成之后设计实施之前,对自己的设计进行预测,这样能够帮助设计者在设计的实施过程中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教学事件,更好地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设计的二度创造。

二是在教学活动之后进行的教学设计的评价,目的在于总结设计的得与失。

理论上再合理的设计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才能真正有效。

所以,只有通过这样的反思性评价的设计,才是一个完整的、成熟的和有效的设计。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