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录后序》导学案4

合集下载

《指南录后序》导学案4

《指南录后序》导学案4

课题《指南录后序》导学案(四)使用时间2月20日主备人曾宝祥学习目标1、学习课文7—8节,总结全文2、把握这两节中重点词语及重要语句的意思3、进一步体会文天祥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重、难点重点:重点字词的理解与翻译难点:本课中所体现的文天祥的爱国精神学法指导反复诵读学生质疑师生解疑知识链接阅读文天祥的《念奴娇》词,在理解基础上背诵它《念奴娇·驿中言别友人①》文天祥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

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

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

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

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①友人指邓剡,与文天祥同被押往大都,在金陵因病留下。

学习过程学习反思一、阅读课文7—8节二、重点实词:1、予之生也幸.2、以父母之遗体行殆..3、雪.九庙之耻4、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5、然微以自文.于君亲6、是.年夏五三、重点虚词:1、生无以..救国难2、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3、然微以..自文于君亲4、诚.不自意返吾衣冠四、基础知识归纳(一)一词多义:1、殆:(1)以父母之遗体行殆(2)殆例送死。

(二)、找出下列句中词性活用的词语并解释1、序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2、名名曰《指南录》(三)、找出句中的通假字臣死有余僇(四)、注意下列句中的句式(或固定结构)并翻译全句(1)、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2)、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3)从王于师(4)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5)然微以自文于君亲(6)诚不自意返吾衣冠五、翻译下列句中1、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2、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

3、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六、课文分析:1、本文两个自然段分别写了(1)————————————————————(2)————————————————————2、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七、总结全文,给课文划分层次八、讨论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九、小写作:1、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请写下来展示一下2、你认为中学生应该怎样爱国?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苏教版语文高一《指南录后序》同步导学案新课标

苏教版语文高一《指南录后序》同步导学案新课标

《指南录后序》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知识,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学习文天祥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以死报国的爱国精神。

【使用说明】1、请同学们利用自习时间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落实文言基础知识,熟读课文。

2、课上重点探讨合作探究部分。

一、自主学习(一)给加点的字注音缙.绅( ) 纾.祸( ) 觇.北( ) 诟.虏帅( )贵酋.( ) 羁縻..( )( )二阃.( ) 渚.洲( ) 自刭.( ) 殆.例( ) 巡徼.( ) 檄.文( ) 毗.陵( ) 邂逅..( )( )余僇.( ) 愧怍.( )号.呼靡.及( ) ( )遽.( )(二)解释加点的词语①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②于是辞相印不拜.。

③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④予更欲以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

⑤吕师孟构恶..于前。

⑥予羁縻..不得还。

⑦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⑧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

⑨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⑩诋.大酋当死。

○11至京口,得间.奔真州。

○12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13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14中兴机会,庶几..在此。

(三)词类活用(划出并解释)A.名词作状语①北虽貌敬。

② 予分当引决。

③草行露宿。

④日与北骑相出没。

B.名词作动词①道海安、如皋。

②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③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四)古今异义①初至北营,抗辞慷慨。

②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③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

④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

⑤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死。

⑥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

(五)一词多义1、间A名词jiān①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庖丁解牛》)②扁鹊立有间。

(《扁鹊见蔡桓公》)③出没于长淮间。

B动词jiàn ④中间崩倒之声。

(《口技》)⑤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C量词jiān ⑥安得广厦千万间。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副词jiàn ⑦间以诗记所遭。

⑧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指南录后序》导学案

《指南录后序》导学案

环节具体内容一、学习目标1.了解自序的写法,理解本文在叙述中兼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2.掌握文言基础知识3.了解文天祥《指南录》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体会其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

二、知人论世1.作者介绍:文天祥是大臣,杰出的民族英雄、文学家、诗人。

字,一字宋瑞,号。

官至右丞相,代表__(朝)与元人谈判时被扣,脱逃后一再起兵抗敌,兵败被俘,监禁三年,不屈就义。

2.默写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文天祥的诗文,自奉使被执以后,内容多与时事有密切的关系,或抒情,或叙事,艺术地反映了作者这一时期的生活和思想,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南宋军民抗击元军的历史画卷。

他的那些表现“忠肝义胆”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的作品,如《扬子江》《过零丁洋》《指南录后序》等,不但在宋末文坛上有着重要地位,而且在我国文学史上永远闪耀着不可磨灭的光辉。

其诗文沉郁悲壮。

3.《指南录后序》选自,《指南录》是取一诗中的句意命名。

三、自主学习给下列加粗画线的词语注音德祐()缙绅( ) 纾()祸觇()北遽()诟虏()帅诣()北二阃()号()呼靡()及巡徼()渚洲( ) 自刭( ) 殆()制府檄()下如皋()毗()陵愧怍()僇()邂逅()四、文本研究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句式:),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

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 )资政殿学士行。

翻译划线句子: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思考1】文天祥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出使北营的?【思考2】文天祥当时的心情和意图怎样?《指南录后序》导学案环节具体内容四、文本探究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

《指南录后序》导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指南录后序》导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指南录后序》导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指南录后序》导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三)1《指南录后序》导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三)在我们的高中中学习语文,我们接触到了很多文学作品和文化经典。

其中,我们必修的课程中,一定会接触到文学著作。

对于文学作品的了解和理解不仅仅是对语文知识的认识和了解,更是对人生价值观、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的深入认识和体验。

今天,我们要来讲述的是《指南录后序》导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三)。

一、选材背景《指南录后序》是元代袁枚(一八三〇~一七九々)所著,共计十八卷。

后序是作者在《指南录》撰成之后所作的补追,因此被称为《指南录后序》。

《指南录》本身是一部典型的笔记性著作,记录了中国各个地区的自然和社会风情,每一个地方都以独具特色的文字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人文地理资料。

二、导学目标本单元,我们要学习《指南录后序》中的内容和文化价值,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文化背景,并通过分析比较固有印象与实际,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历史和特点。

三、导学过程1.预读指导我们首先从全文的结构进行预读。

看清作者的思路和表达手法,理解文本的主题和内容,并注意在预读过程中提取字词、句子等相关信息。

2.阅读导练(1)结合自身所知,简要阐述此文可能的表达方式和主题。

(2)阅读第一段,回答:何以使得元人有义无返呢?应该怎么理解这句话?(3)阅读第二段,回答:作者用“吐舌出怀,一泄有余”的写法表达什么情感?(4)阅读第三段,回答:为什么作者在第三段用四川人为例子进行举匾呢?(5)阅读整个文本,找出作者对各个地区的印象,以及他具体在哪些地区体现了这些印象?3.思辨探究(1)袁枚在《指南录后序》中说“各地风物之异,观之使我贪玩高妙之士,顿生矫情,轻资财,乐滋味之中,鼓舞上气。

”试分析此句话,作者为何称之为“君子所当有之习”,我们应当如何理解?(2)"人共贵矣,乃见畜击及他物之斗人也。

”这句话是袁枚在《指南录后序》中说的。

《指南录后序》教案优秀6篇

《指南录后序》教案优秀6篇

《指南录后序》教案优秀6篇指南录后序教案篇一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学生背诵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后,指出《<指南录>后序》一文就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生动解释。

二、作者及时代背景简介。

宋理宗景定五年(1264年),元已基本上稳定地统治了北方和中原地区,迁都于大都(今北京),并不断南侵。

当时南宋王朝的奸相贾似道只顾追求欢乐,不问边事,国势岌岌可危。

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年),元将伯颜大举入寇,前锋直达鄂州(今湖北武昌),朝廷闻报,惊恐万状,乃下诏勤王。

次年(宋恭宗德佑元年),贾似道迫不得已,亲自都督诸路军马与元军大战于池州(今安徽贵池),结果大败,伯颜进占建康(今江苏南京)。

至德佑二年(1276年)初,又进逼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

本文开头说的“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就是上述形势说的。

[附录]关于文天祥起兵勤王,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勤王诏至赣(今江西赣州),天祥捧之涕泣,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山蛮,得万人,遂入卫。

天祥性豪华,平生自奉甚厚,声伎满前。

至是,痛自损抑,以家赀为军费。

闻者为之感动。

”三、朗读并补充注释。

按段落顺序进行,先作补充注释,然后朗读,并归纳段落大意。

1.第1段。

①萃——集。

②会使辙交驰——在元军逼近首都临安的情况下,南宋朝廷为苟延残喘,曾多次派人前往元营求和。

在文天祥之前, 先后出使元营的有陆秀夫、 刘岊(jié)、杨应奎等人。

③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猜想元军统帅也还可以用言辞来打动的。

意,猜想、揣度。

④觇——偷偷地察看。

本段大意:叙述出使元营的背景和意图。

2.第2段。

①予自度不得脱……叔侄为逆——伯颜尝引天祥与吴坚等同坐。

天祥面斥贾余庆卖国,且责伯颜失信。

吕文焕从旁谕解之,天祥并斥文焕及其侄师孟:“父子兄弟受国厚恩,不能以死报国,乃合族为逆,尚何言?”文焕等惭恚。

伯颜遂拘天祥,随祈请使北行。

②“将以有为也”——语出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城陷,贼以刃胁降云(南霁云);巡(张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

《指南录后序》教案(优秀4篇)

《指南录后序》教案(优秀4篇)

《指南录后序》教案(优秀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指南录后序》教案(优秀4篇)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5课《指南录后序》导学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5课《指南录后序》导学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5课《指南录后序》导学案(一)作者简介生平经历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属江西吉安)人。

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考取进士第一名,曾任刑部郎官、赣州知州等职。

德祐元年(1275),元军进逼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文天祥响应勤王诏。

不久,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文天祥以资政殿学士身份出使元军议和,被扣,后在北解途中逃脱,经海路转至福州,拥立端宗,力图复宋,转战东南,终兵败被俘。

次年送至大都(北京),宁死不屈,从容就义。

时年仅47岁。

主要作品《文山先生全集》。

评价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文学家。

(二)人物轶事文天祥的妻子欧阳夫人和两个女儿柳娘、环娘被元军俘虏后送到大都,元朝想利用骨肉亲情软化文天祥。

文天祥一共育有二子六女,当时在世的只剩此二女,年龄都是14岁。

文天祥接到女儿的信,虽然痛断肝肠,但仍然坚定地说:“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已如此,于义当死,乃是命也。

奈何!奈何!”又写诗道:“痴儿莫问今生计,还种来生未了因。

”表示国既破,家亦不能全,因为骨肉团聚就意味着变节投降。

利诱和亲情都未能使文天祥屈服,元朝统治者又变换手法,用酷刑折磨他。

他们给文天祥戴上木枷,关在一间潮湿寒冷的土牢里。

牢房空气恶浊,臭秽不堪。

文天祥每天吃不饱,睡在高低不平的木板上,又被穷凶极恶的狱卒呼来喝去,过着地狱一般的生活。

由于他坚决不低头,元丞相孛罗威胁他说:“你要死,偏不让你死,就是要监禁你!”文天祥毫不示弱:“我既不怕死,还怕什么监禁!”在囚禁的孤寂岁月里,他写下了不少感人肺腑的爱国诗篇。

(一)背景链接德祐(宋恭帝年号)元年(1275)正月,国事危急,朝廷召诸路“勤王”,文天祥积极响应,以全部家产充军费,组织武装力量。

次年,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这时文天祥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北营与元军议和。

他不辱国体,慷慨陈词,触怒元丞相伯颜,被扣,解送北方,至镇江逃脱,历尽艰险才得南归。

《指南录后序》(精选4篇)

《指南录后序》(精选4篇)

《指南录后序》(精选4篇)《指南录后序》(精选4篇)《指南录后序》篇1教学目标:1.学会从作品的语言入手,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2.学会借助工具书,注释浅易文言文。

3. 学习古代名作综合运用记叙、议论和抒情的手段。

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2.学会借助工具书,注释浅易文言文。

难点:学习古代名作综合运用记叙、议论和抒情的手段。

教学步骤及过程:导入:人生活在世上总是有感情的。

“人非草木,焉能无情?”感情既是多种多样的,又有高下之分。

那么,最高尚的感情是什么呢?哲人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爱国主义感情是世界上最崇高、最美丽的一种感情。

”这种感情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极重要的组成部分。

说到这种感情,就不能忘记文天祥(板书)。

文天祥一生的言行强烈地体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接p38注①作者、背景介绍)。

△ 他字宋瑞(板书),连他的名和字中都寄托着对自己祖国的美好祝愿。

古人云:“诗言志”(言:表达;志:思想感情),文天祥就写了很多诗歌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

问:说说有哪些名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调动情绪)(响一点,要共鸣,会默写)△ 实际上,除诗以外,文还有许多文章同样洋溢着爱国的激情,其中名篇即《指南录》后序(板书)。

解题:“指南”即朝向南方,因是国家所处的方位。

《指南录》的命名,即出于刚才诗句中。

据说文天祥临刑前,面朝南方叩三头,从容就义。

所以“指南”二字,份量不轻,对文而言,祖国确实是一个始终吸引他的大磁场。

今天,强大的祖国一定更加吸引我们为她而奋斗了。

“序”这种文体曾接触过吗?(《呐喊》自序、《农村调查》序言),一般写在文章前面,说明写书目的、经过或介绍,评论书的内容,这种性质的文字有时出现在文章书籍后面,叫什么?跋(板书)本文为何称“后序”?(是第2篇序言了)。

指南录后序4

指南录后序4

第四课《指南录后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指南录后序》为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三“号角,为你长鸣”专题中“烈士的抉择”板块的第一篇课文。

本专题意在引发学生关注个人操守,通过对问题的探讨,了解伟大人物为信仰和理想无私奋斗的精神。

而本文则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重在介绍中国古代杰出人物在民族存亡、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中舍生取义的精神。

2、本文是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写的序文。

文章简要地记写文天祥出使元营的斗争情况以及套弱后的艰险遭遇并说明抄录诗篇和编纂诗集的目的。

文章表现了诗人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忠贞不屈的爱国情感。

3、这篇序文结构严谨,详略得当,疏而不漏。

写出使元营的背景、经过,当详则详,当略则略,顺承转合,曲折精妙。

文气畅达,富于变化。

●学习目标:1.学习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为……所"被动句式.2.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文天祥以死报国的爱国精神.3.理解本文在叙述中兼用论证,抒情的表达方式和作用.●重点难点: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教学策略: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掌握文言词句运用规律。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文天祥其人及文章写作背景2、熟读课文,理解文意3、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学习流程】●导入:学生背诵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后,指出《后序》一文就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生动解释.●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1283)南宋大臣,杰出的民族英雄,文学家,诗人.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宋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宋理宗佑宝四年(1256)考取进士第一名.曾任湖南提刑,知赣州(现江西赣州市).德佑元年(1275),元军进迫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文天祥应勤王诏,捐家产作军费,率义军万余人起兵抗元.不久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文天祥以资政殿学士身份出使元军议和,被扣,后在北解途中逃脱,经海路转至福州,拥立端宗,图谋恢复,转战东南,终兵败被俘.次年送至大都(北京)宁死不屈,从容就义.时年仅46岁,遗有《文山先生全集》二十七卷.《指南录》是文天祥自由出使北营到南返福州期间的诗作.以《扬子江》诗中"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之句命意,以表达作者心向南宋,冒死南归的一片丹心.●时代背景. 宋理宗景定五年(1264年),元已基本上稳定地统治了北方和中原地区,迁都于大都(今北京),并不断南侵.当时南宋王朝的奸相贾似道只顾追求欢乐,不问边事,国势岌岌可危.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年),元将伯颜大举入寇,前锋直达鄂州(今湖北武昌),朝廷闻报,惊恐万状,乃下诏勤王.次年(宋恭宗德佑元年),贾似道迫不得已,亲自都督诸路军马与元军大战于池州(今安徽贵池),结果大败,伯颜进占建康(今江苏南京).至德佑二年(1276年)初,又进逼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本文开头说的"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就是上述形势说的。

苏教版语文高一《指南录后序》同步导学案

苏教版语文高一《指南录后序》同步导学案
写作上的特点是记叙中兼用了抒情和议论。表现在:
①在记叙的基础上抒情。例如第2段,写被驱北上时,指出“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这里包含着克制内心无限痛苦的强烈感情。这是在记叙基础上的抒情,而抒情中又带有议论成分。
②在叙事的前后,用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句直接抒情。例如第4段关于生与死的问题,文中用大段抒情与描写相结合的文字表达心境。
3.①播州,不是人能居住的地方,何况梦得奉养着母亲,我不忍心梦得被逼得无路可走,无法向母亲大人开口说这件事。②一旦遇上小的利害冲突,仅仅像头发丝那样细小的东西,就翻脸像不认识一样;朋友跌进陷阱,不肯伸手拉上一把,反而推挤他,还往下扔石头的人,到处都是呢。
注释:起一经:靠精通一种经书,通过考试做官。零丁:孤苦。丹心:红心。汗青:史册。
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选自《指南录后序》)
1.《指南录后序》说“痛定思痛,痛何如哉”。而此诗中说“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试辨析“思”与“叹”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③有时将感情融入叙事。如第3段,既写出了当时由中兴有望到无可投奔的处境,又反映出作者由兴奋而悲愤的急剧变化的感情。
五、本文语言生动而准确,特别是动词的使用。品读课文,体味文中相关动词的表达效果。
如文中表现行踪的动词,表示离开某地用“去(京口)”表示前往某地用“如(扬州)”“趋(高邮)”;表示到达某地用“至(海陵)”,“来(三山)”;表示经由某处用“过(瓜州扬子桥)”,“道(海安、如皋)”,“历(吴门毗陵)”。此外,动词“奔”“变”“诡”“行”“宿”“出”“没”“穷饿”“呼号”“避”“渡”“入”“展转”都准确地表明了活动地点,也表达了作者心情急切、紧张和经历的坎坷。

苏教版-语文-高二-苏教版必修三 《指南录后序》导学案

苏教版-语文-高二-苏教版必修三 《指南录后序》导学案

【学习方法】诵读法、练习法与讨论法【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1、作家作品文天祥(1236~1283),南宋大臣,杰出的民族英雄、文学家、诗人。

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

宋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

宋理宗祐宝四年(1256)考取进士第一名。

曾任湖南提刑,知赣州(现江西赣州市)。

德祐元年(1275),元军进迫宋都临安(今杭州),文天祥应勤王诏,捐家产作军费,率义军万余人起兵抗元。

不久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文天祥以资政殿学士身分出使元军议和,被扣,后在北解途中逃脱,经海路转至福州,拥立端宗,图谋恢复,转战东南,终兵败被俘。

次年送至大都(北京)宁死不屈,从容就义。

时年仅46岁,遗有《文山先生全集》27卷。

《指南录》是文天祥自由出使北营到南返福州期间的诗作。

以《扬子江》诗中“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之句命意,以表达作者心向南宋,冒死南归的一片丹心。

2、解题“序”作为一种文体,可分为“赠序”和“书序”。

“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介绍作家生平或目的,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

赠序与书序性质不同,它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写法。

如《送东阳马生序》二、预习要求1、注音。

枢( ) 都督( ) 萃( ) 觇( ) 翌( ) 遽( ) 献谄( )羁縻( ) 自度( ) 诟( ) 所寓舍( ) 诣( ) 阃( )自刭( ) 殆( )例巡徼( ) 檄( ) 捕系( ) 鲸( ) 毗( )2、依照注释并借助工具书疏通全文三、文本研习,合作探究( 一)文天祥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出使北营的?文天祥当时的心情和意图怎样?(二)文天祥至北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怎样的?(三)文天祥既然“分当引决”(按理应当自杀),为什么却又“隐忍以行”(暗中忍受着去了)?(四)第3段讲了几个层次,用了哪些动词以增强表现力?(五)诗集的由来是怎样的?结集的目的是什么?四、当堂检测一、基础知识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荟萃(cuì)缙(jìn)绅纾(shū)祸翌(yì)日B 遽(jǜ)然羁縻(mí)诟(gòu)病造诣(yì)C 诋(dǐ)毁庶几(jǐ)酋(qiǘ)长彷(páng)徨D 愧怍(zuò)自刭(jǐng)巡徼(jiào)檄(xí)文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予自度不得脱何不改乎此B 夜则以兵围所寓所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C 竟使遇哨,无不死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D 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微斯人,吾谁与归3.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B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C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D 如高沙,常恐无辜死4.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A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B 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C 行城子河,出入乱石中D 请罪于母,母不许5.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A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B 北虽貌敬,实则愤怒C 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D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9题。

指南录后序导学案

指南录后序导学案

《指南录后序》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认知和识记某些实词的形、音、义和理解“莫”“者”“所”等几个虚词2.了解学习“……为……所……”这一被动句式3了解序这一文体,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文天祥以死报国的爱国精神。

4理解本文在叙述中兼用论证,抒情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关于文学常识序,文体名称,亦称“叙”。

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写在正文之后的叫后序,也叫跋。

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本书内容。

有作者自己写的,大都说明写书宗旨和经过,《指南录后序》属于这一种测一测1.《指南录》,是宋文天祥的诗集。

“指南”,比喻象磁针那样永远指向南方,绝不改变,借以表达作者冒死奔向南宋决不向来自北方的元军屈服的思想感情。

他的诗句“臣心一片磁针石,”,就道出了《指南录》取名的意义所在。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枢密使纾祸觇视翌日遽构恶谄媚羁縻未几造诣分当引决东西二阃庶几天高地迥号呼靡及渚洲诋大酋挟匕首自刭巡徼檄文邂逅鲸波毗陵愧怍检测诵读第1自然段,回答以下问题: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2)都督..诸路军马()(3)时北兵已迫.修门外()(4)缙绅..、大夫、士卒.于左丞相府(5)会使..辙交驰()(6)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7)于是辞相印不拜(..).(8)以.资政殿学士行()2、翻译下列句子。

(1)缙绅、大夫、士卒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2)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二、诵读第2自然段,回答以下问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抗辞慷慨..于前()..()(2)不幸吕师孟构恶(3)则.直前诟..虏帅失信()(4)数.吕师孟叔侄为逆()(5)不复顾利害..()2、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句式特点。

(1)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

(2)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3)予羁縻不得还三、诵读3、4自然段,回答以下问题:1、解释下列词语。

(1)北驱.予并.往。

()(2)而不在使者之目()(3)予分.当引决()(4)得间.奔真州()(5)草.行露.宿()(6)穷饿无聊..()2、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句式特点。

《指南录后序》精品导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三)

《指南录后序》精品导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三)

《指南录后序》精品导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三)一、基础知识构建1、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文天祥(1236~1283)字________,又字_______,自号________。

他是著名的民族英雄、______末年的爱国政治家、文学义,卒年47岁。

他的诗文,如《扬子江》《过零丁洋》《指南录后序》等在宋末文坛上有着重要地位。

2、文体解释序,也叫“叙”或“引”,一种介绍文章或作者的文体,现在文中成为“引言”或“前言”。

一般写在书前,写在后面的成为“跋”或“后序”。

《指南录》,诗集名称取自于《渡扬子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句意。

3、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缙()纾()难觇()视谄()媚羁()縻()诟()渚()阃()诋()毁迥()殆()刭()翌()日邂()逅()檄()文徼()毗()邻僇( ) 愧怍( )四、文本研读:(一)理解课文第1段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注意其中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

予除右丞相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会使辙交驰当国者可以纾祸觇北2、课文第1段文本内容探究:(1)文天祥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出使北营的?答:(2)文天祥当时的心情和意图怎样?答:(3)文天祥辞相印不拜而出使元营这件事说明什么?答:(4)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

答:(二)理解课文第2—3段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注意其中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

抗辞慷慨遽轻吾国构恶于前度不得脱数吕师孟叔侄为逆_____________ 以祈请使诣北2、文言句式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3、课文第2—3段文本内容探究。

(1)文天祥被拘留时“但欲求死”后来随祈请使北行,理当自杀而“隐忍以行”,这两种做法是否相互矛盾?答:(2)简要概括第2、3节段意。

答:(三)理解课文第4段1、解释下列加框的词(注意其中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

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庶几在此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天高地迥______ _______ 以至于永嘉2、文言句式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3、课文第4段文本内容探究。

指南录后序 第四第五课时 导学案

指南录后序 第四第五课时  导学案

第四课时一、通译第五段(坐贵公堂——最后),注意下列已归纳好的文言现象,在翻译的过程中落实。

(1)通假字:①陵②见(2)古今意义:境界(3)实词:①陵迫:②陷死:③邂逅:④常:⑤凡:⑥堪:(4)虚词:①以.捕系死:②以.小舟涉鲸波出:(5)指出下列各句特殊句式:①骑数千过其门②为巡徼所陵迫死③避哨竹林中④以捕系死⑤行城子河⑥往来其间⑦几以不纳死(6)指出加点字词类活用并解释:①夜.趋高邮②制府檄下.③道.海安④层.见错出 2、翻译第六段,注意(7)解释下列字词(5分钟)(1)以.诗记所遭:(2)不忍:(3)脱.京口:(4)来.三山:(5)来者:(6)悲:二、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要给文章第五段分分层次,你觉得应当怎样分?为什么?第一层:“第二层:。

第三层:“ 2、2、《指南录》这本诗集主要记载了什么内容?集结这部诗集的目的是?第五课时一、弄清文章第七、八段的文言现象1、翻译文章,解决下列重难点。

(15分钟)(1)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2)所求乎……:(3)雪.九庙之耻:(4)浩然:2、解释加点字:(1)死有余僇.:(2)遗体:(3)行殆.:(4)死有余责.:(5)请罪:(6)前驱:(7)鞠躬尽力:(8)无往而不得死所:(9)元:(.10..以自文.:(11)诚:..)微(12)自意.:(13)返.吾衣冠:(14)旦夕得正.丘首:(15)复何憾哉:(16)自序.其诗:3、课后分类整理文言现象二、回答下列问题1、文章第七段,作者畅快地抒发自己对国家、对君王的忠诚!从哪些句子你能看出来?你能读出文天祥想表达的情感吗?2、文章学完了,你对文天祥一定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交流交流!。

指南录后序学案

指南录后序学案
《指南录》是文天祥自由出使北营到南返福州期间的诗作。以《扬子江》诗中“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之句命意,以表达作者心向南宋,冒死南归的一片丹心。
2、关于“序”
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内容多说明它的内容,写作缘由,经过,旨趣和特点;别人代写的序叫“代序”,内容多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本文作者在写这篇序之前,已经写了一篇“自序”,因此叫做“后序”。
(5).阅读第8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要以《指南录》命名?
【达标检测】
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荟萃(cuì)缙(jìn)绅纾(shū)祸翌(yì)日
B遽(jǜ)然羁縻(mí)诟(gòu)病造诣(yì)
C诋(dǐ)毁庶几(jǐ)酋(qiǘ)长彷(páng)徨
D愧怍(zuò)自刭(jǐng)巡徼(jiào)檄(xí)文
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北虽貌敬B.草行露宿
C.日与北骑相出没D.道海安、如皋
3.下列各句与“君亲其谓予何”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而今安在哉B.而幸生也何为
C.予羁縻不得还D.而又何羡乎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归而求救国之策而不在使者之目
B.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请罪于先人之墓
【合作探究】
(1)文天祥出使北营时的心情和意图怎样?
(2)文天祥辞相印不拜而出使元营说明了什么?
(3)文天祥既然“分当引决”(按理应当自杀),为什么却又“隐忍以行”(暗中忍受着去了)?
(4)如果要给文章第五段分分层次,你觉得应当怎样分?为什么?
这段文字中连用22个“死”字,这是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指南录后序导学案

指南录后序导学案

《指南录后序》导学案(一)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咬住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指南录后序》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认知和识记某些实词的形、音、义和理解“莫”“者”“所”等几个虚词2.了解学习“……为……所……”这一被动句式3了解序这一文体,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文天祥以死报国的爱国精神。

4理解本文在叙述中兼用论证,抒情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为你打开一扇窗:关于文天祥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自号文山。

宋理宗时曾被选拔为进士第一名,任官不到两月即与权贵作尖锐的斗争,屡遭弹劾仍坚持正义。

德佑(宋恭帝年号)元年(1275)正月,国事危急,朝廷召诸路“勤王”,文天祥积极响应,以全部家产充军费,组织武装力量。

次年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这时文天祥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议和,他不辱国体,慷慨陈辞,触怒元方丞相伯颜,被扣,解送北方;至镇江逃脱,历尽艰险,才得南归。

端宗赵昰派遣他与南下元军作战,景元三年(1278年)兵败被俘,被押到大都(今北京)后,元世祖忽必烈以宰相作为诱降条件,遭到文天祥的严辞拒绝。

右丞相,汉奸邓光荐劝其降元,亦遭唾骂。

文天祥历尽折磨而志不屈,于至元十九年(1283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就义,年仅47岁。

关于文学常识序,文体名称,亦称“叙”。

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写在正文之后的叫后序,也叫跋。

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本书内容。

有作者自己写的,大都说明写书宗旨和经过,《指南录后序》属于这一种测一测1.《指南录》,是宋文天祥的诗集。

“指南”,比喻象磁针那样永远指向南方,绝不改变,借以表达作者冒死奔向南宋决不向来自北方的元军屈服的思想感情。

他的诗句“臣心一片磁针石,”,就道出了《指南录》取名的意义所在。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枢密使纾祸觇视翌日遽构恶谄媚羁縻未几造诣分当引决东西二阃庶几天高地迥号呼靡及渚洲诋大酋挟匕首自刭巡徼檄文邂逅鲸波毗陵愧怍整体感知:全文共8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 题
《指南录后序》导学案(四)
使用时间
2月20日
主备人
曾宝祥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7—8节,总结全文
2、把握这两节中重点词语及重要语句的意思
3、进一步体会文天祥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习重、难点
重点:重点字词的理解与翻译
难点:本课中所体现的文天祥的爱国精神
学法指导
反复诵读学生质疑师生解疑
知识链接
阅读文天祥的《念奴娇》词,在理解基础上背诵它
(5)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6)诚不自意返吾衣冠
五、翻译下列句中
1、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2、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
3、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
六、课文分析:
1、本文两个自然段ຫໍສະໝຸດ 别写了(1)————————————————————
(2)————————————————————
《念奴娇·驿中言别友人①》文天祥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①友人指邓剡,与文天祥同被押往大都,在金陵因病留下。
《诗经·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注释]反映战士的友谊。从穿衣到赴敌,愿共患难。1、袍:长衣服的统称。2、泽:里衣。3、戟:长一丈六尺,镶有分枝的锋刃。4、甲:铠甲。兵:兵器。
学习过程
学习反思
一、阅读课文7—8节
二、重点实词:
1、予之生也幸
2、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3、雪九庙之耻
4、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
5、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6、是年夏五
三、重点虚词:
1、生无以救国难
2、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
3、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4、诚不自意返吾衣冠
四、基础知识归纳
(一)一词多义:
1、殆:(1)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2、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
七、总结全文,给课文划分层次
八、讨论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中心思想:
写作特点:
九、小写作:
1、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请写下来展示一下
2、你认为中学生应该怎样爱国?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十、作业:
1、熟读全文
2、找出第7段中化用的语句以及原诗文
十一、课外拓展
阅读第7段中《诗经》的原诗并背诵
(2)殆例送死。
(二)、找出下列句中词性活用的词语并解释
1、序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2、名名曰《指南录》
(三)、找出句中的通假字
臣死有余僇
(四)、注意下列句中的句式(或固定结构)并翻译全句
(1)、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
人之墓
(2)、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
(3)从王于师
(4)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
[评析]秦人好战,与周天子有很大关系,因为他当时封给秦的岐以西之地,只是一个空头支票,要秦人去以武力赶跑那片土地上的戎人,然后才能在那里休养生息。有了这样的经验,秦人也成养了好战的习俗。《无衣》表现了秦人的昂扬斗志。战争中的交往,多出于政治目的。
[作品介绍]《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