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和谐观的当代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人高等教育

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

所学专业:2014级小学教育本科班

学院(函授站):文学院

学生姓名:xx

指导教师:x老师

论文题目:中国传统文化和谐观的当代价值

目录

摘要 (3)

引言 (4)

1、中国传统文化和谐观的概念 (5)

2、和谐的哲学内涵 (5)

2.1人与自然和谐 (5)

2.2人与人和谐 (5)

2.3人与自身和谐 (6)

2.4人与社会和谐 (6)

2.5国与国和谐 (6)

3、和谐的基本特征 (6)

3.1包容性 (6)

3.2差异性 (7)

3.3互补性 (7)

3.4平衡性 (7)

4、和谐的核心功用 (8)

5、传统“和谐观”的当代价值 (8)

5.1“和而不同”与独立文化价值 (8)

5.2“兼容并包”与文化融合精神 (10)

5.3“和实生物”与多元文化内涵 (10)

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摘要

内容摘要:正一切源远流长的文化形态,都是由一些相对稳定的思想元素所构成的。这些思想元素对于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起着奠基与导向的作用。在先秦诸子百家富有原创性的思想中,儒家强调中庸的和谐观,墨家提倡兼爱的和谐观,管子提出爱民的和谐观,道家强调自然的和谐观,法家主张法制的和谐观,而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是儒道文化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谐观念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促进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文化内涵,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种有价值的思想资源。中国传统文化和谐观是指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和谐的词源涵义、哲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意义、哲学定义等方面的系统观念。

关键词:传统文化;民族;多元化;和谐观;当代价值

引言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社会和谐问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召开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最强音;踩着历史的鼓点,迎来了党的十八召开,和谐成为一个大党直面时代的执政自觉;和谐成为一个民族走向复兴的战略布局。党旗是民族的灵魂,是无数英灵在不同年代用热血甚至生命换取的共和国的象征,我们乐于担负起建设国家,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树时代新风,奏和谐乐章。

一、中国传统文化和谐观的概念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

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我们可从以下方面理解和谐观:

和谐一词在中国古代,本用于音乐,在礼乐教化中讲究韵律和谐,它内化为人心,如《中庸》所说,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又泛化为人伦关系,比喻夫妻和悦的“琴瑟和谐”,或如司马相如弹给卓文君的《琴歌》:“交情通体心和谐。”最终引申到政治领域,如《左传》襄公十一年晋侯所说:“八年之中,九和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东汉末年曹操的智囊,政论家仲长统说:“和谐则太平之所兴也,违戾则荒乱之所起也。”也正如《周札》说的“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

二、和谐的哲学内涵

2.1人与自然和谐

《易经》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也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又可以从四个方面理解:第一,人和天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因为人是天的一部分,“人之始生,得之于天”。第二,人与天的关系不是外在关系,而是内在关系,这是因为“天即人,人即天,”天和人是相即不离的。第三,人与天具有共性,皆以仁为性。第四,“天人合一”不仅包含人如何知天,而且包含人应该敬天。

2.2人与人和谐

这是指人与人和睦相处,互相关心、相互理解,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团结、友爱,

求同存异以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和为贵”一词出自《论语》:“礼之用,和为贵”《学而》,礼之运用,贵在能和,主张借礼的作用来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孔子提出“以宽厚处世协和人我”的理想人格也是为了要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的思想,把人和置于天时、地利

之上,集中表达了对人与人和谐关系的追求。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儒家还主张贯彻仁爱原则: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与天的关系不是外在关系,而是内在关系,这是因为“天即人,人即天,”天和人是相即不离的。还主张贯彻仁爱原则: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3人与自身和谐

儒家主张“以修身为本”,要通过正心、诚意、修身来规范自身行为。孔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精神生活,特别是在于人有道德,所以儒家以仁爱为中心,推演出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作为修身的道德规范,把道德修养作为学问的根本,认为这是社会稳定的根基。有了和谐的人格,就能以无所偏执的心境去看待一切了。

2.4人与社会和谐

这一和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政治和谐。儒家主张行王道即“保民而王”,行王道的核心在于“以德治国”与“以仁施政”,“仁政”的核心在于孟子主张的以民为本。第二,经济和谐。儒家主张对百姓“先富后教”,孟子说:“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即必须让百姓拥有固定的收入才能使社会变得稳定和谐。第三,文化和谐。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一统多元性,以儒家为主流正统,兼容并蓄道家、佛家、墨家、法家、兵家等多种学派和学说,形成持续发展数千年的中国和谐文化。

2.5国与国和谐

儒家主张“天下大同”。《礼记》中“以中国为一人,以天下为一家”, [1]说的就是以超越一国一族的“天下观”,构筑一个和谐有序的世界。提倡“以德服人”的王道,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儒家提倡:“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即以文德感化外邦;主张“求同存异”,“协和万邦。”总之,主张以和平的、公正的、文明的手段来解决国际争端。

三、和谐的基本特征

3.1包容性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兼容并蓄,宽容海涵是和谐的表现形式和特色。所谓“水至清则无鱼,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