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阅读 12 词四首 满江红(小住京华)》研讨课教案_25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下12课《词四首》作者、背景、主题思想

人教部编版九下12课《词四首》作者、背景、主题思想

12.词四首赏析【部编版九下】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12.词四首一、渔家傲•秋思/范仲淹二、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四、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一、《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原诗】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大不同。

大雁又飞回了衡阳,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

黄昏时分,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

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

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雪满地。

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难以入睡,无论将军还是士兵都白了鬓发,泪满衣襟。

【作者】范仲淹(989-1052 ),字希文。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吴县(今属江苏)人,少年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

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

【背景】宋仁宗康定元年,作者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抵御西夏发动的战争。

他在西北边塞生活达四年之久,对边地生活与士兵的疾苦有较深的理解,治军也颇有成效。

当地民谣说道:“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这首词就作于此时。

一方面,表现出作者平息叛乱、反对侵略和巩固边防的决心和意愿,另一方面,也描写了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以及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

【主题思想】《渔家傲秋思》通过对边塞秋季肃杀景物的描写,表达了戍边将士塞外生活的艰辛和忧国思乡、孤独愁苦、壮志难酬的心情,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二、《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苏轼 (宋)【原词】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阅读 12 词四首 满江红(小住京华)》研讨课教案_4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阅读  12 词四首  满江红(小住京华)》研讨课教案_4

12词四首1.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四首词。

2.体会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品味、赏析词的语言内涵。

3.把握作者在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爱国思想。

4.学会对比阅读,体会不同词作的异同点。

第1课时《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一、导入新课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以及仁人志士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曾经学过的有关描写边塞风光或将士戍守边关的诗词(学生补充诗词名句)。

范仲淹的词《渔家傲·秋思》也是描写边塞的,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范仲淹笔下的边塞特点。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渔家傲·秋思》1.朗读本词,把握内容。

(1)说说词的上阕和下阕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各用两个字概括。

明确: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2)词人开篇就说“塞下秋来风景异”,请你说说塞下风景“异”在什么地方。

明确:①异声(边声连角起,羌管悠悠);②异寒(霜满地);③异景(衡阳雁去无留意,千嶂,孤城闭)。

这都充分说明了入秋以来,塞北的荒凉,环境的恶劣。

(3)词的上阕主要描绘了什么景象?写景的目的是什么?明确:描绘了一幅萧瑟、荒凉、紧张的边塞风光图。

通过对边疆环境的描写,突出边塞环境的恶劣,暗示了戍边将士的艰辛,为下阕抒情做铺垫。

2.品读本词,赏析语言美。

请任选角度赏析下面的词句。

(1)衡阳雁去无留意。

明确:“大雁南飞”是一种自然现象,可是在这里词人却用了“无留意”,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大雁以人的情感。

大雁向衡阳飞去,没有丝毫的留恋之意,连鸟也不愿久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将士们戍边条件的艰苦。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明确:在斜阳西沉,烟雾缭绕中的千山万壑,犹如屏障,重重叠叠,前句描绘出一幅雄浑壮阔的画面。

但是“孤城闭”三字顿然情势突变,显示出一座孤城伶仃而立,城门紧闭的景象。

“闭”字写出戒备森严,透出紧张气氛,由此也可见边塞战事紧张。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阅读 12 词四首 满江红(小住京华)》研讨课教案_21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阅读  12 词四首  满江红(小住京华)》研讨课教案_21

《满江红.小住京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字词,理解诗词内容。

2、朗读感悟, 结合典故,理解词人在词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词人的生平事迹和写作背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4、学习在诗词中运用典故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1、了解词人的生平事迹和写作背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学习在诗词中运用典故的写作手法。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首先从词牌名引入,引出爱国将领岳飞的《满江红》,先渲染一下爱国的氛围,再接入作者的详细介绍。

比较详细地抓住词人的生平作为引入,让学生对词人形象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迫切了解词义的心情。

二、介绍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体会词人的政治抱负和爱国热情。

(一)1、作者生平1875-1907),原名闺谨,字璿卿,自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汉侠女儿。

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

1907年7月15日凌晨,安庆起义失败,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

秋瑾生于小官僚家庭,自幼入读家塾,尤其喜爱诗词、明清小说和笔记传奇。

幼时即仰慕英雄豪杰,立志做巾帼英雄一样的人物,写下诗句“莫重男儿薄女儿,始信英雄亦有雌。

”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20岁的秋瑾嫁给了丈夫王廷钧。

王家虽是湘潭首富,秋瑾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志趣高尚、性格刚烈的秋瑾并不喜欢过养尊处优的生活,更受不了封建家庭的种种束缚。

比自己小两岁的丈夫王廷钧,一不好读书,二不务正业,每天游手好闲,吃喝玩乐。

在志趣、爱好上也与自己毫无共同之处。

秋瑾时常劝丈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要好好读书,为将来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个人的前途着想。

”王廷钧却说:“朝廷只能割地赔款,委曲求全,我们这些匹夫有个屁责。

”还有一次,他们谈到了谭嗣同,秋瑾赞扬他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视死如归,是一位伟大的维新志士。

而王廷钧却大骂谭嗣同是中华乱党、士林败类。

两人互不相让,差点吵了起来。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12-4词四首 满江红(小住京华)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12-4词四首  满江红(小住京华)

满江红(小住京华)教材分析:秋瑾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

第一批为推翻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这首词是秋瑾和丈夫因革命而决裂只身东渡日本前所作,上片主要表达了作者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下片写作者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衫。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古诗词学习经验和能力,掌握了基本的古诗词学习的方法——理解内容、品味语言、体会情感等,本节课继续通过《满江红(小住京华)》来理解内容、来品味语言、来体会情感。

教学目标:1.熟读并背诵这首词;2.品读词人内心的苦闷。

3.体会词人在词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品读词人内心的苦闷教学难点:体会词人在词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突破口:用秋瑾的五句诗词“休言女子非英物”、“难将巾帼易兜鍪”、只身东海挟春雷、“漫云女子不英雄”来贯穿导——读——感——写四个板块的课堂教学。

试图用这五句诗句渲染课堂气氛,以让学生更深感悟《满江红(小住京华)》中秋瑾表达的感情。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自主明标一、休言女子非英物——导1.导入。

同学们历史上有一位女侠,她得到周总理大加赞赏,我们一起齐读周总理的题词“勿忘鉴湖女侠之遗风,望为我越东女儿争光!”鉴湖女侠是谁?学生:秋瑾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走进秋瑾的《满江红》,走近一个千古奇女子!(板书:满江红)同学们,老师搜集了秋瑾的一些资料,哪位同学起来读一读!(生读)作者简介:1875年生于绍兴,原名闺谨,字璿卿,自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汉侠女儿。

浙江山阴(今绍兴)人。

是我国近代杰出的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

生于一个封建家庭,幼怀大志,性格豪放,酷爱诗文和骑马击剑,能文能武,敢说敢为。

1904年自费留学日本,积极参加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

回国后创办《中国女报》,宣传革命。

后回绍兴组织光复会,与徐锡麟分头准备皖浙两省起义,事发后被捕,坚贞不屈,六月六日就义于绍兴古轩亭口。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12课《词四首》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12课《词四首》

文:“韩柳欧苏”并称(韩如潮,柳如泉,
欧如澜,苏如海)。
词:“苏辛”并称;
蔡襄)。
书:“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黄庭 坚、米芾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苏洵三父子,韩愈、柳宗元、欧阳修、 苏轼)
同样面对仕途的打击,相较于苏东坡而言:
柳宗元
白居易 屈 原 柳 永
太忧郁
太伤感 太悲壮 太缠绵
之多,速度之快,描绘了出猎的壮观 情景。
你可以用自己的话为我们描绘一下这个场面吗?
小结: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狩猎、 打猎)的壮观场面,抒发作者渴望被 朝廷重用,建功立业,杀敌为国的 豪情壮志。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 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 南宋大词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 值得纪念的民族英雄,也是最负 盛名的伟大词人之一。辛弃疾 与苏轼齐名,世称“苏辛”。著有 《稼轩长短句》,《南渡录》二卷,
词作分析
上 片
借出猎 表达报 国决心
出 猎 情 景
借孙权射虎的典故,表现作者的 少年狂气。
运用冯唐持节的典故,希望得到 朝廷的重用,能建功立业。
下 片
报 国 之 志
末一句表达了自己杀敌报国的志 向。
1、词的上下片各写什么的? 2、上下片各借用什么典故来抒发感情?
赏析“千骑卷平冈”这句话。
“卷”字生动地写出了狩猎人数
1、 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 燕脂凝夜紫” 2、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4、 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 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 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6.王翰:《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 回?”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阅读 12 词四首 满江红(小住京华)》研讨课件_18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阅读  12 词四首  满江红(小住京华)》研讨课件_18
“英雄末路当磨折”:自己目前尴尬的处境,秋瑾认为 这是英雄末路,而把自己身为女性所遭受的困扰,视为 每个英雄都要经历的磨折。
鹧鸪天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总 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 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沦:沉没,危亡的意思。不禁:忍不住。海外:指 日本。作者曾东渡日本留学。知音:这里指革命同 志。金瓯已缺:指国土被列强瓜分。金瓯(ōu):金 盆。比喻疆土之完固。亦用于指国土。
情感:知音难觅的苦闷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 末路当磨折。”怎么理解这几句词?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她曾在《致琴文伯母》书自 称:于时事而行古道,处冷地而举热肠。以古道热肠, 也就是侠客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俗子胸襟谁识我?”:懂得自己胸怀与抱负的知己的确 难遇,但如果人们因为我的外表而把我这个骄傲的英雄 只看作卑微的弱女子的话,那他就是被表象所迷惑的俗 子,不值得在意。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此句振聋发聩:“强”字和“殊”字感情 强烈,表达了其不甘心屈为女子,报国无 门的感慨,流露出深深的苦闷。
这种苦闷是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是旧制度 下已经开始觉醒的女性内心的呐喊。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化用了白居易诗《琵琶行》:“江州司马 青衫湿。”词人泪湿衣裳,表达了知音难遇的 苦闷,也充满了没能冲出家庭、走向社会、参 与革命斗争的忧郁和感慨。
——《鹧鸪天》,写于1904年,东渡日本留学之后
谈谈这两首词的相通之处。
《满江红﹒小住京华》中“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 男儿烈。”是全诗最醒目最突出的句子,“列”和“烈 ”同音,读起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这两句是巾帼英 雄秋瑾一生的写照。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满江红》(小住京华)知识点归纳及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满江红》(小住京华)知识点归纳及练习(含答案)

九下《满江红》(小住京华)知识点归纳及练习【原文】满江红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独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夫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一、文学常识秋瑾(1875—1907)1875年生于绍兴,原名闺谨,字璿卿,自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

浙江山阴(今绍兴)人。

是我国近代杰出的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

二、理解性默写1.秋瑾《满江红》中,写作者突破家庭牢笼、思量过去八年生活况味的句子是: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2.秋瑾《满江红》中,表达作者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襟的句子是: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3.秋瑾在《满江红》中,与男儿进行对比,表达自己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的句子是: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4.最能表现诗人推翻满清解放天下的凌云壮志的句子是: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5.最能体现秋瑾不甘落后于须眉的句子是: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6.使用典故暗示自己和国家的危难处境的句子是: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三、问题探究1.“为篱下,黄花开遍”,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属于景物描写,交代时间和地点,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来描写明丽的秋色,反衬了自己冲破家庭牢笼后怡然自得的心情和愁苦的的矛盾心情。

2.“四面歌残终破楚”引用了哪个典故?有何作用?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同时更是当时社会环境的写照,暗指当时的国事,当时列强进逼,中国前途危殆,情况与当年项羽“四面楚歌”的情况相似,秋瑾以此作典,表明她正在担忧国家的危难。

3.“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这四句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感情?在用词上有什么特点?这四句透射着词人不甘于现状的慷慨激情,更是词人力图冲破闺阁束缚誓超男子的真实写照。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阅读 12 词四首 满江红(小住京华)》研讨课件_3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阅读  12 词四首  满江红(小住京华)》研讨课件_3
满江红
——有感缅怀古泾州帝王薛氏
满江红
凭眺远望,迎烈烈秋风, 锦袍鼓胀,青发陡起舞, 傲身立于点将台,风挟鼓点马嘶飞, 英魂故土君王泪,山河依旧经轮回。 残垣断壁,诉千年轶事, 舞榭楼台,莺歌沉鱼喜宴, 百战掠得寸土地,只今唯有稼禾翠, 挑灯夜读士子身,荒冢尘埃宰和将。
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 佩挂的珠宝),象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 唐宜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 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这些都 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⑵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 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 月” ,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忆江南》 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 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 《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 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 《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 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 三个字是“酹江月”。
宋词是宋代最有特色的文学样式上词,它兼有文 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 叫做“词牌”,依调填词叫“依声”。词别名 “长短句”( 在宋代以后,可以说长短句是词
的别名,但是在北宋时期,长短句却是词的本名; 在唐代,长短句还是一个诗体名词)。
词的类别(大致有5种)

1、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9一90字以内)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 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有一段,称为单调; 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 叠或四叠。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17首)翻译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17首)翻译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17首)翻译诗词目录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范仲淹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纳兰性德23.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过零丁洋/文天祥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课外古诗词诵读南安军/文天祥别云间/夏完淳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朝天子•咏喇叭/王磐1、渔家傲·秋思作者: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眼看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风光自然大不相同。

头顶的大雁又飞回南方衡阳去了,一点也没有停留意思。

此情此景,不禁又勾起戍边人思乡的情绪。

黄昏时分,军中号角催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

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我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

可是,眼下外患未平,功不成名不就,又怎能半途而废。

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军营里早已结满寒霜。

夜深了,我还不能安睡,为操持军计,我的须发都变白了。

戍边人思念亲人,也久久难以成眠,多少次梦里流下眼泪。

2、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

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报答全城的百姓都来追随我,我一定要像孙权一样射杀一头老虎给大家看看。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12《词四首》之《满江红(小住京华)》 课件(18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12《词四首》之《满江红(小住京华)》 课件(18张ppt)
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课题:《满江红》(小住京华)
难点名称:学习《满江红(小住京华)》借典故抒情的方法。
1
目录
CONTENTS
导入
知识讲解
课堂练习
小节
2

二、作者简介: 1875年生于绍兴,原名闺谨,字璿卿, 自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汉侠女儿。 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是我国近代杰出 的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生 于一个封建家庭,幼怀大志,性格豪 放,酷爱诗文和骑马击剑,能文能武, 敢说敢为。1904年自费留学日本,积 极参加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活动, 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中国女 报》,宣传革命。后回绍兴组织光复 会,与徐锡麟分头准备皖浙两省起义, 事发后被捕,坚贞不屈,六月六日就
明确:“青衫 湿”出自白居 易的《琵琶行》 中的“江州司 马青衫湿”, 极言作者对自 己前途的担心 和忧虑。
难点巩固:
14
请用下列句式说话:本词“ 典故,表达了词人 的感情。
”这一句运用了
2、再次自由读这首词 (读出愤懑、孤傲、悲哀、 迷茫,读出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势)
七、作业
背诵这首词;找一首运用了典故的诗词,了解作者通过典故表 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 , 而 秋 瑾 下 决 心 冲 破 家
北 京 阜 城 门 外 泰 顺 客 栈 ,
秋 瑾 与 丈 夫 王 廷 均 发 生 冲
献 身 救 国 事 业 , 而 其 夫 无
目 睹 民 族 危 机 的 深 重 和 清
瑾 随 夫 入 京 。 时 值 八 国 联
年 春 , 王 廷 均 用 钱 捐 得 户
①“为篱下,黄花开遍”
【课堂小结】
明确:化用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和 李清照“人比黄花 瘦”的诗句。表达 自己初离家庭时的 矛盾心情,别具匠 心。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阅读 12 词四首 满江红(小住京华)》教案_9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阅读  12 词四首  满江红(小住京华)》教案_9

秋瑾《满江红》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理解词作的内容。

2、把握词作的主旨,学习词人借典故抒情的方法。

3、领会词人情感,学习词人的政治抱负和爱国热情。

一.导入二.了解作者生平及本词的写作背景三.读1. 初读词作,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学生齐读,个读,教师指导。

2. 整体感知,了解诗歌大意学生结合书下注释,理解诗歌大意,教师指导。

四.品1. 学生找出词中典故,理解其中蕴含的感情。

(1)“为篱下,黄花开遍”(2)“四面歌残终破楚”(3)“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2. 用下列句式说话:从词作中我感受到了作者的心情,我是从一句话体会到的。

这句话。

(按照“心情-----句子------分析”的方式回答)五.感1. 小结本词再读这首词,把握语速、语调、感情六.拓赏析岳飞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词句注释⑴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等。

双调九十三字。

⑵怒发(fà)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

形容愤怒至极。

⑶凭阑:身倚栏杆。

阑,同“栏”。

⑷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⑸长啸:大声呼叫。

啸,蹙口发出的叫声。

⑹壮怀:奋发图强的志向。

⑺“三十”句:谓自己已经三十岁了,得到的功名,如同尘土一样微不足道。

三十,是约数。

功名,或指岳飞攻克襄阳六郡以后建节晋升之事。

⑻“八千”句: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八千,是约数,极言沙场征战行程之远。

⑼等闲:轻易,随便。

⑽空悲切:即白白的痛苦。

⑾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靖康,宋钦宗赵桓的年号。

⑿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当时被金兵占领。

一说是位于邯郸市磁县境内的贺兰山。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12课词四首《满江红》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12课词四首《满江红》

历史上最拽的十个女子
长孙皇后(唐太宗)——最贤 惠的女人
上官婉儿——巾帼首相第一人 貂蝉——最早的女间谍 吕雉——最狠毒的女人 柳如是——最好命的红尘女子 李清照——最有才华的女人 夏姬(郑穆公之女)——最妖
娆的女人
文成公主——最成功女外交官 万贵妃(明宪宗妃子)——最
有魅力的女人
秋瑾——最豪气的女人
在国家民族面临危亡 的时 候,巾帼不让须眉的一代 女侠秋瑾,抛家弃子,女 扮男装,东渡日本,去追 求另样的生活,去追求民 族振兴的方法,把“最有 豪气的女人”这样的称谓 献给这样的女英雄的确是 实至名归。
秋瑾的家庭
秋瑾是著名的近代民主革命志士。 1875年生于绍兴的一个典型的小官僚 地主家庭。其父秋寿南曾任湘乡县督 销总办。秋瑾兄妹四人,秋瑾稍大即 入家塾,受封建教育,念的是《三字 经》、《百家姓》、《神童诗》等, 但她爱读的却是诗词、明清小说和笔 记传奇。
伉俪不甚相得。”王廷钧
弱:“我要去寻求真理,
一不好读,二不务正业,
女人也有救国救民的责
每天游手好闲,吃喝玩乐。 任。”两人吵得互不相让。
王廷钧知道秋瑾是个说得到 做得到的倔强女性,要说服 她是不可能的,只好采取卑 劣手段,乘秋瑾不备,偷偷 将她的珠宝和手饰及积蓄全 部窃走,妄图以此来阻挠她 赴日。秋瑾变卖了仅剩的财 产和衣物,加上吴芝瑛等人 的资助,于1904年4月只身 东渡日本,从此迈出了她人 生道路上的关键一步。
秋瑾又是中国近代文学 史上杰出的女才子,其诗 词既有女子的“柔婉细 腻”,又有男儿的“豪迈 劲爽”,刚柔相济,阴阳 相和,体现了一种“中和 之美”和独具魅力的 “女性情怀”。
秋瑾的爱情与婚姻
1895年,19岁的她跟 随做官的父亲秋寿南 来到湖南省湘潭县。 秋寿南在当地结识了 湘潭首富、曾国藩的 表弟王殿丞。王见秋 瑾生得秀美端庄,聪 秋瑾对于这桩婚事十分 慧可爱,就托媒人送 不满,但在封建社会里, 礼给儿子王廷钧提亲。 儿女的婚事只能依从父 母之命,媒妁之言。 1896年4月20日,王家彩 銮花轿吹吹打打把秋瑾 迎了过去。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阅读 12 词四首 满江红(小住京华)》研讨课件_9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阅读  12 词四首  满江红(小住京华)》研讨课件_9

音莽英俗肝,,

青 衫 湿 !
红 尘 , 何
雄 末
路 当
子 胸
襟 谁
胆 ,
因 人
男 儿 烈 !
男 儿
列 ;
作浙楚拭黄中小
蛾。,。花秋住 满
眉苦八四开佳京 ,将年面遍节华

殊侬风歌,。, 红
未,味残秋为早
屑强徒终容篱又 秋 !派思破如下是 瑾
,,
大事年表
1904年:不顾丈夫王廷钧的反对,冲破封建的束缚, 自费东渡日本留学。
1905年:秋瑾归国,参加光复会。她写下了许多革命 诗篇。
1906年:因抗议日本政府颁布取缔留学生规则,愤而 回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
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时年仅32岁。
李 贺说: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王昌龄说: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李清照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谭嗣同说: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处磨识常算心身
觅折我热平却不
知。?,生比得
音莽英俗肝,,

青 衫 湿 !
红 尘 , 何
雄 末
路 当
子 胸
襟 谁
胆 ,
因 人
男 儿 烈 !
男 儿
列 ;
作浙楚拭黄中小
蛾。,。花秋住 满
眉苦八四开佳京 ,将年面遍节华
江殊侬风歌,。, 红 Nhomakorabea未,味残秋为早
屑强徒终容篱又 秋 !派思破如下是 瑾
,,
熟读词的上阙: 逐字逐句品读,说说 你看到了秋瑾过着怎 样的生活。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词四首之《满江红》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四首词。

2.体会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品味、赏析词的语言内涵。

3.把握作者在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爱国思想。

4.学会对比阅读,体会不同词作的异同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首岳飞的《满江红》。

1903年中秋,八国联军入侵不就,秋瑾目睹了民族危机的深重,决心献身就过事业,她也做了一首《满江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鉴湖女侠秋瑾的《满江红》,体会她的雄心壮志和开阔胸怀。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满江红》
1.认识作者,了解创作背景。

秋瑾(1875-1907),原名秋闺瑾,字璇卿,自号鉴湖女侠,幼怀大志,性格豪放,酷爱诗文和骑马击剑,能文能武,敢说敢为。

她是一位杰出的革命家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1904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参加起义,被捕牺牲。

这首词是秋瑾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

这首词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欲展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2.朗读本词,把握内容。

(1)“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这句包含了哪些信息?
明确:这句点明了写作的时间和地点,中秋节,北京城。

(2)请分别归纳词的上阕和下阕的内容。

明确:词的上阕主要表达了作者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

词的下阕写作者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襟。

3.品析词句,理解情感与主旨。

(1)“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这句化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化用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

表达了词人不愿过贵妇人生活,意欲突破家庭束缚、追求自由、投身革命的思想感情。

(2)怎样理解“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的内涵?
明确:这句进一步说明了自己表面上过着贵妇人的生活,实则奴仆不如的“八年风味”;“殊未屑”表明了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相反加以蔑视。

(3)请任选角度赏析下面的词句。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明确:①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作者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②运用“身”与“心”、“列”与“烈”两句四字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来表达词人的抱负和思想感情的转变,表达了她虽然身为女儿身,但反抗压迫寻求解放的决心绝不会比男子差,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苦苦挣扎的现状。

(4)再次朗读本词,概括这首词的主旨。

明确:这首词写出秋瑾对身为女子、受礼教束缚、被人轻视、不得施展抱负的愤愤不平,表现了她侠义满胸怀、肝胆过男子的气概,表现其不满封建婚姻,反对封建压迫,要求男女平等的思想。

目标导学三:对比阅读,分析词的异同
对比阅读这四首词,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明确:相同点:①感情上都与爱国紧密联系;②风格上都具有豪放、开阔、雄壮的特点。

不同点:感情的侧重点略有不同。

《渔家傲·秋思》是与思乡紧紧联系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更多的是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满江红》则是要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要求妇女独立与解放。

三、板书设计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上阕:描述军旅生活挑灯看剑沙场点兵
下阕:描写战斗场面马作的卢弓如霹雳可怜
白发生
满江红
上阕:回顾过往生活——苦闷、不屑
下阕:展望未来前途——忧虑、期待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