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性格分析.pptx

合集下载

嵇康留下的精神品质

嵇康留下的精神品质

嵇康是中国古代三国时期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音乐家,他留下了许多令人钦佩的精神品质。

以下是一些嵇康所展现的精神品质:
1.追求自由:嵇康一生都在追求自由,他反对虚伪的礼教和
封建制度对人的束缚,倡导自然、真实的生活。

2.坚守原则:嵇康不随波逐流,始终坚守自己的道德和价值
观,不为权势和利益所动摇。

3.博学多才:他通晓文学、音乐、玄学等多种学问,展现了
广博的知识和才华。

4.率真洒脱:嵇康性格率真,不拘泥于世俗的规矩,他的诗
文和行为都透露出一种洒脱的气质。

5.刚正不阿:嵇康面对权贵的压迫和不公,毫不退缩,敢于
直言,表现出坚定的正义和骨气。

西晋竹林七贤之嵇康:自由洒脱不畏权贵、桀骜不驯豪气长存

西晋竹林七贤之嵇康:自由洒脱不畏权贵、桀骜不驯豪气长存

西晋竹林七贤之嵇康:自由洒脱不畏权贵、桀骜不驯豪气长存嵇康幼年时父亲就离世,是母亲和哥哥将他抚养长大。

他爱好广泛从来不偏科,博学洽闻而且是样样精通。

据记载他身高七尺八寸有余,面如冠玉容貌出众,可谓是才貌双全。

用现在的话说那是典型的高富帅。

对这位大帅哥的描述史料中有记载,大概的意思是说,在人群中看到嵇康的话,他俊朗的外表会让你过目难忘。

音乐方面最为人称道的是嵇氏四弄,分别是《长侧》、《短侧》、《长清》、《短清》,此四弄与大文豪蔡邕的蔡氏五弄并称为“九弄”。

隋唐时期“九弄”曾一度成为开科取士,选拔人才的条件之一。

艺术领域他还精通书法和绘画,其中草书流传于世的仅有两篇,同是与友人的绝交书。

《与山涛绝交书》不管是从内容文笔还是书法造诣上看,都堪称绝佳。

当时山巨源离任时想让嵇康代替自己的位置,嵇康写下此文与其绝交。

此篇散文称得上是嵇康的代表作。

虽说嵇康对山涛写下了绝交书,但他真正的用意绝不是针对山涛本人。

山涛也清楚叔夜也只是想发泄一下心中的不快而已。

更何况嵇康在临死前,还将自己的儿女托付给了山涛。

这显然是嵇康对他这位知己,有无比的信任才能做出的举动。

山涛对嵇康之子嵇绍视如己出百般呵护,嵇绍长大后山涛便请奏司马炎,推举嵇绍入朝为官。

这让九泉之下的嵇康也得以欣慰。

汉末晋初时期盛行玄学,嵇康从老子和庄子的著作中领悟很深,对玄学理论有自己独到的认识,且非常信奉老庄的思想。

他提倡人要是修养得法,也可以长寿。

但神仙是自然天成,人不管如何努力修身也无法触及。

他的著作养生论中也提到内心和精神上的平静,才能保身。

可他的言行中却多少掺杂着对世俗的怒火和易得罪人的性格,这不免让人觉得有些矛盾。

尤其是对当局者司马氏的不满,在他的著作中都有体现。

当时司马昭想结交拉拢嵇康为己所用,可嵇康偏偏对强权的威逼利诱不为所动。

而且态度极其的强硬,这就遭到司马氏对他的憎恨。

被嵇康视为不忠之臣的钟会,也曾想方设法靠近嵇康,却也遭到冷嘲热讽。

钟会便借机想除掉嵇康,司马昭也正有此意,便下令处死嵇康。

魏晋风骨“竹林七贤”之嵇康 PPT课件

魏晋风骨“竹林七贤”之嵇康 PPT课件

魏晋风度
“竹林七贤” 之 不拘礼法
阮籍
阮籍,字嗣宗,他的父亲阮瑀是「建安 七子」之一,为曹操丞相府幕僚,阮籍 三岁丧父,由寡母抚育成人,家境不富, 但学习努力,兴趣颇广,博览群书,多 才多艺。他攻读儒家经典,也爱读老庄, 并且学习击刺武艺,能长啸,善弹琴, 还喜欢喝酒。 阮籍放诞言行主要表现于孝道及男女礼 节这两个范围。
他和与之神交的阮籍、 山涛、向秀、刘伶、阮 咸、王戎交往过密,
几个人放旷不羁,常于 竹林纵酒酣歌,世称
“竹林七贤”
不久,司马氏集团摧毁曹氏集团,独揽朝 政。嵇康坚决不顺从司马氏集团。为了免 遭迫害,便采取了玩世不恭的态度,轻蔑 礼法,纵酒玩乐,放浪形骸。 与好友向秀,在树下,赤膊打铁。 他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放纵自己 。他披头 散发,“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沐不浴,不 大闷痒。”他酗酒如命,经常烂醉数日不 醒,他吟诵着前人的诗文至涕泪交零,他 甚至脱却衣物于山野间裸行 嵇康饮酒有度,但是服药却达到了痴迷的 程度。(饮酒有度、采药服散)
昔日的竹林挚友,如今已位极人臣的山涛写信来邀其 出山为仕,他再也无法忍耐,愤然挥毫写下了正气凛 然,名垂青史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在信中极力贬 损自己,并毫不客气地痛骂山涛,这恐怕是魏晋一时 最为耿介忠直且体现了魏晋风骨内核的文章,其价值 远比上百篇犬儒生产出的华骈美赋大得多。
其实,山涛为人亦是刚直不阿,王戎赞他“如璞玉浑 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在朝为吏部尚书时, 举荐的人“殆周遍百官,举无失才”,他一方面不愿 见到他怀才放旷,终老山林,一方面顾念旧情,担心 嵇康终遭司马氏毒手,这才向朝廷大力举荐。可他太 不了解嵇康,他没注意到他的好友天性中的不安分因 子,他更不知道,他的一番好意竟然间接害死了嵇康。
魏晋风骨 “竹林七贤” 之

浅论嵇康

浅论嵇康

浅论嵇康一、嵇康生平嵇康,字叔夜,谯郡铚人,是魏晋时期著名思想家,竹林名士的代表人物之一。

生于魏文帝黄初四年(公元223年),卒于魏元帝景元三年,终年四十。

嵇氏本姓奚,原为会稽上虞人,因为避怨,移居谯郡铚县,便改姓嵇。

嵇康的家世虽世代儒学,但并不显赫,在曹魏末年算是庶族。

《嵇氏谱》载:“康父昭,字子远,督军治书侍御史。

”嵇昭所任治书侍御史,属于六百石的中下层官员。

嵇康在少时,父亲便去世了,靠母亲和兄长抚养长大。

嵇康在其著作中,屡次提及母兄的养育之恩。

如嵇康在《忧愤诗》中说:“嗟余薄祜,少遭不造;哀茕靡识,越在襁褓。

母兄鞠育,有慈无威”。

嵇康有兄嵇喜,“字公穆,晋扬州刺史、宗正”①,且“有当世才”。

嵇喜积极入世,希望有所作为,而嵇康则终身无意仕途,希望过自由放达的生活。

嵇康的妻子是魏沛王曹林的女儿,所以嵇康算是魏宗室的女婿了,而且也因此被授官为郎中,拜中散大夫。

二、嵇康的性情嵇康“有奇才,远迈不群。

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仪,天质自然”②。

嵇康身材高大,仪表堂堂,不加修饰却能有自然之美,真是不同寻常之人。

在性情上,嵇康恬静寡欲,如嵇喜在为嵇康所作的传中说:“家世儒学,少有俊才,旷迈不群,高亮任性,不修名誉,宽简有大量。

学不师授,博洽多闻,长好老、庄之业,恬静无欲。

性好服食,尝采御上药。

善属文论,弹琴咏诗,自足于怀抱之中”。

嵇康是竹林七贤中的重要人物,《魏氏春秋》载:“康寓居河内之山阳县,与之游者,未尝见其喜愠之色。

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玡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

到后来袁宏作《名士传》,便称他们七人为“竹林名士”。

嵇康为人尚奇、任侠。

“尝在洛阳太学写石经,有兵家子赵至,年十四,问嵇康名,康具告之。

后来赵至亡命至山阳投康,康不在,至乃游邺,于康相见,遂随康还山阳。

”③《文士传》中记载“康性绝巧,能锻铁,家有盛柳树,乃激水以圜之,夏天甚清凉,恒居其下傲戏,乃身自锻。

嵇康PPT

嵇康PPT

康 的 性 格
嵇康主要作品
《与山巨源绝交书》
《养生论》 《琴赋》
《与山巨源绝交书》(节选)
解 足 下 , 并 以 为 别 。 嵇 康 白 。 此 。 既 以 献 。 致 , 疏 , 欲 疾 相 而 如 已 意 亦 子 者 狂 于 门 , 以 可 其 。 意 , 芹 。 发 其 期 黄 全 , 乃 长 使 以 此 。 。 也 不 以 , 见 之 之 而 美 也 , 必 途 可 自 营 。 然 , 能 , , 。 足 生 , , 王 岂 事 不 似 区 勿 区 背 于 此 之 登 。 离 能 耳 之 贤 疏 人 下 有 炙 至 旦 迫 共 耳 , 欲 而 言 能 离 日 之 粗 得 矣 平 欲 乏 足 虽 快 不 一 。 愿 , 有 , , 尊 野 人 重 怨 益 ! 若 趣 所 困 , 得 独 今 潦 倒 官 愿 毕 说 陋 巷 病 十 多 年 , 陈 守 况 复 女 。 真 多 病 不 淹 可 , , 如 吾 为 所 近 之 荣 华 不 知 欲 , 志 阔 但 愿 , 皆 旧 过 曲 旧 叙 今 成 人 凄 切 常 。 此 吾 无 矣 之 至 非 欢 自 共 为 哉 , 贞 余 年 。 若 , 最 喜 亦 下 , 不 一 耳 度 ; 此 人 皆 惟 足 置 琴 亲 言 及 , 自 。 称 保 贵 广 快 以 俗 情 用 耳 不 , 弹 时 与 可 , 未 意 , 何 ; 之 杯 孙 , 如 八 岁 之 欢 兄 才 为 若 切 事 时 嬲 一 益 下 若 酒 子 浊 养 此 良 男 年 母 , 失 教 顾 三 新 吾
献 。 学 史 作 出 了 巨 大 文
国 文 , 著 作 等 等
散 还 留 下 了 无 数 , 为 贡 我 的 秀 优
他 及 对 现 实
愤 诗 》 都 的 抒 不 满 的 理 想 《幽 他 》 发 军 入 才 秀 《赠

《世说新语》中的嵇康形象研究

《世说新语》中的嵇康形象研究

说:“你知道吗?传说死亡有它的使者,徘徊在大街小巷,寻找那些从沒思考过它的无知者……”科学怪人米哈伊尔像下水道生存的黑蝴蝶一般为了摆脱死亡束缚奋力展翅,他为了求生,选择了极端的生活方式,终年过着见不得光的野兽般的日子,最终还是未能永生,而是死在了爱人的枪下。

反观,小女孩玛丽娜即使罹患绝症,依旧积极阳光地对待生活。

她和小伙伴奥斯卡一起在城市中探索冒险,一起分享内心的秘密,还妥善地安排好身后一切:把自己的猫托付给奥斯卡,并让奥斯卡陪自己唯一的亲人海尔曼先生下棋。

虽然不久于世,但比起在仪器设备的折磨中痛苦地求生,她还是选择平静地过完余生。

她有奥斯卡为她建造的专属小教堂,有医生夫妇的祝福,当然也少不了从小相依为命的父亲的陪伴,那么她最后的青春人生是幸福的,因为她有爱情有友情有亲情,是有灵魂的真实人生,而不只是空有躯壳的行尸走肉。

英国三大报之一的《卫报》曾这样评价《风中的玛丽娜》:注定要像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一样成为现代经典之作。

如果你喜欢遗忘书三部曲里的推理悬疑,你应该要看这本书;如果你向往谜一样的巴塞罗那,想去古城的历史宝库里一探究竟,你也应该要读一读这本书;如果你钟情小清新的青涩感觉,那你更应该要细细品味一下这本书,去看看那个年代的纯情故事。

关于青春、关于友谊、关于人生,或许你都可以在夹杂着现实和想象的魔幻情节中,在迷雾环绕的神秘古城中,拨得云开见月明,找准自己的抉择和青春不悔之路。

风中的玛丽娜,和风一起逝去的玛丽娜,正如我们的青春,我们的人生一样,逝去不复返,因此要学会珍惜,活在当下,将那份悸动和思念永远地留在内心深处。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嵇康,字叔夜,是魏晋曹马时期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玄学家,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开创了玄学一代新风,嵇康是竹林七贤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代表作品有《声无哀乐论》、《养生论》等。

一、《世说新语》中嵇康的“狷介烈傲”嵇康是曹氏一族的女婿,他生于曹氏衰落时期,再加上嵇康本性耿直、刚烈,对于司马氏篡位者不道德行为的憎恨和不耻,也是他狷介、烈傲性格形象形成的重要因素。

浅谈嵇康的独立人格追求和个性自由发展

浅谈嵇康的独立人格追求和个性自由发展

浅谈嵇康的独立人格追求和个性自由发展学生:马会兰指导教师:王彩蓉【内容提要】魏晋时代,礼崩乐坏。

儒家正统思想失去了约束力。

魏晋名士开始思考生命个体的意义。

嵇康是其最杰出的代表,在魏晋统治者大力提倡虚伪的名教以维护其统治的时候,他意识到个人主体的价值,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

他“不识时务”地对礼教加以否定,从周孔圣人到儒家经典,甚至全部的儒家传统教育,消解了儒家整体价值对个性的束缚,追求独立的人格。

与此同时,嵇康也把目光投向更远的地方,构想出一种于名教中得逍遥的理想人格,即“至人”,并身体力行的实践着,他力求于现实生活中实现自己“浊酒一杯,弹琴一曲”的理想人生,于人际关系中得以自由发展个性,这不同于老庄的消极避世。

尽管他的理想人格在失道的魏晋时代难以实现,他对独立人格和个性自由的追求依然对后代封建文人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现代人充满了启示意义。

【关键词】“越名教而任自然”独立人格追求个性“至人”嵇康(224--263)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与魏宗室通婚,官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

为“竹林七贤”之一,与阮籍齐名。

在哲学上,认为“元气陶铄,众生禀焉”[1],肯定万物均禀受元气而生。

又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2]之说,主张返回自然,厌恶儒家烦琐礼教。

《晋书》有云: “嵇康字叔夜,谯国人。

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

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

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恬静寡欲,含垢匿瑕宽简有大理。

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

长好老庄。

”[3]显然,嵇康实在是庄学派一放情肆志之人。

魏晋之际,嵇康也许是最具魅力的文化人,虽然论思想锋芒,阮籍更使当时礼法之士“疾之若雠”;论玄学修养,向秀当在嵇康之上;论另类,刘伶嗜酒狂放,阮籍阮咸与群豕共饮;论文采,钟嵘《诗品》将阮籍列于上品,而嵇康只在中品;当然论官位、财富就更别提嵇康了;然而在“竹林七贤”中,嵇康几乎是偶像式明星。

这是为什么呢? 余秋雨认为: “对于自己反对什么追求什么,嵇康比阮籍更明确、更透彻,因此他的生命乐章也就更清晰、更响亮了”[4]。

世说新语中嵇康的人物形象

世说新语中嵇康的人物形象

世说新语中嵇康的人物形象1. 引言在《世说新语》中,嵇康可算是一颗闪亮的星星。

他的形象,不仅有点儿“古怪”,而且十分吸引人,仿佛那种独特的个性总能让人忍不住想多了解他几分。

要说这位才子,简直是个“才子加怪才”的组合。

他一方面是个文人,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另一方面又是个顽皮的思想者,总是跟世俗的规范对着干,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2. 嵇康的个性2.1. “我行我素”的叛逆精神说到嵇康,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那种“我行我素”的叛逆精神。

你瞧,他对那些所谓的权威根本不在乎,简直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典范。

他不屑于迎合世俗,不论是交朋友还是写诗,都是凭自己的兴趣来。

他写的那些诗词,不是为了取悦别人,而是发自内心的真实表达,真是“有心则灵”。

所以,他在那群士人中显得格外扎眼,让人一见倾心。

2.2. 对音乐的执着除了性格,嵇康对音乐的执着也是让人钦佩的。

他弹琴的样子,仿佛在跟天地对话,心灵的旋律让人沉醉。

就像古代的“琴瑟和鸣”,他用音乐表达情感,打破世俗的束缚。

他的音乐不仅是音符的堆砌,更是一种灵魂的宣泄。

每当他拉起琴来,周围的朋友们都是目不转睛,仿佛连空气都在为他驻足。

可以说,嵇康的音乐才华,简直让人赞不绝口,真是“乐不思蜀”。

3. 嵇康的友情3.1. 交朋友如饮水在朋友的选择上,嵇康同样有着自己的标准。

他可不是随便找个人就聊聊天,而是非常讲究。

他交朋友就像喝水,得找合适的水源。

他和阮籍的关系就很好,彼此都是“心有灵犀”。

他们一起谈论人生,讨论诗歌,简直像两位“知己”,在一起的日子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

这样的友情,真是难能可贵,像是“千金难买”的缘分。

3.2. 对朋友的忠诚而且,嵇康对朋友的忠诚简直让人动容。

他不怕得罪权贵,宁愿为朋友两肋插刀。

他曾经为了朋友的冤屈,勇敢地站出来,真是“肝胆相照”。

这种情义,在当时的社会中,显得尤其珍贵。

他的这一举动,不仅让朋友感激涕零,更在整个文人圈子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人们都知道,有嵇康这样的朋友,真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世说新语》中的嵇康

《世说新语》中的嵇康

《世说新语》中的嵇康——通过《世说新语》浅谈嵇康的人格魅力内容摘要:在魏晋士子中,嵇康绝对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

这并非因为他在文学艺术上的造诣,而是因为他的死,他以生命的代价使其人格和精神升华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丰神俊朗的外表,卓尔不群的气质固然让人为之感叹;他“博综技艺,丝竹特妙”的高超才华也让人欣羡;他“目送飞鸿,手挥五弦”的绝世风姿也令人神往,但真正能打动人的是他的人格;他“抗心希古,任其所尚”,将封建礼教踩在脚下,敢于“非汤王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大胆追求人性的自由,从而不惜献出年轻的生命。

当然,嵇康之死,尚不仅仅因为其性格,与他的身份也不无关系。

他与曹氏家族的姻亲关系使之在司马集团眼中成了一个猎杀的对象,身份地位既在风口浪尖之上,内在性格又使其不愿委曲求全,不死奈何?一曲《广陵散》便是他在人间的最后遗响了。

关键词:嵇康人格魅力气度非凡魏晋时期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绝对算不上辉煌灿烂,但却是一个让人怀念和向往的历史瞬间。

因为,在那个短暂而苦难的时期,催生了一批美丽高贵、才华横溢的生命个体。

正像刘诗林在《中国诗学精神》一书中所说:“这个时代是一种典型的二律背反:人对生活的要求愈是简约和无,生命本身就愈显得灿烂和美丽;个体愈有才华、美、风度,就愈要被残酷的消灭,而愈是在残酷的毁灭中,这生命的才华、美、风度就愈能达成不朽。

在这里,生命和现实缔构成一种痛苦的平衡,鲜艳的生命和黑暗的现实同时展示了最强的阵容。

……在这里,我们看到:现实的苦难,恰好促成人对外物的罢黜和对内在本体的发现和皈依,如同中世纪欧洲基督教所显示的,这是一份在受难过程中所生成的鲜艳圣洁的精神之花。

而嵇康和阮籍,则恰好构成其中两片最珍贵的花萼。

……那么表现魏晋人的觉醒主题,表现在苦难现实中生展出来的任性的艺术情怀、自由精神、宇宙意识,集中体现在嵇康身上。

在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上,这种真诚、纯洁和高度都是罕见的,它直承庄学的纯净气质、澡雪精神,又不放弃人的感性生存与现实需要。

魏晋名士——嵇康

魏晋名士——嵇康

铮铮古琴演绎诗样人格与玄远人生————浅谈竹林贤士嵇康嵇康(224~263)三国时魏末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著名玄学代表人物。

字叔夜,本姓奚,身长七尺八寸,形貌昳丽,风姿卓尔不群。

所与神交者唯陈留阮籍、河内山涛、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琅琊王戎,以“竹林七贤”名垂千古。

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

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可谓鹤立鸡群,卓尔不凡。

嵇康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大师,精通音律,善弹琴,与阮籍在音乐史上有“嵇琴阮啸”的著称。

以弹奏《广陵散》为人们所称道。

广陵散的旋律激昂、慷慨,是我国十大古曲之一,也是显存古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氛的乐曲,直接表达了被压迫者反抗暴君的斗争精神,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嵇康正是看到了这种反抗精神与战斗意志才酷爱之。

嵇康著《琴赋》、《声无哀乐论》。

在音乐领域造诣颇深,创作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称“嵇氏四弄”与蔡邕创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

《琴赋》主要表现嵇康对琴和音乐的理解,同时反映嵇康与儒家传统思想相左的看法。

声无哀乐论对儒家思想“音乐治世”直接而集中的批判闪烁着嵇康对音乐的真知灼见,主张声音的本质是“和”,合于天地是音乐的最高境界。

“抱琴行吟,弋钓草野”(《与山巨源绝交书》).临刑前他“顾视日影,索琴弹之”琴音是对个体美好人格被毁灭的控诉。

嵇康在琴音中诉说着知音难觅的悲哀,排遣着忧思难解的孤寂,洒落着人生的欢乐与痛苦,在琴音中过着自得其乐的朴素生活,在琴音中追寻着与道冥一的玄远境界。

嵇康是魏晋时伟大的文学家,著有《难自然好学论》《太师箴》《明胆论》《私释论》《养生论》是中国养生学史上第一篇较全面较系的养生专论,主张“越明教而任自然”崇尚老庄,讲求养生服食之道。

其文学创作主要是诗歌和散文,诗歌以四言律诗为主,在狱中作《幽愤诗》诗曰“托好老庄,贱物贵身,志在守朴,养素全真……昔惭柳惠,今愧孙登,内负宿心,外恧良朋,仰慕严郑,乐道闲居,与世无营,神气晏如。

历史文化名人―嵇康PPT课件

历史文化名人―嵇康PPT课件
4
• 2、嵇康打铁 嵇康爱好打铁,铁铺子 在后园一棵枝叶茂密的柳树下,他引来 山泉,绕着柳树筑了一个小小的游泳池, 打铁累了,就跳进池子里泡一会儿。见 到的人不是赞叹他“萧萧肃肃,爽朗清 举”,就是夸他“肃肃如松下风,高而 徐引”。从中可见其对生活的潇洒姿态。
5
• 3、 竹林七贤 为了避开曹魏政治斗争的 锋芒,他离开了京城,到山阳隐居了下来。 当时,他和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 咸、王戎交往过密,几个人常常游玩于竹 林,世称“竹林七贤”。
有人说,这是嵇康天性自然的执着。天性是什么? 天性就是包容。而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的统治者也没 能容得下这样一一个知识分子,把他作为一个异己给 消灭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14
自虐
自虐,实际上是精神的流亡,是精神苦闷的象征。 魏晋士大夫的一个倾向是服药、喝酒、身上多虱,这 与其说是隐逸、潇洒,倒不如说是这些部含有自虐的 成分。他们追求精神自由,追求高古的人格,不愿与 当时的社会达成妥协: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生命 的能量只能向内转,通过自虐式的感官刺激来获得暂 时的宣泄和解脱。嵇康作为一位与时代相悖的人,他 承受了太多的精神压迫与打击,他别无他法,只有把 常常饮酒、服药、装疯等自虐形式作为自我拯救的方 式。在精神苦闷之际,用药酒等刺激感官,借酒杯来 浇心中块垒。这也是一种无奈的自我保护方式。
若干年后,我们会说:这是最令人回肠荡气的选择! 13
包容
嵇康的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一方面嵇 康不能容于人,另一方面嵇康不能容人。山涛让他当 官,是善意的,他却气得要死,认为对方侮辱了自已, 可就是这个山涛使他的儿子成为了孤儿;钟会非常崇 拜他,想和他交朋友,他连正眼都不看一眼,这其实 就是嵇康心胸狭隘的表现,不能像大山一样包罗万象, 不能像大海一样海纳百川。

论嵇康的人格与人生审美境界

论嵇康的人格与人生审美境界
嵇康的人格与人生审美境界,也为他的人生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观,都是他人生的指南,使他成为了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思想家。他的人格与人生审美境界,也为人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对于人们追求人生的真理和美的道路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之,嵇康的人格与人生审美境界,是他成为杰出的科学家和思想家的重要因素。他对人生的看法,对科学研究和思想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为人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嵇康的人格与人生审美境界,是一种值得人们学习和借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观。
嵇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观,都反映了他独特的人格与人生审美境界他认为,人应该以开放、求真、追美的态度来看待人生,并且应该不断努力提升自己,才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这种人格与人生审美境界,使得嵇康成为了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思想家。
嵇康的人格与人生审美境界,对他的科学研究和思想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认为,科学研究应该以求真为核心,并且应该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来看待问题。他在科学研究中,不断努力探究真理,并且创造了许多伟大的成果。此外,他还在思想创作中,用充满智慧和深刻见解的文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
嵇康(245年-306年),三国时期著名的科学家和思想家,是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人格与人生审美境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嵇康的人格与人生审美境界,反映在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观上。他认为,人生有很多不可预测的因素,所以人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随机应变,让自己能够应对各种变化。同时,他也认为,人应该追求真理和美,并且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智慧和良知,以便达到人生的更高境界。

嵇康介绍ppt

嵇康介绍ppt



嵇康对世俗教育猛烈抨击的真正目的,在于倡立理想的 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嵇康认为,“自然”是支配世界原 本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和自然界来说,是指自然运行的 客观规律。 自然主义教育就是教人顺人性情,循自然之法则去 认识和获得“生生之理”和“自然之理”,培养“以无 措为主,以通物为美”的“君子”。所谓“无措”,就 是排除私心杂念而符合自然的公心,不理会世俗名教褒 贬的条条框框。所谓“通物”,就是超脱自我,投身于 宇宙本体并与之合二为一,身心无拘无束,不为个体私 心私欲所累。嵇康为此专门写了《养生论》和《答难养 生论》,系统地论述君子如何从身心两个方面获得自然 的发展。他认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的,身体必须借助精神才能立足于社会,精神必须依赖 身体才能存在。只有“清虚静泰,少私寡欲”,“守之 以一,养之以和”,才能获得身心自然和谐的发展,人 性也才能复归自然。



嵇康说:“夫民之性,好安而恶危,好逸而恶劳。” 因此对人来说不应什么教育,一切都顺其自然。 嵇康以为文明和教育起源于“自然”破坏和“大道凌 迟”,它不是社会进步而是人类走向虚伪和变性,教 育的作用是消极有害的,它干扰了人类那原始完善的 “大朴”之心。他主张全盘否定名教及其教育,这样, 社会才会安定太平,风俗才会美化古朴,人性才能复 归自然。 嵇康指出:“夫气静神虚者,心不存矜尚;体亮心达 者,情不惜与所欲,故能审贵贱而通物情。”这就是 说要达到“越名教而任自然”和知人通物的境界就当 心静无为,纵欲忘情。所谓“名教”,并非单指儒学 所提倡建的政治伦理秩序。从根本上讲,它是以儒家 思想为主体的、在长期的封建统治中所形成的,一整 套小至个人道德修养、大至社会理论、国家控制的宗 法道德和秩序实体,体现儒家政治、经济、教育、理 论特点的封建社会生产关系。具体反映在在教育上, 便是以儒学为主的传统教育和世俗教育。

嵇康

嵇康

心灵的选择
• 历来最为矛盾的便是文人,他们似乎生来就进行着心灵上的选择,在 进与退之间,在生与死之间。 魏晋出英雄——历史学家如是说。 我不知道在别人心目中嵇康算不算英雌,但从他的每一次选择中我断 定:他是个英雄。 嵇康也许天生一副傲骨,不屈于俗,不慕于官,过着白己田园隐士的 生活。一代名将钟会,慕名往谒,结果被拒之门外。钟会在临走时, 没忘记恨恨地瞪两眼。于是嵇康便上了刑台,理由是谋乱。行刑前, 执刑官问他还有何话说,他抬起头,看着台下三千太学生稽首向着一 个高高在上的人,司马昭也看着嵇康。嵇康知道,以他的名望,只要 向司马昭说一句恳求的话,往后则皆大欢喜。他的心在动,心在痛, 屈服吗?不,他知道自己并没有错。于是他说了句:“把琴拿 来。”……他勇于赴死的从容给了历史一个隽永的背景,那已成绝响 的《广陵散》余音绕耳,嵇康是在尊严与生命之间做出了令人回味的 抉择。 若干年后,我们会说:这是最令人回肠荡气的选择!
自我认识和别人的期待
• “哐当、哐当……”听见那清脆的打铁声了吗?清风拂面, 强健的肌肉散发出生命的气息,熊熊的烈火陶冶着高尚的 情操。嵇康,这个时代的英雄,一代才子,就在这儿过着 铁匠的生活。和其他人一样,你也对他期望很高吧,可是 你敢劝他人仕吗?是否忘了《与山涛(山巨源)绝交书》? 那铿锵的言辞己经向所有人宣告了他对仕途的不屑,就让 他做他自己吧,让“竹林七贤”永远过着“邺下放歌”、 “竹林饮酒”、“曲水流觞”、“南山采菊”的生活,不 要让世俗的秽气覆盖了菊花淡淡的幽香。 或许这就是生命的真谛,不管他人如何期望,自己认为是 对的就不懈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崇高、追求生命的尊严、 追求英雄本色,抛开他人的期望,抛开他人的劝阻,向着 自己的认识迈进。
交友
• 冤哉!嵇康! 再不见你纵酒之豪情,再不闻你打铁的锤声。一壶酒,浇铸成你狂放 的本色:一把锤,锻造了你铁样的个性。如此本色,如此个性,才成 就了你的一生。 你“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在你的眼中,这世界应如你杯 中之清酒,无尘渣毫粒,无腐臭之气,而是清冽如流玉之晶莹,甜香 赛芝兰之悠长。可遗憾的是,翻遍一卷《中国古代史》,你的名字却 印在了最昏晦的那一页:满眼是野蛮的屠戮,满耳是大众的悲鸣。其 时,有明哲保身者,更有持“忍饥寒我后当作三公”陋志者。你“常 谓之知言”的山涛,此时便弃你而去,留你一人痛饮苦酒:“美酒今 以之驱愁,良友兮不可不慎求。人之相知兮,贵识天性,曲者不以为 桷兮,诚不欲以枉其天才。”面对山涛的诱荐,你嬉笑怒骂,接舆狂 歌。一纸《与山巨源绝交书》阻断了后路,更逞了淋漓之快意,成就 了后人敬仰之声名 。

竹林七贤之一:嵇康

竹林七贤之一:嵇康

竹林七贤之一:嵇康竹林七贤之一:嵇康嵇康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非常纷乱的时代,此时,道家思想又重新活跃起来,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人们奉行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玄学,他们返璞归真,率性自然,“放浪于形骸之外”,这种飘逸洒脱的风神气韵,给这个本来以污血为底色的时代加涂了一层明丽浪漫的色彩。

所以在魏晋之时,人们似乎于老庄之中更偏爱庄子。

在此之前,《老子》一向被视做道家中的最高经典,而《庄子》并没有太多的人重视。

而魏晋的名士们抓住了庄子中的齐物而观、畸人牟天、愤激嫉俗等特色又加以“发扬光大”,从而形成了非常独特的魏晋风度。

而竹林七贤,就是魏晋风度的杰出代表。

竹林七贤的名单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后人之所以把嵇康放在第一位,正是因为嵇康名气最大,知名度最高。

嵇康是我国古代非常有名的美男子,《晋书.嵇康传》中说他“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说来史书中一般是不会像现下的通俗读物一样大写特写一个人的相貌好恶的,相貌这方面一般根本就不提,除非帅得惊人。

但就像周瑜这样的帅哥,《三国志》里也只用了“瑜长壮有姿貌”这几个字来形容一下就算了。

而晋书用了三十多字,可谓是破天荒了。

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想象,嵇康身高至少有1·8米以上,目如朗星,面如冠玉。

然而,这并非最重要的,最难得的是嵇康由内向外透出来的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的那种高华气质,这是一般绣花枕头似的美男子难以企及的。

当时哪个敢说有“萧萧肃肃,爽朗清举”的气质,哪个敢说有“岩岩若孤松之独立”的风采?就算他们不和嵇康比文学诗词(他们所有人捆一块也没有那个胆),就算比乐器,嵇康的一曲人间绝响《广陵散》,又会让多少人在琴前止步!当然嵇康是何等样人,就算能来到当世,又哪里会参加那种比赛。

嵇康有个爱好——那就是打铁。

据说嵇康原来比较穷,就学了铁匠的手艺,后来虽然发达了,但打铁这个事情成了他的业余爱好。

我的千年友之四嵇康

我的千年友之四嵇康

我的千年友之四嵇康一千七百多年前的魏晋时期,郑州以西绿竹繁茂的嵩山北麓(今河南省巩义市竹林村),隐居着七个当时著名的大文人,他们相与友善,谈诗饮酒,赏月论文,赋曲抚琴,长啸高歌。

他们愤世嫉俗,反对权贵,崇尚老庄,蔑视礼教。

这七人就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和刘伶,世称“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以嵇康为首。

嵇康(公元223-262),字叔夜,籍贯谯郡郅县(今安徽宿州)。

为人耿直,他幼年丧父,励志勤学。

后娶曹操曾孙女(曹林之女)为妻,在曹氏当权的时候,曾任魏国中散大夫,并被曹魏皇室招为驸马。

他是魏晋时期颇有影响的思想家、诗人与音乐家,文学家和哲学家。

思想上,好老庄之学,是当时玄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要在社会人伦之外的宇宙自然中寻找更高远,永久的精神寄托。

哲学上肯定万物皆禀受元气而产生,主张回归自然。

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里说,魏晋之际是文的自觉的时期。

这个“文的自觉”首先是以人的自觉为先导。

当然,这个“人”不是今天的历史的实践主体,也不是结构主义的静态化的结构要素之一的人,而是追求自我完善、在变幻莫测的生死循环的永不止息、人与人的福与祸、权力与毁灭、囚犯和权贵之间的无常的转化和变换过程中寻求灵魂净土的“人”。

他在《养生论》提出的养生的中心是:一要清心寡欲;二要不为名位利禄去伤德——自然生命之特性;三是不要贪美味佳馔;四是不为外物所累。

由此而回到自我的心灵世界,达到生存的“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虚”的“至乐”境界。

是我想往而又努力效仿的境界。

他又认为,神仙禀之自然,非修炼所能致,然而如导养得法,常人也能够长寿,与流行的服食飞升神仙之说有所不同。

他著有《养生论》,强调“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等精神上的自我修养功夫。

嵇康后来家道清贫,常与向秀在树荫下打铁谋生,嵇康自甘淡泊,决不做官,宁愿隐居起来,灌园锻铁。

贵公子钟会有才善辨,但嵇康瞧不起他的为人。

一日,钟会前来拜访,嵇康没理睬他,只是低头干活。

“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嵇康

“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嵇康

“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嵇康嵇康(224年~262年),字叔夜,谯国銍(今安徽省宿县西)人。

三国曹魏时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

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

嵇康早孤,有奇才,美词气。

与魏宗室联姻,拜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

他和阮籍一样,崇尚老庄,蔑弃礼法。

不过嵇康的性格是刚肠嫉恶,锋芒毕露,他公开发表“非汤武而薄周礼”的言论,直接与司马昭集团对抗,终于被司马氏以“乱群惑众”的罪名杀害。

嵇康的主要文学成就是散文。

鲁迅辑校的《嵇康集》较为完善。

嵇康,生于魏文帝黄初五年(224年),因嵇康的祖先原本姓奚,住在会稽上虞(今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市),后为躲避仇家,迁徙到谯国的铚县(今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并改姓为嵇。

嵇康的父亲名昭,字子远,官至督军粮治书侍御史。

嵇康有兄长,名嵇喜,早年即以秀才身份从军,志在用仕,后官至太仆、宗正。

嵇康年幼丧父,由母亲和兄长抚养成人。

幼年即十分聪颖,博览群书学习各种技艺。

成年后喜读道家著作,身长七尺八寸,容止出众,然不注重打扮。

后迎娶了沛王曹林之女长乐亭主为妻,育有一儿一女。

他常修炼养性服食内丹之事,弹琴吟诗,自我满足。

嵇康崇尚老庄,曾说:“老庄,吾之师也!”讲求养生服食之道。

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生活方式,著《养生论》来阐明自己的养生之道。

他赞美古代隐者达士的事迹,向往出世的生活,不愿做官。

嵇康曾经游于山泽采药,得意之时,恍恍惚惚忘了回家。

当时有砍柴的人遇到他,都认为是神仙。

到汲郡山中见到隐士孙登,嵇康便跟他遨游。

孙登沉默自守,不说什么话。

嵇康临离开时,孙登说:“你性情刚烈而才气俊杰,怎么能免除灾祸啊?”嵇康又遇到隐士王烈,一道入山中,王烈曾得到石头的精髓饴糖,便自己吃了一半,余下一半给嵇康,都凝结为石头。

又在石室中见到一卷白绢写的书,立即喊嵇康去取,而嵇康便不再相见。

王烈于是感叹道:“嵇康志趣不同寻常却总是怀才不遇,这是命啊!”大将军司马昭欲礼聘他为幕府属官,他跑到河东郡躲避征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 10 多条。从中可以看出,《世说新语》对嵇康这个人物并没有做详细的描述,但是 我们却是可以透过其中简明而又扼要的记述,并经过悉心的梳理,描画出一个形象较为 鲜明,性格较为丰满的嵇康来。我们知道一个人物的思想和性格是相当复杂的,它包含 了很多甚至相互矛盾的侧面,这些侧面交织成一张暧昧难辨的人物性格图景,因此我们 对这个人物的性格分析,就不能仅仅选取其中的一面或一时的言行,来以偏概全的归纳 出他的性格内涵。《世说新语》虽只有小部分描写了嵇康与其事迹,但它的体例和写人 记事的方法,对我们较为全面地认识人物提供了重要的材料。所以从《世说新语》之中 一些语句对嵇康的刻画,可以大致刻画出嵇康的形象,表现出嵇康的性格特征。
第页(共1 8 页)
学海无 涯
又怕嵇康质疑问难,揣着不敢拿出,走到门外远远地扔进去,便转身急急忙忙地跑了。 据余嘉锡所注魏志中的记载:“会论才性同异,传于世。四本者:言才性同,才性异, 才性合,才性离也。尚书胡暇论同,中书令李丰论异,侍郎钟会论合,屯骑校尉王广论 离。文多不载。”余嘉锡又说:“南齐书王僧虔传载诫子书云:‘四本,声无哀乐,皆 言家口实。如客至之有设也,汝皆未经拂耳瞥目,岂有庖厨不脩,而欲延大宾哉?’清 谈之重四本论如此,殆如儒佛之经典矣。”①如此看来,钟会所著乃是当世的清谈之论。 而钟会撰写完他的著作之后,想要拿给嵇康看,可是又不敢当面拿出来给他看,便从墙 外把书扔进院子里,而后急忙离开。钟会这样的举动一般认为可能是嵇康脾气大,瞧不 起比自己文学水平低的人,但我认为此处断不是讲嵇康脾气古怪,让人难以接近。其实 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在水平或其他方面超过我们很多的人或专家跟前的展示我们的成 果或者什么个人成就的时候,都会感到一种忐忑不安和诚惶诚恐,我认为此处的钟会也 应该是处于这样的心理状态之下,也许他有这样的举动,有可能跟嵇康的脾性有关,但 我觉得主要原因是他在大方之家面前的那种渴望获得肯定,又怕遭到嘲笑的矛盾心情所 致。所以此处我觉得表现了嵇康清谈理论水平之高、之深。
③认为嵇康的代表作是汉代所没有,而其“长于辨难”也是阮籍所不及的。从中可以见
出嵇康琴赋的高妙。
二、嵇康具有君士之风
③ ①
余刘嘉师锡培::《《世刘说师新培语:笺中疏国》中,古北文京学,史中》华,书北局京,,2中0国07画年报出版社,2010 年 5 月 1 日
② 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选自《世说新4 年 8 月 1 日
一.嵇康具有较高的文学造诣
在《世说新语》的《文学第四》的第五条说:“钟会撰<四本论>,始毕,甚欲使嵇 公一见,置怀中,既定,畏其难,怀不敢出,于户外遥掷,便回急走。”②这句话的意 思是说:钟会撰著的《四本论》刚刚完成,很想让嵇康看一看。便揣在怀里,揣好以后 ,
① 嵇康:《嵇康集卷六·释私论》,2004 年 7 月 ② 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选自《世说新语精粹解读》,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4 年 8 月 1 日
摘要: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礼崩乐坏,人们的文 化思想和道德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于是当时的文人之士们标新立异,我行我素,凡事不因循守 旧,放荡不羁,因此长期受压抑的人性、人情张扬开来,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思想解放和释放 个性的运动。处于这种历史关头的知识分子、人士大夫们,或深陷社会政治运动的漩涡,不能自拔;
姓 名 李佳芯 学号 20130502182 专业
汉语言文学(师范)
题目
嵇康性格分析——以《世说新语》为例
指导教师
何亮
职称
副教授
指导教师评分: 指导教师(签字):
指 导 教 师 评 语
第页(共0 8 页)
学海无 涯
嵇康性格分析
——以《世说新语》为例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师范)李佳芯 20130502182 指导老师:何亮
或寄情于山水之中,远避灾祸;或悟言于一室之内,参理谈玄。嵇康就是这样的代表人物。 关键词:《世说新语》;嵇康;性格
引言:嵇康是当时著名的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他与一些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 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①。而后他因得罪钟会,为其诬陷,而 被司马昭处死。在《世说新语》中,关于嵇康的条目有 24 个,其中直接与嵇康相关的
同为《文学第四》的第九十八条说:“或问顾长康:‘君筝赋何如嵇康琴赋?’顾 曰:‘不赏者,作后出相遗,深识者,亦以高奇见贵。’”②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人 问顾长康:“您的《筝赋》和嵇康的《琴赋》相比,哪一篇更好?”顾长康回答说:“不 会鉴赏的人认为我的后出就遗弃它,鉴赏力强的人也会因为高妙新奇而推许我。”这句 话表面上表现了顾恺之对自己造诣的肯定,而且后世的文人们在做注的时候,也仅是从 顾恺之的角度,加以引证和论说。但此处如果换在嵇康的角度进行解读的话,我们将从 中可以看到嵇康琴赋的一斑。刘师培在《中国中古文学史》中指出:“嵇氏之文传于今 者,以《琴赋》、《太师箴》为最著,别有《卜疑》、《家诫》、《与山巨源绝交书》 ……”
学海无涯
在《世说新语》《德行第一》里面,作者记述了一句王戎对嵇康评价的话,第十六 条:“与嵇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①因王戎与嵇康都同为竹林七贤之一, 王戎与嵇康同为朋友,所以王戎对嵇康的评价,是因其交往的经历而来的经验之谈,较 为可信。并且这出现在《德行第一》里面的条目,德行篇是符合儒家理想人格的,主要 标榜了人物的品德德行,所以我认为这里就是说,按照儒家的观点,嵇康是当下具有理 想人格的一位人物。字面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王戎他与嵇康交往了二十多年,未 尝见过他有喜怒之色。这话外之意,就是说明嵇康的修养气度非凡,喜怒不形于色。在 《晋书·嵇康传》中记载,嵇康“恬静寡欲,含垢匿瑕,宽简有大量。”②也说明了嵇 康的君士的风范。
学海无 涯
全日
制本
科生学年论文
`
题 目: 嵇康性格分析——以《世说新语》为例
学 院:
文学院
专业年级: 2013 级汉语言文学(师范) 学生姓名: 李佳芯 学号: 20130502182
指导教师: 何 亮 职称: 副 教 授
2016 年 3 月 20 日
第页(共0 8 页)
学海无 涯
全日制本科生学年论文成绩评定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