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

合集下载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5课《故乡的小路》教案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5课《故乡的小路》教案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5课《故乡的小路》教案一. 教材分析《故乡的小路》是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5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抒情,歌词描绘了故乡的美好景象,让人感受到对故乡的眷恋和热爱。

歌曲的节奏较为简单,适合五年级学生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对故乡的感情。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故乡的概念较为模糊,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对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方面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故乡的小路》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对故乡的感情,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演唱技巧,表达歌曲的情感。

4.增强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的掌握。

2.运用合适的演唱技巧,表达歌曲情感。

3.培养学生对故乡的感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感受故乡的美好。

2.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从歌曲中体会故乡的情感,培养对故乡的热爱。

3.合唱教学法:分组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钢琴或其他伴奏乐器。

3.录音机、音响等播放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展示故乡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同时,提问学生对故乡的认识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故乡的小路》,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随后,展示歌谱,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唱歌曲,教师纠正发音和演唱技巧。

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针对歌曲中的难点,进行针对性辅导。

4.巩固(5分钟)学生自主练习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进行演唱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的故乡美景有哪些特点?让学生从歌曲中汲取灵感,表达对故乡的情感。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5课《乡间的小路》教案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5课《乡间的小路》教案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5课《乡间的小路》教案一. 教材分析《乡间的小路》是一首富有田园气息的台湾歌曲,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朴实,表达了作者对乡间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歌曲为四二拍,结构简单,适合五年级学生学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田园风光的美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和歌唱技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和歌唱技巧。

他们对歌曲的理解和表现力逐渐提高,但仍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在学习《乡间的小路》这首歌曲时,学生需要关注歌曲的节奏、音准和情感表达,以更好地表现歌曲的美感。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演唱《乡间的小路》,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2.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体会歌曲的美感。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歌唱技巧。

4.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环境保护。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2.歌曲的情感表达。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音乐素养。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节奏、音准和情感表达。

3.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

4.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5.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的美感。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歌曲《乡间的小路》音频、歌词、图片等。

2.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用具:乐谱、歌词卡片、评分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乡间的小路》,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引导学生讨论歌曲的主题和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乐谱,讲解歌曲的节奏、音准和情感表达。

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演唱歌曲,注意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个别辅导,确保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比赛,演唱《乡间的小路》。

评选出最佳演唱小组,给予表扬和奖励。

人音版(五线谱)五年级上册音乐-2《我怎样长大》教案

人音版(五线谱)五年级上册音乐-2《我怎样长大》教案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五线谱的运用。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五线谱的知识点。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五线谱的知识点。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五线谱知识点和运用技能。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解决办法:
1.对于歌曲演唱,教师可分句教唱,让学生反复练习,直至熟练。同时,可通过集体唱、小组唱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
2.对于五线谱知识,教师可以通过直观演示、实例讲解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高音谱号及其运用。同时,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突破策略:
1.针对音准、节奏的准确性,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如音乐软件、教学视频等,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音乐韵律。

人音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人音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种?为什么。

3.重点倾听《晨景》第一局部(连续听两遍)。

要求:假如还可以的话,请在这三幅图下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

(如“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太阳升起”)4.观赏全曲5.小结:(1)简介格里格生平。

(2)器乐曲表现早晨的一例。

二、表演《早晨》1.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实,像说话似的歌颂。

2.倾听范唱,对唱曲整体有所理解。

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局部?3.学生自学第一乐段16小节曲调。

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视唱;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自学。

4.在老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

指导的重点是音准:“”这一乐句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4)音要唱准。

5.在老师的风琴伴奏下,快乐地唱好全曲曲调(老师的风琴伴奏为学生的伴奏作一示范)。

6.歌词4段较长,建议唱第1、3、4段歌词,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

这样也不影响歌曲的完好性。

省下第2段的教学时间用于唱好歌曲,处理好歌曲,尤其把第一乐段及第二乐段的比照要表现出来。

7.小结:这是声乐表现“早晨”的一种形式。

三、编创活动:《早晨》表现早晨的内容特别多,歌曲《早晨》所表达的就是发生在早晨的活动。

管弦乐《晨景》也是对风光的描绘。

请学生把早晨的活动思索一下,然后表现其一个方面就可以了,如“早晨的上学路上”、“早晨醒来”等等,都可以运用各种形式加以表达。

一、倾听《渔舟唱晚》1.听了外国的“晨景”,如今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

——观赏《渔舟唱晚》第一局部。

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风光?3.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4.观赏《渔舟唱晚》第二局部。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5.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

6.倾听全曲。

要求:听完后能依据音乐的开展依次编讲一个故事。

7.小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

二、听辨活动:4/4拍还是6/8拍1.先听老师弹奏一遍,想一想?2.听一听,划划拍,试一试。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7课《迎来春色换人间》教案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7课《迎来春色换人间》教案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7课《迎来春色换人间》教案一. 教材分析《迎来春色换人间》是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7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明快的旋律和富有诗意的歌词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色,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以重复的旋律和节奏展现出春天的生机勃勃,第二乐段以变化的主题和节奏展现出春天的美好景象。

歌曲难度适中,节奏明快,旋律优美,适合五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识谱、唱歌,对音乐有一定的感受和鉴赏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迎来春色换人间》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让他们能够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3.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使他们能够自信地演唱歌曲。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的掌握。

2.歌曲的情感表达和音乐表现手法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互相交流心得。

3.情境教学法:设置春天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的美好。

4.欣赏教学法:播放相关音乐作品,让学生对比欣赏。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迎来春色换人间》的乐谱和歌词。

2.准备音响设备,以便播放音乐和录音。

3.准备春天的相关图片或视频,营造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春天的歌曲,如《春天的故事》、《春光美》等,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春天有哪些特点吗?”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春天的景象。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迎来春色换人间》的乐谱和歌词,让学生初步感知歌曲的结构和旋律。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作者。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音高和节奏。

人音版(敬谱)音乐五年级上册《演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学设计

人音版(敬谱)音乐五年级上册《演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学设计

人音版(敬谱)音乐五年级上册《演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演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是人音版(敬谱)音乐五年级上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是一首优美动听的抒情歌曲,以流畅的旋律和富有感染力的歌词展现了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歌曲为2/4拍,共16小节,结构简洁明了。

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提高演唱技巧,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理论知识掌握不足,演唱技巧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3.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4.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歌词的理解和表达。

3.演唱技巧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学习。

2.讲解法:教师讲解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的含义。

3.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互动法: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共同进步。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旋律、歌词、图片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示范。

3.乐谱:每人一份,用于学习和演唱。

4.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便于学生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演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乐谱,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然后逐句教唱歌曲,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歌唱姿势。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重点关注学生在演唱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5课《小村之恋》教案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5课《小村之恋》教案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5课《小村之恋》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村之恋》是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5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优美动人的旋律,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小山村,表达了人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歌曲为2/4拍,共16小节,结构紧凑,旋律简单,易于学生学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提高音乐素养和歌唱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和歌唱技巧。

他们对乡村生活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家乡的热爱之情可能尚未充分激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演唱歌曲《小村之恋》。

2.能够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3.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歌唱能力。

4.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旋律演唱准确性。

2.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旋律特点等。

3.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学习。

4.情境教学法:创设乡村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歌曲《小村之恋》的曲谱、歌词。

2.教学音频:歌曲《小村之恋》的演唱版本。

3.教学视频:乡村生活场景的视频资料。

4.音响设备:电脑、音响、话筒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乡村生活场景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的美好风光。

然后,教师演唱歌曲《小村之恋》,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魅力。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小村之恋》的曲谱和歌词,让学生了解歌曲的结构和旋律。

同时,教师简要讲解歌曲的背景,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唱法和节奏。

教师可以分组让学生进行合唱,相互交流学习。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演唱情况,及时纠正错误。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人音版)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人音版)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人音版)第一章:课程介绍与目标1.1 课程背景1.2 教学目标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能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音符、节奏、音阶等;能熟练地演唱歌曲和演奏乐器;能理解和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能运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第二章:乐理知识2.1 音符与节奏教学内容:音符的种类、音符与休止符的组合、节奏的划分。

教学方法:讲解法、示例法、练习法。

2.2 音阶与和弦教学内容:大调、小调音阶的构成,三和弦、七和弦的构成。

教学方法:讲解法、图解法、练习法。

第三章:歌曲演唱3.1 歌曲的选择与学唱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学生的歌曲,进行音准、节奏、唱腔的训练。

教学方法:示范法、模仿法、分组练习法。

3.2 合唱与对唱教学内容:学习合唱和对唱的技巧,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方法:集体练习法、分组竞赛法。

第四章:乐器演奏4.1 乐器的选择与演奏技巧教学内容:了解常见的乐器种类,学习基本的演奏技巧。

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分组练习法。

4.2 合奏与独奏教学内容:学习合奏和独奏的技巧,培养音乐表现力。

教学方法:集体练习法、分组练习法。

第五章:音乐欣赏5.1 音乐作品的欣赏与分析教学内容: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分析作品的结构、旋律、节奏等特点。

教学方法:讲解法、示例法、讨论法。

5.2 音乐创作与表达教学内容:学习简单的音乐创作方法,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方法:示例法、实践法、展示法。

第六章:音乐与生活6.1 音乐与情绪教学内容:了解音乐与情绪的关系,学会通过音乐调节情绪。

教学方法:讲解法、示例法、实践法。

6.2 音乐与舞蹈教学内容:探索音乐与舞蹈的结合,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分组练习法。

第七章:音乐与文化7.1 音乐与民俗教学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音乐民俗,感受音乐的文化多样性。

教学方法:讲解法、示例法、实践法。

7.2 音乐与历史教学内容:通过音乐作品,了解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人音版(简谱)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人音版(简谱)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人音版(简谱)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课程目录:第一单元:走进音乐的世界1. 音乐的起源2. 音乐的种类3. 音乐的元素4. 音乐的表现形式第二单元:歌唱1. 声乐的基本知识2. 歌唱的技巧3. 歌唱的练习4. 歌唱的欣赏第三单元:器乐1. 器乐的基本知识2. 常见的乐器3. 乐器演奏的技巧4. 乐器演奏的欣赏第四单元:音乐欣赏1. 音乐欣赏的基本知识2. 音乐欣赏的方法3. 音乐欣赏的练习4. 音乐欣赏的欣赏第五单元:音乐创作1. 音乐创作的基本知识2. 音乐创作的技巧3. 音乐创作的练习4. 音乐创作的欣赏教学计划表:第一周:走进音乐的世界1. 介绍音乐的起源2. 讲解音乐种类的分类3. 分析音乐的元素4. 展示音乐的表现形式第二周:歌唱1. 讲解声乐的基本知识2. 演示歌唱的技巧3. 进行歌唱的练习4. 欣赏优秀的歌唱作品第三周:器乐1. 介绍器乐的基本知识2. 展示常见的乐器3. 演示乐器演奏的技巧4. 欣赏精彩的乐器演奏第四周:音乐欣赏1. 讲解音乐欣赏的基本知识2. 教授音乐欣赏的方法3. 进行音乐欣赏的练习4. 欣赏经典的音乐作品第五周:音乐创作1. 介绍音乐创作的基本知识2. 教授音乐创作的技巧3. 进行音乐创作的练习4. 欣赏学生创作的音乐作品1. 复习本册课程的重点内容2. 进行音乐知识的小测验4.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音乐的乐趣人音版(简谱)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课程目录:第六单元:音乐与生活1. 音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音乐与情感的关联3. 音乐对生活的积极影响4. 学生生活中的音乐体验第七单元:音乐历史与文化1. 音乐的历史发展2.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特色3. 世界著名音乐家的故事4. 音乐与民族文化的融合第八单元:音乐与科技1. 音乐制作与录音技术2. 数字音乐与电子乐器3. 音乐软件与音乐创作4. 音乐科技的发展趋势第九单元:音乐与舞蹈1. 音乐与舞蹈的关系2. 舞蹈的基本知识3. 舞蹈的技巧与表现4. 音乐与舞蹈的结合第十单元:音乐与戏剧1. 音乐在戏剧中的作用2. 戏剧音乐的特点3. 戏剧音乐与剧情的配合4. 学生自编自导的戏剧表演教学计划表:第七周:音乐与生活1. 讨论音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探索音乐与情感的关联3. 分析音乐对生活的积极影响4. 分享学生生活中的音乐体验第八周:音乐历史与文化1. 了解音乐的历史发展2. 学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特色3. 讲述世界著名音乐家的故事4. 探讨音乐与民族文化的融合第九周:音乐与科技1. 讲解音乐制作与录音技术2. 介绍数字音乐与电子乐器3. 学习音乐软件与音乐创作4. 探讨音乐科技的发展趋势第十周:音乐与舞蹈1. 讨论音乐与舞蹈的关系2. 学习舞蹈的基本知识3. 练习舞蹈的技巧与表现4. 进行音乐与舞蹈的结合练习第十一周:音乐与戏剧1. 分析音乐在戏剧中的作用2. 学习戏剧音乐的特点3. 探讨戏剧音乐与剧情的配合4. 学生自编自导的戏剧表演1. 复习本册课程的重点内容2. 进行音乐知识的小测验4.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音乐的乐趣人音版(简谱)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课程目录:第十一单元:音乐与自然1. 自然中的音乐元素2. 音乐与季节的变化3. 音乐与自然景观的结合4. 学生创作与自然相关的音乐作品第十二单元:音乐与艺术1. 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联2. 音乐与绘画、雕塑的结合3. 音乐与戏剧、电影的互动4. 学生创作跨艺术形式的作品第十三单元:音乐与社交1. 音乐在社交场合的作用2. 音乐与人际关系的建立3. 音乐与团队合作的培养4. 学生参与音乐社交活动第十四单元:音乐与健康1. 音乐对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2. 音乐疗法与放松技巧3. 音乐与运动的关系4. 学生体验音乐对健康的促进作用教学计划表:第十一周:音乐与自然1. 探讨自然中的音乐元素2. 学习音乐与季节的变化3. 创作与自然景观相关的音乐作品4. 分享学生的创作成果第十二周:音乐与艺术1. 了解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联2. 学习音乐与绘画、雕塑的结合3. 探讨音乐与戏剧、电影的互动4. 学生创作跨艺术形式的作品第十三周:音乐与社交1. 讨论音乐在社交场合的作用2. 学习音乐与人际关系的建立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4. 参与音乐社交活动第十四周:音乐与健康1. 了解音乐对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2. 学习音乐疗法与放松技巧3. 探讨音乐与运动的关系4. 体验音乐对健康的促进作用1. 复习本册课程的重点内容2. 进行音乐知识的小测验4.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音乐的乐趣。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叮铃铃》教案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叮铃铃》教案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叮铃铃》教案一. 教材分析《叮铃铃》是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的一首歌曲,这首歌曲以欢快的节奏和简单的旋律展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歌曲中的歌词描绘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形象,让人感受到快乐和幸福。

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节奏、旋律等,并能够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于音乐的节奏、旋律等方面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然而,对于一些细节部分,如音乐符号的解读、音乐术语的理解等,学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也有所不同,有的学生可能较为内向,不敢大方表现自己,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机会。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叮铃铃》这首歌曲,掌握其基本的节奏和旋律。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让他们能够理解歌曲中的情感表达。

3.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让他们能够自信地参与音乐活动。

四. 教学重难点1.节奏:歌曲中的节奏较为欢快,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节奏感。

2.旋律:歌曲的旋律较为简单,但其中有一些音高较高,学生需要准确地演唱。

3.音乐术语:歌曲中出现了一些音乐术语,如“减弱”、“强音”等,学生需要理解其含义。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正确的示范。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完成歌曲的演唱。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音乐术语的含义,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歌曲《叮铃铃》的乐谱和歌词。

2.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音响、投影仪等。

3.教师准备一些音乐道具,如小铃铛、手鼓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歌曲《叮铃铃》的音频,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歌词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歌曲的乐谱和歌词,引导学生观察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公文写作、报告体会、演讲致辞、党团资料、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诗词歌赋、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report experience, speeche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documents, poems and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collection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精选20篇)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篇1一、基本情况:本年级学生对音乐有了一定的感悟,本学期将继续对本年级音乐教学实施较为更加系统训练。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2课歌唱二小放牛郎(共10张PPT)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2课歌唱二小放牛郎(共10张PPT)
▪ 参加革命
▪ 当时晋察冀军区一分区独立师老一团的骑兵连就驻扎在这一带。二小喜欢马,常到 骑兵连去玩,和八路军战士混得很熟。他是个聪明的孩子、很内向、不爱说话,一 年四季总是穿一件很破的小褂,骑兵连的吴连长非常喜欢这个孤儿,常常给他讲打 仗的故事,到了开饭的时间就留份饭给他吃。后来二小就加入了儿童团,一边放牛 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的,我要珍惜现在的学习环境,好好学习。
▪希望
▪ “牛儿还在山坡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 去了”,这首《歌唱二小放牛郎》传唱了许多 年,优美的旋律和感人的故事影响了一代又一 代的人们,它不仅是怀念那些为了革命事业献 身的人们,更是表达了我们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真诚的希望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 王二小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中。王二小排行老二, 哥哥叫王石头,父亲王贵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给本村大地主刘文勤扛活谋生, 母亲王张氏给人做针线活。全家四口挤住在本村奶奶庙中。王二小原名王朴,据说 父亲起名原意是希望他像禾苗一样茁壮成长。
▪ 1939年夏天暴雨成灾庄稼颗粒未收。第二年春天正值抗日战争的第三个年头天灾 人祸形成了“无村不戴孝处处有哭声”的惨象。结果王二小的父母和哥哥因病饿先 后去世了。1940年春无依无靠的王二小开始了逃荒的生涯。这年5月的一天经过长 途流浪的二小因饥苦昏倒在了路边被狼牙口村委会主任搭救。后来,他被安排给一 刘姓大户放牛谋生。
问题:在了解了王二小的生平和事迹之后,
你认为王二小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虽然年龄 小但勇于牺牲,不怕牺牲...
动画片:西北坡 英雄王二小
▪ 西柏坡2:英雄王二小 标清(270P).qlv
问题:通过学习观看王二小的英雄事迹后,你想 对王二小说?
▪ 我想对王二小说:“你真了不起“。 ▪ “你真是个勇敢的孩子,我们都在想念你”。 ▪ 我要向二小学习,学习他的勇敢机智。 ▪ 我长大以后也想当军人,像王二小一样,保卫我们的祖国。 ▪ 我知道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英雄用生命和鲜血换来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1课《晚风》教案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1课《晚风》教案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1课《晚风》教案一. 教材分析《晚风》是人音版五年级上册第一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展现了晚风的神奇和美好。

歌词中描述了晚风轻轻吹拂,带来了花香和微笑,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简单,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提高音乐素养,培养对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和节奏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他们喜欢音乐,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歌词的理解和情感表达还不够深入,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晚风》,并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理解歌曲的歌词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谐。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升音乐素养。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的准确演唱。

2.对歌词内容的理解和情感表达。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歌词内容,培养情感表达能力。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演唱,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音乐欣赏:引导学生欣赏优秀音乐作品,提升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含歌曲《晚风》的歌词、旋律、节奏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示范。

3.乐谱:提供给学生学习和演唱。

4.教学视频:用于引导学生欣赏优秀音乐作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晚风》,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引导学生讨论歌曲的主题和意境,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思考。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让学生初步学习并演唱。

注意指导学生准确掌握节奏和音高,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演唱,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音准问题。

人音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人音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2. 聆听《丰收锣鼓》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

教学过程:一、聆听《丰收锣鼓》1.导入: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往往要敲锣打鼓来庆贺。

中国的锣鼓经世界闻名,非常有中国特色。

中国管弦乐器也有别于西洋管弦乐器。

2.欣赏乐曲第一部分。

?你从音乐声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3.欣赏乐曲第二部分。

变化?4.聆听全曲。

(1)看着书上的谱例,随着音乐的发展,举手指出、示意是第几段?(2)合着音乐的速度和情绪,作模仿该段主要乐器的演奏动作。

(3)出示相应的民族管弦乐队的图片,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模仿演奏的动作,三结合立体的欣赏全曲,把学生的听觉、视觉、动觉想像都充分调动起来,投入到音乐中去。

5.师生交流(有时间可允许再复听一次)。

6.小结:丰收的喜悦场面是非常热烈的。

感受从丰收中获得劳动成果的欢乐。

1.围绕着“欢庆”的主题自由命题,创作一段音响(音乐)。

2.课前提出创作要求,如大家自带些自制的乐器等。

3.对有乐器演奏能力的学生,鼓励他们把家里的乐器带来自己创作旋律,伙伴们配上打击乐等去表现该主题。

4.此项创作活动旨在学生的参与,不求规范、正统、只要能反映出主题的情绪就应给予鼓励。

因此创作的过程是重要的,而创作的作品水平不是主要的评价对象,当然有好的作品更好。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2、聆听《快乐的农夫》。

通过旋律填空练习,让学生对音乐旋律进行有初步的理性认识教学过程:一、聆听《快乐的农夫》1.初听全曲。

2.设问:这首钢琴独奏给你什么感受(快乐?雄壮?悲伤?)。

3.学唱主题4小节。

4.为这主题4小节伴奏(1)全班分二部分,分别按书上节奏用拍手与拍腿为主题曲调伴奏(教师弹主题)。

(2)一半学生唱主题,一半学生分二声部用拍手与拍腿伴奏(交换一次)。

5.复听全曲。

(高声部)、拍腿(低声部)6.小结:简介乐曲背景。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1课《晨景》教案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1课《晨景》教案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1课《晨景》教案一. 教材分析《晨景》是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的第一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欣赏和学唱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

歌曲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清晨的景象,旋律优美,节奏轻快,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和简单地演奏乐器。

但部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能力还不够强,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和欣赏音乐的美,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2.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歌曲《晨景》。

3.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来描绘生活中的美好景象,提高他们的音乐想象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晨景》的旋律和节奏。

2.学生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歌曲。

3.学生能够通过音乐来描绘生活中的美好景象。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和互动教学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晨景》的乐谱、图片、视频等。

2.准备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示范。

3.准备教材和练习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清晨的景象,如阳光、鸟鸣、花草等,让学生感受到清晨的美好。

然后引入本节课的歌曲《晨景》,告诉学生我们将要学习和演唱这首歌曲。

2.呈现(5分钟)出示歌曲《晨景》的乐谱,让学生初步欣赏旋律,感受歌曲的美。

然后教师进行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唱歌曲,教师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然后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4.巩固(5分钟)学生自主练习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期间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悟,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5.拓展(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其他描绘清晨景象的歌曲,如《清晨》,让学生欣赏和学唱。

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来描绘生活中的美好景象,提高他们的音乐想象力。

6.小结(3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晨景》的主题和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故乡
教学目标
1.本课与前课是同一主题的内容。

因为“故乡”是“家”的扩大,是大的家。

让我们从音乐作品中领悟爱家,爱故乡的做人基本素质。

并通过聆听表演、画画、写写、讲讲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

2.继续唱好二声部合唱。

3.了解变拍子与变音记号。

4.从实践中初步接触变奏的创作练习。

教学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1.听《谁不说俺家乡好》、《乡间的小路》、做变奏练习。

2.唱《如今家乡山连山》;画、写故乡等综合表演。

第二课时:唱《故乡小路》,听《乡间的小路》,“唱唱自己家乡的歌”。

第一课时
一、聆听《谁不说俺家乡好》?
1.初听歌曲。

2.师生议论歌曲内容:对家乡的赞美,对解放区的赞美。

3.复听歌曲。

师生可随录音轻轻哼唱,体验人们对家乡的爱。

4.小结:解放区的人民对家乡的爱。

二、聆听《乡间的小路》
1.直接导入:初听歌曲。

这是什么地区的歌曲? 歌曲反映了什么内容?
2.边看歌曲边听录音,以加深对歌曲的印象。

同学轻声随录音哼唱。

3.师生议论歌曲给自己的感受。

4.小结: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是多么的潇洒,让人流连忘返。

三、表演《如今家乡山连山》
1.歌曲分析:歌曲以天真而富有想像力的描述,表达少儿对家乡的赞美。

所以演唱时要把这种欢乐的情绪、天真可爱的形象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2.歌曲的学习可以用多种形式。

(1)第一、二句的曲调学习,通过听辨相同与不同小节进行识谱学唱。

(2)二声部合唱4小节,可作为发声训练。

顿音要唱得有弹性,表达一种开怀大笑的情绪。

(3)最后二句的曲调采用听唱与视唱相结合手段学唱。

(4)当曲调熟练后,先可用衬字“啦”唱(在合唱时仍用“哈”)。

在“啦”唱得天真欢快的基础上再唱歌词,并唱好语气的起伏。

(5)在对歌曲曲调唱得较有乐趣、熟练的基础上,分组自编表演唱(教师到学生中去分层指导)。

(6)各组展示。

四、创作活动
1.拓展艺术的领域,以画、诗歌、短文等综合艺术的手段表现对故乡的眷恋。

2.“画”主要是写意,所以要求简洁,不必太复杂精细,意到即可。

3.短文有条件的可以进行采访,一段情况下以收集为主,到图书馆、或家里有电脑的上网者,可将网上资料下载即可。

第二课时
一、表演《故乡的小路》
1.直接导入:我们自己来表演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聆听范唱。

提出三个要求:
(1)歌曲的内容是什么?
(2)有几个声部组成?
(3)随范唱划指挥图式,有什么发现?
3.讨论以上三个问题,不清楚的可再听范唱。

4.听一遍曲调范奏,学生再进行划拍练习。

5.结合曲调讲解变拍子。

6.学唱前8小节曲调。

要求打出每小节的强拍。

(每小节强拍拍手,其它拍拍腿)
7.在前8小节唱得非常熟练的基础上,把全班分为二个声部。

分声部各学唱自己的声部曲调。

(因为这部分节奏与前8小节一样,所以必需在前8小节熟练的前提下再学习第二部分。

)
8.弱起小节不必从理论上去讲,而是从歌调的重音布局去阐述,如“我那故乡的小路”其重音在“故”字上。

这样学生很自然把弱起小节唱好。

9.歌曲的高潮是第二部分,也是本歌的重点与难点。

要以对故乡“弯弯小路”与“路旁小花”的思念之情作倾诉的歌唱,以主人翁“我”的身份投入到歌声之中去表现。

10.设计打击乐伴奏,注意4/4与3/4的交换.
二、变奏练习:创作活动
1.不讲变奏的概念。

2.从本书上的“例”开始练习。

3.完善书本上的“例”,
学生自己作变化发展。

不要受书上的“例”限制,可以自由创作变奏曲,不仅是同一拍号,还可以是变拍子的。

三、音乐知识:变拍子
1.变拍子的乐理知识结合歌曲《故乡小路》的教学顺带进行。

2.教学时不从理论上讲解,而从谱的现象上去切入。

设问:这首歌曲每小节的拍数是否一样?除第1小节是不完全小节外,每小节的拍数有几种类型?
归纳:歌曲由两种拍子组成,这就是变拍子。

3.复习音名变音记号,比较“4”与“#4”的音高关系以及“4”与“#4”的手势。

唱准“3、4、5、#4、6、5、3”。

因此“#4”的教学也结合歌曲《故乡的小路》进行。

第六课欢乐的少年
教学目标
1.本课中外四首作品都反映了一个主题——欢乐的少年。

由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音乐的表现也不尽相同。

我们应以不同的风格与形式,去表现不同层面的少年活泼欢乐的情绪。

2.在前面几课曲调填空、改变等练习的基础上,进行曲调最后2小节的创作,感受曲调的结束感。

3.在歌唱实践中掌握下滑音唱法。

教学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听《罗马的松树》;《雏鹰之歌》。

第二课时:唱《叮铃铃》;听《可喜的一天》。

第一课时
一、表演《雏鹰之歌》
1.教师谈话导入: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
20世纪90年代初团中央发动的《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少先队教育活动,旨在把全国少年儿童培养成江总书记提出的“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五自少年,做跨世纪的接班人。

2.教师范唱、录音范唱歌曲,多听几遍范唱,加深印象。

3.学唱这首歌曲。

分为二部分学习。

4.学唱曲调,暂不唱滑音记号,当曲调基本学会,并能流畅地按规定速度唱谱时,才把歌词配上。

5.在唱歌词时,适时按要求加上滑音记号,歌曲的风格更浓郁,顺带讲下滑音记号、唱法。

6.该歌曲带有新疆地区的特征,所以打击乐器按“”节奏为歌曲伴奏,使歌曲的风格性更强烈。

二、聆听《罗马的松树》
1.设问导入:你们是否想了解欧洲南部的少年儿童们是怎样玩耍的?
2.视听《博尔盖塞别墅的松树》(不告诉曲名)
设问:你们能从音乐声中想像这一群少年儿童在干什么?(学生们议论)
3.介绍作品名称、创作背景。

这是作曲家创作的一套描绘罗马风景人物的音乐组画——《罗马的松树》第一段“博尔盖塞别野的松树”,描写一群天真活泼的少年在罗马的游览胜地博尔盖塞别墅的松林里跳舞“打仗”、玩耍的情景。

4.聆听舞蹈的场面音乐——第一主题。

5.聆听第二主题旋律。

设问:这是描写什么?(“打仗”)
6.复听全曲:完成听音乐排序等要求。

7.小结:欧洲意大利少年儿童们欢乐的活动。

第二课时
一、聆听《可喜的一天》
1.以史地知识导入:
设问: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在哪里?在20世纪初,著名的十月革命诞生了什么国家?(苏联)
谈话: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由苏联军队攻克柏林与英、美、法盟军会师,取得决定的胜利。

本歌就是前苏联影片《攻克柏林》的插曲。

2.聆听歌曲,并介绍歌曲的时代背景与内容。

3.朗读一遍歌词,旨在进一步体验歌曲内容。

4.再欣赏一遍歌曲。

5.师生议论从歌曲中获得的感受。

6.完成课本上的练习:歌曲分几部分?(两部分)用图形表现歌曲的不同部分。

7.小结:苏联少年儿童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理想。

二、表演《叮铃铃》
1.以聆听前奏导入:设问:这两小节你能听出是什么声音?——铃声——哪里来的铃声。

请听——听.
2.聆听范唱。

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二段歌词,两种铃声,你能说一说吗?他们各表现了少年怎样的心情与情景?
3.学习歌曲曲调。

(1)歌曲的前4小节是全曲的主题音调,学好这4小节至关重要。

可跟琴模唱加视唱,唱好这开始4小节。

(2)从第5小节到第12小节让学生自学视唱歌谱。

然后流畅地唱好齐唱部分曲调。

(3)二声部10个小节,可分声部让学生自学。

这两个声部节奏与旋律,学生基本能视谱唱出。

(4)这曲调要唱好的关键是要唱出湖南民歌的风格。

这里包括装饰音、滑音、“#5”等技术上的处理。

4.学唱歌曲时,衬词“啰”等要处理好,另外在顿音、渐强、渐弱处要唱出这一群少年活泼欢乐的性格。

5.在较熟练地唱好歌曲的基础上,按教材上的伴奏要求,为歌曲伴奏。

里拉琴这一记号所对应的乐曲,可以用口风琴、口琴,也可用竖笛等旋律乐器来演奏。

创作活动完成曲调最后2小节的创作,唱一唱,奏一奏。

1.该创作活动旨在让学生创作的最后2小节要有结束感。

从音乐的技术上讲就是调式感的问题,但与学生不讲调式问题,仅仅是感性上要求有结束即可。

2.从曲调的发展来看谱例1应该是“do”结尾,谱例2应该是“la”结束。

但必需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获得,而不是教师包办代替。

听辨练习
1.先用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分别弹奏这两段曲调。

要求听辨这两段曲调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2.跟着钢琴模唱一遍,说出这两段曲调相同与不同之处。

(节奏相同,曲调也基本相似。

不同之处是第二小节的“4”升高半音为“#4”)
3.用竖笛吹一吹,进一步巩固“#4”与“4”的音高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