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波探测技术方案

合集下载

4实验四地震勘探实验(面波法)

4实验四地震勘探实验(面波法)

实验四地震勘探实验(面波法)一、实验原理瑞雷面波法用于勘探,与以往的弹性波法(反射波法和折射波法)差别在于:它应用的不是纵波和横波,而是以前反射波法和折射波法视为干扰的面波。

其原理是:面波具有频散的特性,其传播的相速度随频率的改变而改变。

这种频散特性可以反映地下介质的特性。

瑞雷面波的特点:瑞雷面波速度低、瑞雷面波在介质中泊松比在0.4~0.5范围内,面波速度与横波速度关系基本接近、瑞雷面波对地层的分辨能力,决定于频率,频率高则分辨能力强。

上图为72道的面波采集记录:震源在左上角,同一震源下的直达波、折射波、反射波和面波遵循各自的传播规律,分布在不同的区域。

其中面波传播的特征:近震源处发育、震幅大、传播速度低。

上图为实际勘探过程中采集得到的面波记录:以近震源、小道距、长采样、宽频率激发、低频率接收。

工程检测方面的应用实例:上图采集地点为:云南某高速公路的路基检测,检测深度为4米。

由图中的“频散曲线”分层可以看出:每层的厚度约在0.3米-0.5米。

填筑路基施工是分层进行,松散料经过压实,达到压实度后再进行下一层的填料。

图中频散曲线的拐点清晰,分析的层厚度在0.35米-0.5米之间。

二、实验目的1.了解面波法的原理;2.了解面波法工作布置及观测方法;3.掌握面波法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熟练操作相关软件。

三、实验仪器SWS型多波列数字图像工程勘察与工程检测仪。

该系统由主机、多芯电缆、检波器、触发器、震源(大锤或炸药)、铁板、直流电源、直流电源线以及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软件等组成。

四、实验步骤1.在工区布设测线在工区布设测线,原则:由南向北、由西向东测线号与测点号依次增大。

使用皮尺标注检波器位置与激发点位置。

2.连接仪器的各个部分将主机、电源、多芯电缆、检波器、大锤、触发器按正确的方式一一连接起来。

注意:各接口均使用“防呆”设计,电缆插头与对应的插槽才能连接,电缆插头与非对应的插槽不能连接。

禁止暴力插拔各插头、插槽,以防仪器损坏。

面波勘探技术分析(一)

面波勘探技术分析(一)

面波勘探技术分析(一)摘要:面波勘探是近年起来的一种新的浅层地球物理勘探,具有简便、快速、分辨率高、成果直观、适用场地小等优点,已在许多领域得到,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文章介绍了面波勘探技术的发展概况、探测原理、主要特点及其野外测试方法,对其应用范围及存在的作了说明,并给出一个应用实例。

主题词:面波勘探瞬态法一、概述面波勘探,也称弹性波频率测深,是国内外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浅层地震勘探方法。

面波分为瑞利波(R波)和拉夫波(L波),而R波在振动波组中能量最强、振幅最大、频率最低,容易识别也易于测量,所以面波勘探一般是指瑞利面波勘探。

人们根据激振震源的不同,又把面波勘探分为①稳态法、②瞬态法、③无源法。

它们的测试原理是相同的,只是产生面波的震源不同罢了。

二、面波勘探技术面波是一种特殊的地震波,它与地震勘探中常用的纵波(P波)和横波(S波)不同,它是一种地滚波。

在各向均匀半无限空间弹性介质表面上,当一个圆形基础上下运动时,由它产生的弹性波入射能量的分配率已由Miller(1955年)出来,即P波占7%、S波占26%、R波占67%,亦就是说,R波的能量占全部激振能量的2/3,因此利用R波作为勘探方法,其信噪比会大大提高。

综合分析表明R波具有如下特点:⑴在地震波形记录中振幅和波组周期最大,频率最小,能量最强;⑵在不均匀介质中R波相速度(VR)具有频散特性,此点是面波勘探的理论基础;⑶由P波初至到R波初至之间的1/3处为S波组初至,且VR与VS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其相关式为:VR=VS·(0.87+1.12μ)/(1+μ);式中:μ为泊松比;此关系奠定了R波在测定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中的应用;⑷R波在多道接受中具有很好的直线性,即一致的波震同相轴;⑸质点运动轨迹为逆转椭圆,且在垂直平面内运动;⑹R波是沿地表传播的,且其能量主要集中在距地表一个波长(λR)尺度范围内。

依据上述特性,通过测定不同频率的面波速度VR,即可了解地下地质构造的有关性质并计算相应地层的动力学特征参数,达到岩土工程勘察之目的。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面波法是一种常用的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建造结构、桥梁、地下管线等工程领域。

它通过测量地表上的面波信号,来评估结构体的强度、稳定性和缺陷情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面波法检测的实施细则。

二、实施步骤1. 前期准备在进行面波法检测前,需要进行一些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确定检测目标和检测区域,并制定详细的检测方案。

其次,选择合适的面波法检测设备,确保其性能符合要求。

最后,进行现场勘测,了解地质情况和周边环境,为后续的数据分析提供参考。

2. 传感器布设面波法检测需要将传感器布设在地表上,以接收地下结构体传递到地表的面波信号。

传感器的布设需要考虑结构体的类型和大小,普通采用直线布设方式。

在布设传感器时,要保证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均匀,以获取准确的数据。

3. 数据采集在进行面波法检测时,需要进行数据采集。

首先,进行基准线的测量,以确定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然后,进行面波信号的采集,普通采用震源激发的方式。

在采集数据时,要保持传感器的稳定,并记录下每次采集的震源位置和激发参数。

4. 数据处理和分析采集到的面波信号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以获取结构体的相关参数。

首先,进行数据的滤波和去噪处理,以提高数据的质量。

然后,进行频谱分析,得到面波的频散曲线。

最后,通过拟合曲线和反演方法,计算出结构体的速度剖面和厚度剖面。

5. 结果解读和评估根据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结果,进行结果的解读和评估。

根据速度剖面和厚度剖面,可以评估结构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同时,结合其他相关信息,如地质勘探数据和设计参数,可以评估结构体的缺陷情况和安全性。

6. 缺陷修复和监测根据面波法检测的结果,对于存在缺陷的结构体,需要进行修复和监测。

修复措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加固、更换或者重建等方式。

修复后,需要进行定期的面波法检测,以监测结构体的变化和效果。

三、注意事项1. 在进行面波法检测时,要选择合适的天气条件,避免雨雪等天气对数据采集的影响。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面波法(Surface Wave Method)是一种非破坏性地下勘探技术,主要用于评估地下土壤和岩石的力学特性。

该方法通过在地表上激发地震波,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特点来获取地下介质的信息。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旨在规范面波法检测的操作流程、数据处理和结果解释,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二、检测设备和工具1. 面波仪器:采用高精度的面波仪器,具备稳定的信号源和高灵敏度的接收器,能够准确地记录地震波信号。

2. 震源:选择合适的震源,如重锤或振动器,能够产生足够的能量以激发地表面波。

3. 接收器:使用合适的接收器,如加速度计或地震仪,能够准确地记录地震波信号。

三、检测前的准备工作1. 勘测区域选择:根据需要勘测的目标和勘测范围,选择合适的勘测区域,并进行必要的前期调查和分析。

2. 地形和地貌调查:对勘测区域的地形和地貌进行调查,了解地表情况,确定检测线路和测点布设。

3. 勘测线路布设:根据勘测目标和地表条件,合理布设勘测线路,保证测点的密度和均匀性。

4. 测点标识:在每个测点上设置标志,方便后续的数据采集和处理。

四、实施步骤1. 震源激发:在每个测点上,使用震源激发地表面波。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震源类型和激发方式。

2. 数据采集:在激发地表面波后,使用接收器记录地震波信号。

确保接收器的位置稳定,并保证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地震波信号进行处理,包括滤波、叠加、分析等步骤。

根据处理结果,计算地下介质的速度和衰减系数。

4. 结果解释: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和地下介质特性,对勘测区域的地质结构和力学特性进行解释。

绘制地震剖面图和速度剖面图,以便更直观地展示结果。

5. 数据质量控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包括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评估。

确保数据符合要求,并能够支持后续的分析和决策。

五、报告编写1. 报告结构:报告应包括背景介绍、勘测目的、勘测方法、数据处理和结果解释等内容。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一、引言面波法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领域。

本文将介绍面波法检测的实施细则,包括检测方法、设备要求、数据处理等内容。

二、检测方法1. 准备工作在进行面波法检测前,需要对待测结构进行准备工作。

包括清理表面杂物、确保结构表面平整、确定检测位置等。

2. 仪器设备面波法检测需要使用面波仪器,其主要包括发射装置、接收装置和数据采集系统。

发射装置产生激励信号,接收装置接收反射信号,数据采集系统用于记录和处理数据。

3. 测量步骤(1)设置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的位置和参数。

根据待测结构的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发射和接收位置,设置适当的发射频率和接收增益。

(2)进行激励信号发射。

启动发射装置,产生激励信号,通过传感器向待测结构传播。

(3)接收反射信号。

接收装置接收反射信号,并将信号传输给数据采集系统。

(4)数据采集和处理。

数据采集系统记录接收到的信号,并进行数据处理,包括滤波、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等。

三、设备要求1. 面波仪器面波仪器应具备以下要求:(1)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的频率范围适应待测结构的特性。

(2)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的位置可调,以适应不同的检测需求。

(3)数据采集系统具备高精度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功能。

2. 传感器传感器应具备以下要求:(1)频率响应范围适应待测结构的特性。

(2)灵敏度高,能够捕捉到微弱的反射信号。

(3)稳定性好,能够长期工作而不失效。

四、数据处理1. 滤波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去除噪声和干扰信号,提高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

2. 时域分析通过时域分析,可以得到信号的传播时间和振幅变化情况,进一步分析结构的特性和缺陷情况。

3. 频域分析通过频域分析,可以得到信号的频率成份和能量分布情况,进一步分析结构的频率响应和动力特性。

五、结果解读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可以对待测结构进行评估和判断。

常见的结果解读包括:(1)传播速度分析:通过测量信号的传播时间和传播距离,计算得到传播速度,进一步分析结构的材料性质和缺陷情况。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面波法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主要用于评估土壤和岩石中的地下管道和地下结构的健康状况。

该方法通过测量地面上的面波传播速度和衰减特性,可以识别出地下管道和结构的损伤和缺陷,为维护和修复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二、检测设备和工具1. 面波仪器:采用先进的面波仪器,如XX型面波仪,具备高精度的测量功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2. 震源:使用合适的震源,如重锤或振动器,产生面波信号以进行检测。

3. 接收器:使用合适的接收器,如地震传感器,用于接收地面上的面波信号。

三、检测前的准备工作1. 地面清理:清理检测区域的杂物和障碍物,确保地面平整。

2. 布设测点:根据需要,在检测区域内布设一系列测点,通常以网格状布点,确保覆盖整个检测区域。

3. 校准仪器:在开始正式检测前,对面波仪器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检测过程1. 震源激发:在每个测点上,使用震源激发面波信号,产生地面上的面波波动。

2. 数据采集:使用接收器接收地面上的面波信号,并将信号传输到面波仪器上进行数据采集。

3. 数据处理:将采集到的数据导入计算机,使用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面波传播速度和衰减特性的测量结果。

4. 结果评估:根据测量结果,评估地下管道和结构的健康状况,判断是否存在损伤和缺陷。

五、数据分析和报告1. 数据分析:根据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分析,识别出地下管道和结构的损伤和缺陷,确定其类型、位置和严重程度。

2. 生成报告: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生成详细的检测报告,包括测点位置、面波传播速度和衰减特性的测量结果、损伤和缺陷的描述和评估等内容。

3. 结果解读:对检测结果进行解读,提出维护和修复建议,为相关部门和工程师提供决策依据。

六、安全注意事项1. 检测现场应设立警示标志,确保工作区域的安全。

2. 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

3. 操作人员应熟悉面波法检测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工作。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引言概述:面波法是一种地震勘探方法,通过检测地下面波来获取地下结构信息。

在实施面波法检测时,需要遵循一定的细则和步骤,以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本文将介绍面波法检测的实施细则,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地质勘探技术。

一、勘测前准备:1.1 确定勘测区域:在进行面波法检测前,需要确定勘测的区域范围,以便制定具体的勘测方案。

1.2 地质调查:进行地质调查,了解地下地质情况,为后续数据解释提供依据。

1.3 确定检测设备:选择适合的面波法检测设备,确保设备性能稳定可靠。

二、检测方案设计:2.1 布设检测线路:根据地质条件和勘测要求,设计合理的检测线路,保证覆盖面波传播范围。

2.2 设定检测参数:根据地质条件和勘测目的,设定合适的检测参数,如频率范围、检测距离等。

2.3 确定数据采集方式:确定数据采集方式,包括采集频率、采集时间等,以保证数据质量。

三、数据采集与处理:3.1 数据采集:按照设计好的检测方案,进行数据采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2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去噪、滤波等,提取面波信号。

3.3 数据解释:根据处理后的数据,进行面波信号解释,获取地下结构信息。

四、数据分析与成果展示:4.1 数据分析:对解释后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地下结构特征,进行地质解释。

4.2 成果展示:将分析后的数据结果进行展示,包括地质剖面图、地质模型等,以便后续的地质工作。

4.3 结果评估:对展示的成果进行评估,验证面波法检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五、质量控制与报告编制:5.1 质量控制:在整个面波法检测过程中,要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2 报告编制:根据检测结果和成果,编制面波法检测报告,详细描述勘测过程和结果。

5.3 结果应用:将面波法检测结果应用于工程实践中,指导地质勘探和工程设计。

总结:面波法检测是一种重要的地质勘探方法,通过遵循实施细则和步骤,可以获取准确可靠的地下结构信息。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面波法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造结构和地质勘探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面波法检测的实施细则,包括检测设备的选择、实施步骤、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等内容。

二、检测设备的选择1. 面波发生器:选择频率范围广、输出稳定的发生器,常用的有震源激振器和重锤等。

2. 接收器:选择具有高灵敏度和宽频带的接收器,常用的有加速度计和地震传感器等。

3. 数据采集系统:选择能够实时采集和存储数据的系统,常用的有数字示波器和数据采集卡等。

三、实施步骤1. 布设检测路线: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检测路线的起点和终点,并按照一定间距布设接收器。

2. 发生面波:使用面波发生器在起点处产生面波信号,确保信号的稳定和准确。

3. 接收面波:接收器记录下面波信号,并将数据传输给数据采集系统。

4.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滤波、去噪和补偿等处理,得到清晰的面波图象。

5. 结果分析:根据面波图象分析土层的速度和厚度等参数,评估地下结构的稳定性和土壤的工程性质。

四、数据处理方法1. 滤波处理:采用低通滤波器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滤波,去除高频噪声,保留面波信号。

2. 去噪处理:采用小波变换或者相关方法对滤波后的数据进行去噪处理,提高数据的信噪比。

3. 补偿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补偿,消除地面反射和传播衰减等因素对数据的影响。

4. 数据分析:根据处理后的数据绘制面波图象,分析波速和波长等参数,评估土层的性质和结构的稳定性。

五、结果分析与应用1. 波速分析:根据面波图象中的波速信息,可以判断土层的类型和厚度,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2. 地下结构评估:通过分析面波图象中的反射和散射特征,可以评估地下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3. 土壤工程性质评估:根据面波图象中的波长信息,可以判断土壤的工程性质,如密实度和抗剪强度等。

4. 结果应用:面波法检测结果可用于地质勘探、地基设计、工程质量控制等领域,为工程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面波法是一种常用的非破坏性测试方法,广泛应用于工程结构的检测和评估。

本文将介绍面波法检测的实施细则,包括仪器设备的选择、实施步骤、数据处理方法等内容。

一、仪器设备选择1.1 探头选择:根据被测结构的特点和检测要求,选择合适的面波法探头。

常用的探头有固定频率探头和可调频率探头,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频率范围。

1.2 信号发生器选择:面波法需要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激励信号,选择合适的信号发生器可以保证信号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1.3 数据采集设备选择:选择合适的数据采集设备可以实时获取面波信号,并进行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二、实施步骤2.1 准备工作:在进行面波法检测前,需要对被测结构进行清理和准备工作,确保测试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洁度。

2.2 探头安装:将选择好的探头安装在被测结构表面,并确保与被测结构有良好的接触,以保证信号的传递和接收。

2.3 信号发生和数据采集:通过信号发生器产生激励信号,并通过数据采集设备实时采集面波信号,确保信号的稳定和准确。

三、数据处理方法3.1 数据预处理: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滤波和去噪处理,以去除干扰信号和提取有效信号。

3.2 特征提取:根据面波信号的特点和目标结构的特性,提取合适的特征参数,如波速、衰减系数等。

3.3 数据分析:通过对特征参数的分析,可以评估结构的健康状况和损伤程度,为后续的结构评估和维护提供依据。

四、应用领域4.1 土木工程:面波法可以用于土木工程结构的检测和评估,如桥梁、隧道、地铁等。

4.2 建筑工程:面波法可以用于建筑工程结构的检测和评估,如楼房、大厦等。

4.3 能源工程:面波法可以用于能源工程结构的检测和评估,如风力发电机组、水电站等。

五、注意事项5.1 测试环境:面波法需要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中进行,以保证信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2 数据分析:在进行数据分析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和模型,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3 结果解读:对于面波法检测的结果,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其他测试方法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解读,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瞬态面波在不同目的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探测方案研究

瞬态面波在不同目的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探测方案研究

瞬态面波在不同目的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探测方案研究一、设备要求多道方法是利用多个检波器按一定间距与震源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组合接收面波的方法。

理论和实践证明,多道采集及其记录,可在时间空间域上识别各种波动组分(包括体波、面波和干扰波)信息,有利于基阶面波的提取与利用;记录数据经过F-K域的变换,能够快速有效地分离多阶模态的面波及其他类型的波,并方便计算出面波频散曲线。

仪器设备系统的频响与幅度的一致性检查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因此,在勘察工作开始前和结束后,应进行例行检查。

有条件时,应送回厂家进行年检。

采用多道排列的方法进行瞬态面波探测,如12道、24道或更多道,可使瑞雷面波在瞬态激振条件下的传播特征进入可视状态。

因此,面波勘察多采用多通道仪器,形成完整的面波记录。

仪器主机必须具有:(1)仪器放大器的通道数不应少于12通道,采用的通道数应满足不同面波模态采集的要求。

(2)仪器放大器的通频带应满足采集面波频率范围的要求。

对于岩土工程勘察,其通频带低频端不宜高于0.5 Hz,高频端不宜低于4 000 Hz。

(3)仪器放大器各信道的幅度和相位应一致:各频率点的幅度差在5%以内,相位差不应大于所用采样时间间隔的一半。

(4)仪器采样时间间隔应满足不同面波周期的时间分辨,保证在最小周期内采样4至8点;仪器采样时间长度应满足在距震源最远通道采集完面波最大周期的需要。

(5)仪器动态范围不应低于120 dB,模数转换(A/D)的位数不宜小于16位。

检波器频率,一般可根据勘察深度要求和现场环境条件进行激振方式试验选择。

面波勘察所用检波器,不同于通常使用的地震检波器,它不仅要求频响特性好,而且低频区比通常使用的地震检波器低得多。

由公式和有效勘探深度估算使用的检波器频率,国内一般用于面波勘察的地震检波器低频应在4 Hz左右,则探测深度可达25m。

一般而言,接收低频信号(反映较深部信息),就要选择具有较低固有频率的检波器;反之,接收高频信号(反映浅部信息),就要选择具有较高固有频率的检波器。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面波法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土壤和岩石中的地下管道、地基和结构的评估。

本文旨在制定面波法检测的实施细则,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检测设备和仪器1. 面波检测仪器:选择具有高频率范围和较低噪声水平的设备,以提高信号质量和准确性。

2. 震源:使用适当的震源,如重锤或者振荡器,产生足够的能量以激发地下结构中的面波。

3. 接收器:使用合适的接收器,如加速度计或者地震传感器,以接收并记录地下结构中传播的面波信号。

三、实施步骤1. 现场勘察:在进行面波检测之前,进行现场勘察以确定适当的检测位置和方案。

2. 仪器设置:根据勘察结果和待测结构的特点,设置检测仪器的参数,如震源位置、接收器布置和采样频率。

3. 震源激发:将震源放置在预定位置,并根据设备要求施加适当的能量以激发面波。

4. 数据采集:使用接收器记录地下结构中传播的面波信号,并确保数据采集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5.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如滤波、去噪和频谱分析,以获取面波的传播特性和相关参数。

6. 结果分析: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分析面波的传播速度、衰减特性和反射情况,评估地下结构的健康状况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7. 报告撰写:根据分析结果,撰写面波检测报告,包括检测目的、方法、数据处理过程、结果分析和建议措施等内容。

四、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1. 传播速度分析:根据面波的传播时间和检测距离,计算并分析面波的传播速度,以评估地下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

2. 衰减特性分析:通过分析面波信号的幅度衰减情况,评估地下结构的损伤程度和材料的质量。

3. 反射分析:根据面波信号的反射情况,确定可能存在的障碍物、空洞和不均匀性,以评估地下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4. 结果解释: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解释地下结构的状态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如修复、加固或者替换。

五、质量控制1. 仪器校准:定期对面波检测仪器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面波法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技术,主要用于评估土壤和岩石中的地下结构和地质特征。

该技术通过测量地面上传播的面波信号,可以获得地下介质的物理特性和结构信息。

本文将介绍面波法检测的实施细则,包括设备要求、检测流程、数据处理和解释等内容。

二、设备要求1. 面波仪器:应选择具有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的面波仪器,能够测量地面上以不同频率传播的面波信号。

2. 振源:应选择合适的振源,能够产生稳定的地震波信号,以激发地下介质中的面波。

3. 接收器:应选择合适的接收器,能够准确地记录地面上传播的面波信号。

三、检测流程1. 前期准备:a. 确定检测区域: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需要进行面波法检测的区域。

b. 布置测点:根据检测区域的大小和复杂程度,合理布置测点,确保测点的密度和分布均匀。

c. 设置振源和接收器:根据测点布置情况,设置振源和接收器的位置,确保能够覆盖整个检测区域。

2. 数据采集:a. 激发面波信号:通过振源产生地震波信号,激发地下介质中的面波。

b. 记录面波信号:使用接收器记录地面上传播的面波信号,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c. 重复采集:根据需要,可以多次重复采集数据,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数据处理和解释:a. 数据预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噪声、滤波和校正等步骤。

b. 频率-波数分析:通过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频率-波数分析,得到面波的频散曲线。

c. 反演分析:根据频散曲线,进行反演分析,获得地下介质的物理特性和结构信息。

d. 结果解释:根据反演分析的结果,对地下介质的特性和结构进行解释和评估。

四、数据分析和应用1. 数据分析:根据反演分析得到的结果,对地下介质的特性进行分析,包括土壤类型、岩石性质、地下水位等。

2. 工程应用: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结合实际工程需求,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的优化和调整。

五、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技术知识和操作经验,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面波法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筑结构和地质勘探领域。

它通过测量地面上的面波传播速度和衰减特性,来评估地下介质的物理性质和结构状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面波法检测的实施细则,包括设备要求、操作步骤、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等方面。

二、设备要求1. 面波法检测仪器:应选择具有高频率范围和高精度的面波法检测仪器,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震源:需要使用合适的震源设备,如重锤或振动器,产生合适的激发波形。

3. 接收器:应选用高灵敏度和宽频带的地震接收器,以接收地面上的面波信号。

三、操作步骤1. 数据采集准备:a. 在待测区域选择适当的测线,并标记测点位置。

b. 安装地震接收器,保证其与地面紧密接触。

c. 设置合适的震源位置和震源与接收器之间的距离。

2. 数据采集过程:a. 在每个测点上,使用震源激发地面,并记录激发波形。

b. 通过接收器采集地面上的面波信号,并记录相应的波形数据。

3. 数据处理:a. 对采集到的波形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滤波和去噪处理,以提高数据质量。

b. 对每个测点的面波信号进行分析,计算面波传播速度和衰减特性。

4. 结果分析:a. 根据测得的面波传播速度和衰减特性,评估地下介质的物理性质和结构状况。

b. 将测量结果与标准值进行对比,判断地下介质的健康状况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四、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方法1. 面波传播速度计算:a. 根据采集到的面波波形数据,通过频谱分析方法计算面波传播速度。

b. 可采用多种方法计算传播速度,如多次到达法、频散曲线法等。

2. 面波衰减特性计算:a. 根据采集到的面波波形数据,通过振幅衰减分析方法计算面波衰减特性。

b. 可采用多种方法计算衰减特性,如Q值法、能量比法等。

3. 结果分析和解释:a. 将测得的面波传播速度和衰减特性与已有的标准值进行对比,判断地下介质的健康状况。

b. 根据测量结果,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一、引言面波法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主要用于评估土壤和岩石中的地下结构特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面波法检测的实施细则,包括设备准备、实施步骤、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等方面。

二、设备准备1. 面波法测试仪: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包括传感器、信号发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等。

2. 测量标杆:用于校准测量仪器,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3. 地质勘探仪器:如钻机、土壤采样器等,用于获取地下结构的相关信息。

三、实施步骤1. 确定测试区域:根据需要评估的地下结构范围,选择合适的测试区域。

2. 布设传感器:按照规定的间距和布设方式,将传感器固定在地表上。

3. 发送信号:通过信号发生器发送特定频率的信号波,激发地下结构中的面波。

4. 数据采集:使用数据采集系统记录传感器接收到的面波信号,并保存数据。

5. 挪移传感器:按照预定的布设间距,逐步挪移传感器,重复步骤3和4,以获取更多数据。

6. 数据校准:使用标杆进行数据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数据处理1. 数据整理:将采集到的数据整理成表格或者图表的形式,以便后续分析。

2. 频谱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频谱分析,以确定面波的频率成份。

3. 波速计算:根据面波的传播时间和传播距离,计算出地下结构中的波速。

4. 数据解释:根据波速和频谱分析的结果,解释地下结构的特性,如土壤或者岩石的类型、厚度等。

五、结果分析1. 结果展示:将数据处理和解释的结果以图表的形式展示,以便更直观地理解地下结构的特性。

2. 结果解读:根据结果分析,对地下结构的特性进行解读,包括土壤或者岩石的性质、变化趋势等。

3. 结果评估:根据地下结构的特性,评估其对工程建设或者地质灾害的影响程度,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六、结论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是进行面波法检测的操作指南,通过设备准备、实施步骤、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等方面的详细介绍,确保面波法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对地下结构特性的评估,为工程建设和地质灾害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面波法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建筑结构检测、桥梁安全评估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面波法检测的实施细则,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正确使用这一技术。

一、设备准备1.1 选择合适的面波法检测设备: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面波法检测设备,通常包括发射器、接收器、数据采集系统等。

1.2 确保设备完好:在进行检测前,需要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包括电池电量、传感器连接是否良好等。

1.3 调试设备参数:根据实际情况调试设备参数,包括频率、增益等,以确保检测结果准确。

二、现场准备2.1 选择合适的检测地点:在进行面波法检测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地点,通常选择平坦、无遮挡的地面进行检测。

2.2 清理检测区域:在进行检测前,需要清理检测区域,确保地面平整、无杂物,以避免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2.3 布置检测线路:根据实际需要布置检测线路,通常需要在地面上标记出检测线路,以便进行数据采集。

三、数据采集3.1 发射面波信号:在进行数据采集时,需要通过发射器发送面波信号,通常采用锤击地面或者振动源的方式。

3.2 接收面波信号:接收器接收地面传播的面波信号,并将数据传输到数据采集系统中进行处理。

3.3 处理数据: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滤波、叠加等操作,以得到准确的面波速度和传播路径。

四、数据分析4.1 解释面波速度: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分析面波速度的变化规律,了解地下介质的性质和结构。

4.2 确定地下结构:通过面波法检测结果,确定地下结构的情况,包括土层厚度、岩层分布等。

4.3 制定进一步探测计划: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进一步的探测计划,包括钻探、地质勘探等。

五、报告撰写5.1 撰写检测报告: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撰写详细的检测报告,包括检测地点、设备使用情况、数据分析结果等。

5.2 提出建议:在检测报告中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包括地质勘探、建筑结构加固等方面的建议。

5.3 保存数据:保存检测数据和报告,以备日后参考和查证。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2)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2)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面波法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建筑结构检测等领域。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是指在进行面波法检测时应该遵循的一系列规定和步骤,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面波法检测的原理、仪器设备、实施步骤、数据处理和解释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面波法检测原理1.1 面波法是通过记录地表上的地震波信号来获取地下介质的信息。

1.2 面波法利用地表上的地震波信号的传播速度和频率特性来推断地下介质的性质。

1.3 面波法检测原理基于地震波在地下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的特点。

二、面波法检测仪器设备2.1 面波法检测通常使用地震勘探仪器和传感器。

2.2 地震勘探仪器可以记录地表上的地震波信号,并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进行处理。

2.3 传感器用于测量地面振动信号,以获取地下介质的信息。

三、面波法检测实施步骤3.1 确定检测区域,并进行地质勘察。

3.2 铺设传感器网格,保证传感器之间的间距均匀。

3.3 开始记录地震波信号,并进行数据采集。

四、面波法数据处理4.1 对采集到的地震波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去除干扰信号。

4.2 进行速度分析,计算地下介质的速度剖面。

4.3 利用反演算法,将速度剖面转换为地下介质的结构模型。

五、面波法数据解释5.1 根据地下介质的速度剖面和结构模型,解释地下介质的性质。

5.2 结合地质勘察和其他地球物理方法的结果,对地下介质进行综合解释。

5.3 提出地下介质的结构特征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后续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包括了检测原理、仪器设备、实施步骤、数据处理和解释等方面的内容。

在实施面波法检测时,应该严格按照规定的步骤和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面波法检测,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面波法检测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造结构、地质勘探等领域。

它通过测量地表上的面波传播速度和衰减特性,来评估材料的质量和结构的完整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面波法检测的实施细则。

二、设备和仪器1. 面波发生器:用于产生面波信号的设备,常见的有锤击法、振动法等。

2. 面波接收器:用于接收地表上的面波信号的设备,常见的有加速度计、地震仪等。

3. 数据采集系统:用于采集和存储面波信号的设备,常见的有数据采集仪、计算机等。

4. 相关软件:用于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软件,常见的有MATLAB、Origin等。

三、实施步骤1. 确定检测区域: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待检测的区域,并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如清理地表、移除遮挡物等。

2. 部署设备和仪器:根据检测区域的大小和形状,合理部署面波发生器和接收器,确保能够全面覆盖待检测区域。

3. 校准设备:进行设备的校准工作,确保面波发生器和接收器的正常工作状态。

4. 采集数据:通过面波发生器产生面波信号,面波接收器接收地表上的面波信号,并使用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和存储。

5. 数据处理和分析:使用相关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算面波传播速度和衰减特性等参数。

6. 结果解读:根据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结果,对待检测区域的材料质量和结构完整性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四、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1. 面波传播速度分析: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计算面波传播速度,并与标准数值进行对照,评估材料的质量。

2. 面波衰减特性分析: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计算面波的衰减特性,并与标准数值进行对照,评估结构的完整性。

3. 结果解读:根据面波传播速度和衰减特性的分析结果,对待检测区域的材料质量和结构完整性进行评估,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五、注意事项1. 检测环境:避免在强风、雨雪等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面波法检测,以免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2. 设备操作: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一、引言面波法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地质勘探等领域。

本文旨在制定面波法检测的实施细则,以确保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检测设备和仪器1. 面波发生器:采用合适的面波发生器,确保其频率范围、功率输出等参数符合检测要求。

2. 接收器:使用高灵敏度的接收器,能够准确接收并记录面波信号。

3. 数据采集系统:配备合适的数据采集系统,能够实时采集、存储和分析面波信号。

4. 其他辅助设备:如放大器、滤波器、传感器等,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

三、检测前准备工作1. 确定检测区域:根据工程需要和设计要求,确定需要进行面波法检测的具体区域。

2. 清理表面:清除检测区域表面的杂物和污垢,确保检测信号的准确性。

3. 布置传感器:根据检测要求,在检测区域内合理布置传感器,确保传感器与被测介质的紧密接触。

四、检测过程1. 面波信号发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面波发生方式,如敲击、振动源等,并记录相应参数。

2. 面波信号接收:使用接收器接收面波信号,并记录信号的振幅、频率等参数。

3. 数据采集:将接收到的面波信号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进行实时采集和存储,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4.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如频谱分析、波速计算等,得出相应的结论和结果。

5. 结果评估: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评估被测介质的性质和状态,并进行相应的判定和建议。

五、数据处理和报告编制1.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去噪、滤波等处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结果分析:根据数据处理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比较,得出结论和建议。

3. 报告编制:根据检测要求和标准,编制检测报告,包括检测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内容,并附上必要的图表和数据。

4. 报告审核:由专业人员对检测报告进行审核,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报告提交:将审核通过的检测报告提交给委托方或相关部门,并按照要求进行归档。

面波探测技术方案

面波探测技术方案

深圳地铁7号线福赤区间面波勘探技术方案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二O—四年十二月1、前言 (1)2、主要勘探目的 (1)3、执行规范 (1)4、方法原理 (2)5、测线布置 (3)6、瑞利波法现场测试方法 (5)7、资料处理与解释 (6)8、提交成果 (8)9、工期 .......................................................................... 8 10、投入人员及仪器设备丄、八1、前言受中国水电四局的委托,我公司拟对深圳地铁7号线福赤盾构区间进行面波(瑞利波)法勘探。

本区间自福田河南岸的福临站北端开始,至滨河大道的赤尾站西端结束,里程桩号大致范围为:左线ZDK20+360.11&ZDK20+845.492右线YDK20+347.717-YDK20+844.001线路下穿福田河、福临小区、滨河大道等,线路经过区地面环境复杂多变,将会给面波勘探带来诸多不便和影响,有的区段可能难以展开勘探,即使是积极创造条件勉强开展慨叹的区段,也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人力、物力等,并且在诸多不利因素背景下所解算的成果资料的可信度会大打折扣。

为了尽可能全面地完成地质任务,编制此方案。

2、主要勘探目的通过面波(瑞利波)勘探,揭示盾构区间隧道穿越区岩土强度的分布,提请盾构施工时提前采取相应措施。

3、执行规范本次探测执行如下技术规范:1)《多道瞬态面波勘察技术规程》(JGJ/T143—2004);2)《物化探工程测量规范》(DZ/T0153-95);3)《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J7-2007);4)《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水电行业标准SL326-2005);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4、方法原理瑞利波是面波的一种。

瑞利波法是利用瑞利波的运动学特征和动力学特征来进行工程质量检测及工程地质勘察的地球物理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地铁7号线福赤区间面波勘探技术方案
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
二O一四年十二月
目录
1、前言 (1)
2、主要勘探目的 (1)
3、执行规范 (1)
4、方法原理 (2)
5、测线布置 (3)
6、瑞利波法现场测试方法 (5)
7、资料处理与解释 (6)
8、提交成果 (8)
9、工期 (8)
10、投入人员及仪器设备 (9)
1、前言
受中国水电四局的委托,我公司拟对深圳地铁7号线福赤盾构区间进行面波(瑞利波)法勘探。

本区间自福田河南岸的福临站北端开始,至滨河大道的赤尾站西端结束,里程桩号大致范围为:
左线ZDK20+360.117~ZDK20+845.492;
右线YDK20+347.717~YDK20+844.001。

线路下穿福田河、福临小区、滨河大道等,线路经过区地面环境复杂多变,将会给面波勘探带来诸多不便和影响,有的区段可能难以展开勘探,即使是积极创造条件勉强开展慨叹的区段,也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人力、物力等,并且在诸多不利因素背景下所解算的成果资料的可信度会大打折扣。

为了尽可能全面地完成地质任务,编制此方案。

2、主要勘探目的
通过面波(瑞利波)勘探,揭示盾构区间隧道穿越区岩土强度的分布,提请盾构施工时提前采取相应措施。

3、执行规范
本次探测执行如下技术规范:
1)《多道瞬态面波勘察技术规程》(JGJ/T143—2004);
2)《物化探工程测量规范》(DZ/T0153-95);
3)《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J7-2007);
4)《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水电行业标准
SL326-2005);
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方法原理
瑞利波是面波的一种。

瑞利波法是利用瑞利波的运动学特征和动力学特征来进行工程质量检测及工程地质勘察的地球物理方法。

在自由界面(如地面)上进行竖向激振时,均会在其表面附近产生各种波长的瑞利波,其二维和三维波动及传播示意图见图1和图2。

瑞利波有三个与工程质量检测和地质勘察有关的主要特征:
(1)、在分层介质中,瑞利波具有频散特性;
图1 瑞利波的椭圆极化示意图(二维)
(2)、瑞利波的波长不同,穿透深度也不同;
(3)、瑞利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物理力学性质密切相关。

图2 三维空间的瑞利波传播示意图(三维)
各频率的瑞利波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地表下一个波长的范围内,
而传播速度代表着半个波长(λR 2)范围内介质震动的平均传播速度。

因此,一般认为瑞利波法的测试深度为半个波长。

波长与速度及频率
三者有如下关系:
设瑞利波的传播速度为v R ,频率为f R ,则瑞利波的波长λR 为: λR R R v f = 当速度不变时,频率越低,测试深度就越大。

瑞利波波速与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密切相关,波速高介质的刚度
大,同时不同波长的瑞利波,反映不同深度范围内的波速变化。

所以
测试出地面以下不同深度处的瑞利波传播速度和波长,就可区分岩土
体的地球物理特征,从而划分不同岩土体的界限,识别空洞、、塌陷、富含水区、孤石等。

5、测线布置
1)根据水电四局的意向和要求,本区间面波勘探的测线布置在
隧道中轴线两侧各2.5m处,左右线共布置4条测线,自左线左侧至右线右侧的测线分别命名为1#测线、2#测线、3#测线和4#测线,理论测线总长度1963m左右。

2)遇有障碍物无法实施现场勘探时,跨过。

3)沿隧道轴线方向作业空间不足时,安排横断面或斜交断面进行面波勘探。

测线间距按照沿隧道轴线方向3m布置,测线长度以在有限空间内尽可能揭示隧道全断面为限,并满足面波勘探现场工作方法和资料处理时扫描窗口宽度的需要。

4)隧道出福临小区后,即进入滨河大道,并呈斜交状自道路南测穿越至道路北侧,该段长度约80m左右,东延顺行滨河大道段约120m左右,设想两种方案如下:
(1)向交通主管部门申请,将滨河大道自皇岗路至赤尾人行天桥段全部封闭,实施时间为凌晨0时至5时,约需要两晚上。

采取本方案的缺点是:审批难度大,对交通影响大;
采取本方案的优点是:有安全保障,效率高,工作量相对小成本低,可杜绝大量的振动干扰,解算成果的可靠程度高。

(2)跨道路段部分,按照平行于滨河大道行车线方向布置斜交隧道的测线,选择凌晨0点至6点时段,逐步围挡逐步推进施工的方式穿越滨河大道,此段施工约需3晚上,后续东延顺行滨河大道段分为施工围挡内和外,约各需1个晚上。

围挡外(左线)测线仍按局部围挡逐步推进的方式施工。

采取本方案的缺点是:是安全保障难度大,效率低,工作量大,
成本高,振动干扰大,解算成果可靠程度低。

采取本方案的优点是:无需专门审批道路封闭,对交通影响小;
5)测线的测放
测线的测放由施工单位完成,现场面波勘探施工时,根据施测并标记在实地的标志点,参照地形地物,根据测线定稿图,用皮尺丈量和确定。

具体测线布置图,以最终可实施及实施结果为准。

6、瑞利波法现场测试方法
(1)排列布置标准
测线定位准确,按现场试验所确定排列形式布置,以每排列6通道,前后排列搭接3通道,采用追逐法施工。

测线误差小于0.5m,排列位置误差小于0.2m,拾震点前后误差小于5cm ,左右误差小于10cm。

拾震器要求埋置准、稳、直、紧,在硬化地面区配置检波器靴。

激震点位于拾震点连线的延长线上,其前后误差小于100cm,左右误差小于50cm,激震时避开周围有影响的振动干扰,保持充足而均匀的激振能量(单一排列布设示意图3),激震能量不小于660J。

(2)仪器设备及测试方法
本次测试采用我公司SWS-5型多功能数字图像工程物探与检测仪,现场测试的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

P波S波
瑞利波
图4 瑞利波法工作原理图
瑞利面波法在现场测试中采用单一电缆,每个排列6道检波器,道间距2m,激震点偏移距15~25m追逐法逐个排列向前移动采集数据,形成连续测试断面。

瑞利面波仪器及数据采集参数暂设定如表1所示。

7、资料处理与解释
瑞利波测试采集到的原始资料是瑞利波沿地面传播的振动波形,对这种资料进行计算处理和解释后,才能得到所需的成果。

瑞利波资
料的主要处理解释内容为:
(1)、原始记录(见图5)预处理,在预处理阶段对每一排列
采集到的原始记录进行时域和频域的分析,对直达波,反射波等规则波动和不规则波动采取限制措施,以最大限度地突出瑞利波,减小其它波动的影响,达到去粗取细、去伪存真,确保客观反映岩土物理状态的原始记录进入下一道处理工序。

图5 原始记录示意图
(2)、对道间波形进行互相关⎰+∞∞-+=dt
t u t u )()(12τγ。

(3)、利用互相关函数求出两个测点间各频率波形的相位差
∆ϕ()f 。

(4)、利用v f x R =2πϕ∆∆计算不同频率不同深度处的瑞利
波速。

(5)、绘制瑞利波频散曲线(如图6),生成瑞利波频散数据
库。

图6 频散曲线示意图
(6)、对频散曲线由浅部到深层进行跟踪扫描和解释,计算出各测点自地表向下的岩土波速分布及异常位置,建立深度─波速异常数据库。

(7)、利用专业软件形成成果图件。

8、提交成果
所提交的成果资料包括:
1)瑞利波探测报告;
2)瑞利波探测解释剖面图;
3)测线布置图。

9、工期
福田河南岸范围内现场工作:1天。

福田河北岸至滨河大道以南范围内现场工作:1天。

滨河大道范围内视方案选择,现场工作:2天~5天。

-
室内工作10天。

总有效工期14~17天。

10、投入人员及仪器设备
物探高级工程师1名;
工程师3名;
技术工人5~7名;
SWS-5型多功能数字图像工程物探与检测仪1台套;
专业数据处理软件1套,配套高速运算计算机1台套。

可编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