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描述矿物(一)》的教学设计
《观察、描述矿物(一)作业设计方案》

《观察、描述矿物(一)》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描述不同矿物的外部特征,了解其形态、颜色、光泽和硬度等基本特征。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描述、比较和总结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质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矿物资源的珍爱认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准确观察矿物的外部特征,描述其形态、颜色、光泽和硬度等。
2. 难点:学生能够准确识别不同矿物的特征,进行准确的描述和比较。
三、教学准备:1. 矿物标本:准备多种不同的矿物标本,包括石英、方解石、云母、辉石等常见矿物。
2. 放大镜:每组学生准备一把放大镜,方便观察矿物的细节。
3. 实验工具:准备硬度计、颜色卡等工具,帮助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矿物的外部特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观察:让学生分组观察不同矿物标本的外部特征,包括形态、颜色、光泽和硬度等。
3. 描述: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矿物特征,比较不同矿物之间的差别。
4. 总结:让学生将观察和描述的结果进行总结,形成对不同矿物特征的认识和理解。
5. 实验:让学生应用硬度计等工具对矿物进行硬度测试,验证他们的观察和描述是否准确。
6.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讨论矿物的应用和珍爱意义。
五、教学评判:1. 观察记录:要求学生记录观察到的矿物特征,包括形态、颜色、光泽和硬度等。
2. 描述能力:评判学生的描述能力和比较能力,看是否能准确描述不同矿物的特征。
3. 实验结果:评判学生的实验操作和结果,看是否能准确应用硬度计等工具进行测试。
4. 总结表现:评判学生对矿物特征的认识和理解,看是否能对不同矿物进行准确的总结和归纳。
六、拓展延伸:1. 矿物鉴定:引导学生继续深入进修,了解更多不同矿物的特征和鉴定方法。
2. 矿物珍藏:鼓励学生收集和珍藏不同矿物标本,培养他们的爱好和兴趣。
《观察、描述矿物(一)》教学设计

《观察、描述矿物(一)》教学设计广埠屯小学清江锦城分校授课教师:罗晨指导教师:张同祥【教学内容】教科课标版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课,即课本第72-73页【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矿物的颜色、条痕、硬度是识别矿物的重要依据,矿物的条痕比矿物的外表颜色更可靠;矿物的硬度在一些行业具有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对几种矿物的颜色、软硬、条痕进行观察、描述和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矿物观察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学习观察和描述矿物的颜色、条痕和硬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比较矿物的硬度。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实验记录单。
为每组学生准备:活动一:矿物标本(石英、方铅矿、赤铁矿、黄铜矿)、白色无釉瓷板、放大镜。
活动二:矿物标本(云母、方解石、石英)、铜钥匙、小刀。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发思考1.听描述,猜物体;引导认真观察和描述细致重要性。
2 思考:观察、描述矿物应抓住哪些特征;二、充分经历,自主探究(一)观察和描述矿物的颜色1有些矿物以颜色命名;2有些不同的矿物具有相同的颜色;3 有些矿物具有多种颜色。
4小结。
(二)观察和描述矿物的条痕1认识条痕;2预测:矿物的条痕颜色和矿物外表的颜色一样吗3学生分组实验;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5讨论:识别矿物时,矿物的条痕颜色和外表颜色,哪一个更可靠6小结。
(三)观察和描述矿物的软硬1初步感知矿物的软硬;2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复习比较材料硬度的方法,迁移;3介绍新方法:借助工具;4学生分组实验;5交流汇报6小结。
7微课展示研究矿物硬度的意义。
三、交流感受,拓展延伸1全课总结2拓展延伸【板书设计】观察颜色外表特征矿物条痕可靠依据描述软硬刻划。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观察、描述矿物(一)1》教学设计

观察、描述矿物(一)教学内容: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观察、描述矿物(一)》教学目标:1.观察与描述是认识物体的重要方法。
2.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属性,条痕、软硬是矿物的重要属性。
教学准备:金属矿物若干、白色磁砖(背面无釉)若干、花生果、小木块、回形针、小刀等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师:这节科学课按课程表的安排理应是第三课,但今天我们提前到第二节上课,这主要是今天全市优秀的青年科学来研究我们的科学教育。
虽然上课地点放在了这里,但我们还应像平日上课那样,认真研究、积极发言,尽量不要受听课老师的干扰。
好吗?二、了解观察与描述的方法师:上课的时间到了,我想先来做个游戏,看看谁的本领大。
师:游戏是这样的:①等一会儿我请一名学生上台,我给他看一样东西(当然也可以动手摆弄甚至尝一尝),其它同学不充许看;②他看了东西以后,可以根据这样东西的颜色、形状、大小、结构、味道、用途等描述给同学听,但不充许说出这样东西的名称,③我们台下的同学可根据他的描述,猜猜这是一件什么样的东西。
看谁最先说出这样东西的名称。
听懂了吗?(指一名学生上台观察与描述“花生果”,让台下的学生猜。
如果这位学生不会观察与描述,可以再请一位,刚在的一位站在旁边观看。
这样可以比较两位学生的观察与描述方法的差异。
)(根据当时学生观察与描述的情况,可再增加对“橙子”的观察与描述)师:刚在的游戏我们给它取个名称“观察与描述”(板书课题)师:通过这个“观察与描述”的游戏,你能从游戏中懂得了什么?(期望的答复:观察要细致、描述要正确,这是认识物体的重要方法。
)三、观察与描述矿物师:今天,我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盒东西,有的你们可能见过,有的你们可能没有见过。
(出示:金属矿物标本盒)师:你们知道金属是什么吗?(期望的答复:金、银、铜、铁等物质)师:你们知道矿物是什么吗?(期望的答复:自然形成的内含某些金属物质的岩石)师:这个盒子里有九种金属矿物的标本,在矿物都标有编号,在盒上有对应的名称,等会儿我发给大家之后不能弄乱了,拿一个看一个,看好之后放到原来的位置,编号有脱落的,有胶水的把它粘好,没有的暂且放到原位。
教科版科学四下4.4《观察、描述矿物(一)》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下4.4《观察、描述矿物(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观察、描述矿物(一)》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矿物的基本特征,学习如何观察和描述矿物。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实物和实验,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观察、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简单的水、土、空气等自然元素,对自然元素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四年级的学生对矿物的了解还相对较少,需要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进一步认识矿物。
此外,学生需要学会如何描述矿物,提高观察和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矿物的基本特征,学会观察和描述矿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矿物的基本特征,观察和描述矿物的方法。
2.难点:如何准确地描述矿物,理解矿物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矿物的特征,增强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矿物标本:准备各种矿物的标本,如石英、云母、方解石等。
2.实验器材:显微镜、放大镜、镊子、滴管等。
3.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矿物的图片和实验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矿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矿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矿物吗?矿物有哪些特征?”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矿物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通过PPT展示矿物的形成过程和分布规律。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矿物的特征。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显微镜、放大镜等器材,观察矿物的形态、颜色、硬度等特征。
4.巩固(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巩固矿物特征的知识。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原创】《观察、描述矿物一》教案

《观察、描述矿物(一)》教案教学内容: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观察、描述矿物(一)》。
教学目标:1.观察与描述是认识物体的重要方法。
2.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属性,条痕、软硬是矿物的重要属性。
教学准备:金属矿物若干、白色磁砖(背面无釉)若干、花生果、小木块、回形针、小刀等。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师:这节科学课按课程表的安排理应是第三课,但今天我们提前到第二节上课,这主要是今天全市优秀的青年科学来研究我们的科学教育。
虽然上课地点放在了这里,但我们还应像平日上课那样,认真研究、积极发言,尽量不要受听课老师的干扰。
好吗?二、了解观察与描述的方法师:上课的时间到了,我想先来做个游戏,看看谁的本领大。
师:游戏是这样的:①等一会儿我请一名学生上台,我给他看一样东西(当然也可以动手摆弄甚至尝一尝),其它同学不充许看;②他看了东西以后,可以根据这样东西的颜色、形状、大小、结构、味道、用途等描述给同学听,但不充许说出这样东西的名称,③我们台下的同学可根据他的描述,猜猜这是一件什么样的东西。
看谁最先说出这样东西的名称。
听懂了吗?(指一名学生上台观察与描述“花生果”,让台下的学生猜。
如果这位学生不会观察与描述,可以再请一位,刚在的一位站在旁边观看。
这样可以比较两位学生的观察与描述方法的差异。
)(根据当时学生观察与描述的情况,可再增加对“橙子”的观察与描述)师:刚在的游戏我们给它取个名称“观察与描述”(板书课题)师:通过这个“观察与描述”的游戏,你能从游戏中懂得了什么?(期望的答复:观察要细致、描述要正确,这是认识物体的重要方法。
)三、观察与描述矿物师:今天,我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盒东西,有的你们可能见过,有的你们可能没有见过。
(出示:金属矿物标本盒)师:你们知道金属是什么吗?(期望的答复:金、银、铜、铁等物质)师:你们知道矿物是什么吗?(期望的答复:自然形成的内含某些金属物质的岩石)师:这个盒子里有九种金属矿物的标本,在矿物都标有编号,在盒上有对应的名称,等会儿我发给大家之后不能弄乱了,拿一个看一个,看好之后放到原来的位置,编号有脱落的,有胶水的把它粘好,没有的暂且放到原位。
教科2001课标版四年级下册《观察、描述矿物(一)》公开课教学设计_4

观察、描述矿物(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第4课的内容。
本课的内容是通过颜色、条痕、硬度三方面进行简单的描述矿物。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知道颜色、条痕、软硬是矿物的重要特性。
2.认识到矿物的颜色、条痕、硬度是识别矿物的重要依据,矿物的条痕颜色比的外表颜色更可靠。
过程与方法:1.学会观察描述矿物颜色、软硬、条痕的方法。
2.能在观察过程中能及时进行观察记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认真、细致地观察、比较、记录、描述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重难点】学会观察描述矿物颜色、条痕、软硬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每组两份材料袋,包括:5种不同的矿物、铜钥匙、小刀、无釉瓷板、记录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2、揭示课题二、观察矿物,探究矿物特征活动一:初识矿物,辨颜色1.问题:观察矿物,可以从哪几方面进行?2.提出问题,确定观察方向。
3.出示实验材料,讨论观察矿物外表颜色和条痕颜色的方法。
4.活动:分组观察矿物的颜色和条痕颜色,并做记录。
5.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正确整理矿物。
6.讨论:观察矿物时,矿物的外表颜色和条痕颜色哪个更可靠呢?活动二:再识矿物,比硬度1.提问:矿物的硬度可以怎样判别呢?2.思考讨论,尝试方法,示范相互刻画的方法。
3.播放微课,介绍新方法。
4.动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5.交流汇报。
6.拓展延伸:研究矿物的硬度在生活中很有意义,人们根据矿物的硬度制成了不同的物品。
三、总结全课,扩展延伸学习了这节课,谁能结合你的记录卡,来试试像矿物讲解员一样描述你的矿物?这节课我们从外表颜色、条痕颜色、硬度三方面观察、描述了矿物,但矿物的特征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课后思考一下,如何继续观察矿物的其他特呢?四、板书设计观察、描述矿物(一)外表颜色条痕颜色特征硬度……五、观察实验记录单矿物一矿物名称特征一(外表颜色)特征二(条痕颜色)。
最新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观察描述矿物一》获奖教案2

《观察、描述矿物(一)》教案教学内容: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观察、描述矿物(一)》。
教学目标:1.观察与描述是认识物体的重要方法。
2.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属性,条痕、软硬是矿物的重要属性。
教学准备:金属矿物若干、白色磁砖(背面无釉)若干、花生果、小木块、回形针、小刀等。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师:这节科学课按课程表的安排理应是第三课,但今天我们提前到第二节上课,这主要是今天全市优秀的青年科学来研究我们的科学教育。
虽然上课地点放在了这里,但我们还应像平日上课那样,认真研究、积极发言,尽量不要受听课老师的干扰。
好吗?二、了解观察与描述的方法师:上课的时间到了,我想先来做个游戏,看看谁的本领大。
师:游戏是这样的:①等一会儿我请一名学生上台,我给他看一样东西(当然也可以动手摆弄甚至尝一尝),其它同学不充许看;②他看了东西以后,可以根据这样东西的颜色、形状、大小、结构、味道、用途等描述给同学听,但不充许说出这样东西的名称,③我们台下的同学可根据他的描述,猜猜这是一件什么样的东西。
看谁最先说出这样东西的名称。
听懂了吗?(指一名学生上台观察与描述“花生果”,让台下的学生猜。
如果这位学生不会观察与描述,可以再请一位,刚在的一位站在旁边观看。
这样可以比较两位学生的观察与描述方法的差异。
)(根据当时学生观察与描述的情况,可再增加对“橙子”的观察与描述)师:刚在的游戏我们给它取个名称“观察与描述”(板书课题)师:通过这个“观察与描述”的游戏,你能从游戏中懂得了什么?(期望的答复:观察要细致、描述要正确,这是认识物体的重要方法。
)三、观察与描述矿物师:今天,我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盒东西,有的你们可能见过,有的你们可能没有见过。
(出示:金属矿物标本盒)师:你们知道金属是什么吗?(期望的答复:金、银、铜、铁等物质)师:你们知道矿物是什么吗?(期望的答复:自然形成的内含某些金属物质的岩石)师:这个盒子里有九种金属矿物的标本,在矿物都标有编号,在盒上有对应的名称,等会儿我发给大家之后不能弄乱了,拿一个看一个,看好之后放到原来的位置,编号有脱落的,有胶水的把它粘好,没有的暂且放到原位。
第4课《观察、描述矿物(一)》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4课《观察、描述矿物(一)》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节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第4节内容。
矿物的颜色、条痕、软硬是科学家在研究矿物、描述矿物时所必须的几个角度。
本课时首先安排矿物的颜色和条痕,再安排矿物的软硬内容。
在教材设计上符合人感知外界事物的敏感先后顺序,真正意义上体现了“像科学家一样进行科学探究”的思想,特别是:在条痕活动中,一定得选择在白色无釉瓷板上进行;在比较矿物软硬活动中,设置用指甲划、用铜钥匙划、用锉刀刻画矿物,将硬度的等级简化为“软、较软、较硬、硬”四个。
不是随随便便安排的三样东西,而是在野外工作时,人们确实是用这三种随身物品来初步判断矿物软硬的。
因此在教材安排上,本课相当的科学,教师在教学中一定也得充分体现这点——像科学家一样带着孩子观察、描述矿物。
【学情分析】观察、描述矿物的颜色比较简单,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充分的观察经验,对于矿物颜色的观察不难描述。
所以,这部分活动的重点应落在观察和描述矿物的条痕上。
对学生来说,“条痕”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也是一个容易混的概念。
它是指矿物粉末的颜色,不是矿物划过瓷板后留下的划痕。
这一点在教学中需要强调。
观察矿物的软硬,教材介绍了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几种矿物之间的相互刻画,这种方法,学生在三年级比较材料硬度时已经学过,是学生的原有经验。
第二种方法,是用指甲、铜钥匙和小刀,看矿物是否留下划痕,来判断矿物硬度。
第二种方法是本环节的重点。
两种方法有联系,又有区别。
具体情况下,选择正确合适的方法进行判断才是科学的做法。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指导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获取一些矿物颜色、条痕、软硬等方面的基本科学知识。
过程与方法组织和指导孩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历一些基本的观察研究活动过程:经历对矿物颜色和条痕的观察和描述的过程;经历矿物互相刻划及用指甲、铜钥匙、小刀对矿物刻划进行硬度比较的描述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和推动孩子开展观察、描述矿物的活动,积极鼓励孩子在课外或校外继续开展一些研究矿物的活动。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观察、描述矿物一》公开课 说课稿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观察、描述矿物一》公开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观察、描述矿物一》是四年级科学下册的一节公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常见矿物的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教材以生活中的矿物为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描述、分析,掌握矿物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描述能力,他们对身边的矿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系统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描述、分析,深入理解矿物的特征。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常见矿物的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描述、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矿物的基本特征,如颜色、硬度、条痕、光泽等。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描述、分析矿物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矿物标本、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生活中的矿物为例,引导学生思考矿物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与描述:学生分组观察矿物标本,用词语描述矿物的颜色、硬度、条痕、光泽等特征。
3.分析与讨论:学生分组分析矿物特征与生活用品的关系,讨论矿物的用途。
4.总结与展示:各小组汇报观察、分析、讨论的结果,全班交流分享。
5.实践活动:学生动手操作,进行矿物鉴定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6.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矿物特征的认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讨论等环节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学生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实践活动等环节,评价学生对矿物特征的掌握程度。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观察、描述矿物(一)教学设计

《观察、描述矿物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一些矿物颜色、条痕、软硬等方面的基本科学知识。
2.通过对矿物颜色、条痕、软硬度进行观察、描述矿物。
过程与方法:1.通过矿物条痕实验,明白矿物条痕的颜色比其外表的颜色更可靠。
2.依托原有经验,学习观察和描述矿物软硬的新方法。
经历用指甲、铜钥匙、小刀对矿物刻划进行硬度比较的描述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观察描述事物的好习惯,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外继续开展一些研究矿物的活动。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学习观察、描述矿物的颜色、条痕和硬度的方法。
2.在识别矿物时,矿物的条痕比矿物的颜色更可靠。
3.比较矿物的软硬。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记录表、铜钥匙、小刀、石墨(或铅笔)、黄铁矿(或黄铜矿)、无釉瓷砖、石英、长石、云母三种不同的矿物。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激趣引课地球的表面覆盖着厚厚的岩石,高山的岩石、平地的岩石、海底的岩石形成了地球坚硬的外壳。
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地球上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到目前为止,地球上已经发现的矿物近四千多种。
也许你没想到,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用矿物制成的物品,比如,做菜用的盐、制豆腐用的石膏、做铅笔芯用的石墨、中药中的雄黄、做首饰的金银和钻石。
矿物有着不同的形状、颜色和硬度。
观察和描述是认识矿物的开始。
1.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和描述这些矿物呢?(1)请同学们观察你准备好的矿物资料,或者阅读单元资料库的《矿物特征卡》。
观察矿物的颜色、形状、硬度、厚度、气味……预设:有同学说:“一些矿物的形状很特殊”,也有同学说:“一些矿物很亮,闪闪发光”。
(2)明确本节课的目标:观察和描述矿物的颜色和条痕及矿物软硬。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从颜色条痕和软硬度来观察、描述矿物。
二、讨论实验,探究新知(一)观察、描述矿物的颜色1.颜色是最容易观察到的矿物特点也是辨认矿物的重要根据之一。
黄铜矿、褐铁矿、赤铁矿、白钨矿图片。
《观察、描述矿物(一)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教科版2001》

《观察、描述矿物(一)》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能够准确地观察不同矿物的外观特征;2. 能够使用专业术语描述各种矿物的特征和性质;3.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准备足够多样的矿物样本,包括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晶体矿物等;2. 准备显微镜等观察工具;3. 安排实验室或教室进行实验;4. 制作实验指导书。
三、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矿物的外观特征,包括颜色、光泽、硬度等;2. 让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矿物的晶体结构;3. 组织学生讨论并描述所观察矿物的特征和性质;4. 小组合作,每组选择一种矿物进行深入观察和描述;5. 学生编写实验报告,总结所学的知识和经验;6. 学生展示实验结果,互相交流和学习。
四、评价方式:1. 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2. 学生的实验报告内容和结构;3. 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五、作业要求:1. 按照实验指导书进行观察和描述;2. 按时交回实验报告。
六、延伸活动:1. 组织考察实地矿物资源;2. 邀请专家讲解矿物的分类和应用;3. 参加矿物展览或比赛。
第二课时一、课程背景本次作业设计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矿物学基础知识,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矿物是地球内部和表面晶体化合物的集合体,是地球内部运动和地质过程的产物。
通过观察、描述矿物,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和地球内部结构。
二、教学目标1.了解矿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掌握观察矿物的方法和技巧;3.提高描述矿物外观和性质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三、作业要求1.每位学生选择一种矿物进行观察和描述;2.通过肉眼观察和显微镜观察,描述矿物的颜色、形状、透明度、硬度等性质;3.利用化学试剂对矿物进行性质检测,如酸碱性测试、磁性测试等;4.撰写一份观察、描述矿物的实验报告,包括矿物的基本信息、观察结果及描述。
四、作业流程1.学生自主选择一种矿物,并准备所需的观察工具和化学试剂;2.进行矿物观察,记录矿物的外观特征;3.进行化学性质测试,记录测试结果;4.整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
观察描述矿物教案(合集5篇)

观察描述矿物教案(合集5篇)第一篇:观察描述矿物教案观察、描述矿物教学目的:1、组织和指导孩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历一些基本的观察研究活动过程:经历对矿物进行颜色及条痕、软硬、透明度及光泽、形态的观察和描述的过程;3、指导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获取一些矿物光泽、硬度、条痕等方面的基本科学知识,鼓励孩子综合所学方法与知识开展应用性观察研究,让孩子在认知水平、技能水平和情感水平等方面都有充分的发展。
教学重点:能用所学方法与知识开展应用性观察、描述矿物。
教学难点:能对观察的矿物进行描述。
教学准备:课件、小刀,一些岩石、放大镜、矿物标本。
教学过程:一、引入上节课我们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那我们会对矿物进行描述吗?今天这节一起来学习几种简单的方法。
二、探究过程(一)矿物的颜色和条痕1、让学生了解一些从颜色来描述矿物的基本知识(1)颜色是最容易观察到的矿物的特征,因此也是辨认矿物的重要根据之一。
(2)有些矿物具有多种色彩,有些不同的矿物却具有相同的色彩。
很多矿物是以颜色的名字命名的,如赤铁矿是红色的、褐铁矿是褐色的、黄铜矿是黄色的、白钨矿是灰白色的。
2、让学生了解一些从条痕来描述矿物的基本知识(1)矿物粉末的颜色称为矿物的条痕。
一般是看矿物在白色无釉的瓷板上划出的线条的颜色。
矿物的条痕色比矿物表面颜色更固定,如赤铁矿块体表面可呈现红、钢灰色,但条痕总是樱桃红色,因而更具有鉴定意义。
矿物的条痕呈现矿物本身的颜色。
(2)条痕的颜色与矿物颜色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如黄铁矿的颜色为淡黄铜色,条痕为绿黑色;赤铁矿的颜色有的是铁黑色,也有的为红褐色,但其条痕都一般是殷红色。
在试矿物条痕时,应注意硬度大于瓷板的矿物是划不出条痕的,但可将其碾碎观察粉末的颜色。
(3)由于我们平时所观察到的矿物并不一定是纯净的,而且矿物经过自然界的各种变化,表面并不是其本来面目,所以我们仅仅观察矿物表面的颜色来判断认识矿物是并不准确的。
因为条痕是矿物粉末的颜色,所以通过条痕的颜色则能较准确的来鉴别矿物。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观察、描述矿物一》公开课 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观察、描述矿物一》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观察、描述矿物一》这一课是四年级科学下册的内容。
教材通过引入矿物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矿物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矿物的定义、矿物的特征、观察矿物的方法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关于自然界的知识,具备一定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但学生对矿物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来进一步认识矿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矿物的概念,知道矿物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固体物质。
2.让学生掌握矿物的基本特征,能够观察和描述矿物的特征。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描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矿物的定义、矿物的特征、观察矿物的方法。
2.教学难点:矿物特征的观察和描述。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讨论法、实践活动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矿物标本、矿物图片、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观察日记本、画笔、放大镜等观察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矿物标本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矿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见过这些石头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矿物的特征,如硬度、颜色、透明度等,并解释这些特征的形成原因。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观察矿物标本,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矿物的外部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矿物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观察矿物的方法和心得。
学生通过讨论,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观察和描述能力。
5.拓展(10分钟)教师展示教学视频,让学生了解矿物的形成过程和分布规律。
引导学生思考:矿物在自然界中有什么作用?人类如何利用矿物?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矿物的定义和特征,以及观察矿物的方法。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观察描述矿物教科版

让学生观看屏幕上的工艺品图片, 感受用矿物加工成的工艺品的 美,从而对矿物产生强烈的兴趣。 【出示板书: 观察、描述矿物(一)】
二、观察、描述矿物 (一)观察、描述矿物的颜色 :请同学们看老师屏幕上的矿物图片, 取个名字吧。 1. 汇报给矿观察到的矿物特征,也是辨认矿物的重要根据 之一。
五、板书设计:
观察描述矿物(一)
方法:
颜色
条痕
软硬度:
软
较软
较硬
硬
⋯⋯
能
能
能
不能
指甲
回形针
小刀 回形针小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和推动孩子开展观察、描述矿物的活 动,积极鼓励孩子在课外或校外继续开展一些研究矿物的活动。
教学难点:能用所学方法与知识开展应用性观察、描述矿物。 教学重点:能对观察的矿物进行描述。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回形针、小刀、石英、长石、云母、辉锑矿、赤铁 矿、黄铜矿、白色无釉瓷板。
学生准备: 2B 铅笔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观察、描述矿物(一)教学设计
科学概念:指导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获取一些矿物颜色、条痕、 软硬等方面的基本科学知识。
过程与方法 1、组织和指导孩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历一些基本的观察研究 活动过程; 2、经历对矿物颜色和条痕的观察和描述的过程; 3、经历矿物互相刻划及用指甲、铜钥匙、小刀对矿物刻划进行 硬度比较的描述的过程。
( 1)有些矿物以颜色命名, ( 2)有些同一种矿物具有多种色彩 ( 3)有些不同的矿物具有相似的色彩。 4.引出问题: 只凭矿物外表的颜色来识别矿物一定可靠吗?从而引出 还需观察矿物的条痕(激发学习兴趣)
(二)观察、描述矿物条痕的颜色
1.从刚才观察的矿物中取出一种矿物: 它的外表颜色与条痕颜色完全 不同,教师进行演示实验(教师边演示边讲解“条痕”的概念)将矿 物放在白色无釉瓷板上摩擦, 观察无釉瓷板上留下的粉末颜色, 这粉 末的颜色就是该矿物的条痕颜色。
教科版科学四下4.4《观察、描述矿物(一)》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四下4.4《观察、描述矿物(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观察、描述矿物(一)》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的一个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常见矿物的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矿物标本,以及相关的观察和描述任务,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矿物特征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在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对自然界中的各种物质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知道物质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之分,也了解不同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然而,对于矿物的特征,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逐渐认识和理解矿物的特征。
三. 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常见矿物的特征。
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矿物的特征,以及如何观察和描述矿物。
矿物是一种天然形成的固体物质,具有特定的化学成分和结构。
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矿物的这些特征,需要他们通过观察和描述,积累足够的感性认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将以“引导观察、引导思考、引导探究”的教学方法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多媒体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矿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观察矿物:让学生观察教科书中的矿物标本,引导学生注意矿物的颜色、形状、硬度等特征。
3.描述矿物: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矿物特征,进行描述,并尽量用准确的词语表达。
4.交流分享: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和描述心得,互相学习和借鉴。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矿物的特征,并让学生举例说明矿物的用途。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矿物的特征和观察、描述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标题:观察、描述矿物(一)1.矿物的特征2.观察矿物的方法3.描述矿物的技巧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将从学生的观察、描述和课堂参与度三个方面进行。
《观察、描述矿物(一)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教科版20

《观察、描述矿物(一)》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矿物的定义和特征;2. 进修如何观察和描述矿物的外部特征;3. 掌握矿物分类的基本方法。
一、导入矿物是地球上固态的自然物质,是构成岩石的基本成分。
我们身边的很多物质都是由矿物构成的,比如金、银、铜等。
矿物在地球上广泛分布,是地球内部和表面过程的产物。
二、矿物的定义和特征1. 定义:矿物是由自然界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的固态物质。
2. 特征:a. 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如金、银、铜等;b. 具有一定的晶体结构,如钻石、石英等;c. 具有一定的物理性质,如硬度、颜色、光泽等。
三、观察和描述矿物的外部特征1. 外部特征包括颜色、形状、光泽、硬度等。
2. 观察矿物时,可以应用手镜、放大镜等工具。
3. 描述矿物时,要注意详细记录每个特征的具体表现,如颜色的深浅、光泽的明暗等。
四、矿物分类的基本方法1. 根据化学成分分类:硅酸盐矿物、氧化物矿物、硫化物矿物等。
2. 根据晶体结构分类:立方晶系、正交晶系、单斜晶系等。
3. 根据物理性质分类:硬度、颜色、光泽等。
五、实践操作1. 观察身边的矿物样本,记录其外部特征;2. 尝试根据化学成分或晶体结构对这些矿物进行分类;3. 练习描述矿物的外部特征,提高观察和描述能力。
六、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矿物的定义和特征,掌握了观察和描述矿物的方法,了解了矿物的分类方法。
在今后的进修和实践中,我们将继续加深对矿物的认识,提高观察和描述能力,加深对地球内部和表面过程的理解。
七、拓展延伸1. 参观地质博物馆,了解更多矿物的知识;2. 自行收集矿物样本,进行分类和描述;3. 进一步进修矿物的相关知识,深入了解地球内部和表面的形成过程。
《观察、描述矿物(一)作业设计方案》

《观察、描述矿物(一)》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矿物的定义和特征;2.学会观察和描述矿物的外部特征和性质;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描述能力和分类能力;4.激发学生对地球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内容:1.矿物的定义和特征;2.矿物的外部特征和性质;3.矿物的分类方法。
三、教学准备:1.矿物标本;2.放大镜;3.实验台;4.实验记录表;5.教学PPT。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矿物标本,引起学生对矿物的兴趣,让他们猜测这些物质是什么,并引出矿物的定义和特征。
2.进修(30分钟):让学生观察几个矿物标本,利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其外部特征,比较它们的颜色、光泽、硬度、通明度等性质,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3.实验(4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矿物标本进行观察和描述,填写实验记录表,并用PPT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
4.总结(10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描述,对照矿物的分类方法,讨论各种矿物的特征和分类依据,总结本节课的进修内容。
五、作业安置:1.让学生选择一个矿物标本,用自己的话描述其外部特征和性质;2.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矿物的信息,并写一份简短的矿物介绍。
六、评判方式:1.观察记录表的完成情况;2.描述矿物的准确性和详细水平;3.矿物介绍的质量和深度。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矿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观察和描述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分类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对地球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观察、描述矿物(一)》教案

学会观察、描述矿物的颜色、条痕和软硬的方法。
学习难点
比较矿物的硬度。
教法
本课我以“实验活动”贯穿教学始终,根据“主导和主体”、“学习与探究”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①激趣法。我以“找朋友”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直观演示法。通过老师的演示实验,解决实验中的难点。
③引导发现法。通过引导学生亲自参与各种实验活动,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4、学生猜测是不是颜色相同的矿物一定是同一种矿物,产生争论。
5、看课件,得出结论。
6、学生思考还有没有其他的更为可靠的观察方法来帮助我们区别这些矿物呢?
(一)(出示:任意一种矿物)
你们能在你们的矿物中给它找找朋友吗?
(二)汇报展示
1、有意向的抽找对了朋友的孩子起来汇报。
2、说说根据什么找到的
3、你真厉害,说到颜色时。相机板书,引导学生了解颜色是最容易观察到的矿物特性,也是辨认矿物的重要根据之一。(出示课件)
4、、学生用互相刻画的方法进行分组实验。
5、学生汇报实验的结果。
长石和石英都能在云母身上留下痕迹,石英能在长石身上留下痕迹,而长石和云母都不能在石英身上留下痕迹。所以它们从软到硬的顺序是(云母、长石、石英)
6、学习另外一种新的比较方法。
7、学生通过讨论或者猜想来判断指甲、回形针和小刀的软硬。
8、通过讨论交流,最终确定:看大屏幕,读一读我们评判矿物软硬的标准。
4、是不是颜色相同的矿物一定是同一种矿物?
5、出示课件,同一种矿物的颜色并不一定都是相同的,(出示水晶图片)有些不同的矿物却具有相同的颜色,(出示金矿图片)。
6、适时引导学生明确同一种矿物的颜色,并不一定都是相同的,所以,矿物的外表的颜色并不是我们区别、辨认矿物的可靠依据。
【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观察、描述矿物(一)》【创新教案】

《观察、描述矿物(一)》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是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第4节内容。
在《岩石的组成》中,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之后,便进入了本课时——《观察、描述矿物》的学习。
由于不同矿物的化学成分、内部构造不同,其物理性质和形态特征也会表现出一定的不同。
具体体现在形态、颜色、条痕、硬度、光泽、透明度、发光性、味觉、嗅觉、触感等很多方面。
本教材考虑到学生水平,《观察、描述矿物》只安排了从颜色、条痕、软硬、光泽、透明度和形状几个主要的方面观察和描述矿物,分两个课时,本课时的内容是通过颜色、条痕、硬度三方面进行简单的描述矿物;光泽、透明度和形状将在第二课时进行学习。
矿物的颜色、条痕、软硬是科学家在研究矿物、描述矿物时所必须的几个角度。
本课时首先安排矿物的颜色和条痕,再安排矿物的软硬内容。
在教材设计上符合人感知外界事物的敏感先后顺序,真正意义上体现了“像科学家一样进行科学探究”的思想,特别是:在条痕活动中,一定得选择在白色无釉瓷板上进行;在比较矿物软硬活动中,设置用指甲划、用铜钥匙划、用小刀刻画矿物,将硬度的等级简化为“软、较软、较硬、硬”四个。
不是随随便便安排的三样东西,而是在野外工作时,人们确实是用这三种随身物品来初步判断矿物软硬的。
因此在教材安排上,本课相当的科学,教师在教学中一定也得充分体现这点——像科学家一样带着孩子观察、描述矿物。
学情分析观察、描述矿物的颜色比较简单,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充分的观察经验,对于矿物颜色的观察不难描述。
所以,这部分活动的重点应落在观察和描述矿物的条痕上。
对学生来说,“条痕”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也是一个容易混的概念。
它是指矿物粉末的颜色,不是矿物划过瓷板后留下的划痕。
这一点在教学中需要强调。
观察矿物的软硬,教材介绍了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几种矿物之间的相互刻画,这种方法,学生在三年级比较材料硬度时已经学过,是学生的原有经验。
第二种方法,是用指甲、铜钥匙和小刀,看矿物是否留下划痕,来判断矿物硬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描述矿物(一)》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是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第4节内容。
在《岩石的组成》中,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之后,便进入了本课时——《观察、描述矿物》的学习。
由于不同矿物的化学成分、内部构造不同,其物理性质和形态特征也会表现出一定的不同。
具体体现在形态、颜色、条痕、硬度、光泽、透明度、发光性、味觉、嗅觉、触感等很多方面。
本教材考虑到学生水平,《观察、描述矿物》只安排了从颜色、条痕、软硬、光泽、透明度和形状几个主要的方面观察和描述矿物,分两个课时,本课时的内容是通过颜色、条痕、硬度三方面进行简单的描述矿物;光泽、透明度和形状将在第二课时进行学习。
矿物的颜色、条痕、软硬是科学家在研究矿物、描述矿物时所必须的几个角度。
本课时首先安排矿物的颜色和条痕,再安排矿物的软硬内容。
在教材设计上符合人感知外界事物的敏感先后顺序,真正意义上体现了“像科学家一样进行科学探究”的思想,特别是:在条痕活动中,一定得选择在白色无釉瓷板上进行;在比较矿物软硬活动中,设置用指甲划、用铜钥匙划、用小刀刻画矿物,将硬度的等级简化为“软、较软、较硬、硬”四个。
不是随随便便安排的三样东西,而是在野外工作时,人们确实是用这三种随身物品来初步判断矿物软硬的。
因此在教材安排上,本课相当的科学,教师在教学中一定也得充分体现这点——像科学家一样带着孩子观察、描述矿物。
学情分析:观察、描述矿物的颜色比较简单,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充分的观察经验,对于矿物颜色的观察不难描述。
所以,这部分活动的重点应落在观察和描述矿物的条痕上。
对学生来说,“条痕”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也是一个容易混的概念。
它是指矿物粉末的颜色,不是矿物划过瓷板后留下的划痕。
这一点在教学中需要强调。
观察矿物的软硬,教材介绍了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几种矿物之间的相互刻画,这种方法,学生在三年级比较材料硬度时已经学过,是学生的原有经验。
第二种方法,是用指甲、铜钥匙和小刀,看矿物是否留下划痕,来判断矿物硬度。
第二种方法是本环节的重点。
两种方法有联系,又有区别。
具体情况下,选择正确合适的方法进行判断才是科学的做法。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95%以上知道颜色、条痕、软硬是矿物的重要特点,也是识别矿物的重要依据。
2、在识别矿物时,清楚有些矿物具有多种色彩,有些不同的矿物具有相同的色彩,知道矿物的条痕颜色比矿物的外表颜色更可靠,一部分同学能适当举出例子。
3、在比较矿物软硬时,知道硬度高的矿物可以将硬度低的矿物划出痕迹。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像科学家一样,用在白色无釉瓷板上摩擦的方法观察矿物的条痕,清楚矿物的条痕颜色可能跟外表颜色一样,也可能不一样,条痕颜色比外表颜色更可靠;2、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像科学家一样,用指甲划、用铜钥匙划、用小刀刻画矿物的方法判断云母、长石、石英的软硬;3、在小组合作的同时不忘自主学习,独立记录自己的记录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掌握好的方法,像科学家那样研究,可以使科学研究更加准确可靠。
教学重、难点:重点:清楚矿物的条痕颜色可能跟外表颜色一样,也可能不一样,知道条痕颜色比外表颜色更可靠;难点:“条痕”是指矿物粉末的颜色,不是矿物划过瓷板后留下的划痕。
设计思路:(表格传不上来所以改成这样,效果没有本来的好)博物馆招聘矿物解说员……………………情景导入,激发学习兴趣矿物的颜色和条痕…………………………合作探究,条痕颜色与矿物外表颜色的关系矿物的软硬…………………………………两种方法并用,亲身体验辨别矿物软硬总结评价……………………………………刺激回忆,及时归纳,理清思路制作“鸳鸯矿物”——雌黄、雄黄特性对照表……………………课堂延伸,联系生活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学用课件,为每学生一张实验记录单,为活动一准备材料:每组学生准备一支HB铅笔、一盒金属矿物标本(内含:铝土矿、闪锌矿、黄铜矿、黑钨矿、赤铁矿)、一块白色无釉瓷板为活动二准备材料:每组学生准备云母、长石、石英矿物各一,一把铜钥匙、一把小刀。
教学过程:(熟悉学生):观察描述老师:同学们,见过我吗?我姓陈,跟陈老师打声招呼好吗?我是一位科学老师,听说我们班同学科学课上特别认真:纪律特别好,眼睛特别亮,观察特仔细,是这样的吗?让我来检验检验一下:我们大家初次见面,谁能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一下站在眼前的陈老师呢?一、创设情景,招聘解说员导入课堂:过渡:看来同学们真不是吹得,果然描述得相当到位。
观察、描述,就是今天这堂课的主题,只是对象不是我,而是我们刚接触的岩石的组成物质——矿物。
板书课题:《观察、描述矿物》1、招聘信息:老师在××矿物博物馆的网站上看到这么一条招聘公告:暑假即将到来,为满足广大游客的需求,本馆特招矿物解说员若干名,年龄不限,有相关经验者、表达能力好者优先。
同学们想去试试吗?2、自我丰富:针对招聘,我们要做好十全的把握,对症下葯,到时候有备而来才能脱颖而出。
一起来准备一下吧,既然是矿物解说员,肯定要介绍矿物的,这么多矿物摆在眼前,你打算从哪些角度进行描述呢?(比如下列这些矿物,幻灯出示大量矿物图片)(预设:形态、颜色、软硬、光泽、透明度、发光性、味觉、嗅觉、触感……)二、矿物的颜色和条痕:过渡:描述矿物的角度有很多,今天我们暂且先学学这几个角度:颜色、软硬1、矿物的颜色:很多的矿物是以颜色的名字命名的,因为颜色是最容易观察到的矿物的特征,也是辨认矿物的重要依据之一。
(1)给矿物命名:(出示多种矿物图片)下列矿物的标签由于时间太长,看不清了,你能根据颜色,补全他们的名字吗?(其中包含不同矿物相同颜色和相同矿物不同颜色两种类型)(2)颜色小结:原来有些矿物具有多种色彩,有些不同矿物却具有相同的色彩。
2、矿物的条痕:看来单单根据表面颜色来判断有些欠妥当,想知道科学家还有什么看颜色的秘密武器吗?(1)推荐“条痕”:其实,矿物研究者都有白色的无釉瓷板,将矿物放在上面摩擦,就会有矿物粉末掉下来,在瓷砖上留下痕迹,这粉末的颜色就是条痕,注意是粉末的颜色,千万不是划痕啊!(2)示范观察条痕:条痕有什么用啊,跟表面颜色有区别吗?教师示范观察石墨(铅笔芯),记录矿物颜色,后在瓷砖上划,问孩子石墨条痕是什么颜色并记录在记录纸上。
到这个时候,你觉得条痕跟矿物颜色有什么关系?是这样的吗?我们来用事实说话吧!(3)观察条痕注意事项:为防止混淆,在白色面上用铅笔标上标本序号;拿到标本,先根据矿物名称,确定矿物的所在位置,观察记录表面颜色,再在瓷板相应位置上划出条痕,记录条痕颜色,如有什么疑问或是更加细微的体会,可写在备注里。
(4)像科学家一样探究条痕:巡视,帮助需要帮助的组(5)汇报、交流:指名投影该生记录单、并由其自行向其他同学介绍他的实验所获。
大家共同交流条痕颜色与表面颜色的关系:有些矿物一样,有些则不一样。
(6)条痕更准确:有人认为条痕颜色比矿物外表的颜色更可靠,你是怎么看待这句话的?三、矿物的软硬:过渡:在刚才的实验中,除了条痕颜色与表面颜色可能不一样之外,你在实验过程中,在划不同的矿物时,有没有注意到什么其他的感觉?1、引出软硬:真棒,确实是帮会观察、会体会的孩子们,老师太喜欢你们了,时刻都注意地观察着。
有的好划一些,有的困难一些。
这就是矿物的硬度。
硬度也是描述矿物的角度之一。
2、出题:给你三种矿物:石英、云母、长石,想办法给他们按从软到硬顺序排列,你有什么好点子吗?可参考当时我们比较木头、金属、塑料的软硬的方法。
3、科学家的方法:这样两种两种比较的方法,对三种矿物进行排序还行,要是在野外,突然发现矿物有10种之多?也这样的话工作量太大了,想知道科学家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做吗?野外工作者随身带着钥匙和小刀,这时,这些东西加上我们的指甲就派上用场了。
怎么做?我们就别请教科学家了,凭我们多年的科学学习,谁知道怎么判断?4、像科学家一样探究软硬:各自先后用标准物(指甲、铜钥匙、小刀)在矿物上划,根据是否有划痕判断与标准物间的软硬关系。
软较软较硬硬指甲铜钥匙小刀5、汇报交流:指名投影该生记录单、并由其自行向其他同学介绍他的实验结果。
6、软硬应用:图片展示生活中软硬应用的例子。
(设计意图:科学源于生活,此乃联系生活之举)四、总结评价:今天我知道了可以这样描述矿物……1、描述雄黄:端午节快到了,那天人们都会用到雄黄酒,这便是雄黄,你能用上我们今天的描述矿物的几大角度,描述一下雄黄吗?也可以补充。
(设计意图:在联系生活的同时,又检测了课堂教学效果)五、制作“鸳鸯矿物”——雌黄、雄黄特性对照表:1、“鸳鸯矿物”:任何矿物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就像云母、石英、长石常在一起,是花岗岩的组成成分,有那么两种含砷硫(某化学物质)化物,犹如一对鸳鸯,常常被人们发现共生在一个矿点上,它们就是雌黄和雄黄。
2、列表比较:描述的方法很多,用文字描述、表格描述、图形描述,科学上多采用后两种方法进行,因为比较直观,如图科学家对两种矿物的表格描述,你能参照这样的形式,对这则“鸳鸯矿物”——雌黄、雄黄的特性比较,转化成表格形式吗?(设计意图:知道选择更好的描述形式来表达意思)板书设计:4.4 观察、描述矿物(1)表面颜色条痕颜色(不是划痕)软硬软较软较硬硬指甲铜钥匙小刀教学反思:这是借班上课的一堂课,为了增进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我课前进行了简单的激励式的谈话。
观察、描述矿物,距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所以我设置了博物馆招收矿物解说员的情景导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合作学习解决好课堂疑难之后,以描述雄黄来评估本课学生的掌握情况,因为正值端午,所以也是对生活的一种挖掘,提炼。
最后以制作“鸳鸯矿物”特性对照表结束课堂,衍生课堂。
并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矿物博物馆类似的网站,可以供学生下了课之后继续查查、看看矿务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