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优质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优质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优质教案

25王戎不取道旁李(你看的很认真,能把这么长的故事情节都讲清楚了,真本课,导入自然,流畅。

不错!)师:谁能用一两句话简单地说一说吗?(你真是个会思考,会表达的小朋友,用一句话就把故事 内容说清楚了,真棒!)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文言文,请大家和老师一起 写课题。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

二、初读小古文 1 .读后释题《王戎不取道旁李》课题中“取”的意思是什么? “道” 的意思是什么? 连起来的意思是王戎不去摘道旁树上的李子。

(课件出 示3)2 .交流自学字词的情况。

教师检查、指导。

(1)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读音,并组词语。

戎诸竞 认读生字“戎”字这个字由两部分组成—- “戈”指的是长柄兵器, “十”是铠甲的“甲”,是上战场时所穿的盔甲,合起来表 示争斗、战争的意思。

字音难点:“戎”(r6ng )不能读成(y6ng );“诸”(zhU )不能读成(zhM )。

(课件出示4)(2)书写“戎 尝诸 竞 唯”。

字形难点:戎:左下部是“十”,不是“开”;诸: 中间没有“,”;“竞”下半部是“口”加“儿”不能写成 “日”加“儿”。

(课件出示5) (3)理解实词和虚词。

学生学字,读准字 音,理解实词和虚词, 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 方法。

新课教学( 分钟【实词】实词是有实在意义且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的词语,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虚词】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 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 “也许”“没有” 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 关系。

实词:〔王戎〕西晋琅琊(今属山东)人,自幼聪明过 人,为“竹林七贤”之一,官至尚书令,司徒。

〔尝〕 曾经。

〔李〕 〔游〕李子。

〔子〕 玩耍。

果实。

〔折枝〕压弯了树枝。

〔竞〕 争先跑过去。

竞:争逐。

〔走〕 跑。

〔唯〕 〔日〕 〔诸〕 〔信〕 虚词:只有。

说众,一些,这些,许多。

的确。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模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模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模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模板第【1】篇〗25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词,区分“折”的读音。

2.理解词语“尝”、“唯”、“信然”、“竞走”的意思,正确地翻译课文。

3.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背诵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词语“尝”、“唯”、“信然”、“竞走”的意思,正确地翻译课文。

教学难点: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如果我们大家在郊游的时候,看到路旁有水果树,上面结着桃子、枣子、李子、梨子等,你会怎么做呢?今天我们去认识一位古代的孩子,他在路旁看到李子树上结满了李子,却没有摘,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进入课文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注意“戎”字的写法,齐读课题。

2.王戎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请个同学把收集到的王戎的资料说一说。

二、释题:1.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步是什么?释题2.谁来解释一下题目的意思?王戎不摘取道路旁边的李子。

道:道路,路。

3.过渡:路边的李树下,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首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

三、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

2.抽点学生读。

老师提要求:同学们注意听他的音读得准不准,句中需要停顿的地方读得对不对。

3.抽点学生评价,并请评价的学生再读。

4.出示小黑板,检查课前预习。

5.生齐读。

四、翻译全文。

1.这篇文章很简单,请大家根据注释来翻译全文,同桌之间可以相互讨论。

实在不会翻译的地方做上记号,等一会儿大家共同解决。

2.学生试译。

3.询问学生有没有不懂的词,老师把它写在黑板右边,师生共同解决。

4.抽点学生翻译(一句一个学生地问),不足之处师生共同补正,(注意补充句子的成分,使之完整)提示:重点和难点注意做笔记五、巩固重点词句。

1.刚才同学们翻译得很好,但如果把这些词单独拿出来,你们还会翻译吗?现在请大家解释一下下面几个词语的意思,看看大家能不能把这几个词语的意思都写对。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教学内容《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本课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王戎七岁时,与其他小孩一起玩耍,看到路边的李子树上挂满了李子,其他小孩都争相跑过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

王戎解释说,树长在路边却还有这么多李子,必然是苦李。

通过王戎冷静分析,不盲从大家的举动,突出了王戎的聪明机智。

教学目标1. 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诸、竞走”等字词的意思。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3.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课文内容。

4. 感悟王戎观察仔细、善于思考、不盲从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1. 朗读课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2. 理解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3. 感悟王戎的优秀品质。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插图。

2. 生字卡片。

3. 纸和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文言文,激发学生对新课文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注意停顿,读通句子。

3. 检查反馈:教师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对重点词句进行讲解,确保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4. 品读感悟: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理解王戎的行为和想法,感悟王戎的优秀品质。

5. 交流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6.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王戎的优秀品质,引导学生向王戎学习。

板书设计- 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 重点词句:王戎、道旁李、诸、竞走- 王戎的优秀品质:观察仔细、善于思考、不盲从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3. 想一想,王戎的优秀品质对自己的启发。

课后反思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王戎的优秀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读、讨论、分享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从王戎的行为和想法中,感悟到观察仔细、善于思考、不盲从的优秀品质。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25.王戎不取道旁李》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王戎小时候的一个故事,通过王戎不取道旁李的行为,展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独立的思考能力。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中的道理,以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来理解课文内容。

此外,学生可能对古代的故事和文化背景不太了解,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补充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能够掌握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3.能够理解课文中的道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4.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掌握。

2.对课文中的道理的理解和表达。

3.对古代故事和文化背景的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生字词,讲解课文中的道理。

2.提问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3.讨论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文本和配套课件。

2.生字词卡片。

3.相关古代故事和文化背景的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王戎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课文文本,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道理。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表达课文中的道理,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供相关古代故事和文化背景的资料,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讨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小结,强调课文中的道理和价值观。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优秀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优秀教案第【1】篇〗《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一篇文言文,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文章告诉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学情分析这篇小古文虽然篇幅不长,但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课件、学生交流讨论、朗读感悟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

2、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唯”“竞走”“信然”等的意思,以及重点句子“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含义。

3、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4、能够复述课文并理解课文的内涵。

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唯”“竞走”“信然”等的意思,以及重点句子“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难点:能够复述课文并理解课文的内涵。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投影设备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第八单元的主题是什么?生:是“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

师:是啊,咱们中国的历史上出现了不少的英雄豪杰。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认识一个古代的小俊杰——王戎,他有他的过人之处,到底在哪里呢?咱们今天学一篇文言文《王戎不取道边李》。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字。

1、出示课文,全班齐读课文,读准确生字。

2、出示要求会写的字:戎、尝、诸、竞、唯。

3、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给生字组词。

4、教师指导写字。

学生读记。

5、抽查学生识字情况(针对差困生)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

1、出示课文,老师范读,学生跟读,划出节奏分隔线。

2、根据注释,联系上下文,小组合作交流,谁能用现代语讲讲这个故事呢?其他同学倾听。

生试讲,其他学生纠正,老师概括、引导。

3、理解课文意思后,再来进行男生读课文,女生翻译课文。

4、文中重点句,重点指导“树在道边多子,此必苦李”说明的含义。

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25《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教学内容《王戎不取道旁李》是四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的一篇文言文,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文章讲述了王戎七岁时,与其他小孩一起玩耍,看到路边的李子树上结满了李子,其他小孩都争相去摘,唯独王戎不动。

旁人问他为何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最后证实王戎的判断是正确的。

本文通过王戎小时候的故事,赞扬了王戎观察仔细、善于思考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了解古代年龄的称谓。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阅读方式相结合,以读促悟,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懂得遇事要多思考,不犯不必要的错误。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理解与感悟。

2. 把握文章的主旨,学习王戎的品质。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古代年龄称谓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引入本课。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停顿,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整体感知课文。

3. 理解课文: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理解课文,教师点评、讲解,帮助学生疏通文意。

4. 感悟课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王戎品质的认识,教师引导,总结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文言文。

6. 课后作业:熟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思考如何将王戎的品质运用到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1. 《王戎不取道旁李》2. 主要内容:王戎小时候的故事3. 王戎的品质:善于观察、勤于思考4. 课后作业:熟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思考如何将王戎的品质运用到生活中。

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注意停顿,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疏通文意。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一、教学内容《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言文,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文章讲述了王戎七岁时候,与其他小孩一起玩耍,看到路边的李子树上结满了李子,其他小孩都争相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

王戎认为树长在路边却还有这么多李子,一定是因为李子是苦的,其他小孩摘来一尝,果然是苦的。

故事体现了王戎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词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学习借助注释和课下查阅资料疏通文意的方法,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王戎观察仔细、善于思考、不盲从的优秀品质。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文言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2. 把握王戎的形象特点,体会文章的主旨。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古代聪明小孩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课题。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借助注释和课下查阅资料疏通文意,画出不懂的地方。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惑。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5.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体会文章的韵味,感受王戎的形象特点。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7. 课后作业:布置学生复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2. 重点词汇:道旁、李子、争相、判断3. 句式分析:王戎不取道旁李,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七、作业设计1. 复习课文,熟读成诵。

2.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王戎的生平事迹。

3. 以《王戎不取道旁李》为例,写一篇关于自己观察力和判断力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古代聪明小孩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了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教学内容《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一篇描绘晋代名士王戎童年时期的一则故事。

文章通过讲述王戎路过李树,却不摘取李子的行为,展示了其自小就具备的自律和谦逊品质。

故事简短而寓意深刻,旨在引导学生学习王戎的优秀品质,培养其良好的道德观念。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 学习生字、新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 培养学生从故事中提炼道德观念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王戎的自律和谦逊品质,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 培养学生对古代名士的敬仰之情。

教学难点1. 理解王戎不取道旁李的行为背后的道德观念。

2. 引导学生将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王戎不取道旁李》。

2. 生字卡片。

3. 相关图片或插图。

4. 课堂活动道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古代名士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辅导学生解决生字、新词。

3. 讲解课文: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王戎不取道旁李的行为背后的道德观念。

4.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王戎行为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 情境表演:学生分组进行情境表演,将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呈现出来,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和道德观念,强调王戎自律、谦逊的品质。

7. 作业布置:布置与课文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2. 主要内容:王戎路过李树,不摘取李子3. 道德观念:自律、谦逊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王戎自律、谦逊品质的感悟。

2. 课堂作业:制作生字卡片,巩固新学的生字。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王戎的自律、谦逊品质。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优质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优质教案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一、说教材课文写王戎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推断路边李树上的李子是苦李而不取的故事。

在故事中,王戎年仅七岁,就能根据环境来进行分析,充分赞扬了他的聪明,善于观察和思考。

启示我们也要像他一样,细心观察,勤于思考,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4.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是教学的重点。

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体会王戎的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分析是本课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阅读教学的核心是读,因此本课教学主要采取读式教学法。

情境导入——贴近生活性;初读寻疑——提倡自主性;再读释疑——倡导探究性;默读解析——主张创造性;熟读成诵——主张积累性,意在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本课的教学过程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运用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对文章初步把握;在流利朗读的基础上,能够理解文章的意思,把握故事的内容;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感悟语言的艺术魅力,在默读思考的基础上,体会人物的形象。

运用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学习古文的方法。

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读,学习文言文的最好方法还是读,因此学习本课的主要方法是朗读。

让学生经历初读—再读—默读—熟读—诵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读思议相结合,让学生经历寻疑—释疑—解析—理解—品味—成诵的过程,体现学生从提出问题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我首先创设情境,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想象:如果我们大家在郊游时,看到路旁有果树,上面结满了水果,比如枣子、桃子、梨子、李子等,你会怎么样?自然引入课题,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板书课题时,自然地指导书写生字“戎”,分解会意讲解,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生字。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一、教学内容《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文言文,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文章讲述了王戎七岁时,看到道路旁的李子树上结满了李子,其他小朋友都去争抢,只有王戎没有去。

因为他知道,树长在大路边,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故事赞扬了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感悟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学会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如借助注释、插图、组内交流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懂得遇事要多想、多思考,不能盲从。

三、教学难点理解文言文,感悟王戎观察仔细、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特点。

四、教具学具准备PPT课件、词卡、黑板五、教学过程1.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上课之初,教师板书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引导学生关注课题,从“戎”字的书写入手,进行文化渗透,并相机指导“戎”字的写法。

接着,教师提问:“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提出“王戎是谁?”“他为什么不取道旁李?”等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王戎”“不取”“道旁李”,并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2. 自主学习,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根据交流情况正音、断句,指导学生读好文言文。

(3)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课文,理解字词,交流学习成果。

3. 交流讨论,深入理解(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教师总结,帮助学生疏通文意。

4. 朗读感悟,品味语言(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体会文言文的韵味。

(2)指名学生朗读,教师评价并指导。

(3)全班齐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5. 联系实际,拓展延伸(1)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遇到的类似情况,如何处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黄》优质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黄》优质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王戎不
取道旁黄》优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难题和道德选择。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提前阅读教材课文和教学指导。

2. 学生准备:课前预课文,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的内容,引导他们思考做出道德抉择的重要性。

2. 阅读理解(15分钟)
通过学生们个别阅读课文,并回答一些相关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含义。

3. 活动讨论(15分钟)
以小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老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如:王戎为什么放弃了寸金之地?他的选择有何影响?
4. 角色扮演(10分钟)
选取一些学生来扮演课文中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背后的道德选择。

5. 写作练(15分钟)
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故事,写一篇短文,描述他们自己在面临道德抉择时会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6. 总结(5分钟)
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和收获,强调道德选择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四、教学延伸:
在课后布置相关的阅读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道德问题和选择。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阅读理解、活动讨论、角色扮演和写作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公开课教案第【1】篇〗设计说明本文是一篇文言文。

文章短小,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因为四年级学生很少接触到文言文,因此,教学设计中首先通过多层次的朗读,引导学生把文言文读通顺、读正确、读明白,然后抓住“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这一关键点,引发学生的思考,在辨析中感知“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道理。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认读生字。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初识“文言文”1.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两个文言句子,指名朗读,并说一说:这两个句子和我们今天的语言有什么不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学生交流后,教师点明:这种以古汉语为基础的语言,被我们称为“文言”,由文言组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

3.引言: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言文。

教师板书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

4.识记“戎”字,怎样记住这个生字?教师相机点明:“戎”这个字由两部分组成——“戈”指的是长柄兵器,“十”指的是上战场时所穿的盔甲,合起来表示争斗、战争的意思。

5.学生做扩词训练:“戎”可以组什么词语?6.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初识文言文,并借助题目随文识字,丰富学生的识字经验。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上面的音节,也可以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2.大声读一读带有生字的句子,努力将每一个字音读准。

3.小组展开合作,集中识记生字“戎”“诸”“竞”。

(1)组长利用生字卡片,逐一检测组员的认字情况。

(2)小组商议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4.每组指派一名学生汇报学习成果:这三个生字,你是怎样识记的?预设:(1)诸,可以用换部首的方式识记,“赌”将“贝”换成“讠”。

也可以用字谜的方式识记,“记者的语言”。

(2)竞,可以用比一比的方式识记:竟—竞。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一、教学内容《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言文,讲述的是王戎七岁时,看到路边有很多李子,其他小孩都去抢,只有王戎没有去。

因为他知道,树长在路边却还有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

这个故事表现了王戎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王戎观察判断的过程,培养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懂得遇事要多观察、勤思考,不犯不必要的错误。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理解:由于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学生可能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引导。

2. 王戎观察判断的过程:学生需要通过阅读理解,体会到王戎是如何通过观察和思考来判断李子是苦的。

四、教具学具准备1. 课件: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分析文言文特点、引导思考等。

2. 课本:学生自备,用于阅读课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关注王戎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积累词汇。

3. 理解课文: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王戎观察判断的过程。

4. 分析文言文特点:通过课件展示,分析文言文的句式、词汇等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5. 思考与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王戎是如何通过观察和思考来判断李子是苦的,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6. 情感教育:通过王戎的故事,教育学生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不犯不必要的错误。

7.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王戎的品质。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2. 文言文特点:句式、词汇等3. 王戎观察判断的过程: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课文内容。

2. 思考题:思考王戎是如何通过观察和思考来判断李子是苦的,写在作业本上。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案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案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教学内容本课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内容为《王戎不取道旁李》。

这是一篇古文,讲述了王戎七岁时,看到路边李子树上多子折枝,许多小孩都争相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因为他知道路边的李子一定是苦的。

这个故事体现了王戎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也传达了做人要诚实、不贪图小利的道理。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王戎的形象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诚实、不贪图小利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难点1. 理解古文的语言特点,把握课文内容。

2. 把握王戎的形象特点,体会其观察力和判断力。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到做人要诚实、不贪图小利的道理。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插图2. 课文朗读录音3. 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故事背景资料4. 学生学习单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文知识,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朗读课文: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跟读,感受古文的韵味。

3. 理解课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查阅工具书、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王戎的形象特点。

4.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到做人要诚实、不贪图小利的道理。

5. 交流分享:各组选代表进行交流分享,教师点评并总结。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王戎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以及做人要诚实、不贪图小利的道理。

板书设计1. 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2. 重点词语:王戎、道旁李、观察力、判断力、诚实、不贪图小利3. 课文结构:故事背景、王戎的选择、王戎的观察力和判断力、道理启示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王戎的观察力和判断力的短文。

2. 课后阅读:推荐阅读与王戎相关的故事,进一步了解王戎的形象特点。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课文的情感表达。

2.能正确朗读课文,能够流利地复述课文内容。

3.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王戎的品质和行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品德观念。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和把握课文中的重点。

3.通过分组合作,发挥想象力,表达对王戎的看法。

三、教学难点1.通过课文内容了解王戎的品质和行为。

2.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创造性地表达对王戎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教具:课文《王戎不取道旁李》、黑板、彩色粉笔。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通过提问或者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什么意思,导入主题。

第二步:学习课文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体会王戎的品质。

2.课文理解:分段理解课文内容,学生互相交流思考。

3.学生说:请学生谈谈自己对王戎的感受和看法。

第三步: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让学生展开讨论,讨论内容包括: 1. 王戎的品质。

2. 我们是否应该效仿他的行为。

3. 考虑当下的生活,是否有类似的例子。

第四步:展示成果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展示讨论结果和对王戎的理解。

第五步:课堂总结总结全班对于王戎的评价,引导学生从课文中领悟到正确的品德观念,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勇敢”。

六、课后作业1.以王戎的故事为题材,写一篇小故事。

2.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不取道旁李”的品质,写一篇小感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理解王戎的故事,从中汲取正能量,树立正确的品德观念,培养勇敢正直的品质。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5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教学内容《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本文讲述了魏晋时期,王戎七岁时,与诸小儿游,看到路边的李树多子折枝,许多小朋友都竞相去取,只有王戎没有动,因为他知道树在道边而多子,一定是因为李子是苦的。

这个故事展现了王戎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理解王戎不取李子的原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王戎为何判断李子是苦的,以及这个故事所传达的深层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课文投影、生字词卡片、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同时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3.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王戎行为和思维方式的理解。

4. 解析课文:教师讲解课文,分析王戎的观察和推理过程,以及这个故事所传达的意义。

5. 情境模拟:学生模拟王戎观察和推理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观察和思考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王戎不取道旁李》2. 课文重点:王戎的行为和思维方式3. 课文难点:理解王戎的观察和推理过程4.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作业设计1. 回家后向家长复述课文内容,并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 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个问题,以及如何通过观察和思考解决。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王戎的观察和推理过程,以及这个故事所传达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批判性思维。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优秀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优秀教案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材分析】《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世说新语·雅量》,在文章中,王戎仅仅是七岁,就能够根据环境来进行分析,可见王戎是一个善于思考善于分析的人。

从王戎的善于分析,我们也可以知道,一个小孩都可以善于分析环境,可见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也可以进行分析。

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理论。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3)善于抓住关键词快速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利用不同方式的朗读及自主学习感悟故事的内容。

(2)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分析人物形象,获得情感体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养成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学会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少走歪路。

【教学重难点】1.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培养文言语感;积累一些常见文言词语;学习古人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

2.使学生了解《世说新语》“志人”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世说新语》中一些小故事的兴趣。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世说新语》的资料,制作教学课件,布置学生预习作业。

【教学过程】一、导入如果我们大家在郊游的时候,看到路旁有水果树,上面结着水果,比如枣子、桃子、梨子、李子等,我们会不会摘呢?不会,为什么?因为可能是人家种植的,不能未经人家同意轻易摘取人家的果子。

很好!如果是野生的果子呢?这是大自然的厚赐,摘一个,用纸巾擦擦,吃起来也别有一番风味。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位古代的孩子,他在路旁看到李子树上挂满了李子,却没有摘,这是为什么呢?学习了课文我们就知道了。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文言文,《王戎不取道旁李》。

注意“戎”字的写法。

齐读课题。

二、初始课文1.读正确,读出节奏(1)在预习时,大家遇到了什么问题呢?从字音、断句上帮助学生。

(2)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抽测读文的情况,指导学生读文言文的方法。

2.抽测重点词的理解:(1)〔王戎〕西晋琅琊(今属山东)人,自幼聪明过人,为“竹林七贤”之一,官至尚书令,司徒。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生词,理解词语意思,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3. 学习王戎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精神。

教学重点:1.学会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韵味的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2. 学习王戎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精神。

板块活动一:激趣引入,进入课题1.师:(课件出示李子)同学们,这是什么?(生:李子)。

想摘吗?(想)师:看见诱人的果子,大家都想去摘了吃。

可是老师觉得好奇怪,你看,这么大一树成熟的李子长在路边,却没有人去摘了吃。

这是为什么呢?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生1:不能随便采摘未经别人允许的李子。

生2:野果子不卫生,不能随便吃。

生3:树上有这么多成熟的果子,没有人摘了吃,肯定不好吃。

(设计意图:提出疑问,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最终目的是要顺势引出李子不好吃,可能是苦的。

对学生不同的答案给予肯定,如学生答出李子是苦子,赞扬:你真有智慧)师: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看看一个七岁的小朋友遇到这样的问题时,他有什么奇思妙想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块活动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韵味1.师:大家预习的时候,发现了吗?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一篇什么文章?(生:古文,文言文均可,引导学生说出)2.师:对,这是一篇文言文。

要想学习好文言文,必须要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它,读出文言文独特的“味道”。

你们能试着读一读吗?(请全班同学齐读)3.生齐读4.师:刚才同学们试着朗读了这篇文章,你们想听老师读吗?(想)5.师: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读,并试着用铅笔划分节奏。

(配乐读)6.师范读7.师:(出示节奏图)。

同学们,你们刚才划分的节奏与老师一样吗?按照你自己划分的节奏读一读,再按老师划的节奏读一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小古文讲的就是王戎小时候的故事。

本课是第八单元第一篇课文,主题是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作者不是直接写王戎的聪明,而是先写别的小孩“竞走取之”,再过写“唯戎不动”,这是一种对比的写作手法?这手法反衬了王戎的聪明过人。

要综合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来学习,有意识地检查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资料介绍】
王戎:字浚冲,晋初任荆州刺史。

因平吴有功,封为安丰侯。

王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竹林七贤”之一。

“竹林七贤”包括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

《魏氏春秋》说,此七人“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

”他们常在竹林之中肆意酣畅,大都崇尚老庄之学,不拘礼法,生性放达。

透过“七贤”的文章创作,可窥到他们各自的志向意趣。

【相关典故】
晋文公时,在琅琊这个地方,有一个叫王戎的人。

他因平定吴国有功,被封为安丰侯。

他是竹林七贤之一。

传说,王戎从小就非常聪明。

他7岁时,有一次和几个小伙伴一块儿外出游玩,发现路边有几株李树,树上的枝条上,结满了李子,都把树枝给压断了,而且看上去一个个都熟透了。

小伙伴们一见,就情不自禁地流出了口水。

于是,一个个高兴地竞相跑去摘那些李子,惟有王戎站在一旁,一动也不动。

同伴们觉得非常奇怪,就叫喊着问王戎:“喂,王戎,你为什么不摘啊?又红又大的李子,多好呀!”
王戎笑着回答说:“那树上的李子肯定是苦的,摘下来也不能吃。

你看,这李树都长在道路旁,上面结了那么多李子,却没有人摘,要不是苦的,能会这样吗?”“道边苦李”一成语便出于此,也做“路边苦李”。

课后作业
一、熟读课文,用“√”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王戎.(róng rǒng)七岁,尝与诸.(chǔ zhū)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jìng jǐng)走取之,唯.(wèi wéi)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二、选字填空,组词语。

1. 戎戒
()备()马()兵()烟
2. 诸储
()侯()蓄()位()备
三、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儿竞走.取之(跑)
B.唯.戎不动(只有)
C.人问之.(它,指“道边的李子”)
D.取之信然
..(确实这样)
四、写出反义词或近义词。

1.例:苦——甜
竞争——()唯一——()
2.例:相信——信服
信然——()唯一——()
竞争——()诸位——()
五、课文整体梳理。

王戎七岁的时候,和小朋友们一道玩耍,看见那些小朋友都。

只有。

告诉我们说明王戎是一
个。

六、重点段落品析。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1.最后一句“取之,信然”的“信”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问之”,别人问王戎的是什么问题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这篇文言文加个合适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个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请概括王戎具备了哪些良好素质?假如你当时要是在场,听了王戎说李子是苦的,你会怎样想?怎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róng zhū jìng wéi
二、1. 戒戎戎戒 2. 诸储诸储
三、C
四、1.和谐繁多 2.果然只有竞赛各位
五、路边有株李子树,结了很多李子;争先恐后地跑去摘;王戎没有动;
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不犯不必要的错误,少走歪路;聪明的小孩。

六、1.信:诚实,不欺骗;信然:的确如此。

2.树长在路边还有这么多的果子,肯定是苦李子
3.树上那么多果子,别人都去摘,你为什么不去?
4.道边苦李
5.告诉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能根据有关观察进行推理判断,不犯不必要的错误,少走弯路。

(意思对即可)
七、如“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等词语。

我要是当时在,我也会怀疑,即使相信他的话,也会去证实一下,到底是不是苦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