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处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推拿知识培训》课件

《推拿知识培训》课件
振动类手法
通过振动肌肉、关节等部位,如抖法、颤 法等。
常见推拿手法介绍
捏法
用拇指和其他手指 在皮肤上捏挤。
拍法
用手掌轻拍皮肤。
揉法
用手指或手掌在皮 肤上做圆周或螺旋 状的轻柔按摩。
推法
用手指或手掌在皮 肤上做直线推动。
抖法
用手握住肌肉或关 节,轻轻抖动。
推拿手法的学习与实践
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推拿手 法,可以在自己或他人身 上进行练习。
学习推拿手法的基本要领 和技巧,包括手法操作姿 势、力度、时间等。
注意推拿过程中的安全和 卫生,避免过度刺激和损 伤。
学习推拿手法的适应症和 禁忌症,避免误用和滥用 。
03
推拿穴位
穴位的基本知识
定义
穴位是人体经络上的一些 特定点,是气血汇聚的部 位,也是推拿治疗的重要
基础。
分类
穴位分为经穴、奇穴和阿 是穴三类,具有不同的特
注意身体反应
在推拿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反应,如出现不适或异常情况 ,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推拿方案或停止推拿。
避免过度刺激
在推拿过程中,应避免过度刺激或过度用力,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或不适。
推拿后的注意事项
适当休息
在推拿后,应适当休息,避免立即进行剧 烈运动或体力劳动,以免引起身体不适。
患者情况
患者年龄48岁,因长期从事体力 劳动,导致肩部疼痛、活动受限

推拿治疗过程
采用点按、揉捏、摇摆等手法,针 对肩部的肌肉、关节进行舒缓和活 动。
治疗效果
经过1个月的治疗,患者的肩部疼痛 明显减轻,活动范围逐渐恢复,可 以正常进行日常生活和工作。
总结与展望:推拿在未来的发展与应用

2024版按摩推拿ppt课件

2024版按摩推拿ppt课件

2024/1/28
31
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
保持沟通
在操作过程中,与患者保持沟通,了解 其感受和需求,以便及时调整手法和力
度。
控制力度与节奏
2024/1/28
根据患者的反应和耐受力,合理控制 按摩推拿的力度和节奏,避免造成不
适或伤害。
掌握正确的手法 运用专业的按摩推拿手法,根据患者 的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操 作。
按摩推拿ppt课件
2024/1/28
1
目录
2024/1/28
• 按摩推拿基本概念与原理 • 常见按摩推拿手法介绍 • 针对不同部位按摩推拿技巧 • 按摩推拿在常见病症中应用 • 按摩推拿操作注意事项及安全规范 • 按摩推拿效果评估及后续治疗建议
2
01 按摩推拿基本概念与原理
2024/1/28
3
定义及作用
综合治疗措施 除了按摩推拿外,还可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针 灸、拔罐、艾灸等,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生活习惯调整
3
建议患者调整生活习惯,如保持正确的坐姿、睡 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等,以预防病情复 发。
2024/1/28
36
预防保健措施推广
2024/1/28
健康生活方式宣传
积极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 以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2024/1/28
8
适应症与禁忌症
神经系统疾病(如偏 瘫、截瘫)
妇科疾病(如月经不 调、痛经)
2024/1/28
内科疾病(如高血压、 糖尿病)
9
适应症与禁忌症
• 儿科疾病(如小儿腹泻、遗尿)
2024/1/28
10
适应症与禁忌症

针刺推拿异常情况汇报

针刺推拿异常情况汇报

针刺推拿异常情况汇报针刺推拿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治疗各种疾病和症状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异常情况,需要及时进行汇报和处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以下是我在针刺推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异常情况的汇报:一、过度出血。

在进行针刺推拿操作时,有时会出现患者出现过度出血的情况。

这可能是由于患者自身的体质原因,或者是操作不当导致的。

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首先要及时停止出血,并对患者进行安抚和处理。

同时,需要对自身的操作进行反思,找出问题的原因,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二、出现过敏反应。

有时在进行针刺推拿操作后,患者会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红肿、瘙痒等症状。

这可能是由于患者对针刺推拿操作中使用的药物或药材产生过敏反应所致。

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观察和处理,同时记录下患者的过敏情况,以便今后的治疗和操作中加以注意和避免。

三、操作失误。

在进行针刺推拿操作时,由于自身的疏忽或操作不当,有时会出现操作失误的情况,如针头断裂、误刺等。

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和补救,并对自身的操作进行反思和总结,以避免今后再次出现类似的情况。

四、患者不适应。

在进行针刺推拿操作后,有时会出现患者出现不适应的情况,如头晕、恶心等症状。

这可能是由于患者自身的体质原因,或者是操作不当导致的。

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观察和处理,并记录下患者的不适应情况,以便今后的治疗和操作中加以注意和避免。

五、其他异常情况。

除了以上列举的异常情况外,还可能会出现其他各种意外情况,如患者突然晕倒、呼吸困难等。

在遇到这些情况时,我们需要保持冷静,及时进行处理和应对,并在处理完毕后及时进行汇报和记录,以便今后的治疗和操作中加以注意和避免。

总结:在进行针刺推拿操作时,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异常情况,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总结和反思自身的操作,以提高自身的操作水平和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服务。

小儿推拿治疗常见病--ppt课件

小儿推拿治疗常见病--ppt课件
加艾条灸百会2分钟,用医者两拇指涂少许桐油,用炭火 或煤火烤热(不能用明火),在肛门、龟尾处各熨2分钟, 每日1次或两次以固肠升阳止泻。
ppt课件
18
18
(2)常食后作泻者,每餐食后1小时顺时针摩腹100次, 逆时针摩腹100次,以调理胃肠,运脾止泻。
ppt课件
19
19
5、脾肾阳虚 辨证要点:久泻不愈,下利清谷,形寒肢冷,睡时露睛,
ppt课件
34
34
咳嗽是小儿肺部疾患中的一种常见证候。无论是外感或内 伤,均能导致肺的宣降清肃失常而致咳嗽。临床上根据其 病因病理及症候特点,大致可分为外感咳嗽,内伤咳嗽。
ppt课件
35
35
1.外感咳嗽
主症:咳嗽有痰,鼻塞,流涕,恶寒,头痛,苔薄,脉浮。 若为风寒痰稀清白,流清涕,恶寒重而无汗,苔薄白,指 纹蓝边红心;若为风热者兼见痰涕黄稠,稍怕冷而微汗出, 口渴,咽痛,发热,苔薄白,脉浮数,指纹青紫。
ppt课件
46
46
方义:
常例开窍。推五经重补脾经,配揉外劳、中脘、肚脐、摩 腹温中散寒,健脾助运;补肺、肾两经益气温脾;揉足三 里,捏脊健脾助运;清肝、心经、小天心,安神宁志;按 肩井关窍。
ppt课件
47
47
2.心热 主症:面红目赤,烦躁不宁,面喜仰卧,恶见灯火,哭声
粗壮,手腹较热,便秘,小便短黄。 治法:清心导赤,安神宁志。
ppt课件
26
26
方义:常例用以开窍,尤其开天门,推坎宫,揉运太阳能 疏风解表,发散外邪。
推五经调理脏腑,以清肺经为主,宣肃肺气,以达解表止 咳。
推三关发寒解表,疏风散寒,配六腑以防发散太过,又能 清热。
按肩井关窍,又能宣通气血,发汗解表。

推拿意外的预防及处理.txt

推拿意外的预防及处理.txt
【处理】 1. 一般不需要特别处理,1-2天内症状可自行消失。 2.若疼痛较为剧烈,可在局部施行轻柔的按法、揉法、 摩法、擦法等。 【预防】 对初次接受推拿手法治疗的患者,手法要轻柔,局部 施术时间亦不宜过长。
三、推拿出现皮肤破损的预防和处理办法
粗蛮的小幅度急速而不均匀的擦法、 粗暴的掐法、生硬的推法、过久的指揉法, 均可导致皮肤损伤。医者在加强基本功训 练,掌握正确的手法的同时,可加用油膏、 滑石粉等推拿介质以保护皮肤。对皮肤的 表面损伤,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但一定要 保持损伤部位的清洁,以防继发感染。
内脏损伤
三、预防及处理(一)对于胃溃疡出血及穿孔,预防中应不宜在 饱餐后作腹部推拿治疗。溃疡病患者近期内有反复出血现象,不宜推
拿治疗。溃疡患者,合影不规则,溃疡直径大于2.5cm,不宜握拿治
疗。另手法也要轻快柔和。在处理时,应根据临床症状和患者年龄,
可选择保过疗法或手术治疗。根据病情需要,观察血压、脉搏、体温、 小便量;预防脑贫血,可采用平卧位或头低是高位;有剧烈呕吐者, 应禁食,并注意呼吸道通畅;有烦躁者,可酌情使用非那根、安定等
推拿时出现晕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 于患者过度紧张,对疼痛过于敏感,体质 虚弱,或过饥过饱和疲劳的情况下;或推拿 手法过重,或推拿时间过长造成的。因此 对于精神过度紧张的患者,治疗前应做好 思想工作,消除其对推拿的恐惧感;对体质 虚弱和初次接受推拿的患者,治疗时手法 不宜过重,被动运动类手法应以患者能够 忍受为度;对空腹者,一般不宜做推拿治疗, 必要时手法宜轻柔,注意使推拿室内保持 空气流通和安静等,防止晕厥现象的发生。
六、推拿不当而致的内科 病证及内脏意外
因推拿而致的纠纷和官司涉及的内科病证,主要包括在 推拿的过程中所发生的脑血管意外(特别是再次中风)、 急性心肌梗死、一过性血压升高、癫痫发作和因气道堵 塞而的窒息等,可统称为内科意外。 【临床表现】 1.脑血管意外。突发眩晕、恶心,一侧肢体感觉丧失或 运动不遂,昏迷、意识障碍等。 2.一过性血压升高。出现头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 检查可发现血压高于正常值(素有高血压者,可远远高 于平常值)。 3.心肌梗死。突发心前区疼痛、憋闷、窒塞感,或喘促, 或昏不知人,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 4.癫痫发作。突然神志异常,昏仆,口中发出猪羊般叫 声,口吐涎沫。 5.气道堵塞。突然呛咳,喉间梗阻,呼吸骤停,面色青 紫,四肢乱蹬。

2024版小儿推拿完整PPT课件

2024版小儿推拿完整PPT课件
皮肤破损或炎症部位禁止推拿。 严重心脏病、血液病等患者禁止推拿。
2024/1/29
传染性疾病如肺结核、肝炎等禁止推拿。 恶性肿瘤局部禁止推拿。
8
02
小儿推拿基础理论
2024/1/29
9
中医经络学说
03
经络定义及功能
阐述经络在中医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解 释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 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经络与脏腑关系
分析经络与脏腑之间的内在联系,说明经 络在调节脏腑功能、维持人体内外环境平 衡中的重要作用。
经络在小儿推拿中的应用
探讨经络学说在小儿推拿中的指导意义,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以调整经络气血运行, 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024/1/29
10
脏腑辨证施治原则
脏腑功能特点
概述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及相互之间 的关系,阐述脏腑功能失调是导致疾 病发生的内在原因。
脏腑施治原则
根据脏腑功能失调的不同表现,提出 相应的治疗原则和选穴方法,如补虚 泻实、调整阴阳等。
脏腑辨证方法
介绍脏腑辨证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包 括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以及八 纲辨证、脏腑辨证等具体内容。
2024/1/29
11
五行养生法在小儿推拿中应用
1 2
五行养生法基本原理 解释五行养生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五行相 生相克关系及在人体健康中的应用。
21
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
保持小儿处于舒适、放松的 状态,避免其哭闹或挣扎。
推拿师要保持良好的姿势和 呼吸,避免自身疲劳。
在推拿过程中,要注意保护 小儿的皮肤和骨骼,避免过
度牵拉或压迫。
避免在小儿过饱或过饿的状 态下进行推拿。
01

推拿异常情况处理专家共识(2018年)

推拿异常情况处理专家共识(2018年)

推拿异常情况处理专家共识(2018年)一、术语和定义1. 推拿异常情况在推拿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由于患者自身原因或施术者手法应用等方面原因,发生与治疗目的不相符合的不良现象。

2. 晕厥患者在推拿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心慌气短、头晕眼花、胸闷不舒、恶心,甚至出现四肢厥冷、出冷汗、惊厥的现象。

3. 瘀血由于操作手法不当或者患者有出血倾向,患者在推拿治疗后,局部皮肤出现青紫瘀斑的现象。

4. 皮肤损伤患者在推拿治疗后,出现局部皮肤表面擦伤、破损等症状的现象。

5. 软组织损伤患者在推拿治疗过程中,操作手法不当导致韧带、关节囊、肌肉等软组织牵拉伤或撕裂伤的现象。

6. 骨折患者在推拿治疗过程中,在做被动运动或较强刺激的手法后,使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引起功能障碍的现象。

7. 脱位患者在推拿治疗过程中,在做被动运动或较强刺激的手法后,使构成关节的骨端关节面脱离正常位置,引起功能障碍的现象。

8. 脊髓损伤在推拿治疗过程中,由于手法、特别是扳法幅度过大,可造成脊髓损伤,出现二便障碍、鞍区麻痹、下肢肌肉萎缩、截瘫等现象。

9. 周围神经损伤在推拿治疗过程中,由于手法操作不当等原因引起受该神经支配的区域感觉、运动障碍的现象。

10. 急性胁肋痛(岔气)在推拿治疗过程中,患者突然感觉胸或背部疼痛,牵掣痛,甚至呼吸、咳嗽或转身、弯腰困难的现象。

二、处理方法1. 晕厥的处理方法应立即停止手法治疗;将患者平卧于空气流通处,采取头稍低位,轻者静卧片刻,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予饮温开水或糖茶;可配合掐人中、按合谷等;如上述处理无效,必要时应立即采取其他急救措施。

2. 瘀血的处理方法局部小块瘀斑,一般不必处理;局部青紫严重,可先制动、冷敷,待出血停止48 h后,再在局部使用轻柔的按揉、摩、擦等手法治疗。

同时加中药外敷,以消肿止痛,促进局部瘀血消散、吸收。

3. 皮肤损伤的处理方法停止在皮损处手法操作;做好局部皮肤的消毒处理,预防感染。

4. 软组织损伤的处理方法停止手法操作;制动,在局部进行冷敷;如有出血、肿胀,可先制动、冷敷,待出血停止48h 后,加中药外敷,以消肿止痛;若存在肌腱韧带断裂、关节囊撕裂时,立即转至骨科治疗。

小儿推拿发热PPT课件

小儿推拿发热PPT课件

目的与意义
目的
明确小儿推拿发热ppt课件的目的 ,即帮助观众了解小儿推拿发热 的相关知识,掌握推拿手法,以 便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
意义
阐述小儿推拿发热ppt课件的意义 ,包括推广小儿推拿技术、提高 临床治疗效果、促进儿童健康等 方面的价值。
02
小儿发热概述
定义与症状
定义
发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使机体产热增加或散热减 少,体温超出正常范围的现象。
西药治疗
对于高热或病情较重的小儿,可以结合西药进行治疗。常用的西药有解热镇痛药、抗生素等。在使用西药时,需 遵循医生的指导,注意药物剂量和用药时机。
05 案例分享与效果评估
案例一:轻度发热的患儿
总结词
轻度发热的患儿通常表现为低热、疲倦、食欲不振等症状,推拿治疗可以缓解症状,促进患儿恢复。
详细描述
症状
发热时,小儿可能会出现畏寒、寒战、面色潮红、呼吸加快等症状,同时体温 升高,严重时可出现高热惊厥。
原因与分类
原因
引起小儿发热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感染、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其中感染 是最常见的病因。
分类
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可以将小儿发热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
诊断与治疗原则
诊断
2. 揉太阳穴
用中指指腹轻轻按揉太阳穴,可以缓解头痛、发热等症状 。
1. 捏脊
用双手拇指和食指捏住脊柱两侧的皮肤,自下而上轻轻捏 提,直至大椎穴。此手法可以调和气血,增强免疫力。
3. 推天河水
用食指和中指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直至皮肤微红。 此手法可以清热解表,缓解小儿发热症状。
推拿疗法的疗程与频率
02
小儿推拿是在小儿生理特点和病理特点的基础上,运用 推拿手法来治疗小儿疾病的一种中医治疗方法。

小儿推拿个案护理ppt课件

小儿推拿个案护理ppt课件
如偏食、挑食等。
舒缓情绪
小儿推拿能够舒缓宝宝 的情绪,减轻焦虑、烦 躁等现象,使宝宝更加
安静、愉悦。
08
总结与建议
经验总结
1 2 3
推拿手法
在小儿推拿过程中,应熟练掌握各种推拿手法, 如捏、揉、推等,以便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 合适的手法进行治疗。
穴位选择
穴位的选择对于小儿推拿的效果至关重要,应熟 悉小儿的常用穴位,并根据患儿的症状和需要选 择合适的穴位进行按摩。
注意事项
在推拿过程中,应注意患儿的反应和状态,避免 过度刺激和不适,同时注意保持室内温度和清洁 卫生。
对类似病例的建议
早期干预
对于类似病例,建议家长尽早寻求专业医生的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治疗,以便 早期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合治疗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儿,建议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如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和推拿按摩等,以提高治疗效果。
起居注意事项
总结词
保持卫生,规律作息
详细描述
保持小儿生活环境清洁卫生,定期清洗小儿衣物和玩具。培养小儿良好的作息习 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运动注意事项
总结词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详细描述
鼓励小儿进行适量的户外运动,如散步、跑步、玩耍等,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同时,注意控制运动时间和 强度,避免过度疲劳和受伤。
手法轻柔
在推拿过程中,应使用轻柔、和缓的手法,避免 过度用力或刺激,以免给患儿带来不适。
观察患儿反应
密切观察患儿在推拿过程中的反应,如出现异常 情况应及时调整推拿方案或停止推拿。
与家长沟通
与患儿家长保持良好沟通,了解患儿的日常表现 和健康状况,以便更好地进行推拿护理。

《推拿手法》ppt课件完整版

《推拿手法》ppt课件完整版

推拿手法可用于坐骨神经痛的治疗, 通过放松臀部肌肉、点按环跳等穴位 缓解疼痛,同时配合腰椎牵引和理疗。
网球肘
对于网球肘患者,推拿治疗可针对肘 关节周围肌肉进行放松,同时点按曲 池、手三里等穴位以缓解疼痛。
06
推拿手法培训与实践指导
培训目标及内容设置
掌握推拿基本理论知识
包括推拿的定义、原理、作用及适应症等。
《推拿手法》ppt课件完整版
目录
• 推拿手法概述 • 常见推拿手法介绍 • 推拿手法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 • 推拿手法治疗原则与选穴方法
目录
• 推拿手法在临床应用案例分析 • 推拿手法培训与实践指导
01
推拿手法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推拿手法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通过 特定的手法和技巧作用于人体体表, 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治 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目的。
学科地位
随着现代医学对推拿手法研究的深入,推拿手法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不仅在中医领 域占有重要地位,而且逐渐被现代医学所接受和认可,成为医学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国际影响
推拿手法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 接受和应用推拿手法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推拿手法在国际医学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摩法
1 2
定义 以指或掌在体表做环形摩擦的手法。
操作方法
指摩法、掌摩法。
3
注意事项 操作时肘关节微屈,腕部放松,指掌自然伸直, 动作要缓和而协调,频率每分钟120次左右。
推法
01
定义
以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人体一定 穴位或部位上,做单方向直线移
动的手法。
02
操作方法
指推法、掌推法、肘推法。

《小儿推拿》PPT课件(完整版)

《小儿推拿》PPT课件(完整版)

《小儿推拿》PPT课件(完整版)contents •小儿推拿概述•常用手法介绍•常见病症治疗•操作注意事项•实践经验分享与案例分析•推广普及与教育培训建议目录小儿推拿概述定义与发展历程定义发展历程原理及作用机制原理作用机制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小儿推拿适用于多种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治疗,如感冒、咳嗽、哮喘、腹泻、便秘、遗尿、夜啼、惊风、疳积等。

同时,对于小儿保健和生长发育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禁忌症虽然小儿推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也有一些禁忌症需要注意。

如小儿有严重的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或患有恶性肿瘤、结核病等传染性疾病时,不宜进行推拿治疗。

此外,对于局部皮肤破损、炎症等病变部位也应避免推拿刺激。

常用手法介绍分类定义根据着力部位和推动方向的不同,可分为指推法、掌推法和肘推法。

作用定义分类作用030201定义分类作用摩法定义用手掌面或食、中、无名指指面附着于一定部位上,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前臂作节律性的环旋运动。

分类根据着力部位的不同,可分为掌摩法和指摩法。

作用具有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消瘀散结等作用。

常见病症治疗推拿手法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黄蜂入洞、按揉迎香穴等。

症状表现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

注意事项保持室内通风,避免过度保暖,多饮水。

症状表现推拿手法注意事项1 2 3症状表现推拿手法注意事项症状表现01推拿手法02注意事项03操作注意事项手法力度掌握轻柔为主小儿推拿手法应以轻柔为主,避免过度用力造成宝宝不适。

力度适中根据宝宝的年龄和体质,选择合适的力度进行推拿,以达到舒适的效果。

均匀施力在推拿过程中,要保持手法的稳定性和均匀性,避免出现突兀的用力。

穴位选择准确性熟悉穴位定位准确避免误伤避免误操作风险专业培训注意观察避免禁忌症实践经验分享与案例分析成功案例展示案例一案例二案例三案例一案例二案例三分析推拿治疗小儿咳嗽失败的原因,可能是诊断不准确、手法不熟练或穴位选择不当等。

推拿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处理ppt课件

推拿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处理ppt课件
病变,方能进行颈部旋转手法,但一般不宜超 过45度,颈部扳法不要强求扳响。
7
二、推拿操作注意事项
• (一)力:根据力和压强的原理,一定的力作用 于一定的部位,作用面积越大,单位面积所受压 力越小。即医者施加的外力是相对恒定的,而具 体操作时,既可用双手整个掌面、大小鱼际、脚、 双后跟、双拇趾,也可只用单脚全脚、单脚掌、 甚至单脚拇趾等部位。接触部位的面积不同,力 度也就不同。通过不断变换接触面积以调节刺激 量是推拿的基本功之一。通过这种变换可使推拿 显得更有效。(各种手法的适用部位)医者应当 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疾病的性质灵活运用,以确保 有效和安全。
软组织的感觉相对迟钝,使痛阈提高,可导致皮肤损 伤。 • 预防及处理:要求加强手法基本功的练习,正确掌握 各种手法的动作要领,提高手法的熟练程度。
3
推拿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处(二)
• (二)晕厥 • 表现:患者突感头晕、心慌、恶心、面色苍白、肢冷、 • 冷汗,甚至昏迷不省人事的现象称为晕厥。 • 原因:病人过于紧张、疲劳、饥饿、或虚弱、及易敏体 • 质。也可能与推拿时力度过重或对脊柱踩踏过久有关。 • 如室内空调开启时间太长,缺乏通风,也常能诱发晕厥。 • 处理:大多数晕厥者经平卧休息后,一般能自行恢复。 • 对晕厥的处理主要有立即停止推拿,使患者平卧,饮以 • 温开水或葡萄糖水,或掐合谷、人中、大鱼际等穴。必 • 要时可给予输液或输氧。 • 预防:对紧张的患者,应说服他摒除恐惧感;体质虚 • 弱、空腹、初次接受推拿治疗的患者,治疗时手法不 • 宜过重,时间也不宜过长。
11
注意事项(五)——手法刺激强度的把握
• 手法压力——成正比; • 与作用部位的敏感性有关---经络穴位处刺激强,
非经络穴位处刺激相对较弱;肌肉不发达部位刺激 较强,肌肉发达部位刺激相对较弱;青壮年力量适 当重,老年人适当减轻,避免损伤;软伤初期、久 病手法宜轻;宿痛、劳损、初病体实,感觉迟钝、 麻木者,刺激宜强。 • 与着力面积——反比 • 与操作时间——一般而言时间短,刺激小,反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推拿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处(四)
• (四)骨折
• 1.踩跷时发生骨折,多在胸胁部、肋部和腰椎。常由于用 • 力过猛、过大,如踩跷时跳跃过高;或踩踏胸部时屏气;
• 或支撑之手意外滑脱,致使重量突然增加等所致。骨折发
• 生后,患者常感局部疼痛、肿胀、皮色青紫。检查时可有 • 明显压痛点、叩击痛、或胸廓挤压征(+),必要时可拍X
病变,方能进行颈部旋转手法,但一般不宜超 过45度,颈部扳法不要强求扳响。
7
二、推拿操作注意事项
• (一)力:根据力和压强的原理,一定的力作用 于一定的部位,作用面积越大,单位面积所受压 力越小。即医者施加的外力是相对恒定的,而具 体操作时,既可用双手整个掌面、大小鱼际、脚、 双后跟、双拇趾,也可只用单脚全脚、单脚掌、 甚至单脚拇趾等部位。接触部位的面积不同,力 度也就不同。通过不断变换接触面积以调节刺激 量是推拿的基本功之一。通过这种变换可使推拿 显得更有效。(各种手法的适用部位)医者应当 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疾病的性质灵活运用,以确保 有效和安全。
• 技术操作规程,避免使用蛮力。
6
推拿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处(五)
• 脱位(环枢关节) • 表现 • 原因:颈部操作时最易出现此类问题,(上段
颈椎有炎症或被肿瘤组织破坏后易出现)。 • 颈部活动范围受年龄增大而缩小(骨质增生,
退行性改变)。 • 预防及处理: • 颈部旋转复位手法之前应常规摄片,排除颈部
4
推拿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处(三)
• (三)岔气(特别在踩跷过程中) • 表现:推拿过程中,患者突然感觉胸或背部疼痛,时如 • 刀割、时或牵掣,甚至呼吸、咳嗽或转身、弯腰都十分 • 困难。 • 原因:岔气的发生多由用力不当,如用力过猛等(包括 • 突然用力过大和用力过快),初学踩跷者尤易发生,应 • 特别注意。也可在正常用力情况下因为患者屏气而产 • 生。 • 处理:应立即停止踩跷,改以手法治疗。并找准压痛 • 点,以指揉法、指振法在岔气局部先行放松;继以扳法 • 或掌按法或叩击法纠正紊乱的关节(应根据具体情况, • 分别整复椎间关节、肋脊关节、胸肋关节);
8
注意事项(二)——体位:
• 恰当体位——协调一致 • 患者——舒适,肌肉放松,既能维持时间长,
又有利于医生操作。 • 医生——手法操作方便,有利于手法运用、
力量发挥的操作体位。同时做到意到、身到、 手到,步法随手法相应变化。
9
注意事项(三)——施力原则:
• 1.完整手法操作应遵循轻—重—轻原则; • 2.前后四分之一时间手法刺激轻一些,中间一
11
注意事项(五)——手法刺激强度的把握
• 手法压力——成正比; • 与作用部位的敏感性有关---经络穴位处刺激强,
非经络穴位处刺激相对较弱;肌肉不发达部位刺激 较强,肌肉发达部位刺激相对较弱;青壮年力量适 当重,老年人适当减轻,避免损伤;软伤初期、久 病手法宜轻;宿痛、劳损、初病体实,感觉迟钝、 麻木者,刺激宜强。 • 与着力面积——反比 • 与操作时间——一般而言时间短,刺激小,反之;
12
三、推拿介质概念
推拿时,为了减少对皮肤的摩擦损伤, 或者为了借助某些药物的辅助作用,可在推 拿部位的皮肤上涂些液体,膏剂,或洒些粉 末,这种液体、膏剂、或粉末统称为推拿介 质,也称推拿递质.
13
关于膏摩
膏摩不是膏药加按摩之义.将中药配方成 的膏剂涂于体表的治疗部位上,然后在其处施 以推拿手法的一种治疗方法.
• 片以确诊。发生骨折后,应立即停止踩跷,并正确予以复 • 位,无条件处置者应立即送相关医院。
• 2.应高度重视骨折的预防,其预防措施包括:(1)严格
• 掌握踩跷禁忌症,对年老、体弱或骨质疏松者慎用此法。 • (2)踩跷时,嘱患者全身心严格遵守
膏剂为软膏.既可以提高治疗作用,也可以 增强润滑作用,临床须辨证用膏.
14
关于膏药和药膏
药膏是软膏,将药物研成细末,用饴糖,凡 士林,羊脂,油脂,油腊等基质混合,煎熬后制 成;或用水,蜜,酒,香油,醋等将药末调拌成糊 状而成.
膏药是硬膏,用中医外用药中一种特有的 剂型,先将药物研成细末,然后配合香油,黄丹, 蜂蜡等基质熬炼而成,乘热软化时涂于布或纸 上.膏药遇热则软化而具有粘性,能牢牢地粘 贴在患部.
段时间手法刺激量相对重一些; • 3.具体在某一部位操作时,手法需轻重交替,
以及点、线、面的结合应用。不可在某一点持 续运用重手法刺激。
10
注意事项(四)——手法变换与衔接
• 一个完整的手法操作过程往往由数种手法组合 • 而成,操作时需要经常变换手法的种类,它要求 • 术者的步法根据手法的需要而变换,使手法变换 • 自然、连续,而不间断,如同行云流水,一气呵 • 成。 • 要求术者对手法的掌握和运用十分熟练; • 另一方面,要充分集中注意力,做到意到手 • 到,意先于手。
软组织的感觉相对迟钝,使痛阈提高,可导致皮肤损 伤。 • 预防及处理:要求加强手法基本功的练习,正确掌握 各种手法的动作要领,提高手法的熟练程度。
3
推拿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处(二)
• (二)晕厥 • 表现:患者突感头晕、心慌、恶心、面色苍白、肢冷、 • 冷汗,甚至昏迷不省人事的现象称为晕厥。 • 原因:病人过于紧张、疲劳、饥饿、或虚弱、及易敏体 • 质。也可能与推拿时力度过重或对脊柱踩踏过久有关。 • 如室内空调开启时间太长,缺乏通风,也常能诱发晕厥。 • 处理:大多数晕厥者经平卧休息后,一般能自行恢复。 • 对晕厥的处理主要有立即停止推拿,使患者平卧,饮以 • 温开水或葡萄糖水,或掐合谷、人中、大鱼际等穴。必 • 要时可给予输液或输氧。 • 预防:对紧张的患者,应说服他摒除恐惧感;体质虚 • 弱、空腹、初次接受推拿治疗的患者,治疗时手法不 • 宜过重,时间也不宜过长。
1
针灸推拿学
2
一、推拿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处理(一)
• (一)软组织损伤,包括: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肌腱、韧带、
关节附件。皮肤损伤在推拿临床上最为常见。
• 原因: • 初学推拿者,手法生硬,不能做到柔和深透。 • 粗蛮的手法,小幅度急速而不均匀地使用擦法,则易
造成皮肤损伤(润滑)。 • 同一部位,过久的手法操作。时间过长,局部皮肤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