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导入技能
课堂教学八项技能

课堂教学八项技能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达到教学目标,要具备以下技能:1、导入技能:常用的课堂导入技能有:直接导入、复习导入、直观导入、经验导入、故事导入、悬念导入等。
不论采取那种形式的导入,关键是看能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否为本节课的目标达成起到良好的铺垫,能否促进课堂教学。
2、结束技能:一节课的结束环节是对课的提炼过程,要认真设计和把握。
主要有简单回顾、提示要点、巩固应用、练习检测、比较异同、拓展延伸等。
3、语言技能:语言是做教师的第一技能,一个好教师的课堂教学用语一定是:吐字清晰、干净利索,音量语速适宜,语调节奏有变化,语汇知识丰富,语言有感染力。
4、提问技能:课堂提问的效果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功底和新课程的思想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要想达到良好的提问效果必须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问题,做到难易适度、循循善诱、正确评价、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5、板书技能:常用形式:词语式、提纲式、结构式、图表式内容原则:计划性、简洁、科学性、示范性、启发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
6、演示技能: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课堂演示技能,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现代媒体的演示技能。
传统媒体包括:实物、标本、模型展示、实验演示等;现代媒体指:电光类(投影等)、电声类(录音等)、影视类。
7、组织技能课堂教学组织包括:教学内容组织、教学环节组织、教学时间分割、师生交往组织。
8、应变技能:课堂应变反映一个教师的智慧和能力,在应付课堂的突发情况时常采取以静制动、重点提示、个别提醒、借题发挥、巧妙暗示、实话实说等。
提供给教师的智慧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关于教育的本质,已经是一个由来已久的争论话题,不过如果你读了下面这个寓言,一定会对你有所启迪。
上帝在造完万物及人类之后,让他们在地球上按照各自的生活方式去生活,上帝只是用慈祥及欣慰的目光注视着一切。
忽然有一天,人跑来找上帝。
看着满脸委屈的人,上帝问道:“你有什么事呀,我的孩子?”“这太不公平了!”人叫喊着说:“您看,我跑不过马、兔子他们,也没有大象、牛的力气大,不能像鸟儿在天上飞,不能像鱼儿在水中游,上树摘果子不如猴子,捕食又没有老虎、狮子的爪子和牙齿……你说我该怎么办呀?”“你的大脑比他们的都好,你可以思考呀。
课堂教学的导入技能

课堂教学的导入技能(一)一、导入的作用“万事贵乎始”。
高尔基在谈创作体会时说:“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
”列夫?托尔斯泰也说过:“开头总是最难下笔的。
”托翁十分重视作品的开头,《安娜?卡列妮娜》的开头,他用了几十种不同的写法,经过反复比较、筛选,最后才确定下来。
课的开始如同定调,一定要好。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俞丽拿演奏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特别重视第一个音符的准确性,因此她的演奏就非常悦耳、动听。
教学亦如此,一堂课若一开始就没上好,讲得索然无味、如同嚼蜡,那么,学生就难以进入意境,就不会兴趣盎然地投入下面课的学习。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一书中指出:“教学艺术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上课伊始,学生的心理准备难免不充分,注意力还没有充分集中起来,如何进行有效的调整,使之适合于教学的需要,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教师良好的导入技能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备条件。
导入又叫开讲,与导言、引言相比,其性质、目的基本是相同的,但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
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运用一定的方式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注意力,关心上课主题内容,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
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有时也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
常言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高超、新颖、别致的导入必然会为课堂教学的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学也就容易进入最佳境界。
导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集中注意。
巧妙地导入新课,可以起到先声夺人、先声服人的效果,紧紧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一上课就把兴奋点转移到课堂上来,维系在教学的内容上。
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始讲课,才能“箭无虚发”,句句入耳,点点入地;教者轻松愉快,听者心倾神往。
2、激发兴趣。
精彩的导入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进入一种美妙的境界。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有趣。
课堂导入技能

五、导入技能构成的要素
1、引起注意、激起好奇(了解学生,稳定 情绪;加大刺激量;联系学生实际,呈现 新颖的学习情境) 2、建立联系、激发认知需要(设计适合学 生认知能力和授课内容相关的学习情境; 建立新旧知识联系,让学生意识到差异或 差距,引起惊喜或困惑) 3、组织指引、形成期待(提出主要问题, 指出方法和程序) 4、激起兴趣、促进参与
第三讲导入技能一源自什么是导入技能是教师在进入新课 时运用建立问题情境的 方式,引起学生注意、 激发学生兴趣、明确学 习目标、形成学习动机、 建立知识间联系的一类 教学行为。
二、导入技能的功能
1、提供必要的信息刺激,引起学生注意,使学 生进入学习准备状态。 2、设置学习的问题情境,制造学习气氛,使学 生产生认知需要。 3、明确教学活动目标和任务、活动方向和方式, 使学生产生学习期待。 4、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乐知爱学。 5、消除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师等的畏惧心理, 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案例分析:如何保持导入的“神秘”
1、《难忘的泼水节》
2、《酸的和甜的》
8 、 游 戏 活 动 导 入
7 、 设 疑 、 悬 念 导 入
6 历、 史故 中事 )、 实 例 导 入 ( 现 实 、 报 刊 、
5 表、 、直 电观 视导 电入 影( 、观 幻察 灯实 、物 音、 乐模 )型 、 图
4 、 实 验 导 入 ( 实 验 演 示 或 学 生 实 验 )
3 、 旧 知 识 导 入 ( 建 立 新 旧 知 识 联 系 )
2 验、 为经 出验 发导 点入 )( 以 学 生 已 有 的 生 活 经
1 教、 学直 内接 容导 和入 程( 序交 )待 学 习 目 的 、 要 求 、
三 、 导 入 技 能 的 类 型
教师技能要素怎么写

教师技能要素怎么写
教师应该具备的六项技能是: 课堂导入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组织技能、语言技能、结束技能。
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业务素质的行为表现, 也是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导入技能: 课堂导入技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理导入这一教学环节时, 利用各种教学媒体, 创设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启迪学生思维, 集中学生注意力, 使其主动学习新知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
提问技能: 提问技能是教师运用提出问题的手段, 通过诱导学生回答和处理学生答案, 达到检查教学、学习知识、巩固知识、促进思维、培养能力等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
讲解技能: 讲解技能是通过语言对知识的剖析和揭示, 剖析其组织要素和过程程序, 揭示其内在联系, 从而使学生把握其实质和规律。
组织技能:课堂组织技能是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集中学生注意、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教学行为方式。
语言技能:教学语言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针对特定的学习内容和对象而使用的语言。
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 其好坏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
结束技能:结束技能是教师在完成一个教学内容或活动时, 引导学生
对所学知识技能及时地进行总结、巩固、扩展、延伸、迁移等, 使教学完美结束的教学行为方式。
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导入技能

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导入技能导入新课是教师在开始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
通过导入,把学生引导到一个特定的学习方向来,因而又叫定向导入。
1、导入的作用好的导入可以点燃学生的思维的火花,开拓学生的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富有启发性的导入,不但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还能起到培养学生定向思维的作用。
导入的作用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明确学习的目的、要求,为学好新知识创造良好的前程。
有效地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运用正确的方法导入新课,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明确思维方向,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内在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学习新课的一开始就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境界,为整个教学过程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2、导入的类型由于教育对象不同、内容不同开头不会相同。
即使是同一内容,不同教师也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教师要根据所教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学内容,为了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导入新课,教学没有固定的形式,一堂课如何开头,也没有固定的方法。
教学中的导入形式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①通过复习旧知识的方式导入新知识,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明确探索的目标,这是教学最常用的方式。
②利用直观演示的方式导入。
根据学科的特点,要尽量采用直观教学。
采用直观教学,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架起由形象向抽象过渡的桥梁。
因此,采用直观教具来揭示道理或规律是十分重要的。
③用实验演示的方式导入。
教师巧妙地设计一些小的实验或练习,指出一些现象让学生自己观察和分析,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的结论就是本节要讲的主要内容,因而课题随之被揭示出来。
这种导入方法,能帮助学生掌握抽象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④从生产实践和生活实际问题导入。
生产和实际生活中,有不少现象,人们往往能感觉它而不能理解它。
一旦把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便能引起浓厚的兴趣。
教师利用这种心理,使许多问题都可以从学生亲身经历过的实际问题或本身的生理现象导入新课。
教师课堂教学技能之导入技能

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教学过
程就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持续不断的活动。 好的设疑,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 呈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
注意事项
(1) 导入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要强 (2) 导入要具有关联性 (3) 导入要具有形象性,启发性和 导入 设疑导入
.
老师直接阐明学习目的要
求,以引起学生注意的教学 行为。 一般用以相对独立的“课” 或者“节”开始。
学生已经具有的生活经验 出发,教师通过生动的举例, 提问,等手段,引起学生的回 忆,联想,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望,自然过渡到新课的学习。
知识为基础发展深化,从而 引出新的教学内容,达到温 故知新的目的。
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一>
导入技能: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
兴趣,引起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 建立知识之间联系的教学活动。
导入技能
导入技能的目的:
(1) 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 习动机,进入学习情景 (2) 为学习新知识做鼓动,引 子,铺垫。 (3) 明确学习目的,知道这节 课要做什么。
导入的常用类型
导入技能的教案

导入技能的教案教案标题:引导学生掌握导入技能的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导入技能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掌握不同导入技能的应用方法。
3.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导入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1. 导入技能的定义和重要性。
2. 不同导入技能的应用方法。
3. 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学习兴趣的激发。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种导入技能的示范材料。
2. 学生准备纸笔以及参与活动的积极心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解释导入技能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导入技能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2. 教师与学生分享一些有趣的导入技能的例子,引发学生的兴趣。
二、导入技能的分类介绍(10分钟)1. 教师介绍不同类型的导入技能,如问题导入、图片导入、故事导入等,并解释每种导入技能的应用场景和效果。
2. 教师利用示范材料展示不同导入技能的具体操作方法。
三、小组合作练习(15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导入技能进行练习。
2. 学生根据所选导入技能的特点和应用场景,设计一个导入环节,并进行小组内部的讨论和准备。
3.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设计的导入环节。
四、学生展示和讨论(15分钟)1. 每个小组派出的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设计的导入环节,并解释他们选择该导入技能的原因。
2. 教师引导全班讨论每个小组的导入环节的优点和不足,并与学生一起总结出有效的导入技能应用方法。
五、个人实践和反思(10分钟)1. 学生个人进行导入技能的实践练习,可以选择课堂上学习的导入技能,也可以尝试其他的导入技能。
2.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记录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思考导入技能对他们的学习效果有何影响。
六、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导入技能的重要性和学生在实践中的体会。
2. 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或分享自己的经验,教师进行解答和引导。
拓展活动:1. 学生在其他课程中运用导入技能,观察其效果。
2. 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其他导入技能的应用方法,并进行分享。
课堂导入技能

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
”一、知识导入导入知识、培养能力是课堂导入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
1、复习导入法:教师在每堂课的起始阶段,采用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和内容作为导入新课的方法,来开启新知识的大门。
新旧知识间的逻辑联系,即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发展与延伸,找出交点。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注意:1、手段,目的在于导入新课2、密切联系,避免脱节3、摸清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和认识水平2、谈话导入法:用说话的形式交流感情、发表意见、讨论问题的一种导入方式。
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活跃课堂后气氛。
减轻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压力和接受新知识的恐惧感。
利用语言、音乐等各种手段,制造一种符合教学需要的环境。
注意:1、教师要掌握对教材的理解,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巧妙设计谈话内容。
2、语言要有感染力,巧妙点拨。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到知识。
3、直接导入法。
不用借助其他材料,教师只需要概述新课的主要内容及教学程序,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引起学生思想上的重视并准备参与教学活动,做到“课伊始,意亦明”的一种导入方式。
注意:1、掌握对教材的理解,要紧扣教学重点,语言要精练、简洁。
不易过长。
2、明确本节课的教学要求,教师可以借助多种教学手段。
4、归纳导入法。
通过归纳总结前一节的教学内容(习题作业、实验作业、考卷分析)等问题进行归纳,并分析原因从而导入新课。
可借助知识背景,让学生去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诱使学生萌发猜想,引出规律。
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观察、发现总结规律的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效率。
5、摘录导入法。
在讲课前让学生摘录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或请学生在课搜集与新授课有关的内容并加以适当摘录,然后过渡到全文讲授的方法。
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激智导入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智力。
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核心和标志。
小学语文教学技能课件 第五章 课堂导入技能

二、课堂导入的价值
(五)明确教学任务与要求
学生知道了学习任务与要求,就能明确学习方向,激发学 习动机,自觉地指向学习目标。因此,在课堂教学的阶段,合 理导入是教师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目标的有效手段。
三、课堂导入的常见问题
(一)牵强附会
有些导入片面追求趣味性,偏离了与教学内容的内在关联, 显得牵强附会,不能给课堂初始的学习以明确定向,有时候甚 至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讲与议】 导入的偏失与方式——理论总述
一、课堂导入的意涵
课堂导入是指一项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前,教 师通过有效的方法,引领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或要求,为教学 内容的学习做好准备的教学行为。
“导”是前提、是过程; “入”是结果、是目的; “导”的情况直接影响着“入”的效果。
二、课堂导入的价值
一、直接导入技能
(一)直接导入的突出特点 1. 开门见山
单刀直入,不拐弯抹角,由题及文,节省教学时间。
2. 言简意赅
直接导入语信息量不大,往往用语简洁;直奔主题,言语内容显得准确、精练。 缺点在于平铺直叙,易流于平淡。把握不好则可能会造成“导而不入”的境况。 师范生和新手教师不宜多用。
一、直接导入技能
师:同学们,大家回忆一下,你们知道哪些赞美梅花的诗句?(教师相机出示, 学生齐读)
师:(出示墨梅图)同学们看图,这是什么梅? 生:墨梅。 师:为何称它为墨梅? 生:因为这是用墨画出来的梅花。
师:是的,相传古人因看到月光映梅影于窗纸上,想到了用浓浓淡淡的水墨来 画梅花。这就是—墨梅。
师:说到画墨梅,当属元代诗人、画家王冕的造诣最深。(出示王冕简介,学 生快速浏览)
“背景简介导入法”就是在学习新课文前,教师先就课文的相关背景,如作 者、人物、景物、事件等做补充说明,然后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的一种导 入法。运用时可让学生先查阅相关资料,在导入环节引导学生参与。但要注 意背景材料的针对性和呈现的简洁性、灵活性。
教师课堂的十大技能

教师课堂的十大技能一个仅仅具备文化知识和理论素养的教师,不一定是个好教师。
一个优秀的教师还要有较高的教学技能,能够驾驭知识,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然而,教学技能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地锤炼和提升。
可以肯定的说,一个没有熟练掌握各种教学技能的教师是难以有效组织学生主动学习的。
教师只有运用各种教学技能,不断创新,才能使课堂教学多彩多姿,生动有趣,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一、教师课堂教学的导入技能1. 知识导入2. 激智导入3. 情感导入4. 趣味导入二、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技能1. 叙述性语言2. 描述性语言3. 论证性语言4. 说明性语言5. 抒情性语言6. 评价性语言7. 语言技巧的运用三、教师课堂教学的讲授技能1. 讲述法2. 讲解法3. 讲读法四、教师解题教学的提问技能1. 巩固型提问2. 技巧型提问3. 关节点提问4. 方法类型提问五、教师课堂教学的演示技能1. 电教媒体演示2. 实验演示3. 直观教具演示六、教师课堂教学的板书技能1. 逻辑板书2. 过程式板书3. 形象板书七、教师课堂教学的机智技能1.细致敏锐的观察能力2.冷静理智的自制能力3.及时有效的调控能力4.深刻准确的解惑能力5.灵活自如的变通能力6.积极熟练的迁移能力7.机智幽默的表达能力八、教师课堂教学的强化技能1.小组强化2.即时强化3.延时强化九、教师课堂教学的控制技能1.教学目标的把握2.控制教学的节奏3.调整课堂的结构4.课堂信息的重组十、教师课堂教学的结束技能1.总结归纳2.比较分析3.铺垫发展4.练习巩固5.首尾呼应教育界流行这样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只要我们的教师基础知识扎实,教学方法得当,就能创造一流的教育教学成绩,使每个学生既成人成才。
从教学技能中提升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赢得学生的肯定与喜欢,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优秀教师,。
基本技能之一导入技能

二、导入技能的基本方法
1、直接导入 教师用三言两语说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要求,从 课题直接导入新课。 特点:揭示课题迅速,省时, 它比较适合中、高年级教学或新任教师对学生知识 、能力水平了解不深的情况。
案例1:《点亮我们的小灯泡》教学导入 案例2:《寻找动物和植物》 视频:《测量水的温度》
2、实验导入
⑴演示实验导入法 教师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感受到一定的刺激, 同时提出若干问题,巧布疑阵,激发学生的求知 欲,从而导入新课。
案例: 《热是怎样传播的》 《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⑵学生实验导入法 利用学生在实验中的感知导入新课更能激发学生 的求知欲。 案例:苏教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让学 生利用身边的常见物体——瓶子、直尺、铅笔等 制造声音,体会人体能发出多少种声音。提出“ 一个物体能够独自发出声音吗?物体发声时,我 们有什么发现?”建立起“发声时物体都在动” 这样的初步感性认识。
(3)承上启下,促进认知衔接
案例:《食物链与食物网》 学习有关自然界中的食物链知识时,通过《小猫 钓鱼》、《小山羊》等学生熟知的课文来导入, 不但使学生觉得新知识并不陌生,而且使科学知 识与语文、数学等课程知识达到融会贯通。
(4)创设情境,引发探究活动
案例:苏教版科学教材《光怎样行进》 师:(拉好窗帘创设一个黑暗的环境)教室太黑,同学们想 办法能用发光的物体把周围照亮。好吗?(比如:灯、手电 筒、点亮电珠、蜡烛、荧光棒……) 师:请同学们打开窗帘,我们看到明媚的阳光照进了教室, 老师看到了大家一张张的笑脸。试想,在漆黑的教室里老师 却看不到。这是为什么呢? 生:教室没有光,我们就什么也看不见。 师:那么光是从哪里来的呢? 生:电灯、手电筒、太阳等能发光的物体。 师:我们把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板书光源的概念)。光源 的分类标准很多,按光源形成原因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两种…… ①王峰、戴莉、曾宝俊:《光怎样行进》,小学科学网: /Article_Show.asp?ArticleID=842
课堂教学技能——导入技能

五、应用原则与要点
目的性
针对性:教材内容、方法、目标;学生的需
要、兴趣。(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意外思考) 启发性:启发思维:问题、对比、范例、演 示、情景启发。 趣味性:语言生动形象、幽默风趣;方式新 颖等
导入技能评价指标
能引起学生兴趣,集中注意 导入能自然引入课题,衔接紧密、恰当 与新知识联系密切,目的明确 确实将学生引入学习情景 讲话感情充沛,语言清晰 能启迪学生思维 导入时间掌握得当,紧凑
数微’26-28;语微’55-59
三、导入的类型
1、知识导入——导之以知,训练技能 2、智力导入——导之以智,开启思维 3、情感、情境导入——导之以情,营造气氛 4、兴趣导入——导之以趣,激发兴趣
杨‘《导入》 新课程导入4‘(数)、32‘(历史)、34‘(语)、38‘(化学)、43‘(物理)、54‘(数)
导入技能
一、概念 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 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通 过导入,把学生引导到一个特定的学习方向 上来,因而又叫定向导入。
二、导入的目的
1、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起学习动机。
2、引起对所学课题的关注,引导进入学习情
境。 3、为学习新知识、新概念、新原理和新技能 作鼓动、引子和铺垫。 4、明确学习目的。 5、激活思维,挖掘潜力。
《赠汪伦》导入
师:李白是我国唐代的大诗人,可是他上过一次当,受过一次骗。 (引起注意) 生:上什么当?他还会受骗吗? 师:这个骗他上当的就是汪伦。(生面面相觑) (激发兴趣) 师:汪伦是安徽泾县的一位隐者,他非常喜欢李白的诗,崇拜李 白的为人,知道李白爱饮酒,“李白斗酒诗百篇”,还了解李白 “三山五岳寻芳遍,一生爱把名山游”,于是写信给李白,信中 说:“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千里桃花。先生好酒乎,此地有万家 酒店”。李白和汪伦素不相识,接信后,连忙赶到汪伦那里,汪 伦解释道:“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没有桃花;万家者,店主人 姓万,并没有一万家酒店。” 师:后来,李白与汪伦谈论得很投机,李白离开时,汪伦送了马 和布,还同村里人一同送行,李白很受感动,就写了这首诗。诗 末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要是不上当, 就没有这首好诗了。 (建立联系,进入课题)
《课堂导入的技能》课件

课堂导入的重要性
1 2 3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 们对新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 参与到课堂中来。
帮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
通过课堂导入,教师可以明确地告诉学生本节课 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堂内容的重点 和难点。
建立知识联系
课堂导入可以帮助学生回忆与新知识相关的已学 知识,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对新 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05
课堂导入的实例分析
实例一:故事导入法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总结词
生动有趣,引发兴趣
VS
详细描述
通过讲述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故事,吸引学 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 中进入学习状态,提高课堂参与度。
实例二:游戏导入法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总结词
互动性强,激发思维
通过复习已学知识或引入相关背景知识, 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 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02
课堂导入的技巧
激发兴趣
01
02
03
故事导入
通过讲述与课程内容相关 的有趣故事,吸引学生的 注意力,激发他们对学习 的兴趣。
情境模拟
创设与现实生活相关的情 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 受知识,增加学习的趣味 性。
《课堂导入的技能》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课堂导入的定义与重要性 • 课堂导入的技巧 • 课堂导入的方法 • 课堂导入的注意事项 • 课堂导入的实例分析
01
课堂导入的定义与重要性
课堂导入的定义
01
课堂导入是指在课堂教学开始时 ,教师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 进入学习状态的过程。
教师课堂教学的导入技能

教师课堂教学的导入技能第一节知识导入导入知识,培养能力是课堂导入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是由老师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能力的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导入教学方法。
那么,我们来看看导入知识、培养能力的五种导入方法:一复习导入法复习导入法是指教师在每堂课的起始阶段,通常采用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和内容作为导入新课的方法,,来开启新知识的大门。
这种方法主要是教师在教授新课时利用新旧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即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发展与延伸,从而找出新旧知识联接的交点,由旧知识的复习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山上来。
例:上课时,教师了一手拿动物玩具或图片对学生说:“Look here,I have got many animal pitures today。
This is a cat。
This is a snake。
Do you know this”(学生回答:spider)“Yes,it is a spider。
Do you like spider ?”(学生回答Yes or No)What animal is this?老师指着乌龟问。
学生回答:“It’s a turtle。
” 老师继续问“Do you like turtles?”紧接着,教师拿出动物图片的单数来练习,在练习的基础上,发给每两个人组图片。
教师让学生来做pair work。
在本课的导入设计中,老师从动物园的可爱小动物说起,复习曾经学过的小动物,通过学生回答,进而练习常用句型,各种各样的动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自然地导入新课动物的复数形式变化。
运用复习导入法时,我们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 复习导课中的“温故”只不过是一种手段,真正的目的在于导入新课。
2 所复习的导入的知识与新课内容要有密切联系,避免发生导入内容与新课知识之间脱节。
3导入新课前,教师要摸清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认识水平,导入才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谈话导入法谈话导入是指用说话的形式交流感情、发表意见、讨论问题的一种导入方式,他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最简单的交流方式,也是新课导入中应用做多,效果最显著的方式之一,谈话导入能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的五项基本技能

教师的五项基本技能(一)导入技能一、导入技能的意义导入技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理导入这一教学环节时,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其主动学习新知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
导入技能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二、导入技能的作用1、激发兴趣,产生学习动机。
2、引起注意,迅速集中思维。
3、铺设桥梁,衔接新知与旧知。
4、揭示课题,体现教学意图。
5、勾通感情,创设学习情境。
三、导入技能运用的基本要求1、导入要有目的性、针对性,突出一个“准”字。
2、导入要把新旧知识衔接起来。
3、导入要有直观性,突出一个“形”字。
4、导入要有启发性,突出一个“奇”字。
5、导入要有趣味性、艺术性,突出一个“巧”字。
6、导入要有概括性,突出一个“精”字。
四、导入技能运用中存在的问题1、不设导入,枯燥乏味。
2、过分渲染,不分主次。
3、偏离重点,过于牵强。
五、导入的类型1、简介导入。
2、设疑导入。
(1)析题导入法。
(2)以旧引新法。
(3)悬念导入法。
3、直观导入。
(1)实物启示法。
(2)教具演示法。
(3)实验导入法。
(4)录音导入法。
(5)图示描述法。
(6)录像导入法。
4、趣味导入。
(1)谜语导入法。
(2)歌谣导入法。
(3)故事导入法。
(4)游戏导入法。
六、导入技能的训练1、导入技能训练目标。
(1)理解导入技能的意义和导入技能的作用,掌握导入技能运用的基本要求和各种类型。
(2)能设计和编制合理的导入教案。
(3)能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选择恰当的导入类型应用于教学之中。
(4)导入技能水平比训练前有提高,课堂导入效果好,导入达到目的性、针对性强。
(5)能按导入的要求对本人或他人的导入技能进行评价。
2、导入技能训练原则。
3、导入技能训练建议。
(1)通过理论学习和观摩示范课,掌握导入的类型和运用的基本要求。
(2)在认真通读教材,理解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结构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知识的实际和心理特点。
课堂教学导入技能

课堂教学导入技能一、什么是导入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通过导人,把学生引导到一个特定的学习方向上来,因而又叫定向导入导入能够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活动。
二导入的目的1、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
兴趣是入门的向导上感情的载体,是知识的“生长点”。
学生学习有兴趣,就能全神贯注积极思考。
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活跃的成分.新课开始教师用贴切而精练的语言、正确、巧妙的导入新课,可以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烈的情绪,使他们愉快而主动学习并产生一种坚韧的毅力。
表现出高昂的探索精神,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善导”的教师,在教学之始,就千方百计地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有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知识、不断追求真理的意向.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
只有使学生清晰地意识到所学知识的地位和作用,才能产生学习的自觉性.迸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
“善导”的教师,再教学之始,很重视阐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国防、科研和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2 、引起对所学科题的关注,引导进入学习情境。
注意力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
在课的起始,要给学生较强的、较新颖的刺激,帮助学生收敛课前活动的各种思想,在大脑皮层和有关神经中枢,形成对本课新内容的“兴奋中心',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并指向特定的教学任务和程序之中。
为完成新的学习任务做好心理上的准备3、为学习新知识、新概念、新原理和新技能作鼓动、引子和铺垫.例如,在初中世界历史课中,教师单刀直入地发问:“金字塔是什么?”可使学生的思绪立即飞回到四、五千年前的古老时代,因为这是小学时已。
熟悉的知识,不仅能说出那是国王的坟墓,更能具体描绘它的宏伟高大,赞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那么这个奇迹般的伟大工程出现在'哪里呢?"——非洲东北部的古代埃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 年力帆小学专题培训(三)课堂导入技能一、导入的作用“万事贵乎始” 。
高尔基在谈创作体会时说:“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
”列夫?托尔斯泰也说过:“开头总是最难下笔的。
”托翁十分重视作品的开头,《安娜?卡列妮娜》的开头,他用了几十种不同的写法,经过反复比较、筛选,最后才确定下来。
课的开始如同定调,一定要好。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俞丽拿演奏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特别重视第一个音符的准确性,因此她的演奏就非常悦耳、动听。
教学亦如此,一堂课若一开始就没上好,讲得索然无味、如同嚼蜡,那么,学生就难以进入意境,就不会兴趣盎然地投入下面课的学习。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一书中指出:“教学艺术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上课伊始,学生的心理准备难免不充分,注意力还没有充分集中起来,如何进行有效的调整,使之适合于教学的需要,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教师良好的导入技能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备条件。
导入又叫开讲,与导言、引言相比,其性质、目的基本是相同的,但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
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运用一定的方式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注意力,关心上课主题内容,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
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有时也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
常言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高超、新颖、别致的导入必然会为课堂教学的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学也就容易进入最佳境界。
导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集中注意。
巧妙地导入新课,可以起到先声夺人、先声服人的效果,紧紧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一上课就把兴奋点转移到课堂上来,维系在教学的内容上。
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始讲课,才能“箭无虚发” ,句句入耳,点点入地;教者轻松愉快,听者心倾神往。
2、激发兴趣。
精彩的导入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进入一种美妙的境界。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有趣。
”巧妙的导入,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热爱的先导。
”而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3、启迪思维。
富有创意的导入,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智慧,使之善于思考问题,以及培养学生的定向思维。
因为教师有重点地导入新课,能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定向,集中探索知识的本质,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4、明确目的。
研究表明,当学生事先知道教师期望他们做什么时,教师对学生的行为影响最大。
当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时,教师就要适时地讲明学习的目的意义,从而激发学习动机,使其能持久地保持注意力,并自觉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
5、铺垫拓展。
好的导入能为全节课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并能由此使教学内容进一步展开、发展、开拓,把课的进展不断推向高潮,产生良好、积极的“连锁反应” 。
由于课堂教学导入行为的上述作用,作为教师,应重视进行课堂教学导入行为的训练,掌握导入的技能技巧。
而训练的基础工作是提高对“导入”作用的认识。
二、导入的原则与要求一般地说,导入新课、设计导语,应遵循以下原则与要求。
1、符合教学的目的性和必要性课堂教学导入,一定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导语,与教学目标无关的不要硬加上去,不要使导语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
教学伊始的导语,一定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必要而有机的部分。
2、符合教学内容本身的科学性导语的设计要从教学内容出发,有的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是教学内容的必要补充,还有的虽然从内容上看关系不大,但它能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对于教学内容的讲授和学习也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这一切,都应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出发,违背科学性的导入,尽管非常生动、非常精彩,也不足为取。
3、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内容的好坏,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来体现。
因而导语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照顾到学生的年龄、性格特征。
不能拿大学的教学内容作为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导语,否则学生无法接受。
4、从课型的需要入手导语的设计要因课型的不同而不同。
新授课要注意温故知新、架桥铺路,讲授课要注意前后照应、承上启下,复习课要注意分析比较、归纳总结。
不能用新授课的导语去讲复习课,也不能用复习课的导语去应付新授课,否则就起不到导语应起的作用。
5、导语要短小精悍导语的设计要短小精练,一般二三分钟就要转入正题,时间过长就会喧宾夺主。
6、形式要多种多样开头导入的方式很多,设计导语时要注意配合交叉运用。
不能每一堂课都用一种模式的导语,否则就起不到激发学生兴趣、引人入胜的作用。
三、课堂教学导入的基本方法由于教学内容和教师个人的素质不同,因而导入的方式也多种多样,下面介绍几种较为常用的导入法。
1、复习旧知识导入法这是最常见的课堂教学导入方法。
其特点是以复习已经学过或学生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的知识为基础,将其发展、深化,引导出新的教学内容,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各学科的教学内容,章节之间、课文与课文之间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由已知到未知也是学生认知发展的一条规律。
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应考虑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很好地利用与新课内容有密切关系的、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或者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的知识,以此设计导入语,引出新的内容。
这样的导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易于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任务和重点,而且也易于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例如,一位历史课教师在讲解《三国鼎立》一课时,首先问学生“黄巾大起义的意义是什么” ,然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很自然地导入新课:“黄巾大起义瓦解了东汉政权。
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大小地方实力派和豪强拥兵自立,进行分裂割据。
至于具体情况,就是今天我们这堂课要学习的内容。
”一位烹饪课教师在讲“挂糊与上浆”一节时,安排了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讲了挂糊和上浆概念、意义和作用;在讲第二课时首先提问前节课讲过的内容,接着导入新课。
其导入语是:“同学们,现在回答几个问题一一什么是挂糊和上浆?它们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接着说:“好, 既然我们掌握了上述问题,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糊、浆的调制与使用。
”复习旧知识的导入重在恰到好处地选用与新授课内容关系密切的知识。
这种导入有 4 种具体的方法:(1)、从检查提问旧课入手,导入新课。
其运作方法和要求是:教师在讲课之前,先面向全班学生提出几个前节课学过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全班学生的回忆思考,再找几个学生(一般找中等程度以上的学生)回答问题,在个别学生回答、教师作出订正和补充的基础上,带动全班学生复习旧课,进而导入新课。
(2)、从总结旧课入手导入新课。
又称为归纳导入式。
其运作方法与要求是:教师提出要讲授的新课题之后,首先对上课新讲的内容概括地小结一下,扼要复述出与此有关的新知识,讲课时使学生把新旧知识连贯起来思考。
这样既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又能较好地巩固已学过的知识。
(3)、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听、写、练等活动,导入新课。
其运作方法和要求是:在讲授新课之前,先让学生以听、写、板书、朗读、翻译、练习等活动方式复习旧课,使学生再现已学过的知识,然后导入新课。
(4)、向学生提示问题,引导回忆旧课或者有关知识、事情导入新课。
该方式又称联想式导入。
其运作方法和要求是: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提示学生回忆前节课讲过的几个问题,或让学生提出与新课有关的事情、知识。
学生经过回忆思考,在头脑中再现提问的内容,不经由学生直接回答即转入新课。
如一位语文教师在讲《海底世界》时的导入是:提到大海,同学们都会联想到蔚蓝的海水,一望无际的海面,还有那点点白帆,振翅翻飞的海鸥。
然而说到海底,我们了解得并不多。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海底世界》一文,将使大家对海底世界有一个鲜明深刻的了解。
无论采用哪种具体方法,都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精选复习、提问。
要根据当前所学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处编排习题、提问,使之与新的知识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并把握好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相互联系的“支点” ,从复习到授新课过渡得连贯自然;二是要提示学生或明确告诉学生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支点” ,引导他们思考,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2、衔接导入法这也是一种较常见的导入方法。
它主要是根据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找准新旧知识的连结点,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过渡,自然引出新知识。
也可以说这是一种温故而知新的导入方法。
这种方法使学生在感知新知时,既有思想准备,又有知识基础,学生会感到亲切,能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新知识,使新旧知识连贯。
例如,有位教师讲《茶花赋》时这样说:“同学们,现代散文作家杨朔是我们的老朋友了。
可以说,每个学期我们都见一次面,第一册他奉献给我们北京红叶;第二册他请我们品尝了广东天甜香的荔枝蜜,也许现在我们还能回忆起它的甜味呢;今天他又将捧给我们春城昆明的一丛鲜艳茶花,大家喜欢不?”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喜欢!”这时学生的情绪已开始兴奋。
老师接着说:“《香山红叶》作者借红叶比喻老向导,越到老秋越红得可爱。
《荔枝蜜》作者借蜜蜂赞美辛勤的劳动人民,写‘茶花'又象征什么呢?”此时学生已产生了强烈的求和欲,想了解个究竟。
再如,有位老师在教朱自清的散文《春》时,先让学生背诵王安石在《泊船瓜洲》和苏舜钦在《淮中晚泊犊头》中是怎样写春的?当学生得意洋洋地温习旧知识时,他顺势导新课:“以上背诵的都是绝句,容量有限,是取一个景物或两三个景物写春的。
今天学的散文《春》写的景物可多了,有山、水、草、树、花、鸟、风、雨等等。
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呢?再说,春就在我们身边,现在我们就欢乐地生活在阳春三月的日子里,文中写的这些景物的姿态、色彩等等,平时你注意到没有?细读课文,领路大好春光,可以寻找到与作者观察的差距。
”又如学《老山界》一文后再讲《草地晚餐》,教师可以用下列语导入新课:“同学们,在《老山界》一文中我们领略了红军当年爬雪山的英雄气概,今天我们再来看一下红军过草地的壮举。
”(板书:《草地晚餐》 )运用此法要注意三点:(1)、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
而联结点的确定又建立在对教材认真分析和对学生深入了解的基础上。
(2)、搭桥铺路、巧设契机。
复习、练习、提问等都只是手段,一方面要通过有针对性的复习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另一方面在复习的过程中又要通过各种巧妙的方式设置难点和疑问,使学生思维暂时出现困惑或受到阻碍,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造成传授新知的契机。
(3)、因课施教,方式多样。
学科不同、内容不同,衔接的方式也应有所变化。
如音乐、美术、体育一般多采用练习、演示的方式,先让学生练习一下上节课的动作或技巧,看其是否掌握和熟练,再进行矫正和指导,然后传授新的内容。
而语文、政治、历史、哲学、外语等课则常借助提问、讲述、引证来进行。